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热冬冷地区节能标准 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在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建筑节能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2019年,我国对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进行了一系列更新和调整,以适应气候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这一主题,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19的内容和意义。

一、整体概述1. 夏热冬冷地区的特点夏热冬冷地区一般指气候温差较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的地区,如内蒙古、黑龙江等地。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尤为重要,需要在保证舒适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能耗。

2. 2019年的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对环保的重视,2019年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进行了一些重要的调整和更新,主要包括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采光设计等方面的要求进行了细化和完善,以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实际需求。

二、建筑外墙设计1. 夏季隔热在夏热地区,建筑外墙的隔热设计尤为重要。

采用符合标准的隔热材料,结合合理设计通风系统,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内部温度,提高居住舒适度。

2. 冬季保温对于冬季较冷的地区,建筑外墙的保温性能也需要得到重视。

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保证建筑在寒冷季节内部温度的稳定,降低供暖能耗。

三、采光设计1. 夏季采光控制在夏季炎热的地区,合理的采光设计可以减少室内照明能耗,并降低空调负荷。

2019年的新标准对于采光设计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希望在保证采光充足的情况下,减少热量的辐射。

2. 冬季充分利用阳光在冬季寒冷的地区,阳光是一种珍贵的资源。

合理利用阳光可以帮助提高室内温度,减少取暖能耗。

新标准要求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采光与保温的结合,让阳光成为一种节能的资源。

四、更新要求的意义2019年的更新调整和更新旨在更好地适应当下的气候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新标准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居民的实际需求,提高建筑的舒适度,降低居住能耗,为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夏热冬冷地区50%节能建筑节能做法及成本增量分析

夏热冬冷地区50%节能建筑节能做法及成本增量分析
灰 砂浆 、 界 面剂 、 外 墙粉 刷 。 相 比于基 准建 筑多 了 内 代 基 准建 筑做法 的区别 . 以及 对应 成本 的增量 。
保温 , 多采 用 3 0 mm厚 的无 机建 筑保 温砂 浆 。
( 3 ) 楼 板 主要做 法 。 从下到上依次为楼板 、 3 0 am厚 无 机 建 筑 保 温 r 砂浆 、 2 0 m m 厚水 泥砂 浆 。 相 比于基 准建 筑 多 了保 温
2 0 1 3 . 7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5 5
建 筑 节 能
Bu i l d i n g En e r g y Sa v i n g

式; 建 筑结 构 类 型 : 剪力 墙 结 构 ; 体形 系数 : 0 . 3 5 ; 建 无机 建筑保温砂 浆+ 1 . 5 am防水 卷材 、聚氨酯+ r 2 0 . 0 0 1 2 0 m m钢筋混凝土+ 1 2 m m水泥砂浆 。 筑 表 面积 : 1 0 5 6 1 . 2 3 m : 建 筑 层数 : 地上 2 2层 、 地 下 水泥砂浆+ 室 1 层: 建筑 物高度 : 6 6 m。
3 . 1 . 2 建 筑 围 护 结 构
外墙 ( 由外 至 内 ) : 5 a r m 水泥 砂浆 保护 层+ 3 0 mm 无机 建筑保温砂浆+ 2 0 0 mm B 0 7级 加 气 混 凝 土 砌
楼板 : 2 0 m m 细石 混凝 土 ( 内配 筋 ) + 1 . 5 m m 防水
稳定性 、 施工便利 、 综合造价低 、 热 工 性 能好 、 防 火
阻燃安 全 性好 、 绿 色 环保 无公 害 等 特点 。在 改 良现
[ 2 ] 谭丹君 , 王莹 , 王鹏起 , 赵金平. 我 国 岩 棉 不 燃 型 外 墙 外 保 温 材 料 的应 用 与存 在 问题 f J ] . 新 型 建 筑材 料 , 2 0 1 l ( 1 1 ) : 3 5 — 3 7 .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标准

夏热冬冷地区节能标准

4.0.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建筑物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的外表面积与外表面积 所包的体积之比。体形系数是表征建筑热工特性的 一个重要指标,与建筑物的层数、体量、形状等因 素有关。体形系数越大,则表现出建筑的外围护结 构面积大,体形系数越小则表现出建筑外围护结构 面积小。
窗墙面积比是指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 (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之比。 普通窗户(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的保温性能比外 墙差很多,尤其是夏季白天通过窗户进人室内的太阳 辐射热也比外墙多得多。一般而言,窗墙面积比越大, 则采暖和空调的能耗也越大。因此,从节约的角度出 发,必须限制窗墙面积比。在一般情况下,应以满足 室内采光要求作为窗墙面积比的确定原则。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010一03一18发布 2010一08一01实施
3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
3.0.1冬季采暖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应符合下列规 定: 1.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应取18°C; 2.换气次数应取1.0次/h 3.0.2夏季空调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应符合下列规 定: 1. 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应取26°C; 2.换气次数应取1.0次/h
对外窗的传热系数和窗户的遮阳系数作严格的限制,是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的特点之一。
பைடு நூலகம்
水平屋顶的日照时间最长,太阳辐射照度最大,由屋 顶传给顶层房间的热量很大,是建筑物夏季隔热的一 个重点。绿化屋顶是解决屋顶隔热问题非常有效的方 法,它的内表面温度低且昼夜稳定。
4.0.7东偏北30°至东偏南60°、西偏北30°至西偏南 60°范围内的外窗应设置挡板式遮阳或可以遮住窗 户正面的活动外遮阳,向的外窗宜设置水平遮阳或 可以遮住窗户正面的活动外遮阳。朝向的窗户,当 设置了可以完全遮住正面的活动外遮阳时,应认定 满足木标准表4.0.5-2对外窗遮阳的要求。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设计节能标准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设计节能标准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1999]号文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室内热环境和建筑节能设计指标;4.建筑和建筑热工节能设计;5.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指标;6.采暖、空调和通风节能设计。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管理和具体解释。

本标准的主编单位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北三环东路30号;邮政编码:100013);重庆大学(地址:重庆沙坪坝北街83号;邮政编码:400045)。

本标准参编单位是: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同济大学、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东南大学、中国西南建筑设计研究院、成都市墙体改革和建筑节能办公室、武汉市建工科研设计院、武汉市建筑节能办公室、重庆市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北京中建建筑科学技术研究院、欧文斯科宁公司上海科技中心、北京振利高新技术公司、爱迪士(上海)室内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是:郎四维、付祥钊、林海燕、涂逢祥、刘明明、蒋太珍、冯雅、许锦峰、林成高、杨维菊、徐吉浣、彭家惠、鲁向东、段恺、孙克光、黄振利、王一丁。

1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环境保护的法规和政策,改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提高采暖和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夏热冬冷地区新建、改建和扩建居住建筑的建筑节能设计。

1.0.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建筑热工和暖通空调设计必须采取节能措施,在保证室内热环境的前提下,将采暖和空调能耗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1.0.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术语2.0.1建筑物耗冷量指标index of cool loss of building按照夏季室内热环境设计标准和设定的计算条件,计算出的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要由空调设备提供的冷量。

《建筑物理》PPT课件

《建筑物理》PPT课件
1 + d2/ μ2 + d3/ μ3 +… ,例4-1 。
第一篇
建筑热工

• 4·2
围护结构的防潮
• 防止和控制表面结露:表面温度;相对湿度;露点;通风除湿。
• 防止和控制内部冷凝:合理布置材料层的相对位置;设置隔气层;设置通风间层或泄 气沟道;冷侧设置密闭空气层。图4-12、图4-13 。
第一篇
第一篇
建筑热工 学
• 2·2 建筑保温与节能计算
• 建筑保温与节能主要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围护结构热工 性能权衡判断的依据,也是评价采暖建筑节能设计的一 个重要指标。
• 建筑物耗热量计算:单位建筑面积通过围护结构的传热 耗热量qH · T,总建筑面积、围护结构临空总面积或外 表面积;单位建筑面积的空气渗透耗热量qINF;单位建 筑面积的建筑内部得热qI · H
t 。 • 太阳辐射等效温度或当量温度: s = ρS· I /αe
• 隔热设计标准: θ t i,max ≤ e,max
• 围护结构内表面最高温度θi,max=θi + Aif,例25、例2-6
第一篇
建筑热工 学
第三章 建筑保温与节能
基本内容: 1、建筑保温设计要求、依据和构造 2、采暖建筑室内热环境质量分析 3、保温构造类型和特点 4、保温材料的分类 5、被动式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利用
• 热惰性指标D 计算: D=D1+D2+D3+…= R1 · S1 + R2 · S2 + R3 · S3 +…
• 围护结构性质:薄层结构D<1.0、厚层结构D≥1.0 ,例2-4
第一篇
建筑热工 学
• 2·4 建筑隔热设计控制指标计算

严寒(C)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严寒(C)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应对气候变化的挑

严寒地区的气候条件给建筑节能 设计带来诸多挑战,如冬季保温、 夏季隔热等。
创新发展的机遇
通过技术创新和材料研发,为严 寒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提供更 多可能性。
政策支持与市场驱

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建筑节能 技术的发展,同时市场需求也为 节能设计提供了广阔空间。
感谢观看
THANKS
06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型节能材料与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高效隔热材料
研发具有优异隔热性能的新型材料,有效降低建筑外墙和屋面的热 传导。
智能化节能技术
利用物联网、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建筑能源的智能 管理和优化。
自然能源利用技术
推广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降低对传统能源 的依赖。
目的
制定严寒(c)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旨在规范和引导建筑行业在严寒地区进行节能建筑设计、施工 和运行,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促进可持续发展。
严寒(c)区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严寒(c)区通常指冬季漫长且寒冷,夏季短暂且 凉爽,或全年气温较低的地区。具体范围可能因国家和 地区的定义而有所不同。 冬季气温低,持续时间长,需要供暖;
建筑设计需充分考虑保温、隔热和采暖需求,以确保室 内温度舒适;
特点:严寒(c)区具有以下特点
夏季气温适中,持续时间短,一般不需要空调;
建筑能耗以供暖为主,节能设计重点在于提高供暖效率 。
02
节能设计原则
建筑布局与规划
01
合理规划建筑布局
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充分利用 自然光、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 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建筑热工指标
为了衡量建筑物的热工性能,需要制 定一系列的指标,如传热系数、热阻、 保温性能等。这些指标应符合国家相 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主要包括新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外墙和采光系统设计节能技术、采光遮阳系统设计节能技术、能源改造节
能技术以及节能降耗设计控制技术等几个方面。

1.新建居住建筑节能评价:要求建筑设计必须符合当地建筑节能评价
标准和低能耗性能要求,并减少新建居住建筑节能损耗;
2.外墙和采光系统设计节能技术:要求外墙表面厚度要合理,建筑物
的外墙热容量要小,外墙保温隔热性能要好;新建居住建筑采光系统设计
应遵循温度不变原则,使得室内采光量合理,减少对室内温度的影响;
3.采光遮阳系统设计节能技术:要采用太阳能热利用、玻璃膜等节能
技术,使采光遮阳系统获得热利用;
4.能源改造节能技术:要求建筑能耗低,室内循环舒适,并应采用节
能照明,节能空调等设备,降低建筑能耗;
5.节能降耗设计控制技术:应采用节能管理信息、智能控制系统和节
能装置来控制建筑的能耗,形成节能控制体系。

《建筑节能政策》PPT课件

《建筑节能政策》PPT课件
随着城市化进程,公共建筑向大型化、高 档化发展,城市用电负荷进一步加大。普通公 共建筑采用集中空调的越来越多,甚至发展到 住宅也采用集中空调和新风系统……
整理ppt
7
▼② 大型公共建筑电耗高
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包括空调、照明、办公 设备、电梯、热水等能耗,尽管能耗与发达 国家相当,但能源浪费严重,节能潜力大。 并且新建建筑中此类建筑的比例急剧增长, 城市用电负荷不堪重负,特别是夏季用电高 峰,不得不区域性限电。
整理ppt
21
第一讲 建筑节能政策体系
整理ppt
22
建筑节能
建造节能建筑
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农村建筑节能推广 住宅产业化与绿色建筑
加强运行管理
施工现场节能管理 既有建筑节能运行管理
整理ppt
23
内容 政策
新建建筑执行 节能设计标准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既有建筑节能运行 可再生能源
整理ppt
10
建筑节能的认识误区(一)
建筑节能就要做保温,保温隔热是一回事 围护结构的隔热性能是指夏季自然通风情况下, 围护结构在室外综合温度和室内空气温度波作用 下,其内表面保持较低温度的能力。 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通常是指在冬季室内外条件 下,围护结构阻止室内向室外传热,使室内保持 适当温度的能力。 密闭静止的空气是较好的保温层,流动的空气是 较好的隔热层,穿棉袄是保温,打阳伞是隔热。 保温层可产生一定的隔热效果,隔热层却不一定 有保温作用(如架空屋面) 隔热的目的:减少空调开启时间 奥运信息中心、大型商场、海南、昆明
使用节水器具 不使用黏土类材料
节地
统筹城整乡理空ppt间
加强使用管理 提高建筑密度
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能耗特点及节能措施[1]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能耗特点及节能措施[1]

夏热冬冷地区主要节能技术措施的研究1、前言江西省地处夏热冬冷地区,与北方气候特点相差很大(北方以保温为主,南方以隔热为主),《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颁布后,由于我国在南方地区实施建筑节能时间短,对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能耗特点、节能材料的材性特点等相关性研究不够全面和深入,以致于现行国家行业标准不能准确合理地体现节能50%的要求,有的地区偏差很大,有的节能技术甚至带来安全隐患,有限的资金和资源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以至造成浪费。

2 建筑能耗特点针对南昌气候区及赣州气候区的气候特点,我们选取三种典型建筑(分别为三层、六层和十八层),采用建筑能耗分析模型,以南昌和赣州气象参数对典型建筑进行能耗分析,得出建筑窗墙面积比、外墙传热系数、门窗传热系数、屋面传热系数及遮阳系数对建筑节能影响系数分析结果见下表:由上表可以看出以南昌和赣州为代表的江西省建筑节能的主要特点为:(1)建筑的窗墙面积比是影响建筑能耗的最重要的因素。

该省现在建筑外立面设计时,开窗面积有越来越大的趋势,这对于建筑节能是十分不利的。

(2)在窗墙面积比一定的条件下,南昌气候区对建筑能耗影响最大的是外墙传热系数,赣州气候区影响最大的是遮阳系数。

因此南昌气候区的建筑应注重外墙的保温隔热;而赣州气候区建筑应注重遮阳。

(3)在窗墙面积比一定的条件下,外窗传热系数在南昌为次重要因素,也应予以一定的重视,而赣州气候区可以适当放宽。

(4)屋面传热系数的影响相对较小,但对顶层住户影响很大,也应予以重视,屋面保温隔热措施简单可靠,技术和材料均十分成熟,且投入不大。

2、建筑节能技术措施的研究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外围护结构的墙体,未对门窗材料进行研究,在《江西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对门窗的设计选型作出详细说明,屋面由于所占比例很小,一般采取铺设3-5CM挤塑聚苯板即可,技术简单可靠。

2.1 外墙保温隔热技术目前我国外墙保温技术主要有自保温、外保温、中间保温和内保温。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规范条文与应用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规范条文与应用

12
5 分户墙、楼板及户门
5.1 分户墙(包括封闭楼梯间隔墙)除砼墙和单排孔灌芯 型混凝土小砌块以外,一般能满足规定性指标要求。 5.2 楼板、分户墙、隔墙、外走廊隔墙和户门必须满足规 定性指标要求,不得突破。 5.3楼板、分户墙、隔墙、外走廊隔墙和户门仅属于居住 建筑内容,公共建筑没有单独作出规定。
13
5.4 规范要求
1)居建 国标第4.0.4条 分户墙、楼板、封闭式楼梯隔墙和外走廊隔墙 K ≤ 2.0 户门 通往密闭空间:K ≤ 3.0 通往非密闭空间或室外:K ≤ 2.0 2)公建没有单独作出规定
14
6 底部自然通风的架空楼板
6.1 常用两种构造 构造一:水泥砂浆(20mm)+钢筋混凝土(100mm) +膨胀聚苯板(25mm)+耐碱玻纤网布抗裂砂浆(5mm) 构造二:水泥砂浆(20mm)+钢筋混凝土(100mm) +膨胀玻化微珠无机保温砂浆(Ⅰ型,25mm)+耐碱玻纤 网布抗裂砂浆(5mm)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标准》JGJ134-2010详读及讨论
1
交流目的
1 了解节能设计的基本内容,正确填写施工图设计总 说明的节能章节。 2 了解《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34-2010的相关条文规定。
2
第一部分:建筑节能设计基本流程
3
建筑节能设计思路
4
以居住建筑为例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讨论新建建筑外墙外窗屋顶楼板分户墙架空楼板和户门等全部满足居建节能标准第四章相应达标就不必按第五章要求进行综合指标的对比法分析居建节能标准第四章只要有一项不达标规范允许突破的项必须按第五章要求进行综合指标的权衡判断分析第二部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详读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建筑幕墙gbt210862007规范要求1突破限值进行外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和措施分析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关键技术和措施分析
二 、 对 于 建 筑 节 能 的 设 计 原 则 1 . 整 体 性 符 合 要 求

【 Ab s t r a c t 】Al o n g wi t h t h e c o u n t r y t o i mp l e me n t t h e s t r a t e g y
o f 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e n t , t h e s o c i e t y b e g a n t o p a y 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 e n e r g y r e c y c l a b l e u s e a n d c o n s e r v ti a o n. T h i s p a p e r a n a - l y z e s ma i n l y i a me d a t t h e p l a n n i n g nd a d e s i g n o f r e s i d e n t i a l
随 着 科 技和 经 济 的 发 展 ,社 会 对 资源 的 1 )平 面节 能 设计
逐步加大 。本世 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 资源短缺 ,所 以合理 节约和使 用资源对我 国的经济建设和 社会 发
鲜 的 空 气 和 适 应 的 环 境 。 同时 绿 化 率 的 提 高 可 以改 善 建 筑 的热 微 环 境 , 改善 了生 态 , 调 节 了 气 候 , 阻
般 的夏 热 冬冷 区 域 都 采 用 空 调 来 满 足 自 己对
u s e , a n d p u t s f o r wa r d r e a s o n a b l e s u g g e s t i o n s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s p e c i i f c p r e s e n t s i t u a t i o n .

夏热冬冷地区商场全空气系统节能策略研究(PPT 38页)

夏热冬冷地区商场全空气系统节能策略研究(PPT 38页)
tw<tl',dw<do'
室内温度 调节
冷水量 冷水量 新回风比 新回风比
加热

tw<tl',dw>do'
加热
冬季
Ⅲ tl'<tw<th',dw<do' 新风
Ⅳ tl'<tw<th',dw>do' 新回风比

tl<tw<th,dw<do
新风

tl<tw<th,dw>do 新回风比
室内湿度 调节
冷水量 新回风比 新回风比 新回风比
夏热冬冷地区的商场建筑多是低层建 筑或者住宅楼的裙房,面积200010000m2不等,均属于大体量建筑。
大部分商场建筑围护结构均采用的是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出台以前 的标准。
商场建筑—人员密度特点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节假日商场人流情况
数据表明,南京地区商 场峰值人员密度为0.7-1 人/m2,均值人员密度为 0.25人/m2。
一层地点一 9.1
10.2
11.4
11.8
一层地点二 9.8
10.8
11.8
11.9
三层地点一 11.4
11.7
12.6
13.2
三层地点二 10.4
10.5
11.8
12.4
室外气温 0.8
1.2
Hale Waihona Puke 4.13.916:00
功能
12.2 12.6
珠宝、鞋 卖场
13.8
12.6 衣服卖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4.0.1夏热冬冷地区的居住建筑,在春秋季和夏季凉爽时 段,组织好室内外的自然通风,不仅有利于改善室内的 热舒适程度,而且可减少空调运行的时间,降低建筑物 的实际使用能耗。因此在建筑群的总体布置和单体建筑 的设计时,考虑自然通风是十分必要的。
13
4.0.2太阳辐射得热对建筑能耗的影响很大,夏 季太阳辐射得热增加制冷负荷,冬季太阳辐射得 热降低采暖负荷。由于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变 化规律,南北朝向的建筑夏季可以减少太阳辐射 得热,冬季可以增加太阳辐射得热,是最有利的 建筑朝向。但由于建筑物的朝向还受到其他许多 因素的制约,不可能都为南北朝向,所以本条用 了“宜”字。
4
4.0.7东偏北30°至东偏南60°、西偏北30°至西偏南 60°范围内的外窗应设置挡板式遮阳或可以遮住窗 户正面的活动外遮阳,向的外窗宜设置水平遮阳或 可以遮住窗户正面的活动外遮阳。朝向的窗户,当 设置了可以完全遮住正面的活动外遮阳时,应认定 满足木标准表4.0.5-2对外窗遮阳的要求。
5
6.0.9当技术经济合理时,应鼓励居住建筑中采用太阳能、 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在居住建筑小区采用热、电、 冷联产技术。 6.1.0居住建筑通风设计应处理好室内气流组织、提高通风 效。厨房、卫生间应安装局部机械排风装置。对采用采暖、 空调设备的居住建筑,宜采用带热回收的机械换气装置。
6
水平式外遮阳的特征值
7
8
9
10
11
1.0.3夏热冬冷地区过去是个非采暖地区,建筑设计不考 虑采暖的要求,也谈不上夏季空调降温。建筑围护结构 的热工性能差,室内热环境质量恶劣,即使采用采暖、 空调,其能源利用效率也往往较低。本标准的要求,首 先是要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的居住水平;同时 要提高采暖、空调能源利用效率,贯彻执行国家可持续 发展战略。
普通窗户(包括阳台门的透明部分)的保温性能比外 墙差很多,尤其是夏季白天通过窗户进人室内的太阳 辐射热也比外墙多得多。一般而言,窗墙面积比越大, 则采暖和空调的能耗也越大。因此,从节约的角度出 发,必须限制窗墙面积比。在一般情况下,应以满足 室内采光要求作为窗墙面积比的确定原则。
16
对外窗的传热系数和窗户的遮阳系数作严格的限制,是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设计的特点之一。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2010一03一18发布 2010一08一01实施
1
3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
3.0.1冬季采暖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应符合下列规 定: 1.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应取18°C; 2.换气次数应取1.0次/h
3.0.2夏季空调室内热环境设计计算指标应符合下列规 定: 1. 卧室、起居室室内设计温度应取26°C; 2.换气次数应取1.0次/h
14
4.0.3本条为强制性条文。 建筑物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的外表面积与外表面积 所包的体积之比。体形系数是表征建筑热工特性的 一个重要指标,与建筑物的层数、体量、形状等因 素有关。体形系数越大,则表现出建筑的外围护结 构面积大,体形系数越小则表现出建筑外围护结构 面积小。
15
窗墙面积比是指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 (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之比。
3
4.0.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应大于 表4.0.3规定的限值。当体形系数大于表4.0.3规定 的限值时,必须按照本标准第5章的要求进行建筑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综合判断。
表4.0.3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限值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建筑层数
≤3层
建筑的体形系 0.55 数
4-11层 0.40
≥12层 0.35
17
水平屋顶的日照时间最长,太阳辐射照度最大,由屋 顶传给顶层房间的热量很大,是建筑物夏季隔热的一 个重点。绿化屋顶是解决屋顶隔热问题非常有效的方 法,它的内表面温度低且昼夜稳定。
18
2
体形系数的大小对建筑能耗的影响非常显著。 体形系数越小,单位建筑面积对应的外表面积越小, 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损失越小。从降低建筑能耗的角 度出发,应该将体形系数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但是,体形系数不只是影响外围护结构的传热 损失,它还与建筑造型、平面布局、采光通风等紧 密相关。体形系数过小,将制约建筑师的创造性, 造成建筑造型呆板,平面布局困难,甚至损害建筑 功能。因此应权衡利弊,兼顾不同类型的建筑造型, 来确定体形系数。当体形系数超过规定时,则要求 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并按照本标准 第5章的规定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综合判断, 确保实现节能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