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尿管相关感染预防与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液评估

正常尿:淡黄色或深黄色 血尿:洗肉水样血尿多见于肾结核、肾肿瘤、 肾结石、泌尿道结石、急性肾小球 肾炎、肾 盂肾炎、膀胱炎等。 注意:女性患者在 月经 期留尿,易将经血混 入尿液内,造成假性“血尿”,故月经期间留 尿化验是不可取的。
尿液评估

乳糜尿:尿液如同牛奶一样呈乳白色,多因淋巴管阻 塞而引起。 常见于丝虫病,也可由于结核、肿瘤、胸腹部创伤引 胆红素尿 起的肾周围淋巴循环障碍造成肾盂或输尿管破裂时, 淋巴管阻塞而使乳糜液进入尿液。 血红蛋白尿:尿液呈浓茶样或酱油色尿,常见于溶血 反应。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


5、导尿管插入深度适宜,插入后,向水囊注 入10—15毫升无菌水,轻拉尿管以确认尿管 固定稳妥,不会脱出。 6、置管过程中,指导患者放松,协调配合, 避免污染,如尿管被污染应当重新更换尿管。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

.置管后 (1)妥善固定尿管,避免打折、弯曲,保证集尿袋 高度低于膀胱水平,避免接触地面,防止逆行感染。 (2)保持尿液引流装置密闭、通畅和完整,活动或 搬运时夹闭引流管,防止尿液逆流。 (3)应当使用个人专用的收集容器及时清空集尿袋 中尿液。清空集尿袋中尿液时,要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
特别注意


非导尿或穿刺尿液标本细菌培养结果为2种或2 种以上细菌,应考虑尿标本污染的可能,建议 重新留取尿标本送检。 尿液标本应及时送检接种,若尿液标本在室温 下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即使培养结果≥ 105cfu/ml,也不应作为诊断依据,应重新留 取尿标本送检。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

置管前: 1、协助患者先用清水彻底地清洗会阴。 2、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的适应症,避免不必要的 留置导尿。 3、仔细检查导尿包,如导尿包过期、外包装破 损、潮湿,不应当使用。

尿液评估


胆红素尿:尿液呈豆油色,从容器倒出时易挂 于容器壁上不易倒净,震荡后多有泡沫。 多见于黄胆性 肝炎或服用维生素 B12、灭 滴灵、大黄的患者的酸性尿液中。 蓝绿色尿液:多见于服用美蓝、消炎痛、氨苯 喋啶等药物后。
尿液评估


白色或浑浊尿液:某些特殊蔬菜和食物含有较 多磷酸盐或碳酸盐时,特别在寒冷天气中,尿 液可呈现白色混浊或有沉淀现象出现,经过加 热和加酸后浑浊及沉淀消失则无大问题。 但 泌尿系感染、肾盂肾炎、膀胱炎等出现浓 尿和菌尿时因尿内含有大量浓细胞或细菌等炎 性渗出物,新鲜尿液即成浑浊样、白色云雾样, 加热加酸其浑浊均不消失。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
4、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等情况选择合适 大小,材质的导尿管,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 和尿路感染。 5、采用密闭式引流装置。 6、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的目的,配合要点和置管 后的注意事项。
留置导尿目的
(1)记录每小时尿量,测量尿比重。 (2)术中保持膀胱空虚,避免膀胱受伤。 (3)术后引流、冲洗减小腹部切口的张力。 (4)保持尿失禁、会阴有切口或手术者局部清 洁干燥 (5)为尿失禁患者进行膀胱功能锻炼。
你知道吗?




尿液通常是无菌的或一过性少量微生物,但是尿道内 或尿道周围皮肤的菌群会污染尿液标本,从而导致错 误的培养结果。 集尿袋内的尿液不能用作培养。 导尿管末端的尿液也不能用作培养,因为很难避免没 用尿道菌群污染。 除非流行病学调查,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尿培养没 有临床意义,大量病原菌常在这类病人中检出。 留置尿管尿标本常通过专门的采样口采集,不能把导 尿管与集尿袋拔开后收集尿液。


(8)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宜频繁更换导 尿管。若导尿管阻塞或不慎脱出时,以及留置 导尿装置的无菌性和密闭性被破坏时,应当立 即更换导尿管 (9)患者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当及时更换导 尿管,并留取尿液进行微生物病原学检测。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



(10)每天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不需要 时尽早拔除导尿管,尽可能缩短留置导尿管时 间。 (11)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拔除导尿管 时,应当训练膀胱功能。 (12)医护人员在维护导尿管时,要严格执行 手卫生。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
(4)留取小量尿标本进行尿培养时,应当消毒 导尿管后,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标本送检。留 取大量尿标本时(此法不能用于普通细菌和真 菌学检查),可以从集尿袋中采集,避免打开 导尿管和集尿袋的接口。
留取尿培养标本的方法


导尿管采样端口常规消毒,必要时可夹住导尿 管但不超过30分钟,将注射器针头插入采样端 口,抽吸尿液,注入无菌培养瓶中。 运送:30分钟内送往化验室。
1、导尿管多长时间更换一次? 2、集尿袋多长时间更换一次? 3、留置尿管病人需要做尿培养?
讨论
1、导尿管多长时间更换一次? 2、集尿袋多长时间更换一次? 3、留置尿管病人需要做尿培养?
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同时间更换集尿袋效果 观察《齐鲁护理杂志》 2011年30期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不同时间更换集尿袋的 效果。方法:将123例留置导尿管排除尿路感染者随机 分为A、B、C三组各41例,均7 d更换1次导尿管,而集 尿袋A组每3 d更换1次、B组每5 d更换1次、C组每7 d 更换1次,追踪监测菌尿发生,同时对尿液进行细菌培养, 最后进行统计。结果:C组菌尿率低于A组和B组 (P0.05)。三组引流尿液细菌培养共检出5种细菌,细菌 出现最早的为A组,出现最迟的为C组。结论:在严格无 菌操作下,对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每周更换1次集尿 袋不会增加尿路感染的机会。
尿路感染因素

导尿或尿路器械操作占20%--60% 无尿路插管史
留置导尿术

指根据病情需要,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 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
导尿管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


患者方面: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免 疫力和其他健康状况。 导尿管置入与维护方面的危险因素包括导尿管 留置时间、导尿管植入方法、导尿管护理质量 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等。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预防与控制技术
排尿评估的内容(正常人)


次数:白天3-5次,夜间0-1次 尿量:1000--2000ml/d,200--400/次 尿液的性状 颜色:新鲜尿液呈淡黄色或深黄色 透明度:新鲜尿液清澈透明 酸碱反应:ph4.5—7.5平均为6呈弱酸性 比重: 1.015-1.025,与尿量呈反比。 气味:新鲜时酸味久置后有氨味。
机体自身抗感染作用

尿液机械性冲洗作用 尿液:尿素、渗透压、和ph的改变 膀胱粘膜分泌相应抗体IgA、IgG及吞噬细胞 尿道口和外阴皮肤分布的正常菌群。 男性前列腺液的抗菌作用 尿道括约肌的屏障作用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社区获得性细菌感染中最常见的一 种,医院内尿路感染也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之 一。 医院内尿路感染可以散发,也可以是暴发流行。 流行形式已局限性为主,在一个病区或重症监 护室中扩散。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



(5)不应当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 溶液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以预防尿路感染。 (6)应当保持尿道口清洁,大便失禁的患者 清洁后还应当进行消毒。留置导尿管期间,应 当每日清洁或冲洗尿道口。 (7)患者沐浴或擦身时应当注意对导管的保 护,不应当把导管浸入水中。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
运用循证护理探讨留置导尿管的更换时间

摘 要:目的探讨留置导尿管患者更换导尿管的最佳时间。方法 通过提出循证问题、循证支持、循证观察和循证应用4个步骤, 对28例留置尿管患者运用循证护理:(1)动态监测尿液pH值; (2)严密观察患者的尿量、颜色及性质;(3)严格无菌操作, 保持外阴部清洁。结果28例患者中,有3例患者为高危堵塞类 (pH〉6.8),每2周更换1次导尿管;25例患者为非堵塞类 (pH〈6.7),每4周更换1次导尿管,其中有3例因尿液混浊有 沉淀,留置3周后给予更换。28例患者均未发生泌尿系感染。结 论:运用循证护理更科学地提出了留置尿管患者更换导尿管的时 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减少了护理工作量,促进了护理学科的 发展和护理人员知识的更新,有利于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
3.医务人员应当评估患者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 染的危险因素,实施预防和控制导尿管相关尿 路感染的工作措施。 4.医疗机构应当逐步开展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 目标性监测,持续改进,有效降低感染率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
置管时 1、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 范》,认真洗手后,戴无菌手套实施导尿术。 2、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技术原则留置导尿管,动 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粘膜。 3、正确铺无菌巾,避免污染尿道口,保持最大 的无菌屏障。
导尿管相关感染的方式

来自百度文库
主要为逆行感染。 医务人员应针对危险因素加强导尿管相关尿路 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l 来自集尿系统的 尿袋通过导尿管 管腔的上行感染, 多发生导尿操作 24-48小时内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定义:指留置导尿后或拔除导尿管4小时内发 生的泌尿系统感染 临床症状: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 刺激症状,伴有或不伴有发热并且尿检有白细 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 野,插导尿管者应结合尿培养。
纯硅胶气囊导尿管
硅胶涂层气囊导尿管
常见导尿管形状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

管理要求 1.医疗机构应当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预 防与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 作规程,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2.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关于无菌技术、导尿操作、 留置导尿管的维护以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 防的培训和教育,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
病原学诊断

在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清洁中段尿或导尿留取尿液, 培养革兰氏阳性菌≥ 104cfu/ml, 培养革兰氏阴性菌≥ 105cfu/ml。 2、耻骨联合上膀胱穿刺留取尿培养≥ 103cfu/ml
病原学


80%为G-菌:肠杆菌、假单胞菌; 20%为G+菌:链球 菌、葡萄球菌、肠球菌。 近年来医院感染中病原菌发生新变化,铜绿假单胞菌 的比例进行性增加,耐药性问题愈来愈严重,且为多 重耐药; 高效抗菌药物的长期使用,增加了真菌性尿路感染的 发生,以白色念珠菌最常见; 糖尿病人易发生金葡菌尿路感染; 免疫受损病人易发生尿路巨细胞病毒感染。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要点

4、充分消毒尿道口,防止污染。要使用合适 的消毒剂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其周围皮肤粘膜, 棉球不能重复使用。男性:先洗净包皮及冠状 沟,然后自尿道口、龟头向外旋转擦拭消毒。 女性:先按照由上至下,由内向外的原则清洗 外阴,然后清洗并消毒尿道口、前庭、两侧大 小阴唇,最后会阴、肛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