我愿意是急流()知识讲解
《我愿意是急流》导学案知识讲解

《我愿意是急流》学生案
【学习目标】
一、牢固掌握诗文基础知识,扎实基本功;
二、反复朗读诗文,把握诗歌意象,理解诗文主题;
三、体味作者真挚的情怀,陶冶高尚的情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学生诵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急流()裴()多菲
崎岖()稠()密
做窠()懊丧()()
常青藤()攀援()似()的
二、合作探究:
1、本诗意象很特别,作者把“我”比作“急流”,把自己的“爱人”比作“小鱼”,形成对称,你能再找出诗中还有其他的意象吗?
2、诗中意象可概括为哪两类,各是什么?这两类意象大体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3、为了突出诗人的感情,诗中多处出现对照,如:第一节中“崎岖”和“快乐”形成第一处对照。
你能找出其他的对照吗?
4、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爱情观?
三、拓展
《我愿意是急流》是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其构思的意象“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我愿意是荒林”,是“废墟”,是“草屋”,是“云朵”,是“破旗”令人拍案叫绝。
试模仿诗句构思,再造一个新的意象,并仿照《我愿意是急流》写一段话。
(可以略作改动)如:我愿意……,……只要我的中国梦……。
【2019-2020】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外国诗三首之我愿意是急流知识点-推荐word版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外国诗三首之我愿意
是急流知识点
《我愿意是急流》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陀尔于1847年创作并题献给恋人的一首抒情诗。
以下是第一单元外国诗三首之我愿意是急流知识点,请参考。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崎(qí)岖(qū)。
②稠(chóu)密。
③做窠(kē):窠,一般指鸟兽昆虫的窝。
这里指鸟窝。
④峻(jùn)峭(qiào)。
⑤傍(bàng)着。
中文译文
我愿意是急流
——裴多菲
我愿意是急流,
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①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意是荒林,
在河流的两岸,
对一阵阵的狂风,
勇敢地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②的
树枝间做窠③,鸣叫。
我愿意是废墟,
在峻峭④的山岩上,这静默的毁灭
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青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地攀援上升。
我愿意是草屋,
在深深的山谷底,
草屋的顶上
饱受风雨的打击……只要我的爱人
是可爱的火焰,。
《我愿意是急流》 教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当然首先是一首爱情诗,它叠波涌浪地抒发了对爱人的深挚恋情,歌颂了爱情的纯洁与高尚;其次,不妨看作一首政治抒情诗,它精忠赤诚地表现出为民族解放斗争献身的精神和理想。故诗中的“我”可指诗人自己,也可指解放斗争中的战士;“爱人”可是诗人的爱侣,也可是诗人矢志不渝的理想。一个能为祖国、为自由而英勇献身的战士在爱情的追求中也一定可以表现出同样的忠贞和执著。
教学重点
1.把握诗歌的文体特点,通过诵读和品味,能说出诗中意象的丰富内涵。
2.把握诗歌所使用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
在学习两首诗的基础上,从思想内容、艺术技巧、感情基调三方面进行比较阅读,在比较中阅读,可引导学生从中体味到爱情的多种滋味。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器材
电脑
作业内容
语文练习册
教学后记
备注
(中篇小说《人到中年》中写的是一位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女医生——路文婷,在一个上午连续做了3个手术后,突发心肌梗死,生命垂危时,她的爱人傅家杰坐在她床前反复朗读这首诗,将她唤醒。)
列宁:真正的爱情可以使一个人崇高。
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导演的话》:“我宁愿为我们所爱的人幸福,千百次地牺牲自己的幸福。”
2.交流讨论:为什么这两位诗人在他们所写的诗中会流露出这两种不同的爱情观?
(1)性别不同
几千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崇尚男权的社会,女性在社会中一直处于附属的地位,在社会生活中如此,在传统的婚姻爱情观念中更是如此。《致橡树》中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这些意象实际象征着女性以牺牲自身价值,降低自身人格,放弃自身追求为代价的传统爱情观。
教案
课次
课时
执行班级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中职教育《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我愿意是急流》的背景知识,理解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奉献精神,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背景知识及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学生对诗歌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深奥的比喻和象征意义的理解。
2. 学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文的背景知识,分析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促进学生思考。
3.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诗人及其作品《我愿意是急流》的背景知识。
2. 讲解:分析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讲解诗的意义。
3.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4. 欣赏: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感受诗人的情感。
6. 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我愿意是急流》的读后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欣赏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以及他们的思考深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他们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3. 读后感:阅读学生的读后感文章,评估他们对诗文主题和情感的把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创作,鼓励他们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2. 邀请文学社团或诗人来校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诗歌创作的了解和兴趣。
3. 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提高学生对诗歌的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八、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2. 根据学生的读后感文章,了解他们的思考和感悟,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和引导。
3. 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九、教学资源1. 诗文原文及注释:提供《我愿意是急流》的原文和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
我愿意是急流课文精讲

我愿意是急流课文精讲一、章节划分该诗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段落:第一段(1-4节):诗人以“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自喻,表示愿意为自己的爱人承受磨难,只要爱人能得到幸福,即使毁灭也在所不惜。
这几节诗句都以“只要我的爱人”这一句式结束,揭示了“我”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
第二段(5-8节):诗人进一步以“常春藤”、“火焰”、“珊瑚似的夕阳”比喻自己的爱人,表达了对爱人美丽形象的赞美和热爱。
同时,通过“在我的炉子里”、“傍着我苍白的脸”等表述,展现了诗人与爱人之间的紧密关系和相互依存。
第三段(9节):诗人再次强调自己的奉献精神和爱情理想,表示只要能和爱人在一起,即使面临死亡也无所畏惧。
这一节诗句中的“只要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傍着我苍白的脸/显出鲜艳的辉煌”与前面的诗句相呼应,形成了诗歌的高潮和结尾。
整首诗以“我愿意”开头,反复强调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通过多个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爱人之间的深情厚意和相互依存。
整首诗情感真挚、热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二、文章赏析《我愿意是急流》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陀尔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诗。
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独特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无私奉献。
从内容与语言方式上看,裴多菲在这首诗中采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以“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等意象自喻,表示愿意为爱情承受各种艰难困苦。
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诗意,又充满了感人的力量。
通过这些意象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了一种悲壮而崇高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诗人对爱情的坚定信念和牺牲精神。
这首诗在结构上采用了重言复唱的手法,多次重复“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爱人”等句式,不仅加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使诗人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抒发。
这种手法使得整首诗在表达上更加连贯和统一,同时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分析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爱情的执着和无私奉献精神。
(2)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二、教学重点1. 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背景知识。
2. 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的分析。
3. 诗歌主题的探讨。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
2. 诗歌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 参考资料:有关诗人及其作品的介绍、评论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诗人及其作品的图片,简介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1)诗歌中运用了哪些比喻和象征手法?(2)诗人为什么要用这些比喻和象征手法?3. 合作探讨(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上述问题。
各小组选代表进行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解析(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讲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情感体验(5分钟)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诗歌所描绘的场景,感受诗人的情感。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主题和意象。
7. 作业布置(1)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写一篇关于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读后感。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讨论的深度、学生对诗歌情感的理解等方面。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后续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上课讲义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上课讲义我情愿是急流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诗人裴多菲及其创作。
2、了解诗歌中的意象与意境及本诗的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1、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诗满意象的能力,深入体味作者表达的情感;2、品味语言,领略对照、反复、倒装、发愿体的表达效果。
3、指导学生举行朗读训练,提高其朗读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对诗歌的学习,感觉诗人对爱的执着与奉献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难点:经过分析意象领略诗歌的情境美,感悟诗中的意象群,把握各自的特点及其间的关系。
教学办法:诵读法、讨论法、任务驱动、点拨法教具用具:多媒体课件、评分表、微视频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提起裴多菲大伙儿可能感到陌生,然而这首在全世界广为传诵的诗篇《爱情与自由》你一定听讲过,请跟着老师一齐诵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2分钟)二、作者简介及解题(5分钟)1、你们对裴多菲了解多少呢?各学习小组推选一具代表谈。
2、老师简要介绍裴多菲(1823-1849)是匈牙利伟大的革命诗人,也是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奠基人。
他15岁开始写诗,题材多取自人民日子,一生共写了八百多首诗和八篇长篇叙事诗。
他当过兵,作过流浪艺人。
1849年与俄国军队作战英勇牺牲,年仅26岁。
他一生写过大量爱情诗,尤其是爱上森德莱尤丽亚之后,写了很多动人的诗给她。
他的代表作有《民族之歌》、《我的歌》、《爱情与自由》、《农村的大锤》和《勇敢的约翰》等。
(PPT1展示)3、题解上次课我们学习了舒婷追求人格独立、彼此平等爱的宣言——《致橡树》,今天要学习裴多菲酷热的爱的表白《我情愿是急流》,(板书题目与作者)大伙儿懂他是在啥背景下写的这首诗呢?学生回答后明确: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宝贝女儿森德莱·尤丽娅,使年轻诗人一见倾心,而富有的伯爵却别肯把宝贝女儿嫁给裴多菲如此的穷诗人。
《大学语文》(第二版)课程资源 阅读欣赏 诗歌 《我愿意是急流》课件

艺术赏析
1.鲜活的意象,澎湃的感情。裴多菲以爱情诗和革命诗著称,而且 这两种诗在他笔下都能迸发出熊熊火焰。这首诗没有空泛说教,而 是通过一系列鲜活意象的排列递进,营造了一个情感流动的回旋天 地。而这也正是裴多菲爱情诗的特点之一 。 2.本诗通篇采用博喻手法 所谓博喻手法,即用一连串丰富多彩的比喻,来表达同一中心思想。 诗人把每一个比喻都加以展开,并同对比结合运用,从而包含了更 丰富的意义,具有更浓郁的民歌风格。
爱情诗
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森德莱 •尤丽娅。在半年时间里他写出了一首首情诗,如《致 尤丽娅》、《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人》、《你爱的是春 天》、《凄凉的秋风在树林中低语》、《一下子给我二 十个吻吧》等。
你爱的是春天
你爱的是春天, 我爱的是秋天。 秋天正和我相似, 春天却像是你。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先反复朗读 ,再用心感悟、品味;抓意象,品情感;抓语言,欣赏 技巧; 2.通过对比手法领会诗歌的情境美。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目录
一、作者小传 二、创作情况 三、内容述评 四、艺术赏析 五、拓展延伸 六、思辨感悟
作者小传
裴多菲•山陀尔(1823-1849)匈牙利最著名的爱国 诗人。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思辨感悟
通过学习,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爱情观。
我愿意是荒林, 在河流的两岸, 对一阵阵的狂风, 勇敢的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只小鸟, 在我的稠密的 树枝间做窠,鸣叫。
我愿意是废墟, 在峻峭的山岩上, 这静默的毁灭 并不使我懊丧…… 只要我的爱人 是青青的常春藤, 沿着我荒凉的额, 亲密的攀援上升。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我愿意是急流》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现代诗歌的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爱情和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我愿意是急流》的主题思想,掌握诗歌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分析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和意象,领悟诗人的情感表达。
三、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情感表达。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分析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象征手法和艺术特色。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我愿意是急流》诗歌文本。
2. 投影片:诗歌文本、诗人简介、相关背景资料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诗歌朗诵、背景音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播放诗歌朗诵,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美。
2. 新课导入:介绍诗人及其作品,《我愿意是急流》的背景资料。
3. 朗读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4. 文本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象征手法和艺术特色。
5.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背诵诗歌,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教学拓展1. 诗歌背景:详细介绍诗人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2. 相关诗歌:推荐其他现代诗歌,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拓展视野。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艺术特色。
2. 讨论环节: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回答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
八、情感教育1. 爱情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爱情,培养健康的爱情观。
2. 人生态度:通过诗歌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回答问题的情况。
我愿意是急流讲课课件

2.诗人追求的革命理想。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舒婷的《致橡树》和本诗的爱情观有何不同?
答:《我愿意是急流》形象地描绘了相爱双方相伴相随的 亲密关系。为了爱情,为了长相厮守,“我”可以献出一切 的勇气和力量。 《致橡树》中表达了与之迥异的对爱的理 解。诗人否定了小鸟依人式的爱情观,她所追求的爱,是 双方的彼此平等。而且认为只有在人格价值的各自独立上, 才能有真正平等基础上的互相理解,“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诗中意象可以概括为几类?
1.明确:全诗五段,每段由一组意象构成。 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急流、小河、
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都是诗人的 自喻; 2.另一类是小鱼、小鸟、常青藤、火焰、夕阳, 是“爱人”的形象表现。 3.请注意形象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应该把2、3、 4、5组中的“荒林”、“废墟”、“草屋”、 “云朵、破旗”分别改为“茂林”、“苑囿”、 “华堂”、“云霞、彩旗”,从而更能产生美 的对应呢?为什么?
2、这两组意象各具有什么特点?
3、本诗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爱情观?
我愿意是
特点
我的爱人是
特点
爱情观
17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教师小结
纯洁热烈、无私奉
献的爱情 我
愿
急流、小河(历险) 荒林(作战)
每节一组意象
这些意象又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急流、小河、荒林、废墟、 草屋、云朵、破旗——自喻;
我愿意是急流张专业知识讲座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形象的对比含义:
(急流)崎岖 (小鱼)快乐 (荒林)勇敢作战 (小鸟)做窠鸣叫 (废墟)毁灭荒凉 (常春藤)攀援上升 (草屋)饱受风雨打击 (火焰)愉快 (云朵破旗)飘来荡去 (夕阳)辉煌
本文档裴所提多供菲的信(息仅18当供2之参3处考-,之18请用4联,9系不)能本作人为或科网学站依删据除,。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是匈牙利19世纪最伟大 的诗人,资产阶级民主 主义革命家。他15岁开 始写诗,题材多取自人 民生活,一生共写了八 百多首诗和八篇长篇叙 事诗,著名有《自由与 爱情》《贵族》《老旗 手》等。他的诗歌充满 革命激情,风格清新, 语言通俗,富有民歌味。 其作品对匈牙利民族文 学发展影响很大。
我愿意是急流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我愿意是急流, 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的游来游去。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本文档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文档如有不
你爱的是春天 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或网站删除。
你爱的是春天, 我爱的是秋天。 秋天正和我相似, 春天却像是你。
你的红红的脸, 是春天的玫瑰。 我的疲倦的眼光 是秋天太阳的光辉。
假如我向前一步, 再跨一步向前, 那时,我就站到了 冬日的寒冷的门边。
《我愿意是急流》教学课件

(崎岖经过——痛苦) (勇敢作战——艰辛) (毁灭荒凉——毁灭) (饱受打击——苦难) (飘荡苍白——孤独)
阔大、粗犷荒瑟冷 落、凋敝残败,富 有男性的阳刚之美 ,给人以刚劲苍凉 的壮美之感。
爱
小鱼、小鸟
人
常春藤
形
火焰、
象
பைடு நூலகம்
夕阳
(快乐——悠闲) (鸣叫——幸福) (攀缘——美丽) (愉快——温暖) (辉煌——明亮)
娇小、细腻、 温馨、美好, 有着女性的柔 媚,给人以秀 美之感。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我
崎岖 勇敢地作战 毁灭,荒凉 饱受风雨的打击 飘来飘去
爱人
快乐 做窠,鸣叫 攀援上升 愉快 鲜艳的辉煌
思考:
请注意形象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应该把2、3、4、5组 中的“荒林”、“废墟”、“草屋”、“云朵、破旗”分别 改为“茂林”、“苑囿”、“华堂”、“云霞、彩旗”,从 而更能产生美的对应呢?为什么?
我
我的爱人
我的态度
急流、小河
意
荒林
象
废墟
群
草屋
云朵、破旗
小鱼 小鸟 常春藤 火焰 夕阳
甘愿穿越崎岖 甘愿勇敢作战 甘愿静默毁灭 甘愿饱受打击 甘愿退守陪衬
爱情观: 自我牺牲,无私奉献
课堂小结
1.识记有关裴多菲的文学常识; 2.文中独特的意象,以及作者所表 达的独特的爱情观;
3.本文独特的艺术特色。
• 裴多菲一生中写下了800多首抒情诗和8部长篇叙事诗,此 外还有80多万字的小说、政论、戏剧和游记,且有相当部 分在战火中完成。这样的高产率,在欧洲文学史上是非常 罕见的。代表作品有《民族之歌》、《反对国王》等。
写作背景
【推荐下载】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外国诗三首之我愿意是急流知识点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第一单元外国诗三首之我愿意是急流知识点《我愿意是急流》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陀尔于1847 年创作并题献给恋人的一首抒情诗。
以下是第一单元外国诗三首之我愿意是急流知识点,请参考。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①崎(qí)岖(qū)。
②稠(chóu)密。
③做窠(kē):窠,一般指鸟兽昆虫的窝。
这里指鸟窝。
④峻(jùn)峭(qiào)。
⑤傍(bàng)着。
中文译文我愿意是急流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①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
我愿意是荒林,在河流的两岸,对一阵阵的狂风,勇敢地作战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②的树枝间做窠③,鸣叫。
我愿意是废墟,在峻峭④的山岩上,这静默的毁灭并不使我懊丧只要我的爱人是青青的常春藤,沿着我荒凉的额,亲密地攀援上升。
我愿意是草屋,在深深的山谷底,草屋的顶上饱受风雨的打击只要我的爱人是可爱的火焰,在我的炉子里,愉快地缓缓闪现。
我愿意是云朵,是灰色的破旗,在广漠的空中,懒懒地飘来荡去,只要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傍着⑤我苍白的脸,显出鲜艳的辉煌。
1847 年6 月1 日-10 日之间[3]创作背景1846 年9 月,23 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并对这位姑娘一见倾心。
但伯爵却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样的穷诗人。
面对阻力,裴多菲对尤丽娅的爱情仍痴迷不减,在半年时间里写出了一首首情诗,1847 年6 月,诗人和尤丽亚的婚恋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于是诗人点燃起激情与真爱的火焰,发布了他爱的誓言,写下了这首诗歌。
该诗写在诗人与尤丽娅热恋时期,是一首向自己所爱表白爱情的诗。
[4]作品鉴赏文学赏析为了爱,诗人愿意奉献所有,愿意为这份爱坚守一生。
我愿意,短短的三个字,包含了诗人无比厚重、深切的情感,更是诗人对相伴终生的承诺。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
(3)分析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
(2)培养自己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背诵与理解。
(2)分析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 教学难点:(1)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2)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及其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我愿意是急流》,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欣赏(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原因。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中的场景。
(2)分享自己的情感体验,感受诗人对爱情的理解。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强调诗歌欣赏的方法和技巧。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诗歌《我愿意是急流》。
2. 写一篇关于诗中比喻修辞手法的赏析文章。
3.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一首类似主题的诗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诗歌的背诵情况。
2. 学生对诗中比喻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3. 学生对诗歌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的把握。
4. 学生诗歌创作的质量和创意程度。
六、教学内容1. 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对诗歌《我愿意是急流》的主题思想和象征意义进行巩固。
2. 学习诗中的比喻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和效果。
《我愿意是激流》教案(教师中心稿)教案

《我愿意是激流》教案(教师中心稿)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我愿意是激流》这首诗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通过诗歌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并体会诗人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观。
二、教学内容1. 诗歌原文:《我愿意是激流》2. 诗歌背景:了解诗人弗朗茨·赖希特的身世及创作背景。
3. 诗歌主题:解析诗歌中对爱情的渴望、奉献和执着的追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教学难点:深入解析诗歌主题,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爱情观。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分析诗歌主题。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欣赏法:让学生反复朗读诗歌,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诗人弗朗茨·赖希特及《我愿意是激流》的创作背景。
2. 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3. 分析诗歌主题,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对爱情的追求和理解。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课堂,强调诗歌中的爱情观,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情感观。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诗歌主题的把握和感悟。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其他赖希特的诗作,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
2. 引导学生阅读其他关于爱情的诗歌,拓宽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文学素养。
八、教学资源1. 诗歌原文:《我愿意是激流》2. 诗人简介:弗朗茨·赖希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 相关论文和评论:关于《我愿意是激流》的解读和分析4. 互联网资源:其他关于赖希特和《我愿意是激流》的信息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我愿意是急流》说课稿

《我愿意是急流》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的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四课《外国诗三首》中的《我愿意是急流》。
本次说课共分四部分——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学生和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特点及在本单元的地位。
《我愿意是急流》是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四课《外国诗三首》中的第三首诗歌。
这是一首向自己所爱的人表白爱情的诗歌,诗人使用博喻和对比等修辞方式,以两组不同的意象,刻画了一个坚韧豪迈而又充满苍凉感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和一个具有娇媚温馨气质的女性形象,表达了诗人为爱情敢于承受孤独、敢于排除任何艰难险阻、甘心付出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的决心和意志,同时也倾诉了对爱人无私的抚慰和支持。
(二)教学目标和确立的依据1、知识目标(1)、了解裴多菲的人生经历及其创作情况;(2)、感悟本诗的每组意象,并把握其各自的特点。
2、能力目标(1)、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2)欣赏本诗结构整齐,反复咏唱的艺术美。
3、情感目标学习诗人对爱情甘心付出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的真诚无私的奉献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意象,进而了解本诗在意象选择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与舒婷的《致橡树》进行比较阅读,让学生感知裴多菲的爱情观与舒婷的爱情观不同之处,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四)、学情分析鉴于本课是诗歌单元的最后一首诗歌,此前,学生已经阅读了一定量的诗歌作品,也已经初步掌握一定的诗歌鉴赏方法,因此,在学习本课时,主要以听配乐朗诵、朗诵阅读再加上适当的点拨的方法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
此前,我们已经学过舒婷的《致橡树》。
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把本诗和舒婷的《致橡树》进行比较阅读,在对比阅读中感悟和理解裴多菲和舒婷的爱情观的不同之处。
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二、说教法1、情景教学法(囿于本校教学条件的限制,我在课堂上将用MP3和小音箱组合起来,为学生播放名家配乐朗诵,让学生听出诗歌所蕴涵的诗人的感情来,通过听配乐朗诵可以达到以听代教的目的)2、诵读品味法(诗歌是用细瓷小碗盛装的龙井,而不是街头供认解渴的大碗茶,因此,在诗歌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诗歌所蕴含的意象、意境和思想感情)3、点拨法(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学生的能力有限,学生不可能把诗歌中所有的意象、意境和思想感情都品味出来,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4、比较阅读法(我们刚刚学过舒婷的《致橡树》,该诗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的爱情观,舒婷的爱情观与裴多菲的爱情观有什么不同之处,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分析其不同之处。
《我愿意是急流》教案

3、赏析小结:
全诗共分五节,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创造了丰富的意象,并通过反复、倒装和发愿体结构特色把五组对比衬托的意象连接了起来,表达了诗人对无私奉献,甘为陪衬,无怨无悔,致死不渝的爱情观。
(全班有感情的齐读全诗)
“诗品出于人品”。我想,古今中外,真正当得起“大诗人”这一称号的,概莫能外吧。而19世纪匈牙利最伟大的爱国诗人裴多菲就是其中较为卓越的一位。
裴多菲.山陀尔(1823—1849年)生长在一个贫苦的屠户之家。他曾在诗中自述道:“父亲要我继承父业,我却做了诗人。结果呢?父亲用刀宰牛,我用笔杀敌,其实做的还是同样的事情。”可见,裴多菲是早就决定要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他钟爱的诗歌事业,献给整个匈牙利民族的解放事业了。1849年,当奥地利与沙俄联军入侵匈牙利,企图颠覆尚在襁褓中的匈牙利共和国的时候,裴多菲毅然策马驱驰,征战疆场,以26岁的青春热血为其壮美人生画上了一个可歌可泣的休止符。“用笔杀敌”也成为他歌唱的一生、革命的一生的真实写照。
裴多菲则恰好与舒婷相反,他表达的是无私奉献,甘为陪衬的爱情观。他把自己放在一个保护者的位置,虽然和爱人是相互分离的意象,但是之间是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这种无私的爱情观同样高尚。在与《致橡树》的对比中,我们更加感到裴多菲甘愿为爱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思考:
在这首诗歌中,作者对自己爱人的情感是甘为陪衬、无私奉献、真挚炽热的,你对作者的这种爱情观有什么理解?
补充:他写的政治抒情诗:
《民族之歌》:
起来,匈牙利人,祖国正在召唤!
是时候了,现在干,还不太晚!
愿意做自由人呢,还是做奴隶?
你们自己选择吧,就是这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这首诗裴多菲献给未婚妻尤丽娅的一 首情诗,整首诗无论是语言、音韵等方面 都体现出裴多菲诗歌的美的元素。首先欣 赏配乐朗诵,然后进行具体赏析。
问:这首诗写了哪些意象?这 些意象分为几类?有什么特点?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诗人是用哪 些词语将这几类意象联系在一起 的?
“急流、荒林、废墟、草屋、云朵和 破旗”等,或荒瑟冷落,或凋敝残败, 诗人以此喻自己, “小鱼、小鸟、常春
藤、火焰、夕阳”则显得美好热情,欢 畅明丽,这是作者心中的爱人的比喻, 两组意象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相反相成 间流露出诗人的一腔赤诚,营造出优美 的意境。
诗人借助一系列自然物象,构筑起一个庞 大的抒情网络,营建了一个炽热恋爱磁场,通 过一连串鲜活生动的比喻,围绕同一主题,表 达诗人纯洁而坚贞、博大而无私的爱:不管自 身的处境多么险恶,命运怎样坎坷,只要同 “我的爱人”在一起,只要“我的爱人”能够 自由幸福,那么“我”也就“幸福着你的幸福” 了,那么“我”也就能变得勇猛强悍,拥有战 胜一切困难的力量了。
这里写诗人只要能衬托 出夕阳的辉煌,诗人甘 愿漂泊。
诗歌中每一节中的意象分别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一节:急流、小河 (穿越崎岖的路和岩石——不怕爱情有重重艰险、坎坷)
第二节:荒林 (同狂风勇敢作战————不怕爱情遭受磨难、打击 )
第三节:废墟 (静默中毁灭荒凉———— 不怕爱情遭受毁灭、 遗弃 )
品读一: 第一段中
“崎岖”跋涉和“快乐 游玩”形成第一次对照。 小鱼在水中“游来游去” 是悠闲欢快的,而急流、 小河在崎岖的小路上跋 涉是艰辛痛楚的 。但只
要“爱人”是快乐的, 诗人就甘愿面对崎岖, 承受痛苦。写出了为爱 人快乐而不畏崎岖的信 念。
叫树 在 是 只 勇 对 在 我
。枝 我 一 要 敢 一 河 愿
诗人形象
特征
急流、小河 崎岖—艰难
爱人形象 小鱼
特征 快乐—悠闲
荒林
荒凉—勇敢
废墟
静默—毁灭
草屋
饱受打击
云朵、破旗 灰暗悲凉
小鸟 常春藤 火焰 夕阳
鸣叫—幸福 青青—活力 可爱—愉快 鲜艳—辉煌
一类意象具有男性的粗犷、刚劲的特征;另一类意象具有女性柔美、可爱的特征。
我 急流、小河 愿 荒林 意 废墟 是 草屋
写出为爱人安全愉快甘愿 承受打击。
我愿意是云朵, 是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破旗, 在广漠的空中, 懒懒地飘来飘去, 只要我的爱人, 是珊瑚似的夕阳, 傍着我苍白的脸, 显出鲜艳的辉煌。
品读五:在这一节中,
“飘来飘去”和“鲜 艳的辉煌”形成第五 处对照。“珊瑚似的 夕阳”显出了“鲜艳 的辉煌”,这是生命 的辉煌,而云朵、破 旗在广漠的空中飘来 飘去却是一种居无定 所的漂泊和苍凉。
愉在是只饱草在我
快我可要受屋深愿
地的爱我风的深意
缓炉的的雨顶的是
缓子火爱的上山草
闪里焰人打,谷屋
现,,,击 底,
……
。
,
品读四:“饱受风雨的打击”
和“愉快”形成第四处对照。 安身于草屋内火炉里的火焰 避开了户外风雨的危险, “愉快地缓缓闪现”,这一 份安逸和满足来自于草屋的 庇护。
为什么草屋自身却要“饱受 风雨的打击”?
间稠只我地阵流意
做密小的作阵的是
窠的鸟爱战的两荒
……
, ,人 狂岸林
鸣
, 风,,
品读二:第二段中“勇敢地作战” 和愉快而安逸地“做窠”和“鸣 叫”构成对比。试分析其作用。
与狂风作战充满危 险,但“只要”爱人生 活幸福,诗人甘愿冒着 危险挑战狂风 。显示 出直面斗争、保护爱人 的决心和勇气。
亲沿是只并这在我
密着青要不静峻愿
地我青我使默峭意
攀的的的我的的是
援荒常爱懊毁山废
上凉春人丧灭岩墟
……
升的藤
上,
。额,
,
品读三:“毁灭”“荒凉”和“攀援上升”形成第三 处对照。常春藤“攀援上升”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废 墟是它上升成长的依靠,而废墟自身却要一步步走向 衰亡。此处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这里写出了为使爱人青春永驻而甘愿牺 牲自己。
云朵、破旗
荒瑟冷落、凋敝残败 刚劲、苍凉
诗人自喻
只
小鱼
要
小鸟
我
常春藤 的
火焰
爱
夕阳
人
美好热情,欢畅明丽 娇媚、温馨
比喻爱人
博喻 反复 对比
问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 爱情观?
无私奉 献 无怨无悔 倾慕依恋。
问3:这首诗主要 运用了什么写法?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 析。
我愿意是急流, 山里的小河, 在崎岖的路上、 岩石上经过…… 只要我的爱人, 是一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中, 快乐地游来游去。
第四节:草屋 (饱受风雨打击————— 不怕处境孤单、风吹雨打 )
第五节:云朵、破旗 (漂泊苍凉孤独—————不怕浪迹天涯、东游西荡 )
这首诗给人很美的感 觉。它的美体现在那 几个方面呢?
诗人为了表达自己忠贞不 渝的爱,借助大自然的很多物 象,给我们营造了许多优美的 意象。
这首诗采用循环往复的形 式,具有民歌反复咏唱的特 点,句式整齐,语言优美流 畅,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 音乐的旋律感。
诗人用不同的意象自喻或比喻爱人,深 刻地表达出对爱人的坚定不移的爱。
同时,全诗五个章节,每节都是以“我 愿意是”为开头,中间用“只要我的爱人” 做转折,采用循环往复的形式,围绕同一中 心,反复咏唱,句式整齐而有韵律,具有形 式美。
课后品读第1、2、3、题
职业中学 李建荣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顾,两者皆可抛
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
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 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半年内 发出了一首首情诗,如《致尤 丽娅》《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 人》《你爱的是春天》《一下 子给我二十个吻吧》等。结婚 不到三年,其间给她写了120多 首健康、感人的爱情诗。这首 是裴多菲献给未婚妻尤丽娅的 一首情诗,不久后尤丽娅便嫁 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