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工具
智能变电站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智能变电站基础知识题库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智能变电站的核心特征是()A. 智能化一次设备B. 网络化二次设备C. 全站信息数字化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智能变电站的核心特征包括智能化一次设备、网络化二次设备、全站信息数字化等多个方面。
2. 智能变电站采用()实现对一次设备的控制和监测。
A. 智能终端B. 合并单元C. 保护装置D. 测控装置答案:A解析:智能终端用于实现对一次设备的控制和监测。
3. 以下哪个不是智能变电站的通信规约()A. IEC 61850B. IEC 60870-5-101C. MODBUSD. DNP3.0答案:C解析:MODBUS 一般不用于智能变电站。
4. 智能变电站中,()用于实现电流、电压等模拟量的数字化。
A. 智能终端B. 合并单元C. 保护装置D. 测控装置答案:B解析:合并单元的作用是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
5. 智能变电站的过程层网络通常采用()A. 以太网B. 令牌环网C. 星型网D. 环形网答案:D解析:过程层网络多采用环形网结构,以提高可靠性。
6. 智能变电站的站控层设备不包括()A. 监控主机B. 远动装置C. 合并单元D. 数据服务器答案:C解析:合并单元属于过程层设备。
7. 智能变电站中,()承担继电保护功能。
A. 智能终端B. 保护装置C. 合并单元D. 测控装置答案:B解析:保护装置是实现继电保护功能的设备。
8. 智能变电站中,()实现对一次设备的测量和控制。
A. 智能终端B. 保护装置C. 测控装置D. 合并单元答案:C解析:测控装置主要负责测量和控制一次设备。
9. IEC 61850 标准中,逻辑节点的英文缩写是()A. LDB. LNC. DOID. SCL答案:B解析:逻辑节点的英文缩写是LN。
10. 智能变电站中,()实现了变电站的智能化管理。
A. 自动化系统B. 智能辅助系统C. 在线监测系统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自动化系统、智能辅助系统和在线监测系统等共同实现了变电站的智能化管理。
论述智能化变电站二次设备安装与调试
论述智能化变电站二次设备安装与调试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智能化变电站越来越受到关注。
智能化变电站是一种集成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电力技术的现代化电力系统,其具有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和安全性等特点。
在智能化变电站中,二次设备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保护控制和监测调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首先介绍智能化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种类和功能,然后讨论其安装与调试的流程和方法。
一、智能化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种类和功能智能化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主要包括保护装置、自动化装置、测量与监控装置以及通信装置等。
保护装置是智能化变电站中的关键设备,它通过对系统故障和异常状态进行检测,实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
自动化装置主要用于对电力系统的自动调控和运行管理,包括自动化控制装置和集中管理系统等。
测量与监控装置用于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与检测,以及对系统的参数进行实时测量。
通信装置则用于实现对变电站的远程监控和远程通信,便于对电力系统进行远程操作和管理。
智能化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安装是智能化变电站建设的重要环节,其质量和安装方式直接影响着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质量和稳定性。
在安装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保证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设备验收在安装过程中,首先要对所使用的二次设备进行验收,确保设备的品质和性能符合要求。
对于保护装置和自动化装置等设备,要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和实验室模拟验证,对设备的功能和性能进行评估,以确保设备可以满足实际运行的需求。
在验收中,还要对设备的外观和安全性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外观完整,操作安全。
2. 设备安装设备安装是二次设备安装的关键步骤,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着设备的使用效果和稳定性。
在设备安装过程中,首先要对设备的位置和结构进行布置和设计,保证设备的排列合理、结构牢固。
在设备的安装过程中,要根据设备的要求进行施工,并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
在设备安装中,还要保证设备的接地和连接正确可靠,确保设备的电气接地符合规定,连接牢固可靠。
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与设备配置
3 . 2保护采样 、跳 闸方式的转 变 为 了满 足继 电保护 装置 对 电流 电压量 采 样 以及 保护 出 口跳 闸 的可靠 性及 实 时性 的要
在 一次设 备智能化、设备检修状态化和二次设 智 能终端等构 成,是一次设备与间隔层设备的 求 ,同时 出于降低 工程造 价的 目的 ,智能变 电 备 网络 化,其中二次设备在采样方式和组 网形 转换接 口,完 成电流电压量的采样、设备运行 站保护采样和跳 闸均采用 “ 直采直跳” 。考虑 式上都 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 电力技术 的进 状 态信 号的监测 和分合 闸命令 的执 行等。 到全 站保护装置均 为就地下放布置 ,故 S V采 步 ,越 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到二次系 统中,因 用 点对点方式 ,2 2 0 k V及 l 1 0 k V GO OS E为独 3 智能变 电站 与常规 变电站 的二 次设 备 此研 究智能变 电站的二次系统设计和设备配置 立组双 星形 网方式。 目前随着保护就地化推广 有 着重 要的意义。 比较 及 优势 展现 ,出现 了不 少关 于 2 2 0 k V分 布式
I l l / I V 区 通 信 网 关 机
站控层设备配置 【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系统结构 二 次设备 配
置
站控层 交换机 × 2 规约转换
通信规约
1 0 3 / mo d b u s等 量等功能。
站控层交换机 × 4 6 1 8 5 0
1 概 述
随着 社 会经济 的快速 增长 ,人们 对供 电 可靠性和安全性有 了更高的要求。而风力、太 阳能等新能源 电源 的并网运 行对 电网系统稳定 性造成 了一定 的影 响。智能电网能有效利用 电 力资源 ,提高供 电可靠 性,实现电网的可靠、 安全 、 经济 、 高效、 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 目标 。 2 0 1 1年起 ,作 为智 能 电网的关 键节 点 , 智 能变 电站 在全 国范 围 内进入 全面 推广 建设 阶 段,新 建 2 2 0 k V变 电站 按 《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输 变 电工 程 通 用 设 计 一 1 1 0( 6 6 )~ 7 5 0 k V 智 能变 电站 部 分》 ( 2 0 1 1年 版 )中 “第 五篇 2 2 0 k V变 电站通 用设计技术导则”的技术方案 。 与传 统变电站相 比,智能变 电站最大特征体现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
开关量(DO)输出
接口类型:
至少带有一个本地通信接口(调试口) 2个独立的GOOSE接口 1个独立的MMS接口(用于上传状态监灵活配置 继电器输出接点容量满足现场实际需要
14
2、智能终端:主要功能
智能开关等设备的过渡产品 完成断路器、隔离刀闸、地刀等位置的采集 完成断路器、隔离刀闸、地刀等的分合控制 采集主变档位、温度等信息 采集在线监测的信息 断路器操作回路
可以光能量形式,为电子式互感器采集器提供工作电源。 设置检修压板。
10
二次设备
1 、合并单元 2 、智能终端
11
2、智能终端
定义:与一次设备采用电缆连接,与保护、测 控等二次设备采用光纤连接,实现对一次设备 (如断路器、刀闸、主变等)的测量、控制等 功能。 标准:
Q/GDW393-2009 110(66)kV~220kV智能变电站设 计规范 Q/GDW 428-2010 智能变电站智能终端技术规范
4
1、合并单元:结构
3Io Ia,Ib,Ic(保护)
ECT EVT 其他MU
SV报文
Ia,Ib,Ic(测量)
Ua,Ub,Uc,3Uo
合并单元 MU
IEC 60044-8 IEC 61850-9-2
母线电压
点对点或 交换式以太网
保护 测控 计量 录波
5
1、合并单元:结构
采集器实现模拟量向数字量的转化。互感器输出的二次 信号需经过采集器调理(包括滤波、移相、积分等环节) 和AD采样后再通过光纤输出到合并单元。
一次设备 FT3 FT3 合 并 单 元 网 络 接 口 C P U 处 理 单 元 保护装置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双重化配置技术应用分析
中图分 类号 : T M7 6
文献 标 志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9 — 0 6 6 5 ( 2 0 1 3 ) O 5 — 0 0 3 8 — 0 4
Q/ G DW4 4 1 — 2 0 1 0  ̄ ¨ 技术 规范 要求 2 2 0 k V及 以上
次转 换 器 ( D 采 样 回路 ) 、 合并单元 、 光 纤 连接 、 智 能
析 双重 化设 备配 置 . 故图 1 略 去 了非双 重化设 备
2 过 程 层 设 备 重 化
2 . 1 电子式 互感 器双 A / D 采 样
统 的硬接 线 . 这 对 系统 可靠性 提 出了更 高要 求 智 能
变 电站 改变 了传 统 二 次设计 方 式 .装 置 的开入 开 出 、 交 流输 入及 开关 的操作 回路 被 过程 层设 备 所 涵盖 . 各 种 硬接 线 由光 纤替 代 . 保 护测 控 装 置信 息 交互 被 I C D
1 二 次 系统 双 重 化 配置 总体 方 案
智 能 变 电站 中二 次 系统 包 括 电子 式 互 感 器 的 二
传 感元 件 的输 出信 号 进行 双 D 采样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经过 转换 器 输
+—
MMS网 : + 一 一 GOOS E组 网 ; . . 一一一一  ̄ - GO OS E点对点 ; 一一。一一 S V点对点 ; ——
隔层、 站 控 层 内双 重 化 信 息 流 , 其 中对 双 测控 技 术 进行 了重 点 究 分 析 , 给 出合 理 的 监 控 后 台解 决 方 案 , 通 过 分 析 全 站 二 次
系统 冗 余 配 置 与 双 重化 设 备 信 息流 , 对基 于 I E C 6 1 8 5 0通 信 协 议 智 能 变 电站 的全 过 程 信 息 流进 行 了较 为 清晰 的梳 理 。 关键 词 : 智 能 变 电站 ; I E C 6 1 8 5 0 ; 合并单元 ; 智 能终 端 ; 双 测 控
论述智能化变电站二次设备安装与调试
论述智能化变电站二次设备安装与调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智能化变电站已经成为了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智能化变电站中,二次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本文就对智能化变电站二次设备安装与调试进行论述。
一、智能化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种类在智能化变电站中,常见的二次设备包括保护装置、控制装置、测量装置等。
保护装置主要用于对变电站及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设备进行监测、保护和控制,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控制装置用于对电力系统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对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调整;测量装置则用于监测各项电气参数的变化,并将监测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些二次设备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相互连接,构成了智能化变电站的核心部分。
智能化变电站二次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是整个变电站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二次设备的正确安装是变电站正常运行的基础,只有安装正确的设备才能保证变电站的稳定运行;二次设备的调试是确保设备正常工作的关键,只有经过认真的调试才能保证设备的性能和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次设备的安装与调试环节至关重要。
1. 设备验收和安装在进行二次设备的安装前,需要对设备进行严格的验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在验收合格的设备后,需要按照设备安装图纸和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正确安装,并确保设备的接线正确、连接牢固,避免安装过程中产生各种安全隐患。
2. 设备接线和回路检测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根据接线图纸对设备进行接线,并进行回路检测,确保接线连接正确、无短路和接地故障。
在接线和回路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和设备,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3. 参数设置和功能测试在设备接线和回路检测完成后,需要对设备进行参数设置和功能测试。
参数设置包括设备的各项参数设置以及通信接口的设置,确保设备与控制系统正常通信;功能测试包括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并满足设计要求。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双重配置技术
创新应用 Applications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双重配置技术
张丽江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广东 528400)
摘要:阐述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双重化配置方式。基于Q/GDW 441-2010中的规定而进行设置,研究间 隔层、过程层 、站控层内双重化信息流,重点分析对双测控技术,设计合理的监控后台操作方式,分析 双重化设备信 息流、全站二次系统冗余配置,IEC 61850通信协议梳理智能变电站的全过程信息流。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电子式互感器,双重化配置技术,冗余配置。
作者简介:张丽江,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研究方向:智能变电站。 收稿日期:2020-07-28,修回日期:2020-10-26。
22 集成电路应用 第 37 卷 第 11 期(总第 326 期)2020 年 11 月
2.4 过程层组网双重化 在双重化配置过程中建立双重化组网通信机
制,对过程层网络中的S网络、GOOSE网络均建立 相互的处理机制,由此而实现电力系统的良好正 确运行。结合电力系统中的实际运行情况,目前在 110kV等级电压中的相关系统能够符合设计 要求。 并按照相互独立的原则设计双重化配置中的继电保 护装置,在一个网络推出时,另外一个网络能够继 续运行。因此应当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相应层面的 设置。PRP网络包括若干个DANP,HSR网络包括若 干个DANH,两个协议节点可通过端口与相邻节点 连接。HSR网络、PRP可通过RedBox网络、非HSR 网络连接,可通过任何网络拓扑实现连接。RedBox 运行中同时支持HSR、PRP冗余协议,使得电力系 统运行中可结合报文类型的不同而分别予以处理。 HSR网络间可通过QuadBox连接,构成对等的HSR 冗余网络。智能电子装置运维图见图1。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兼容性分析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系统兼容性分析针对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互换性,首先简单介绍了互换性的基本内涵和技术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互换模式,最后对不同设备的互换性实现方法进行分析,旨在为智能变电站未来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标签: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互换性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互换是变电站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对保证运行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然而伴随变电站快速发展,其二次设备互换存在很大的难度。
对此,本文围绕二次设备互换性内涵与技术要求,对互换模式及实现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 互换性内涵互换性指的是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生产的产品,并且在装配与维修过程中无需进行修整就可以任意替换的基本性质。
互换性具有两层内涵:其一,产品功能可自由互换,使用功能相同的产品替换原设备,功能互换特性也可称为替换性,属于初级互换范畴;其二,应用过程互换,指的是在更改系统原有设备的基础上进行设备的替换、安装和使用,属于高级互换范畴,也可称之为设备随取随用[1]。
对于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而言,其互换性从组成结构及硬件实现形式等方面可细分成以下几种:板卡互换、模板互换、装置设备互换与屏柜互换。
以上不同形式的互换有着截然不同的要求,难易水平存在很大差别。
其中,板卡互换对引出端子及接口的种类有一致性要求;模板互换需要物理尺寸保持统一;装置设备互换与屏柜互换需要装置设备的基本功能、通讯接口与端子等保持良好的统一性。
2 互换性的技术要求通讯接口及引出端子保持统一、建模具备良好的标准化、完全一致的信息流与规范性文件是完成互换的基本前提,同时也是实现互换功能的技术要求。
当前,我国电网公司已经完成并推出“六大统一”标准规范,为互换性功能提供了全面的可靠依据,对于相同变电站的实际应用要求,实现互换功能已经较为轻松。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替换设备以前要存储原设备的技术参数、数据、定值与配置文件,对需要替换的设备实施数据恢复以后即可安装与投运,进而使设备实现功能转换[2]。
智慧变电站二次解决方案
智能站通信网络特点 采用先进通信模式,间隔层设备之间、合并器、智能控制装置同间隔层设备之间采用先进发布者-定阅者 的通信模式。间隔层同站控层之间的通信采用客户端/服务器通信模式即C/S结构通信模式。 采用先进的通信技术:采用优先级排队技术,如IEEE802.1P排队特性采用带IEEE802.1Q优先级标签,实现 重要数据优先传送。采用虚拟局域网络技术,多播技术、网络冗余、数据重发、直接将网络数据链层映射 到表示层、合理网络结构等,实现网络实时性、可靠性。 发布者-定阅者的通信模式,非常适合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的情况。充分利用多播技术优点,可以十 分完美
GOOSE/MMS
运 行 C A N 报 警 4 8 5
跳 位 投 入 投 入 投 入 投 入 合 位 速 断 过 流 重 合 低 周
确 认
低后
GOOSE/MMS
运 行 C A N 报 警 4 8 5
跳 位 投 入 投 入 投 入 投 入 合 位 速 断 过 流 重 合 低 周
确 认
ADVP9141H 高
23
12、具有重守时功能(对时失效,可保证守时精度满足10分钟小于4µs); 13、可实现插值同步、外部时钟同步(1588); 14、通过KEMA一致性测试 15、完全实现互连及互操作;
24
智能保护背面图
ADVP-9311H馈线保护测控装置背面图
25
合并器背面图
ADVP-9111H间隔合并器背面图
确 认
GOOSE/MMS
差动 GOOSE/MMS
运 行 C A N 报 警 4 8 5
跳 位 投 入 投 入 投 入 投 入 合 位 速 断 过 流 重 合 低 周
确 认
高后
运 行 C A N 报 警 4 8 5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一、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智能化的进步,传统的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电力系统运行的需求。
为了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进行二次设备改造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就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进行了解析。
二、改造方案1. 目标改造目标是将传统的二次设备升级为智能化的设备,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和远程控制能力,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运行效率。
2. 改造内容(1) 配置智能化的监测装置在变电站的关键位置配置智能化的监测装置,例如智能断路器、智能光纤温度传感器、智能变压器监测装置等。
这些装置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工作状况,准确掌握设备的运行和故障信息。
(2) 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操作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对二次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操作。
通过远程监测中心可以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精确性。
(3)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设备进行智能分析和预警。
通过对设备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预测设备的寿命,提前进行预防性维修,有效减少设备的故障率。
(4) 完善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改造过程中,要完善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确保监测装置产生的数据能够准确、及时地传输到监测中心。
可以使用现场总线技术和通讯协议,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交互。
3. 实施步骤(1) 进行现场调研和设备评估在进行改造之前,要进行全面的现场调研和设备评估,了解二次设备的各项参数和运行状态,确定需要改造的设备。
(2) 设计改造方案根据调研和评估的结果,制定改造方案,包括改造的设备和具体实施步骤。
(3) 实施改造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改造,包括安装智能化的监测装置、配置网络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的改造等。
(4) 联调测试改造完成后,对设备进行联调测试,确保各个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和数据的准确性。
(5) 运行维护改造完成后,要进行设备的运行维护和定期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管理规定》标准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管理规定》标准(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编号:FS-QG-89026《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管理规定》标准Standard for "Management Regulations for Smart SubstationConfiguration Files"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在和风旭日、花开似锦的夏初,由国家电网公司主办、山东省电力调度中心承办的“智能变电站配置管控相关标准审查会议”顺利召开。
20xx年5月18日,国调中心、中国电科院、华北分中心、华东分中心、各省调单位及各电科院、各设备制造厂家的相关领导和专家,汇聚潍坊共同商议和制定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管控领域的方针和蓝图。
传统站向智能站的变革是一个大的技术跨越,相关经验和制度也在不断积累,各方领导和专家就目前智能站在建设和运维阶段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筹备和组织了更为完善的方案,会议就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管理规定、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运行管理模块技术规范、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工具技术规范三个方向的意见稿编制情况做了总结,对意见稿具体内容作了深刻讨论,确定了智能变电站运维阶段的各种配置文件及工具的新规范。
会议进行过程中,与会领导和专家讨论并明确了各部门间职能和相互的协作关系与协作方式,明确和规范了各种文件(SCD文件、ICD文件、CID文件、过程层实例化配置文件CPID)的管理方式,为提升智能站调度运行和运行维护管理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会议对配置文件的一致性、合法性、有效性等维度做出了进一步标准化的要求,为智能变电站安全可靠的运行提供了技术层面和制度层面的支撑。
会议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装置尤其是保护装置的内部参数配置文件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基本确定了与软件版本功能相关的内部参数配置文件与SCD、CID、CPID等工程相关的配置文件要解耦的要求,这为解决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检修工作过度依赖设备厂家的问题有重要意义。
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与设备配置
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与设备配置摘要: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结构与设备配置直接关系到变电站的运作效率,要想变电站的高效运行就必须优化二次系统结构,升级设备配置,提高变电站的工作效率,所以文章就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与设备配置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设备配置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员对电力系统运行安全稳定性的需求越来越高。
电气运行调试工作是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状态良好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建设人员应在明确其运行调试现状的情况下,找出具体控制的方式方法。
1 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相关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电源的并网运行对电网系统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智能电网能有效利用电力资源,提高供电可靠性,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2011年起,作为智能电网的关键节点,智能变电站在全国范围内进入全面推广建设阶段,新建220kV变电站按《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66)~750kV智能变电站部分》(2011年版)中“第五篇 220kV变电站通用设计技术导则”的技术方案。
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最大特征体现在一次设备智能化、设备检修状态化和二次设备网络化,其中二次设备在采样方式和组网形式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到二次系统中2 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结构分析以S省某220kV变电站为例,智能变电站系统采用三层两网结构,三层即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两网即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
站控层。
负责变电站的数据处理、集中监控和数据通信,由主机、操作员站、远动通信装置、保护故障信息子站和其他各种功能站构成,是全站监控、管理中心,并与远方监控/调度中心通信。
站控层网络采用百兆星形双网结构,冗余网络采用双网双工方式运行。
智能变电站一、二次设备框架分析及配置方案
产品与解决方案2012年第6期99智能变电站一、二次设备框架分析及配置方案张东峰(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德州供电公司,山东 德州 253008)摘要 智能一次设备是智能变电站的结构基础,智能二次设备是智能变电站功能实现的手段。
进行了一次设备的框架设计、论述了该方案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动作操作和信息发布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功能集成化的智能IED 结构。
所提出的设计方案能够简化智能变电站结构,达到智能设备即插即用的效果。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智能组件;框架;集成IED智能变电站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之一,国内已采取了分层次、多阶段的技术方案实施其试点工程的建设。
根据IEC61850标准的相关规定,智能变电站系统的架构可分为3层[1],即变电站层、间隔层及过程层。
高电压等级的变电站,由于要确保其运行的可靠性,因此应严格按照独立、层次分明及冗余的原则配置间隔层及过程层设备。
但在所有电压等级都采用这种配置方案显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尤其是在常规变电站改造为智能化变电站的过程中,若更换间隔层设备则必然会导致大量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等设备的增加,极大地增加了建设的成本,且对于低压等级的变电站间隔,通常的安装方式为分散安装,不仅安装的空间有限,而且通信和交换的接线是非常复杂的,这就导致了改造后的智能变电站经济性较差[2]。
因此,针对低压等级应选择更经济便捷的配置方案。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智能电子设备(IED )的原理已经十分成熟[3],且经过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的经验积累后可对不同电压等级的间隔层尝试采取不同的配置方案,功能一体化IED 的集成对于简化配置,提高过程层和间隔层的经济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根据智能变电站设计的相关要求,结合当前智能变电站一、二次设备配置方案的不足,并基于示范性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经验,对智能变电站一、二次设备设计框架展开研究和探索。
1 一次设备框架设计1.1 一次设备架构设计 根据智能变电站所实现的功能和理念要求,所设计的智能一次设备总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主要由信息部分和电气部分两部分组成,其中信息部分包括智能单元及智能组件,电气部分可分为操作机构及一次设备本体。
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与传统二次回路的映射关系及应用工具介绍
7. 网口绑定技术
• 问题的来源
按《规范》要求:“220kV及以上保护直采直跳”,因 此跳闸及开关位置等信号应从“点对点”链路传输,而保护 间的闭锁信号可从网络传输。设备之间可能存在“点对点” 和“组网”两种链路上的联系,如线路保护和智能终端:线 路保护的跳闸命令可通过“直跳”和“网跳”两种路由送至 智能终端,势必给运维带来极大的隐患。
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与传 统二次回路的映射关系及 应用工具介绍
目 录
第一部分 工程人员如何认识配置文件 1. 配置文件中的二次回路 2. 工程配置流程及典型配置方案 第二部分 基本测试工具和测试方法 1. GOOSE和SV报文基本结构 2. 配置文件解析工具 3. 数字化保护测试仪
第一部分 工程人员如何认识配置文件
谢谢!
一、硬件要求
满足国网《导则》要求的可配置IEEE61850-9-2报文标准,固定采样延时。
采样值发送间隔离散值应不大于10μS。
对于转换器还应具备采样延时可调功能。 SV和GOOSE报文的发送接收可以灵活配置端口,应实现一个端口可发多路数据。
二、软件要求
沿袭传统测试仪的操作习惯。 可导入配置文件。 可解析SV报文,并根据相应算法算出电流电压的幅值、角度。
1. SV报文结构
2. GOOSE报文结构
第二部分 基本测试工具和测试方法
2. 配置文件解析工具
1. 解析功能
2. 导出功能
3. 绘图功能
第二部分 基本测试工具和测试方法
3. 数字化保护测试仪
1. 测试仪方案
一、电气单元模拟器方案
利用厂家提供的电气单元模拟器(可输入模拟量)连接MU输出报文。 优点:可带MU一起测试,最大程度的模拟现场情况。 适用:主要用于针对性强的专项测试。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流程课件
做站流程
光缆核实:
① 光缆谁来提供,多数是我们自己来提供,也有施工方来提供,涉及各厂 家间的光缆参看设计院光缆图册或合同,没有说明的协商解决。
② 光缆类型是否正确,如是否为铠装光缆,尾缆等;光纤芯数是否正确; 如果是尾缆请核实接口类型是否正确。
③ 终端盒是否足够,ODF架是否够用。一般来说设计人员都算过,但不排 除没算过和算错的情况,最好自己算一遍是否够用。
模拟量 数字量
7
概述
2、调试方法的变化(相对传统站)
➢ 功能自由分布引起的调试方法的不同。
智 集中式保护 能 化 站域保护
变 分布式保护
电
站
……
8
概述
常规综合自动化站电气二次图含电流电压回路图、控制信号回路图、端子 排图、电缆清册等,所有不同设备间的连接均通过从端子到端子的电缆连接 实现。这些图纸反映了二次设备的原理及功能,一、二次设备间的连接关系, 以及可用于指导施工接线和运行的检修维护。
做站流程
光口分配情况注意事项
• 915的光口分配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一般915的goose文件都 受strap控制,所有915的光口是固定的,请务必按照如下 配置,(其他多1136板卡装置如978目前多不使用strap可 随意分配光口):
B05
母联SV
母联GOOSE 支路2SV
支路 2GOOSE
支路3SV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流程
1
目录
1•概
述
2 • 做站流程
3 • 智能变电站调试方案
概述
1、背景
智能变电站应具有如下特征: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基 础数据完备化、信息交换标准化、运行控制自动化、信息展示可视化、分 析决策在线化、设备检修状态化、保护决策协同化、设备安装就地化、系 统设计统一化、二次系统一体化。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软件版本在线管控系统的设计和应用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软件版本在线管控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软件版本在线管控系统的设计和应用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智能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电能的输送、配电以及监控的核心任务。
智能变电站中的二次设备软件在保障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智能变电站中二次设备软件的版本,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计并应用一套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软件版本在线管控系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一、系统设计1.系统结构设计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软件版本在线管控系统主要包含三个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版本管理模块和远程控制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采集智能变电站中各个二次设备软件的版本信息,并将其传输到版本管理模块进行处理。
版本管理模块负责对接收到的版本信息进行存储、分类和检索,同时提供版本升级和回滚的功能。
远程控制模块则负责与智能变电站中的二次设备进行通信,实现对设备状态的监控和控制。
2.数据采集模块设计数据采集模块使用传感器来采集二次设备软件版本的信息,包括版本号、发布时间、开发者等。
通过数据采集模块,系统可以实时获取二次设备的版本信息,并与存储在数据库中的版本信息进行比对,查找是否有新版本发布。
3.版本管理模块设计版本管理模块通过与数据采集模块进行数据交互,将采集到的版本信息存储在数据库中,并根据需要对版本进行分类和检索。
系统会自动生成版本变更记录,便于管理员对版本发布和升级进行追踪和掌控。
此外,版本管理模块还提供版本升级和回滚的功能。
当发现新版本时,管理员可以选择升级,系统会自动下载并安装新版本。
而当发现新版本存在问题时,管理员也可以选择回滚到之前的版本,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4.远程控制模块设计远程控制模块主要负责与智能变电站中的二次设备进行通信。
通过该模块,管理员可以实时监控二次设备的状态,包括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等。
同时,管理员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模块远程操作二次设备,如开关操作、故障排除等。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是指变电站中用于运维管理的智能化系统,它包括智能监测、智能控制、智能保护以及智能维护等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控制器、通信设备等互联互通,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实时监测、远程控制和智能化保护。
下面将详细介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结构。
1.智能监测子系统:智能监测子系统是智能变电站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包括各种监测设备和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变电站设备的状态和运行参数。
这些监测设备可以监测到变电站中的电压、电流、温度、湿度等参数,并将监测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和分析。
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估和预测,为运维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智能控制子系统:智能控制子系统主要是通过集中控制器对变电站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调度。
集中控制器可以实现对变压器、断路器、开关等设备的远程开关控制,以及对设备运行参数的设定和调节。
智能控制子系统还可以实现对电能质量、电能损耗等参数的监测和控制,以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和供电质量。
3.智能保护子系统:智能保护子系统是保障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系统,它包括各种保护设备和保护装置,用于对电力系统的故障进行快速检测和处理。
智能保护子系统可以实现对变电站中的电流、电压、频率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故障检测和判断算法,实现对设备故障的自动切除和迅速恢复。
4.智能维护子系统:智能维护子系统是为了提高设备运维效率和降低运维成本而设计的。
它包括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和设备维护设备等。
设备维护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故障诊断、维护计划的制定和维护资源的调配。
设备维护设备主要是为运维人员提供方便的工具和设备,以提高运维效率和工作质量。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以实现高效的运维管理。
只有将各个子系统有效地集成和协调,才能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运行控制。
未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结构将会更加完善和智能化。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工具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工具Q/GDW XXXXX—XXXX目次目次........................................................................................................................... ............................ I 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缩略语 (1)5 总则 (2)6 配置工具技术要求 (2)7 一致性测试 (4)附录 A 配置工具测试用例(规范性附录) (6)A.1 系统配置工具测试用例 (6)A.2 IED配置工具测试用例 (8)A.3 装置测试用例 (9)附录 B 测试用例步骤(资料性附录) (10)B.1 SCD文件导入测试 (10)I前言本标准规范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工具的功能,同时给出了配置工具一致性测试方法及测试用例,便于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调试、运行和维护。
本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依据DL/T 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Q/GDW 1396《IEC 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等标准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内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设计、配置、调试、运行和维护的工程经验与相关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
Q/GDW XXXXX—XXXX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工具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工具的技术要求和一致性测试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GDW XXXXX—XXXX目次目次 (I)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缩略语 (1)5 总则 (2)6 配置工具技术要求 (2)7 一致性测试 (4)附录 A 配置工具测试用例(规范性附录) (6)A.1 系统配置工具测试用例 (6)A.2 IED配置工具测试用例 (8)A.3 装置测试用例 (9)附录 B 测试用例步骤(资料性附录) (10)B.1 SCD文件导入测试 (10)I前言本标准规范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工具的功能,同时给出了配置工具一致性测试方法及测试用例,便于智能变电站设计、配置、调试、运行和维护。
本标准的制定主要是依据DL/T 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Q/GDW 1396《IEC 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等标准的有关规定,以及国内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设计、配置、调试、运行和维护的工程经验与相关要求。
本标准由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
Q/GDW XXXXX—XXXX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工具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配置工具的技术要求和一致性测试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配置工具的开发、检测和工程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L/T 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Q/GDW 1396 IEC61850工程继电保护应用模型Q/GDW XXX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工程文件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DL/T860系列、Q/GDW 1396及Q/GDW XXX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系统配置工具 system configurator系统配置工具是独立于智能电子设备的应用软件。
它能按照系统层配置的需要,导入数个智能电子设备ICD文件,配置不同智能电子设备共享的系统信息,而后产生符合DL/T 860、Q/GDW 1396标准规定的变电站SCD文件。
系统配置工具应能够读入并处理SSD文件信息。
3.2IED 配置工具 IED configuratorIED(智能电子设备)配置工具能导入符合DL/T 860标准定义的SCD文件,导出符合DL/T 860和Q/GDW XXX标准的智能电子CID、CCD文件,传输该文件到IED中。
4 缩略语下列符号、代号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CID Configured IED Description(IED实例配置描述)CCD Configured IED Circuit Description(IED回路实例配置文件)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码校验)GOOSE 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s(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DUT Device Under Test(被测装置)ICD IED Capability Description(IED能力描述)IED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智能电子设备)1SCD 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系统配置描述)SSD System Specification Description(系统规范描述)SV Sampled value(采样值)TUT Tool Under Test(被测工具)XML Extensive 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示语言)5 总则5.1 本标准规定的配置工具包括系统配置工具和IED配置工具,应遵循DL/T 860和Q/GDW 1396标准定义的功能和技术要求。
系统配置工具和IED配置工具应用流程见图1。
5.2 系统配置工具可具备导出CAD图形等高级功能,但应以SCD文件作为唯一的数据源。
5.3 IED配置工具应能导出符合DL/T 860标准和XXX标准的CID和CCD文件,并能按本标准规定的传输方式和目标路径上载、下装CID和CCD文件。
5.4 智能变电站ICD文件应通过检测机构检测,本标准不规定IED配置工具的ICD文件建模要求。
5.5 配置工具应具备基本的语法、语义校核功能。
IED配置工具图1 智能变电站配置工具应用流程6 配置工具技术要求6.1 基本技术要求6.1.1 配置工具应具备友好的中文人机界面,如菜单栏、工具栏、右键操作、快捷键、帮助菜单等元素,帮助菜单包括工具帮助文档、工具版本号。
6.1.2 配置工具应具备稳定性高的软件基本特性,操作流畅。
6.1.3 配置工具应明确说明硬件、操作系统使用环境。
6.1.4 配置工具应具备图形化显示和配置文件编辑功能。
6.1.5 配置工具导出有关配置前应自动提示保存SCD文件。
6.2 系统配置工具技术要求6.2.1 配置文件管理功能a)系统配置工具的配置文件管理功能应符合Q/GDW 1396标准。
b)系统配置工具应在保存文件时提示用户保存详细配置历史记录并自动保存,同时自动生成全站虚端子配置CRC版本和IED虚端子配置CRC版本并自动保存;c)系统配置工具应能自动生成 SCD 文件版本(version)、SCD文件修订版本(revision)、生成时间(when),应提示配置人员填写修改人(who)、修改什么(what)、修改原因(why)。
文件版本从1.0开始,当文件增加了新的IED或某个IED模型实例升级时,以步长0.1向上累加;文件修订版本从1.0开始,当文件做了通信配置、参数、描述修改时,以步长0.1向上累加。
文件版本增加时,文件修订版本置位1.0。
Q/GDW XXXXX—XXXX6.2.2 Substation配置。
a)系统配置工具应具备SSD文件导入功能;b)系统配置工具应具备图形化方式创建全站的电气接线图功能,自动生成变电站系统规范配置并保存在SCD文件中,变电站系统规范配置可以SSD文件形式导出;c)系统配置工具应具备图形化方式配置逻辑节点与一次设备关联。
6.2.3 Communication配置。
a)系统配置工具应具备子网配置功能;b)系统配置工具应具备IP地址、子网掩码、MAC地址、APPID、VLAN-ID和VLAN-PRIORITY属性值类型和范围自动限定功能;c)系统配置工具宜具备自动配置通信参数的功能,但应支持手动修改。
6.2.4 IED配置。
a)系统配置工具应完整无误地导入ICD文件中的模型信息和赋值,包括含私有命名空间的元素;b)系统配置工具在导入ICD文件时应能自动提示各类数据类型模版冲突并提供忽略、替换、增加前/后缀等解决方法;c)系统配置工具应支持数据集及其成员配置;d)系统配置工具应支持GOOSE控制块、采样值控制块、报告控制块、日志控制块及相关参数配置,其中GOOSE控制块的appID和采样值控制块的smvID参数应支持自动配置,并保证唯一性;e)系统配置工具应支持按数据集对特定数据成员配置自描述信息,包括在线自描述模型“dU”和离线自描述“desc”;f)系统配置工具应支持以单个装置为中心的虚端子图形化展示并可视化配置GOOSE和SV虚端子连线功能,针对标准化建模的保护装置,宜自动生成虚端子连线,并可同步显示与软压板对应关系;g)系统配置工具应支持物理连接、物理端口、配置功能,配置结果应符合Q/GDW 1396和Q/GDW XXX标准;h)系统配置工具应具备IED更新功能,更新时应可选择性保留虚端子连接、地址参数、控制块信息、自描述信息等配置;i)系统配置工具应具备按间隔或按装置复制IED功能;j)可对功能约束为“CF”的信息配置工程赋值。
6.2.5 系统配置工具应具备SCD文件错误校验的功能,校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Schema语法校验;b)模型实例与模版一致性校验;c)控制块引用数据集有效性校验;d)数据集成员有效性校验;e)虚端子关联部分内外端子合法性校验;f)IED名称、IP地址、MAC地址、APPID、appID、smvID、rptID的唯一性、正确性和缺失校验。
6.2.6 导出功能a)支持虚端子关联导出功能;b)支持虚端子CRC校验码列表导出功能;c)支持导出全站四遥信息点表功能。
6.3 IED配置工具技术要求6.3.1 IED配置工具应能导入符合DL/T 860和Q/GDW 1396标准的SCD文件并能自动导出符合XXX标准的CID和CCD文件,无需手动配置制造商私有参数。
36.3.2 IED 配置工具应满足XXX 标准XX (添加要点CCD 导出等)配置工具要求。
6.3.3 IED 配置工具在导出某IED 的CID 文件和CCD 文件时,如果SCD 文件中与该IED 相关部分有错误时应能自动提示导出失败及具体原因,包括但不限于:a) 模型实例与模版不匹配;b) 数据集成员不存在(或内部变量名缺失);c) 数据集成员数量超出已声明的最大值;d) 报告、日志、定值、GOOSE 、SV 控制块配置参数缺失、错误或重名;e) 虚端子关联部分内部虚端子不存在,f) 虚端子关联部分外部信号不在GOOSE 、SV 数据集;g) 虚端子类型不匹配;h) 外部信号相关控制块配置参数缺失;i) 通信参数缺失。
6.3.4 IED 配置工具应支持上传、下装CID 文件和CCD 文件的功能,工具从装置获取CID 文件或CCD 文件为上传,工具将CID 文件或CCD 文件传送至装置为下装;6.3.5 统一上传、下装方式如下:a) 统一通过装置以太网调试端口(RJ45)上传下装;b) 统一采用FTP 协议上传下装;c) 统一上传下装IP 地址为“100.100.100.10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d) 统一上传下装子目录为“Configuration”;e) 工具应自动适应文件路径分隔符为“/”或“\”;f) 工具应自动转换文件名为“Configured.cid”和“d”下装装置。
6.3.6 IED 配置工具下装时宜自动先上传装置内部配置文件与待下装配置文件对比的并显示区别给用户查看,提示用户是否确认下装,下装完毕装置宜自动重启一次并生效。
6.3.7 装置应确认在装置检修状态下才可允许配置下装。
7 测试7.1 配置软件应通过XXX 机构测试。
7.27.3 测试方法系统配置工具测试需要具备ICD 、SSD 、SCD文件编辑功能的IED 配置工具或XML 文件编辑工具生成正确的(肯定)或错误的(否定)ICD 、SSD 、SCD 文件供TUT 测试用,其测试流程见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