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能源形势及解决能源安全的思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国际能源形势及解决能源安全的思路
夏义善
• 2012-11-20 14:30:21 来源:《和平与发展》(京)2006年1期
作者简介:夏义善,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内容提要:国际石油供应吃紧,油价不断攀升,世界各国都程度不同地经受严峻考验。
各国一方面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再生能源,一方面为获得石油资源展开激烈竞争。
然而,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正确途径,只能是通过国际合作,走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石油供应油价能源合作能源安全
2002年年初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石油供应接连吃紧,油价不断上扬,国际能源安全受到威胁。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能源形势,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正确途径是什么,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当前国际能源形势
2002年年初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石油需求急剧增加,石油供应偏紧,油价不断攀升。
到2005年8月底,由于美国墨西哥湾“卡特里娜”飓风的影响,油价突破每桶70美元。
后来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国动用了战略石油储备,国际油价出现回落,但仍保持在60美元以上。
2005年11月,世界经济增
长趋缓,石油消费增长下落,油价跌到每桶56美元,但仍处在高价位,且很不稳定,国际能源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世界大多数国家,尤其是石油消费大国受到巨大压力,有人将这一形势同1973年和1979年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相比,认为出现了“第三次石油危机”。
但值得庆幸的是,这次石油供应紧张和油价暴涨并未导致世界经济的下滑和通货膨胀的加剧,相反,世界经济持续增长,“第三次石油危机”并未到来。
这主要是因为世界经济正处在新的增长期,中国、印度等新兴工业国经济增长强劲,许多西方大国经过前两次石油危机的考验已经有了应对新危机的经验和能力。
当前国际能源形势可以用以下三点来概括:
1. 石油供需总体平衡,但十分脆弱。
应该承认,世界石油储量还够开采多年。
当前,世界石油已探明可采储量有2,500多亿吨,已采出1,150亿吨,剩余1,400亿吨,根据目前的开采速度,还可以连续开采41年。
由于以后每年还会新探明一些储量,因此石油储量用到本世纪末应当没有问题。
还应该承认,石油供需总体上是供略大于求。
2004年,世界石油的供应量是8,440万桶/天,而全球石油的需求量是8,240万桶/天,供大于求200万桶。
然而,近些年来,世界各国对石油勘探、开发、加工的投入不足,尽管储量足够,但开采不出来,或者开采出来了,不能加工成成品油,不时出现石油供应断档。
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影响到原油和成品油的生产,尽管石油总体供应平衡,但在某个地区,某个时间段,某个油品出现短缺,发生油荒。
因此,当前石油供需平衡是十分脆弱的。
2. 油价急剧攀升,低油价时代已一去不复返。
油价的高低,从根本上来说,与石油供求关系有关。
当前导致油价上涨的因素主要有: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持续增长,2004年增长了5.1%,这极大地刺激了石油的需求,2004年石油需求上升了
3.4%,而世界石油产量的增长已接近极限。
第二,石油生产
国和石油产地天灾人祸不断,或爆发战争和民族、宗教冲突,或出现恐怖袭击事件,或发生海啸和飓风,原油和成品油的生产往往陷于停顿,石油供应被打断,从而导致石油价格暴涨。
第三,投机基金的炒作也对油价提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据估计,投机炒作的影响在整个油价涨幅中约占10%~15%的比重。
总之,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石油需求会持续旺盛,但石油工业剩余生产能力不高,而通过增加对石油勘探、开发和加工的投入来提高原油和成品油的产量以及通过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来减少石油的消耗,都需要时间。
因此,石油价格短期很难降下来,油价回复到过去的每桶10~20美元,哪怕是30美元都已无可能。
最近原油期货跌到每桶56美元,是石油消费大国压低石油消耗和美国增加库存的结果,但作用有限。
3. 世界能源多中心趋势日益明显,能源新格局正在酝酿形成。
与能源供应趋紧和油价高涨相对应,世界能源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其标志主要有三个:一是出现了多个石油供应中心。
过去,世界石油供应主要靠中东,作为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主体的中东产油国生产世界大部分石油,掌控了世界石油出口;现在,出现了俄罗斯、中亚、西非、拉美等多个新的石油生产与出口供应中心并立的局面。
中东生产和出口石油的比重下降,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左右世界石油市场。
二是出现了新的能源消费中心。
过去世界石油消费大户是美国、欧洲和日本;这些年来,中国和印度等新兴工业国崛起,对石油需求大幅度增加,成为世界石油新的消费大户,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增大。
三是西方石油公司的垄断地位开始削弱,中、俄、印等国石油公司的实力和影响逐渐增强,东西南北各种石油公司并立的局面开始形成。
新的石油供应中心和消费中心的出现以及新兴工业国和俄罗斯等国石油公司实力的增强改变了世界石油的地缘政治版图。
这就要求用新的思维和办法来面对和解决当前国际能源安全问题。
二、大国解决能源安全问题的做法
面对严峻的国际能源形势,世界各国,尤其是石油进口大国采取了各种措施加以应对。
石油进口大国如美国、日本、中国、印度等都不约而同地在国内采取了开源节流措施。
它们把节能放在首位,开展全民节能教育。
有的国家还颁布了“节能法”,制定了家用电器标准和建筑规范,提高家用电器、建筑以及交通、工业用能效率;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多样性,减少石化能源的利用,改善环境;加大对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加工的投资,提高油气的生产和精炼能力;促进煤炭的清洁利用;完善战略石油储备。
以上措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开源节流的目的,也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减少了高油价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石油消费大国都把从国外引进石油作为解决本国能源供应不足、维护本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手段。
大国之间为获得能源资源而展开的竞争更加激烈。
竞争具有以下特点:
1. 竞争的区域:遍布全世界,但主要集中在油气资源丰富、局势相对稳定、西方石油公司尚未来得及完全占有的中亚、俄罗斯等前苏联地区。
2. 竞争的对象:一是油气资源。
各大国争取获得石油和油气田的股份,以便通过勘探和开发油气田获得份额油;二是油气管道。
争取修建通到己方的石油管道,以便运回贸易油。
例如美国修建巴库—杰伊汉石油管道,把中亚、外高加索的石油(主要是贸易油)运到杰伊汉,以打破俄罗斯垄断中亚、外高加索石油外
运的局面。
日本在中俄谈判修建安加尔斯克—大庆石油管线接近尾声时插了进来,激化了俄罗斯国内关于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石油管道走向的争论,使中俄修建石油管道计划延期。
3. 竞争的方式:主要是和平的,但掺杂着意识形态的成分,如中国购买西方跨国公司参股的石油公司的股权时,西方往往以各种借口加以阻挠。
个别国家甚至采取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争夺石油产地,例如,美国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就有控制中东石油产地的考虑。
4. 竞争的态势:西方跨国石油公司已经捷足先登,控制了一切可以控制的资源,有资金、技术、经验等方面的明显优势,中国、印度等国明显居于劣势。
它们努力进入西方石油公司因局势动荡而不敢去的地区,获取西方已弃而不用的以及西方经营失败决定出让的股份。
西方跨国公司除了在局部地区扩大对新的石油资源的占有外,主要是固守已经控制的石油资源。
5. 竞争格局中的俄罗斯:俄罗斯是石油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是竞争的重要参与者,它重点参与中亚和里海地区的油气股份和输送管道的控制权。
当前大国围绕能源的竞争是在美国安全战略经过“9•11”事件后的大调整、大国关系出现良性互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各国相互依赖不断加深的大背景下发生的。
因而,竞争尽管激烈,但尚不会脱离目前大国关系良性发展的大框架,也不致出现西方某些人估计会发生的“能源冲突”前景。
但是,如果处理不好,竞争会给大国关系带来复杂的局面。
鉴于石油不是一般商品,而是关乎国家安全和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石油竞争不仅是经济竞争,而且是政治竞争。
这种竞争的影响是双向的,也就是说,国家关系会影响能源竞争,同时能源竞争
状况和结局也会影响国家关系。
例如中国和菲律宾、越南之间友好关系的发展,促成了三国在南海联合勘探;相反中日东北亚石油管道和东海天然气田之争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两国关系的气氛。
不久前美国保守思潮抬头,一度出现了“中国能源威胁论”。
但最近中美元首会晤就能源互利合作达成共识,则将全面推进两国合作关系。
三、解决能源问题的正确途径和前景
能源问题关系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大战略问题,解决能源问题只能通过开展互利合作来解决,不应搞恶性竞争,更不能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开展合作必须明确两点:一是一切国家都有权参加世界能源资源的再分配;二是开展国际能源合作应该转变观念,建立新的能源观。
所有国家都有权参加能源资源的再分配。
世界矿物资源有一百多种,包括金银铜铁铝等金属矿产资源和煤、石油、天然气等石化燃料资源等。
这些资源不可能在每个国家均匀分布,即使像中国这样矿产品齐全、蕴藏最丰富的国家也不能完全自给自足。
因此国家之间应该互通有无,参与世界资源的再分配。
石油也是这样,分布很不均匀,大体上是大多数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石油资源不足,需要进口,而许多发展中国家石油资源过剩,可以出口一部分,换回硬通货。
新兴工业国参与世界石油资源的再分配是必要的、合理的。
发达国家应该允许它们参与世界石油资源的再分配,不要歧视或设置障碍。
开展能源合作要转变观念,建立新的能源观。
开展能源合作一定要转变观念,
建立新的能源安全理念和新的能源思维,即新的能源安全观。
新的能源安全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源安全的共同性和不可分割性。
也就是说,能源安全不是一国的事,而是各国共同的事,只有解决了国际能源安全,本国能源安全才有保障。
各国面对世界性的能源问题,结成了利益的共同体,可以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来形容。
因此,各国应既重视本国能源安全,又要顾及别国和世界的能源安全。
二是能源安全只能通过国际合作才能保证。
各国之间,应该提倡合作,避免恶性竞争。
不仅石油出口国与石油进口国之间应该合作,而且石油进口国之间也应该合作。
三是国际合作的目标是互利、双赢或多赢。
因此,在合作中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是要兼顾别国的利益。
四是能源合作应该是多领域、全方位、多地区的。
多领域包括进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保障油气运输通道畅通安全,维护市场稳定,共同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推广和应用节能和增效技术,妥善应对环境的挑战等各个领域;全方位包括技术、资金、人才、生产、运输、销售等各个方面;多地区包括世界各个地区,包括自己的国家。
五是合作形式灵活多样。
可进行双边合作,也可进行多边合作;可进行国家级的合作,也可进行企业之间的合作;可以由国家或国营控权公司出面进行合作,也可由民营企业出面进行合作;可以购买整个油田或公司,也可以购买油田或公司部分股权;合作的时间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就某个项目进行合作。
要积极地与国际的和地区的能源组织建立联系,推动地区能源合作和能源合作机制的建立,共同维护世界石油供应的安全和石油价格合理稳定。
开展能源合作是大势所趋,符合各国的利益与愿望。
现大国之间已开始进行广泛而密切的合作,例如美国已参加中国煤层基金的开发,欧洲正在把开发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技术介绍给中国伙伴,中俄正在落实东西伯利亚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合作。
只要世界各大国抛弃旧的能源安全理念,坚持新的能源安全观,走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道路,国际能源合作的前景是广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