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两京与西域文明 浅论平定安史乱之西域军队
唐代两京
唐代两京与西域文明●两京:(雍州)长安和洛阳●西域:玉门关、阳关以西,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以南联系二者的为丝绸之路,古称安西入西域道●粟特:地区名,今锡尔河、阿姆河所夹地区,壁画以寓言为主。
粟特人特征:尖帽、高鼻、深目、骑骆驼。
唐代以前以国(昭武九姓:康、安、史、米、何、曹、石)为姓,晚唐后不能用姓判断粟特人,因深度汉化。
●胡:最早指匈奴,隋后指波斯(古伊朗)、粟特。
◆西域乐舞的东传---以泼寒胡戏为例入华:多为北国大象元年(579年)来源:大秦、康国、龟兹三说(大秦、康国庆祝时间为秋冬季,而龟兹为七月初,应与波斯计算时间相同,且波斯有泼水仪式)特点:集音乐、歌舞于一体的大型游乐活动,也称“泼胡乞寒戏”,一般所唱曲目为“苏莫遮”,舞蹈为“浑脱“(例如《大面》《钵头》),有故事情节,于开元年间被禁断。
唐代宫廷宴乐,广泛吸收西北民族和邻国的音乐,称为十部曲(清乐<佛曲>,西凉<今甘肃西部酒泉、敦煌一带,西抵新疆葱岭>,龟兹,康国<今新疆北境和中亚地方,巴尔喀什湖附近,今乌兹别克斯坦撤马尔罕东北部>,天竺<印度>,疏勒<今疏勒县>,安国<故地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布哈拉一带>,高丽<韩国>,礼毕)唐加入高冒,●龟兹:又称安西,位于天山中段,今新疆库车县,盛产石陀溺,即石油。
其佛教文化分为小乘佛教(克孜尔石窟与鸠摩罗什)和大乘佛教。
于阗:中国古代西域城郭王国,唐安西四镇之一。
◆佛教文化与舞乐文化佛陀涅槃与说法时出现的飞天或伎乐天,表达礼赞佛教舞姿,三道弯“S“,桑奇大塔,◆信仰:三夷教东传祆教摩尼教景教1.摩尼教(古巴比伦)创立者摩尼,216年生于古巴比伦,教义:光明与黑暗,教徒穿白衣,吃素,改教创立不久后在波斯遭禁,后东传沿丝绸之路进入中原,694年,正式入华,开元二十年732年,玄宗下令禁断。
会昌天法(唐武宗,佛教、三夷教均为幸免,)后,改教转入地下,宋改称明教。
安史之乱后唐朝京西北边防线的重建和巩固
安史之乱后唐朝京西北边防线的重建和巩固
邵明华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辑刊》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西北地区边防军大规模内调参加平叛,吐蕃则乘势将河西、陇右之地侵为己有,并一度侵占唐都长安,唐朝原先构筑的京西北边体系彻底崩溃.平定安史之乱后,唐朝重新构建京西北边防线,形成了以神策军为主力的京西北八镇防御格局.这一格局在代宗时期艰难重建,德宗时期初步巩固,宪宗至穆宗时期在巩固的基础上有所拓展.
【总页数】6页(P172-177)
【作者】邵明华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2.3
【相关文献】
1.安史之乱后渤海与唐朝藩属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2.略论安史之乱后剑南道对唐朝的作用
3.安史之乱对唐朝边塞诗发展的影响
4.以思维导图构建初中历史“知识全景”初探——以《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一课为例
5.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安史之乱后西域形势及唐军的坚守
作者: 王小甫
出版物刊名: 敦煌研究
页码: 63-69页
主题词: 吐蕃;节度使;西域;北庭都护;汉文史料;吐火罗;大谷文书;安西四镇;都督府;敦煌
摘要: <正> 《通鉴》卷223在论及广德元年(763)吐蕃陷关、陇事时说:“唐自武德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域,皆置都督府、州、县。
开元中,置朔方、陇右、河西、定西、北庭诸节度使以统之,岁发山东丁壮为戍卒,缯帛为军资,开屯田,供糗粮,设监牧,畜马牛,军城戍逻,万里相望。
及安禄山反,边氏精锐者皆征发入援,谓之行营,所留兵单弱,胡虏稍蚕食之;数年间,西北数十州相继沦没,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皆为左衽矣。
”唐朝由于“安史之乱”而撤回边备所造成的严重后果由此可见一斑。
为了对付安禄山的叛乱,唐朝除了征调边兵外,还“欲借兵外夷以张军势,以豳王守礼之子承寀为敦煌王,与仆固怀恩使于回纥以请兵。
又发拨汗那兵,且使转谕城郭诸国,许以厚赏,使从安西兵入援”。
史载入援的有于阗王尉迟胜,吐火罗叶护乌利多并九国首领等。
据汉文史料记载,入援的西域军中还有大食兵众,可惜未被任何阿拉伯。
唐朝对西域各地的军政管理
唐朝对天山南北各地的管辖经营,就其规模和时间而言都超过魏晋,远迈两汉。
西域各族人民为边疆地区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为唐朝当时世界领先地位的确立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隋朝设郡与唐朝统一西域公元6世纪末,杨坚建立隋朝,灭陈并统一中原地区。
隋朝在对突厥的征伐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积极开展了经营西域的活动。
隋炀帝即位之初,便派遣吏部侍郎裴矩到张掖、武威主管与西域的互市贸易,并调查了解西域区情。
裴矩后来将其获得的有关信息撰成《西域图记》呈上供隋炀帝参阅。
公元608年,隋军进驻伊吾,建筑城郭。
之后又设鄯善、且末、伊吾三郡,“谪天下罪人,配为戍卒”,“大开屯田,发西方诸郡运粮以给之”。
隋朝开始经营西域诸地事务。
不久,西突厥派遣使者到中原自称臣属,两地之间交通畅达,西域各地前往中原朝贡者不绝于途,“相率而来朝者三十余国”。
隋朝的政治影响因此而扩展到天山南北。
公元7世纪,唐朝代隋而兴,唐太宗李世民联合漠北铁勒诸部灭东突厥汗国,西域各族为之震动,各地首领纷纷要求归附,尊唐太宗为“天可汗”。
公元630年,原属西突厥的伊吾城主率所属七城自愿归顺唐朝,唐朝置西伊州(后改称伊州),西域门户洞开,高昌、焉耆、龟兹、疏勒等纷纷效之。
这些都为唐朝统一西域各地创造了条件。
公元640年,唐军渡碛击败了追随突厥反唐的高昌麴氏王朝,高昌地区归唐朝所属,唐朝于此置西州,又建庭州于可汗浮图城(今吉木萨尔),同年置安西都护府,府治设在西州,这是唐朝在西域建立的第一个高级军政管理机构。
之后,几经周折,公元647年,唐朝大规模用兵西域,终于打败同唐朝作对的西突厥势力,攻下焉耆、龟兹等地,收其降部,完成统一西域的宏图大业。
随之唐朝置立焉耆、龟兹、毗沙、疏勒等都督府,府下领藩州若干。
次年迁安西都护府于龟兹城,并置龟兹、于阗、疏勒、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四个军镇,史称“安西四镇”。
唐朝对西域各地的统一管辖局面基本形成。
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的建立及其职能唐高宗初立,降归的原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叛唐,率众西徙,唐朝发兵平叛,显庆二年(公元657年),唐将苏定方、阿史那弥射南北合击,最终平定了西突厥之乱,西突厥全境及所属中亚诸地皆归唐朝,“于是西域诸国,安诸如故”。
安史之乱唐朝东西对抗的巅峰之战
安史之乱唐朝东西对抗的巅峰之战安史之乱:唐朝东西对抗的巅峰之战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其疆域辽阔,经济繁荣,文化蓬勃发展。
然而,唐朝中期的安史之乱却是这个辉煌时代的一个巨大阴影。
安史之乱分为东都长安和西都洛阳两个割据之势,发生在公元755年至763年的十余年间。
在这场动荡的历史事件中,东都和西都相互对抗,而唐朝东西对抗的巅峰之战则是这场乱局中具有代表性和决定性的一战。
东都长安作为唐朝的政治中心,是安史之乱中东方权力的象征。
而西都洛阳,作为唐朝的文化中心和西方势力的根据地,则代表了另一股力量。
双方的对抗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对立,更是文化、政治差异的反映。
唐朝东西对抗的巅峰之战可以追溯到752年,安禄山之子安康藏在幕僚杨师道的支持下,在洛阳发动了叛乱。
不久之后,安康藏被推举为“宫保”,成为西都的统治者。
当时的唐朝皇帝玄宗,由于善于诗词和文艺才华,被人们尊称为“文宗”。
在文宗的统治下,洛阳成为了文化中心,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科学技术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然而,东都长安却并未袖手旁观。
在安康藏的叛乱发生后不久,玄宗任命了杨国忠为安抚使,负责东都的防卫工作。
杨国忠作为一名军事将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叛乱局势。
他加强了军队的训练和装备,加强了边防治安,同时也加强了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控制。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都与西都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
东都长安渐渐感受到西都洛阳的威胁,认识到只有消除洛阳势力才能重整唐朝的统一。
于是,玄宗再次任命杨国忠为东都的安抚使,并决定展开对西都的军事行动,以恢复唐朝的统治。
在一片混乱和战火纷飞的氛围中,东都长安的军队聚集起来,准备对西都洛阳发动进攻。
这场东都和西都之间的对抗,可以称之为安史之乱的巅峰之战。
双方的军队都经过了长时间的准备和积累,士兵们士气高昂,意志坚定。
东都长安的军队由杨国忠亲自领导,他出奇制胜,灵活运用了各种战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胜利。
西都洛阳的军队虽然人数上占优,但由于内部纷争和混乱,士气低落,战术运用不当,处于劣势。
与西域有关的辩论题目
与西域有关的辩论题目摘要:1.背景介绍:西域的历史和文化重要性2.辩论题目:西域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和价值3.观点阐述:正反两方观点及论据4.结论:总结辩论结果及西域对于中国历史的重要性正文:西域,古代称谓,一般指古代中国西部地区,包括今天的新疆以及中亚部分国家。
西域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连接了中西方文化、经济和政治交流。
正因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西域成为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地区,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期,一场关于西域的辩论引起了广泛关注。
辩论题目为“西域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和价值”。
辩论中,正反双方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论据。
正方观点认为,西域对于中国历史具有重大的影响和价值。
首先,西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历史上许多西域民族曾建立过繁荣的国家,如楼兰、龟兹等,为中华民族的多元化做出了贡献。
其次,西域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与西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关键作用。
再次,西域地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佛教、景教等,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反方观点则认为,虽然西域地区对于中国历史有一定的影响和价值,但并非不可替代。
他们认为,在古代中国历史上,西域地区曾多次被外族统治,如汉朝时期的匈奴,唐朝时期的吐蕃等,这使得西域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外族文化的影响。
此外,他们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国已经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交流,西域地区的独特性已经不再那么重要。
在听取了双方的观点和论据后,评委和观众对这场辩论进行了投票。
最终,正方观点以微弱的优势赢得了这场辩论。
通过这场辩论,我们可以看出,西域地区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和价值不容忽视。
尽管现代社会,西域地区的独特性可能不如古代那么显著,但其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仍然值得我们珍视和传承。
平定西域的历史
平定西域的历史西域是指中国古代位于西北边疆地区的一片广阔区域,包括今天的新疆、西藏等地。
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西域经常成为外族入侵的目标,并各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平定西域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国土具有重要意义。
一、西域的地理与人文特点西域地处亚洲大陆的中心地带,拥有广阔的辽阔草原、雄伟壮丽的山脉和丰富多样的矿产资源。
同时,西域还是中亚和南亚的重要交通门户,是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枢纽,因此也形成了多元文化的融合与传播。
二、早期西域的动乱局势早期,西域地区并未完全纳入中国的版图,而是各个部落部族相互对立、频繁发生战乱。
西域的吐火罗、乌孙、鄯善等部落经常侵入中国领土,对中国的边境安全构成了威胁。
三、汉朝平定西域1. 汉武帝时期的西域征讨西汉时期,为了保护西域边疆安全,汉武帝下令平定西域,并派出张骞等使者进行外交和侦察。
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实现了与西域的贸易往来。
2. 东汉末年与西域各国的战争东汉末年,西域各国频繁起兵叛乱,并试图进攻中国。
刘秀、刘备等,先后率军平定了西域的叛乱,确保了西北边境的稳定。
四、唐朝统一西域唐朝时期,通过吐蕃(今西藏)的统一,中国的影响力扩展到了西域地区。
吐蕃在中亚建立强大的势力范围,与中国通过婚姻联姻,保持了较为长久的和平。
五、元朝与明朝的西域征服元朝时期,蒙古人统一了中国,扩大了对西域的控制。
明朝时期,明成祖朱棣率军亲征吐蕃,成功平定了西域各国的叛乱,并将西域融入中国版图。
六、清朝时期的西域管辖清朝时期,满洲人建立起了庞大的帝国,也将西域纳入了统一的控制之下。
清朝通过设立边防军、巩固边境,维护了对西域地区的稳定统治。
七、现代近代以来,由于外来势力的侵略,中国的西域边境再次受到威胁。
辛亥革命后,西域开始逐步由外族统治。
新中国成立后,通过政治、经济等手段,恢复了对西域地区的控制。
总结:平定西域的历史是中国古代以及近现代历史中的重要篇章。
通过各个朝代统治者的努力,西域逐渐纳入中国版图,有力维护了国家的边疆安全和统一。
安史之乱前唐王朝对吐蕃的军事对策
安史之乱前唐王朝对吐蕃的军事对策在唐王朝的对外关系中,吐蕃始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太宗统治时期,唐与吐蕃开始建立联系。
通过文成公主的和亲,吐蕃在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唐朝的影响,双方初期的关系较为和睦。
高宗即位后,吐蕃向外发展的势头逐渐增强。
龙朔三年吐蕃出兵占领吐谷浑,随后便与唐朝的势力范围大面积接壤,两国的冲突逐渐多了起来。
高宗一开始对吐蕃采取的是绥靖政策,但随着吐蕃威胁的一步步加深,他决定作出反击。
高宗向吐蕃发动过两起大规模的讨伐战争,虽然均以失败告终,但唐朝在准备战争的过程中分别在湟水、黄河与洮水三条河谷上的要地设置了河源、积石、莫门三支镇军,这些军队有效地抵挡住吐蕃的进一步东侵,还将唐朝的防御线向西推进了一大截。
高宗朝设置的河源、莫门、积石军奠定了后来陇右节度的军事基础,也决定了安史之乱以前唐蕃对峙的总形势。
武则天掌权后,在西北边地创置了陇右诸军(州)大使,其统管的军事区域较大,包括后来的陇右、河西与西域,这是以军区为单位协调各军作战的开始,也是陇右节度的萌芽。
这时候的陇右诸军(州)大使不是常设的,在外来威胁加重时,唐廷才会委派将帅担任此使职。
接下来的中宗与睿宗朝唐蕃关系相对缓和,但中宗时的神龙盟誓与睿宗赐九曲给金城公主作汤沐邑的事件却成为玄宗时期唐与吐蕃争端的导火线。
到了玄宗朝,唐与吐蕃的战争日趋激烈,频繁的战争使唐朝不断调整着军事上的政策与制度,这一时期唐朝对吐蕃的军事政策是变化最多、最值得研究的。
陇右节度就是玄宗于开元初年正式设置的。
开元年间陇右与河西节度均与吐蕃有着频繁的战事,吐蕃常经由陇右入寇河西,当吐蕃兵势盛时战场往往在河西;而唐朝军力强时战场则维持在陇右节度的辖区、或是与陇右节度临近的吐蕃据点。
正因为陇右节度位于唐、蕃战争的前线,它最能体现玄宗对吐蕃的军事政策及吐蕃对唐朝军制变化的影响。
玄宗朝的很多军事改革,如战兵的普及、节度使兼掌财权成为定制、防秋制度的创立、边兵由征发制改为招募制以及各节度防御目标的确立等,均是受陇右节度的影响而产生的。
唐代两京与西域文明【中大公选复习资料】
一、两京:长安、洛阳长安:“回首可以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杜甫为古代文明起源之地,中原腹地中心,自西周镐京至秦以来,历经十朝。
大致都位于现在中国陕西的西安和咸阳附近。
它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和影响力最大的都城。
列中国四大古都之首,同时也是与雅典、罗马和开罗齐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
洛阳:“何似东都正三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李白自朱温挟帝迁都以来,政治中心转移。
东周为洛邑,历经九朝。
公元605年新建洛阳城(唐初废弃洛阳不用),至唐太宗设置洛阳宫,将臣亦迁家至洛,洛阳地位逐渐上升。
西域:狭义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及新疆广大地区。
本课所涉为广义的“西域”,概指中国的新疆,中亚、西亚、印度等地。
神话中两大圣地:昆仑(西),(西王母逐渐人化,说明人们对西域认识加深。
)蓬莱(东)两地在古籍中被称之为彼岸世界。
希腊古国,最远曾到达西域,在游记中曾描写中亚独目人。
《史记》记载西域浑邪人(匈奴首领)《汉书》西域传,记录三十六国,西域之名从此正式启用二、“安西入西域道”与“丝绸之路”1.丝路东段:长安至敦煌2.丝路中段:分为南、中、北道。
1)南道:沿沙漠南缘经鄯善、于阗(今和田)、莎车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2)中道:沿沙漠北缘经高昌(今吐鲁番)、焉耆、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疏勒到费尔干纳盆地。
3)北道:经伊吾(今天哈密)、庭州(今吉木萨尔)到碎叶(今托克马克)。
3.丝路西段:经喀布尔至大马士革或由克什米尔进入印巴,或者由波马尔干、布哈拉入伊朗;或沿咸海、里海岸达君士坦丁堡。
【经中亚、西亚至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甚至欧洲。
】边州入四夷道共7条“西出阳关无故人。
”说明西去皆异国。
三、课程缘起:向达先生及其《唐代长安及西域文明》1、资料:向达(1900-1966),字觉明。
(湖南土家族,其父为左宗棠)专长:中西交通史、少数民族史、西北考古及佛教美术。
2、生平简历:1930-1935 任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蔡元培)著成《唐代长安及西域文明》,上有元代私印:向记(蒙古巴斯巴达文)1934 北大历史系讲师 1935-1936 牛津大学图书馆馆员1936-1937 大英博物馆研究敦煌写本由于翟林奈多方阻挠,所藏500珍本未能全睹1937-1938 巴黎国家图书馆(研究敦煌、天主教)至柏林(研究新建古物)1939 浙大史地系教授1939-1947 任西南联大历史系教授北大文科研究所导师1942-1944 参加西北史地考察团,两赴敦煌《西征小记》(敦煌130窟为盛唐原貌,艺术价值高于96窟。
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及唐朝中晚期的变局
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及唐朝中晚期的变局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王朝,但在其中后期,却经历了一场极具影响力的历史事件—安史之乱。
这场动荡的战乱不仅在当时对唐朝政权造成了沉重打击,更在其后的发展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安史之乱的背景与爆发安史之乱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由宦官安禄山与史思明领导的叛乱所引起。
这场叛乱在755年爆发,动荡了整整八年之久。
安史之乱的爆发源于当时唐朝内部的种种矛盾和不公,叛乱军队在短时间内攻占了许多重要城池,对唐朝统治形成了巨大威胁。
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
这场叛乱导致了唐朝政治、经济的严重动荡,国家财政受到了沉重打击,社会秩序大乱。
唐朝在叛乱中失去了大量领土和人口,国力大为削弱。
最重要的是,安史之乱加速了唐朝中央集权的瓦解,地方军阀割据的现象开始显现,这对唐朝政权稳定造成了极大威胁。
唐朝中晚期的变局随着安史之乱的平息,唐朝进入了中晚期,这一时期的唐朝已经不同于其鼎盛时期的辉煌。
在安史之乱之后,唐朝政权的中央集权逐渐瓦解,地方军阀力量逐渐壮大,这加剧了政治的混乱和腐败。
唐朝的经济也遭受了严重的创伤,财政困难、人口减少、社会动荡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场极具影响力的叛乱事件,对唐朝政权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了严重损害,也标志着唐朝辉煌时期的终结。
唐朝中晚期的变局,是在这场叛乱之后,唐朝政权逐渐式微,政治、经济上的问题逐渐显现,最终导致了唐朝的覆灭。
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是深远而持久的,这场叛乱改变了唐朝的命运,也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
唐朝中晚期的变局,是安史之乱之后的必然结果,也是唐朝走向衰落的标志。
安史之乱前唐王朝对吐蕃的军事对策
安史之乱前唐王朝对吐蕃的军事对策安史之乱前唐王朝对吐蕃的军事对策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一次具有重大影响的叛乱,发生在唐玄宗年间,叛乱中永王安禄山和史思明联手造成了对唐王朝的巨大威胁。
与此同时,吐蕃也一直是唐王朝的重要对手。
为了应对吐蕃与安史之乱的双重威胁,唐朝采取了一系列军事对策,以确保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首先,唐朝针对吐蕃威胁,采取了外交手段。
他们通过与吐蕃建立互利的信任关系,经常与吐蕃进行外交交流,达成一些合作协议。
例如,唐朝与吐蕃签订了互不入侵的条约,以减少两国之间的冲突和战争。
此外,唐朝还通过婚姻联姻的方式与吐蕃建立亲缘关系,以稳定两国之间的关系。
这些外交手段能够一定程度上缓和唐朝与吐蕃之间的紧张局势,保持边境的相对安宁。
其次,唐朝对吐蕃采取了军事布防。
他们在边境地区修筑了坚固的城池和城墙,以抵御吐蕃的进攻。
这些城池不仅具有防御功能,还能作为军队进攻吐蕃的基地。
同时,唐朝加强了对边境地区的巡逻与防线的管理,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并应对吐蕃的进攻。
此外,唐朝还对边境地区进行了兵员的集结和武器装备的更新,以提高防御和进攻的能力。
这些军事布防措施能够有效地威慑吐蕃的进攻,保障边境地区的安全。
再次,唐朝对吐蕃采取了军事进攻策略。
他们并不满足于被动地等待吐蕃的进攻,而是主动出击,对吐蕃进行军事打击。
例如,唐朝派遣军队进攻吐蕃的领土,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在这些战争中,唐朝采用了多种战术,如游击战、运动战等,以确保战争的胜利。
此外,唐朝还将一些吐蕃的部落归降到自己的统治下,以削弱吐蕃的实力。
这些军事进攻策略有效地减弱了吐蕃对唐朝的威胁,巩固了唐朝在边境地区的统治。
最后,唐朝积极发展军事技术。
他们注重军事装备的更新,提高军队的作战能力。
唐朝重视军事科技的发展,采用了一些新的武器和战争技巧。
例如,他们引入了西域的火药技术,使得唐朝的军队在战争中能够使用火器,增加了战斗的力量。
此外,唐朝还提高了军队的训练水平,加强了军事组织与管理,以提高军队的整体战斗力。
平定西域和南方少数民族问题研究
平定西域和南方少数民族问题研究前言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多样性的社会形态。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少数民族在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而西域和南方地区是中国民族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历史上也曾是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板块。
至今,这些地区的民族问题仍然是一个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西域平定西域是中国古代与中亚交通枢纽地带,也是吐蕃、突厥、回鹘、契丹等蛮族入侵的重要通道,由于地形险要,民族复杂,故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对象。
唐朝时期,西域和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的起义和反抗十分激烈,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安史之乱。
而唐朝也是在平定这些地区少数民族起义和外族入侵的战争中逐渐壮大起来的。
自唐朝李世民时代开始,唐朝就开始对西域进行统一和平定。
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曾三次进行西域丝绸之路的扩展,增加西域对唐朝的贡献,增强了唐朝政治和经济实力。
唐朝后期,吐鲁番都护府阿尔泰山脉南段的和田地区,由于疏于管治,无力镇压各部,加之叛乱和外族侵扰,邻近的突厥、回鹘和吐蕃等少数民族纷纷混跑于和田周围地区。
其后,唐朝“安西节度使”郭子仪率军平定和田地区,将各护司一并改为安西节度使厅,设兵备之。
此后,唐朝在安西都护府修筑了不少军事设施,以巩固对西域地区的统治。
宋代时期,西夏国成为了一个区别于北方汉族政权的少数民族政权。
为了保持中原地区的稳定,南宋对西夏的攻打一度不断。
到了元代,西域地区成为了大汉帝国的重要一部分。
但是,由于地处边陲,对于大汉帝国来讲,西域地区的统治十分困难。
同时,在元代,伊斯兰教的传播也在西域崛起,渐渐地成为了西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南方少数民族问题除了西域,中国南部地区也一直存在着少数民族问题。
南方不同于北方唯才是举的选拔制度,这里与西域有很大的区别。
南方地区多山地和热带地区,人们生活偏于自给自足型,需要依靠家族和本地的政治势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湖南、湖北、福建、广东和广西等地的少数民族林立的特点。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老校区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一中老校区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试题数:42,满分:1001.(单选题,2分)据文献记载,禹死后,“启即天子位”,“益(人名)干启位,启杀之”,又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
这说明()A.父子相传已成王位继承的定制B.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变革C.夏启通过战争手段获得了王位D.大禹禅让于启引发了社会动荡2.(单选题,2分)甲骨文中有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
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A.当时只有祖先没有神B.已经形成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3.(单选题,2分)关于大汶口文化的墓葬研究发现,早期墓葬以单人葬为主,也有较多的反映氏族成员间牢固血缘关系的同性合葬,葬具少,有微小差别;晚期墓葬里,随葬品的数量差距很大,且出现了具有贫富分化的家族墓地。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贫富分化的加剧B.出现了私有财产C.等级观念逐渐产生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4.(单选题,2分)西周统治者从商的覆灭中认识到“天命靡常”,看到了人民的武装倒戈,使西周打败了商王朝,于是提出“天惟时求民主”,“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这说明()A.儒家思想逐渐居于统治地位B.民本思想根植于久远的历史传统C.中国自古以来不乏民主思想D.西周抛弃了神权政治而走向德治5.(单选题,2分)有人因为孔子谦虚自己是“述而不作”,就说他只是全盘接受了西周周礼中蕴含的思想,是保守派,下列各项能反驳这一观点的是()A.克己复礼为仁B.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C.名不正则言不顺D.有教无类6.(单选题,2分)《商君书》曰:“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即将百姓的名字登记于政府的版籍之上,开始出现编户齐民制度。
这一制度造成的影响是()A.管理百姓的方式由地域转向亲缘B.削弱贵族势力增强国家的人口控制C.便利新兴地主兼并土地隐匿人口D.扩大士阶层与农民的身份等级差异7.(单选题,2分)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多为颂扬先祖、祝愿家族昌盛之类的套语。
唐朝中后期的西北军事策略
作者: 张燕
作者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兰州730070
出版物刊名: 甘肃教育
页码: 59-60页
主题词: 安史之乱 神策军 吐蕃
摘要:唐朝时期.西北地区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复杂的民族成分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地位。
它不仅对拱卫关中、牵制突厥、吐蕃、吐谷浑等少数民族政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保证了丝绸之路三道的安全与畅通。
另外.河西、陇右地区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缓冲地带.这一地区的军事策略是否得当.政局是否稳定.不仅关系着整个西北地区的命运.同时也关平着大唐王朝的命运。
唐代两京与西域文明 浅论平定安史乱之西域军队
浅论平定安史乱之西域军队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给大唐王朝造成了重创。
安史之乱是由安禄山、史思明两个胡人发动的,当然包括安庆绪、史朝义在内的一大批胡人也参与了这场叛乱。
在这里,有人可能就会大骂胡人这群妖孽乱我中华,实在可恨。
如果是这样,那就存在偏见了。
事实上,平定安史之乱的军队中,有很多胡人。
肃宗为平定动乱、收复两京,多次从西域借兵,唐军中有很多将领也是来自西域。
可以说,西域军队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啊。
②至德元载(公元765年)五月,马嵬坡兵变,玄宗谓肃宗曰:“汝勉之,勿以吾为念。
西北诸胡吾抚之素厚,汝必得其用。
”可见,胡人军队在玄宗心目中是一群信得过的军队。
事实上,唐高宗永徽(公元650至655年)、显庆(公元656至660年)间,西突厥为唐所灭,因此,所有以前西突厥在亚洲西部之属国尽为中国所有。
法国圣马丹考唐时,亚美尼亚人称里海北之突厥可萨部人及其他部族皆为中国人云。
这里要强调的是,诸国为唐之属地,唐军征调部队平定中原之乱,情理之中的事。
也就是说,这些胡人本身就是中国人,安史之乱是唐内部的动乱,是唐朝内部的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应该因为是胡人发动而对胡人怀有敌意。
③安史之乱中,西域军队的身影随处可见,无论是在唐军中还是在叛军中。
事实上,安史之乱前,已有一部分西域军队下属安西节度使。
这里,我只拿出比较重要的几次西域军队在动乱前后出现的事件论述论述。
④潼关一战,哥舒翰被逼出战,最终潼关失陷,哥舒翰被捕。
玄宗、肃宗马嵬坡离别后,肃宗着手收拾这个烂摊子。
他征调安西四镇及拔汗那(中亚古国,在锡尔河中游谷地,今吉尔吉斯斯坦费尔干纳地区。
汉称大宛)军队东来,其中有大队西域人马,即柘(zhe)羯军。
据考,柘羯军中大部分应为斯拉夫人,长鼻黄发,作战勇猛。
《大唐西域记》有记载:“兵马强盛,多诸赭羯之人。
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实质是东、西两大藩镇集团的军事角力
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实质是东、西两大藩镇集团的军事角力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实质是东、西两大藩镇集团的军事角力唐玄宗时期的募兵制和节度使制度存在严重的弊端,二者的结合又形成了藩镇体制。
从根本而言,藩镇体制是安史之乱发生的制度根源。
从某种角度看,安史之乱的爆发是东、西藩镇集团对峙的结果,而唐廷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则是两大藩镇集团军事角力的延续。
天宝年间,节度使制度得到快速发展,并且和募兵制结合起来,形成了藩镇体制。
由于东、西方边疆形势的巨大反差,玄宗欲实现了两大藩镇集团的均势,于是就形成了西北和东北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这成为安史之乱发生的重要因素。
由于受到宰相杨国忠的排挤,以及与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矛盾的升级,安禄山实际已经处于政治和军事的“孤立”状态。
加之天宝十一载(750年),安禄山讨伐契丹、奚的失败,东北藩镇集团已经无法利用“边功”获取唐廷的重视。
“边陲势强既如此,朝廷势弱又如彼,奸人乘便,乐祸觊觎,胁之以害,诱之以利。
禄山称兵内侮,未必素蓄凶谋,是故地逼则势疑,力侔则乱起,事理不得不然也”。
尽管安禄山得到唐玄宗的青睐,但是玄宗所求是东、西方军事集团力量平衡,厚待安禄山固然有姑息拉拢的意图,但还不能说玄宗对安禄山毫无替惕,且王忠嗣、哥舒翰、杨国忠、裴士淹、冯神威等人均多次奏安禄山反状,玄宗岂能不知,所以厚待安禄山的背后,仍有欲擒故纵的杀机,因此安史之乱的爆发并非偶然。
从某种角度来看,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实质是东、西两大藩镇集团的军事角力。
玄宗时期的“募兵制”导致了唐王朝中央军事力量的空虚,安史之乱的平定只能依靠其它藩镇。
安史之乱爆发后,先有安西、北庭系统封常清、高仙芝六万大军在洛阳的战败,又有陇右、河西系统哥舒翰十五万大军的潼关失守。
正所谓想当初玄宗任用二统,结果安禄山所统的东北三师反戈内向,哥舒翰所统的西方二师战败馈亡,剩下来依靠的倒是并不特别重视的朔方,这也是始料之所不及。
最终郭子仪、李光弼凭借五万朔方军成为平定安史之乱的中流砥柱。
安史之乱后被隔绝在西域的唐朝军队最终命运如何?
安史之乱后被隔绝在西域的唐朝军队最终命运如何?从公元640年到808年,唐朝在西北地区设立了重要的军政机构,名为安西都护府,范围包括今天的新疆以及中亚的多个国家。
面积达到了300万平方公里扼守着西北地区通往中亚和西亚的交通要道,在安西都护府成立之初,便不断受到南方新崛起的吐蕃的侵扰。
吐蕃因此与唐朝展开多次的斗争,抢夺唐朝的安西四镇。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朝内部空虚。
为了平定安禄山的叛乱,不得不在西域调派军队进入内陆与少数民族将领联合抵抗叛军的西进。
这时的西域的防守十分空虚,吐蕃由此出重兵北上夺得安西四镇。
在安史之乱最终平定之后,郭子义上奏朝廷,希望派人前去安西都护府查看当地的情况。
而事实的情况比郭子义所预想的还要糟糕。
当时吐蕃对于安西都护府进行疯狂的侵略,击败了北庭节度使的唐军,并且攻克了甘州,肃州。
将唐朝本土与安西都护府的整个联系切断为两段。
守卫安西都护府的唐军完全孤立于政府之外。
幸亏当时唐朝和回纥已经结盟,因此孤悬在外的唐军才没有腹背受敌,算是存活了下来但是这样坚持了15年,在这15年当中,西域的守军与唐朝中央完全失去联系。
唐肃宗,唐代宗都已去世,在唐德宗时期。
唐朝的文武官员都一直认为安西都护府已经陷落,而边防守军也已经全军覆没,但实际上,这只孤悬在外的军队存活了下来,直到公元781年。
派遣使者从回纥长途跋涉到达长安城,并将详细的情况汇报给唐朝皇帝。
唐德宗十分感动,知道安西都护府依然存在,而这些朝的军队依然保护着大唐的西部边陲。
随即便下诏书,安西都护府全体官兵连升七级。
但不可改变的是,唐朝的国力就此衰弱,已经没有能力重新打通安西都护府与本土的通路。
公元790年,吐蕃攻陷了北庭都护,同时又联合多国攻打回合。
公元808年,吐蕃军队攻陷最后一座孤城,所有唐军全军覆没。
这支军队孤悬在外,守卫大唐领土长达42年。
也标志着唐朝对于西域管辖的正式结束。
此后,中国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都未能恢复对西域的整体统治。
直到清朝平定准格尔叛乱命名为新疆。
“安史之乱”五大军队,早已决定了唐朝与叛军的命运!
“安史之乱”五大军队,早已决定了唐朝与叛军的命运!唐军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除了反叛唐朝的决心,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唐军的弱小。
唐朝是少数“御敌于国门之外”的王朝,因此唐朝腹地安居乐业,几十年没有见过战争,甚至“安史之乱”爆发后,唐军匆忙打开兵器库,发现兵器早已经生锈,唐军的虚实早就被安禄山摸的一清二楚。
唐军战斗力并不是唐玄宗时期才下降,武则天时期举行骑射比赛,勇冠三军的将领都是胡人,为了天朝颜面,胡人将领建议以后不要举办这种比赛了,武则天居然采纳了,但是唐军却没有因此加强训练,因此给了安禄山可乘之机!西北军“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立即调哥舒翰西北军镇守潼关,一时间长安稳如泰山,连大诗人杜甫都以为哥舒翰守潼关万无一失。
哥舒翰是唐玄宗时期的悍将、名将,问题是此时的哥舒翰中风了,只能躺着,更别说上马了,哥舒翰是唐玄宗强行拉回来守潼关的。
这也算了,问题是杨国忠还出馊主意,命令哥舒翰躺着也得出战,一时间唐玄宗催战的圣旨不停的跑向潼关,比后来催命岳飞的圣旨要多得多。
于是西北军走出潼关迎战叛军,看到叛军老弱兵少,唐军骄傲轻敌了,一阵冲锋中了叛军埋伏,21万精锐西北军全军覆没,连哥舒翰本人也被俘虏。
丢失潼关的长安城这下震惊了,唐玄宗立马向四川跑路。
东北军东北军就是安禄山的部队,当然唐朝的东北就是河北北部一代,毕竟安禄山任范阳节度使。
由于安禄山早就有心谋反,所以东北军的训练强度要比其他军队高太多。
尤其是反叛前的几个月,东北军全军进行高强度训练,加上和平很多年安禄山谋反太突然,整个河北基本没抵抗就投降了。
东北军是唐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而建立的,历来东北军都是北上杀敌,唐玄宗时期河北百姓大惊失色,几十年以来第一次看到东北军南下。
朔方军郭子仪、李光弼的部队,“安史之乱”唐军主力。
“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李光弼带领朔方军直接进攻河北,攻击安禄山大本营,安禄山派出头号战将史思明回防。
朔方军一路凯歌,多次击败叛军,连史思明也吃了败仗,无奈潼关失守,朔方军只能退回灵武。
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唐朝历史上的安西军有多牛?(下)
甲兵二百万,错落黄金光!唐朝历史上的安西军有多牛?(下)三:安史之乱唐玄宗天宝年间,边镇节度使权力越来越大,手下兵员依附度高,甚至出现了只知节度使,而不知唐帝的情况。
在这种大背景下,边镇叛乱是必然的。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二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起兵谋反,叛军自河北一路南下,直指唐朝统治的核心区域。
当时唐帝国境内一共有九大边镇及一个岭南经略府,安禄山独自控制三个,三镇兵额约20万人,占到了唐军边防野战部队的40%。
而唐朝内陆承平日久,府兵制败坏后,内陆很多州郡没有守军,甚至长安也仅有编制上有12万人,但实际人数原不达标的“彍骑”。
至于北衙禁军,也早已是华而不实、毫无战力了。
安史之乱发生时,安西军曾经的统帅高仙芝和封常清都在长安。
对于安禄山东北边军的叛乱,出身自西北边军的封常清一度很轻视,曾上书唐玄宗称:太平斯久,人不知战;然事有逆顺,势有奇变;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
结果封常清到洛阳后,虽然很快便招募了6万兵士,但这些人远非安禄山叛军的对手,很快便大败,并且丢失了洛阳。
封常清战败之后,建议随后统军而来的高仙芝退保潼关,以待其他增援的边军抵达后再与叛军决战。
但是高仙芝和封常清与曾经在安西军中当过监军的太监边令城不和,后者向唐玄宗上书称: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陜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
震怒之下的唐玄宗斩杀了安西名将高仙芝和封常清,可惜这二位将军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之后,唐玄宗启用年事已高的哥舒翰统军,此时聚集在潼关的唐军虽有20万之众,但大部分还是新募兵或没有战力的中央军。
哥舒翰本意也是坚守而后战,但玄宗逼令出战,结果集中的唐军主力大败,叛军一路冲进了长安。
这是唐帝国建立以来,长安城首次被叛军所攻占。
之后玄宗一路逃至四川成都,而太子李亨则北上朔方军大本营灵武称帝,是为唐肃宗。
为了扑灭愈演愈烈的叛乱,唐肃宗征召河西、陇右,包括安西的唐朝边军赶回内陆平定叛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平定安史乱之西域军队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给大唐王朝造成了重创。
安史之乱是由安禄山、史思明两个胡人发动的,当然包括安庆绪、史朝义在内的一大批胡人也参与了这场叛乱。
在这里,有人可能就会大骂胡人这群妖孽乱我中华,实在可恨。
如果是这样,那就存在偏见了。
事实上,平定安史之乱的军队中,有很多胡人。
肃宗为平定动乱、收复两京,多次从西域借兵,唐军中有很多将领也是来自西域。
可以说,西域军队为平定安史之乱立下了汗马功劳啊。
②至德元载(公元765年)五月,马嵬坡兵变,玄宗谓肃宗曰:“汝勉之,勿以吾为念。
西北诸胡吾抚之素厚,汝必得其用。
”可见,胡人军队在玄宗心目中是一群信得过的军队。
事实上,唐高宗永徽(公元650至655年)、显庆(公元656至660年)间,西突厥为唐所灭,因此,所有以前西突厥在亚洲西部之属国尽为中国所有。
法国圣马丹考唐时,亚美尼亚人称里海北之突厥可萨部人及其他部族皆为中国人云。
这里要强调的是,诸国为唐之属地,唐军征调部队平定中原之乱,情理之中的事。
也就是说,这些胡人本身就是中国人,安史之乱是唐内部的动乱,是唐朝内部的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应该因为是胡人发动而对胡人怀有敌意。
③安史之乱中,西域军队的身影随处可见,无论是在唐军中还是在叛军中。
事实上,安史之乱前,已有一部分西域军队下属安西节度使。
这里,我只拿出比较重要的几次西域军队在动乱前后出现的事件论述论述。
④潼关一战,哥舒翰被逼出战,最终潼关失陷,哥舒翰被捕。
玄宗、肃宗马嵬坡离别后,肃宗着手收拾这个烂摊子。
他征调安西四镇及拔汗那(中亚古国,在锡尔河中游谷地,今吉尔吉斯斯坦费尔干纳地区。
汉称大宛)军队东来,其中有大队西域人马,即柘(zhe)羯军。
据考,柘羯军中大部分应为斯拉夫人,长鼻黄发,作战勇猛。
《大唐西域记》有记载:“兵马强盛,多诸赭羯之人。
赭羯之人,其性勇烈,视死如归,战无前敌。
”杜甫诗《喜闻官军已临贼境二十韵》中有“花门腾绝漠,柘羯渡临洮,此辈感恩至,羸俘何足操。
”(花门即回鹘)此等柘羯军入中国后,皆归安西节度使指挥。
安史之乱中统帅这支西域军队者有李嗣业、卫伯玉、马璘、荔非元礼(胡人)、白孝德(胡人)。
值得一提的是,柘羯军中还有景教僧人。
⑤至德二载(公元757年),肃宗已经开始准备反攻敌军,收复两京。
七月,叛军反攻陕郡,唐军第一次局部反攻失败。
郭子仪劝肃宗向回纥请求增派援兵,回纥怀仁可汗派其子叶护率精兵4000赶至凤翔。
九月,唐军在经过补充调整后,决定大举反攻。
十三日,天下兵马大元帅、广平王李俶率朔方等唐军及回纥、西域之众15万,从凤翔出发,二十七日,进至长安城郊,布阵于香积寺北沣水之东,以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为中军,王思礼为后军。
叛军10万,在官军之北列阵,双方交战,官军先败后胜。
叛军败退后退出京城,二十八日,官军收复京城。
此后,回鹘军队在仆固怀恩的带领下,帮助唐军平定叛乱。
这支军队后来回到了西域,而仆固怀恩后来则因被逼叛乱,而后被处死。
安史之乱中,胡人确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论是叛乱方还是平定方,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胡人对中原的影响是很深的。
但是可惜的是,中原人对于胡人持有歧视和猜忌的态度,前面提到的仆固怀恩的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种态度。
这种民族的对立态度,在我们读历史的时候也常常影响了我们。
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胡文化已经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或者说,中华文化中很多地方已经融入了胡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