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和解析
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中小学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设计教育论文随堂检测成都市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含成都市初三毕业会考)化学可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第Ⅰ卷(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成都出土的文物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 东汉说唱俑B. “郫”字青铜戈C. 龙纹铅饼币D. 黄金面具【答案】A【解析】【详解】A、该物品的材料是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正确;B、青铜是一种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C、铅是一种金属,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D、黄金是一种金属,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故选A。
2.成都围绕“人、城、境、业”开展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相关举措有误的是A. 简约适度、低碳生活B. 城园相融、人城和谐C. 水润天府、绿满蓉城D. 减少污染、关停企业【答案】D【解析】【详解】A、简约适度、低碳生活,能保护环境,有利于开展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故A正确;B、城园相融、人城和谐,有利于开展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故B正确;C、水润天府、绿满蓉城,有利于开展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故C正确;D、关停企业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利于开展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故D不正确。
故选D。
3.根据下图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 品红的扩散速度相同B. 浓氨水变红C. 氨水呈碱性,pH>7D. 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无关【答案】C【解析】【详解】A. 分子的运动速率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温度越低,分子运动速率越慢,所以品红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扩散速度不相同,不符合题意;B. 浓氨水中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到酚酞试液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C. 氨水呈碱性,pH>7,符合题意;D. 实验证明品红在冷水和热水中的扩散速率不相同,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温度越低,分子运动速率越慢,不符合题意。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详解(最新)
中考试卷二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分)“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
陕西铜川耀州青瓷是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
下列陶瓷制作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镇浆制泥B.拉坯造型C.高温烧制D.磨光上釉2.(1分)2024年我国将继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B.在黄河沿岸大力植树造林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型能源D.外卖、网购等包装用品分类回收,综合利用3.(1分)“安全重于泰山”。
实验室贮存酒精的试剂瓶上你认为应张贴的警示标志是()A.B.C.D.4.(1分)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下列操作符合实验室规范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B.氧气验满C.稀释浓硫酸D.蒸发食盐水5.(1分)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下列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一组是()A.硫酸铜、液氧B.氨气、干冰C.汞、黄铜D.氯化钠、金刚石6.(1分)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B.水电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C.生活中用煮沸的方法可以将硬水变为纯水D.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7.(1分)汝阳杜仲是珍贵的绿色资源,其主要提取物绿原酸(C16H18O9)被誉为“第七类营养素”。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绿原酸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B.绿原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4gC.绿原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绿原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8.(1分)为探究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设计实验装置如图(已知:无水氯化钙可以用来干燥气体),捂热干冰位置的玻璃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无水氯化钙可以用氢氧化钙代替B.实验中观察到a、b、c处试纸都变红色C.d处火焰先熄灭说明CO2不支持燃烧D.该实验证明CO2可以和水发生反应9.(1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九年级化学试卷及答案中考【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试卷及答案中考【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化合物?A. 氧气B. 水C. 铁锈D. 空气2. 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哪种物质来检验二氧化碳?A. 紫色石蕊试液B. 澄清石灰水C. 稀盐酸D. 铜片3. 下列哪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A. 火柴燃烧B. 铁生锈C. 汽水冒泡D. 木头腐烂4. 下列哪种溶液呈碱性?A. 盐酸B. 硫酸C. 氢氧化钠D. 碳酸5. 下列哪个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 氧B. 碳C. 氢D. 铁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
()2. 酸性溶液的pH值大于7。
()3. 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定律总是成立的。
()4. 金属与酸反应一定产生氢气。
()5. 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的化学式是______。
2.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______。
3. 铁在空气中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而生锈,这是一种______变化。
4. 酸雨主要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5.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可以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 什么是酸碱中和反应?3. 描述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现象。
4. 简述燃烧的条件。
5. 解释为什么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通常用澄清石灰水。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实验室有5%的盐酸溶液,要配制500mL的2%盐酸溶液,需要多少毫升的5%盐酸溶液?3. 某溶液的pH值为9,它是什么性质的溶液?4. 金属镁和铁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写出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 如果要验证某溶液是否为酸性,可以使用哪种指示剂?为什么?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及其原理。
2.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本文为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生们复习和检验自己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以下将按照试题的形式,给出具体的问题并附上详细解答。
希望本文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金属的是:A. 铅B. 氧气C. 盐酸D. 醋酸答案:A. 铅解析:金属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和可塑性等特征,而其他选项中的物质不具备这些特性。
2. 以下元素中,哪个元素的原子最容易失去电子?A. 氢B. 氧C. 铁D. 氖答案:A. 氢解析:氢原子仅含一个电子,较容易失去这个电子,形成H+离子。
3. 对于以下反应:H2 + O2 → 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氧气是还原剂B. 氢气是氧化剂C. 氢气是还原剂D. 反应中没有氧化剂和还原剂答案:C. 氢气是还原剂解析:在该反应中,氢气失去电子形成H+离子,因此被氧气氧化,而氧气则被还原,因此氢气是还原剂。
二、填空题1. 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周期数代表该元素的 ___________。
答案:周期数代表该元素的电子层数。
2. 溴水(Br2)是一种 ___________。
答案:溴水是一种分子。
3. 酸的pH值小于 ___________。
答案:酸的pH值小于7。
三、解答题1. 简述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
答案:金属和非金属是元素的两种不同分类。
金属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和可塑性,能够导电和传热,常处于固态和液态。
非金属则不具备这些特性,多数非金属为气体或固体。
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般为离子化合物,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般为共价化合物。
2. 解释酸、碱、中性物质以及pH值的概念。
答案:酸指能够释放出氢离子(H+离子)的化合物;碱指能够释放出氢氧根离子(OH-离子)的化合物;中性物质指在水中不影响酸碱指示剂的颜色的物质;pH值反映了溶液的酸碱性,其数值在0-14之间,7为中性。
3. 解释原子的结构和组成。
答案: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中考化学试卷解析带答案
中考化学试卷解析带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毎小題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铁钉生锈C.酒精挥发D.蜡烛燃烧2.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面粉C.豆油D.冰块3.装运化学药品氢氧化钠的车辆应贴的图标是A. B. C. D.4.钛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强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二氧化钛TiO2中氧元素为﹣2价,则钛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氢气B.天然气C.汽油D.煤油6.如图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闻气体气味 B.添加酒精 C.加热液体 D.滴加液体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核由质子、中子构成B.花香四溢主要是分子之间的间隔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B.购物时使用棉布袋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C.工业上用汽油或烧碱溶液等清洗油污D.厨房内燃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9.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图所示,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A.葡萄汁B.苹果C.牛奶D.鸡蛋清10.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A.硫酸根离子:SO42﹣B.铁的元素符号:Fe3+C.碳酸的化学式:H2CO3D.3个二氧化硫分子:3SO3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毎小題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202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提取的抗疟新药青蒿素化学式C15H12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青蒿素属于有机物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C.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D.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的PH,先将试纸用水湿润,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上B.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先加热氧化铁粉末至红热,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倒入水,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13.“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计算,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C.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14.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 + 2 ,反应前后,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分解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复分解反应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15.除去如表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 O2 水蒸气通过盛有生石灰的干燥管B CaO粉末 CaC03 高温煅烧C NaOH溶液| Ca0H2 加入过量的Na2C03溶液,过滤D CuS04溶液硫酸加入过量CuO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A.AB.BC.CD.D16.分类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银均属于金属单质,它们都能与稀硫酸反应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相同C.硫酸铵、氯化铵均属于铵盐,它们都不能跟碱性肥料混合使用D.一氧化碳、三氧化硫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它们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7.图A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B为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镁离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B.镁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C.镁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镁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D.由于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与元素所在的周期数相同,可知镁元素位于第2周期18.如图所示,烧瓶内盛有x气体,若挤压滴管的胶头a,使液体y进入烧瓶中,振荡烧瓶,并倒放在铁架台上,将导管伸入滴有z的水中,打开弹簧夹b,可见烧杯中的液体如喷泉一样喷入烧瓶中,并出现颜色的改变.则x、y、z可能是选项A O2 H2SO4 紫色石蕊试液B CO2 H2O 无色酚酞试液C CO CaOH2 紫色石蕊试液D CO2 NaOH 无色酚酞试液A.AB.BC.CD.D19.如图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一定量的MgS0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B.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足量的同浓度稀硫酸反应,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C.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溶液中溶质质量与加入氧化钙质量的关系D.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加水,溶液的pH与加入水的质量的关系20.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丙>乙>甲B.含有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恒温蒸发时首先析出乙,说明在此温度下乙的溶解度最小C.将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关系是丙>甲=乙D.若固体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三、本题包括4小题共34分2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1如表为某食品包装袋的部分说明:商品名称××饼干配料小麦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鸡蛋、食盐、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碳酸氢钠、柠檬酸等规格 180g保持期 10个月请回答下列问题:①在饼干的配料中,富含蛋白质的是②碳酸氢钠的俗称;在医疗上,它是治疗症的一种药剂.③考虑到营养均衡,把榨好的蔬菜法放在面粉中和面,做成口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蔬菜馒头,这种馒头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糖类和.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日常生活中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可用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交警通过酒精检测仪显示的颜色变化,可快速检测出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2CrO3红色+3C2H5OH+3H2SO4═Cr2SO43绿色+3CH3CHO+6X,X的化学式为.22.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填序号A.酸雨B.温室效应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2烟气脱硫是目前控制燃煤的重要途径.如钠碱循环法是利用亚硫酸钠Na2SO3溶液脱除烟气中的SO3,生成亚硫酸氢钠NaH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①途径一: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B.该过程只有2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C.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蒸发、结晶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②途径二:将CO2转化为甲醇CH3OH,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2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金属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方面应用广泛.1铜可用来制作导线,是因为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2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氧化膜的主要成分是.3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进行如表实验实验序号实验过程实验现象1 镁粉和铁粉分别与5%盐酸反应镁粉产生气体快2 铁粉和铁片分别与15%盐酸反应铁粉产生气体快3 铁片分别与5%盐酸和15%盐酸反应 15%盐酸产生气体快由此得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的因素有:a:b:c:4小明将一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①锌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写离子符号24.铅蓄电池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其构造示意图如图1,回答下列问题:1铅蓄电池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填序号a、机械能b、热能c、化学能2铅蓄电池放电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据此可知,铅蓄电池在放电时,溶液的pH不断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如图2是回收废铅蓄电池的一种工艺流程:①从材料分类角度看,塑料是一类材料.②废硫酸可以与氟磷灰石[Ca5PO43F]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5PO43F+7H2SO4═3CaSO4+3CaH2PO42+2HF,反应产物中可用作化肥的物质是.③如表是一些金属熔点的数据:金属锡铅铋镉熔点∕℃ 231.9 327.5 271.3 320.9日常所用保险丝由铋、铅、锡、镉等金属组成,其熔点约为填序号A.300﹣320℃B.230﹣250℃C.60﹣80℃D.20﹣40℃④废硫酸直接排放会污染环境,拟选用如表物质中和后再排放:物质 CaCO3 CaOH2 NH3 NaOH市场参考价元/kg 1.8 2.0 6.5 11.5已知:2NH3+H2SO4═NH4SO4,如果要求花最少的钱来中和等质量、等浓度的废硫酸,则应选择填序号.a、CaCO3b、CaOH2c、NH3d、NaOH.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25.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1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用到的玻璃仪器除试剂瓶、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量取读数时,如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填序号2请根据如图装置或操作回答相关问题.①选取图2中的序号,表示粗盐提纯的正确操作顺序为.操作B的名称是,该操作中当时,应停止加热.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2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验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并探究其还原产物的组成.1装置及反应原理探究①B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为.②说明CO能还原CuO的现象为③上述整套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考虑CO2和H2O的反应.2产物成分探究[查阅资料]Ⅰ、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Ⅱ、Cu2O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Ⅲ、Cu2O+H2SO4═Cu SO4+Cu+H2O[提出问题]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猜想假设]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Cu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Cu2O假设三:[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假设,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数据处理]为进一步确定红色固体的成分,甲、乙两同不分别称取各自实验后的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如表,请完善表中内容.实验人员红色固体g 剩余红色固体g 实验结论甲 7.2 3.2乙 4.08 2.48[交流与反思]只要假设合理,方法正确,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就能得出结论.五、共8分27.向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CO2的溶解已知:O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 CO3BD段不含B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 CO3+HCl═NaCl+H2O+CO2↑请回答:153g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g.2A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填化学式.3B点横坐标为.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下同4假设C点横坐标为54.75,计算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写出计算过程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毎小題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铁钉生锈C.酒精挥发D.蜡烛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铁钉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2.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面粉C.豆油D.冰块【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解答】解:A、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正确;B、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B错;C、豆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C错;D、冰块与水混合形成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D错.故选A.3.装运化学药品氢氧化钠的车辆应贴的图标是A. B. C. D.【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分析】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是腐蚀品,然后根据各选项图标的含义解答.【解答】解:A.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图标为腐蚀品,符合题意;B.该图标为有毒气体,不合题意;C.该图标为易燃物,不合题意;D.该图标为爆炸品图标,不合题意.故选A.4.钛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点高、抗腐蚀性强等优良性能,被誉为“未来金属”、二氧化钛TiO2中氧元素为﹣2价,则钛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解答】解: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可设TiO2中Ti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2=0,则 x=+4.故选D.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氢气B.天然气C.汽油D.煤油【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根据常见物质燃烧的产物分析.氢气燃烧时与空气中的氧结合生成水,不会造成污染,而且放出的热量高.【解答】解:A、氢气燃烧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故正确;B、天然气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错误;C、汽油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错误D、煤油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烟尘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空气污染等.故错误.故选A.6.如图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闻气体气味 B.添加酒精 C.加热液体 D.滴加液体【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分析】A、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得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要竖直、悬空不能伸入试管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去,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B.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核由质子、中子构成B.花香四溢主要是分子之间的间隔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反应的实质.【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以及粒子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原子核由质子、中子构成,正确;B、花香四溢主要是分子在不断的运动,错误;C、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会改变,正确;故选B.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B.购物时使用棉布袋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C.工业上用汽油或烧碱溶液等清洗油污D.厨房内燃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排气扇【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防范爆炸的措施;白色污染与防治.【分析】A、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进行分析;B、根据造成“白色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C、根据汽油可以溶解油污,烧碱可以乳化油污进行分析;D、根据燃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进行分析.【解答】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故A说法正确;B、白色污染是指难降解的塑料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所以购物时使用棉布袋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故B说法正确;C、汽油可以溶解油污,烧碱可以乳化油污,所以工业上用汽油或烧碱溶液等清洗油污,故C说法正确;D、燃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易发生爆炸,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可能发生爆炸,故D说法错误.故选D.9.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图所示,其中显碱性的食物是A.葡萄汁B.苹果C.牛奶D.鸡蛋清【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 大于7时,呈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葡萄汁的pH为4,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B、苹果汁的pH为3,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C、牛奶的pH为6.3~6.6,小于7,显酸性,故选项错误.D、鸡蛋清的pH为7.6~8.0,大于7,显碱性,故选项正确.故选:D.10.下列化学用语书写错误的是A.硫酸根离子:SO42﹣B.铁的元素符号:Fe3+C.碳酸的化学式:H2CO3D.3个二氧化硫分子:3SO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SO42﹣;故选项正确;B、铁的元素符号为:Fe;故选项错误;C、碳酸是由显+1价的氢元素和显﹣2价的碳酸根组成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H2CO3,故选项正确;D、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若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3个二氧化硫分子可表示为3SO2,故选项错误;故选BD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毎小題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2021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提取的抗疟新药青蒿素化学式C15H12O5,是一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青蒿素属于有机物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2C.青蒿素由42个原子构成D.青蒿素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分析】A.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B.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解答】解:A.由青蒿素的化学式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B.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12×15+22+16×5=282,故正确;C.青蒿素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D.青蒿素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90:11;故正确.故选C.1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与“后”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定溶液的PH,先将试纸用水湿润,后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试纸上B.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实验完毕后,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先加热氧化铁粉末至红热,后通入一氧化碳气体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倒入水,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考点】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分析】A、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使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B、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结束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选项说法错误.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再加热,以防止一氧化碳与氧气的混合气体在加热时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3.“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按体积计算,其中含有70%的N2、20%以上的O2、还有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C.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分析】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助燃剂,不是燃料;相比空气,“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正确,空气中氮气大约占78%;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正确.【解答】解:A、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助燃剂,不是燃料,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C、“人造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正确,空气中氮气大约占78%,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D、燃烧和缓慢氧化都属于氧化反应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故选B14.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2 + 2 ,反应前后,Fe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分解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置换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复分解反应都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考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分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改变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碳酸分解过程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错误;B、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C、复分解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正确;D、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则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正确;故选A.15.除去如表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可行的是选项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 O2 水蒸气通过盛有生石灰的干燥管B CaO粉末 CaC03 高温煅烧C NaOH溶液| Ca0H2 加入过量的Na2C03溶液,过滤D CuS04溶液硫酸加入过量CuO粉末,加热,充分反应后过滤A.AB.BC.C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Ca0H2能与过量的Na2C0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硫酸能与过量CuO粉末反应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硫酸铜和水,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C.16.分类法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银均属于金属单质,它们都能与稀硫酸反应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相同。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知识讲解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 的值为 44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W 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D.W 中碳、氢元素原子个数比为 1:3【答案】D【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所以反应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4g+5g+8g+23g-32g-16g=52g,故A错误;反应物的质量减少,生成物的质量增加;所以水、二氧化碳是生成物,氧气和W是反应物。
由一中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水、二氧化碳是都是化合物,所以不是置换反应,故B错误;此反应的表达式可表示为W+O2→CO2+H2O。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由反应表达式可以看出W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是否含有氧元素则要通过生成物中的氧元素与反应的氧气质量进行比较,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27g×(16÷18×100%)=24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44g×(32÷44×100%)=32g,两者的质量和为56g,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64g﹣16g=48g,所以可判断W中含有氧元素,故C错误;由C的分析可知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44g﹣32g)/12:(27g﹣24g)/1=1:3,故正确,故选D。
点睛:此类题的方法是根据化学式计算碳、氢、氧元素的质量,和反应反应前氧元素的质量或可燃物的质量比较,来判断可燃物的组成元素2.在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发生如下反应:3NaOH+AlCl3=Al(OH)3↓+3NaCl, Al(OH)3+NaOH=NaAlO2+2H2O。
已知NaAlO2易溶于水,则下列图像不正确的是( )A.B.C.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溶液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大,当加入一定量时会出现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而水的质量不增加的阶段而后继续增加;而反应的事实却是溶液中水会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滴加而不断增加,选项A错误;B、图中所示,随着氢氧化钠的滴加,溶液中的氯化铝不断形成氢氧化铝沉淀,沉淀质量逐渐增加。
九年级初中《化学》中考真题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初中《化学》中考真题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块融化B.木条折断C.木炭燃烧D.竹帽编织2.人类和动物的生存需要洁净的空气,下列气体中会污染空气的是()A.氧气B.一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3.如图所示的图标,表示“禁止烟火”的是()4.试管是实验中常用的一种仪器。
如图中使用试管进行实验的操作不正确的是()5.如图中表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6.配制100g 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溶解→计算→称量B .计算→溶解→称量C .称量→计算→溶解D .计算→称量→溶解7.下列物质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A .沼气B .氮气C .汽油D .面粉8.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如表各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 性质 用途 A 氮气 化学性质活泼保护气 B 铝 良好的导电性制铝箔 C一氧化碳 可燃性 冶炼金属 D 氢氧化铝 与酸反应 治疗胃酸过多症A .AB .BC .CD .D9.食品安全问题是2022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
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A .用甲醛浸泡生鲜食材B .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C .霉变大米煮熟后食用D .用亚硝酸钠腌制肉制品10.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的容器内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的数据如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1227556反应前的质量2637X30反应后的质量A.X=5B.该反应可能是化合反应C.丁一定是化合物D.丙可能是催化剂11.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少的是()A.向硫酸锌溶液中加入铜B.向NaCl溶液中加入NaClC.向稀盐酸中加入锌粒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铁粉1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硬水经煮沸后可变为软水B.电解水时负极产生的气体是O2C.75%酒精溶液中溶剂是水D.滥用化肥和农药造成水体污染13.2022年2月第24届冬奥会在我国举行,冰上运动场馆的外墙采用了新型的塑料膜材料聚氟乙烯(C2H2F2)n,下列关于聚氟乙烯说法错误的是()A.由碳、氢、氟三种元素组成B.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属于有机物D.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3.3%14.浓硫酸是一种常用的气体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A.二氧化碳B.氧气C.一氧化碳D.氨气15.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硝酸钾B.尿素C.硝酸铵D.磷酸二氢钙16.下列事实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氧气压缩为液氧——氧分子的体积变小C.湿衣服在太阳下容易晒干——温度越高,水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D.过氧化氢与水的元素组成相同而性质不同——分子构成不同17.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其中方法正确的是()A.氧化钙(碳酸钙)——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氯化钾溶液(氯化镁)——加入过量氢氧化钾溶液、过滤C.氧气(氮气)——通过灼热的铜网D.碳粉(氧化铜)——加入适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1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CuO→CuCl2→Cu(OH)2B.H2SO4→HCl→HNO3C.NaCl→NaNO3→Na2SO4D.K2CO3→K2SO4→KOH 19.下列溶液混合后,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A.HCl KOH Na2CO3CaCl2B.AgNO3HCl HNO3NaClC.CuSO4HNO3NaOH KClD.FeCl3NaOH NH4Cl HCl20.如图中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红磷在密闭的容器内燃烧B.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C.分别向等质量的Mg(OH)2和MgO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D.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21.请按要求写出化学符号或符号中数字的意义:(1)磷元素;(2)两个硫原子;(3)氢分子;(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5)中“﹣2”的意义。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及答案知识讲解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t℃时160g37.5%的该物质的饱和溶液,欲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变为50%。
下列方法正确的是A .蒸发40g 水,改变温度至t 1℃B .蒸发50g 水,改变温度至t 2℃C .加入20g 溶质,改变温度至t 2℃D .加入65g 溶质,改变温度至t 3℃ 【答案】B【解析】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
=100% 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的质量,t℃时160g37.5%的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60g ×37.5%=60g ,则溶剂的质量为100g ,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100g )×100%。
A.温度为t 1℃时,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5g ÷175g ×100%≈43%,不可能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50%的溶液; B. t 2℃该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g÷200g×100%=50%;将160g37.5%的溶液蒸发50g 水后,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0g÷110g×100%≈54.5%.即有溶质析出得t 2℃时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为50% C. t 2℃,该物质的溶解度为100g,所以加入20g 溶质后能完全溶解,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g÷110g×100% ≠50% D. 加入65g 溶质,改变温度至t 3℃所得溶液为t 3℃时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大于50%。
选B点睛:①被溶解的那部分物质才是溶质。
②某温度下浓度最大的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2.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是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中的一种.图中相连的两圆表示相应物质能发生反应,已知乙是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B .丙是盐酸C .戊是氢氧化钙D .甲与丁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故铁、盐酸、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钠五种物质中只有铁是单质,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铁会与盐酸反应,盐酸会与氢氧化钙、碳酸钠反应,氢氧化钙会与盐酸、二氧化碳、碳酸钠反应,二氧化碳会与氢氧化钙反应,乙是铁,所以丙是盐酸,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甲、丁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钙,如果甲是碳酸钠,丁就是氢氧化钙,戊就是二氧化碳,如果甲是氢氧化钙,丁是碳酸钠,二氧化碳不会与碳酸钠反应,不合理,所以甲是碳酸钠,丁是氢氧化钙,戊是二氧化碳,所以C错误,符合题意;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D正确,不符合题意。
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中小学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设计教育论文随堂检测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O-16Na-23Cl-35.5Ca-40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1-8题每题1分,9-14题每题2分,共20分。
请把正确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相应题号的表格内)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青稞酿酒B. 滴水成冰C. 铁钉生锈D. 红磷燃烧【答案】B【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生成新的物质就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就是物理变化。
【详解】A、青稞酿酒,有新的物质酒精生成,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B、滴水成冰,只有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符合题意;C、铁钉生锈,生成了新的物质氧化铁,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红磷燃烧,生成了新的物质五氧化二磷,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 O2B. CO2C. N2D. Ne 【答案】C【解析】【详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氮气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C。
3.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 KNO3B. NH4HCO3C. Ca(H2PO4)2D. K2SO4【答案】A【解析】【详解】A、KNO3含K、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B、NH4HCO3只含N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C、Ca(H2PO4)2只含P一种营养元素,属于磷肥,不符合题意;D、K2SO4只含K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纯棉毛巾B. 塑料袋C. 蚕丝被D. 不锈钢餐具【答案】B【解析】【详解】A、纯棉,属于天然纤维,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B、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符合题意;C、蚕丝,属于天然纤维,是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D、不锈钢,是铁的合金,金属和合金都是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初三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D【解析】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属于氧化物,不完全正确,错误;B、燃着的木条不能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因为氮气和氧气都不燃烧、不支持燃烧,都能使木条熄火,不完全正确,错误:C、能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立是中和反应,例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含氧的化合物是不一左是氧化物,例如氯酸钾,错误;D、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可去油污,石墨优良的导电性可作电极,完全正确。
故选IX2.不能正确对应变化关系的图像是()儿一定质量稀盐酸中加入某物质B.澄清石毅議聶入CO 2 A. A 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加入铁粉的质量,也可以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 B. B 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性 C. C 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加入二氧化毎质量 D. D 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疑,又可表示溶液质量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 一左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铁粉,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产生氢气的质 量从O 逐渐增加,稀盐酸完全反应,氢气质量不再增加,A 图中横坐标可以表示加入铁粉 的质量;苛性钠部分变质,氢氧化钠中含有碳酸钠,一左质量的稀盐酸中加入部分变质的 苛性钠,氢氧化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后碳酸钠与稀盐酸 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因此生成气体的质量先为0, —段时间后逐渐增加,完 全反应后质量不再变化,A 图中横坐标不能表示加入部分变质的苛性钠质量;A 选项图像 不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符合题意; B 、 澄淸石灰水中加入二氧化碳,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氢氧化钙 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钙随着反应的进行逐渐减少至0,溶质质量逐渐减小至0,溶液中阴阳 离子逐渐减少至0,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减弱至0,继续通入二氧化碳,碳酸钙、二氧化碳和 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易溶于水,溶质质量逐渐增加,溶液中阴阳离子逐渐增 加,溶液的导电性逐渐增加,B 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质质量,又可表示溶液的导电 性,B 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C 、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二氧化镭做催化剂,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根据质量守 恒泄律,钾元素守恒,反应过程中固体中钾元素质量保持不变,二氧化徭作为催化剂,二 氧化铁的质量变化,不影响钾元素质疑,C 图中横坐标既可以表示反应时间,也可以表示 加入二氧化镭质量,C 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D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敞口放苣浓硫酸,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浓硫酸逐渐变为稀硫 酸,溶液中溶剂的质量逐渐增加,硫酸不挥发,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溶质质虽:+气#质量C.加热氮酸钾制取氧气 D 敞口放置浓硫酸溶剂质虽:,溶液的质量逐渐增加,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一段时间后,溶剂的质量和溶液 的质量都不再变化,另外浓硫酸不是100%的纯硫酸,溶剂质量和溶液质量的起始质量不为0, D 图中纵坐标既可以表示溶剂质量,又可表示溶液质疑,D 选项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 化关系,不符合题意。
北京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2C含解析)
北京市初三年级中考化学逐题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 a 23 Al 27 Cl 35.5 Fe 56 Cu 64 Zn 6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1.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尊重自然、自觉践行绿色生活”倡议的是A.人走关灯、少开空调B.使用一次性餐具C.自带水杯出行D.对垃圾进行分类【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绿色化学概念,绿色化学指的是低碳环保,B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环保,易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答案,故选B2.“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A.分子B.原子C.离子D.元素【答案】D【解析】牙膏中的“氟”指的元素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为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铁丝D.酒精【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物质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题目中的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属于铁的燃烧现象4.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A.铁B.钙C.碘D.锌【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人体必需微量元素缺乏的症状,缺铁容易引起贫血5.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颜色B.密度C.可燃性D.沸点【答案】C【解析】此题考查物质的性质概念,化学性质指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的性质,ABD均不需化学变化就能表现,故选C6.下列物质通常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A.一氧化碳B.黄曲霉素C.水D.甲醛【答案】C【解析】题目考查物质的性质,ABD均对人体有害,故选C7.铬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铬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序数是24B.属于非金属元素C.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8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g【答案】A【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信息所示,原子序数为24。
铬属于金属元素。
一个铬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
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氧气B.糖水C.食醋D.大理石【答案】A【解析】根据纯净物的定义,由一种物质组成9.下列方法能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B.观察颜色C.倒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答案】D【解析】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燃烧的更加剧烈。
2024中考化学考试试卷及解析
初中中考化学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B.自来水C.氯化钠D.牛奶2.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结冰B.铁生锈C.酒精挥发D.盐溶于水3.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2H₂+O₂→2H₂OB.CaCO₃→CaO+CO₂C.NaOH+HCl→NaCl+H₂OD.Fe+S→FeS4.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B.金属导电性都很强C.金属的化学性质都很活泼D.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5.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对应不正确的是A.橡胶用于制作轮胎——弹性好B.铜用于制作电线——导电性好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能支持呼吸D.氮气用于食品保鲜——化学性质活泼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6.碳酸钠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7.氯化钙溶液中加入硫酸钠溶液,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8.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属于________反应。
9.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_________(填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10.硫酸溶液与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描述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12.为什么在做某些化学反应时需要进行搅拌?请举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四、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13.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
14.根据装置,说明如何通过排水法收集氢气。
并写出氢气的制备反应方程式。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5.计算完全燃烧8克甲烷(CH₄)所需的氧气质量(已知C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H为1)。
16.100克硫酸钠(Na₂SO₄)溶解在水中,求溶液的质量分数(已知Na₂SO₄的摩尔质量为142g/mol)。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考化学试卷和答案详解
中考试卷三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2分)保护碧水蓝天,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
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A.种植花草树木,扩大绿地面积B.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和纸杯C.增强室内采光,减少照明用电D.发展快速公交,减少私家车出行2.(2分)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实验探究的基础和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点燃酒精灯B.倾倒液体C.量取液体读数D.闻气体气味3.(2分)化学家通过化学反应开发出了很多材料,推进了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类型的是()A.电解法冶炼铝:2Al2O34Al+3O2↑B.制备氢氧化钙:CaO+H2O═Ca(OH)2C.生产水煤气:C+H2O CO+H2D.工业制烧碱:Na2CO3+Ca(OH)2═CaCO3↓+2NaOH4.(2分)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4﹕3C.图示中x的值为2D.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5.(2分)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面粉B.氯化亚铁C.硫酸铜D.蔗糖6.(2分)稀土是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钬(Ho)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钬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钬属于金属元素B.钬的原子序数为67C.钬原子的核内一定有67个中子D.钬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4.97.(2分)下列关于“相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一定相等B.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与核内质子数一定相等C.浓溶液在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D.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正价总和与负价总和绝对值一定相等8.(2分)如图是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t1℃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不变D.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1:109.(2分)海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镁被誉为海洋里宝贵的“国防元素”。
【精品】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和解析
【精品】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和解析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下列归类正确的是选项归类物质(或元素)A常见碱纯碱、烧碱、熟石灰B常见合金生铁、铜绿、硬铝C常见干燥剂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D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碘、锌、硒、钙等A.A B.B C.C D.D【答案】C【解析】A、烧碱—氢氧化钠、熟石灰---氢氧化钙,属于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属于盐;B、在一种金属中加热融合了其他的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叫合金;生铁是铁的合金、硬铝是铝合金;铜绿是铜锈,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 浓硫酸、生石灰、碱石灰都有很强的吸水性,是常用的干燥剂;D、碘、锌、硒是人体中常见微量元素,钙属于常量元素。
选C2.如图是物质的分类及部分转化关系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转化a一定是化学变化B.转化b一定是化学变化C.转化b中一定有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改变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属于转化c【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转化a 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可能是物理变化,比如过滤可以将固体物质和溶于水中的物质分开。
故选A .3.向盛有一定质量MgO 和MgCO 3混合物的烧杯中加入142 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150 g 不饱和溶液。
下列数据中,与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接近的是 A .5.3% B .5.6% C .12.7% D .13.4%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22MgO 2HCl=MgCl H O 409540++溶液增加质量3222MgCO 2HCl=MgCl H O CO 848444=4044+-↑++溶液增加质量可见生成的氯化镁相同时造成的溶液质量增加是相等的,与是氧化镁还是碳酸镁反应无关;设生成的氯化镁的质量为x ,则2MgCl 9540x 150g-142g=8g溶液增加质量 95x 40=8g解得x=19g ;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9g100%12.7%150g⨯≈。
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一、选择题1. 下列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A. 氧气B. 铜C. 氯气D. 汞答案:C. 氯气解析:化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纯净物质。
氯气是由两个氯原子共用电子而形成的分子,因此属于化合物。
2. 钠和氯根离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是:A. NaClB. Na2CO3C. NaOHD. Na2O答案:A. NaCl 解析:钠和氯根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3. 铁的化学符号是:A. FeB. FiC. Fe2D. Fe3答案:A. Fe 解析:铁的化学符号是Fe,来自其拉丁名"Ferrum"。
4. 泡沫剂常用的发泡剂是:A. 二氧化碳B. 氧气C. 氢气D. 氮气答案:A. 二氧化碳解析:泡沫剂常用的发泡剂是二氧化碳,它能在液体中产生气泡并形成泡沫。
5. 以下关于物质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 物理变化只改变物质的外观,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
B. 化学变化只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不改变物质的外观。
C. 物理变化只改变物质的外观,同时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
D. 化学变化只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同时改变物质的外观。
答案:A. 物理变化只改变物质的外观,不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
解析:物理变化只是改变物质的形态或状态,如固体变为液体或气体,而化学变化则是物质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新的物质。
二、填空题1. 金属元素最容易失去的是_____电子。
答案:价2. 化学式H2O表示______。
答案:水3. 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表示_____。
答案: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4. 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______。
答案:75.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______递增的顺序排列。
答案:原子序数三、解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化学反应,并举例说明。
答案: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变化过程。
在化学反应中,原始物质通过化学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转化为不同的物质。
初三中考化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优秀卷6套
初三中考化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优秀卷6套初三中考化学试题真题含解析一可能使用相对原子质量: H-1 He-4 O-16 Na-23 C1-35.5 K-39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符合题意。
1.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烟B.活性炭净水C.煤制煤气D.干冰降雨【答案】C2.“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A.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可以任意开发利用B.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造成大气污染C.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减少我国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D.改造城市排水管化学,实现雨水和生活用水的分流与处理【答案】A【解析】A、金属资源是有限的,应合理开发利用,错误;B、秸秆直接焚烧会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物而污染空气,故要综合利用,正确;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正确;D、生活污水要先处理再排放,否则会造成水体污染,正确。
故选A。
3.在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该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
下列有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uUOB.原子序数为118C.原子的质数为176D.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答案】B 。
【解析】A、元素名称上面的符号表示的是元素符号,该元素的元素符号表示为Uuo,错误;B、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故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正确;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故该原子的质子数为118,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错误。
故选B。
4.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加入固体C.检查气密性D.收集氧气【答案】D5.生活习惯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小明同学一家人的下列饮食习惯科学合理的()A.小明长期偏食“洋快餐”B.奶不忍浪费,即使食物霉变仍然用C.妈为了保持身材,只吃蔬菜和水果D.爸享受运动,大量出汗后常饮用含无机盐的饮料【答案】D【解析】A、“洋快餐”中大多是油炸或烤制食品,含有大量的氢化脂肪,易导致肥胖等疾病,错误;B、霉变食物会使人致癌,错误;C、蔬菜、水果中只含有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而人体需要六大营养素,错误;D、汗液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故大量出汗后要饮用含无机盐的饮料,正确。
西安益新中学【精品】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和解析
西安益新中学【精品】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和解析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著名化学家傅鹰说“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
”下列有关化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得出结论:分子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B.拉瓦锡用红磷燃烧的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C.我国著名实业家侯德榜发明了制取烧碱的“侯氏制碱法”D.波义耳发现了质量守恒定律【答案】A【解析】A.阿伏伽德罗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分子学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阿伏伽德罗提出分子论,都是对物质构成的理论解释,结合二者的理论,有的物质是分子构成的,也可以是原子构成的,在化学变化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中的不同种类和数目的原子将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变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结合生成新的分子.B、拉瓦锡在化学学科中的主要成就,是首次利用天平为化学研究的工具进行定量实验,并首先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C. 我国著名实业家侯德榜成功地摸索和改进了西方的制碱方法,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
D. 波义尔用敞口容器在空气中加热金属,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由于有外界的氧气参加反应,可回顾波义尔得出的结论不守恒。
而罗蒙诺索夫因为是在密封玻璃瓶内加热金属,金属虽然也被氧化,但是至于玻璃瓶内的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故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从而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选A点睛:多了解化学通史,熟记科学家们的贡献2.下列各物质中,不能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A.X:Cu Y:CuO Z:CuSO4B.X:CO2 Y:O2 Z:COC.X:CaCO3 Y:CaO Z:Ca(OH)2D.X:NaOH Y:NaCl Z:Na2CO3【答案】D【解析】【详解】A、铜在加热条件下能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能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硫酸铜和锌、镁、铝、铁等反应能生成铜和相应的盐,Cu→CuO→CuSO4→Cu,前面的物质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后面的物质,选项正确;B、光合作用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能生成葡萄糖和氧气,碳不完全燃烧时能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完全燃烧,或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时能生成二氧化碳,CO2→O2→CO→CO2,前面的物质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后面的物质,选项正确;C、煅烧碳酸钙时能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氧化钙和水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或与可溶性碳酸盐反应时,能生成碳酸钙,CaCO3→CaO→Ca(OH)2→CaCO3,前面的物质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后面的物质,选项正确;D、氢氧化钠和氯化镁、氯化铜、氯化亚铁等物质反应时,能生成氯化钠和相应的盐,氯化钠和其它物质不能通过一步转化生成碳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能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NaOH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NaCl,Na2CO3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NaOH,但是NaCl不能够通过一步转化生成Na2CO3,选项错误,故选D。
化学中考真题及答案解析
化学中考真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物质的分类是化学学科的基础,以下哪项不属于纯净物?A. 水B. 氧气C. 空气D. 盐答案:C解析:纯净物是指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的物质。
水、氧气和盐都是由单一种类的分子或离子组成的,因此属于纯净物。
而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是混合物,不属于纯净物。
2.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用嘴直接品尝化学试剂的味道B. 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纯度C. 用湿手操作电器开关D. 将实验室剩余的试剂随意丢弃答案:B解析:化学试剂可能具有毒性或腐蚀性,不能直接品尝,故A错误。
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纯度,以防爆炸,故B正确。
湿手操作电器开关可能导致触电,故C错误。
实验室剩余的试剂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处理,不能随意丢弃,故D错误。
3.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A. 放热B. 吸热C. 既有吸热也有放热D. 无能量变化答案:C解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可能表现为吸热或放热,也有可能在反应过程中既有吸热阶段也有放热阶段。
因此,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是多样的。
4. 以下关于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 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质量分数来表示C. 溶液的沸点总是高于纯溶剂D. 溶液的pH值一定为7答案:D解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这是溶液的基本特性,故A正确。
溶液的浓度可以通过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或摩尔浓度等方式表示,故B 正确。
由于溶质的存在,溶液的沸点通常高于纯溶剂,即产生沸点升高现象,故C正确。
溶液的pH值不一定为7,例如酸性溶液的pH值小于7,碱性溶液的pH值大于7,故D错误。
二、填空题1.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转移。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__,获得电子的物质被称为________。
答案:电子;电荷;氧化剂;还原剂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电子和电荷的转移。
上海民办立达中学【精品】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和解析
上海民办立达中学【精品】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和解析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某烧碱与小苏打的样品(其中杂质不溶解,也不参加反应)中钠元素与碳元素的质量比为23:3,向此样品中加入200g9.8%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16g溶液和0.6g固体。
此样品中小苏打的含量为A.40% B.41.2% C.57.1 % D.8.4g【答案】A【解析】200g9.8%的稀硫酸中硫酸根的质量为200g×9.8%×=19.6g。
烧碱、小苏打与稀硫酸反应都生成硫酸钠。
216g溶液中硫酸钠的质量为19.2g÷=28.4g,28.4g硫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为28.4g-19.2g=9.2g。
样品中碳元素的质量为9.2g×3÷23=1.2g,样品中小苏打的质量为1.2g÷=8.4g,小苏打中钠元素的质量为8.4g×=2.3g,烧碱中钠元素的质量为9.2g-2.3g=6.9g,烧碱的质量为6.9g÷=12g,样品的质量为12g+8.4g+0.6g=21g,此样品中小苏打的含量为×100%=40%,故选A。
2.下列图像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B C D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B.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D.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 A选项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B选项一定质量的红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C选项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不能说明对应关系,因为没有具体说明金属的量;D选项向一定质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能正确反应对应关系,酸碱盐反应时先发生酸碱中和,然后碱盐反应产生沉淀,故答案选择C考点:酸碱盐、金属的性质、催化剂3.如图所示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6 44 106 100
y 2.2g z 5g
106/44=y/2.2g y=5.3g 106/100=z/5g z=5.3g
图1中b点的值为5.3g÷10%=53;x点的值为(5.3g +5.3g )÷10%=106
点燃
加适量稀盐酸
方案2
加入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
加适量稀盐酸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加水溶解,过滤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氢氧化钠易溶于水,且溶解时放热,而碳酸钙难溶于水;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无明显现象,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和氯化钙,方案1和方案2都合理,不符合题意;
A.原固体中一定有硫酸钡、碳酸钠和氯化钙B.滤液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Na+
C.原固体中一定有氢氧化钠D.探究过程中的发生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
根据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硫酸钡不溶于水且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而碳酸钠溶液也为碱性;故:A、原固体中一定有硫酸钡、碳酸钠和氯化钙,正确;B、滤液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Na+,正确;C、因为碳酸钠溶液也为碱性,故原固体中不一定有氢氧化钠,错误;D、因为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都为复分解反应,故探究过程中的发生的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正确。故选C。
B、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钠,根据除杂原则方案1是正确的,方案2不正确,因为盐酸既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也能和碳酸钠溶液反应,符合题意;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用点燃的方法是错误的叙述,因为在二氧化碳的环境下不能点燃一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加入适量的盐酸是错误的叙述,盐酸能与氧化钙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A.滤渣中不含铁
B.11.2克Fe和Cu的混合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
C.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沉淀产生
D.原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2%
【答案】B
【解析】
【析】
滤液中含有铜元素,说明铜与银离子发生了置换反应,铁的活泼性大于铜,可知此时铁应该已经完全反应,没有剩余,滤渣的组成为银和铜。
已知,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铁为56。设混合粉末中含有 克的铁,含有 克的铜。则混合粉末质量: ;
故选B。
2.小亮同学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气体后,对废液进行后续探究,他向一定质量的含CaCl2和HCl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2CO3溶液.实验过程中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产沉淀或者气体如图1所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pH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气体的过程B.图1中b点的值为106
C.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D.图1中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两种
【答案】C
【解析】
(1)加入的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把盐酸消耗完了,才开始与氯化钙反应,开始生成沉淀,因此图中oa段表示生成的气体质量;A.图1中b→c段表示生成沉淀的过程; B.根据题意可知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再与氯化钙反应,由图示可知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2.2g,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沉淀5.0g.设生成2.2g气体所需的Na2CO3的质量为y,生成沉淀5.0g所需Na2CO3的质量为z.则
设与铁反应生成的银为m1克,与铜反应生成的银为m2克,与铁反应的硝酸银为m3克,与铜反应的硝酸银为m4克,参与置换反应的铜的质量为 克,未参与反应的铜的质量为 克。则:
;
;
;
生成银的质量:
滤渣的质量:
联立解得:x=5.6,y=5.6,m1=21.6,m2=10.8,m3=34,m4=17
【详解】
A、滤液中含有铜元素,说明铜与银离子发生了置换反应,铁的活泼性大于铜,可知此时铁应该已经完全反应,没有剩余,滤渣的组成为银和铜,故A选项正确;
C.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和盐酸反应生成中性的氯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a点表示碳酸钠先盐酸反应,把盐酸消耗完,故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钙;所以溶液的pH逐渐增大到7;因此图1中0→a段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变化情况可用图2中d→h段曲线表示;D. 当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有氯化钠和氯化钙,溶液呈中性,b~c段反应过程是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在此过程中,溶液的PH不变,呈中性,图1中c点时,原溶液中的溶质盐酸和氯化钙都被反应完,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选C
点睛: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生成气体;硫酸钡不溶于水且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考虑碳酸钠溶液也为碱性;要仔细分析每一实验步骤的用意及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精品】初三化学中考试题和解析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某同学对下列四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1合理、方案2不合理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鉴别NaOH和CaCO3
除去NaOH溶液中少量的Na2CO3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CO
除去CaO中的CaCO3
方案1
加水溶解,看是否溶解、放热
加适量Ca(OH)2溶液,过滤
点睛:①碳酸钠溶液呈碱性,②在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时由于碳酸钙沉淀和稀盐酸反应,所以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后与氯化钙反应
3.向500g 溶液中加入11.2克Fe和Cu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34.8g滤渣和一定质量的滤液,经测定得知,铜元素在滤液和滤渣中的质量比为4∶3(洗涤液也一起合并入滤液中),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B、11.2克Fe和Cu的混合粉末中,铜的质量分数 ,故B选项错误;
C、铜未完全反应则说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已完全反应,滤液中没有银离子,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不会有沉淀产生,故C选项正确;
D、原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故D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B。
4.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是碳酸钠、硫酸钡、氢氧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小菁设计如下实验来探究其成分,下列判断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