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与机电一体化创新教育的研究及实践分析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创新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创新教学团队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作者:高纪文来源:《卷宗》2020年第14期摘要: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教学团队紧密对接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建设的现实需求,团队教学改革基础良好,及时将最新研发成果融入教学,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专业特色优势明显、校企合作情况良好,团队成员共同参与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工学结合教材的建设、产教融合的产品研发、社会服务成效突出。
本文提出了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创新教学团队建设实施路径。
关键词: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创新教学团队1 创新教学团队建设目标定位1)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通过三年建设,能够实现对于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与把握,并逐步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对于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有效保障。
同时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大专业建设的力度,来实现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2)教学改革成效明显。
积极影响国家对于职教改革的号召,领会改革的精神,结合本专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来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尤其在对标国家级改革项目,如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等方面加大资金和人力的投入,来推动教学改革往更深层次进行。
3)教学团队结构优化。
对标国家对于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的要求,来推动教学团队建设,尤其在教师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双师型比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来加大建设力度,力争获得理想的成效,来进一步对于教学团队结构进行优化,增强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4)教学成果逐渐显现。
通过三年建设,能够累积一定数量的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尤其在国家级成果方面力争有所突破,提全国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途径1)积极教学研究,组织申报教学成果奖。
(1)当前情况。
本专业教师团队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并长期以提升教学质量,保障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要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团队教师的努力,于2017年获得上海市教育成果一等奖。
(2)建设目标。
进一步加大推动教学改革的力度,并对应上海制造业的新发展需求和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定位来进一步指引教学改革的方向,力争获得2021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及以上奖项,继续冲击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实践性教学课题汇总(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实践性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充分发挥实践性教学的优势,以下汇总了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课题,供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参考。
一、理工科类实践性教学课题1. 机器人设计与制作课题简介:通过学习机器人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2.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课题简介:研究智能家居系统中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关键技术,实现家居自动化。
3. 3D打印技术及其应用课题简介:学习3D打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探索其在教育、医疗、制造业等领域的应用。
4. 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安装课题简介:研究光伏发电系统的设计、安装与调试,提高学生的能源利用和环保意识。
5. 无人机技术及其应用课题简介:学习无人机的基本原理、操控技巧和飞行安全知识,探索无人机在农业、测绘、应急救援等领域的应用。
6. 自动化生产线设计与优化课题简介:研究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调试与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7. 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课题简介:学习水利工程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施工技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8. 化工过程控制与优化课题简介:研究化工过程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探索化工生产过程的优化途径。
二、文科类实践性教学课题1. 社区文化建设与活动策划课题简介:了解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和需求,策划并实施社区文化活动,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 城市规划与设计课题简介:学习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为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3. 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课题简介:研究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讨危机管理策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题简介:学习新闻采访和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和传播能力。
5. 心理咨询与辅导课题简介:掌握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基本方法,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服务。
6. 案例分析与决策制定课题简介:学习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机电一体化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
教学 目标 : 掌握常用的机械 零构件及机 械传动方 式与设计
教学步骤 : 教师 引导与学生模仿 相结合,让学生了解机械
实现 功 能 分 区 ,分 为 设 计、组 装 区和 调 试 区 ,拥 有 微 型 计 算 机 技巧 ,学会 马达 的安 装 。
装5 套、NXT蓝 牙机器人套 装 l 5套、RC X挑战套装 1 O套、5 零件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 。搭建一 个简易手动的起重机 ,研 套扩展部 件,以及标准零件柜 2套。实验室的经费主要来源于 究常用机械传动 方式及其 特点,鼓励学 生制作出不同的机构, 学院正常拨付 的实践教学经费,大部分经费用于购买实训耗材。
基金项 目 : 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 究 “ 十一五 ’规划课题 ( 课题编号 : 82 56 0 00 6)的研究成果。
在 当今世界综合 国力的竞争中,拥有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每验收一组放行一组, 严格把关, 有效控制住了零构件 丢失现象。
的多少 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经济实力、生产力发展
课题 资助 。
比如让 从动轴与主动轴变换 9 0度,起重臂基座 自由旋转等。让
认 知简 单 的机 电产 品。
2 基 本 技 能 .
2 0 年又成功 申请到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 “ 08 十一五”规划重点 学生为起重机加速机构安装一个马达,学会马达的安装与控制, 实验 室实 行科学 和规 范化 管理 , 制定一系列严格 制度,
一
子学和 丰富的电器元件让 自己的作品生动起来,为接下来智能
机 电 一体 化 教学 打 下 良好 的基 础 。 案 例 : 重 机 的演 变 起
实验室建设
我 院机 电一体化技术创 新教育实验室 由工程训练 中心牵头 组建 , 作为学院开展创新教学活动的平台, 总面积为 10平方米, 2 3 台套,乐高教学系统,其中包括动力系列套装 1 1 5套、能源套
机电一体化技术“智慧”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研究
机电一体化技术“智慧”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如今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研究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智慧课堂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对于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智慧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研究,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机电一体化技术“智慧”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与研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价值。
1.2 研究意义机电一体化技术“智慧”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研究是当前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其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推动教育教学改革: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
机电一体化技术“智慧”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教育体制的转变。
3.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机电一体化技术“智慧”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机电一体化技术“智慧”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促进院校与企业间的深度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这对于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智慧”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研究的意义重大,不仅可以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合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内容应包括:本研究旨在探索机电一体化技术与智慧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的结合,在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对于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提升教育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机器人实习报告(精选6篇)
机器人实习报告一段充实而忙碌的实习生活结束了,想必都收获了成长和成绩,需要好好地写一封实习报告总结一下。
但是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的状态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机器人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机器人实习报告篇1一.绪论1.1机器人的发展背景与前瞻与课程设计内容近年来,随着社会飞速发展,机器人的研究及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因其在教育,医疗,军事,工业等领域的巨大应用,因此得到许多国内外科学家的关注。
机器人在以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会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机器人将会取代繁重的人力劳动,使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同时机器人的发展也将为以后的社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双足机器人不仅具有广阔的工作空间,而且对步行环境要求很低,能适应各种地面且具有较高的逾越障碍的能力,其步行性能是其它步行结构无法比拟的。
研究双足行走机器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1、主要内容:1)、控制系统软硬件设计与仿真;2)、六自由度机器人运动控制。
2、训练形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集体讨论确定整体方案;指导教师给出实训方向,技术指标等,协助学生完成训练任务。
二.实习任务这次机电一体化综合训练Ⅲ包含两部分内容。
一是分组选题完成实习要求;二是开发性设计。
本报告书将从整体上分为两部分对本次实习的要求进行汇报。
完成对六自由度机器人的组装、调试以及实现预定的功能。
三.实习要求要使六自由度机器人实现人类的一些动作,那么六自由度机器人必须有它的独特性。
事实上,关于运动灵活性,人类大约拥有四百个左右的自由度。
因此,机器人的关节的选择、自由度的确定是很必要的,步行机器人自由度的配置对其结构有很大影响。
自由度越少,结构越简单,可实现功能越少,控制起来相对简单;自由度越多,结构越复杂,可实现功能越多,控制过程相对复杂。
自由度的配置必须合理:首先分析一下步行机器人的运动过程(向前)和行走步骤:重心右移(先右腿支撑)、左腿抬起、左腿放下、重心移到双腿中间、重心左移、右腿抬起、右腿放下、重心移到双腿间,共分8个阶段。
机电一体化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为了适应这一趋势,我国高校纷纷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机电一体化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本文将结合我所在学校的机电一体化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机械设计、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等。
2. 培养学生具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与调试能力,能够进行简单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发。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实际工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 机电一体化基本理论:机械设计、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传感器技术、计算机应用等。
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系统分析、方案设计、仿真与优化、实验验证等。
3. 机电一体化应用实例:机器人、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
4. 实践教学: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
2. 实践教学:通过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3. 产学研合作: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效果1. 学生对机电一体化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具备一定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调试能力,能够进行简单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发。
3. 学生在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表现良好,工程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4.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就业竞争力增强。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部分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实践能力不足;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互动性。
改进措施:加强学生基础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机电一体化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思政课程为例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机电一体化课程思政改革研究与实践——以“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思政课程为例摘要:思政课程是高校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德育教育的主阵地。
在混合教育模式的概念下,通过移动学习平台,从多方面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
以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中“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为研究对象,如何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实现机电一体化课程思政改革是文章主要的研究内容。
结合实践发现,学生对于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接受度较高,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机电一体化;课程思政;“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引言: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得到了充足的发展空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对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影响进行了阐述,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于教育的推进产生革命性的影响,需给予应有的重视。
将信息技术中先进技术及优质的资源充分运用至教学中,实现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在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下,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和改革,进行高效率信息化课堂的构建,同时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
基于此,在两大重点的要求下,信息化教学改革课程思政的融合成为目前高校教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1 混合式教学模式概念混合式教学是以关联性、动态性、合作性、探究性为核心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耦合。
混合式教学方式依靠互联网+、新媒体、信息技术管理手段等,运用教育网络平台将教材资源及教学资源融入平台,并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学校提供有效的沟通平台。
混合式教学模式给予了教学内容支撑,依靠网络对课前、课中、课后线下教学中学生存在的疑惑进行解答。
线上与线下的学习是互补关系,两者相互依存,协同推进,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
在混合式教学理论中,“混合式”是研究的重点。
机电一体化教学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支撑。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我们学校特开展机电一体化教学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以下是对本次活动的详细报道。
二、活动背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集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传感器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
随着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特开展本次教学实践活动。
三、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原理和应用;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3.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4.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四、活动内容1. 机电一体化原理讲解活动伊始,由专业教师为学生讲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原理,包括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传感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讲解,使学生初步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2. 机电一体化实践操作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本次实践活动以组装一个简单的机电一体化设备为例,让学生亲自动手,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作用。
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现场指导,确保学生正确掌握操作技巧。
3. 团队合作与讨论在实践操作过程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组装。
在组装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经验和心得,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4. 作品展示与评比完成组装后,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比。
评比内容包括设备的稳定性、功能实现、创新性等方面。
通过评比,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五、活动总结本次机电一体化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相关知识,还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以下是活动总结:1. 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基础;2.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输送了一批优秀人才;3.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了沟通、协调,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4. 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今后的创新实践奠定了基础。
智能制造背景下“理-虚-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以“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为例
智能制造背景下“理 -虚 -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以“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为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国传统制造行业也逐步开始转型升级。
智能制造是融合了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多个学科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近年来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是在项目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项目课程改革推进的步伐。
“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以及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中作为核心课程,对课程改革和实训条件投入都是非常大,国内各院校对该类型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改革方案存在不同见解,制约了高职“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不能适应智能制造新环境。
关键词:智能制造;课程改革;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着力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造船等领域。
在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大好形势之下,工业机器人产业却出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人才短缺。
人才短缺严重制约着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发展。
如何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促进工业机器人产业有效、健康的发展,正是行业发展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工业机器人生产线上,对一线操作人员的需求量最大。
一线的生产操作人员在我国主要依靠高等职业院校来进行培养,面对当前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人才缺口,各大高职院校纷纷顺应产业需求,开设工业机器人相关课程和专业。
一、智能制造背景对高职院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工业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着力点,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造船等领域。
在工业机器人行业的大好形势之下,工业机器人产业却出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人才短缺。
人才短缺严重制约着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发展。
如何解决人才短缺问题,促进工业机器人产业有效、健康的发展,正是行业发展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工业机器人生产线上,对一线操作人员的需求量最大。
一线的生产操作人员在我国主要依靠高等职业院校来进行培养,面对当前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人才缺口,各大高职院校纷纷顺应产业需求,开设工业机器人相关课程和专业。
机电一体化调研报告(共5篇)
机电一体化调研报告(共5篇)第1篇:机电一体化调研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自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制造业进入一个发展停滞、缺乏活力的萧条期,几乎被人们视作夕阳产业。
90年代以后,计算机、电子等技术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制造业注入了生机。
如今,机电一体化产业以其特有的技术带动性、融合性和广泛适用性,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在此背景下,各职校纷纷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
与此同时“高薪急聘数控操作人才”之类的广告数见不鲜,社会对高质量机电一体化人才的需求量很大,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从职业教育的特点着手,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
要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充分考虑与中职的衔接,坚决避免重复。
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则根据职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建立一个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知识平台。
职业教育必须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对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进行课程改革,重新制定实施性教学计划,必须进行市场调研工作,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二、调研的基本情况:2011年月日—— 月日,我们来到接受调研单位:**、**,参加调研人员:**、**、**。
三、调研情况汇总:本次调研按自治区级精品专业建设要求,我们走访了多家企业和市劳动力市场,将调研情况汇总如下:1、企业和劳动力市场认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涵盖的就业岗位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好安排,因此有较好的需求。
但企业规模、设备技术水平不同,对毕业生在使用上有很大的差别。
对于大中型国有企业或合资企业,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人才密集,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主要从事生产第一线单机、单工种操作;而在小企业,由于设备、加工手段相对落后,大学生少,技术力量缺乏,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毕业生非常受欢迎,他们既懂机、又懂电、经过不长时间的实践锻炼,就能胜任技术员的工作。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高职教育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机电一体化专业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重点专业之一,承担着为各类企事业单位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任务。
然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产业需求,因此有必要对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入研究,以适应“产教融合”的发展趋势。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的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现状当前,各类企事业单位对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需求日益增加。
因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涵盖了机械、电子、自动控制等多个学科领域,能够为企业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
然而,现实中存在着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与企业之间的脱节现象。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依靠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教师的传授,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脱节,无法满足企业实际需求,这是制约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和主要特点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产教融合”需要的重要路径。
该模式以深化教学改革和调整课程设置为核心,将学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校企合作:高职院校与相关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制定课程设置和实践培训计划,将企业的实践需求融入到课程中,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企业实际需求能够对接。
2. 教学改革:将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项目化教学、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训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践导向:将实践能力培养置于核心位置,通过开设实践课程和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三、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和成效为了验证机电一体化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和效果,一些高职院校先行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机电一体化社会实践报告
机电一体化社会实践报告一、实践背景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械领域中,通过集成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将机械与电子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现代化生产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机电一体化成为了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方向。
本次实践活动以增进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了解和应用为目标,通过参观实地、交流学习等方式,提高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践过程1.参观工厂我们首先参观了一家实施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制造工厂。
在工厂中,我们看到了大量的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设备,这些设备通过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的高效、精确和稳定。
通过与厂家的工程师交流,我们了解到机械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机电一体化技术还能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安装调试为了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们还参与了一项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设备的组装和调试方法,还深入了解了设备背后的原理和技术。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和调试技术,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交流学习为了更好地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情况,我们还组织了交流学习活动。
我们邀请了几位在机电一体化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来为我们讲解最新的技术和应用案例。
通过与专家的交流和互动,我们进一步增进了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三、实践成果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首先,我们了解到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其次,机电一体化技术还能够减少人力成本和提高工作安全性。
最后,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拓宽就业渠道,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机电一体化人才。
我们相信,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推动下,制造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四、体会与收获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我们深刻体会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对于提高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核心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研究与实践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专业群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1问题的提出】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扎根中国、放眼世界、面向未来,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引领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融入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为建设教育强国、人才强国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我国要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
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智能制造与控制技术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新趋势。
如何从提高培养服务于经济建设的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质量,开展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科学组建专业群、设计课程体系、探索校企产教融合等职业教育所面临的现实课题任务。
【1.2课题界定】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建设是以xxxxxx的国家骨干专业和湖北省特色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为核心,将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专业学科基础相关的专业组成一个集合;在长期办学过程中,这些专业在实验、实训设备和设施可以共用;也形成了一大类相近的专业理论基础课程,其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也可以做到资源共享。
各专业间具备了较好的办学基础,但相互的融合和协调还需要统一设计与重构,如专业群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与教学进程设计与序化还要结合区域经济特征和行业企业需求做出相应的调整。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专业群建设概念的提出意味着高职教育教学组织观念的转变,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专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当前高职教育需要认清专业群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厘清专业群的内在联系,对接区域产业,调整结构布局,加快内涵发展。
机电一体化专业群面向现代制造业,服务中部地区机械制造领域的行业企业,培养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紧缺急需的熟练掌握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制造加工、操作运用、维护等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着力推动本地区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与发展。
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践报告1500
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践报告1500标题: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践报告一、实践目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等多个领域。
本次实践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加深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内容1.PLC控制系统了解PLC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方法,编写PLC程序控制实物模型的运行。
2.传感器及检测技术学习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应用于实物模型的状态检测。
3.伺服电机及运动控制掌握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编写程序实现运动控制。
4.机器人技术了解机器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编程控制机器人的运动轨迹。
5.综合实训项目根据给定的生产线要求,设计并搭建一个小型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产品的加工、装配和物流运输等功能。
三、实践环节1.理论学习通过课堂讲授和自主学习,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
2.仿真模拟利用专业软件进行虚拟仿真,加深对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
3.实物操作在实训室内进行实物操作,编写程序控制各类设备的运行。
4.综合实训分组进行综合实训项目,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于实际生产环节。
5.总结汇报完成实训报告,并进行成果汇报和经验交流。
四、实践要求1.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2.培养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重视团队协作,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4.注重安全生产,遵守实训室纪律。
5.认真撰写实训报告,总结实践经验。
五、实践收获通过本次实践,我们不仅掌握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理论知识,还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机电一体化学习总结(精选12篇)
机电一体化学习总结机电一体化学习总结(精选12篇)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又接近尾声,想必大家都收获了成长和成绩,这个时候该写一份学习总结了吧。
那么如何把学习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机电一体化学习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机电一体化学习总结篇1时间飞快,还有四个月我就要大学毕业了,我的大学生活也就要结束了。
回想昨日仿佛就在眼前,但是时间在我们指尖如流水悄悄的流走!而我们也即将踏上社会,走上自己的工作岗位!我们知道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起步早,但发展又最令人担忧,比如现在中国的汽车工业相比机械制造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生产效率都要高得多,当然这也是因为机械行业的特性起了决定性的因素。
对于我们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们来说,或对于作为将来从事机械,机电制造方面业务的我们来说,去机械制造公司实习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在十一月底我进入了武汉重冶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进行实习,目前我的实习工作还在进行当中。
对公司也有了一些了解,武汉重冶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集新材料研发生产、重型成套设备研发制造、大型铸锻件及热处理为一体的大型民营企业。
公司自主研制开发出一套将“特种材料冶炼—锻造成型—热处理—机械加工”四位一体的短流程、低能耗、高质量“一次热循环”的高端模具新材料生产工艺技术,该技术在国际国内尚属首创应。
公司主营产品为:各种模具金属材料、高精锻件及重型冶金装备等。
模具金属材料研发是基础,锻造及热处理是生产重型装备的重要保证,从而形成一条从材料研发到装备出厂的国内鲜见的完整产业链。
这一平台的形成,奠定了我公司辐射电力、船舶、桥梁、冶金、采矿等行业的基础。
虽然还在实习期这次我静下心来回想这次实习真是感受颇深。
我们知道实习是大学教育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环节,通过实习,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一些实际工作,培养和锻炼我们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将来我们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第 6期
清 远 职 业 技 术学 院 学 报
Junlo i ya o t hi ora fQn un P le nc g yc
Vo.3 . No 1 .6 De 2 O c. 01
21 0 0年 l 2月
高职 院校机 电一体化 专业 学生 创新能力培养研 究
王 浩 曾德 江
1 高职 创 新教 育 的 必 要 性 所谓创新教育 ,就是引导学生学习与研究发明
要 。爱 因斯坦说 :“ 想象 力 比知识更 重要 ,因为知 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 的一切 ,推动
创新 的规 律和创新方法 ,培养学生具 有创新意识 、 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创 造能力 ,德智体美劳全 面发展 ,使之成为高素质创 造性人才 。它是从创造 教育 、素质教育不断衍化生成的『 l 】 。 有人认为创新教 育是 高校的任 务 ,与职业教 育 没有多大关系 。其实 ,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人们的 职业亦在不断变化 ,职业的技术含量必将越来越 高。 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面向生产一线 的高技能应用型人 才。这种应用不仅仅是继承陛应用 ,还应该是创造性 应用 。通过创新教育 ,使他们能够创造性地分析新情
况 、解决新 问题 。用人 单位 急 需 的正是 这样 一大批 既 有知识 ,更有创新能力和闯劲的人才。因此 ,高等职 业教育同样应当承担起创新教育这项重任。 2 高职 创 新教 育的 思 路
着进步 ,并且知识是进化的源泉。 ” 高职教育 的重点应该是 动手能力 的培养。培养 动手能力 ,是大学生 全面素质教 育的重要方面 ,实 质也是为其未来 的独立工作 打基础 。高职院校开展 创新教育是高职 院校 构建高技能 人才 培养体 系的 迫切需要 。培养 的应该是 “ 下得去 ,用得上 ,留得 住 ,上手快”并初步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 意识 的高 技能应用型专 门人才 ,如果缺乏创新教育 ,那 我们 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就不完整 ,就很残缺 ,就不
工业机器人实训报告工业机器人专业实习总结
工业机器人实训报告工业机器人专业实习总结一、实习目的1、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提高动手潜质,加强社会活动潜质,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为以后专业实习和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单位简介××市××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熔模精密铸造和数控机械加工为一体的股份制企业。
公司建立于详细信息xx年,位于××市××××工业区,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固定资产5000余万元,拥有各种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260余人。
目前,公司已具备模具设计制造、熔模精密铸造、产品高精加工等生产潜质。
3、公司始终贯彻“科技创新,诚信为本,顾客至尊,追求卓越”的管理理念,建立起了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方面,公司严格贯彻执行iso9001:2000体系;生产管理方面,公司全面推行lean的管理思想并坚定不移的有效落实6s管理要求;信息管理方面,公司全面、有效运用金蝶公司的erp系统;基础管理方面,公司贯彻“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管理理念。
4、公司拥有精铸厂、机械厂两个实体生产单位。
精铸厂建设有两条设备先进的精铸生产线,拥有完备检测设备,具备年产1000吨精密铸件的生产潜质;机械厂拥有各种普通及高精、大型机加设备80余台,具备来图设计制造、来料机械加工、大件综合生产的潜质。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是我们不变得追求;诚信经营,与客户共赢是我们的经营理念;实业报国,造福地方是我们的理想;百年发展,立足世界是我们的目标。
二、实习过程1、安全第一、对于任何机械厂,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因此在实习老师的带领下,首先对我们进行了一些安全教育和以及在实习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和需注意的项目。
比如在进加工车间时了,不允许穿凉鞋进厂;进厂务必穿长裤;禁止在厂里吸烟,进厂后衣服是不准敞开,外套不准乱挂在身上,不得背背包进厂;人在厂里不好成堆,不好站在生产主干道上;在没有实习老师的允许状况下,不准乱按按扭、开关;(企业口号)2、加工车间。
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维修专业人才需求日益旺盛。
为了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
本文以某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实训项目为例,探讨职业学校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
二、案例目标1. 提高学生的汽车维修技能,使其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其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激发其学习兴趣,为顺利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三、案例实施1. 实训项目选择本次实训项目选取了汽车发动机维修,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维修方法。
项目内容涵盖发动机拆装、检测、故障诊断和维修等方面。
2. 实训过程(1)理论教学:首先,由专业教师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知识,包括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维修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发动机维修的基本理论。
(2)实操训练: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操训练。
实操训练分为以下步骤:①发动机拆装:学生分组进行发动机拆装练习,熟悉发动机各部件的结构和装配顺序。
②发动机检测:学生使用专业工具对发动机进行检测,掌握检测方法和注意事项。
③故障诊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故障现象进行故障诊断,找出故障原因。
④维修操作:学生根据故障原因进行维修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总结与反思:实训结束后,各小组进行总结与反思,分析实训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实训评价(1)过程评价:在实训过程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实操技能、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实时评价。
(2)结果评价:实训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操考核,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案例效果1. 学生技能水平显著提高:通过本次实训项目,学生的汽车维修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为今后从事汽车维修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在实训过程中,学生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机器人与创客教育实训总结
机器人与创客教育实训总结
机器人与创客教育实训是一种注重实践操作和创造力培养的教育模式。
通过参与机器人的制作和编程,学生可以学习到课本上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机器人与创客教育实训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机器人与创客教育实训中,学生通常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任务,如机器人的设计、搭建和编程。
这些任务需要学生动手操作,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实际需要去选择适合的零件和编程语言,同时还需要解决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这些任务的完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机器人与创客教育实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实训中,学生需要进行创意设计,并且将设计变成现实。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法设计独特的机器人,还可以通过创造性的编程来实现自己的创意。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机器人与创客教育实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实训中,学生通常需要组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合作,学生可以培养出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是很有帮助的。
总的来说,机器人与创客教育实训是一种注重实践操作和创造
力培养的教育模式。
通过这种模式的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同时,机器人与创客教育实训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这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未来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机电一体化社会实践报告
机电一体化社会实践报告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械与电子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软件技术使机械与电子设备相互连接,协同工作,实现功能的综合技术体系。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开展,对于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首先参观了一家机电一体化企业。
这家企业采用了先进的机械设备,并通过与电子设备的连接,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在生产流程中,机械设备可以自动控制,并将相关数据传输到电子设备上进行处理和分析。
这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和智能化。
我们对这些机电一体化设备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观看了实际操作,深刻感受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魅力和优势。
通过与企业工作人员的交流,我们了解到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在制造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控制和管理。
它可以通过搭载传感器,实时监测各项生产指标,并通过反馈控制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减少人力投入,降低劳动强度。
在工业物联网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控和维护。
通过连接云平台,可以远程监测设备运行状态,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并进行维护和保养。
这种智能化的运维方式,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和寿命。
社会实践活动还让我了解到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智能家居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实现家电的联动控制和远程操作。
通过与手机和平板电脑等设备的连接,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语音控制设备开关、调节温度等。
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手机操控家电,提高生活的便捷性和舒适性。
在交通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
比如,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就是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与传感器、摄像头和导航系统的连接,车辆可以实现智能化的行驶和导航,提高行车安全和效率。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不仅对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对机电一体化产业的发展前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人与机电一体化创新教育的研究及实践分析
作者:孙亚雯
来源:《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第12期
孙亚雯
(哈密市职业技术学院,新疆哈密83900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社会飞速发展,电子机械已经逐渐代替人力进行工作,现
如今机器人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类工作岗位上,机器人已然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机械的运作离不开电力,很多机器需要发电机或大小型发电站供应电力使其运作,往往在
电力运输过程中会发生漏电故障,而且很多线路错综复杂十分混乱,非常不便捷。
本文针对创
新发明机电一体化展开讨论,制定有效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机器人;创新;机电一体化
当今形势下,人才才是各国竞争的有效筹码,由人才创造的科学技术、经济效益、生产力
等才是社会的财富。
任何发明都离不开人才的付出,要想让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更加迅猛,则需
要人才的付出与贡献,将智慧运用到科技中,提高我国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培养人才是当
今社会必要的一步策略,为提高我国生产力,机械化工艺需要创新进步,机电一体化可以很大
程度提高机械化生产能力,在机电一体化教育中的实践操作部分还有很大的创新空间,理论知
识也可以更加灵活地运用到实践操作中。
一、建立合理的实践方案,明确思路
针对机器人与机电一体化创新题材,学生在进行实践时往往比一味吸收理论知识进步快得多,毕竟机电方面需要学生动手能力强一些,逐渐培养学生技术的专业性。
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应明确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求答案,活跃思维,教师可将学生根据个
性或能力进行分组,让学生在互相讨论和研究中不断进步,实现实践目的[1]。
教师可以先告知学生实践的项目,通过案例引入展开分析,为学生指引如何开始思考,使学生在独自实践时能
够更加高效和准确,避免学生从一开始就选错出发点或定位模糊而导致实验失败。
学生在进行
实践作业同时,教师可以联合校方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企业的生产参观活动,或组织同学到当地
科技馆参观,科技馆中一般包含很多科学知识,都是通过模型模拟,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帮
助参观者理解,一些大型企业的生产车间是全自动化的,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机械运动找寻规律,方便在实践过程中定下目标,建立好思路,加上组员的共同协作探究验证。
学生在校内进行实
验研究期间,教师可以要求一些工厂一线工人或企业工程师指导或演讲,“机器人的机电一体
化工程”具有非常高的实践性,教师的单纯理论讲解和学生的自顾自研究都很容易出现顾此失
彼的情况,要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将社会科学元素大胆地引入课堂,让学生可以更加贴合实
际进行研究学习。
二、制定严密的实践方案
机器人与机电一体化实践课程是高职院校较为新奇和重要的探究课题,不仅是教师与学生
学术交流,也是教师与企业的深度合作[2]。
在研究该课题的过程中校方注重企业的内部文化、发展前景、运营规律、盈利情况等,而企业则更关心学校的实训教学方向、教学内容、实验室
设备情况、学生纪律问题等,双方既能达到互利共赢又可实现相互制约。
学生在完成实训任务
过程中,往往会出色表现,在实践中发现更深层的知识内涵,同时也容易犯各类错误,企业在
学生实践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优良的实验设备、更专业的调研资料,也能帮助学生快速发
现问题,积极解决,避免产生更严重的错误导致影响实验结果[3]。
由于企业的合作制约,学校在教育学生机器人实训时应根据企业情况实行创新教育,根据
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工厂车间的运营情况,学生应研究更加符合企业实际的机器人。
例如,一些
生产保质期较短的蛋糕工厂,对于车间的卫生安全要求比较高,学生可以在选择材料时选用更
加耐腐蚀、耐久的金属,防止出现生锈的情况,而流水生产线的机器应当反应敏捷、快速应答,不能出现过度延迟或无法应答的情况,以免出现蛋糕的奶油或面糊飞溅影响食品卫生。
三、采取客观评价总结,并对学生进行考核
评价是对实践过程和结果的客观点评,教师不应掺杂任何个人情绪,完全根据实际情况进
行点评,指出学生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可能带来的影响,指出学生某处的错误提出应对解
决方案,并对部分发挥优秀、表现良好的学生以及实践步骤进行表扬赞赏。
在学生完成实践操
作后,进行考核,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巩固学生的记忆,提升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考核,还可以为企业提前预选有潜力的员工,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获得企业实习机会或企业内部
文化学习交流机会,让学生可以更快速高效为社会、为祖国的科技建设做出贡献。
结束语
机器人正逐渐代替大多数行业的劳动力,机电一体化是重大创新举措,在培养技术型人才
时明确教育目标,让学生接受最合理的教育,体验最完备的教育设备,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打开
思路,推动校企合作,逐步改进社会生产体系,加快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仲民,刘朝华,祁宇明,等.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
现代教育装备,2014(7):82-83.
[2] 李传伟,王燕妮,姜义.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教学诊断与改进的研究与实践:以机电
一体化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为例[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5):22-26.
[3] 张泉,张健滔,陈江萍,等.基于实践与创新驱动的《机器人学》教学改革探索[J].
大学(研究版),2017(4):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