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粉画》电子课件
《沥粉画》电子课件

而现代沥粉画的题材多种多样,表现技法语言丰富。因此,学生可以自选表 现题材,绘制技法根据自身特点而定。 二、教师检查每一位学生的草图创意;
要求学生作业不得小于55厘米×55厘米的尺寸。 三、教师分别指导。
本课程中,教师主要解决学生的沥粉表现技法方面的难题。
第一步:
现代沥粉画板面的制作,多用五合板或三合板在背面钉骨架(或用木工板也可)。注意板面平整, 四角处于一个平面,背面用木条不宜太粗,要干透,不用未干木材。 第二步:
在板面上均匀地涂上一层白乳胶,把事先准备好的白色粗棉布铺于板面上(白色粗棉布比板面每边 宽5厘米),拉平,用手或排刷压、扫平,四边卷边固定,平放阴干,便可起草绘制。 一般制作沥粉画板面,宜多制作几块,待沥粉画板面干透期间,便可以设计草图。
四、沥粉画题材
传统沥粉画的题材多表现人物、花鸟,装饰性特强,但表现技法单一。而现代沥粉画的题材多种多 样,表现技法语言丰富多样。
五、沥粉画的方法步骤
一、在已干的幅面上,可用铅笔或炭笔直接画草图;
(如果是比较精细的表现画面,也可先绘制草图,再拷贝到幅面上)。
二、用白乳胶与立德粉调和成奖状,罐入特制的沥粉笔内(沥粉笔有大小、形状之分,可以自制)。用
沥粉的线条可以光滑流畅,也可粗砺朴拙,线的本身自然变化丰富,金石味浓,加之金、银发 光,显得富丽堂皇。
沥粉工艺装饰画适合许多公共环境的装饰表现,如宾馆、酒店、会议厅、娱乐场所等。沥粉工 艺装饰画的表现可大、可小,可制作大幅室内壁画,也可绘制小幅装饰画小品。在装饰绘画课程的学习 中,同学们兴趣浓,因为沥粉工艺装饰画材料较廉价、材料易找、工艺简单、装饰效果浓烈。
《制作沥粉画》

《制作沥粉画》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沥粉画的历史及其制作过程、所用工具。
2.掌握沥粉画的制作方法和技巧,能够自己去尝试创作,用学到的方法来美化生活。
3.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感受沥粉画的魅力,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沥粉画的制作过程和制作工具。
2.教学难点:制作沥粉画的技巧和细节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范例、课件、沥粉材料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作品,引起兴趣1.出示范画,欣赏沥粉画作品师:这节课我们来讲授沥粉画,首先让我们一起欣赏几幅沥粉画的作品吧!2.介绍沥粉画的基础知识及原理(二)新授:探究沥粉画的做法1.观看视频,了解沥粉画的制作过程及方法2.介绍制作沥粉画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材料:三合板或五合板,木条,白乳胶,立德粉,金箔或金、银粉,颜料(丙烯、水粉、油画色),聚胺酯清漆等。
工具:铅笔,描笔,毛笔,水粉笔,板刷,沥线瓶或沥粉铜嘴(或自制沥线工具)等。
3.讲授沥粉画的制作方法第一步:在三合板面上涂一遍白乳胶,然后用直尺或排刷压、扫平,待白乳胶干后可用。
第二步:用铅笔或炭笔打草图。
第三步:调制沥粉,将大白粉与乳白胶采用约1:1的比例进行调和(通过调制沥粉的浓稠度可判断白乳胶和大白粉的比例是否合适,其判断标准往往依据用筷子搅拌沥粉从上挑起来不往下流,手微微动能已整条线均匀往下流),再将调和好的浆状物倒入沥线瓶内,沿着画面的轮廓线立线。
第四步:沥完轮廓线后,用笔调水粉、丙烯或油画颜料绘制画面。
第五步:填涂完颜色后,用毛笔调金、银粉,描画线条,完成后画面干净、华丽。
第六步:喷透明漆,防止掉色、变色。
4.布置作业准备材料,完成一幅沥粉画作品,装饰我们的生活五、教学评价沥粉画对于初中生来说还是很有必要开设的,无论是对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对于学生美育的开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节课通过介绍沥粉画的历史及其制作手法等,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受沥粉画的魅力,用学到的方法来美化生活,提高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
美术沥粉画教案全课

美术沥粉画教案全课特色课程教案:沥粉画设计者:使用者:一、认识沥粉画备课时间:年月日授课时间:年月日研究领域: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研究沥粉画的兴趣。
2.初步掌握沥粉画的制作过程。
3.体验活动的乐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沥粉画的制作过程和制作工具。
教学难点:制作沥粉画的技巧与把握细节。
课前准备:已构好图的三合板、三合板(木板)、颜料、铅笔、橡皮、直尺、白乳胶1瓶、水粉颜料一盒、水粉笔2支(一大一小)、调色盘、塑形膏、透明喷漆。
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作品,引起兴趣1.出示范画,让学生观察画的特点与其它画的不同之处。
2.引出此次活动的主题沥粉画。
二、新授:探究沥粉画的做法1.引导学生观察桌上准备好的工具,让学生自主讨论,教师做相应的引导。
2.沥粉画的做法:第一步:在三合板面上涂一遍白乳胶,然后用直尺或排刷压、扫平,待白乳胶干后可用。
第二步:用铅笔或炭笔打草图。
第三步:作白乳胶与立得粉调和成浆状,灌入空白乳胶瓶内,白乳胶瓶的口,根据线条的粗细,用刀切成同样大小的口,用手挤白乳胶瓶,沿着画面的轮廓线立线。
如果没有白乳胶瓶可用笔调沥粉浆立线。
第四步:沥完轮廓线后,用笔调水粉、丙烯或油画颜料绘制画面。
第五步:填涂颜色完成后,用毛笔调金、银粉,描画线条,完成后画面干净、华丽。
第六步:喷透明漆,防止掉色变色。
三、布置作业1.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选取适合沥粉画的线稿图作画,起稿。
2.教师提示注意事项:1) 线稿图的选择要适合立线。
2) 线条要流畅,方便立线。
四、展示作品,学生欣赏、评价。
展示作品,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相互给予评价,以激励学生一步深入研究。
小结:学生作画的工具有许多,我们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探索多种材料和多种方法的使用。
沥粉画源于我国古代建筑上的漆艺之一,其制作过程有趣、好玩,并通过制作沥粉画能够让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艺术美,且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
学生常对新鲜事物较感兴趣,也喜欢大胆尝试。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四年级下册《20沥粉画(内蒙古)》 课件PPTA002

艺术实践:
尝试用沥粉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喜欢的内容。
欣赏评价
• 要点:凸起的是否线条流畅。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四年级下册
《
》
类型:获奖课工艺制做之一。
沥是指液体的点滴,粉是指用粉调制成液体,将其一滴 一滴的滴落在物面上,有时用特制的工具把沥的点滴加 长,形成一种有规律的,人为的线,这种方法术语称之 为:“沥粉”。
沥粉工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盛唐时期 已广泛被采用,如:敦煌壁画中菩提树杆,人物身上 运用了沥粉、贴金工艺,形成了丰富的装饰艺术效果。 山西元代的永乐宫,北京明代的法海寺壁画中,沥粉 的运用已经达到了十分精美的地步。明清两代的古建 筑继承了沥粉工艺,故宫太和殿中的蟠龙金柱就是运 用沥粉贴金工艺制作的。
美术沥粉画教案全课

特色课程教案沥粉画设计者:使用者:(一)认识沥粉画备课时间:年月日授课时间:年月日学习领域:设计·应用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沥粉画的兴趣。
2、初步掌握沥粉画的制作过程。
3、体验活动的乐趣,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沥粉画的制作过程和制作工具。
教学难点:制作沥粉画的技巧与把握细节。
课前准备:已构好图的三合板、三合板(木板)、颜料、铅笔、橡皮、直尺、白乳胶1瓶。
水粉颜料一盒、水粉笔2支(一大一小)、调色盘。
塑形膏、透明喷漆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作品,引起兴趣(1) 出示范画,让学生观察画的特点与其它画的不同之处。
(2) 引出此次活动的主题沥粉画。
(二)、新授:探究沥粉画的做法引导学生观察桌上准备好的工具,让学生自主讨论,教师做相应的引导。
沥粉画的做法:第一步:在三合板面上涂一遍白乳胶,然后用直尺或排刷压、扫平,待白乳胶干后可用。
第二步:用铅笔或炭笔打草图。
第三步:作白乳胶与立得粉调和成浆状,灌入空白乳胶瓶内,白乳胶瓶的口,根据线条的粗细,用刀切成同样大小的口,用手挤白乳胶瓶,沿着画面的轮廓线立线。
如果没有白乳胶瓶可用笔调沥粉浆立线。
第四步:沥完轮廓线后,用笔调水粉、丙烯或油画颜料绘制画面。
第五步:填涂颜色完成后,用毛笔调金、银粉,描画线条,完成后画面干净、华丽。
第六步:喷透明漆,防止掉色变色。
(三)、布置作业1. 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选取适合沥粉画的线稿图作画,起稿。
2. 教师提示注意事项:(1) 线稿图的选择要适合立线。
(2)线条要流畅,方便立线。
(四)、展示作品,学生欣赏、评价。
展示作品,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相互给予评价,以激励学生一步深入学习。
小结:学生作画的工具有许多,我们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探索多种材料和多种方法的使用。
沥粉画源于我国古代建筑上的漆艺之一,其制作过程有趣、好玩,并通过制作沥粉画能够让学生感受不同形式的艺术美,且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能力。
学生常对新鲜事物较感兴趣,也喜欢大胆尝试。
人美版四年级美术下册《20、学画沥粉画(内蒙古)》教学设计

2.沥粉画创作技巧:
-勾线:使用画笔在画布上勾勒出线条。
-填色:用颜料填充线条勾勒出的形状。
-晕染:通过涂抹颜料,使色彩自然过渡,产生晕染效果。
3.内蒙古地域文化特色:
-草原风光:蓝天、白云、绿草。
-民族风情:蒙古包、牧民服饰、马术。
4.创作实践:
-分组讨论:选择与内蒙古相关的绘画主题。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沥粉画的基本技巧、内蒙古地域文化特点等内容,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2)案例研究:分析优秀的沥粉画作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技法特点等,提高学生的图像识读和美术表现能力。
(3)项目导向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分配不同的创作主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沥粉画技法,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
-实验操作:演示如何使用沥青粉末进行创作。
-成果展示:展示创作成果,分享创作心得。
重点题型整理
1.沥粉画的基本概念是什么?请简要说明其特点。
答案:沥粉画是一种通过在画布上涂抹沥青粉末并施加压力来创作的绘画形式。其特点包括独特的质感和丰富的表现力。
2.请列举沥粉画创作的基本技巧,并简要说明其作用。
答案:沥粉画创作的基本技巧包括勾线、填色和晕染。勾线是用画笔在画布上勾勒出线条,填色是用颜料填充线条勾勒出的形状,晕染是通过涂抹颜料,使色彩自然过渡,产生晕染效果。
4.文化理解能力:通过学习内蒙古沥粉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学生们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他们能够认识到艺术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艺术创作的表现形式和内涵。
此外,学生们在小组讨论和合作中,提高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他们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并通过交流和合作解决问题,达到了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年级美术下册《沥粉画》优秀教学案例

2.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强调沥粉画创作的个性化表现。
3.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针对学生的优点和不足,给出具体建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一幅沥粉画作品,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针对沥粉画的起源、技法、创作等环节,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沥粉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策略。我将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等因素,合理分组,确保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在合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小组合作环节,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完成沥粉画作品的创作。通过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根据教师提供的沥粉画作品,讨论并分析作品中的线条、色彩、构图等方面,总结沥粉画的创作规律。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沥粉画的创作方法。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部分工,共同完成一幅沥粉画作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总结归纳
3.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案例中,小组合作是重要的教学策略。通过合理分组,让学生在合作中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沥粉画作品的创作。这种合作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反思与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对作品进行评价。同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这种评价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促进全面发展。
《沥粉画》教案、教学设计

问题导入, 中间与多媒体、实物作品等形式融合在一起更能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1、通过提问学生引出沥粉画的起源,并介绍沥粉画的艺术特点。
2、分小组实物展示沥粉画作品,探究沥粉画的制作步骤(学生通过实物观察接触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总结沥粉画的制作步骤)
3、学生分享探究结果。
4、教师介绍沥粉画的制作步骤(视频和图片),并与学生讨论每一步的注意事项。
通过图片、视
频等多种形
式让学生对
知识技能
准备
制作方法有一个直观印
象。让学生亲
(8 分
身经历, 自
钟)
己总结各步
骤要点, 师
生共同讨论
得出结论。
沥粉画教学设计
课题
沥粉画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沥粉画的历史并掌握其创作方法。
能力目标:学生在创作中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交流能力,养成创造、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在创新
过程中,提高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增加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了解,在体验过程中感受沥粉画的魅力,在以后的生活中能自己去尝试创作,用学到的方法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画板、铅笔、橡皮、油画棒、沥粉袋、湿抹布等。
教学过程
教学方式方法与师Th互动
学与教的原理分析
导入Leabharlann (5分钟)1、提问学生平时最喜欢画什么类型的画?
(学生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激发每个人的创作热情,更有利于学生快速融入课堂中去。)2、通过沥粉画作品的欣赏与实物接触后,
可用PPT模板3——沥粉画

小塑料桶
洗沥用 干粉于 净。盛 。用装
后沥 请粉 立和 即调 清制
搅拌工具
性作用 筷,于 子可调 。用制
刮时 刀的 或搅 一拌 次工
裱花袋
净替我传 ,,们统 更装现沥 有的在粉 趣更用画 。多裱用
,花针 更袋管 干代,
制作流程
1.画线稿在画框或画Fra bibliotek上用铅笔把线稿画好。
制作流程
2.沥粉
沿线沥粉,注意手力量均匀,速度均匀,以保 证线条流畅。
欣赏-综合材料创新
不同年龄段 的课程设置
5—7岁,简单沥线 7—9岁,小幅简单沥粉
9—12岁,中幅沥粉 12岁及以上,复杂或大幅
5—7岁
7—9岁
9—12岁
沥粉的制作
粉:胶=1:1或小于等于1:1.5,不加水,胶少易断,难挤,胶多没有立体感,线条立不 住。调好后,呈线状可自然流淌。静置一宿后使用效果更好。
沥粉画
什么是沥粉画 沥粉画的欣赏
沥粉的制作 沥粉画的制作流程
什么是沥粉画
源于:我国古代建筑上的漆艺之一 时期:远在战国时期 一种用沥粉工艺完成的绘画即沥粉画 沥粉画是以突出的线条为作画媒介,润色时是色与色之间的界 限。
欣赏-传统沥粉画
欣赏-形式创新
欣赏-绘画技法创新
欣赏-内容创新
制作流程
3.上色
等沥粉线彻底干燥变硬后,用丙烯上色,注意 尽量减少笔触。
制作流程
4.描金
用丙烯金色,给沥粉线上色。或粘贴金箔,和 进一步装饰画面以致完成。
《材料装饰设计》课件

(四)贴纸画
贴纸画是利用各种厚薄的色纸进行裁切拼贴来创作作品, 其特点是制 作简单、方便、可塑性强。
五.其他装饰形式
(一)沙画
沙画是 用建筑沙石作为材料, 利用它 由深到浅的颜色制作而成的。沙画制作时以画面 的基本色点为底色, 用乳胶或清漆进行粘接, 把 选好的沙粒均匀地洒在涂胶的色块上, 画面要间 隔涂胶堆沙, 一部分干燥后再制作另一部分, 堆 沙的厚薄可产生浮雕感, 沙石的本身光泽更可增 加画面的美感。
复习: 第五章 材特点、装饰趣味和装饰效果。由于装饰对象
的不同, 工艺制作手法是多种多样的, 巧用装饰
材料是装饰艺术的基本功。
一 装饰壁挂 二 装饰木艺 三 装饰雕塑 四 装饰纸艺
一.
装饰壁挂
二.
装饰壁挂是从壁毯发展而来, 大部分是
纸雕制作一般采用有一定厚 度的双面纸(各种卡纸均可), 画面 有浮雕感, 颜色可适当喷绘。
(二)剪纸
剪纸、刻纸一般都称为剪纸。由于使用工具不同, 艺术效果略有不同。 是流传于我国民间的一种艺术形式, 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以很强的装饰性、 趣味性而显示出独特的生命力。它用一种亲切、朴素、通俗、美观的艺术表 现形式, 抒发了劳动人民的真情实感。
感谢下 载
(2)扎染
扎染, 就是将面料或已成型的服装、纺织品, 按照设计意图在需要图案或纹样的部位用线、绳进 行捆、缝、折叠、缠绕、打结等手法, 使织物产生 防染作用, 然后染色。染色后洗去浮色, 待自然吹 干后, 拆去捆扎的线绳, 就会在织物上形成一定的 图案、花纹。其产生的效果既有制作前的设计的体 现, 又有许多偶然的肌理效果。
一 按照表现形式分类
1.圆雕
2.浮雕
圆雕
立体的、具有三度空间、可以多方位、多 角度欣赏的雕塑类型。圆雕一般要有完整丰 富有表现力的构图, 多角度的视觉变化。
小学美术《沥粉画》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沥粉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4.审美观念:通过沥粉画的创作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其对艺术美的感知、理解和评价能力。
5.文化理解:了解沥粉画的起源和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传统美术在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沥粉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是否见过用粉状材料制作的美丽画作?”(如墙上的装饰画)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沥粉画的奥秘。
解决办法:通过示范和练习,教授学生如何调色,使其能够搭配出和谐丰富的颜色。
(2)沥粉画细节描绘:细节描绘是沥粉画的精髓,但学生对细节处理能力有限,难以表现细腻的质感。
解决办法:提供细节描绘的范例,引导学生观察并练习,逐步提高其细节描绘能力。
(3)创作主题的构思:学生往往在创作主题构思上缺乏创新,作品容易流于形式,缺乏内涵。
小学美术《沥粉画》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沥粉画》教案,选自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六课《多彩的沥粉画》。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2019人美小学美术四下《第20课沥粉画》教案

2019人美小学美术四下《第20课沥粉画》教案教学目标:通过对沥粉装饰画的艺术特色与工具、材料的了解,掌握沥粉贴金的制作工艺,设计制作完成沥粉贴金装饰画。
教学重点:沥粉贴金装饰画的制作步骤教学难点:沥粉、贴金教学准备:1、购买和准备沥粉装饰画的工具和材料2、制作上课用课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教学过程:沥粉贴金的历史回顾的沥粉、贴金工艺源远流长,早在盛唐时期就已被广泛采用。
“沥”是指液体的点滴,“粉”是指用粉调制成液体,将其一滴一滴的滴落在物面上,有时用特制的工具把沥的点滴加长,形成一种有规律的线,这种方法术语称之为:“沥粉”。
沥粉工艺在传统的制作工艺中,它具有力度和量感的凸起效果,在描绘、堆沥的过程中产生了具有中锋铁线般的韵律感,与传统绘画的线造型不同,沥粉工艺有着其特殊性,在突起的线条上施以贴、堆、刷、扫等工艺方法,使金与色有着立体的动感。
沥粉工艺源于我国古代建筑上的漆艺之一。
据传远在战国时期,木结构建筑在我国已具相当水平,为了免遭风雨侵蚀,漆工艺人往往在建筑上抹漆彩绘。
到了清代建筑彩绘已形成了一种等级制度,主要用在宫廷、寺庙等建筑上的装饰艺术。
不仅如此,沥粉工艺在古家具、木雕以及泥塑人物的装饰中也屡屡可见。
沥粉贴金装饰画是装饰绘画从平面绘画走向立体的、材质感更强的一种装饰艺术。
它突破了传统模式,表现艺术家的艺术构思。
由于它的工艺材料较廉价、材料易找、工艺简单、装饰效果强,并且它适于公共场合环境的美化,实用功能较强。
它以独特的工艺效果和浓厚的装饰趣味给人以视觉享受。
沥粉贴金装饰画的制作一、沥粉装饰画的艺术特点1、线条粗细均匀,工整严谨,粗砺朴拙。
2、线的色泽变化丰富,显得富丽堂皇。
3、色块的对比强烈,色彩艳丽。
二、沥粉装饰画的工具与材料材料:三合板或五合板,木条,白乳胶,立得粉,金箔或金、银粉,颜料(丙稀、水粉、油画色),聚胺酯清漆等。
工具:铅笔,描笔,毛笔,水粉笔,板刷,沥线瓶或沥粉铜嘴(或自制沥线工具)等。
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四年级下册《20沥粉画(内蒙古)》 课件PPTA003

思考:沥粉画中的线条是如何表现的?它们给你带来了那些感觉?
艺术实践: 1.以简单蒙古族题材为主。 2.制作沥粉画除了丙烯颜料,你还可以用其他颜料进行制作,动手是 吧!
评一评: 看谁的沥粉画线条更流畅,颜小学美术人美版(常锐伦)四年级下册 《20沥粉画(内蒙古)》 类型:获奖课件PPT
思考与讨论: 1.沥粉画和我们学习过的其他画种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沥粉画中凸出来的线除了传统制作方法,你还能找到其他方法吗?
中国沥粉画工艺源远流长,沥 粉工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 西汉时期,后来不断发展,我 国古建筑中继承了沥粉工艺, 但作为一种工艺装饰的画种, 它从建筑和家具中走来,却是 近年来的新鲜的事物,它突破 传统模式,从古建筑上单纯的 描绘程式化或象征性的图案纹 样,表现艺术构想而形成了一 种用沥粉工艺完成的绘画即 “沥粉画”。
小学美术《沥粉画》教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培养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使其能够感知和评价沥粉画的美学特点及其艺术价值;2.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通过沥粉画的绘制,锻炼线条勾勒和色彩搭配的技能,展现个性创意;3.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了解沥粉画的历史背景及其在民间美术中的地位,激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意识。通过实现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使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符合新教材对学生学科素养培养的要求。
-创作思路和个性化表达: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技巧与自己的创意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沥粉画作品,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举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针对线条勾勒技巧,教师可以通过分解动作、慢速示范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技巧。对于色彩搭配与涂抹,可以提供一些经典作品供学生参考,讲解色彩搭配的原则,并通过实践指导学生如何涂抹出层次感。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虽然学生们积极参与,但部分学生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践活动组织方面,我注意到时间的分配还不够合理,导致部分小组的讨论和实验操作显得有些仓促。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意时间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能顺利进行。
小学美术《沥粉画》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多彩的沥粉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了解沥粉画的起源、特点及其制作工具;2.学习并掌握沥粉画的绘制方法,包括沥粉线条的勾勒、色彩的搭配与涂抹;3.创作一幅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沥粉画作品,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体验沥粉画的美感,激发他们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沥粉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沥粉画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沥粉画》教学设计

人美版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第20课沥粉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沥粉画》是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的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沥粉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
沥粉画是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通过在画布上涂抹粉末状颜料,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沥粉画的材料选择、工具使用、色彩搭配和创作技巧等方面。
教材通过详细的步骤说明和图片展示,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沥粉画的基本技巧,并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沥粉画作品。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绘画有一定的基础,他们善于观察和表达,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然而,他们对于沥粉画这种特殊的绘画形式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来逐步学习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各不相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水平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沥粉画的基本材料和工具,掌握沥粉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并能够独立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沥粉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学生能够培养对美术的审美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沥粉画的基本技巧和创作方法,独立创作出具有个性的沥粉画作品。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沥粉画的材料选择、工具使用和色彩搭配的掌握,以及创作中的细节处理和创意表达。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现场示范,展示沥粉画的创作过程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
2.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亲身体验沥粉画的创作过程,提高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3.引导法: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师准备沥粉画的材料和工具,如画布、粉末状颜料、刷子、调色板等。
2.教学资源:教师准备相关的沥粉画作品和图片,用于展示和参考。
沥粉

积极开展小学美术课外活动——沥粉画(案例)济南市济阳县实验小学张敏小学美术教育大纲中明确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从真正意义来说,美术教学是一种形象塑造与审美欣赏的特殊文化教育,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像”与“不像”。
实践证明,在学校美术教育中,课外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延伸,又是它的变异和拓展。
美术课外活动是最好的活动方式。
什么是美术课外活动?顾名思义,美术课外活动是美术课堂以外的教育、教学活动。
课外活动课有其自身的教学规律,特别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
从08年参加工作以来,除了正常的美术教学工作外我还一直担任着学校的美术课外活动。
为了使美术课外活动走上正轨化道路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本着“童画童心,还孩子以率真的童年,让每一位学生看到点滴进步”的原则,积极研讨,求异创新,力求把每一学期的兴趣小组做到最好,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创作能力及欣赏能力。
从而使学生树立信心,勇于开拓,在课外活动的广阔天地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展示各自的个性。
下面是我校开展的沥粉画兴趣小组活动(案例)的探讨。
一.设计指导思想本案例以新课程标准为准,树立以“表现性美术教学”为原则的课外活动方案,强调尊重儿童的个性与创造力,鼓励学生不拘泥于客观对象的形与色,大胆想象,以期激发学生原创的艺术创造力的指导思想,使其成为逐步成为学校的课外活动特色。
“沥粉画”虽然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却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沥粉工艺是民族传统工艺制做之一,极具装饰效果。
中国的沥粉画工艺源远流长,沥粉工艺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以后不断发展,我国古建筑中继承了沥粉工艺。
小学美术课本中没有相关介绍和相应的内容,它既是需要传承的古老工艺,又是有待于开发的崭新课题。
因此,在我校开设“沥粉画”课外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背景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把沥粉画引入美术课外活动,有以下几方面的益处:第一,开拓了学生的思路,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饰艺术设计沥
粉
画
沥粉画
沥
粉画
目标与要求
强调艺术感受,将造型语言、构图形式及材料媒介结合起来,进行构成训练。
培养学生的“重构能力”,融汇中西绘画形式语言,探讨传统与现代观念、技法和材料综合表现的可能性。
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美术教育、美术装饰专业人才。
•沥粉画又叫沥粉贴金:此种方法是我国传统壁画、彩雕以及建筑装饰漆艺中常用的一种工艺手段。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但古代这种手法多用于局部的点缀,如表现帝王将相的车饰、伞盖、朝服盔甲以及贵妇人的头饰。
在壁画上大面积的应用沥粉贴金,这种方法近代才有。
现代画家在古老的沥粉工艺基础上不断探索,形成了今天的沥粉装饰画,它以独特的工艺效果和浓厚的装饰趣味给人以视觉享受。
这一方法简便易学,而且画面古朴、浑厚、富丽。
•
沥粉画
难点与重点
一、沥粉画板面的制作
二、沥粉画的绘制和沥线
沥
粉
画教学内容
一、沥粉画基础知识及原理
“沥”一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为:液体一滴滴地落下。
所以沥粉是能滴落的浆,沥粉工艺是一种传统的工艺手法,在古代宫
廷使用较多,传统用黄泥和牛胶调配,而现代人大都用白乳胶与立
得粉调和,呈浆状,可滴落,能堆积成浮雕线,较稀可用笔沥线,
特细,干后可涂上金、银色,线条内的形象可用各种颜色绘制,也
可制作肌理效果。
沥粉的线条可以光滑流畅,也可粗砺朴拙,线的本身自然变化丰富,金石味浓,加之金、银发光,显得富丽堂皇。
沥粉工艺装饰画适合许多公共环境的装饰表现,如宾馆、酒店、会议厅、娱乐场所等。
沥粉工艺装饰画的表现可大、可小,可制作
大幅室内壁画,也可绘制小幅装饰画小品。
在装饰绘画课程的学习
中,同学们兴趣浓,因为沥粉工艺装饰画材料较廉价、材料易找、
工艺简单、装饰效果浓烈。
二、沥粉画的材料、工具介绍
沥粉画的特点是制作简单,具有浮雕感,装饰性强。
一、沥粉画的材料
立得粉、白乳胶、清漆(聚氨脂)、纤维板(背面有骨架)、胶水、白棉布、金粉或铝粉、各种各色颜料等。
二、常用工具
锥形铁管或圆珠笔杆(甚至一次性针管)、塑料布、塑料小瓶、多个塑料盆、调色板及各种笔。
(大针管、挤蛋糕的工具、软瓶乳胶瓶等)水粉色、丙烯颜料。
粉
画三、沥粉画板面的制作技法
第一步:
现代沥粉画板面的制作,多用五合板或三合板在背面钉骨架(或用木工板也可)。
注意板面平整,四角处于一个平
面,背面用木条不宜太粗,要干透,不用未干木材。
第二步:
在板面上均匀地涂上一层白乳胶,把事先准备好的白色粗棉布铺于板面上(白色粗棉布比板面每边宽5厘米),拉平,
用手或排刷压、扫平,四边卷边固定,平放阴干,便可起草
绘制。
(一定要把棉布中的气泡赶走)
一般制作沥粉画板面,宜多制作几块,待沥粉画板面干透期间,便可以设计草图。
粉
画
四、沥粉画题材
传统沥粉画的题材多表现人物、花鸟,装饰性特强,但表现技法单一。
而现代沥粉画的题材多种多样,表现技法语言丰富
多样。
粉
画五、沥粉画的方法步骤
一、在已干的幅面上,可用铅笔或炭笔直接画草图;
(如果是比较精细的表现画面,也可先绘制草图,再拷贝到幅
面上)。
二、用白乳胶与立德粉调和成浆状,立德粉:乳胶漆=7:3,
罐入特制的沥粉笔内(沥粉笔有大小、形状之分,可以自制)。
用手挤压,均匀用力,沿着画面的轮廓线沥线,(也可用笔沥
线)(沥粉在调的时候,要用纱布过滤1~2次,其实最好是过滤两次,
这样沥粉会细腻些,在沥边的时候就不用使出吃奶的劲了)
三、沥完轮廓线后,用水粉、丙烯、油画颜料或其它颜料绘制
画面,可制作肌理,技法多种多样。
四、填涂颜色完成后,用毛笔调金、银粉或铜粉加清漆(化工
商店有售),描画线条,完成后画面干净、华丽。
(金、银粉
可用铜、铝粉代替,与白乳胶或清漆调和使用)。
沥
粉
画技能训练
一、学生选材构思,绘制草图;
传统沥粉画的题材多表现人物、花鸟,装饰性特强,但表现技法单一。
而现代沥粉画的题材多种多样,表现技法语
言丰富。
因此,学生可以自选表现题材,绘制技法根据自身
特点而定。
二、教师检查每一位学生的草图创意;
要求学生作业不得小于55厘米×55厘米的尺寸。
三、教师分别指导。
本课程中,教师主要解决学生的沥粉表现技法方面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