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个性中文化、历史与环境的承续与创新

城市个性中文化、历史与环境的承续与创新
城市个性中文化、历史与环境的承续与创新

城市个性中文化、历史与环境的承续与创新 ——结合常州谈城市个性的培育

李小兰 邵 璐

一、城市个性的主要表现特征

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就城市整体来看,城市个性的含义是广泛的,可以是人文的、历史的、地理的,也可以是建筑的、城市格局的、民风民俗的,但具体到某一城市的个性,只能是以上某个或几个方面的侧重表现。本文仅从文化、历史和环境的视角,针对常州实际,浅谈城市个性的培育:

1、文化是城市个性的灵魂

城市的文化孕育了城市个性,城市个性蕴涵着人及社会的内在素质,每一个城市的个性都表征了一种文化,都是人类文化宝库的财富。城市个性要继续、发展和丰富,也需要从城市文化中吸取营养,通过并列、对比、交错、渗透等多种手段进行继承、扬弃和重构,以达到在继承中创造的目的,实现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心理期望,给城市中的市民带来乡土感、领域感、归属感、认同感和繁荣感。

2、历史是城市个性的基础

城市的个性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积累、积淀和更新的表现,城

市的个性与城市的经历密不可分,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积淀、缓慢演变发展而形成的。历史性是城市个性最基本的特征。鲜明而富有个性、深厚而富有活力、历史继承与时代特色相互交融的城市个性,往往超越一个城市的时空界限,使之更具吸引力和生命力。

3、环境是城市个性的表征

城市个性的外在表现即城市整体环境及城市形象,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历史遗存、城市格局、空间形态、视觉特征、城市景观、建筑风格、生活风貌、风俗风情、乡土语言等方面。城市个性应是在这几个方面的整合中,相对突出某几项与众不同的个性要素而构成城市个性。

二、常州古今城市个性沿革

历史上常州是一个极具个性的城市,自开郡之祖、儒学先驱季札开始,常州就以自己特有的文化底蕴,经过交汇、碰撞、涵容,形成了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人文精神。近现代以来,更是涌现出像常州“三杰”——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爱国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著名革命先烈董亦湘等一批革命家和社会活动家,展现出常州新的时代风采。近代工业化之路也是独树一帜,由土生土长的民族资产阶级在本地传统手工业、商业的基础上,变商为工,这一民族工业化的历程被称为“常州道路”。 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更是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道路,一个个工业奇迹创造出“中小城市学常州”的“苏南模式”。

常州园林历史悠久,数量众多,明清两代盛极一时,有40多处,现保存较好的有近园、约园、意园、未园、陈渡草堂、舣舟亭等。然而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浪潮,却使常州古城的整体风貌遭到破坏,个性化的城市形象也褪色不少。

从整体上来看,常州市的城市个性还是不够突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主流文化弱化

历史上常州文风鼎盛,是常州的荣耀,也是历史留给常州的包袱,受季扎让国和大儒思想的影响,常州人的性格中亦以宁静、内敛、自谦的成分居多,企求安泰、甘于平静。这种浸润于吴越文化、立足于封建社会农商经济、经过千百年积淀形成的文化性格,让这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谦虚得退到了华灯璀璨的历史舞台的后排。

2、历史文脉迷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进程促使了“城市更新”的兴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常州掀起了新一轮大规模旧城改造的热潮,由于没有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以及对历经千年发展形成的老城区的开发保护思路不够明确,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利益驱动,导致很大一批历史遗存遭到前所未有 “建设性”的破坏,大量古街巷、古民居、古河道的城市肌理和城河相依的城市格局因为人为的毁坏而大量消失。历史文化名城的绰约风采只有在青果巷、前后北岸两片历史街区中依稀可辨,常州城市中蕴藏的深

厚历史文脉在发展中渐渐迷失。连一些城市的细节也越来越雷同:公交车站、路灯、路标、垃圾箱等,与许多城市都是同一张脸孔。

3、城市环境趋同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密切交流,使我们的城市受到的外部影响越来越大;信息交流的加快,价值观的同化,使越来越多的城市沿着同样的模式发展,正在导致一种趋同的城市特征。在新世纪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常州的城市建设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缺少对自身特有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空间景观、绿化、水系、色彩等环境必要的关注,似乎更热衷于开发和引进,从而导致自身特征的逐步丧失。

三、培育常州独具魅力城市个性的随想

城市化的发展呼唤城市个性,城市个性促进城市发展。常州建城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今,常州已成为中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常州城市化已经取得了老城、新区和辖市内各市镇发展的优秀成就,城市内涵在加深,城市外延在扩大,城市品位在提高,一个沿长江都市带组团式新一体两翼特大型常州的现代大型城市的格局正在形成。国家和江苏省确定常州以特大型城市为发展定位,在整个苏、锡、常都市圈和长三角的发展进程中,必须进一步培育、提炼、光大自己的城市个性。

1、主流文化的重生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体现着城市的个性与魅力,一个没有文

化底蕴的城市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城市。世界主要发达城市都是在自己独特的城市个性推动下成长起来的。美国的纽约充满着激情和梦想,只要敢于和善于竞争,坚强自持、不懈奋斗,就有实现光荣与梦想的希望。日本的东京追求“干练、优雅、合作”。英国的伦敦,在人与自然的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的和谐统一中透出的是坚强、冷静而潇洒的绅士风度。新加坡奇迹的背后,闪烁着的是新加坡精神:“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社会为本;关怀扶持,尊重个人;求同存异,协商共识;种族和谐,宗教宽容。”这五大价值准则成了新加坡人民凝聚人心,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香港回归十年的发展和繁荣,更是透出顺时应变、能屈能伸、吃苦耐劳、顽强开拓的文化精神。常州临近的大上海,正在兴起城市文化大讨论,对海纳百川、敢为人先的城市气度所形成的共识,是上海成为长三角的龙头和中心的强大精神动力。

常州从季扎让国开始,数千年来韬光养晦、厚积薄发,分别在明清、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铸造了文化、经济的辉煌,为现代常州城市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新世纪面临城市复兴和腾飞的千载难逢历史机遇,应当充分发掘、发扬“常州道路”、“中小城市学常州”以及“苏南模式”的精神内涵,并加以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和吸收其他先进文化的精华,形成“新常州精神”。未来的“新常州精神”应在传统吴越文化的尚智、坚韧、柔雅、崇文重教、精益求精、敏锐灵活的特点基础上进一步体现开拓创

新、独立理性、开放包容、刚柔相济、兼容并蓄的现代文化精髓,为建设一个“强、大、优、美、活”的常州注入文化动力,在高尚大气、意境深远、富有哲理的城市文化统领下朝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这是未来常州城市发展的核心原动力所在。

2、历史文脉的传承

历史文脉乃城市之魂,也是一个城市的个性所在。常州作为具有源远流长的吴文化深厚底蕴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应以突出原真性、强化整体性、诠释可读性、发展可持续性为原则,继承和延续吴文化的“文脉”,以吴文化为主线,以江南水乡、古运河为背景,以名人、名居、名迹、名园、名建筑为主要内容,注意继承常州地方的建筑文化,注意对名人故居、历史文化街区等文物古迹的抢救保护,精心做好重点文物保护规划,保护好与城市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河湖水系,彰显常州人文底蕴,凸显“古、水、文、秀、活”的城市个性,提高城市文化品位。整体的保护体系可划分为三个层次:

(1)古城空间格局

常州古城保护与整治的规划范围为东起航舟亭公园,南临大运河常州市区段,西至锁桥河,北至关河,面积为5.51平方公里。常州古城风貌应充分体现江南水乡的城市特色,重点保护由市河和运河组成的两圈水系;古城内街道傍水而设,形成环形加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保护“城中有河、河抱古城,城河相依、水路并行”的空间整体格局。

古城内应完善和凸现“两圈、三街区”的空间结构。“两圈”即市河圈和运河圈;“三街区”即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和天宁寺——舣舟亭历史文化风貌区。

沿古城周边位置留出意象空间,保留西瀛门城墙,注意保留和利用原有街巷的走向和脉络,尽可能恢复和沿用蕴含历史文化内涵的路名、桥名和地名等。在城市设计、城市用地规划及景观设计道路命名时,应充分考虑古城垣位置、城墙、城门、牌坊、路名、桥名、西郊八景,挖掘古城深厚的人文内涵,提高古城的文化品位。

(2)历史文化街区

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用地面积约2公顷,区内有苏东坡终老地遗址——藤花旧馆、管干贞故居、赵翼故居等明清名人故居。该街区以明清民居、名人故居为整体主结构,突出常州传统文化特色,展示常州地方历史名人和常州五大学派(常州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孟河医派)。

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用地面积约8公顷,区内有瞿秋白诞生地八桂堂天香楼、唐荆川宅、刘国钧故居、赵元任故居、恽鸿仪故居等明清及近代名人故居建筑。通过对该街区内重要的名人故居保护,以“六古”(古街、古巷、古桥、古河、古树、古井)为整体主结构,突出民俗文化特色,展现常州传统民居临河而建、院落相叠的独特肌理和粉墙黛瓦、深弄幽巷的建筑风貌。

天宁寺——舣舟亭历史文化风貌区,面积约20公顷,区内有天宁寺、太平兴国石经幢、舣舟亭、乾隆御碑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通过该历史文化区内重要的文物古迹保护和九华寺庙的恢复,延续城市公共空间和传统民居的形态。以文笔塔为背景,以天宁寺和舣舟亭为基础,构成以“寺——塔——岛”作为历史文化街区整体的重要节点,延陵东路及古运河作为贯穿该区的轴线,突出宗教特色,形成集宗教文化、人文历史和旅游商业于一体的城市功能。

(3)文物保护单位和地下文物埋藏

市区现有文物保护单位156处(国家级4处、省级27处、市级44处、县级58处,市级控保单位23处)。尚未核定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可移文物23处,其中地下埋藏文物区3处。对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应逐个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依法实施保护,对尚需修复的文保单位,依法确定保护方案,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同时进一步加强宣传,营造全社会人人关心历史文化遗存、个个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浓郁氛围。除此之外,没有列入文保单位或控制单位的还有大量的历史建筑的遗存,应立即进行调查、鉴别,列出有保存价值的名单,如原大成一厂、三厂刘国钧办公楼、车间、第一人民医院妇产楼等等。

除此之外,还需要加强春秋淹城遗址公园的保护、修缮和利用,整修和设置一批名人纪念馆、故居陈列室、名人塑像等,建

设反映常州历史沿革和文化传统的各类博物馆和陈列馆。继承和发扬常州“水文化、龙文化、名人文化、崇学文化、地理文化、传统工艺文化、地方戏曲文化、餐饮文化”等传统文化,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已出版的《常州文化丛书》就是充分发挥全社会各种研究机构和力量的作用,对具有常州特色的吴文化、龙文化进行研究、挖掘和整理,弘扬常州历史文化的精华和特色的优秀作品。

3、城市环境的塑造

城市一切有形的东西都是载体,承载和体现着的是城市文明,核心是城市文化。常州的城市规划、建设必须特别重视城市文化建设,城市的形态和布局要认真吸取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营养,城市风貌和特色要充分反映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涵,城市的建筑和设施要努力满足普通市民精神文化和物质的基本需求。简言之,常州不但要形成更好的筋、骨、肉,还要形成更好的精、气、神,实现城市建设形式与城市文化内涵的完美结合,使城市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真正做到表里如一、形神兼备、浑然一体。

未来常州独具个性城市环境的塑造,应以建设园林城市、生态城市、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为目标,以苏锡常都市圈为依托,以文化旅游名城的文化内涵为支撑,按照“水、文、城、绿”的总体形象要求,构建“龙城龙园龙文化、好山好水好风光、古寺古塔古运河、名人名馆名建筑”的特色城市形象。具体有以下构想:

(1)空间结构

常州的城市空间历史上是依托老城区逐步向外延伸的,但未来几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将会迎来历史性结构调整的机会,立足于“三城并举”的总体构想,强化多中心发展和集聚发展效应,实现向“一体两翼八组团”、“葡萄串式”城市空间结构理想蓝图的阔步迈进。同时充分考虑与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态要求相适应,引导武进、新北、钟楼、天宁和戚墅堰等五个区主动吸收、接纳老城区向外疏散的公共职能,结合各自特点发展次区域中心,最终形成“各具特色、众星拱月”的城市公共空间整体格局。总之,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能够使常州城市个性更趋显现,城市个性又可以使常州的城市空间更加具有丰富蕴涵和文化特色。

(2)绿化水系

最近几年,结合园林城市建设,常州的园林绿化建设取得骄人成就,人民公园敞开、红梅公园敞开、青枫公园建设以及一批社区公园和街头绿地的建设,大大改善了城市环境。为了有效地维护生态平衡,并为城市未来发展创造良好的绿化环境,围绕创建国家生态城市的目标,今后几年的建设重点将发生转移:在进一步提高总体绿量的基础上,全面实施实施“33122”(即在市民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区实现居民出行300米左右能到达3000平方米以上的小型绿地,出行1公里左右能到达2公顷以上的中型绿

地。每个组团内规划建设1-2个20公顷以上的大型绿地)计划,以网络化、生态化、景观化、均布化、地方化为原则,以大型公共绿地为核心、大型生态林地为主体,以沿“江、河、湖、路”的绿地为网络,连接“主体”与“核心”,最终形成“环、楔、林、廊、园”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城市绿地系统。主要结构为:“三环、四楔、四林、九廊、十园”。

常州目前已明确提出城市建设要“以水为纲”,充分重视河网水系的保护和控制。除此之外,应对有条件的地区结合历史文化保护适当恢复原有河道,力求重现往昔河道穿梭、纵横交错的水乡写意。已经修编完成的《常州市水环境整治规划》,涵盖中心城区大小河道131条,规划对各河道实施生态护坡工程,沿着河道两边堤岸带种植水生植物及陆生植物护坡,并充分发挥河道堤岸生态系统的净化功能。

(3)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一旦由历史积淀形成,它就应该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色彩作为文化魅力的重要组成和视觉与大众情感的最基本形式,反映出大众的审美智慧、艺术和技术水平。目前常州正在丧 失这一特性,城市色彩的同调是最突出的表现,造成原因主要有商业性、孤立性、伪时尚性等三个方面。

常州城市色彩规划与控制对策应以“明快、大方、活跃、和谐”为主格调,注重历史延续性、突出时代性与现代感、适应区

域气候特点为原则,结合城市色彩的历史基础和发展趋势形成“多彩的常州”。

建议常州的城市色彩以米黄色与白色的配合为代表色,也是城市的基本色,以传统民居的白色、灰色与黑色的配合为城市的辅助色,以公共建筑的红色和蓝色为城市的点缀色。在此基础上,调整变化颜色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形成色彩丰富又统一和谐的城市色调。

城市色彩分区建议采用“色彩单元控制法”,即对城区以分区规划为基础,按城市设计原则分区划类,进行单元控制,如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园区、景观大道等,分别确定主基调、辅助色和点缀色。同步制订分类控制要素导则,强调色彩与风格互动 可以将城市要素分为建筑与环境两大类,建筑又可分为传统保护建筑、居住建筑、工业建筑、商业建筑、高层建筑五种类型,每种类型又按墙面、屋顶、窗饰、阳台、线脚、玻璃等部分分别制定相关设计导则,并以图示方法,进行引导和控制。

除此之外,从整体角度考虑还应对南北大街、延陵西路、和平路、市民广场周边地区、文化宫地区等重点地段进行了典型色彩区规划。

结论:承续与创新结合,培育城市个性

在高科技时代,发达国家的城市建筑也许能够被移植,但含有鲜明深厚的地域精神文化的城市个性却永远无法被克隆。其实,真正的城市个性都是城市物质载体与历史、文化的高度融合,

是城市过去和现在时光的高度浓缩。这样的城市个性只能是培育和涵养而成。

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会消失,但城市个性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城市不断更新的今天,在继承中传承当代,让子孙后代也能看到通过我们保留和改造过的历史会是如何,延续历史是我们的责任。

综上所述,一个城市要建成现代化就必须用现代性的理念作为指导。现代性,就是尊重文化、尊重历史、尊重环境,只有如此才会有一个城市的未来。城市个性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就是城市文化的记忆的展现,我们应当因地制宜的在属于自己地域里恢复和发展本土文化,在历史不断推进的今天和明天弘扬独特的城市个性。

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方式研究

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方式研究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在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梳理了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和城市建设、旅游开发的关系,并提出历史文化环境的多元化保护模式和利用方式。 [关键词] 历史文化环境保护模式利用方式 1.引言 历史文化环境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构成老城整体格局的各要素及周围环境受到威胁,其整体风貌特色和城市设计精华就会丧失殆尽,将会失去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氛,所以古城保护的不只是文物点或遗址,对于非文物点或构成这些文物遗址环境大的空间也要加以重视。应将城市、建筑物与其自然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加以保护,着眼于维护整个历史地区的生态、文脉的整体环境。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张往往导致古城保护中对历史文化环境的漠视和忽视,如何更好的保持城市的多样性,如何有效保护和延续城市的历史文化? 2.历史文化环境的界定 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其成长发展的历程,也必然留存了每个城市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是人们长期生存活动的场所,是城市发展精华的积淀,是物化了的城市历史和文化,深具文化内涵和精神财富。城市文化环境指的不仅是物理环境,还可包括那些精神实质,传统知识或能体现该历史地点价值的其他无形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环境是能够记录、影响、见证城市发展脉络,见证城市兴衰成败的物理环境,即其空间环境。具体来说,它包括文物点、遗址、古城、古村落的环境,也包括由山川、地貌、水系等这些元素的大环境及其所蕴涵的历史文化。 3.当前城市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城市历史文化环境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当前,我国不少城市处于城市化飞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历史环境保护面临着极大的威胁,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有利的对策,使城市历史文化环境得到妥善保护。具体存在的问题有: 3.1城市化高潮的影响 历史古迹大批毁坏,大批古村、古镇被过度改造,自然环境遭到急剧的破坏,古建的恢复只注重表面的物质性环境的改善,而忽视真实的历史环境保护。这些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风貌是非常脆弱而且是不可再生的,一旦遭到破坏使得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荡然无存,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以杭州为例

文化特性与城市建筑——杭州案例研究 现代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是文化、城市形象等软实力的竞争。中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三千多年的城市建设史,然而在过去几十年里,因为飞速的经济发展和快速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面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多数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失去了可识别的身份,众多城市的历史街区和古老建筑在现代化进程的滚滚潮流中轰然倒地。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在城市营造者的眼中沦丧。而城市居民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危机感与日俱增,缺乏地域文化的城市也使得居民缺乏城市认同感。如何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保持和发扬建筑的文化特性,是值得城市居民和城市营造者深思的。 一、当代中国建筑文化的缺失 1.1传统建筑文化的缺失 任何建筑都和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观念紧密相关。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精神的体现,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物我一体的自然观以及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一直作为基本的建筑理念影响和制约着中国建筑的发展,使中国建筑表现出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理性精神。 这种精神在当代建筑中理应得到继承与发展。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西方文化思想的强势冲击,加上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精神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没有正确的应对策略,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种截然相反的文化冲击下变为了弱势。中国当下建筑,大都沿袭西方建筑的模式,摩天大楼、欧陆风情随处可见,一些标志性建筑以其新颖和现代的造型刺激着人们的眼球,然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却缺失了。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浩瀚如海且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我国城市建筑的文化遗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几乎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它不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如何保存城市的历史面貌,延续城市的历史生命,对当下城市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令人遗憾的是,在我国现有的城市建设中,这方面的工作却做得不够。当年梁思成谈北京城的规划与建筑时,曾感叹“伟大的北京城墙”被人们所忽视,他说,北京城墙的产

城市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

【摘要】《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一书以安全与舒适为环境设计的基本目标,从多角度、多层次指引新的城市环境设计理念的形成,对城市环境设计产生指导、明确发展方向。本文从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核心内容入手,谈城市环境设计的发展趋势及走向。 【关键词】人的城市;环境设计;发展趋势;指导价值 【作者单位】周渝,四川传媒学院。 《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该书提出的人与城市完美融合,打造安全、舒适的环境设计理念为我国城市环境设计指明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如何把握书中人与城市的协调发展,并追求城市环境与人生存环境的平衡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一 长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高楼林立、现代智能成为城市环境的新标签。在人类的发展史中,人类努力改善自身生存环境的实践工作从未停止。1929年,美国人clerance perry提出了“邻里单位”的城市环境设计概念,并成为当时历史时期构成城市的主要“细胞”[2]。后经过英国、瑞典以及苏联等国家的发展,这一环境设计理念演变为现代城市环境设计理念。在200年时间里,西方国家城市环境设计历经了“都市主义→非都市主义→新都市主义”的发展历程[3]。反观我国的城市环境设计,构成城市环境的基本要素也是由“邻里单位”模式发展而来,完成新中国初期城市环境的组织构成,生存空间舒适性追求也由点缀形式的绿化向大面积的绿化方向发展,形成了观赏性的城市环境。城市环境的设计离不开人对城市空间的全新理解,城市环境设计形式的演变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时代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追求。但对我国大部分城市而言,目前城市建设的步伐相对落后,仅仅满足于公路的拓宽、城市综合体的建设,虽然也为人们出行、生活服务带来便捷,但却始终无法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并未得到全面统一。《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一书的出版,让我们看到了人与城市完美融合的经典案例,以及打造安全、舒适城市环境的可行性。该书对城市发展空间进行了全新的定义和解读,为我国现阶段城市环境设计提供了极具价值和实践意义的指导。 二 《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一书解读了城市环境设计的几个特点。 一是复杂性。城市环境设计内涵丰富,涵盖面较广。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可以被分为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不同区域以及地域文化决定了其不同的特点。如书中对水之城、山之城、平原之城、文化之都、城郭都市、宗教都市等城市结构的阐述。 二是综合性。城市环境设计表现出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综合性的特点。城市环境设计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人们在长期发展实践中智慧的结晶。它赋予了不同城市风格各异的规划特点。如书中阐述的那样,城市环境设计当中包括观看、感受、巡游与认知,分别从景观、环境感知、移动点控制以及认知出发,将城市环境设计中的综合性因素进行拆解,分析过程更加确切。 三是渐进性。城市环境设计在执行阶段,要求协调各方面的根本利益,解决多种矛盾与相关问题。但从复杂性与综合性的角度来看,城市环境设计的变化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作为城市生活的主体,人是城市环境设计的创造者,从最开始的设计环节到环境建设,每个活动因素的协调程度、密切程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体城市环境建设周期。 四是安全性与舒适性。人与城市,强调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共同营造与构建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人的城市――安全与舒适的环境设计》书中强调安全二字,是针对生存空间的安全而言。人们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安全,无非是预防犯罪与城市灾害。预防犯罪指的是城市环境设计过程中要构建一个易于防范的空间环境,将社区安全作为主要设计目标。可见,

关于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和灵魂,是城市的内核、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结和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城市与文化是与生俱来、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我省在大力推进特色城镇化的实践中,应该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搞好城市文化建设。 树立文化城市理念 城市价值何在?城市如何建设?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是随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演进而不断深化和丰富的。 从“功能城市”上升到“文化城市”,“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理念的最高境界。在西方工业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为适应加快扩大城镇承载能力的迫切需要,1933 年国际建协发布以“功能城市”为主题的《雅典宪章》,以物质空间为主体的功能主义的城镇建设主流思想随之长期控制世界。功能主义忽视人的生活的复杂性和人的需求的多样性,没有解决好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随着“城市病”的不断蔓延、加剧和扩散,人们逐渐把视角从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对城市建设形成了注重人文生态和文化空间的社会文化理念;1938年L·芒福德出版《城市文化》引发了人们对城市如何发展的深思;1985年欧盟提出“文化城市”概念,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理念形成潮流;1999年的《北京宪章》、2007年的《城市文化北京宣言》,都强调“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城市空间”。“文化城市”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最先进理念。 从“物质家园”上升到“精神家园”,“文化城市”已经成为城市价值追求的基本趋势。什么样的城市能让生活更美好?归结起来,就是既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又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城市;就是既能为人们身体的幸福栖居提供物质空间,又能为人们心灵的幸福栖息提供文化空间的城市。确立“文化城市”目标、提升城市文化水平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国际潮流,“文化变成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我国也大力促进“文化城市”和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对发展作出“文化定位”或者提出“文化城市”目标,城市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出保存城市记忆、体现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展示城市风貌、塑造城市精神、支撑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已经成为一些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从注重物质建设上升到注重文化建设,以“文化城市”理念引领我省城镇化发展。我省已经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城镇化不应仅仅是“量”的扩大,更应该是“质”的飞跃。应积极学习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先进理论,认真吸取西方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城市发展的经验和教

重视城市历史文化的再创造

重视城市历史文化的再创造 无论是已称为今口的城市历史文化,还是将会成为明天的城市历史文化,都有个不断地因时、因地、因人、因需而更替创新的问题,这一城市文化的再创造,必须从战略层面和实施层而上制定出明确的目标、有力的政策和可行的措施。这在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更新步伐加快的新时期,尤显重要.本文就此提出若干见解,以祈能引起对城市历史文化再创造的重视. 一、缘起 通过先后几批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确定,向世人昭示了我华夏悠久、深厚而灿烂的城市文明的光彩。与此相应的名城保护的政策与法制的建一设,更是功垂于千秋,利及于当世。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概念与价值观的确立与提升,无疑地已为今日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注人了基因性的内涵。 城市的历史文化是在所处时代的民族或地域统领文化在城市的总合表达。城市文化基本上可以分解为:建设文化、习俗文化和学艺文化等三方面。在我国城市文化发展的特定进程中,这三者乃是相互融合,进退互动的结构体.我们所关心的建设文化是习俗文化和学艺文化的载体、投影或容器,或是此两者的显性表达。 历史在前进,城市有兴衰。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新时期,城市正以空前规模在建设和发展。在当今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城市建设在争相现代化,己定位的历史文化名城不少在经受房地产开发的冲击与压力,保护的防线常常轻易地被冲破;至于一般的城市则更是无所顾忌,不少对旧城大事开发,甚至要以最快速度抹去旧区,以示政绩;新城或新区的建设,往往以开发效益为重,而几乎漠视一切。总之一些名城在退化,城市建设雷同化和“通俗化”的顽向la见显露。 文化名城是一个历史范畴。今日我们既在赞赏往昔的光辉,也在创造着未来的城市文明。21世纪是文化世纪。现代化城市文化的内涵正待不断地更新与充实。城市建设的多元化和多样化趋向,使得城市建设文化也面临不断创新的新阶段。对此,在大声疾呼保护既有历史文化精粹遗存的同时,十分重要的是要重视从城市规划与建设层面,积极参与城市历史文化的再创造,以推进我国城市建设文化的持续发展,使之绽放出更为灿烂的异彩,这应当作为重要的历史使命和现实任务。 二、城市文化生态观 援用文化生态原理,为的是用以考察、评价城市历史文化的演进过程中,城市文化发展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并由此来解释城市文化的变异。 城市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与所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些城市之所以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就以建设文化方面而言,都反映了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调谐与适应,以及与社会环境(制度、观念等人文方面)的深层交互作用与选择渐化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不断演进,所形成的文化形式与经历的积淀,就表现出该文化的特质。这就是江南水乡城镇的建设同黄土高原建设地景与文化景观迥异的原由. 诚如C.A.Doxiadis在所著的“建设的筑变”一书中提到的:“舆论往往需要传统,但当它要求创造某些事物之时,却又喜欢怀念古老的房屋,而忘记卡索纳(Casona)所说的老式房屋都不是建筑师所创造的,而是时代所创造的”.这里说的“时代”,即是当时自然和社会环境作用的总和. 研究城市文化生态,不能脱离城市生态的主体,即是人类的地位和创造城市文明的作用.是城市人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下,所形成的观念文化(如世界观,价值观及审美观等等),以及技术文化(如工艺、技艺、科学等等),为适应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用以创造出民族或地域所特有的建设文化,以致于整个城市的历史文化,正是人类及其社会的活动,创造和推进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反过来说,即是城市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在自然本底环境下,

某市营造健康活力文化环境 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典型材料

某市营造健康活力文化环境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典型材 料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过去一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以建设文化特色大市为目标,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坚持多元并举培育文化主阵地,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并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借着xxx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东风,让文化之光洒满了牛城大地。 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文化活动深入开展。过去的一年来,我市充分利用露天开放场所,举办“百合之夏”第三届群众文化艺术节系列演出50余场;组织群艺馆和文化志愿者骨干,开展“结对子、种文化”主题活动展演32场,并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3万人文化志愿者演唱会;市图书馆开展了喜迎十九大“红色征程”精品图书进校园活动,并以“书香中国、龙江读书日”为契机,开展了4场以“书香牛都”为主题的系列捐书、阅读活动;这个市宣传部协调各文化部门相继举办了塞北十逸书画作品展、首届“牛都杯”青少年诗词大赛、三区人才绘画成果展、百名画家送书画下基层、“学习十九大精神汇聚创城力量”主题演讲比赛、开启新征程“绿色田园之乡杯”摄影大赛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文化活动;“走进新时代共筑中国梦”全国社区网络春晚

专场演出、2018文化志愿者春节联欢晚会、市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等大型演出更是层出不穷,让市民尽享接连不断的文化大餐。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打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先后投资100多万元拓建图书馆和群艺馆,并更换了馆内配套设施,其中图书馆被评为国家二级馆。为了给群众提供便捷阅读服务,这个市先后在4个街道、5个社区、1个行政办公中心和老年大学建立图书分馆借阅处,在市民活动中心建立图书馆数字分馆。这个市群艺馆在街道、社区、村屯和市民活动中心建立文艺辅导站点14个,依托乡镇、街道的公共服务平台,开展结对帮扶服务,扩大了文化活动主阵地。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为文化发展注入软实力。我市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培育社会文艺组织,通过文广新局的引带和扶持,使社团活动深入开展,社团组织不断得到发展壮大。目前,我市已形成百合艺术团、安虹街道模特队、星海民族乐团、新兴街道舞蹈队、京剧票友协会等百余支大型文艺团体,参与人数达万余人。这个市作为国家文化部命名的中国书法之乡,现已发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0名,省书法家协会会员45名,书法爱好者遍及城乡各个阶层。

从城市意象看城市形象设计

从城市意象看城市形象设计 2009-11-16 10:34 1、城市形象设计的起源和发展 城市形象设计最早起源于远古城邦的识别,远古城邦名称的出现就是各城邦为了与周围城邦区别开来而进行的早期城市形象设计。但是,那个时期的城市形象设计还是一种无意识的、功能和目的单一的城市形象设计。现代城市形象设计的理性和自觉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归纳起来,城市形象设计经历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以城市形体空间设计为核心的城市形象设计阶段(城市物质形象)和城市整体形象设计阶段(城市物质形象和文化形象)。每个阶段的城市形象设计都有其自身的时代特点,主要分为两个时代。 (1)、20世纪50年代以前,城市作为聚落空间,其形象设计基本上体现在对城市形体空间的研究和设计上,故这阶段可称为城市形体空间设计为核心的城市形象设计阶段。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西特的“视觉有序”、柯部布西埃的“现代城市”为代表,这一阶段的城市形象设计核心在于人造的形式方面,而不是抽象组织,设计者都注重物质形态,把城市本身看做设计的主体,而城市中的人的需求往往凭知觉想象。 (2)、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西方社会逐步想信息化和休闲为特征的后现代社会,人对和平和人性的渴望,成为世界性的人心所向,而工业文明的以城市形体空间设计为核心的城市形象设计的弊端也已暴露无遗:工业文明时代强调单一主体性和普遍性,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传统差别消失,到处都是灰色的水泥森林,城市之间的功能雷同,没有差别、特色与个性。这种城市形象设计显然已经不适应新的需要。虽然芒福德《城市文化》在1938年出版,已经提到城市新的形象设计概念,直到现代城市具备五十年代后才被人接受,标志着城市形象设计进入了第二阶段-城市整体形象设计阶段。这一阶段的设计历年不在是仅仅局限在对外在形象的设计上,更多的是注重人的心理、生理、行为规范方面的需求,追求舒适和有人情味的空间环境,更多关注生活其中的人,注意他的需要,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实际上城市形象设计已经演化到城市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同时并进,创造美好形象的过程。 我国城市形象设计直到90年代才流行起来,由于研究起步较晚,对城市形象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就起主要研究内容看,城市形象设计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城市设计师的定义,城市形象重要是通过物质的形式显现,因此城市形象设计就是城市环境设计,通过环境的设计来设计美好的城市形象。第二类是社会研究者的定义,他们认为,城市形象主要反映在它的历史和文化上,城市形象问题实际上是文化问题,城市他们认为城市形象主要通过挖掘城市历史和文化的内涵来赋予城市个性和特色。第三类是区域研究者的定义,他们认为城市形象设计既要涉及到物质环境有要涉及到城市文化和历史的挖掘,所以要在对城市环境改造的同时创造城市的特殊。我倾向于第三种定义。 2.城市形象设计的研究现状 城市形象设计的内容和观点很多,但是代表性的流派有三个:城市设计派、CI设计派和综合派。 2.1 城市设计派---城市设计派强调城市形象的视觉有序和美观,以可识别性作为城市形象的评价标准。他们认为城市形象的构成要达到视觉上的可见,就是必须表现为物质的形式,因此主要从城市物质形态的角度来进行设计,往往通过结构性的要素和标志性的要素来塑造城市的特色。这一学派主要以视觉和美学的角度来设计,但并不反对历史和文化对城市形象的

城市文化建设现状分析(初稿)

武威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研究小组组长:张蓉 研究小组成员:张倩李志兴田颖田泰山单美娟赵建岗 研究指导教师:马国文 【引文】城市是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和信息中心,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主导地位,城市化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世纪之交,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必然对城市管理工作工作带来重大影响。城市管理既面临着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新机遇,也面临着经济利益多元化和体制转轨带来的新挑战。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社会管理水平,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城市政府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现实问题。 【正文】 一、城市文化建设与管理在经济社会中的价值定位 1.城市文化与经济。现代社会的竞争,除了经济实力的竞争之外,更重要的是文化竞争。而城市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资源整合和文化创新。城市文化资源的整合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纵向的文化传承,即城市历史文脉的延续。任何文化都是“源”与“流”的结合,富有地方色彩的文化传统是城市文化形象塑造的基点。二是横向的文化借取,即城市文化的开放、兼容。文化碰撞与融合是文化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之一。城市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不断演进以至变革的过程,通过传统文化向现代化的转型、中西文化的融会贯通以及新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文化创造,体现出文化不断进化、不断优化的发展趋势。城市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就自然显得重要而必要。 2.文化建设与管理。城市文化建设往往是阶段性的任务,而文化管理工作,则是长期性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文明、秩序的要求越来越高,某些管理部门应提高对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城市文化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城市管理是一项反复性的工作,城市文化管理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要长期保持和维护好城市良好的市容、井然的秩序,打造城市文化品牌,需要严谨而科学的管理,更需要长效的管理机制,尤其是对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重点、难点,特别是一些带倾向性的疑点问题,采取集中整治的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城市文化管理也是城市政府的首要职能。城市文化管理在城市工作中的重要地位作用是由市场经济发展对城市管理的要求所决定的,也是由城市自身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

城市环境的改造——从改造一个垃圾桶开始

城市环境的改造——从改造一个垃圾桶开始 冯敏芝 摘要: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创造出和谐美好的城市环境。而真正要做到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就得从“小”抓起。本文就城市公共设施规划方面入手,通过实地调研观察和对比外国城市垃圾分类的发展,指出中国城市垃圾分类的改善刻不容缓,发现作为垃圾分类关键一步的垃圾桶的使用不当与设计不足并就此提出改造垃圾桶的创造性建议。 关键词 :城市公共设施城市环境垃圾分类垃圾桶 城市规划的模式一般被认为要从大到小,例如先控规后详规,这样才能有效地改善由 于城市化加速而日渐涌现出各种问题的城市环境。 可是就城市公共环境这方面, 在普罗大众”占据”城市而不是专家政要“占据”的角度来看,真正要做到改善环境,就要从最身边,最公共的设施做起。 1 城市垃圾桶的重要性 1.1 源于垃圾分类欠缺而造成的环境问题 据广州市环卫研究所介绍,目前广州每天产生生活垃圾4 500 t, 每年约产生219万t 垃圾, 并以每年6% 左右的幅度增长,城市垃圾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建设发展和城市居住环境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广州从1998年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并被列入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然而十年后,垃圾分类试点仍处于“初级阶段”,收效甚微,垃圾混运混合处理的现象十分普遍。绝大部分试点的分类垃圾桶形同虚设。虽然政府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宣传垃圾分类,也搞了各种形式的宣传动员活动,但是市民实际参与率低,一提起垃圾分类,大家都举双手赞成,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大部分人都嫌麻烦,因而很少甚至根本就没居民参与其中。 1.2 国外垃圾分类的发展

1.2.1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实施垃圾分类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日本垃圾的分类规则非常详细和严格, 几乎细致到了极点, 如果你不嫌麻烦甚至可以找到一根针该属于哪一类。初到日本, 你会因为看到排成队的垃圾箱而吃惊。由于要实施垃圾分类, 所以一般情况下, 在放垃圾箱的地方会通常最少都会摆放七八个,而且每个垃圾箱上都清晰明了地印有如下文字或图案。 1.2.2 美国 美国旧金山首位率先规定人们必须把垃圾分类后分别投入不同颜色的垃圾桶中,绿桶垃圾由垃圾公司免费回收并加工成优质的有机肥料销售;蓝桶垃圾分类后送往加工企业循环利用;黑桶垃圾则被送到垃圾场填埋。 回望国外这么多垃圾分类政策实施得如此好的城市,我们自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要走的第一步是提高民众的垃圾分类、环境保护意识,而这个时候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垃圾桶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国外垃圾桶的设计 国外有很多垃圾桶的设计,从功能上、人性上来讲都是比较科学的、合理的。如有些垃 圾桶可以从三个角度投入,便于人们使用;分类垃圾箱一般用特定的颜色表示特定的垃圾类别;分类垃圾的图形标识说明通俗易懂、形象;线条简洁,容易清洁;尽可能地多选择用明确且典型的实物图形传递信息;开口一般都足够大,除了部分室外的垃圾桶,基本都没有盖子,可以实现垃圾桶的无障碍投放等等。 3 中国垃圾桶的弊端 就简单地来探讨对广州大学的校园垃圾桶状况吧。外观好看的垃圾桶可是一代又一代的接着换,而且也好像是越换越“先进”,由以前没有分类标志的单个垃圾桶变成了有分类标识字样的双个垃圾桶。像其他是校园或城市的一般垃圾桶一样,分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这环保做得可真有模有样。可问题是,看看学校的垃圾桶,垃圾真有被分类放吗?“回收”、“不可回收”的标识形同虚设,两个垃圾桶的作用等同于一个,什么垃圾都乱仍一通。有文化有教养的大学生尚且如是,何况是一些社会人士呢?他们会那么有闲情逸致的慢慢给你琢磨后,然后再扔吗?答案当然是:不会。有些人连垃圾都不愿往垃圾桶内扔,何况还要去分类呢?而且就垃圾桶本身,现在国内很多城市还有一些异形垃圾桶,比如青蛙垃圾桶,熊猫垃圾桶什么的,那种开口小,自身又特别容易搞脏的;又或者是垃圾桶的设计过于普通陈旧,引起不了人们使用的兴趣;又或者使用渗沥液收集功能很低的垃圾桶,垃圾桶周围反而成为城市中最为需要清理的地方。所以中国城市的环境质量一直没有一个大的飞跃。在这里,我分析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作者:曹阳来源:添加日期:11年03月01日 城市文化是一门城市管理科学,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的城市文化设施、市民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高低等狭隘的文化现象,而是包括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管理系统。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文化是一门综合管理城市的学科,是城市组织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行动方略的指导系统。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1、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2、塑造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和广告等等。独特的文化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建设和谐城市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 3、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捷径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姻,产生投入小、回报大的经济效益,它所起的品牌效应,绝非商业铺面和房地产等近期利益所能比拟的。 4、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摘要 城市是历史文化的特殊载体

历史文脉的摘要城市是历史文化的特殊载体,每一个城市都是历史片段的累积,城市存在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具有传承人类文化的功能。城市历史文脉是城市演变和发展过程中的历史沉淀,是城市的灵魂和根基,也是一座城市的魅力所在。在如今快速发展的时代,协调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关系,使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相得益彰,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历史文脉历史文化城市建设保护与发展 引言众所周知,城市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任何城市都经历这产生、成长、成熟、帅退、更新,然后再发展的循环过程。城市的发展是绝对的,自产生时起城市就处于发展变化中,因此,在确保城市发展的前提下如何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成为具体实践中的现实问题,进而导致城市历史文脉传承及城市特色维护相关措施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实施保障体系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城市建设现状 社会的发展,名族的融合,全球化的快速进程,使得文化之间的差异愈发模糊。经济快速发展使地域的界限日益模糊,社会变得一同,地域的特色逐渐消失。单一的世界文明化的过程是对过去伟大的文化历史资源的一种消磨和腐蚀,它不可挽回地破坏了宝贵的传统文化和形形色色的地域特色,这种破坏构成对人类创造力的削弱,它使世界面貌变得平庸无奇,每一个城市都变得一摸一样、无法分辨。

当前中国的城市建设呈现两大趋势,一,创新;二,保护。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大大加快了我国城市向国际都市迈进的步伐。但是在现代城市文明的背后我们也不断发现,我们的城市正趋向于一体化。那些记载着城市历史,彰显城市特色的古城区、老建筑正在这种一体化的规划格局下逐渐消失,许多旧城古风荡然无存,这是城市文明的失落,是对历史的背叛,是我们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的缺陷。 城市历史文脉的价值及其传承的意义 城市是历史形成的,是社会文化的荟萃,建筑精华的交集,科学技术的结晶。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步入文明的里程碑。对于人类文化的研究,莫不以城市建筑的出现作为文明时代的具体标志而与文字、工具并列。对于城市建筑的研究,无疑需以文化的脉络为背景。 历史文化作为提现城市个性、积淀城市厚度、储存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的核心要素,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和无形资产,更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竞争力,其烙印是永恒的,影响是深远的,魅力更是无穷的。城市文脉叙述着特定地域中人与自然、建筑形态与城市风貌、城市整体与历史文化背景之间所存在的、必然联系的整体,它是城市演进和发展中的历史沉淀。它作为一定环境条件下维系人、建筑、城市及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相互内在本质的联系,其传承对于城市的良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价值在于: (一)艺术价值,城市是人类文化积淀的物质形式。

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共19页word资料

中国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和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只选择其中影响较直接的几个要素加以介 绍。 一、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1、气候:温度的变化,湿度的变化,人口增长、民族文化融合,治世乱世,经济开发。 2、地形、地貌:地势西高东低,湖泊、河流、沙漠水系的变化。 在自然地理环境方面,地形、地貌及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地形、地貌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的风格主要有一是雄伟,如泰山、喜马拉雅山。二是险峻,如华山。三是幽深,如四川青城山。四是奇特,如黄山、峰奇、石奇、松奇、云奇。五是秀丽,如四川峨眉山。中国历代的山水画,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天人合一,以及对大自然的崇拜。中国文化里较少人对大自然的征服,而是更多地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和西方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 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低相差很大,自西向东构成“三大阶梯”。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为最高的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以东到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

第二阶梯,海拔多在1000--2000米,主要由山地、高原和盆地组成,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低的第三阶梯。沿海地区多处于第三阶梯。 以上三个阶梯的地形、地貌是在漫长的地壳运动中逐渐变化的,这些变化属于“人化自然”的过程,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比如有些湖泊消亡了,有些河海岸变成了陆地;沙漠面积扩大。 我们仅从水系和古代水利工程建设上,就能发现“人化自然”的过程,发现地形地貌的变化,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就出现了最初的水利事业,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导水入海,治服了洪灾。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规划修建了第一个见于历史记载的水库芍陂(今安徽寿县南)。自东汉至唐,芍陂变成人工湖,宋元此湖逐渐消失。公元前三世纪中叶,秦国李冰父子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至今都江堰仍灌溉着成都平原上的800万亩土地,秦统一后,派史禄主持开凿了灵渠(今广西兴安县境内),沟通了湘水、漓水,第一次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联结起来。秦汉以后,中原地区与岭南交通多取道于此,近代成为以灌溉为主的河渠、白渠(开凿于西汉武帝太始二年(前95年),由于是赵中大夫白公的建议,故而得名白渠)、漕渠等。公元605—610年,隋朝开通了北起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这些古代水利工程的兴建,给原来的地形地貌带来了变化,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创造为人类改造自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水利工程本身也是“人化自然”的实体文化,总结说来,中国特有的地形地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游览、文学、和绘画等

营造良好城市文化环境 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营造良好城市文化环境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关于乌苏市城市文化建设的一点思考 城市文化是人们在城市形成和建设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城市文化环境则是这个总和的外在表现。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核心。城市建设新一轮竞争实际上就是城市文化的竞争,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开拓,是经济发展的竞争。首先它必须承载历史,反映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特有的文化积淀。其次要展现现实,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反映现实文化产业、产品、承载的城市文化内涵。其三,昭示未来。顺应城市的文脉,发展、革新、创造属于一个城市独特的新文化。 从总体来讲,城市文化主要分为三部分:硬环境文化、软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我认为,要将我市打造成具有文化内涵的品牌城市,首先还要确定我市文化建设的主导思想。其次,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打造我市的城市文化品牌。 一、我市城市文化的定位 我市地处丝古道。自古以来就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自先秦时代就有了塞人游牧于此的记载,并于西汉时建立隶属关系,汉神爵二年乌苏随西域隶入祖国版图,清乾隆二十六年,清庭在库尔喀喇乌苏设官驻防,乾隆四十六年,设库尔喀喇乌苏直隶厅,民国二年撤厅设县,改称乌苏,先后经历了秦、西汉、东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等十五朝两国,前后经历了约2228年的历史,先后有塞人、月氏、匈奴、乌孙、汉、回、哈、维等24个民族的部分人定居乌苏,并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古籍。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在历任(县)市委领导的带领下,展开了建设新乌苏的伟大工程。在依托农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城市,并且卓有成效,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产值逐年递增,成为塔城地区经济发展较块的县(市),并被自治区列入北坡经济带发展城市之一,实现了工业、农业、服务业合理布局,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从历史发展,我们鲜明的看到了我市浓厚历史文化与经济社会现代文明的碰撞,我们在积淀历史文化及优良传统同时,吸纳了新的社会发展思想理念,将历史与现代城市发展有机结合,和谐共存。这使我市的城市显现了历史与现代文明两大主题。因此,我认为应当将我市城市文化发展定位为“丝绸古道上历史与现代文明的交汇”。 二、我市城市硬环境文化建设 城市硬环境,顾名思义,就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被称为城市物质文化或者公共艺术。总的说就是人工环境的建设。城市面貌是历史的积淀和文化的凝结。土耳其诗人乔姆.希格梅说过:“人一生中有两样东西是永远不能忘却的,这就是母亲的面孔和城市的面貌”,可见城市硬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作为我市城

浅谈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

浅谈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 浅谈城市环境与建筑设计 摘要:要想实现高层建筑与城市总体及高层建筑本身的和谐,高层建筑在设计时必须综合考虑城市的相关因素。文章探讨高层建筑与城市环境协调,提出高层建筑设计要与城市环境融洽。 关键词:城市环境;高层;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这个城市人口快速膨胀时代,高层建筑在节约城市土地等方面的优点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随着高层建筑技术的发展,高层建筑造型和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但随之所带来的弊端也越来越多的表现出来,高层建筑在成为城市风景的同时如何融入到整个城市建筑设计中成为高层建筑设计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建筑与人的和谐 (一)功能性、方便性、人性化三者缺一不可 建筑在设计之初的设计需求已经清楚交待了该建筑必须实现的功能,这一点是设计师们重点考虑的因素。在实现功能性的同时还应考虑居于其间的人的生产、生活的方便性以及人性化。 (二)艺术性与品味性不可或缺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建筑设计师必备的一种基本素质是艺术修养,没有艺术修养做为储备的建筑设计师绝对不会是一名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建筑要有恒久的艺术性,说起来容易但是要真正做到很难。建筑的品味性要让人乍看之下惊艳,细看之下又觉回味无穷,这就要求建筑师不仅要在宏观上布局雄伟,更要在微观的装饰上巧妙设计。 二、高层建筑设计与城市环境共生 (一)城市整体环境控制 从城市规划以及城市空间整体的角度来研究高层建筑对城市轮廓线的影响,以形成良好的城市环境及清晰的城市结构。高层建筑设计从技术上必须考虑这三个要素:城市轮廓线、建筑高度分区、景观

视线走廊。城市轮廓线是人们感知城市的视觉方式,这其中,起最大作用的是高层建筑,其布置应有机统一。首先,为避免高层建筑相互干扰,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说,应统筹规划,采用不同的高度,彼此间保持适当的距离,组成相关的构图,而从单个高层建筑设计的角度来说,应以统筹规划所得出的构图作为参照依据和蓝本;其次,顶部的设计不应雷同或减少雷同。高层区分要从城市的横切面来设计,设计的原则就是要使得高层建筑物错落有致,避免高层建筑密集,产生拥堵感和紧迫感。另外,每个城市都有代表其形象的独特景观,对此,高层建筑应当避免,防止高层建筑对其遮挡和破坏,如果高层建筑有利于城市环境,那么在设计的时候便要充分研究原有的景观特色,在设计的时候加入原有的景观要素,达到相似、对比或者渐次和谐。 (二)空间一体化、系统化及网络化 建筑的空间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多种服务功能,而建筑本身也依靠城市公共空间便捷的交通和优美的环境。在城市中,一个建筑综合体往往会成为一个中心。由于其具有建筑规模巨大、各种功能异常复杂、使用建筑的人数众多的特点,所以对其交通流线的组织和交通空间的创造是设计中要解决的一项重点和难点。交通空间的组织上的设计策略应注重削弱室内外、地面上下的隔阂,形成立体网络状的连续统一的空间体系。 (三)避免高层建筑密集 高层建筑的密集虽然对于城市办公等条件方便有利,却给城市空间带来很多压力,造成城市空间和城市交通的拥挤,甚至是一些始料不及的污染和危害,比如一些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大面积使用造成以前未出现过的光污染;还有就是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这些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因此在规划设计中要对区域内的高层建筑密度进行限制,避免高层建筑的过度集中布置。 (四)建筑设计的宜人化 (1)建筑设计的宜人化,首先体现在公共空间的整体考虑,包括与城市其它相关职能的融合,区域内公共步行系统的良好设计等。让人始终处在一种方便、轻松且不受城市紧张生活干扰的状态; (2)通过空间的变化,设计精美的绿化、喷泉、座椅、雕塑、

环境设计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环境设计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10-05-24T15:09:29.373Z 来源:《赤子》2009年第24期供稿作者:庞旭安晓月杨艳华[导读] 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城市固有的面貌和水平式横向发展的模式庞旭安晓月杨艳华(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舒适、方便、宜人的城市环境并不是单单靠大量植树、种草、摆上雕塑、设置座椅就能实现的,也不能仅仅用建筑密度、容积率、 绿化率等指标加以衡量。城市的舒适度根本上来自于其功能的合理性和空间的有效组织,来自于对城市良好人文环境的营造。现就此问题进行讨论。 关键词:城市环境;城市设计;重要性前言 城市环境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人的使用。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建筑教育和营造实践中。这一根本目标常常被忽视或偏离,如城市中的很多“水景”设计得很漂亮。但往往是只能远观而无法接近,居住区绿地设计花样翻新。也是供人看的多,可参与其中的少。不难发现,城市中的某些地段尽管很拥挤。但人们还是愿意去,而一些地方看上去很雅致。但总是空空荡荡、冷冷清清。这些都表明城市环境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空间形状、体量、比例、尺度、色彩等形式美学的层面上,要了解人的需求,研究人的行为特点。掌握人认知和使用空间的规律。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以满足使用和功能要求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创造具有一定空间形态、舒适宜人的城市物质环境。 1 行为与建筑环境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以下值得注意的现象同处一条繁华商业街上的不同街坊其人流密度会有很大不同。交通堵塞总是发生在某些特定的位置,同是公共开敞空间,有些很受市民欢迎,但有些尽管植了树、种了草、摆上了雕塑,但还是很少有人光顾。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这就涉及到环境是对人的行为影响的环境行为学理论了。研究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系,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统筹安排各种功能设施。合理组织公共空间。确定广场、休憩空间的位置。决定与可获得的公共空间面积相适宜的周边建筑的功能类型与面积体量、以及步道空间的宽度等。 1.1建筑环境与人流分布 (1)建筑的功能、面积、体量分布,如零售商业。饮食设施、办公商务、居民住宅等。城市中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其周边的建筑面积体量呈正比。建筑的各种功能类型的影响大小则反映在相关系数上。 (2)街道的空间构造。如主要大街的分布、街道间连结关系、交叉点的分布等。 (3)大容量公共交通站点的分布。如地下铁、铁路、公共汽车站点的位置等。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该地段到大容量公共交通车站的距离呈反比,即地段距离车站越近,行人分布量越多。 (4)主要商业设施的分布。如百货商场、饮食设施、娱乐设施等。远于从公共交通车站到某地段的主要商业设施的总面积。与该地段的人流量呈正比。 (5)停车场的位置与容量。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该地段到停车场的距离呈反比。 1.2广场使用的影响要素 (1)周边建筑设施的类别。调查表明,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城市广场,周边大都设有市民喜爱的小吃店、咖啡馆、食品店、餐馆、店铺等。与之相反,广场周边缺少商店、甚至只是大片墙面的开敞空间,不管面积多大,一般都不受欢迎。 (2)朝向。人们喜欢选择温度适中和明亮的地方逗留。在温度较低时,阳光对空间的生气和活力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南方炎热地区,尽管公共空间不一定非要朝南,但要注意让广场获得足够的光,如周边建筑的高层部分应逐步后退、以保证广场的天空率;广场北侧的建筑。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反射玻璃和色彩较明亮的建筑材料。此外。广场朝向设置还要考虑风向,特别要注意避开冬季的主导风向。 (3)可坐设施(空间)。与街道这种流动性空间不同,广场是滞留空间,是城市的“起居室”。因此。座椅、座台等的设置情况,是人们是否愿意在广场逗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一个未提供适量可坐设施的广场一定没有生机。广场应是最适于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场所,因此,广场还要满足不同规模成组利用的特点,如大小空间的有机组合、座台的成组布置、可移动座椅的设置等。 (4)树木。花草和水。植物和水是影响广场舒适度的重要因素。在功能方面,树木可给人们提供荫凉,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广场上的树荫处是人们首选的位置。与可坐设施相结合的树木和花草,还会在心理上给人们带来空间围合感。 水是另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设计元素,如瀑布、水墙、缓流、水池、喷泉等,以水为主题的设施能给空间带来生气,让人感到温馨。但水不仅仅只供观赏,重要的是人们可以触摸。可以尽情享受亲水的乐趣。遗憾的是。这一点常常被忽视了。由于卫生和安全等原因很多水景周围设置栏杆或其他障碍物,把人和水远远地隔开,这种设计是违背人的行为需求的。 (5)与主要人流空间的关系。街道是人们的主要流动空间。与街道有着紧密联系的广场空间。与城市生活的关系最紧密,人们可以很容易地走出走进,在广场歇息之余,还可以观赏往来车辆和行人的活动,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2 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空间体系 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城市固有的面貌和水平式横向发展的模式。建筑的高层化、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及多层面道路交通系统等。即“竖向”或“立体化”发展模式。为解决由于人口和功能的高度集聚而产生的交通问题及对建筑的大量需求,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城市三维多层面空间立体化是城市结构形态发展的大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此外,多层面立体化城市环境设计。是结合地形地貌、尊重和利用城市自然形态并使之方便于人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当论及多层面立体化城市设计时,人们自然会联想到较熟知的地下空间和空中连廊系统。其实更重要是,这一设计理念十分强调有效地利用地形地貌等自然资源和条件。从三维立体多层面的视角。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同时,强化了所在地区的自然表态特征或称“地方感”、“场所精神”,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近年来,多层面立体化环境设计的构思和理论还逐步影响到城市广场、公园、绿地、临水空间及住宅区公共空间等的规划设计。多层面空间立体化设计理念。反映在城市开发建设具体形态上。主要有多层面公交系统、高架步道系统等。 2.1多层面道路及公交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