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八首字谜诗难倒众人

这八首字谜诗难倒众人
这八首字谜诗难倒众人

这八首字谜诗难倒众人

字谜诗

以字为谜底的诗,也称隐语诗。它的谜面主要是将字形分解,而将谜底隐藏其中。

所用诗句多数着眼于字形,有的则兼释字义,有的字谜诗全篇同一谜底;有的则是一句诗一个谜底,全篇组成一句隐语。

谜语结合诗词,老祖宗们真是太会玩了,一起看看这些千奇百怪的字谜诗你能猜出几首吧~

—1—

打一字

四座大山山对山,

四条大川川对川。

四个日头连环套,

四个嘴巴紧相连。

— 2 —

打一字

半边有毛半边光,

半边有味半边香,

半边吃的山上草,

半边还在水里藏。

— 3 —

打一字

古月照水水长流,

水伴古月度春秋,

留得水光耀古月,

碧波深处可泛舟。

— 4 —

打一字

何人经商出远门,

河水奔流不见影。

千柯木材火烧尽,

百舸争流舟自沉。

— 5 —

打一字

倚阑干柬君去也,

霎时间红日西沉。

灯闪闪人儿不见,

闷悠悠少个知心。

— 6 —

打一字

二形一体,

四支八头,

四八一八,

飞泉仰流。

— 7 —

打一字

三山自三山,山山甘倒悬。

一月复一月,月月还相连。

左右排双羽,纵横列二川。

阖家都六口,两口不团圆。

— 8 —

每句一字打四字

一轮明月挂半天,

淑女才子并蒂莲。

碧波池畔酉时会,

细读诗书不用言。

?1、田2、鲜3、湖4、可5、门6、并7、用8、有好酒卖

经典五言古诗赏析大全

【篇一】经典五言古诗赏析 《送别》 王维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赏析 这首诗写友人归隐,看似语句平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饮:这里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一、二句是说,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朋友你要去何方?第一句叙事,五个字就叙写出骑马并辔送了友人一段路程,然后才下马设酒,饯别友人。下马之地也就是饯饮之地,大概在进入终南山的山口。第二句设问,问友人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话,表露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爱护的深情厚意。送别者的感情一开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三、四句是说,你说因为生活不得意,回乡隐居在终南山旁。“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指出了友人归隐的原因,道出了友人心中郁积不平。至于友人不得意的内容,当然主要是指政治上、功业上的怀才不遇,诗人没有明确写出,也不必写出,留以想象空间。这三个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一把钥匙。 “但去莫复闻,白云无尽时。”结尾两句是说,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名利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自己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联系前面“不得意”三个字看来,在这两句诗中,更主要的是对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蕴含着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和题旨所在。 王维这首《送别》用了禅法入诗,富于禅家的机锋。禅宗师弟子问斗机锋,常常不说话,而做出一些奇怪的动作,以求“心心相印”。即使要传达禅意,也往往是妙喻取譬,将深邃意蕴藏在自然物象之中,让弟子自己去参悟。王维在这首诗歌创作中吸取了这种通过直觉、暗示、比喻、象征来寄寓深层意蕴的方法。

谜语诗词

谜语诗词 字谜诗,是以字为谜底的诗。所用诗句多数着眼于字形,将字形分解,而将谜底隐藏其中。有的则兼释字义,有的是一句诗一个谜底,有的则全诗同一谜底。 离合诗也很象文字谜诗,其和文字谜诗的最大区别在于,离合诗是藏的不是谜底而是诗的主题。事实上汉魏南北朝以至唐代出现的许多离合诗甚至都没有诗题,其诗题就隐在“谜”般的诗句里,只有通过离合手法,才能巧妙地将“谜底”—诗题呈现出来。并且组成诗的主题的每个偏旁部首都表现在诗中,诗的主题就是组合成的字。而文字谜诗藏的是谜底,并且只是谜底是文字,但谜面却不直接显示在诗中,使用的方法也不是组合成字,而是采用制谜的方法。 字谜诗也叫藁砧体。 如古乐府诗:“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藁砧”,就是斧;“重山”,是出字,出;“何当大刀头”,刀头有环,是“月半”两字;“破镜飞上天”,为“还”字。 藁砧体的名称即来源于此。 一句诗一个谜底的很多,、。 海南人伯畴是明代状元,人称“海南才子”,能诗善文。传说有一天,他路过一家酒店。店老板热情欢迎,客气有加,求伯畴给酒店写几句吉利话。

伯畴答应,挥笔而就下面的诗: 一轮明月挂半天,淑女才子并蒂莲。 碧波池边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 老板说:“您给我写首诗管用吗?”伯畴说:“我这是字谜诗,其实是四个字—有好酒卖。”老板恍然,万分感谢。说起来,这也是一个绝妙的广告运作。 其实,在伯畴之前,也有一店铺的招牌上写着: 月挂半边天,嫦娥伴子眠, 酉时天下雨,读书不用言。 招牌挂出后,人们都争相观看,故而生意兴隆,顾客盈门。招牌的谜底也是:有好酒卖。 宋代文坛名士赵明诚,一次外出归家后闷闷不乐,食欲不振,形体日渐消瘦,父亲询问他,他回答说,我梦中见一人对我言道: 言与司合,安上已脱, 芝麻除草麻,芙蓉开新花。 他的父亲听了大笑,猜出儿子说的是“词女之夫”四个字。因为赵明诚认识女词人李清照,双方一见钟情,但在封建社会里婚姻是不得自由的,因而忧郁成病。他父亲当即允了这门亲事。 还有在《夷坚甲志》中记载的就这样的诗迷:“雪天晴色见虹霓,千里江山遇帝畿。天子手中朝白玉,秀才不肯著麻衣。暗含韩公绛、冯公京、王公珪、曾公布四人。 全诗同一谜底的也不少。

五言律诗大全100首

五言律诗大全100首 短美文网手机版诗词正文五言律诗大全五言律诗大全(1):五言律诗大全1、《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2、《相思》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5、《草》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7、《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8、《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10、《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

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11、《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12、《七步诗》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3、《暮秋山行》唐·岑参疲马卧长坂,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辰。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14、《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5、《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16、《旅夜书怀》唐·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17、《前出塞》唐·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18、《望岳》唐·杜甫岱宗夫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经典趣味古代谜语诗精选

经典趣味古代谜语诗精选 【本文概要】所谓谜语诗,就是以诗的形式作为谜面的谜语。谜底一般是人、物或字。下面是本文分享的经典趣味古代谜语诗精选。! 经典趣味古代谜语诗精选篇一 1、王安石的两首谜语诗 王安石任宰相时,一位老木匠为他设计了一套宅院。老木匠拿来模型请王安石过目。王安石看后频频点头,但又在模型的后花园墙壁正中处题了首诗: 倚阑干柬君去也,霎时间红日西沉;灯闪闪人儿不见,闷悠悠少个知心。 老木匠思讨片刻,恍然大悟,立即修改了模型。王安石再

看,果然更加满意。 原来这是一首谜语诗,每句的谜底都是“门”字。意思是请老木匠在后花园加个门。 2、怨妇诗 从前,有一个女子的丈夫离家三年不归。三载春秋,恶风扑门,冷雨敲窗。已到融融天气了,才想到窗纸早该裱糊了,可怜这痴情的妇女,巴心巴肠地悬望着京城里的丈夫,算计着他离家的时节,做着团圆的美梦。等啊,盼啊,盼来的却是一纸无言的嫌弃! 四月将近五月初,刮破窗纸重裱糊;丈夫进京整三年,捎封信儿半字无。 这首诗谜面上写的一个怨妇,实际上隐射四位中药名:半夏、防风、当归、白芷。 3、遗诗隐何物 从前,有一个被百般虐待的媳妇,在实在活不下去的情况

下投井自尽了。临死前,她含泪在墙上写下遗诗一首: 他打我知道,背后有人挑。心中明似镜,为的路一条。 这四句诗,既表明自己清白无辜,又是一则物谜:隐射灯笼。 4、比喻贴切的谜语 二人乘舟,触景生情,打一谜语,谜面是一首优美的词: 在娘家,绿发婆娑,自归郎手,青少黄多。受尽了多少折磨,经历了无数风波。休提起,提起来珠泪洒江河! 这条谜语,既借一个封建社会里受尽压迫女子之口,叙述了她的不幸遭遇;也维妙维肖地对谜底(竹篙)作了形象的描绘。 5、数字谜语 下面的谜语,从内容上看都是情书样的民歌,其谜底都是隐射十个数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五言绝句大全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浦歌 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怨情 唐李白 美人卷珠帘, 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 不知心恨谁。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 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 玲珑望秋月。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劳劳亭 唐李白 天下伤心处, 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 不遣柳条青。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 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 擒贼先擒王。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 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 遗恨失吞吴。 绝句 唐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竹里馆 唐王维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送别 唐王维 山中相送罢, 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 王孙归不归。 相思 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着花未。 栾家濑 唐王维 飒飒秋雨中, 浅浅石溜泻。 跳波自相溅, 白鹭惊复下。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洛中访袁拾遗 唐孟浩然 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北地春。 送朱大入秦 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 宝剑值千金。

关于谜语诗《画》经典教案案例

关于谜语诗《画》经典教案案例 教材分析: 《画》是一首五言谜语诗课文扣住ldquo;画rdquo;这个谜底抓住画的形象特征展开描述本课配有一幅精美的山水画画上有山、有水、有花、有鸟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这是学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篇课文谜语诗的内容浅显易懂很多 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会背了但是在识字写字和感情朗读方面还需 要教师正确地引导因此应该结合学生ldquo;好动、好玩、好奇、好 表现rdquo;的身心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图文对应让学生能够有滋有味 地循图读文感悟诗中所描绘的生机勃勃的景象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ldquo;辶、忄rdquo;两个偏旁 2、知道ldquo;远rdquo;和ldquo;近rdquo;、ldquo;有rdquo;和ldquo;无rdquo;、ldquo;来rdquo;和ldquo;去rdquo;是意思相 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教学难点:了解诗意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课时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认识ldquo;辶、忄rdquo;两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3知道ldquo;远rdquo;和ldquo;近rdquo;、ldquo;有rdquo;和ldquo;无rdquo;、ldquo;来rdquo;和ldquo;去rdquo;是意思相反的词 学习过程: 一、诵读儿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学过不少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其中的一首:ldquo;两棵小树十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rdquo;这首儿歌是个谜语谁知道谜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谜语诗学完课文你们一定能猜出谜底 二看图 1.出示图: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近到远的顺序(图上画了山、水、花、鸟)那么这首诗是写山、水、花、鸟的呢?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

玄奇隐晦谜语诗

玄奇隐晦谜语诗 谜语诗 谜语诗或称诗谜。分为三大类:字谜诗、隐语诗、数谜诗。 一、字谜诗 字谜诗,是以字为谜底的诗。所用诗句多数着眼于字形,将字形分解,而将谜底隐藏其中。有的则兼释字义,有的是一句诗一个谜底,有的则全诗同一谜底。 离合诗也很象文字谜诗,其和文字谜诗的最大区别在于,离合诗是藏的不是谜底而是诗的主题。事实上汉魏南北朝以至唐代出现的许多离合诗甚至都没有诗题,其诗题就隐在“谜”般的诗句里,只有通过离合手法,才能巧妙地将“谜底”—诗题呈现出来。并且组成诗的主题的每个偏旁部首都表现在诗中,诗的主题就是组合成的字。而文字谜诗藏的是谜底,并且只是谜底是文字,但谜面却不直接显示在诗中,使用的方法也不是组合成字,而是采用制谜的方法。 字谜诗也叫藁砧体。 如古乐府诗:“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藁砧”,就是斧;“重山”,是出字,出;“何当大刀头”,刀头有环,是“月半”两字;“破镜飞上天”,为“还”字。 藁砧体的名称即于此。 一句诗一个谜底的很多,、。 海南人伯畴是明代状元,人称“海南才子”,能诗善文。传说有一天,他路过一家酒店。店老板热情欢迎,客气有加,求伯畴给酒店写几句吉利话。伯畴答应,挥笔而就下面的诗:一轮明月挂半天,淑女才子并蒂莲。 碧波池边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 老板说:“您给我写首诗管用吗?”伯畴说:“我这是字谜诗,其实是四个字—有好酒卖。”老板恍然,万分感谢。说起来,这也是一个绝妙的广告运作。 其实,在伯畴之前,也有一店铺的招牌上写着: 月挂半边天,嫦娥伴子眠, 酉时天下雨,读书不用言。 招牌挂出后,人们都争相观看,故而生意兴隆,顾客盈门。招牌的谜底也是:有好酒卖。 宋代文坛名士赵明诚,一次外出归家后闷闷不乐,食欲不振,形体日渐消瘦,父亲询问他,他回答说,我梦中见一人对我言道: 言与司合,安上已脱, 芝麻除草麻,芙蓉开新花。 他的父亲听了大笑,猜出儿子说的是“词女之夫”四个字。因为赵明诚认识女词人李清照,双方一见钟情,但在封建社会里婚姻是不得自由的,因而忧郁成病。他父亲当即允了这门亲事。 还有在《夷坚甲志》中记载的就这样的诗迷:“雪天晴色见虹霓,千里江山遇帝畿。天子手中朝白玉,秀才不肯著麻衣。暗含韩公绛、冯公京、王公珪、曾公布四人。 全诗同一谜底的也不少。 王安石让他的好朋友王吉甫猜谜:”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王吉甫以谜破谜,吟道:”东西有条鱼,无头亦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你的谜。“王安石听候大笑。按:两人的谜底都是“日”字。 王安石看来喜欢猜谜,他当宰相时,请一老木匠为其设计一套宅院。看后图纸无语,在后花园墙壁中间处写了这诗:倚阑杆东君去也,霎时间红日西沉。灯闪闪人儿不见,闷悠悠

千姿百态数字诗

千姿百态数字诗 一、经典古诗词中的数字诗 古人留下的宝贵的数字诗,入情入理,充满智慧。 1.写景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风雪天触景生情,吟下一首传至今日的数字诗: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芦花总不见。 宋代邵康节的数字诗恬和平淡: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元代徐德可的《夜雨》凄切感人: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斗孤馆入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2.情诗 西汉卓文君给夫君司马相如的一首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仲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作男。 这位著名才女,一首由一到万,再由万到一的诗,可以说字字血,声声泪,终使其夫回心转意。 宋代才女朱淑真,知丈夫另觅新欢,临终前也写一数字诗《断肠谜》: 下楼来,余钱卜落,问苍天,人在何方?恨王孙一直去了,詈冤家,言去不回,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皂白可须问,分开不用刀,从今莫把仇靠,千种相思一撇清。 撇开此诗词中对于薄情寡义之人沉痛伤心的斥责之意,这乃是一则巧妙而又含蓄的数字谜,只须将其中的每一句作为"拆字格"修辞的谜面,谜底正好顺次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十个数字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在戏剧《牡丹亭》第三十几出《如梳中》,也有一段数字诗: 十年窗下,遇梅花冻九才开,夫贵妻荣,八字安排,敢你七香车稳情载,六宫宣你朝拜,五花诰村你非分处,论四德,似你那三从结愿谐,二指大泥金报喜,一轮皂盖飞来。 有一首数字诗歌这样写到: 一眼望穿秋水,两缕黑发飘扬,三圣石上遇逍遥,四年四岁皆思念,五朵菏瓣传衷情,六月桃林催泪下,七度春秋

谜语诗

谜语诗 谜语诗 谜语诗 谜语诗或称诗谜。分为三大类:字谜诗、隐语诗、数谜诗。 一、字谜诗 字谜诗,是以字为谜底的诗。所用诗句多数着眼于字形,将字形分解,而将谜底隐藏其中。有的则兼释字义,有的是一句诗一个谜底,有的则全诗同一谜底。 离合诗也很象文字谜诗,其和文字谜诗的最大区别在于,离合诗是藏的不是谜底而是诗的主题。事实上汉魏南北朝以至唐代出现的许多离合诗甚至都没有诗题,其诗题就隐在“谜”般的诗句里,只有通过离合手法,才能巧妙地将“谜底”诗题呈现出来。并且组成诗的主题的每个偏旁部首都表现在诗中,诗的主题就是组合成的字。而文字谜诗藏的是谜底,并且只是谜底是文字,但谜面却不直接显示在诗中,使用的方法也不是组合成字,而是采用制谜的方法。 字谜诗也叫藁砧体。 如古乐府诗:“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藁砧”,就是斧;“重山”,是出字,出;“何当大刀头”,刀头有环,是“月半”两字;“破镜飞上天”,为“还”字。 藁砧体的名称即来源于此。 一句诗一个谜底的很多,、。 海南人伯畴是明代状元,人称“海南才子”,能诗善文。传说有一天,他路过一家酒店。店老板热情欢迎,客气有加,求伯畴给酒店写几句吉利话。伯畴答应,挥笔而就下面的诗:一轮明月挂半天,淑女才子并蒂莲。 碧波池边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 老板说:“您给我写首诗管用吗?”伯畴说:“我这是字谜诗,其实是四个字有好酒卖。”老板恍然,万分感谢。说起来,这也是一个绝妙的广告运作。 其实,在伯畴之前,也有一店铺的招牌上写着: 月挂半边天,嫦娥伴子眠, 酉时天下雨,读书不用言。 招牌挂出后,人们都争相观看,故而生意兴隆,顾客盈门。招牌的谜底也是:有好酒卖。 宋代文坛名士赵明诚,一次外出归家后闷闷不乐,食欲不振,形体日渐消瘦,父亲询问他,他回答说,我梦中见一人对我言道: 言与司合,安上已脱, 芝麻除草麻,芙蓉开新花。 他的父亲听了大笑,猜出儿子说的是“词女之夫”四个字。因为赵明诚认识女词人李清照,双方一见钟情,但在封建社会里婚姻是不得自由的,因而忧郁成病。他父亲当即允了这门亲事。 还有在《夷坚甲志》中记载的就这样的诗迷:“雪天晴色见虹霓,千里江山遇帝畿。天子手中朝白玉,秀才不肯著麻衣。暗含韩公绛、冯公京、王公珪、曾公布四人。 全诗同一谜底的也不少。 王安石让他的好朋友王吉甫猜谜:”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王吉甫以谜破谜,吟道:”东西有条鱼,无头亦无尾,更除脊梁骨,便是你的谜。“王安石听候大笑。按:两人的谜底都是“日”字。 王安石看来喜欢猜谜,他当宰相时,请一老木匠为其设计一套宅院。看后图纸无语,在

趣味语文30篇

趣味语文30篇(下) 1)“东道国”的由来 “东道国”是由“东道主”一词演变而来的。春秋时期,秦晋围郑,郑派烛之武劝秦退军。烛之武对秦穆公说:“秦如果不灭掉郑国,而叫它成为东方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来来往往,缺少的资材食用由郑来供应,这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秦从其言撤军。郑在秦的东方,故称东方道上的主人。后来,“东道主”便成了一个固定的名词,泛指居停之所的主人或以酒食请客的人,其方位的含义便不复存在了。 “东道国”就是以主人的身份接待他国国宾的国家,或在国际活动中处于聚会居停之所和主办其事的国家。 (2)“马虎”的来历 人们都喜欢用“马虎”来形容某人办事草率或粗心大意,殊不知在这个俗语的背后,原来有一个血泪斑斑的故事。 宋代时京城有一个画家,作画往往随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画的究竟是什么。一次,他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子。来人问他画的是马还是虎,他答:“马马虎虎!”来人不要,他便将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次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人家的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他的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却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画家悲痛万分,把画烧了,还写了一首诗自责:“马虎图,马虎图,似马又似虎,长子依图射死马,次子依图喂了虎。草堂焚毁马虎图,奉劝诸君莫学吾。” 诗虽然算不上好诗,但这教训实在太深刻了,从此,“马虎”这个词就流传开了。 (3)“枇杷并非此琵琶” 从前,有个纨绔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 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琶五斤”。五个字写错了两个,将“枇杷”误写成“琵琶”。他妻子看过后,在后面题了一首打油诗: 枇杷并非此琵琶, 只怪当年识字差。 倘若琵琶能结果, 满城箫鼓尽飞花。 这个纨绔子弟看过妻子的题诗,羞了个大红脸。 “枇杷”和“琵琶”读音相同,都读pípá,是同音词。但“枇杷”是一种水果,而“琵琶”则是一种弦乐器,意义和写法完全不同。 将“枇杷”误写成“琵琶”,属于同音误写而造成别字。写别字的危害性是很大的。因为别字既然是将甲字误写成乙字,就有引起误解的可能。试想,如果仆人买回一把五斤重的琵琶来,岂不闹出更大的笑话。 汉字是表意文字。多数汉字的字形、字音、字义之间是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如:“枇”“杷”“琵”“琶”都是形声字。“枇”和“杷”有相同的声旁“巴”,所以“枇”和“琵”读音相同,“杷”和“琶”读音相同。“枇杷”二字的形旁是“木”,表示和树木有关,“枇杷”指一种果树或这种树上结的果实。“琵琶”二字的形旁是“?”,表示两块玉石互相撞击,玉石撞击会发出美妙悦耳的声音,“琵琶”是一种乐器,能弹奏出悦耳的音响。 熟悉汉字的结构,养成分析汉字的习惯,有助于消灭同音别字。

古代诗人称号大全

古代诗人称号大全 1、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杜紫薇--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15、温八叉--温庭筠 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16、郑鹧鸪--郑谷 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17、崔鸳鸯--崔珏 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18、诗神--苏轼 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十首谜语诗,精巧又有趣

十首谜语诗,精巧又有趣 诗词精品集 谜语诗,又叫隐语诗,诗谜、谜诗。谜语是谜语,诗歌是诗歌,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把谜语与诗歌结合起来便是谜语诗。 01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小学生必背古诗之一,如果你还记得它的题目,自然也就知道谜底,即便忘记了题目,根据内容来猜,应该不是难事儿。 02 倚阑干柬君去也,霎时间红日西沉。 灯闪闪人儿不见,闷悠悠少个知心。 这是王安石写给老木匠看的一首谜语诗,每句都暗示了谜底。 03 一轮明月挂半天,淑女才子并蒂莲, 碧波池畔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 据说这是一位才子为一家酒馆所题的诗,有广告的成分。每句打一个字,一共四字。 04 水里游鱼山上羊,东拉西扯配成双。 一个不吃山上草,一个不会水中藏。

谜底是一个字,看到第一句基本都能猜到了。 05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这首诗的作者是王恭,诗的名字就是谜底。第一句,提起“衡阳”,有没有想起某位词人的某句诗词? 06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肤。 走入绣帏寻不见,任他风雨满江湖。 这首诗传为王安石所作,是取诗家名为谜底的诗谜,每句打一诗人名,前三个大家都很熟悉,最后一个有点难度。话说,这么香艳的诗,真的是拗相公王安石写的么? 07 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 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这首诗名为《槁砧诗》,熔字谜、物谜于一炉,猜出来有难度。 08 四月将近五月初,刮破窗纸重裱糊。 丈夫进京整三年,捎封信儿半字无。 每句打一中药名。

09 偶因一语蒙抬举,反被多情又别离。 送得郎君归去也,倚门独自泪淋漓。 打一日常生活用具,一个字。 10 欲知圣人姓,田八二十一。 欲知圣人名,果头三屈律。 打一历史人物名,二字。 谜底及解析 1、这首诗的标题就是《风》,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 2、这首诗的谜底是:门。“阑”里的柬没了是门,“间”里的日没了是门,“闪”里的人没了是门,闷里的心没了是门。 3、整首诗的谜底是:有好酒卖。“一轮明月挂半天”是“有”字(天字的一半加上月就是有字),“淑女才子并蒂莲”是“好”字(女和子组成好字);“碧波池畔酉时会”是“酒”字;“细读诗书不用言”是“卖”字(读字去掉言为卖字),整首诗,合起来就是“有好酒卖”。 4、这首诗的谜底是个“鲜”字。鱼羊凑一起是为“鲜”,而后,“一个不吃山上草”是鱼,“一个不会水中藏”是羊,合起来,就是个“鲜”字。 5、诗作名字叫《春雁》。“江南虽好是他乡”隐喻大雁北归之意。

群文阅读、趣味数字诗

《趣味数字诗》教学案例 教学篇目 《骄傲的0》《七的歌》《数字8》《6和9》《咏雪》 议题解读 此议题是对单篇课文数字诗《一去二三里》的拓展补充,旨在打通学科界限,把数学中的数字串入语文学习的儿歌、童诗之中。数字儿歌能够将抽象的数字与学生的具象思维相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易学易记。一首首趣味横生的儿歌、童诗教学生认识数字,学习数学,奇幻夸张的诗歌语言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 文本分析 《骄傲的0》强调了数字0的用处,凸显了数的特性;《七的歌》说明了同一数字的不同表现形式;《数字8》用奇幻的想象展现了数字的形象化、生活化;《6和9》用拟人化的童诗,幽默地比较了数字6和9的相似之处:《咏雪》是数字在古诗词中的巧妙运用。 教学目标 1、能读通儿歌,读出趣味性。 2、了解数字诗丰富的想象力,尝试抓住数字的特征创编儿歌。 教学准备 PPT、阅读文本、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介绍数字诗。 我们在数学书里见到过很多的数字,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常常见到

数字的身影,数字也会藏在诗歌里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充满趣味的数字诗吧! (二)师生共读五首数字诗,初步感如。 1、老师带着学生一起阅读五首数字诗。(一年级上期的学生识字量有限,老师带领学生通读,降低阅读难度,增强整体感知。) 2、说说你在儿歌中发现了哪些数字。(指名回答,请学生摆出相关数字卡片。) (三)再读五首诗,体会趣味。 1、说说你喜欢哪首诗,为什么?读给人家听听。(指名诵读。) 2、为什么这些诗写得这么有趣呢? 《骄傲的0》强调了数字0的用处。数字的排位有个位、十位、百位等差别,可不能山错哟! 《数字8》抓住了数字的外形特点,展开想象,编出了有趣的诗歌。在生活中,你还发现哪些事物像数字8?又有哪些事物与其他数字的造型相似呢?(同桌讨论,指名回答。例如:笔像数字1、弯脖子的大鹅像数字2……) 《6和9》这首诗真有趣,把6和9比作两个拴着气球的小娃娃,它们在玩踩气球的游戏。找一找还有哪些数字形状相似,你也来编编它们的故事。(可以比较1和7、3和8、1和10的外形。)《七的歌》列举了七种颜色、七个音符、每周七天。 《咏雪》是一首数数儿歌,这样的古诗还有《山村咏怀》(课本中这自诗的题目是《一去二三里》)。

古代趣味谜语诗有哪些(最新)

古代趣味谜语诗【篇一】 1、 水里游鱼山上羊,东拉西扯配成双, 一个不吃山上草,一个不会水中藏。 这首诗的谜底是个“鲜”字。 鱼羊凑一起是为“鲜”,而后,“一个不吃山上草”是鱼,“一个不会水中藏”是羊,合起来,就是个“鲜”字。 2、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这首诗的谜底是“大雁”,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王恭,诗作名字就叫《春雁》。“江南虽好是他乡”隐喻大雁北归之意。 这首诗通过描写衡阳归雁,不恋江南风光,春到衡阳便北返,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怀,同时也表现了对不愿为官,愿过渔樵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造意新颖,沉著蕴藉。 3、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肤。 走入绣帏寻不见,任他风雨满江湖。 这首诗为王安石所作,这是取诗人名为谜底的诗谜。 首句“佳人佯醉索人扶”以谐音衍义为“假倒”,再谐音作“贾岛”; 第二句“露出胸前白雪肤”衍义为“肋白”,再谐音作“李白”; 第三句“走入绣帏寻不见”衍义为“罗隐”; 末尾四句,“任他风雨满江湖”衍义为“潘(水溢貌)浪”,再作谐音“潘阆”。 李白、贾岛、罗隐、潘阆,四人皆为唐代诗人。

4、 何人经商出远门,河水奔流不见影。 千柯木材火烧尽,百舸争流舟自沉。 这是一首字谜诗,谜底是“可”。 “何”字没有人是“可”,“河”没有水是“可”,“柯”没有木是“可”,“舸”没有舟是“可”。 5、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首诗的标题就是《风》,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古代趣味谜语诗【篇二】 1、 倚阑干柬君去也,霎时间红日西沉; 灯闪闪人儿不见,闷悠悠少个知心。 这首诗的谜底是:门。 诗的每一句说的都是门,“阑”里的柬没了是门,“间”里的日没了是门,“闪”里的人没了是门,闷里的心没了是门。 2、 一轮明月挂半天,淑女才子并蒂莲, 碧波池畔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 据说这是海南才子伯畴为一家酒店所题的诗,整首诗的谜底是:有好酒卖。

趣味古诗

填地名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3、(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填动物或植物名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2、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3、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6、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7、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0、童孙未解工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1、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2、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读诗句,识季节 1.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夏,芙蓉就是荷花)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秋,出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正是重阳)3.肠断江城雁,高高正北飞。(春,秋天的大雁向南飞;且此诗写于广德二年(764)春暮,在成都草堂) 4.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夏,蛙只在夏天叫) 5.柳挂九衢丝,花飘万家雪。(春,柳絮纷飞)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冬,写的是雪景) 7.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冬天的的最后一天,写在除夕) 8.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秋,写的是七夕) 季节的诗词 春 春

春雨晴来访友家,雨晴来访友家花。晴来访友家花径,来访友家花径斜。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绝句)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日(绝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晓(绝句)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咏柳贺知章(描写春天)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游园不值叶绍翁-南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泊船瓜洲

唐诗300首之五言绝句

唐诗300首之五言绝句(共29首) 行宫 唐代: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登鹳雀楼 唐代: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新嫁娘词 唐代: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相思 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杂诗三首·其二 唐代: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鹿柴 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送别/ 山中送别/ 送友唐代: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问刘十九唐代: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哥舒歌 唐代:西鄙人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 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怨情 唐代:李白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 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乐游原/ 登乐游原 唐代: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听筝 唐代: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渡汉江 唐代: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八阵图 唐代: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一作:名高)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春晓 唐代: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怨/ 伊州歌 唐代: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秋夜寄邱员外/ 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 唐代:韦应物 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终南望余雪 唐代: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宫词·故国三千里 唐代: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寻隐者不遇/ 孙革访羊尊师诗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送崔九 唐代:裴迪 归山深浅去,须尽丘壑美。 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送灵澈上人 唐代: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听弹琴 唐代:刘长卿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送方外上人/ 送上人 唐代:刘长卿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玉台体 唐代:权德舆 昨夜裙带解,今朝蟢子飞。 铅华不可弃,莫是藁砧归。

十首谜语诗

十首谜语诗 隐语诗,又叫谜语诗、诗谜、谜诗、灯谜诗。 谜语是谜语,诗歌是诗歌,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把谜语与诗歌结合起来便是谜语诗。 01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首诗的标题就是《风》,是唐代诗人李峤所作。 这首诗让人看到了风的力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02 倚阑干柬君去也,霎时间红日西沉; 灯闪闪人儿不见,闷悠悠少个知心。 这首诗的谜底是:门。 诗的每一句说的都是门,“阑”里的柬没了是门,“间”里的日没了是门,“闪”里的人没了是门,闷里的心没了是门。 03 一轮明月挂半天,淑女才子并蒂莲, 碧波池畔酉时会,细读诗书不用言。 据说这是海南才子伯畴为一家酒店所题的诗,整首诗的谜底是:有好酒卖。 “一轮明月挂半天”是“有”字?“淑女才子并蒂莲”是“好”字;“碧波池畔酉时会”是“酒”字;“细读诗书不用言”是“卖”字,整首诗,合起来就是“有好酒卖”,当时人佩服伯畴的才华。 04

水里游鱼山上羊,东拉西扯配成双, 一个不吃山上草,一个不会水中藏。 这首诗的谜底是个“鲜”字。 鱼羊凑一起是为“鲜”,而后,“一个不吃山上草”是鱼,“一个不会水中藏”是羊,合起来,就是个“鲜”字。 05 春风一夜到衡阳,楚水燕山万里长。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这首诗的谜底是“大雁”,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王恭,诗作名字就叫《春雁》。“江南虽好是他乡”隐喻大雁北归之意。 这首诗通过描写衡阳归雁,不恋江南风光,春到衡阳便北返,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怀,同时也表现了对不愿为官,愿过渔樵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造意新颖,沉著蕴藉。 06 佳人佯醉索人扶,露出胸前白雪肤。 走入绣帏寻不见,任他风雨满江湖。 这是诗为王安石所作,这是取诗家名为谜底的诗谜。 首句“佳人佯醉索人扶”以谐音衍义为“假倒”,再谐音作“贾岛”; 第二句“露出胸前白雪肤”衍义为“肋白”,再谐音作“李白”; 第三句“走入绣帏寻不见”衍义为“罗隐”; 末尾四句,“任他风雨满江湖”衍义为“潘(水溢貌)浪”,再作谐音“潘阆”。 李白、贾岛、罗隐、潘阆,四人皆为唐代著名诗人。 07 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 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这首诗名为槁砧诗,此谜诗熔字谜、物谜于一炉,首句的“槁”指稻草,“砧”指切菜的砧板,二物均与鈇(斧)同用,“鈇”,谐音隐“夫”字。

【古诗词知识精粹】《数字诗》

【古诗词知识精粹】《数字诗》 数字诗 诗歌创作的技巧很多,数字入诗乃技巧之一。数字诗,又称数诗。数字诗,嵌名诗的一种,每句都嵌同一个数字,相当于重字体诗。由于数字有多个,因此数字诗的形式多样,有半字诗、一字诗、二字诗、字诗、四字诗、五字诗、六字诗、七字诗、八字诗、九字诗、十字诗、百字诗、千字诗、万字诗、亿字诗等。 数名诗,是杂体诗的一种,为南朝宋人鲍超所制。又叫十数诗、数诗、序数诗。数名诗有的冠于句首,有的嵌入句中;有从一至十顺着数的,也有从十到一倒着数的,还有兼而有之的。 按数字的顺序或倒序排列的叫序数诗,不按次序的叫数词诗。数字如果都嵌在句首,又叫“藏头诗”,或“贯顶诗”。数字藏于每句句首的也可叫“逐句藏头体”。所藏字若在每二句的开头,则叫“隔句藏头体”。 数名诗还有两种奇特的形式。如元徐再思《水仙子*春情》,

既是数名诗,又是重字诗,每句有数目字,而且重复使用。又如清蒋春霖《沁园春》词两阙,分赋“二”、“三”两字,每句都咏与“二”、“三”有关的事。字面上却不着“二”、“三”字,这是诗人创作数名诗的一种新的尝试。 妙用数字入诗,可以更好地绘景状物、写人述事,抒情寓志,加深意境,深化主题,增强诗美。 (一)数字诗 1、半字诗,又叫半半诗。 【半景*明*梅鼎祚】 半水半烟着柳,半风半雨催花;半沉半浮鱼艇,半藏半见人家。 描绘出一幅空蒙迷离的烟雨春景图。 【金山半字歌*清康熙间诗人陈观阳】 本是山阿半山隅,半遮楼阁半通卫。半望江南半江北,半看山色半平芜。 半住僧伽半游客,半同尘市半江湖。半安禅诵半诗酒,半祠名宦半毗卢。

【半歌*清*李密庵】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岳麓寺半山亭】 半山半庵号半云,半亩半地半崎嵚,半山茅块半山石,半壁晴天半壁阴; 半酒半诗堪避俗,半仙半佛好修心。半间房舍半分云,半听松声半听琴。

唐诗中的五言绝句大全

唐诗中的五言绝句大全 【篇一】 1、鸟鸣涧(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2、山中送别(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3、杂诗(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4、相思(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支。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5、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秋浦歌(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7、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李白) 铲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8、独坐敬亭山(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9、忆东山(李白) 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 10、劳劳亭(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11、小长干曲(崔国辅) 月暗送湖风,相寻路不通。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12、江南曲(储光义) 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 【篇二】 1、入朝洛堤步月(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2、于易水送人(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3、山中(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4、渡汉江(宋之问)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5、闺怨(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6、蜀道后期(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7、汾上惊秋(苏頲)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8、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