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气分析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合集下载

烟气分析报告仪不确定度分析报告

烟气分析报告仪不确定度分析报告

烟气分析仪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计算报告Z/BQ-HYH-001-2012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院环保室编写:审核:批准: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烟气分析仪器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报告1 概述1.1 测量方法:根据 根据JJG968-2002《烟气分析仪计量检定规程》。

1.2 环境条件:(15~35)℃;相对湿度≤85%.。

1.3 测量标准:CO-N 2 、NO-N 2、O 2-N 2、国家一级标准气体,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1%,包含因子为2。

NO 2-N 2、SO 2-N 2、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3%,包含因子为2。

1.4 被测对象:测量范围(0~5000)μmol/mol (其中:氧0~25%),示值误差±5% 2 数学模型通入一定浓度的标准气体,平衡后读取被检仪器的示值,重复测量3次,其读数的算术平均值与标准气体标准值的差,并计算该点的相对误差即为被检仪器的示值误差。

则可认为数学模型是: s s m x x x y 1)(⨯-=式中:y —被检仪器的示值误差; m x —被检仪器的示值; x s —标准气体的浓度。

3 根据数学模型求方差和传播系数方差关系: )()()()()(22222s s m m c x u x c x u x c y u +=传播系数:s m m x x y x c 1)(==∂∂2)(s ms s x xx y x c -==∂∂ 4 计算分量标准不确定度测量值烟气分析仪主要应用于测量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有害气体及氧气浓度,传感器可选择性配置,测量一种或多种气体,就应用较多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氧气进行分析。

4.1对于被测量为二氧化硫气体的标准不确定度4.1.1 标准器本身的不确定度分量标准气体由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提供,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3%,k=2,采用B 类进行评价。

No1:=⨯=2%32.98)x (u s 1.473μmol/mol No2:=⨯=2%3245)x (u s 3.675μmol/mol No3:=⨯=2%3530)x (u s 7.95 μmol/mol 4.1.2. 对测量结果影响因素的分量标准不确定度 4.1.2.1 测量的重复性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输入量C m 的不确定度是由被测量仪器在相同条件下,重复多次测量的重复性决定的,采用A 类进行评价。

手持式烟气分析仪技术指标

手持式烟气分析仪技术指标

手持式烟气分析仪技术指标基本要求:1、适用于锅炉燃烧有害气体排放的环境监测、监察。

2、*符合国家环境保护部的技术要求、规范。

无需更换传感器可同时测量O2、SO2、NO、NO2四种气体,自动计算烟气流速、CO2、过剩空气系数、燃烧效率等。

3、*手持式、体积小巧、便于携带,重量不大于1KG。

4、*具有正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CPA)名称手持式烟气测定仪项目技术要求性能特点1、适用于各种固定污染源废气排放监测2、*手持式,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现场使用3、高性能电化学传感器4、*同时测量并显示O2、SO2、NO、NO2、环境温度、烟气温度5、自动计算NOx,过剩空气系数等6、内置强力抽气泵保证在高负压下正常工作,响应时间快7、大屏幕液晶显示屏显示参数,背光功能可保证仪器在昏暗的环境下使用。

ppm和mg/m3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转换8、内置自动标定程序供用户自行标定9、满充电一次可连续工作4个小时以上10、可存储100组以上测试结果11、内置特氟龙管采样探针12、具有打印功能13、交、直流两用电源技术指标1、烟道温度:范围 0-600ºC,分辨率 1.0ºC,精度 +2.0ºC +0.3% 测量值2、环境温度:范围 0-50ºC,分辨率 0.1ºC,精度 +1ºC +0.3% 测量值3、*氧气测量:范围 0~21%,分辨率 0.1%,精度 +0.2% 测量值4、*一氧化氮:范围 0-5000ppm,分辨率 1 ppm ,精度 +5%测量值5、*二氧化氮:范围 0-1000ppm,分辨率 1 ppm ,精度 +5%测量值6、*二氧化硫:范围 0-5000ppm,分辨率 1 ppm ,精度 +5%测量值7、采样流量大于1.0升/分钟8、电源:输入 110 V /220V,输出 10-12V配置主机、过滤器(芯)、充电器、1000mm采样探针、便携包。

一氧化碳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一氧化碳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一氧化碳检测报警器检定装置
建立计量标准单位*****
计量标准负责人*****
筹建起止日期2008/01
说明
1、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合格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责人填写。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用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目录
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3 )
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4 )
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5 )
四、环境条件…………………………………………………………( 5 )
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6 )
六、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7 )
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8 )
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9 )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11 )
十、结论………………………………………………………………(12 )
十一、附加说明………………………………………………………(12 )。

透射式烟度计技术报告

透射式烟度计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透射式烟度计检定装置建立计量标准单位:遵义市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计量标准负责人:陆魁枢筹建起止日期:2011年9月目录一、建标计量标准的目的 (1)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1)三、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2)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3)五、环境条件 (3)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4)七、计量标准的测量重复性考核 (5)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6)九、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7)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10)十一、结论 (11)十二、附加说明 (11)投射式烟度计测量不确定度评定1适用范围适用于机动车检测用投射式烟度计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

2引用文件① JJG976-2010《透射式烟度计》计量检定规程 ② 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③ 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3 测量方法检定烟度计吸收比N 示值误差时,标准中性滤光片为标准器。

当标准中性滤光片为某一标准透射比时,读取烟度计相应的吸收比N 示值,按公式= N –(1- )计算烟度计示值误差(输入量为烟度计吸收比示值N 、标准中性滤光片标准透射比,由此而计算出透射式烟度计的绝对示值误差。

4数学模型= N – (1- )式中:— 烟度计的吸收比N 示值误差;N — 烟度计的吸收比示值;— 标准中性滤光片的标准透射比值;用F 代表N,用f 代表因为各分量N 、 互不相关,由不确定度传播律得:)()()(222f u F u u +=∆5、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5.1被检烟度计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N u 主要来源于烟度计的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及数显仪器的示值量化误差5.1.1被检烟度计的测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F u为得到本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用检定装置连续检定10次,所得测量各值如下: i F —每次测量的值,在以下的计算中标准中性滤光片示值f =50% ,被检透射式烟度计10次测试的平均值=i F 50%进行。

烟气分析实验报告

烟气分析实验报告

烟气分析实验报告1. 引言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烟气进行分析,了解烟气中的成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本实验可以了解烟气中的主要成分和排放浓度,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2. 实验装置和方法2.1 实验装置本实验使用的装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烟气采样器:用于采集烟气样品。

•烟气分析仪:用于对采集的烟气样品进行分析。

•数据记录仪:用于记录实验数据。

2.2 实验方法本实验的具体步骤如下:1.打开烟气采样器,将其连接至烟气源头,确保采样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2.打开烟气分析仪,进行预热。

预热时间根据具体仪器的要求而定。

3.将烟气采样器的进样口置于烟气中,保持一定的采样时间,确保采集到足够的烟气样品。

4.将采集到的烟气样品送入烟气分析仪进行分析。

5.使用数据记录仪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烟气中各组分的浓度、温度、压力等。

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 烟气成分分析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烟气中主要成分的浓度。

根据实验条件,我们测试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等成分的浓度。

实验结果如下:•SO2浓度:XX mg/m³•NOx浓度:XX mg/m³•PM浓度:XX mg/m³3.2 烟气成分的环境影响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高浓度的SO2和NOx对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

SO2是一种常见的酸性气体,会导致酸雨的产生,对植物和水体造成伤害。

NOx是大气中的臭氧生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臭氧对植物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

而颗粒物对空气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会导致雾霾等问题。

4.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烟气中的主要成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高浓度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对环境具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在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烟气的处理和净化,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这对于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非常重要。

5.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参考文献2] [参考文献3]。

烟气分析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烟气分析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烟气分析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本段落已经是一个表格,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或问题。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1.测量范围:1)SO2.0~2000mg/m32)NO:0~1000mg/m33)NO2:0~1000mg/m34)CO:0~1000mg/m35)O2:0~25%2.准确度:±2%3.重复性:≤1%4.稳定性:≤2%五、环境条件1.温度:20℃±5℃2.相对湿度:≤85%3.大气压力:86kPa~106kPa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如下:图表)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1.重复性试验方法:按照JJG 968-2002《烟气分析仪检定规程》进行。

2.试验结果:重复性试验结果符合JJG 968-2002《烟气分析仪检定规程》要求。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1.稳定性考核方法:每隔3个月进行一次稳定性考核,按照JJG 968-2002《烟气分析仪检定规程》进行。

2.考核结果:稳定性考核结果符合JJG 968-2002《烟气分析仪检定规程》要求。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1.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按照JJG 1059-200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评定。

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符合JJG 1059-200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要求。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1.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方法:按照JJG 968-2002《烟气分析仪检定规程》进行验证。

2.验证结果: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符合JJG 968-2002《烟气分析仪检定规程》要求。

十一、结论本计量标准符合JJG 968-2002《烟气分析仪检定规程》的要求,检定或校准结果可靠。

十二、附加说明无。

测量范围为SO2(~5000)×10mol/mol、CO(~5)%、NO(~5000)×10mol/mol、O2(~25)%。

1.5测量方法:直接测量。

燃烧烟气测试实验报告(3篇)

燃烧烟气测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了解燃烧烟气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含量及变化规律,为烟气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实验,掌握燃烧烟气测试方法,提高对烟气污染的认识,为我国烟气治理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燃烧烟气测试主要采用化学分析法、物理分析法、生物分析法等。

本实验采用化学分析法,利用烟气分析仪对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烟气分析仪、气体采样器、气体流量计、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等。

2. 试剂: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标准气体。

四、实验方法1. 样品采集:在实验过程中,使用气体采样器采集烟气样品,并通过气体流量计记录采样流量。

2. 样品分析:将采集到的烟气样品送入烟气分析仪,根据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对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

3.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烟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及变化规律。

五、实验步骤1. 样品采集:在实验开始前,将烟气采样器连接到气体流量计,调整采样流量,对烟气进行连续采集。

2. 样品预处理:将采集到的烟气样品通过烟气分析仪进行预处理,去除杂质,保证样品的纯净度。

3. 样品分析:将预处理后的样品送入烟气分析仪,根据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操作,对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

4. 数据采集:在实验过程中,利用数据采集器实时记录烟气分析仪的输出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

5. 数据处理:将实验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烟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含量及变化规律。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氧气含量:在实验过程中,氧气含量保持在20%左右。

(2)一氧化碳含量:在实验过程中,一氧化碳含量在10-50ppm之间波动。

(3)二氧化硫含量:在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硫含量在0.1-1.0ppm之间波动。

(4)氮氧化物含量:在实验过程中,氮氧化物含量在5-20ppm之间波动。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汽车排放气体测试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3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3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4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5)
五、环境条件……………………………………………………………( 5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6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7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8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9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13 ) 十一、结论……………………………………………………………………( 14 ) 十二、附加说明…………………………………………………………………( 14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试验
所使用的标准器为气体标准物质,有效期为一年,在有效期内使用,可不作稳定性考核。

煤气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煤气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十、结论经以上分析,该标准装置符合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和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要求,能够满足新制造的家用煤气表等的检定。

十一、附加说明1.JJG577-2012膜式燃气表.2.LJQ型钟罩式气体流量标准装置使用说明.第十页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名称 煤气表检定装置建立计量标准单位计量标准负责人筹建起止日期说明1.申请建立计量标准应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考核后由申请单位存档。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由计量标准负人填写。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用计算机打印或墨水笔填写,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取一块B级公称流量为4m3/h的膜式煤气表,分别用3台具有相同不确定度(0.5%)的计量标准,对其进行检测,得结果如下:δ1=0.9%,δ2=0.8%,δ3=0.78%δ=0.83%,δ=0.8%则|δ -δ |=0.03%U=×0.5%=0.41%由于|δ -δ |<U所以该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得到验证。

第九页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膜式煤气表示值误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一、测量方法(依据JJG577—94)采用钟罩中的静态法,首先将钟罩内压力调到规定的检定压力,使煤气表在公称流量下平稳运行不少于1min,然后使煤气表的检定指针(或字轮标度线)对准某一刻度线,钟罩标尺位于体积起始刻线,打开出气阀门,使钟罩按规定流量下降。

当煤气表的被检定指针转到预定圈数时,关闭出气阀门。

记录从钟罩内排出的气体体积值和煤气表所指示的气体体积值。

二、数学模型Q=Q S=Q Sб= =式中:δ:膜式煤气表的基本误差;Pem :煤气表进口端的表压力(Pa);Pes :钟罩的表压力(Pa);P a:大气压力(P a);Qm:煤气表在一段时间内显示的累积流量(m3);Qs: 钟罩在相同时间内的累积流量(m3);Q :煤气表在相同时间内实际累积流量(m3);三、测量不确定度分量一览表标准不确定度来源类型符号灵敏系数C i |C i|u(x i) 自由度υ1 测量不重复性 A u A 1 0.002% 92 标准装置引起的 B u B1-1 0.5% 503 被检表分辨力 B u B2 1 0.10% 504 标准器处压力 B u B3-0.02 0.01% 505 被检表压力 B u B4 0.01 0.01% 506 大气压 B U B5 0.001 5×10-7 501.煤气表在给定100L流量点进行10次测量,得数据如下:99.98 99.99 99.99 99.98 99.98 99.98 99.99 99.98 99.99 99.99;由贝塞尔公式得S (x)=0.005%S(x)=S(x)/√n=0.0016以相对形式表示为u A=S(x)/x=0.002%,C1=12.标准装置的不确定度u B1=0.5%,正态分布,K取3,C2=-1第八页目录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2)二、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3)三、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4)四、环境条件 (4)五、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5)六、计量标准和重复性考核 (6)七、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7)八、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8)九、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验证 (9)十、结论 (10)十一、附加说明 (10)第一页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方法:利用钟罩法中的静态法。

汽车排气流量分析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汽车排气流量分析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目前,汽车排气流量分析仪检定装置主要通过对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 仪的检测,实现对车辆尾气排放性能进行检测的装置。近年来,随着汽车进入千家万户, 机动车检测站也增加了很多,同时,也造成了大气环境污染。为了确保量值传递工作的 准确、迅速、方便,确保机动车检测的准确、安全、可靠,为我市广大车主及机动车检 测站等部门提供更加优质快捷的服务,进一步提高机动车检测站设备的安全管理,针对 我市范围内的机动车检测设备数量多的情况,拟建立汽车排气流量分析仪检定装置的社 会公用计量标准,保证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用流量分析仪能够得到及时检定,保证广 大车主的行车安全。
序号
项目
1
温度
2
湿度
3
4
5
6
要求 (20±10)℃
<85%RH
实际情况 (20±10)℃
<75%RH
结论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计量基(标)准名称:音速喷嘴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

准确度等级/不确定度/最大允许误差:Urel=0.3%,k=2
保存机构:流量计量站



比较法
0.03L/s
1.2L/s
i / 02
ci u(x) 0.3% 0.9%
13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5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由于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不相关,所以:
6 扩展不确定度评定 取包含因子 k=2,
uc ( ) 0.3%2 0.9%2 0.95%
U rel uc ( ) k 0.95% 2 2%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 量 标 准 名 称汽车排气流量分析仪检定装置 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 标单位名称 填写日期

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是为了开展可燃气体报警器的检定校准项目,为地方安全检测提供计量支持。

计量标准的组成包括多组分动态配气系统,气体标准物质,气体检测器校准仪和秒表等。

检定的工作原理是将气体标准物质通入被检定的气体报警器,对仪器的示值误差、重复性、响应时间及报警误差进行检定,并用秒表检测响应时间。

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包括甲烷标气、多组分动态配气系统、高纯氮气、秒表和绝缘电阻表等。

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制造厂或准确度等级、出厂编号或最大允许误差、检定或校准机构、检定周期或复校间隔等。

环境条件是影响计量标准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检定校准。

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是为了确保检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而制定的,需要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是为了评估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性能而进行的,需要进行多次试验并统计分析数据。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是为了评估计量标准的长期稳定性而进行的,需要进行长期观测和分析数据。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是为了评估检定或校准结果的可靠性而进行的,需要根据不确定度评定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

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是为了验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而进行的,需要进行验证试验并分析数据。

综上所述,本文介绍了可燃气体报警器检定装置的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包括其目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标、环境条件、稳定性考核等方面的内容。

0-500 MΩ和10级气体检测器校准仪CRJ-H能够检测60-600 ml/min的气体,其MPE为2.5%。

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测量范围(~100%)和不确定度,其中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为Urel=1.0%,k=2,配气系统配气的不确定度为U=1%,k=2.环境条件包括温度(0-40℃)和湿度<85%RH,实际情况需符合要求。

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包括上一级计量器具、本单位计量器具和下一级计量器具。

烟气分析实验报告

烟气分析实验报告

烟气分析实验报告烟气分析实验报告概述:烟气分析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用于测量和分析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和颗粒物。

通过研究烟气的组成和特性,可以评估燃烧过程的效率和环境影响,并为改善燃烧设备和控制大气污染提供重要依据。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烟气样品的采集和分析,了解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成分以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并探究不同燃烧条件下烟气组成的变化。

实验装置和方法:实验装置主要包括烟气采样系统、烟气分析仪器和数据记录设备。

烟气采样系统采用了常见的进样管、冷凝器和过滤器等组件,以保证采集到的烟气样品具有代表性。

烟气分析仪器包括气体分析仪、颗粒物分析仪等,用于测量和分析烟气中的气体成分和颗粒物。

数据记录设备用于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首先,我们选择了两种不同的燃料,分别是煤和天然气,以模拟不同燃烧条件下的烟气组成。

然后,我们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流量将燃料燃烧,同时采集燃烧后产生的烟气样品。

接下来,我们将采集到的烟气样品送入烟气分析仪器进行分析,测量烟气中的气体成分和颗粒物含量。

最后,我们记录和整理实验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不同燃料和燃烧条件下的烟气组成存在明显差异。

对于煤燃烧而言,烟气中主要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成分。

其中,二氧化碳是燃烧过程中的主要产物,而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则是燃烧不完全和氮氧化反应的产物。

颗粒物则是燃烧过程中形成的固体微粒,其成分和大小与燃料的种类和燃烧条件有关。

而对于天然气燃烧而言,烟气中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相比于煤燃烧,天然气燃烧产生的烟气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含量较低。

这是因为天然气燃烧的反应更为完全,燃料本身的成分相对较简单。

此外,我们还发现烟气中的气体成分和颗粒物含量会受到燃烧温度、燃料供给方式和燃烧设备的影响。

较高的燃烧温度和充足的氧气供给有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从而减少烟气中的一氧化碳和颗粒物含量。

氧气分析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氧气分析仪检定装置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24.0
24.0
24.0
24.0
1
23.9
23.9
23.9
23.9
2
23.9
23.9
23.9
23.9
3
24.0
23.9
23.8
23.9
4
24.0
24.0
23.9
23.9
5
23.9
23.9
23.8
23.9
6
23.8
23.8
23.8
Hale Waihona Puke 23.8724.0
23.8
23.9
23.8
8
23.9
23.9
24.0
23.9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 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
氧气分析仪检定装置
1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3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3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4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5 ) 五、环境条件…………………………………………………………… ( 5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6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7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8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9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 11 ) 十一、结论…………………………………………………………………… ( 12 ) 十二、附加说明……………………………………………………………… ( 12 )

烟气分析的实验报告

烟气分析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烟气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烟气中主要气体成分的检测技术。

3. 分析烟气成分对环境及设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烟气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检测烟气中气体成分的仪器,主要检测CO2、CO、NOx、SO2等有害气体及氧气浓度。

本实验采用电化学传感器连续分析测量烟气成分,通过对烟气样品进行采集、处理和分析,得出烟气中各成分的浓度。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烟气分析仪、采样器、流量计、冷凝器、标准气体等。

2. 试剂:水、无水乙醇、盐酸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仪器,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

2. 将烟气分析仪预热至工作温度,并打开电源。

3. 将采样器连接至烟气分析仪,调整采样流量至所需值。

4. 在采样点采集烟气样品,确保样品采集过程无泄漏。

5. 将采集到的烟气样品通过冷凝器进行冷凝处理,去除水分。

6. 将冷凝后的烟气样品导入烟气分析仪,进行成分分析。

7. 记录分析结果,并与标准气体浓度值进行比较。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1. 采样点烟气样品分析结果:(1)CO2浓度:XX%(2)CO浓度:XX%(3)NOx浓度:XX%(4)SO2浓度:XX%2. 标准气体浓度值:(1)CO2浓度:XX%(2)CO浓度:XX%(3)NOx浓度:XX%(4)SO2浓度:XX%3. 分析结果比较:(1)CO2浓度:实验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

(2)CO浓度:实验值略高于标准值,可能由于采样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差。

(3)NOx浓度:实验值略低于标准值,可能由于采样过程中存在一定误差。

(4)SO2浓度:实验值与标准值基本一致。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烟气分析仪的示值误差主要来源于采样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如采样点选择、采样流量控制等。

2. 实验结果显示,烟气中的CO2、NOx、SO2等成分对环境及设备的影响较大,需加强对这些成分的监测和控制。

3. 本实验采用烟气分析仪对烟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仪器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适用于烟气成分的检测。

烟气分析仪不确定度分析

烟气分析仪不确定度分析

精心整理烟气分析仪的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计算报告Z/BQ-HYH-001-2012河北省计量监督检测院1概述1.11.21.32。

NO 2-N 2、1.42则可认为数学模型是:ss m x x x y )(⨯-= 式中:y —被检仪器的示值误差;m x —被检仪器的示值;x s —标准气体的浓度。

3根据数学模型求方差和传播系数方差关系:)()()()()(22222s s m m c x u x c x u x c y u += y 1∂4计算分量标准不确定度测量值烟气分析仪主要应用于测量烟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有害气体及氧气浓度,传感器可选择性配置,测量一种或多种气体,就应用较多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及氧气进行分析。

4.1对于被测量为二氧化硫气体的标准不确定度4.1.1标准器本身的不确定度分量标准气体由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提供,用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3%,k=2,采用B 类进行评价。

No1:=⨯=%32.98)x (u s 1.473μmol/mol No2:(u No3:(u 4.1.2.4.1.2.1输入量A 类进平均值则)(s x u =0.5974.1.2.2.1环境温度的不确定度分量在检定温度为15℃~35℃时,实验得出极限误差0.5%。

按均匀分布变化,属于B 类,k=3==3%5.01u 0.289%4.1.2.2.2环境大气压的不确定度分量认为大气压变化1kPa ,对仪器引入0.1%的误差。

按均匀分布变化,属于B 类,k=3%1.04.1.2.2.3测量结果分量的不确定度 ()22122u u x u u m ++==0.663μmol/mol 4.1.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其中:sm m x x y x c 1)(==∂∂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y u c =1.7%另对对245μmol/mol 、530μmol/mol 等多点进行分析,其标准不确定度分别为1.7%、1.6%,均不大于98.2μmol/mol 点的的计算结果,因此以低浓度点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可以代表整个范围4.1. 44.24.14.2.1,采用B =)(s x u 4.2.2.输入量A 类进82828483828283828382平均值82.5单次测量标准偏差=--=∑=1)()(12n x x x s n i i k 0.707 在平时的实际测量中,在重复条件下连续测量3次,以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则其标准不确定度为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 s x p ==()0.409则)(s x u =0.4094.2.2.2.1环境温度的不确定度分量在检定温度为15℃~35℃时,实验得出极限误差0.5%。

4-透射式烟度计检定装置可行性报告

4-透射式烟度计检定装置可行性报告

关于建立“透射式烟度计检定装置”计量标准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按照有关标准及(GB21861-2008)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要求,我市机动车各综合检测站,以及汽车制造和修理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为监督和控制柴油机车排放黑烟,确保机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80%以上配备了透射式烟度计,目前部分企业到省院送检,交通不便,时间较长,如果我所建立该项标准,正常开展量值传递,既保证服务时效,同时避免他们由送检产生的各种费用,为企业减轻经济负担。

我市汽修业在用计量器具的受检率20%左右,为有效控制汽车排放污物,彻底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身心键康,为保证上述计量器具量值准确可靠,我所拟建立上述项目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开展对本市范围透光式烟度计计量仪器的检定工作。

一、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依标准装置采用直接测量法。

被检烟度计直接测量透射式烟度计校准滤光片,示值与校准滤光片不透光度之差,即为透射式烟度计的不透光度示值误差。

ΔN=N-N0 主要由透射式烟度计校准滤光片,。

二、拟选用的计量标准器及重要配套设备。

三、拟建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1. 透射式烟度计校准滤光片:范围:(20-70)%误差:0.5X(1-lgτ)% k=22. 转速表:0.1级3. 数显温度计:测量范围:10~150℃分辨力:0.1℃4.软线热电偶:10~150℃Ⅰ级5.恒温油槽:温差0.5℃6.通用计数器:测量范围:10ns~105s准确度:10-5~10-6四、拟建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的传递框图。

五、新建计量标准依据。

JJG976-2002《透射式烟度计检定规程》六、现有技术人员、设备及环境情况:人员情况:无设备情况:七、预期年工作量:目前全年在用透射式烟度计约160台。

八、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全面分析。

1、经济效益:按修理行业每企业配1件,160余家左右,约160只左右,收费标准460元/只,考虑到各种因素,按200元/只收费,预计收入3万元/年。

烟气分析仪校准、检定、测试准确性前提

烟气分析仪校准、检定、测试准确性前提

烟气分析仪校准、检定、测试准确性前提摘要;目前在用的烟气分析仪当中气体传感器多为电化学式气体传感器 , 电化学传感器通过与被测气体发生后反应并产生于气体浓度成正比的电信号来工作,被测部分烟气经过探枪、多级烟气过滤器进入传感器室经由渗透膜进入电解槽,使在电解液中被扩散吸收的气体在规定的氧化电位下进行电位电解,其耗用的电解电流求出气体的浓度,关键词:烟气分析仪校准测量准确性1.烟气分析仪:烟气分析仪测定烟气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是采用定点位电解法,待测气体通过电化学传感器的渗透膜进入电解槽,在高于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标准氧化电位的作用下,使电解液中释放吸收的氧、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仪器在经长时间使用后,电池电位不断衰减,电化学传感器灵敏度随着时间不断降低,传感器灵敏度也不断降低,电化学传感器的寿命3-5年,根据使用时间、频率测量值逐渐偏低,同时烟气测试仪的时值误差、重复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逐渐变化。

根据使用情况仪器测量值至少偏低15%以上,同时烟气测试仪的重复性随使用时间的增加会逐渐变差。

2. 定期校准、检定是保证测量结果的重要作用检定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监测能力以及监测结果的公正性,并要确保检定数据准确,仪器设备需进行周期性检定/校准,避免设备在使用中,随时间变化计量型发生偏移,有可能超出允许的误差范围,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

2.1气体检定传感器时值误差的检定将烟气分析仪校准零点后,分别通入能检定、检测标准气体物质,最大流量0.8L/min每种浓度的气体通入3次,读取个稳定示值Ci,按公式(1)分别计算出不同浓度测量值的示值误差A,取其中的最大值为仪器气体检定传感器的示值误差校准结果,当校准结果示值误差±5%Ci-Cs△a = ______ × 100%Cs(1)式中:△a ---浓度示值误差;Ci ----3次测得值中的最大值.Cs ----标准气体浓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
计量标准名称烟气分析仪检定装置
计量标准负责人
建标单位名称(公章)
填写日期
目录
一、建立计量标准的目的…………………………………………………… ( 3 )
二、计量标准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 3 )
三、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 4 )
四、计量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 (6)
五、环境条件……………………………………………………………( 6 )
六、计量标准的量值溯源和传递框图………………………………………( 7 )
七、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 8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 9 )
九、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10 )
十、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验证…………………………………………………( 13 ) 十一、结论……………………………………………………………………( 14 ) 十二、附加说明…………………………………………………………………( 14 )
八、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试验
所使用的标准器为气体标准物质,有效期为一年,在有效期内使用,可不作稳定性考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