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真题和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真题和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历年简答题真题和参考答案2021年上半年简答题:1.简述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

解析:(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2)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3)注意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和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意识。

2.简述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解析:(1)体验成功经验。

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

成功的经验会提高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人的自我效能感。

(2)树立适当榜样,获得替代经验。

学习者通过观察示范者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影响。

当一个人看到与自己的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了成功,就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反之就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3)言语说服。

这是试图凭借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和自我引导,来改变人们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方法。

(4)情绪唤起。

良好的情绪和生理状态也影响自我效能的形成。

3.简述教育叙事研究的一般步骤。

解析:(1)确定研究问题与研究对象;(2)进入研究现场获得经验文本;(3)分析研究经验文本;(4)形成叙事文本。

2020年下半年简答题:1.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启示。

解析: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论,教育教学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提供活动。

(1)教师既应给学生创设大量的物理活动,也应该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心理活动机会。

(2)在形式运算前,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从现实物体和事件中学习的机会。

2.创设最佳难度。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提问来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并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

3.关注儿童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认识到儿童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成人不同,并根据儿童当前的认知机能水平提供适宜的学习活动。

4.认识儿童认知发展水平的有限性。

教师应该遵循儿童认知发展顺序来设计课程。

5.让儿童多参与社会活动。

皮亚杰认为环境教育重于知识教育,随着儿童参与的社会活动的增多,他们逐渐认识到他人的观点与自己的不同。

2.简述小学班主任对学优生的教育策略。

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2017上、2017下、2018上)

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2017上、2017下、2018上)

2017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学人物与观点的对应关系。

斯宾塞在其著作《教育论》中主张教育的目的应切合实际需要,从多方面为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做准备,认为“为我们的完满生活做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

因此,提出“教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斯宾塞。

故C项正确。

A 项: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思想,主张“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该进学校”。

与题干不符,排除。

B 项: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提出三中心理论: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杜威提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

与题干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发展时期具有不平衡性。

题干中,在某一时期某一方面发展特别迅速,其他时期相对平稳,属于个体发展不平衡性的表现,如狼孩错过语言发展期就很难学会人类的语言。

故D项正确。

A 项:顺序性是指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与题干不符,排除。

B 项:阶段性是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个别差异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从群体的角度看,一方面,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它不仅是自然性别上的差异,还包括由性别带来的生理机能和社会地位、角色、交往群体的差别,这些差别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发展的方面和水平上的差别。

另一方面,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上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

与题干不符,排除。

95故正确答案为D。

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学记》中所蕴含的教育思想的理解。

2017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2017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师应引导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出选择,这是尊重和发挥()。

A.学生的主体性B.学生的差异性C.学生的创造性D.学生的发展性1.【答案】A。

解析: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应该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而是应该积极主动的。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创设启发诱导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材料,线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探索发现。

题干中教师引导学生做选择,是尊重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表现。

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并把中国文化带回自己的祖国。

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A.文化传承功能B.文化创造功能C.文化更新功能D.文化传播功能2.【答案】D。

解析: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传播和交流作用。

教育通过传播文化,使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不断优化各自的文化,使文化相互发展相互繁荣。

题干中留学生来我国学习文化并带回祖国的做法,体现了教育具有文化传播的作用。

3.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史上,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的教育家是()。

A.杜威B.卢梭C.康德D.洛克3.【答案】B。

解析:卢梭在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教育,认为出自造物者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都变坏了。

还倡导儿童本位的教育观,提倡要高度尊重儿童。

题干中“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的教育家是卢梭。

4.小芳常常因为不守纪律而受到批评,但她不以为然,还说只要学习好,守不守纪律无所谓。

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首先应采用的教育方法是()。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含答案解析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儿童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不同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儿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决定了教育工作要()。

A.循序渐进B.有针对性C.因材施教D.抓关键期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特征要求教育工作要有一定的针对性。

故本题选B。

2.“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

”这一儿童中心理念出自教育家()。

A.洛克B.康德C.杜威D.培根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杜威主张以儿童为中心,题干中体现的正是教育要以儿童为中心。

故本题选C。

3.小学班级管理中,既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条件,又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是()。

A.班主任工作职责B.班主任自身素质C.班级学生的质量D.对班级学生的了解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班主任。

在班主任的工作中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条件又是决定班主任工作成效的主要因素。

故本题选D。

4.“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

”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4.【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德育的方法。

陶冶教育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的“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是让学生在学校的良好环境中耳濡目染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育水平。

故本题选A。

5.小学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说明教育对文化具有()。

A.继承功能B.传递功能C.选择功能D.创新功能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能力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能力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能力试题(小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认同的教育起源论是( )A.神话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2.在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

A.德育B.劳动技术教育C.体育D.智育4.就儿童发展的整体而言.生理成熟是先于心理成熟的。

十几岁的孩子就其身体发育来看,已经很接近成人的水平了,而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却要比成人低得多。

这表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不平衡性B.顺序性C.个体差异性D.互补性5.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辐合型D.发散型6.孔德说:“真正的个人是不存在的。

只有人类才存在。

因为不管从哪方面看,我们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

”这种教育目的论属于( )。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知识本位论D.能力本位论7.“将心比心”“以己度人”体现的印象形成效应是( )。

A.晕轮效应B.刻板效应C.投射效应D.近因效应8.陈老师从教30 余年,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反思自己的教学问题,不断创新。

这体现的教师角色是( )。

A.教育教学的研究者B.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C.社区型的开放教师D.学生学习的促进者9.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的研究方法是( )。

A.教育观察法B.教育实验法C.历史研究法D.个案法10.小新的爸爸拿来两罐同样分量的可乐,爸爸将其中的一罐倒进一个大杯子里,将另外一罐倒进两个小杯子里。

辽宁省2017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制度的影响因素考试试卷

辽宁省2017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制度的影响因素考试试卷

辽宁省2017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制度的影响因素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下列属于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是()A:《战争与和平》B:《罪与罚》C:《傲慢与偏见》D:《简爱》2、幼儿的直立行走动作。

是在无意识动作基础上逐渐产生的。

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顺序是。

A:抬头—翻身—坐—爬—站—走B:抬头—坐—翻身—爬—站—走C:翻身—抬头—爬—坐—站—走D:抬头—翻身—爬—坐—站—走3、微格教学是一种运用现代教学设备帮助教师掌握教学技能的方法,其最主要的特点是()A:小步骤、程序化训练B:小步骤、模仿训练C:小步骤、在实践中训练D:小步骤、整体训练4、最早提出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历史时期是在__A.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B.第二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C.第三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D.信息革命出现5、”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的说法反映教师的劳动具有()A:连续性B:示范性C:长期性D:创造性6、《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这体现了教学中的____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7、儿童学习概念的主要方式是。

A:通过生活实践B:自己总结C:向成人学习D:通过阅读8、学科课外活动属于()A:教育性活动B:知识性活动C:休闲活动D:娱乐活动9、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的优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

”这句话提示教师要。

A:尊重和欣赏学生B:对学生严慈相济C:对学生因材施教D:团结和关心学生10、一个社会的教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教育常常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发展状况E:重视个别差异11、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现特征是__。

A.学校的产生B.学制的建立C.教育实体的出现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的出现12、”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出自下列哪部作品____A:《山海经》B:《封神榜》C:《搜神记》D:《史记》13、下面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教育与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B:教育的发展受国家政治历史的影响C:教育的发展应脱离政治的影响D:教育的发展是不可能脱离文化的影响14、下列选项中,____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解析)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解析)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题解析1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创立阶段的人物和观点的对应。

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了“泛智”教育思想,他主张把一切知识教授给一切人和教育要适应自然,提出了统一的学制系统以及新颖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

“泛智”教育思想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为创立独立的、系统的教育学奠定了基础,对西方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以及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因此,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故A项正确。

B项:赫尔巴特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科学教育学之父。

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与题干不符,排除。

C项:赞科夫是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

他在《教学与发展》中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

与题干不符,排除。

D项:布鲁纳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

他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式学习。

与题干不符,排除。

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社会属性。

教育的社会属性包括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

其中,教育的永恒性是指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教育就存在。

题干中,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需,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均体现了教育永恒性的特征。

故C项正确。

A项:教育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学校教育的控制权属于一定的当权阶级,当权阶级为了使教育为自己的统治服务,教育必须反映当权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表现出鲜明的阶级性。

阶级性是教育的历史性在阶级社会中的必然反映。

与题干不符,排除。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与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与参考答案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 分)1. 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既要坚持统一要求,又要注重()A. 学生自主B. 教师主导C. 教学相长D. 因材施教2. 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城乡、区域和校际的均衡发展,这体现了义务教育具有()A. 公共性B. 明主性C. 免费性D. 强制性3. 儿童身心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连续的、不可逆的过程。

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A. 阶段性B. 整体性C. 顺序性D. 差异性4. 小学德育的基本途径是()A. 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B. 少先队活动C. 品德课和各科教学D. 班主任工作5. 班主任李老师常常与学生协商处理各项班级事务,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互动交流、敢于质疑。

这种班级管理方式属于()A. 专制型B. 民主型C. 放任型D. 对抗型6. 作为青年教师,除了自我学习外,也应该通过集体备课、同行研讨等教研组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这突出体现的教师专业能力是()A. 沟通与合作能力B. 激励与评价能力C. 教育教学设计能力D. 组织与实施能力7. 如果学生被蜜蜂蜇伤,教师应在第一时间向伤口涂抹()A. 肥皂水B. 蒸馏水C. 食用醋D. 稀盐酸8. 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

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 直觉B. 错觉C. 幻觉D. 联觉9. 小英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当不好被同学嘲笑。

这种心理现象属于()A. 双趋冲突B. 双避冲突C. 趋避冲突D. 多重趋避冲突10. 为了记住学过的生字词,小蓉反复抄写了很多遍。

她在学习中运用的是()A. 监督策略B. 复述策略C. 计划策略D. 组织策略11. 小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度”。

这在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分类中属于()A. 概念学习B. 符号学习C. 表征学习D. 命题学习12. 教师经常会采用“换位思考”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答案word模板下载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答案word模板下载

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答案word模板下载2017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小学)答案一、单选题A 学生的主体性D 文化传播功能B 卢梭A 说服教育B 6-14 周岁D 自我服务劳动C ①②④⑤8.B 知觉的选择性9.A 高原想象10.D 突出概念本质11.D 难度适中的任务12.A 移情C 布鲁纳C 表现性目标D 因材施教B 生成性B 过分强调预设性目标D 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A 教学合一B 因材施教二、简答:1.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①问题情境②定势与功能固着③原型启发④已有的知识经验⑤情绪和动机班主任培养良好班风的主要措施(1)班主任身先士卒;(2)明确班级的奋斗目标;(3)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4)环境熏陶;(5)制度约束;(6)加强正面教育,树立良好榜样;(7)提倡民主型的班主任领导方式;(8)充分利用班级舆论阵地;(9)要常抓不懈访谈法的基本步骤(1)选择访谈对象;(2)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3)正式访谈三、材料分析题24、(1)偶发事件处理的原则运用了教育机智,遵循了教育性原则、冷处理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有效性原则。

遵循了教育性原则。

2.遵循了冷处理原则。

3.遵循了可接受性原则。

4.遵循有效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课堂上突发事件时的基本要求即要注意的地方①沉着冷静面对②机智果断应付③公平民主处理。

④善于总结引导。

25、(1)从三个方面来答:①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②新课程提倡的教师观,教师行为变化,对待教学上,要做到帮助引导③学生观,学生是发展中的人④教育机智最后结合材料具体阐述(2)①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的艺术性是指教学要体现教师的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体现教师学生的复杂的思维情感的变化创生过程。

②将教学也理解为一门艺术,是因为,教育工作者除了传授知识,更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所谓“身教胜于言教”, 当老师要为人师表,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们,除了教知识,更要教做人.。

河南省2017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课堂教学的实施考试试卷

河南省2017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课堂教学的实施考试试卷

河南省2017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课堂教学的实施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2008年4月)以下技能中,属于操作技能的是。

A:阅读技能B:运算技能C:记忆技能D:吹、拉、弹、唱技能2、强调概括化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E:重视个别差异3、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____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①教育方针②政策③法律法规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

A.思想品德课或其他学科教学B.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C.社会实践活动D.共青团活动E.班主任工作5、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无意注意E:重视个别差异6、某幼儿园在为中班幼儿过集体生日时,拍了一组照片,效果相当好。

一家蛋糕店老板恰好看到了这些照片,选了两张准备做宣传广告用。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样的宣传有益元害,因此不必征得任何人的同意B:只要幼儿园同意使用这些照片,就不存在侵权之嫌C:使用幼儿照片须征得幼儿家长的同意D:使用幼儿照片须征得幼儿本人的同意7、蔡元培说过“美育者,与智育相辅而行,以图德育之完成者也”,阐明了美育的__。

A.直接功能B.教育功能C.间接功能D.超越性功能8、蛋白质是一类极为复杂的含氮化合物,它是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材料,一般占生物体干物质重的()A:0.5%B:9%C:50%D:95%9、新中国建立后的十几年中,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居世界之首的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D: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10、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学生可以反复多次感知板书的内容,这体现了板书的__ A.提示作用B.强化作用C.示范作用D.总结作用11、教师要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坦荡、无私的心境干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指的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A:自律B:慎独C:内省D:兼听12、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是。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答案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答案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答案第一篇: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小学)答案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

解析:关于教育的起源,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是由神创造的,马克思是无神论者,所以 A 错;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的生存本能;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劳动起源说意识到了社会劳动对教育的作用,并且是社会和人的辩证统一,所以应选 C。

2.【答案】B。

解析:孟子是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人,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3.【答案】A。

解析: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4.【答案】A。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二是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不平衡。

5.【答案】C。

解析: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和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

6.【答案】B。

解析: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

孔德是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7.【答案】C。

解析: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即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

8.【答案】A。

解析:陈老师进行教育反思与创新的过程,就是践行教育研究的过程。

9.【解析】历史研究法是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的实质在于探求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认识事物的历史发展规程,而不是单纯地描述具体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特尔巴特C.赞可夫D.布鲁纳【答案】A2.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需品,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

这表明教育具有()。

A.阶级性B.历史性C.永恒性D.平等性【答案】C3.社会成员经由教育的培养,刷选和提高,可以在不同的社会区域、社会层次、职业岗位以及科层组织之间转化和调动。

这种教育功能是()。

A.社会流动性功能B.文化传递功能C.社会改造功能D.人口控制功能【答案】A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于1762年发表了小说体的教育名著,系统地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这部教育名著是()。

A.《理想国》B.《巨人传》C.《教育论》D.《爱弥儿》【答案】D5.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打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

A.遗传素质B.社会环境C.教育影响D.个体实践【答案】B6.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因素是()。

A.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B.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C.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D.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答案】C扬长避短,发展个性,不断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

李老师的这种做法适应了人身心发展的哪一特点?()。

A.顺序性B.阶段性C.连续性D.差异性【答案】D8.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品德的发展也是由其内部矛盾推动的。

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是()。

A.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B.社会德育要求与学生现有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C.学生品德发展的社会要求与学校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D.学生品德发展的新需要与其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答案】D9.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区别于人类一般认识的特点是()。

2017 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附答案解析

2017 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附答案解析

2017 年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真题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1教师应引导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出选择,这是尊重和发挥( )A. 学生的主体性B. 学生的差异性C. 学生的创造性D. 学生的发展性[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充满活力的人,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应该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而是应该积极主动的。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创设启发诱导的环境,为学生提供材料、线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通过自己的活动去探索发现。

题干中教师引导学生做选择,是尊重和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表现。

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并把中国文化带回自己的祖国。

这反映了教育具有( )。

A. 文化传承功能B. 文化创造功能C. 文化更新功能D. 文化传播功能[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解析: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传播和交流作用体现在:教育通过传播文化,使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相互交流交融,不断优化各自的文化,使文化相互发展、相互繁荣。

题干中留学生来我国学习文化并带回祖国的做法,体现了教育具有文化传播的作用。

3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史上,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的教育家是( )。

A. 杜威B. 卢梭C. 康德D. 洛克[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解析:卢梭的代表作《爱弥儿》提出自然教育,认为出自造物者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人的手里就全都变坏了。

还倡导儿童本位的教育观,提倡要高度尊重儿童。

题干中“被认为最先发现了儿童”的教育家是卢梭。

4小芳常常因为不守纪律而受到批评,但她不以为然,还说只要学习好,守不守纪律无所谓。

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先采取的教育方法是( )。

A. 说服教育法B. 情感陶冶法C. 榜样示范法D. 实践锻炼法[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解析: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

说服教育法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

题干中小芳学习好却不遵守纪律,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采用说服教育法。

2017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 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教师应引导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出选择,这是尊重和发挥()。 A.学生的主体 B.学生的差异性 C.学生的创造性 D.学生的发展性 答案:A 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并把中国文化带回自 己的祖国,这反应了教育具有()。 A.文化传承功能 B.文化创造功能 C.文化更新功能 D.文化传播功能 答案:D 3、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史上,被认为最先发现“儿童”的教育家是()。 A.杜威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答案:B 4、小芳弟弟因为不守纪律而受到批评,但他不以为然,还说只要学习好,守不守纪律无所 谓,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先采取的教育方法是()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战锻炼 答案:A 5、《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规定,少先队的入队年龄是()。 A.6-12 周岁 B.6-14 周岁 C.7-12 周岁 D.7-14 周岁 答案:B 6、小学生轮流值日负责班级卫生扫除,它属于()。 A.志愿服务劳动 B.社会公益劳动 C.勤工俭学劳动 D.自我服务劳动 答案:D 8、周老师在教生字的时候,把容易写错的笔画,用彩笔标出来,这是利用()。 A.知觉整体性 B.知觉选择性 C.知觉理解性
D.知觉恒常性 答案:B 9、同学们学习一段舞蹈动作,刚开始进步很快,但一段时间后进步不明显,甚至停滞不前。 这在技能练习上称为()。 A.高原现象 B.抑制现象 C.遗忘现象 D.挫折现象 答案:A 10、在直角三角形的教学中,老师呈现了直角三角形的各种变式,主要目的是为了()。 A.激发学习兴趣 B.引起有意注意 C.丰富学生想象 D.突出概念本质 答案:D 11、阿特金森对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追求成功者与害怕失败者相比,更倾向于选择。 A.比较难的任务 B.非常难的任务 C.非常容易的任务 D.难度适中的任务。 答案:D 12、接受心理辅导后,小欣非常信任和依赖刘老师,内心里已把她当成妈妈,这属于()。 A.移情 B.共情 C.同情 D.反移情 答案:A 13、20 世纪 60 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课程改革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 B.罗杰斯 C.布鲁纳 D.布卢姆 答案:C 14 缺失 15、数学课上,马老师有意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小军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体现了()教学原 则。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 D.因材施教 答案:D 16 缺失 17、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一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该原理最大的不 足在于()。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真题及答案(完整版)【5】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真题及答案(完整版)【5】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真题及答案(完整版)【5】四、教学设计题26、材料:1《给予是快乐的》2《给,永远比拿愉快》(1)从写作特点和编者意图对本篇课文进行简要解读。

(2)如指导中年段学生学习文本,试拟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

答案:《给予是快乐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的篇略读课文。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圣诞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圣诞节”“饶有兴趣”“富裕”“羡慕“神气”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阅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体会小男孩和保罗的心理活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从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并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

领悟“给予是快乐的”的内涵,懂得要从小树立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情操。

(3)谈话导入1、同学们,在生活中什么样的事情能够让你感到快乐呢?2、揭题《给予是快乐的》(正音:给予ji yu理解词义)。

【设计意图】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本设计着眼与对文本含蕴的充分挖掘,以“在生活中什么事让你感到快乐?”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为学习起点和重组学习内容的主线,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维。

27、材料:《三角形的面积》数字教材(1)简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四基”的内容(2)如指导高年段学生学子这一内容,试拟定教学内容(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试拟定教学内容答案:1.《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四基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及基本数学活动经验2.一、动手操作,探究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小组为单位,用老师分发的三角形拼出我们比较熟悉的图形,并试着计算其面积。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含答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含答案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真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成为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影响因素。

提出这一集体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

A.加里宁B.马卡连柯C.凯洛夫D.苏霍姆林斯基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通过集体、在集体中和为了集体”的教育,是马卡连柯集体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

故本题选B。

2.“当其可之请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xS);相观而善之谓摩。

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杆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学记》中的这句话表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

A.差异性B.可变性C.稳定性D.不平衡性3.【答案】Do解析:本题考查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学记》中句子的含义是“事情没有发生就先防止,这叫做预防;抓住时机,进行教育,这叫做及时;循序地而不越级地进行教育,这叫做顺应自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叫做观摩。

这四点就是教育成功的因素。

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才去禁止,就要遭到阻力,不易纠正了;如果时机错过以后才去学习,学起来就会劳苦不堪,不易有成就了"。

说明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对儿童进行教育要抓住儿童发展的关键期。

故本题选B。

4.我国在世界各地开办孔子学院,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国文化。

这说明教育文化具有()。

A.传递功能B.创造功能C.更新功能D.传播功能5.【答案】D o解析:本题考查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在世界各地办孔子学院目的是为了传播中国的文化,故本题选Do6.在我国历史上,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以读经尊孔为教育宗旨,第一次以法令形式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7.【答案】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下半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及解析一、选择题1、教师应引导学生而不是代替学生做出选择,这是尊重和发挥()。

A.学生的主体B.学生的差异性C.学生的创造性D.学生的发展性答案:A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并把中国文化带回自己的祖国,这反应了教育具有()。

A.文化传承功能B.文化创造功能C.文化更新功能D.文化传播功能答案:D3、在西方近现代教育史上,被认为最先发现“儿童”的教育家是()。

A.杜威B.卢梭C.康德D.洛克答案:B4、小芳弟弟因为不守纪律而受到批评,但他不以为然,还说只要学习好,守不守纪律无所谓,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应先采取的教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B.情感陶冶C.榜样示范D.实战锻炼答案:A5、《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规定,少先队的入队年龄是()。

A.6-12周岁B.6-14周岁C.7-12周岁D.7-14周岁答案:B6、小学生轮流值日负责班级卫生扫除,它属于()。

A.志愿服务劳动B.社会公益劳动C.勤工俭学劳动D.自我服务劳动答案:D8、周老师在教生字的时候,把容易写错的笔画,用彩笔标出来,这是利用()。

A.知觉整体性B.知觉选择性C.知觉理解性D.知觉恒常性答案:B9、同学们学习一段舞蹈动作,刚开始进步很快,但一段时间后进步不明显,甚至停滞不前。

这在技能练习上称为()。

A.高原现象B.抑制现象C.遗忘现象D.挫折现象答案:A10、在直角三角形的教学中,老师呈现了直角三角形的各种变式,主要目的是为了()。

A.激发学习兴趣B.引起有意注意C.丰富学生想象D.突出概念本质答案:D11、阿特金森对成就动机的研究表明,追求成功者与害怕失败者相比,更倾向于选择。

A.比较难的任务B.非常难的任务C.非常容易的任务D.难度适中的任务。

答案:D12、接受心理辅导后,小欣非常信任和依赖刘老师,内心里已把她当成妈妈,这属于()。

A.移情B.共情C.同情D.反移情答案:A13、20世纪60年代美国结构主义课程改革的代表人物是()。

A.斯金纳B.罗杰斯C.布鲁纳D.布卢姆答案:C14 缺失15、数学课上,马老师有意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小军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

体现了()教学原则。

A.启发诱导B.循序渐进C.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D.因材施教答案:D16缺失17、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一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基本原理。

该原理最大的不足在于()。

A.操作性不强B.过分强调预设性目标C.评价关注焦点单一D.不容易实施答案:B18、以下符合2001年颁布的《基本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要求的()。

A.小学以分科课程为主B.初中以综合课程为主C.在小学到高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选修课程D.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答案:D19、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在于教学生学。

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教学合一B.量力性教学C.理论联系实际D.循序渐进答案:A20、班级授课制是现代学校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对于班级授课制的评价之中,班级授课制最不利于()。

A.高校教学B.因材施教C.教师主导D.集体活动答案:B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21、简述思维过程中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10分)答案:(1)问题的特征。

问题的类型和呈现的方式影响响问题的解决(2)已有的知识经验。

已有经验的质与量都影响着问题解决。

(3)定势与功能固着。

(4)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5)个体相关因素。

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情绪状态、动机水平、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性22、简述班主任培养良好班风的主要措施。

(10分)答案:在班级舆论和班级风气的建设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明确共同的班风目标;(2)班主任身先士卒;(3)敦促班干部以人身作则;(4)培养全体学生的积极性。

23、简述访谈法的基本步骤。

(10分)答案:简述教育访谈法的基本步骤:1选择访谈对象;2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3正式访谈包括(1)初步接触;(2)进行提问;(3)注意记录;(4)结束访谈三、材料分析题24、材料:一天中午,六年级学生正在操场上打篮球。

突然小海和小冰打在一起,吴老师看到了这一幕,迅速走上前去,严厉地看着他们俩,一言不发。

看到吴老师,他俩停止了打斗,吴老师说:瞧你俩刚才的样子,好像恨不得把对方都吃了。

打球时发生碰撞是很正常的,你们竟然大打出手,丢人不?我现在不追究谁对谁错?只想问一句,这件事是你们自己处理好呢?还是我处理?他们互相看了看,说:“我们自己处理。

”几分钟后,他俩言归和好,并向吴老师承认了错误。

(1)评析吴老师对学生冲突的处理方式。

(2)结合材料简述教师处理学生冲突的基本要求。

答案:材料中吴老师在处理学生冲突中,符合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同时遵循了了疏导性和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枏结合的德育原则,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值得肯定。

(1)吴老师处理冲突的方法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所以能够成功地化解冲突。

首先。

老师能够客观看待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以及学生岀现的问题。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难免会一些错误,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也在所难免。

老师要以宽容的心态看待字生的问题。

材料中教师“黑默看着他俩刚才的动作,直到他们都低下了头”。

体现了教师的“冷处理”没有激化矛盾,而是为摩擦降了温。

其次,老师能够相信学生。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处理问题。

学生是独立的人,毎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

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同时也是责权的主体。

材料中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自己处理问题,也学会了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2)吴老师处理冲突的过程中遵循了疏导性德育原则以及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材料中吴老师让学生认识到了打架的错误之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行觉得,遵循了疏导性的德育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結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材料中教师遇到学生打架,并未粗鲁的制止,而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行解决。

一方面尊重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规范。

所以,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学生冲突时有发生。

遇到学生冲突,作为教师应当理性对待,不断提升自己处理学生冲突的方法。

25、在《小稻秧脱险记》—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与小稻秧争夺营养的杂草在除草剂的作用下,有气无力的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上课时,于老师问学生“谁能把杂草的话读一读?”小鹏举手站起来后,声音洪亮而又流利的读完了。

于老师笑了笑说“你没完,要么你的抗药性太强,要么这除草剂是伪劣产品。

来,我再给你喷洒点,说完,用手比划着朝小鹏“嗤嗤”地喷了几下,学生大笑起来,小鹏心领神会,耷拉着脑袋,缓慢而小声的又读了一遍“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啦”于老师说,好,掌声鼓励,这才是有气无力。

(1)评析这一教学片断中于老师的教学行为(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教学是一门艺术”的认识。

答案:(1)于老师处理学生朗读文章段落的做法符合教学过程基本规律的要求,同时运用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和直观性教学原则,值得学习。

首先,于老师的做法遵循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调动了小鹏的主体积极性,既没有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能因势利导启发其他同学的思考,建立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其次,于老师的做法符合教学过程中启发性原则的要求。

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发扬民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他们自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于老师在课堂中启发小鹏如何声情并茂的演绎文章段落内容,正是体现了这一原则的要求。

再次,于老师的做法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

直观性教学原则要求应该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地掌握知识。

材料中,于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肢体语言让小鹏同学心领神会,迅速掌握知识的内涵,体现了直观性教学原则。

最后,于老师的教学行为也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于老师能够根据小鹏同学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灵活转变教学思路,值得我们学习。

作为教师,教学过程中要遵循规律,善于运用教学原则,正确引导学生,才能更好更精彩的完成课堂教学。

(2)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是人们的共识。

第一,从教学的主体来看,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故教学的主题包括教师和学生,他们都在从事社会实践活动,都在进行艺术创造,表现自己的艺术天赋。

第二,从教学活动来看,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作为人类较高级的实践活动,是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是培养人、塑造人的特殊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无一不体现着教师和学生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天赋。

在这过程中,教师追求艺术的创造效果,学生渴望从听课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和表现。

所以,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有审美和艺术的创造。

这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的又一根源。

第三,从教学内容看,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内容,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真善、美的统一。

所以,教学内容包含审美的因素,具有艺术性。

所以说,教学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丰富、扎实的学科知识,也可使学生在学和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得到艺术的享受。

每一位教师要想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达到艺术化教学的水平,就必须遵循教学技术发展的规律,在熟练掌握教学技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

四、教学设计题26、材料:1《给予是快乐的》2《给,永远比拿愉快》(1)从写作特点和编者意图对本篇课文进行简要解读。

(2)如指导中年段学生学习文本,试拟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

答案:《给予是快乐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人间真情”专题的篇略读课文。

本文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圣诞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使他深深体会到“给予是快乐的”。

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圣诞节”“饶有兴趣”“富裕”“羡慕“神气”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阅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的意思,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灵,体会小男孩和保罗的心理活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从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他们的心理,并凭借具体语言材料,在反复的朗读中获得“给予是快乐”的真切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