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富血供肿瘤的影像诊断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检查和特征
![肝脏肿瘤的影像学检查和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2e5ec51eff00bed5b9f31d8c.png)
环影(假包膜) 肝脏病变中出现环影的有腺瘤、肝癌和囊腺瘤或囊腺 癌,肝癌最常见。环影在动脉期,甚至门静脉期都不 强化,表现为低密度,因为纤维组织强化很慢。环影 通常是在延迟期表现为相对高密度而易于观察。
肝癌包膜在平扫和动脉期显示为低密度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动脉期成像: 起因不明的肝脏肿瘤的特征。 对高甲胎蛋白患者的肝癌检测。 对肝硬化患者的肝癌筛选。 检测富血管肿瘤患者的肝转移。
二.肝肿瘤的特征
从实用角度出发,探讨一个肝脏局灶性病变的CT特征 从实用角度出发,探讨一个肝脏局灶性病变的CT特征 首先从检测它的密度开始。如果病变接近水的密度,均 匀、具有清晰的边缘,并且没有强化,这是一个囊肿。 如果病灶强化,下一步判定病灶是否是血管瘤,这是最 常见的肝脏肿瘤。强化表现为边缘和结节状增强,各期 强化密度与血池相同。 如果既不是囊肿也不是血管瘤,就需要对病变进一步研 究。根据增强的不同表现,将肿瘤分为富血供和少血供 两类。通常增强方式和病理特性相关,如脂肪、出血、 钙化、囊变以及纤维成分等成分,并与临床病史相结合 进行鉴别诊断(图)。
富血管病变 动脉期增强病变大多数是良性病变,包括像FNH 动脉期增强病变大多数是良性病变,包括像FNH 和腺瘤的原发性肝肿瘤,以及快速充满对比剂的 小血管瘤。这些良性肿瘤需要与常见的富血供恶 性肝肿瘤鉴别,包括原发性肝癌以及像黑色素瘤、 肾细胞癌、乳腺癌、肉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胰 岛细胞瘤,类癌,嗜铬细胞瘤)等富血供转移瘤。
门脉晚期检测恶性转移低密度肿块。注意 肿块边缘一些增强。
平衡期 平衡期时对比剂从肝脏退出,肝脏密度开始降低。 该期开始于注射造影剂后3 该期开始于注射造影剂后3-4分钟,扫描最佳时 间在在注射造影剂后10分钟。此期的价值在于发 间在在注射造影剂后10分钟。此期的价值在于发 现如肝癌对比剂快速退出的低密度以及如在血湖 中仍存有造影剂的肝血管瘤,或者强化的环状纤 维组织(肝癌)或疤痕组织(FNH,胆管癌)。 维组织(肝癌)或疤痕组织(FNH,胆管癌)。
肝脏富血供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最后定稿)
![肝脏富血供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最后定稿)](https://img.taocdn.com/s3/m/2f75f5f24028915f804dc285.png)
起源于中胚层者又分为间质性错构瘤(以间 质性组织的增生为主体)和血管性错构瘤 (以血管和纤维组织的增生为主体)。
肿瘤常发生于肝包膜下,多为单发,偶为多 发性。肿瘤质地坚硬似橡皮,表面凹凸不平 呈结节状,切面呈棕灰色。显微镜下可见大 量结缔组织呈中心性星状排列,肝细胞排列 不规则,不形成肝小叶,胆管上皮及血管多 数已纤维化。肿瘤与正常肝细胞间的界线较 清楚,一般无真正的包膜,但可形成假膜。 肿瘤内多有囊肿存在。
肿瘤多位于肝脏的周边区域,肝脏包膜无膨 隆。CT平扫为低密度影,病灶中心更低密度, 约20%病灶可有钙化,增强后动脉期主要表 现为周边强化为主,延迟后肿瘤实质内造影 剂进入,而中央低密度区无强化。
平扫
动脉期
门脉期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平扫 门脉期
动脉期 延时期
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EHE与肝母细胞瘤的鉴别
巨块型:癌组织向周围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不规则,形成巨大肿块。其内常有坏死,周围可有小子结节。 常形成门脉内肿瘤栓塞。
弥漫型:肿瘤呈5~10mm直径大小之无数散在性小癌结节,不 相互融合,分布于全肝,结节大小比较一致。常于门脉、肝静 脉内形成瘤栓。
与影像诊断有关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5.胆管癌(末梢型)
胆管癌以50岁以上男性多见,可分为肝内型(即肝内 胆管细胞癌)和肝外型(包括肝门部胆管癌及肝外远 侧段胆管癌)。 肝内胆管细胞癌富于纤维间质。根据 其发生部位又可分为末梢型胆管细胞癌及肝门部胆管 细胞癌。
末梢型胆管细胞癌大体病理与腺癌形态大致相同, 与腺癌之肝转移癌很类似,不易鉴别。肿瘤边缘部存 活癌细胞多而稍隆起,与肝组织之界线呈波状。肿瘤 中心富于纤维组织而坚硬。
肝血管瘤及影像诊断ppt课件
![肝血管瘤及影像诊断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ac446fbb4cf7ec4bfed04e.png)
编辑版ppt
8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MRI
MRI: 海绵状血管瘤内的血窦与血窦内充满缓慢流动的液
体
T1WI
T2WI
Gd-DTPA增强
圆形或边缘分叶的 在肝实质低信号背 从边缘增强,逐渐
类圆形的均匀低信号肿 景的衬托下,肿瘤表现 向中央扩散,充盈整个
块
为边缘锐利的明显高信 肿瘤
号灶,称之为“灯泡”
征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13
肝硬化性血管瘤的CT
诊断特征: 病灶形状不规则 部分病灶内部可见钙化 肝脏体积缩小及病灶处肝包膜皱缩 增强病灶周围可出现结节状强化或边缘强化, 无向内填充或填充缓慢 延迟期病灶可相对于周围肝组织呈不均匀稍高密度, 但病灶内部仍可见稍低密度区。
编辑版ppt
14
肝硬化血管瘤的CT表现
肝血管瘤的分型与影像学诊断
2 病理分型与影像诊断
3 临床分型 4 动脉造影分型
编辑版ppt
2
简介
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大约占肝脏良性肿 瘤的84%。
好发于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4.5-5倍。多见于30-60岁。 病因机制:先天性肝血管畸形
三胚层形成期染色体变异 肝毛细血管内皮生长调节因子紊乱 后天性激素改变刺激等学说。
MRI表现为稍长T2WI,稍长T1WI。
编辑版ppt
18
肝毛细血管瘤影像表现
朱文丰 代海洋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4年12月 第12卷 第9期 总第62期
病理分型与影像诊断
病理分型 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硬化性血管瘤 肝血管内皮细胞瘤 肝毛细血管瘤
发病率与好发年龄 最多见,好发于30~60y女 较少见 性
简介
肝脏肿块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脏肿块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5ace60f1551810a6f52486de.png)
剂进入后同样清除慢,故延迟纤维组织呈高密度。 胆管细胞癌具有纤维基质,延迟亦呈高密度。
小的胆 管细胞
癌
门脉期
延迟期
延迟期相对低密度:
肝癌——丰富肿瘤新生血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管: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 呈低密度,平扫及静脉期病 变与肝实质缺乏对比。 良性病变——缺乏丰富肿 瘤新生血管:FNH及腺瘤表 现为动脉期快速强化,门脉 期及平衡期均呈等密度。
强化。
胆管细胞癌:动脉晚期和门静脉晚期不规则强化,延迟
中心相对致密,对比剂清除较缓慢,提示肿瘤主要由纤 维成分组成,同时纤维化使肝包膜受到牵拉。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胆管细胞癌:延迟期瘢痕组织呈相对高密度
3、不同病理组织影像特点 1)瘢痕组织 (1)影像表现: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血管瘤 肝细胞肝癌(HCC) HCC早期表现 HCC晚期表现
鉴别诊断
肝腺瘤 局灶结节增生(FNH)
Fibrolamellar carcinoma (FLC)
Cholangiocarcinoma Hepatic Metastases
但大部分包虫囊肿不典型。治疗后病变可 出现钙化。
肝囊肿?囊性肝转移?
部分低密度病灶有边缘模糊强化,超声清楚显示病变为强回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声实性肿块。
肝囊肿,部分转移性肿瘤
4、肝包膜凹陷征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乳腺癌肝转移:静脉及延迟期肝包膜牵拉,延迟期纤维组织强化。
FNH
肝转移瘤
胆管细胞癌
肝脏腺瘤的影像学表现
![肝脏腺瘤的影像学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af925edbaef8941ea76e05b3.png)
服避孕药后可自行消退。偶见于男性,也与服用合成激素 有关。
+ 肿瘤小时无任何症状,肿瘤大时,出现腹部肿块、
腹胀及钝痛。合并出血则可产生出血性休克。
+ 无肝炎、无肝硬化病史。
+ 肝腺瘤存在潜在恶变为肝细胞性肝癌的危险。
+ AFP升高少见,升高提示恶变。
+ FNH和HA可在同一肝脏的不同部位发生。
+ 发病机制认为与有关的血管扩张相关,此外口服
典型肝腺瘤
平扫等密度,门脉期及延迟扫描呈等密度
女,26岁。已婚。体检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阴性,AFP阴性。 病理结果:肝腺瘤(患者有服避孕药的病史,但不经常服)
腺瘤延迟期显示的包膜环
多发腺瘤脂肪沉积:CT7% 肝腺瘤可见脂肪沉积。
中心有脂肪的 强化腺瘤
CT平扫(左图)示右肝类圆形略低密度占位性病变(箭 头),边缘光滑,上缘可见“透明环”,密度均匀。增强 (右图)示肿瘤轻度增强,仍显示低密度,内部有小灶状 低密度,平扫所见“透明环”为受压之血管与肝交界缘。
+ 肝癌:呈长T1,长T2信号。
+ 肝腺瘤:在MRI上的特点是:因肝腺瘤内含脂质而
在T1WI和T2WI上均呈混杂高信号。女性有口服避 孕药的病史,男性有口服雄性激素治疗阳痿的病 史,还有肝代谢疾病,如肝糖原贮积病等。
+ FNH:呈等T1,等T2信号,中间出现星芒状低密度病灶不均匀强化,腹腔淋巴结大(65%)、
+ 平扫:肝内低密度或等密度肿块,大部分边界清,无分叶,
(小腺瘤80%)密度均匀,边缘光滑;出血、囊变、钙化、 脂肪变在大腺瘤内常见。合并近期或陈旧出血含铁血黄素 沉积为不规则高密度较有特征性;内含脂肪或肿瘤坏死也 可为低密度区。5%的病人可显示粗点钙化。
肝脏少见富血供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思路
![肝脏少见富血供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95bcb7278bd63186bdebbc59.png)
4. DWI: 扩散受限
反映细胞的密度,恶性肿块常为高信号
良性病变常为等或略低信号, 注意有例外及ADC值可重复性差
FNH
炎性假瘤
HCC
DWI
FNH
DWI
20min
20min
5. 有无包膜?
假包膜:肝实质受压,反应性纤维组织增生
➢ 肝细胞癌最常见,占80%,仅平衡期显示包膜
FNH:不典型征象
缺乏中央瘢痕,出现假包膜 合并出血、坏死及含脂质----与肝腺瘤难以鉴别 动脉期轻度强化,静脉期和延迟期渐进性持续性强化 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莫迪司或普美显)检查
➢ 22y/F ➢ CT考虑肝腺瘤
可能;缺乏中 央瘢痕 ➢ 分析:强化明 显(190HU), 无包膜,供血 动脉和引流静 脉) ➢ MRI必要 ➢ 结果:FNH
肝脏少见富血供良性肿瘤及肿瘤样病 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Zzzzzd
肝脏少见富血供占位病变诊断思路
1. 多血供?富/乏血供?--动脉期净强化CT值超过肝 实质,即可认为富血供
① 富血供: ✓ HCC: 肝癌:富血供多,快进快出; 可快进慢出或
乏血供 ✓ FNH+腺瘤: 多为快进但不出 ✓ 血管瘤、AML、少数转移瘤
③ 不典型HCA:肿瘤无基因突变或炎细胞浸润 ④ 异型细胞型: β - 连环蛋白突变型, ( beta-
➢ 脂肪组织:AML、脂肪瘤、畸胎瘤 ✓ 脂肪组织的CT值 - 40— -120HU ✓ 脂肪变性的CT值 - 30— -25HU 技术:同反相位和化学位移成像
3. 是否有中央瘢痕
有中央瘢痕:
① FNH:但50%无瘢痕 ✓ 纤维板层HCC:T2WI低信号;瘢痕较大;延迟强化出现
肝脏复杂血供来源的富血供肿瘤CTA检查对介入治疗的意义
![肝脏复杂血供来源的富血供肿瘤CTA检查对介入治疗的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11f8b118bd63186bdebbcaa.png)
肝脏复杂血供来源的富血供肿瘤CTA检查对介入治疗的意义目的熟悉肝动脉正常解剖和变异供血动脉的类型,提高超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的成功率和TACE的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判断CTA检查对肿瘤来源和对肿瘤介入价值。
方法筛选2009~2014年肝脏富血管肿瘤病例58例,造影行前常规腹腔动脉CT检查,对疑有肝动脉变异者再行肠系膜上动脉或腹主动脉DSA造影。
结果经过CT检查发现,有54例供血血管(包括正常及变异供血动脉)。
结论CTA检查可以有效显示肿瘤供血动脉,对介入予以指导和帮助。
术前确定肿瘤变异动脉供血,确保肝动脉插管的准确性和化疗栓塞的彻底性。
标签:研究异常动脉;血供;对比分析肝细胞癌(HCC)患者采用肝动化疗栓塞(TACE)治疗已被公认为是有效的方法之一[1],在治疗过程中准确的动脉插管是成功的前提,富血供肿瘤,尤其是较大肿瘤,位于两脏器之间,有时难以判断肿瘤血供来源,单纯增强扫描有时难以判断肿瘤供血动脉,CTA检查对诊断有所帮助;部分富血供性肿瘤,供血动脉会发生变异。
对58例病例检查,肝癌大部分由肝动脉供血,也可以由:异位肝动脉、门静脉、内乳动脉,膈动脉供血。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我院于2009~2014年所做的腹部CTA检查及肝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资料。
1.2方法在58例患者中,常规行腹部CTA检查及腹腔干造影、肝总动脉造影,对疑有肝动脉变异者再行肠系膜上动脉或腹主动脉造影。
CT检查采用飞利浦16排CT。
造影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插管,导管为4~6 F cook RH亲水超滑导管及3F微导管。
在导丝引导下将导管插入靶血管,采用高压注射器经导管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
2结果在58例患者中,肝动脉呈典型分布者48例,占82.7%;肝动脉变异者9例,占17.3%;在变异患者中,存在动静脉漏2例,术前CTA检查显示54例,对于病灶较小,位置较深病变CTA检查显示不佳。
对于病灶血供丰富,病灶较大者,无论是正常供血动脉或异常供血动脉CTA检查均能良好显示。
肝脏常见多血供疾病MRI诊断
![肝脏常见多血供疾病MRI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4f36394416fc700abb68fc56.png)
上图:女 16岁,先天性心脏病手术B超肝脏多发占位3年,外院CT及术前、后临 床考虑腺瘤。
下图:男 53岁,乙肝病毒携带, 4年前发现肝脏肿瘤,直径约2cm,诊断为血管 瘤;2年前复查发现肝脏肿瘤体积增大,直径约4cm,诊断为血管瘤;半个月前 体检,发现肝脏肿瘤增大。
• MRI显示瘢痕较敏感 • 增强扫描:
• 动脉期 病灶明显强化 • 静脉期及延迟期 病灶强化程度有所降低,延迟期中央纤
维瘢痕强化
Case 2
三、肝细胞腺瘤(liver cell adenoma)
• 病因不明
• 起源于肝细胞,女性多见,与口服避孕药 有密切关系
• 本病有致命性的出血倾向,值得重视,主
• 病理上由平滑肌细胞、厚壁血管及脂肪细胞组成
• 分四型
•
混合型(最常见)70%左右
•
脂肪瘤型以脂肪细胞为主
•
肌瘤型以平滑肌为主型
•
血管瘤型厚壁血管为主和扩张的血窦为主
CT表现
• 平扫: • 含脂肪成分多的AML表现和单纯脂肪瘤相似,
含血管及平滑肌成分多的为富血供肿瘤, 呈等或低密度,合并出血为高密度。 • 增强扫描: • 动脉期 明显不均匀强化 • 门脉期及延迟期 可持续强化,呈略高密度 或略低密度,也可显示血管(混合型、肌 瘤型和血窦扩张型),厚壁血管为主型为 低密度,中心血管影的显示可以鉴别HCC
• 实体部分由肝cell、 kupffer细胞、血管、胆管组 成,但肝小叶正常排列结构消失
• 原因不明,与女性口服避孕药是否有关尚不清
楚,女性多见,认为与雌激素刺激血管畸形和肝 cell增生有关
• 病变多位于肝被膜下,肿瘤中心有瘢痕, 向周围成放射状分隔
• 多无临床表现,不恶变,确诊后不需手术
肝转移瘤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肝转移瘤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87d590fe5fbfc77da269b170.png)
平扫 门脉期
动脉期 延迟
弥漫性肝癌并门静脉癌栓形成
原发性肝癌的MRI表现:
1.T1WI上呈等信号或略低信号;T2WI上呈高信号 2.信号均匀与否与病变大小有关, 病变较大时往往信号不均;液化坏
死及囊变等在T1WI呈更低信号;而在T2WI呈较高信号;出血在 T1WI和T2WI上均为高信号;而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则为血管 和钙化 3.部分病变形态较规则,呈球型或类圆型,边缘清楚(可见假包膜: T1WI/T2WI均为低信号)或不清楚
肝脓肿MRI平扫及增强
平扫:脓腔呈长T1和长T2信号 脓肿壁的信号稍高于脓腔但低于正常肝组织 增强:脓肿壁呈环形强化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 体检偶然发现,平扫为单发圆形、类圆形低密度,无明显包膜。 • 增强时动脉期、门脉早期均匀明显强化,在门脉晚期、延迟期有造
剂充填,与单发转移瘤容易鉴别。
• 平扫:
常用检查方法的选择
• X线 平片一般难以发现 • CT扫描 主要检查方法 平扫可诊断典型病例
增强 • MRI 可作为CT扫描的补充 • DSA • B超(USG)
乏血供转移转移瘤
• 最常见,好发于胃肠道、肺、乳腺和头/颈部肿瘤 • 强化特点:门静脉晚期正常肝实质强化,少血供转移瘤表现为低密度病变,有时有边缘强
一般无症状多见于3050岁可有afp大多有慢性肝病t1w等或稍低信号稍高等或稍低信号较低信号较低信号t2w等或稍高信号等或稍高信号有时信号不均高信号信号较均匀稍高信号巨块型信号不均强化特点快进门脉期呈等信号强化均匀强化方式与fnh基本一致慢进病灶边缘向中心强化快进快出包膜有假包膜可有纤维性包膜无包膜可有纤维性包膜中心瘢痕星状瘢痕延迟期有轻度强灶内可含有脂肪出血坏死等无延迟期强化大的血管瘤可有纤维瘢痕形成延迟期无明显强化
富血供与乏血供的判断标准
![富血供与乏血供的判断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7822d6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66.png)
富血供与乏血供的判断标准《富血供与乏血供的判断标准》前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富血供和乏血供这个事儿。
你知道吗,在医学啊,还有一些相关的检测领域,经常会碰到这两个概念。
就像是你去看一个东西有没有足够的“能量补给”一样。
了解富血供和乏血供的判断标准可是很有用的哦,它能帮助医生判断身体里的组织或者器官是不是健康,也能在很多科学研究中发挥大作用呢。
那咱们就赶紧来深入了解一下这个有趣又重要的话题吧。
适用范围这个判断标准适用的场景可不少呢。
首先,在医学影像诊断方面,比如说CT(计算机断层扫描)、MRI(磁共振成像)等检查中,医生经常需要判断某个器官或者组织是富血供还是乏血供。
举个例子,当怀疑肝脏上有个小肿块的时候,判断这个肿块是富血供还是乏血供就非常关键。
如果是富血供的,可能是某种良性的肿瘤,像肝血管瘤,或者是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肝癌;要是乏血供的呢,那可能是肝囊肿之类的。
在病理学研究中也离不开这个标准。
当医生拿到一块组织样本,想要了解这个组织的血液供应情况时,就会用到富血供和乏血供的判断标准。
这就好比你要知道一片土地是肥沃(富血供)还是贫瘠(乏血供),才能更好地判断这块土地上能长什么东西,或者这块土地是不是生病了一样。
另外,在一些药物研发的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也要观察实验动物体内组织的血供情况,这时候这个标准也派上用场了。
术语定义咱们先来简单说说什么是血供。
血供呢,就是血液供应的简称。
你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大工厂,每个器官和组织都是这个工厂里的小车间。
血液就像是给这些小车间运输原料和带走废物的小货车。
血液里带着氧气、营养物质等,源源不断地送到各个器官和组织那里,这就是血供。
那富血供和乏血供就好理解啦。
富血供就是说某个器官或者组织有比较充足的血液供应。
就像那些繁华的商业区,车水马龙(血液就像车一样多),物资(氧气和营养物质)能很快地运进来,废物也能很快地运出去。
而乏血供呢,就是这个器官或者组织的血液供应比较少,就像偏远的小山村,车(血液)很少,物资的运输和废物的运出都比较困难。
FNH、肝囊肿、肝IMT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FNH、肝囊肿、肝IMT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669aa8b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7.png)
CT表现
平扫通常表现为等密度或稍低密度的肿块。CT 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表现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强 化程度逐渐下降,最终呈等或低密度。中央的星状 纤维瘢痕组织,临床上也称为瘤巢,动脉期不强化, 但随着增强时间的延长,瘤巢的低密度逐渐强化而 呈等或高密度,为FNH的CT特征性表现。
CT表现
平扫可见等或稍低密度 肿块,中间隐约可见星 状瘢痕
本病病因与肺IMT类似,可能与个人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常见与中年 男性,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少数出现低热、腹痛、胆管堵塞,以及与闭塞 性静脉炎相关的门静脉高压等。AFP、HBsAg检测阴性,肝功能多正常。
肿块直径一般在3cm以下,呈圆形、类圆形,其中可有凝固性坏死,切面 光滑,多呈黄色。组织学上表现多种多样,可见具有平滑肌细胞核成纤维细 胞特征的梭形肿瘤细胞,伴有浆细胞、淋巴细胞、泡沫样组织细胞、嗜酸性 粒细胞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以及纤维基质增生。
MRI表现
表现为边缘光滑、锐利,T1WI呈低信号, T2WI呈均匀高信号的圆形病灶,对比增强扫描病 灶无强化,边界更清楚。
a. CT平扫,肝右叶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清楚; b. 平扫T1WI病变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信号影; c. T2WI病变呈明显高信号; d. 增强扫描显示病灶无强化。
鉴别诊断
a. 平扫可见肝内类圆形低密度 区; b. 增强扫描动脉期见肿块中 部强化,中心斑片不强化 (凝固性坏死区),外围呈 带状低密度影,周边正常肝 组织明显强化; c. 门静脉期肿块延迟强化。
d. 平扫T2WI病灶表现为不均匀 高信号,其内流空血管丰富; e. 对比增强动脉期肿块较明显结 节状强化; f. 静脉期肿块延迟均匀强化,中 心坏死灶不强化,周围血管受 压移位。
解剖
肝脏常见病变影像诊断
![肝脏常见病变影像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a5936f94d4d8d15abe234ea0.png)
肝右叶脓肿
CT平扫(A、B)示肝脏右叶内有一圆形低密度病灶, 中间可见少许分隔。增强扫描(C~H)见病灶周边及分隔 部分有轻到中度强化,中央低密度区无强化,病灶周围可 见充血带
肝右前肝脓肿
MRI平扫示肝右前一 不规则异常信号区, T2WI(A、B)呈等高混 杂信号,T1WI(E、F) 呈低等混杂信号影,边界 不清晰;增强扫描(N、 O)病灶强化更加明显, 部分病灶呈环形强化,中 心液化、坏死区无强化
长者),少数呈膨胀性生长者边缘有假包膜形成
则边界清楚。
3,肿瘤可造成局部膨隆,肝叶增大,肝内管道和 肝门推移。
【影像诊断】
二、CT诊断
4,肝硬化表现
5,增强扫描:常规增强扫描只能观察到门静脉期 或肝实质期,肿瘤呈不规则强化, 低于周围正常肝组织,中央坏死区 呈裂隙状更低密度区。
【影像诊断】
二、CT诊断 6,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 造影剂呈“快进快出”表现。 采用专用压力注射器以2.0~3.0ml/s速度 注射80~100ml对比剂,开始注射后延迟 16~20s开始扫描为动脉期;延迟50~60s开 始扫描为门静脉期;延迟至110~120s扫描 为平衡期。
【影像诊断】 三、MRI 1,典型的海绵状血管瘤在 T1WI像上为均匀稍低 信号,质子像上呈均匀稍高信号。
2,T2WI像上随回波时间(TE)延长,信号逐渐 增高,重T2WI像上信号更高,称为灯泡征。 3,形态特征和Gd-DTPA动态增强扫描(T1WI) 血管瘤强化表现同CT所见。
肝右叶下段海绵状血管瘤
【影像诊断】
三、MRI检查 1,MR平扫示脓腔呈长T1和长T2信号改变,即T1WI为 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 2,脓肿壁的信号稍高于脓腔但低于正常肝组织。 3,Gd-DTPA增强后脓肿呈环形强化,脓腔不强化。 4 , MRI 对脓肿周围的水肿显示敏感性高于 CT ,呈 T1WI略低信号, T2WI为稍高信号,称谓“晕环征”。 如果发现环形强化和在脓腔内有气体影,为典 型肝脓肿表现。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讲座)
![肝脏肿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讲座)](https://img.taocdn.com/s3/m/e3f54a142e3f5727a4e9621e.png)
FNH--鉴别诊断 女,24岁
CT平扫等密度,动脉期显著强化,内有线样分隔,静脉及延迟期等密度,无包膜
分隔
平扫
A期
V期
D期
FNH--鉴别诊断 女,24岁
MR平扫T1等低信号,T2不 均匀线状高信号,边界不 清,无包膜,无中央瘢痕
T1
TruT2
TseT2
FNH--鉴别诊断
女,24岁
MR平扫等低信号,动脉期显著强化,内有线样分隔,静脉及延迟期略高或等信号, 无包膜
血管期
延迟期
FNH--鉴别诊断
局灶性结节增生诊断原则
1,T1为等-低信号,均匀,中央可有更低信号 瘢痕区; 2,T2为稍高或等信号,中央瘢痕更高信号;3, 增强早期显著均匀强化,中晚期呈稍高—等信 号,中央瘢痕无强化或延迟强化。 4,部分病例没有中央瘢痕,仅见线样分隔。
肝腺瘤--鉴别诊断
临床上好发育龄女性,与口服避孕 药有关;肿瘤细胞胞浆内含大量脂 质和糖原;CT和MR表现与FNH极为相 似,但易发生出血,没有中央瘢痕 和包膜。如果没有包膜,则与没有 中央瘢痕的FNH鉴别困难。
T2:肿瘤呈等-高信号,未见包膜,T1:
强化后见包膜
T2
T1
鉴别诊断
1,血管瘤:注意,多回波技术没有增强动态检查 准确,动态扫描技术比照CT。
2,局灶性结节增生:T1为等-低信号,均匀,中央 可有更低信号瘢痕区;T2为稍高或等信号,中央瘢 痕更高信号;增强早期显著均匀强化,中晚期呈稍 高—等信号,中央瘢痕无强化或延迟强化。
肝转移瘤--鉴别诊断
1,CT平扫常呈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一般强 化不明显或仅边缘环状强化,而增强扫描门脉期病灶 呈典型的边缘环状强化,偶见到同心圆状的“牛眼征” 或“靶征”,此征象对诊断转移性肝癌有提示意义。
肝脏肿块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肝脏肿块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https://img.taocdn.com/s3/m/f77c08639b89680202d8256c.png)
医 院
任何一期与血池强化不匹配,可以否定血管瘤诊断。
小结:肝脏CT扫描技术
✓取决于CT机型、对比剂流率
✓动脉期:单层螺旋CT:动脉晚期时间为35秒,若全肝扫描
重
时间为20秒,则扫描启动时间为25秒,结束时间为45秒,
庆 医
否则会影响富血供病变显示。
科 ✓64层螺旋CT:全肝扫描时间为4秒,则启动扫描时间为33秒。
属
瘤、肾细胞癌、黑色素瘤等。
第
一
医
院
✓富血供病变动脉晚期检出,其它期相区分其强化形态,另
重
外要结合临床特征和大体病理进行诊断。
庆 医 ✓富血供转移:有原发肿瘤病史
科 大
✓HCC:有肝硬化基础
学 ✓FNH:多见于年轻女性 附
属 ✓肝腺瘤:口服避孕药、促同化激素类药或有肝糖原贮积病。
第
一
医
院
重
庆
医
科
大
学
肝硬化、肝癌 有中央瘢痕的FNH 腺瘤
附
属
动脉晚期
第
一
医
院
血管瘤
2、乏血供病变:
重 ✓肝乏血供肿瘤较富血供肿瘤更常见 庆 医 ✓肝乏血供肿瘤以恶性和转移性肿瘤常见 科 大 ✓大部分肝原发肿瘤是富血供的,但约10%HCC为乏血供,胆 学 管细胞癌为乏血供肿瘤,但延迟显示强化。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4)钙化
钙化CT呈高密度,MRI T1WI和T2WI呈低信号。
重 庆 病灶中心钙化见于:
医 科
✓转移性肿瘤(特别是结肠肿瘤)
大 学
✓纤维板层肝癌( Fibrolamellar carcinoma (FLC)):中心
附
瘢痕内钙化多见。
简述肝血管瘤与肝细胞肝癌的影像学鉴别要点
![简述肝血管瘤与肝细胞肝癌的影像学鉴别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b7929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48.png)
简述肝血管瘤与肝细胞肝癌的影像学鉴别要点1.引言1.1 概述肝血管瘤和肝细胞肝癌是两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影像学鉴别是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在肝血管瘤中,血管瘤是最常见类型,占所有肝血管瘤的大部分,而肝细胞肝癌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
虽然它们在影像学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肝血管瘤往往是良性病变,主要由扩张的血管组成。
它们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具有清晰的边界,可以单个或多个。
在血供方面,肝血管瘤常常呈一种动脉和门静脉双供血的模式,而门静脉成分可能更具有支配性。
在增强扫描中,肝血管瘤往往显示早期均匀强化,且延迟期仍保持明显强化。
此外,肝血管瘤还可以表现为多发性或巨大血管瘤,这些特点在影像学上有助于与肝细胞肝癌相鉴别。
与此相反,肝细胞肝癌是一种恶性病变,即癌细胞来源于肝细胞。
在影像学上,肝细胞肝癌常常呈现为不规则的结节性病灶,边界模糊,形状多样。
血供方面,肝细胞肝癌主要通过肝动脉供应血液。
在增强扫描中,肝细胞肝癌通常呈动脉早期强化,但延迟期常表现为强化减退。
此外,肝细胞肝癌在影像学上可表现为肿块内坏死、出血、包膜侵犯等特点。
为了准确鉴别肝血管瘤和肝细胞肝癌,我们需要综合分析影像学表现。
除了形态学特征外,我们还需注意其病灶血供情况、强化模式和延迟期的变化。
此外,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肝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可以提高鉴别的准确性。
总之,了解肝血管瘤和肝细胞肝癌的影像学特点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进一步研究这两种疾病的影像学鉴别要点有助于临床医生更好地评估和管理肝脏疾病患者。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设计是为了确保文章有条理、易读和易理解。
本文主要介绍了肝血管瘤与肝细胞肝癌在影像学上的鉴别要点。
为了更好地呈现这些内容,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首先对文章的主题进行了概述,简要介绍了肝血管瘤和肝细胞肝癌的概念和重要性。
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整篇文章的结构,并说明了各个部分的内容和目的。
正文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小节:肝血管瘤的影像学特点和肝细胞肝癌的影像学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具有肝硬化以及HBV和/或HCV感染(HBV和/或HCV
①肝脏占位直径≥2cm,CT和MRI两项检查中有一项显 示上述肝癌典型特征,即可诊断HCC; ②肝脏占位直径为1-2cm,需CT和MRI两项检查均显示
上述肝癌典型特征,可诊断HCC,以加强诊断的特异性。
(3)血清AFP≥400μ g/L持续1个月或≥200μ g/L持续
男,46岁, 高热3天,伴尿频、尿痛,伴高血压、糖尿病史
IN-PHASE
OUT-PHASE
T2WI
T2WI-SPIR
DWI
普美显三期增强
延迟40min
FLC AFP 141IU/ml
女性,37岁, 乙肝病史,右腰部涨疼1个月
T2WI
DWI
IN-PHASE
OUT-PHASE
平扫及普美显三期增强
男,46岁,查体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乙肝肝硬化
2017.04.18 IN/OUT PHASE
普美显平扫及三期增强
普美显平扫及三期增强
普美显延迟20min 50min
高分化肝细胞癌
普美显三期增强及延迟30min
女性,56岁,查体发现肝占位1年
Dixon
高分化肝细胞癌
普美显三期增强及延迟20min
FLC AFP 23978IU/ml
延迟30-45min肝细胞期
FLC
A 15-year-old female. Heterogeneous hypervascularity during the arterial phase (a) and a central scar with calcifications. FLC remains heterogeneous on the portal venous phase, with attenuation similar to liver parenchyma (b). In the chest, mediastinal and lung metastases are evident (c). (d–f) Axial MR demonstrate a right hepatic FLC with heterogeneous signal predominantly similar to liver parenchyma on T1uences. The central scar is heterogeneously hypointense on T1 and T2 weighted 10 images, with lack of enhancement on contrast-enhanced images (f).
2个月,并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AFP升高,包括妊娠、
生殖系胚胎源性肿瘤、活动性肝病及继发性肝癌等。
影像学表现:
(1)CT等或低密度,MR呈等短T1略长T2信号,DWI 高信号; (2)中高分化腺癌常发生脂肪变性,反相位呈低 信号,机制:高分化腺癌肿瘤血管发育差、脂肪及 铜沉积增多;
(3)增强快进快出型强化,中高分化HCC强化程度
纤维板层样肝癌
fibrolamellar carci-noma of liver,FLC
•
FLC为HCC特殊类型,占肝脏恶性肿瘤不到1%。特点:
①5-25岁青年人多见,女性发病略多于男性(1.07: ④不伴肝硬化;⑤肿瘤常单发
1);②HBV多阴性;③AFP阴性或轻度升高(占10%)
•
病理:癌细胞索被平行板层状排列的胶质纤维隔开,
肝脏富血供肿瘤的影像诊断
1
肝脏富血供肿瘤
定义:肿瘤供血丰富,增强扫描强化程度高于正常 肝脏实质 分类: 恶性:肝细胞肝癌、转移瘤,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 瘤、血管内皮肉瘤、肝母细胞瘤 良性:血管瘤、腺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肝血管 内皮细胞瘤 肿瘤样病变:FNH、早期肝脓肿、肝腺瘤样增生、结 节性增生
80
男性,61岁,乙肝肝硬化病史,肝癌TACE 术后,AFP(-)
普美显三期增强及延迟30min
HCC
肝细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临床诊断标准:慢性肝病背景、影像学检查及血清AFP三
因素, 满足以下条件中(1)+(2)a两项或者(1)+ (2)b+(3)三项时,可以确立HCC临床诊断: 原阳性)的证据; (2)典型HCC影像学特征:螺旋CT、MRI增强肝脏占位动 脉期快速不均质强化,静脉期或延迟期快速退出。
切面中央可见星芒状纤维瘢痕。
影像学表现:
(1)肿瘤体积大,直径≧10cm;(2)边界清,可有假
包膜,少部分肿瘤周围见卫星灶;(2)辐射状粗大瘢 痕(10-15%),长T1长T2信号或低密度,可见钙化; (4)肿瘤快进快出型强化,瘢痕多不强化,延迟5-
20min可强化;(5)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细胞期不强化。
化肝癌罕见强化。
男,53岁,肝脏肝脏破裂伤术后2年复查,发肝占位。 乙肝(-);AFP(-)
普美显三期强化
MIP
20 min
肝细胞腺瘤
Inflammatory HCA (with typical imaging features): (c) The 10 cm lesion is slightly hypointense with the surrounding parenchyma on T1W images with (d) no signal drop-out on the chemical shift sequence and (e) a high signal intensity on T2W fat-suppressed images. (f) It has a strong arterial enhancement after gadolinium administration, (g) which is persistent in the delayed phase. (h) Photograph of the resected specimen revealing a well-circumscribed brown mass with some vessels cut in a transverse plane. (i, j) It shows typical aspects with obvious telangiectasia (70%) and inflammator 3y 5 infiltrates (grade 3) (black arrows) around thick arteries.
较低分化HCC低。
(4)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增强: 典型表现:肝细胞期不强化,肝细胞癌特异性对比剂 膜转运体表达受损。 非典型表现:肝细胞期强化,肝细胞癌表达三磷酸腺 多药物抵抗蛋白(MPR3)。
苷依赖性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3、OATP8)和
研究显示20%高分化或中分化腺癌细胞期强化,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