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论学习
古人做学问的方法
古人做学问的方法如下是有关古人做学问的方法:一、“思·问·习”读书法。
这是孔子主张的读书方法。
1.重视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要动脑筋。
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2.不懂就问。
读书在于求知识,不懂又不问是求不到知识的。
他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孔子自己亦是如此:“子入太庙,每事问。
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 子闻之,曰:'是礼也。
'”《论语·八佾》3.发现问题时,切不可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4.提倡经常巩固复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他又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二、“假物”读书法。
这是荀子所主张的。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跛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苟子·劝学》)荀子把“假物”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它就是说要利用一切有利条件来学习。
他认为人们的天资并没有多大差别,只要善于充分利用客观条件,就能缩短成才的时间。
三、“精至”读书法。
这是王充提出的读书方法,也就是用心专一的读书法。
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也。
宋之庖丁学解牛,三年不见生牛,所见皆死牛也。
(王充{论衡》) 王充的“精至”观点,正是一种读书要读到入迷成癖的境界,才能学之“精至”。
四、“不求甚解”读书法。
这是陶渊明提出来的读书法。
读书时要抓住重点,去繁就简和独立思考。
明代状元杨慎说:“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是不为两汉以来经书中的繁琐考证所左右,而是能够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
古人谈读书彭端淑说的话
古人谈读书彭端淑说的话古人把读书看作是最高的学习,也是求知若渴的人的必备能力。
在一些欧洲和亚洲的古代文献中,都可以看到读书的重要性。
在《论读书》一文中,彭端淑先生发表了他的看法。
彭端淑先生说,“虽然人的心智和知识有限,但学习永不止息,以至于即使再努力读书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我们的无知。
”他还认为,读书是一个人发展知识基础和提升智慧的重要媒介,能够使人们有足够的理论知识,也可以增强实践应用能力。
在彭端淑看来,在读书中,要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得专心致志,凭自己的努力把书本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更好地发挥书本中的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因此,他建议读书的人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以便从书中理解更多的知识。
同时,人们还应该学会扩大视野,在读书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并使用其他的资料来拓展自己的知识,以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读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改善情操。
彭端淑认为,勤奋读书既可以培养人们的品行,使他们养成择善固坚的品德,走出自己的歧途,也可以让他们不断地思考,以便思路以及眼界都不断地开阔。
彭端淑还说,“一定要拿一本书去看,去研读,去思考,去改进自己。
让它成为你永不放弃的引路人,不断激励你前行,即使你疲惫,也要坚持读书。
”这句话激发了无数读书人思考、终身不断求学的火花,也引发了许多人不断努力,勤奋读书,使之成为一种习惯。
彭端淑先生曾说过:“读书可以让人具有高尚的品质,坚持学习,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读书不是为了赚取荣誉和声望,而是为了提升人的智慧和精神,并且逐渐拥有更高的境界。
只有经过恒心不懈的学习,一个人才能获取足够的知识,才能走出困境,用自己的实力谋取自己的利益。
因此,彭端淑先生对读书这件事充满热情,认为只有读书才能让人获得真正的见识,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增强大家的智慧。
读书是一件值得珍视的事情,它可以激发人的思维,改变自我的思维模式,让人能够清楚地把握未来,撰写出自己的故事。
总之,彭端淑先生的观点对于所有想成为富有智慧的人来说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古人学习增加教养事实论据
古人学习增加教养事实论据“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朱熹很喜欢《二程粹言》中的这句话,把它记在了《近思录》中。
在朱熹看来,仁本身即是一种道理。
这种道理是正确的,蕴含着内在秩序。
失去了这个道理,就会没有次序,产生混乱。
从“仁即道”“仁即理”的角度出发,达成“仁”的目标就要循着它的理序、按照一定规律去做。
对于程朱理学的信奉者来说,修身成仁是具有终极意义的人生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方式便是读书治学;而治学之道关键也在于循着学问的内在理序渐进。
由此可见,由天理之序而学问之序,宋儒的这套循理治学功夫,对现代人如何学习知识、提高修养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天叙自然理序流变朱熹在讲解《皋陶谟》的天叙(即天然次序)观念时曾这样写道:“因其生而第之以其所当处者,谓之叙;因其叙而与之以其所当得者,谓之秩。
天叙便是自然底次序……秩,便是那天叙里面物事,如天子祭天地,诸侯祭山川,大夫祭五祀,士庶人祭其先……”儒家所谓的天和自然,并不只指物质的自然世界,还包括人类社会,即人类社会和物质世界都应该遵循天然的、自然而然的秩序。
为什么呢?朱熹认为,天在未生之前的无极境界是无所谓序的;太极境界处于无序和有序的过渡状态;但天的产生、世界的形成过程一定是有次第性、次序性的;反过来说,次第性、次序性是天生的、天然的、自然的。
所谓天叙,就是自然的次序;按自然的次序去行动,去教人处事,就是秩。
换而言之,自然和社会次序既是一种天生合理的、实然的存在,同时也是应然的、必须遵守的规范。
天叙,映射到自然就是春夏秋冬的时序,映射到社会就是仁礼义智的人伦理序。
朱熹用五行来比拟仁礼义智,引起了一位名叫道夫的弟子的疑问:以前先生说五行不是相互生成,是一同生成的,现在又说它们相互有关联,这怎么解释呢?朱熹回答,说五行一齐产生也行,说它们相生也行,两种说法不矛盾。
理依气而生物,一气分做二气,又分做五行,散为万物。
“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
谈古人的学习观
谈古人的学习观“立身百行,以学为基”,这是一条古训。
出自元代许名奎的《劝忍百箴·好学之忍》。
我国古代思想家高度重视学习。
他们指出,一个人仅仅好仁、好智、好直、好勇、好刚是不够的。
只有通过学习,懂得理义,掌握道德学问,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才可以“广明徳慧”,“处今知古”,德业日进。
虽然世人把孔子奉为“生而知之”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也承认,他并非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者。
他还表示,“加我数年(让我多活几岁),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论语·述而》)在先哲们看来,学习好处多多,“学而成贤”、“学而致道”、“学而成美”,若离开学习,则“不知理义”、“不成其德”,一事无成,故“天资虽聪,不学不贤”。
据此,荀子认为,“纵性情,而不足问学,则为小人矣。
”(《荀子·儒效》)汉代的杨雄甚至指出:“人而不学,虽无忧,如禽何?”(《法言·学行》)意谓一个人不学习,即使无忧无虑,与禽兽有什么两样?关于古人的学习动机.虽然有人提倡“学也,禄在其中矣”(《论语·卫灵公》),鼓吹什么“学而优则仕”,“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但多数哲人还是学以自立,有志于社会。
例如,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杨雄说:“学者,所以修性也。
”(《法言·学行》)陆游则明确主张:“读书本意在元元(百姓)”(《陆游集·读书》)。
荀子还强调指出:“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应当)学。
”(《荀子·大略》)学习不一定非要从政,但为官必须学习。
因此,“学者要淡得功名、须是力学。
”(陆世仪《思辨录辑要》)那么,如何治学?治学首先要正心。
宋代陆九渊认为,“学者须先立志”“无志,则不能学”(《陆九渊集》),“学者贵卓然自立,尤贵奋发有为”(张百行《困学录集萃》)。
学必求益。
如果“学而为名,内(内心涵养)不足也。
”(杨时《论学篇》)除了要端正学习动机,还须讲求学习的态度、方式和方法。
古人对学习目的的论点
古人对学习目的的论点
学习目的:志于道
在孔子看来,学习先要立志,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即要“志于道”,立志于把握和实践“道”。
当然,要“志于道”,还需要有实现“道”的能力,所以孔子亦把通过学习增长才干、提高能力素养作为学习的重要目的。
他针对当时一些人一味追求知名度甚至虚名的现象指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论语宪问》)这是说:古时候的学者求学是为了丰富、提高自己,而当今的学者求学则是为了知晓于人,以便在社会上博得名声。
他反复强调:“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论语卫灵公》)“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论语宪问》)“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论语里仁》)孔子的这一思想强调学习的重要目的应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与我们今天强调的素质教育在基本精神上应是一致的;对今天我们学术界存在的那种不作扎实艰苦的科研工作而急于成名的学术浮躁之气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以谋名利的腐败学风,不啻一剂医治良方。
学习态度:诚实、虚心、精进
首先,学习要老实。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他在谈到自己对有关问题的知识时,能明确地承认哪些是自己知道的、哪些是因为资料不足而存有缺憾的;他
还主张一个人只应讲自己知道的,对自己所不知的或所闻而没有确证的则应存而不论。
统编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文预习和知识点总结
第25课《古人谈读书》知识点预习和复习目录知识点 (1)课文主题: (1)生字组词: (2)多音字: (3)形近字: (3)课后习题答案: (3)《古人谈读书》原文 (5)知识点课文主题:本文围绕读书学习这一主题,选取了三则古人谈论读书的小古文,从读书态度、读书方法、读书需具备的条件等方面进行探讨,启发我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热爱读书,善于读书。
[注解]一①敏:勤勉。
②好:喜好。
③耻:以……为耻。
④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知:同“智”,智慧。
⑥识:记住,这里读zhi。
⑦厌:满足。
⑧诲:教诲。
二①谓:说。
②漫浪:随意。
三①士人:读书人②恒:恒心。
③下流:下等,劣等。
生字组词:词:耻辱可耻无耻耻笑不耻下问诲:教诲训诲诲让诲人不倦谓:称谓所谓谓语无谓诵:朗诵诵读传诵背诵熟读成诵岂:岂止岂敢岂料岂肯岂有此理恒:恒心永恒恒久恒言持之以恒窥:窥视窥探窥伺窥测管中窥豹皆:比比皆是皆大欢喜人尽皆知缺:缺少缺乏残缺缺席完好无缺多音字:好:hào好奇hǎo好看观:guān参观guàn道观形近字:耻(羞耻)址(地址)诲(教诲)悔(后悔)诵(背诵)涌(汹涌)恒(恒心)桓(盘桓)皆(皆大欢喜)旨(旨意)缺(缺少)缸(水缸)课后习题答案: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朗读文言文,首先要把握停顿,读准节奏。
文言文句式长短不一,意思也相对不容易理解,因此为了正确地把握停顿,读准节奏,我们除了理解字词句的含义之外,还应掌握一些简单的语法知识,如辨别词性、划分句子成分等,更准确地掌握停顿。
其次要反复诵读,培养语感。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译文:A、勤勉而喜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智慧啊。
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诲人不感到疲倦。
B、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意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古人论治学:贵学·尚识
古人论治学:贵学·尚识●日就朋将,学有缉熙于光明。
《诗经·周颂·敬之》缉熙:积渐广大。
长期不懈地坚持学习,就能达到无比光明的境界。
●圣可积而致,途之人可以为禹。
《旬子·性恶》圣:指最高的道德和智慧。
积:积累。
致:达到。
途之人:指平凡的人。
禹:夏禹,传说中古代部落花流水联盟的领袖。
喻品德崇高的人。
只要不懈的努力,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培养成为高尚的人。
●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管子·形势解》圣:道德智能极高。
勤于学习才能成为德智极高的人。
●所谓圣者,须学以圣。
汉·王充《论衡·实知》学而不厌,才可达圣哲之镜。
●骐骥虽冼,不遇伯乐不致千里枣人才虽高,不务学问不能致圣。
汉·刘向《说苑·建本》骐骥:骏马。
疾:快。
伯乐:相传古之善相马者。
骐骥虽跑得快,但如果不被子伯乐发现就不会成为千里马;人的才能虽高,但如果不研究学问就不会成圣人。
●上圣也,犹待学问,其智能乃博,其德乃硕,而况于凡人乎!汉·王符《潜夫论·赞学》犹:还。
待:需要。
即使是最有道德学问的人,还需要继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更渊博。
●欲显勋绩扬光烈者,莫良于学矣。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想要建功立业,把美德壮举发扬光大,再没有比学习更好的了。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汉·王充《论衡·效力》有知识就有力量。
●明智之所求者,学问也。
汉·王充《潜夫论·赞学》聪明的人所孜孜以求的就是学问。
●不闻大论,则志不宏;不听至言,则心不固。
汉·荀悦《申鉴·杂言》不知道大道理,就不会有伟大的志向;不听深切中肯的言论,就不会有坚定的意志。
●学则正,否则邪。
汉·扬雄《法言·学行》读书学习就会走上正路,否则就会走入邪道。
●学则治,不学则乱。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有学识就能治理事物,无学识就会把事理搞乱。
古人谈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古人谈读书的态度和方法一、古人谈读书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出自于论语,表明了一种诚实的学习态度。
转股论谈读书当成我从什么这句话体会到要以诚实的态度去对待学习,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古人谈读书的方法:1、董遇:“三余”读书法汉代的著名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要学会利用空闲时间学习。
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
”意思是说,冬天,没有什么农活,这是一年之中的空余时间;夜间,天黑不能出去活动,这是一天之中的空余时间;雨天,不能下地劳作,这也是可利用的空余时间。
2、苏轼:“八面受敌”读书法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法,是很著名的一种读书方法。
这里的“八面”,是指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将研究对象分为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方,然后各个击破。
3、欧阳修:“计字日诵”读书法北宋文豪欧阳修的“计字日诵”读书法,是根据自己的读书经历归纳而成的。
他曾经精选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书,约5万多字,然后规定每天熟读300字,用三年半时间全部熟读完毕。
每天背诵150字,只要七年时间就背熟了。
4、陈善:“入书出书”读书法南宋人陈善著有一部《扪虱新话》,他在书中写道:“读书须知出入法。
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
惟知出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读书要知入知出。
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掌握书中的内容实质;出,就是要从书中跳出来,能够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开始读书时要求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要求出。
5、张溥:“七焚”读书法明代学者张溥的“七焚”读书法,强调读写并用,强调“眼到、手到、心到”。
他的读书法分为三步:第一步,每读一篇新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读。
第二步,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
吴尚之:古人谈读书十则
吴尚之:古人谈读书十则吴尚之委员整理的古人谈读书十则如下:1. 刘向:“学无迟暮”。
刘向在《说苑》中记述了晋平公与师旷的对话,认为无论何时开始学习都不算晚,少年、壮年、老年时期,读书学习,各有风景,各有千秋,不分早晚,何谈迟暮。
2. “当以三余”。
即董仲舒所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这三余都是适合读书的时机,应该抓紧时间学习。
3.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只学习不思考会感到迷茫,只思考不学习则会感到疑惑。
4. 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这句话告诫我们不要盲目相信书本上的知识,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断。
5. 荀子:“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这句话强调了积累的重要性,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6. 韩愈:“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这句话强调了勤奋和专注对于学业的重要性,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7. 司马光:“研卷须用三余力,灯火阑珊处”。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需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和耐心,只有在不断地探索和思考中才能取得进步。
8. 朱熹:“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要有计划性和系统性,不能盲目追求速度和数量。
9. 陆游:“万卷虽多应具眼,一言犹在当深求”。
这句话告诫我们读书要有选择性和批判性,不能盲目接受所有知识。
10. 郑燮:“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这句话强调了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提高写作能力。
这十则古人谈读书的内容不仅包含了古代先贤的读书观点和方法,更体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
古人谈读书(二)翻译意思
古人谈读书(二)翻译意思
《古人谈读书》是部编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文围绕读书学习这一主题,选取了三则古人谈论读书的小古文,从读书态度、读书方法、读书需具备的条件等方面进行探讨,启发我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热爱读书,善于读书。
古人谈读书(二)是本课的第二个片段。
原文: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宋]朱熹翻译: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意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
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作者简介: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
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
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古人谈读书 注释原文
古人谈读书注释原文古人对于读书的重要性和方法有着丰富的讨论和注释。
以下是对于古人谈读书的一些注释原文的解释和解读。
1.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为政》)。
这句话是孔子在《论语》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无论与谁一起行走,都能从对方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这句话强调了与人交流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应该虚心向他人学习,不论对方的身份地位如何,都能从他们身上汲取知识和智慧。
2. 《大学》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这句话出自《大学》,它强调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首先,要广泛博学,涉猎各种不同的知识领域;其次,要善于提出问题,审问自己和他人,深入思考问题的本质和内涵;然后,要善于辨析,明确事物的真相和本质;最后,要坚定地付诸实践,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 《资治通鉴》曰,“读书必须用心,细心而用心。
”。
这句话强调了读书要用心的重要性。
读书不仅要有耐心,还要有专注和细致的态度。
只有用心去读,才能真正理解书中的内容,从中获得知识和启发。
4. 陆游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这句话是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名句。
他强调了读书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写作的影响。
读书破万卷,意味着广泛的阅读,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这样在写作时才能游刃有余,下笔如有神。
5. 朱熹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这句话是朱熹在《四书集注》中的一句名言。
他指出了读书的三个层次。
首先是心到,即用心去读,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其次是眼到,即仔细阅读,理解文字的含义和蕴意;最后是口到,即读出声音,通过口头朗读来进一步加深对文字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对这些古人谈读书的注释原文的解释和解读,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于读书的重视和对于读书方法的指导。
他们认为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修身养性、提高思维能力的方式。
读书要虚心向他人学习,用心去读,广泛涉猎各种知识领域,善于思考和辨析,坚持实践,才能真正领悟到书中的智慧。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课堂笔记本课知识点
课文主题:本文围绕读书学习这一主题,选取了三则古人谈论读书的小古文,从读书态度、读书方法、读书需具备的条件等方面进行探讨,启发我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热爱读书,善于读书。
形近字:耻(羞耻)址(地址)诲(教诲)悔(后悔)诵(背诵)涌(汹涌)恒(恒心)桓(盘桓)皆(皆大欢喜)旨(旨意)缺(缺少)缸(水缸)[注解]一①敏:勤勉。
②好:喜好。
③耻:以为耻。
④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知:同智,智慧。
⑥识:记住,这里读zhi。
⑦厌:满足。
⑧诲:教诲。
二①谓:说。
②漫浪:随意。
三①士人:读书人②恒:恒心。
③下流:下等,劣等。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写江南水乡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
2.东南西北用表达方位的词语,突出鱼儿在水中畅快地嬉戏的情景3.五句鱼戏莲叶采用反复咏唱的方式,勾勒了一幅鱼儿围绕莲叶四面游动的动人画面。
这是一首采莲歌,描绘的是江南水乡人们采莲蓬的情景,反映了采莲人欢乐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①句子解析1.雪白雪白的浪花,哗哗地笑着,涌向沙滩,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2.小娃娃嘻嘻地笑着,迎上去,捡起小小的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挂在胸前。
写孩子们用海螺和贝壳穿成彩色的项链,表现了小娃娃的聪明可爱。
3.快活的脚印印在沙滩上,穿成金色的项链,挂在大海胸前。
指孩子在沙滩上行走时留下的一串串脚印,沙滩是黄色的,踩出的脚印也是黄色的,所以说是金色的项链。
②主要内容:课文描写了雪白的浪花涌向金黄的沙滩带来了大海礼物海螺和贝壳,小娃娃在沙滩上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项链挂在胸前的场景,快活的脚印落在沙滩上送给大海当做项链。
句子解析1.雪,下个不停,一连下了好几天。
下个不停、一连说明雪下得很大,下的时间长。
为下文写堆雪人做好了铺垫。
2.这天早上,天晴了,兔妈妈要出门去。
小白兔嚷起来:妈妈,妈妈,我也要去!嚷写出了小白兔要跟妈妈出去的急切心情。
3.小白兔添了柴,把火烧得旺旺的,屋子里渐渐暖和了。
古人论读书_文言文翻译
古之君子,好学不倦,是以博学多识,智勇双全。
读书之道,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基也。
孔子曰:“君子不器。
”此言读书之益,非止于器用之末,而在于涵养性情,扩充德行,增益智慧。
故古人论读书,多以此为宗。
孟子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读书之乐,在于得英才而教育之。
夫读书者,所以求道也。
道者,天理之所在,人心之所向也。
读书以求道,则可以知天命,明心性,修己治人。
是以读书者,必先立其志,正其心,诚意,正其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礼记》有云:“博学笃志,切问近思,仁在其中矣。
”读书之要,在于博学而笃志。
博学,谓广博地学习,涉猎群书;笃志,谓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读书贵在精,不在多。
精者,专心一志,深入钻研;多者,广览博采,博闻强识。
读书而能切问近思,则能近道矣。
荀子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读书之道,在于积累。
积学如积薪,后来者居上。
读书不辍,日积月累,终成大器。
故古人读书,必先立定志向,持之以恒,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汉书·艺文志》云:“学者所以求道也,道在日新。
”读书之益,在于求道。
道,即天理之所在,人生之真谛。
读书以求道,则能日新其德,日新其知,日新其行。
读书者,当以日新为志,不断进取,以求达到人生之极致。
《史记·太史公自序》云:“学者非必为仕,仕者非必为学。
”读书之用,在于致用。
读书非为求官,求官非为读书。
读书者,当以天下为己任,以道自任,以德自任。
读书而能致用,则能治国平天下。
《三国志·诸葛亮传》云:“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读书之能,在于广才。
读书可以增广见闻,增长才干。
才者,德之资也。
读书而能广才,则能立身处世,建功立业。
古人论读书,多有至理名言。
如王阳明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读书之乐,在于乐在其中。
读书者,当以乐为志,以乐为行,以乐为终。
综上所述,古人论读书,莫不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以求道、致用、广才为要务。
古人谈读书其二背景
古人谈读书其二背景
古人谈读书其二背景
在古代,读书被视为一种高尚的行为,被认为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
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佛家,都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不同的读书方法和目的。
下面将从儒家、道家和佛家的角度来探讨古人对于读书的看法和背景。
儒家注重礼法教育,认为读书是修身养性的关键。
孔子提出了“君子六艺”,其中“文”即是指读书学习。
儒家强调读书要广泛涉猎经典,通过学习经典的文化知识来修养自己。
在儒家看来,读书不仅是为了提高个人的修养,也是为了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因此,儒家注重实践,他们认为只有读书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读书的收获最大化。
道家则强调读书的目的在于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平静。
道家认为,人生应该追求自然、无为而治的境界,而读书是达到这个境界的重要途径。
道家主张“若存若亡”,即在读书的过程中要放松心态,不被功名利禄所困扰,不要过于追求名利,而是要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佛家则将读书视为修行的一部分。
佛家强调通过读书来认识世界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以此来解脱苦难。
佛家注重禅修,读书被视为禅修的一种方式,通过对佛经的阅读,探索内心的自我,达到超越苦难的
境界。
总而言之,古人谈读书的背景是基于对人生的不同追求和价值观的不同。
儒家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平静,佛家追求解脱苦难。
无论是哪种追求,读书都被视为通向目标的一条路径。
古人对于读书的看法和背景,为我们今天的读书提供了一种深思熟虑的方式,并鼓励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人论学习
古人论学习{将历代古人关于学习之格言集于一篇,连成一文,岂不乐哉。
}
学不可以已。
君子之学,死而后已。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少而不学,长无能也。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
昏与庸,
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庸而力学不倦者,自立者也。
满招损,谦受益。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
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三到之
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
斯。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不积硅歩,无以至千
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得
之在俄顷,积之在平日。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人之知识,若蹬梯
然,进一级,则所见愈广。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
也。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取之于水而寒于水。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
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学贵专,宁精勿杂,宁专
勿多,不以泛滥为贤。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善读书者,曰攻曰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
无一物。
读有字书,却要识没字理。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头悬梁,锥刺股,波不教,且勤苦。
如囊萤,如映雪,家虽贫,学不辍。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学习——永远不晚。
少而好学,
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如果不想在世
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译文
学习不能够终止。
人要活得老,学到老,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青少年是学习的最佳年龄期。
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不应该的。
小时候不
好好接受教育,长大后就没有才能,老了以后怎么办呢?年轻时不努力进取,
年老时后悔悲伤也晚了。
人有聪明和愚钝之分,聪明和敏捷是可以依靠又不可以依靠的,凡是依靠
自己的聪明与敏捷而不学习的人,是自取失败的人。
愚钝和平庸是能限制而又
不能限制人的,凡是不被自己的愚钝和平庸限制而能坚持学习的人,是自求上
进的人。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自满会招来
损害,谦虚则能得到益处。
对于
一个问题,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明智的。
几个人走到一起,
他们中间定有我可学习的人。
选择好的而学习他,对照不好的而改正自己的不足。
无论他的地位高还是低,无论他的年龄大还是小,只要有学问,他就是老师。
聪
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羞耻。
聪明并且喜欢向别人请教,
然后才能成为有才能的人。
学习的方法是熟读,反复思考,循序渐进,日积月累。
读书有三到:即心到.
眼到.口到。
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到了,眼口哪有不到的呢?口里反复读,
心里反复思考,白天想这个问题,晚上也想这个问题,多读几遍书,道理自然就
懂得了。
读通了大量的书,写起文章来如有神灵帮助一样。
不半步半步地走,就
走不完千里的路程;不汇集细小的水流,就形不成浩瀚的江海。
好马一跃,跨不
过十步的距离;劣马不停地走,也能走完千里的路程。
用刀子刻几下就放下,就
是很容易刻的朽木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就是坚硬的金属和石头也能雕刻成
器物。
长期学习来积累知识,研究其中的道理,来丰富自己的才能。
在写诗作文
章时,有时突然得到巧妙的构思,得到精妙的词句;在研究活动中,有时也会出
现意料之外的奇特发现,这都是平时积累的结果。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获求知识是无限的。
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
人学
知识就像登梯子一样,是循序渐进,步步登高的。
每进一步,都能接触到更多知
识。
而知识积累得越多,思想境界也越高,眼界也越宽阔。
不登上高山,不下到
深水中,就不知道天高地厚。
靛青是兰草中提取出来的,但比兰草的颜色还要深;
冰是由水结冻而成,但比水的温度低。
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
生强。
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业各有专门研究,不过是这样罢了。
学习贵在有专
攻,宁精勿杂,宁专勿多,不以漫无目标地涉猎为可贵。
书好像药一样,会读的人可以由愚昧变得聪明。
善于读书的人讲深入研究,讲
广泛学习。
深入研究,就能攻破一个又一个难关;广泛学习,就没有什么不懂的。
读书不能停留在字面上,而应理解包含在字里行间的深意。
学习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勤奋和苦读而已。
晋朝人孙晋凭借其独特的“头悬梁”
的苦读精神,终能通今博古,满腹经纶,成为晋时知名的大儒。
战国时洛阳人苏秦
凭借其“锥刺股”的苦读精神,成为历史上有名的纵横家。
晋朝人车胤因家中贫寒,
晚上看书没钱点灯,他就捉些萤火虫放在纱布缝制的袋子里面,借着萤火虫发出的
微弱的光苦读,最终官至户部尚书。
晋朝人孙康借着雪光苦读,成为有名的学者。
这些古人都为我们树立了勤学苦读榜样。
总而言之,学业的精深在于勤奋,而荒废则在于贪玩。
做事情的成功在于思考,
而失败在于盲从。
学习永远不晚。
少年时期好学,犹如初升的太阳;成年之后好学,
就像中午的阳光;年老之后好学,好比点燃的烛光。
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
那就要学习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