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

合集下载

劳动合同法第44条

劳动合同法第44条

劳动合同法第44条劳动合同法第44条是中国《劳动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规定,主要涉及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条件,以及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需要支付的经济补偿。

以下是对第44条的详细解读:劳动合同法第44条内容概述:第44条规定了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

具体来说,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况下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经济补偿:1.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2. 用人单位因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3. 用人单位因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4.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5. 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6. 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7. 用人单位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8.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是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程序: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

如果劳动者不同意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第44条还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但不限于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违反解除劳动合同规定的法律责任:如果用人单位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支付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全文(完整版)

劳动合同法全文(完整版)

劳动合同法全文(完整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基本原则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雇主与劳动者之间订立、变更、解除劳动合同,以及用人单位与劳务派遣工作人员之间订立、变更、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

第三条定义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订立的,明确劳动者在一定期限内提供劳动力的协议。

第四条公平原则劳动合同订立必须遵循公平原则。

雇主不得设置额外的不合理条件或要求劳动者放弃其合法权益。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第五条协商一致劳动合同的订立应当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不得强制劳动者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

第六条劳动合同的形式第七条劳动合同的内容1.劳动双方的名称、地质;2.劳动合同的期限;3.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和工作时间;4.劳动者的工资和工资支付时间;5.劳动者的工资支付方式;6.劳动者享受的休假、休息等福利;7.劳动保护、劳动条件以及劳动安全;8.劳动合同的解除条件。

第八条试用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6个月。

试用期的工资待遇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劳动者的最低工资。

第九条禁止歧视用人单位不得以劳动者的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非工作相关因素对其进行歧视。

第三章劳动合同的履行第十条经济条件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其他经济待遇。

第十一条劳动环境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劳动环境,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十二条劳动时间和休假用人单位应当合理安排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假。

劳动者连续工作不得超过8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4小时。

第十三条劳动保护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提供有效的劳动保护,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用人单位应当购买工伤保险,发生工伤的劳动者应当及时得到治疗、补偿。

第十四条劳动监督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用人单位的劳动条件、劳动环境、劳动保护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员工试用期工资法律规定(3篇)

员工试用期工资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前的一种考察期,旨在了解劳动者的工作能力和适应情况。

在我国,试用期工资是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对员工试用期工资的相关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试用期工资法律规定概述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0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签订劳动合同前,可以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4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支付劳动者工资。

”2. 试用期工资支付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21条规定:“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48条规定:“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一)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支付;(二)按照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支付;(三)按照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三、试用期工资支付的具体规定1. 试用期工资计算方式试用期工资的计算方式有以下几种:(1)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支付;(2)按照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支付;(3)按照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2. 试用期工资支付时间试用期工资应当在每月工资支付日支付,不得拖欠。

3. 试用期工资调整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调整劳动者工资。

如需调整,应当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

4. 试用期工资支付证明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提供试用期工资支付证明,证明内容包括:劳动者姓名、岗位、试用期工资标准、支付时间等。

四、违反试用期工资支付规定的法律责任1. 用人单位未按照规定支付试用期工资的,应当补足差额,并按照拖欠工资数额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支付赔偿金。

2. 用人单位拖欠试用期工资的,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劳动合同44条规定的内容

劳动合同44条规定的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了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

根据该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接下来,我们将对这六种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进行详细解读。

一、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期满是指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用人单位应当在劳动合同期满前一个月内,与劳动者协商是否续签劳动合同。

如果双方同意续签,应当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如果双方不同意续签,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意味着劳动者已经达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并按照国家规定开始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合同终止。

但是,劳动者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劳动合同自然终止。

用人单位应当在知道劳动者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失踪之日起一个月内,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经济补偿和其他待遇。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意味着用人单位无法清偿债务,依法进入破产程序。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合同终止。

用人单位应当在破产程序中依法支付劳动者工资、经济补偿和其他待遇。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意味着用人单位无法继续经营。

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合同终止。

用人单位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前或者决定提前解散之日起一个月内,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经济补偿和其他待遇。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除上述五种情形外,还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可以导致劳动合同终止。

劳动合同法44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44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44条规定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应当遵循以下条款:1. 协商一致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 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即可解除劳动合同。

3. 用人单位解除: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之一的,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劳动者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4. 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5. 劳动合同终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劳动合同期满的;- 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6. 经济补偿: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7. 禁止解除: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 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法,合同期满

劳动合同法,合同期满

篇一:劳动法合同期满未续约赔偿? 劳动合同到期,你不续签,只有公司给你经济补偿的可能性,绝对不需要你赔偿公司。

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终止,不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公司。

到时候直接终止劳动合同,办理工作交接,结算工资,领取经济补偿等手续即可走人。

劳动者在合同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才需要提前30日通知单位。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终止。

终止劳动合同有3 种情形:(《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1. 公司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工资待遇等)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终止劳动合同的,没有经济补偿。

2. 公司降低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工资待遇等)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终止劳动合同的,有经济补偿。

3. 公司和劳动者一方或者双方不予续订劳动合同,终止劳动合同的,有经济补偿。

二、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终止。

原有的劳动法规对此没有经济补偿的规定,是2008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对此才有经济补偿的规定。

所以,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从2008年1月1日起计算,如果满六个月,可以得到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如果不满六个月,可以得到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九十七条)三、由此可知,你的劳动合同快到期了,你和公司一方或者双方不予续签劳动合同,你都可以得到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链接:?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不错 | 有0人认为这个回答没有帮助? 劳动合同到期,你不续签,只有公司给你经济补偿的可能性,绝对不需要你赔偿公司。

劳动合同期满,劳动合同终止,不需要提前一个月通知公司。

到时候直接终止劳动合同,办理工作交接,结算工资,领取经济补偿等手续即可走人。

劳动者在合同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才需要提前30日通知单位。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劳动合同终止。

终止劳动合同有3 种情形:(《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1. 公司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工资待遇等)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终止劳动合同的,没有经济补偿。

劳动合同法44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44条规定

劳动合同法44条规定第46条是关于支付经济补偿的规定经济补偿的范围:一)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情形的,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有违法、违约行为的,劳动者可以随时或者立即解除劳动合同,并有权取得经济补偿。

较劳动法的规定,本项经济补偿是劳动合同法增加的内容。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在用人单位有违约、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以随时或者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的违约、违法行为有:1、用人单位未依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3、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5、用人单位有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中欺诈、胁迫或者乘人之危等行为致使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7、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二)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但是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动议的,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但由用人单位首先提出解除动议的,应当支付经济补偿。

较劳动法的规定,本项经济补偿范围有所缩小。

劳动法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在劳动合同法制定过程中,考虑到有的情况下,劳动者主动跳槽,与用人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此时劳动者一般不会失业,或者对失业早有准备,如果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不太合理,因此对协商解除情形下,给予经济补偿的条件作了一定限制。

(三)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可以在提前三十日通知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原文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原文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原文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原文如下:第四十四条【工资支付期限】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支付报酬。

劳动者为每日工作的,报酬不得超过每周工作时间所应发工资的五倍;劳动者为每周工作一定时间的,报酬不得超过每月工作时间所应发工资的五倍。

用人单位应当自劳动者工作满一个工资支付期限起十日内,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工资支付期限不得超过一个月。

经劳动者同意,用人单位可以支付工资提前支付。

用人单位按照劳动者月工资的百分之五以上支付工资时,应当与劳动者协商解决。

协商不成的,可以由劳动行政部门调解。

调解不成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合同到期或者解除时,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结清所有工资。

用人单位不得停工或者减产减员、删除岗位、停工留薪、停产留薪、无故不发工资,或者不按时足额支付工资。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病事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停发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由劳动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支付工资。

拒不支付的,应当按照本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支付两倍工资。

用人单位支付的工资低于劳动者所在地或者所在行业、企业的最低工资标准的,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差额,支付差额的,自欠薪之日起加付百分之五十的赔偿金;逾期不支付的,用人单位应当自拖欠薪金之日起付给劳动者每日工资总额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的赔偿金。

用人单位拖欠支付的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进行调解;劳动者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不再进行调解。

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最低工资标准、工时、休假、休息、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待遇追溯支付的,劳动者向劳动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即可。

用人单位职工参加社会保险丧失工作能力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用人单位应按期支付职工工资,并支付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承担的医疗保险待遇费用。

如果参保职工在公司无法工作却不能及时办出伤残证明却需要及时就医,而他当时几乎没钱,这代表基本上跟不了伤残职工的救治进程,基本上深层原因还是企业缺少职工的人性化和法制文化,不合理的行为导致一直以来的伤残职工不能及时收到伤残津贴。

劳动试题

劳动试题

3页: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应当包括:1、劳动关系,这是劳动法调整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对象;2、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8页:《劳动法》并不适用所有的劳动者,只有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才能适用〈〈劳动法〉〉执行。

注意1、只要劳动者已事实上成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不论是否订立了劳动合同,都适用〈〈劳动法〉〉;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中,只有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照规定应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以及建立了劳动合同关系及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农村劳动者、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以及享有外交特权与~免权的外国人,不适用《劳动法》26页: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29页劳动法律事实,指劳动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30页产生劳动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只限于主体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合法法律行为。

在引起劳动法律关系变更、消灭的法律事实中,除主体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合法法律行为外,事件或违法行为,也可以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变更、消灭。

39页~40页国际劳工组织的机构1、国际劳工大会国际劳工大会是国际劳工组织的最高权利机关。

2、理事会是国际劳工组织决策的执行机构。

3、国际劳工局57页劳动就业的概念: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1.有报酬的劳动。

2.合法的经济合同3.四个基本条件:1.具有劳动能力或部分劳动能力。

2.年满16周岁未达到退休年龄。

3.合法经营的经济活动满足社会需要的商品或服务为目的。

4.从事社会劳动可以获得相应的收入。

85页~86页劳动合同的种类:以劳动合同期限为标准划分,将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1;由双方当事人协商选择;2:在一定条件下成为用人单位的一项法定义务。

中国劳动法中的劳动者隐私保护规定

中国劳动法中的劳动者隐私保护规定

中国劳动法中的劳动者隐私保护规定一、引言中国劳动法中的劳动者隐私保护规定是为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工作过程中不受非法侵扰和滥用。

本文将介绍中国劳动法对于劳动者隐私保护的规定,包括个人信息保护、监控录音等方面。

二、个人信息保护1. 个人信息概念及范围明确根据中国劳动法第2条的规定,个人信息指能够单独或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个人身份的各种数据和资料。

根据该规定,雇主在收集、使用和处理员工的个人信息时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获得员工的同意。

2. 雇主对员工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权限受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41条规定,雇主需要事先告知员工关于其个人信息收集目的、方式及范围等相关事项,并经过员工明示同意。

如果雇主要求员工提供与岗位职责无关的个人信息,则需要向公安机关报备,并经有权机关审批同意后方可收集和使用。

3. 严禁滥用员工个人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39条的规定,雇主不得通过滥用员工个人信息来限制、威胁或者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如果雇主违反该规定,在给予相应的经济处罚外,相关人员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三、监控录音1. 监控录音权限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9条,雇主可以对员工进行必要的监控,但必须合理使用,并取得员工的知情同意。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公平公正地告知员工监控目的、范围以及录音方式等相关事项,并征得其明示同意。

2. 监控录音时段和区域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雇主对于涉及候机室、梯间、洗手间等与员工隐私密切相关的区域禁止进行监控录音。

在其他区域内进行监控录音时,则需要明确告知员工并取得其明示同意。

3. 监控录音保留期限及使用范围限制企业在确认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后,需要制定明确的保留期限以及使用范围规定。

法律并未明确规定具体的保留期限,因而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和国家法律进行设定。

四、劳动者隐私保护的案例与解决1. 案例:雇主未通知员工录音被判侵犯隐私权近年来,一些案例揭示了劳动者个人信息泄露和隐私侵犯问题。

劳动合同法年龄限制

劳动合同法年龄限制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劳动合同法年龄限制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劳动合同法年龄限制篇一:劳动者到法定退休年龄合同是否可终止劳动者到法定退休年龄合同是否可终止从1951年开始,我国政府机关、城镇企业和事业单位便实行了退休制度。

根据有关政策和法律规定,职工达到退休年龄男60岁,女50岁,女干部55岁、工龄年限连续工龄满10年和身体健康状况的条件,即可以申请退休。

从批准退休的第二个月开始,停发工资,按照工龄及其他条件支付个人工资一定比例的退休金,直至退休人员死亡。

《劳动法》未对退休年龄作出规定。

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涵义的复函》劳社厅函[20XX] 125号的解释,“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男年满6。

周岁,女工人年满5 0周岁,女干部年满5 5周岁。

”我国《劳动法》并没有规定劳动者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合同即终止。

而劳动合同法只规定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劳动合同终止。

在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并没有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其劳动合同是否终止?《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该规定在目前的环境下适用是存在障碍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只有累计缴纳养老保险费15年以上的,劳动者才可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由于实践中执法不严,相当一部分用人单位根本就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假如劳动者已经五十五岁以上,如果现在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达到孚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条件时可能年龄已经70有余了,但根据我国一直沿用的法定退休年龄规定,社保机构一般是不可能再接受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这就会导致一部分劳动者无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终止的尴尬局面。

劳动法36到44条

劳动法36到44条

劳动法36到44条
劳动法第36-44条规定了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节假日
安排和加班、夜班、倒班等工作安排的规定。

第36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
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第37条: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加班工作,确实需要的,应当经过
劳动者同意,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加班费。

第38条:用人单位应当每周安排不少于一日的休息日。

劳动者
在休息日需要工作的,应当安排补休,并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报酬。

第39条:劳动者因工作需要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每日延长工
作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累计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每月。

第40条: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劳动者工作。

但是,必须工作的岗位除外,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工资报酬。

第41条: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需要,必须在法定节假日安排劳
动者工作的,应当安排补休,并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报酬。

第42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生产需要,合理安排劳动者的
工作和休息时间,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用人单位不得违反
劳动者的意愿和身体条件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第43条: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经营需要和劳动者的特点,合
理安排夜班、倒班和轮班工作,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防止对劳动
者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第44条:劳动者在夜间工作,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轮班
工作,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但是,由于特殊原因需要
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

超过年龄单位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3

超过年龄单位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3

超过年龄单位辞退员工补偿标准2023超过年龄单位辞退员工补偿标准是指当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者单位规定的退休年龄时,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的经济补偿标准。

这一标准旨在保障员工在退休之后的经济利益,确保他们能够有一定的经济保障和安全感。

2023年之前,我国的超过年龄单位辞退员工补偿标准主要以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为基础。

根据《劳动法》第44条和第53条的规定,单位连续雇佣员工满10年以上,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可以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员工年龄在50周岁以下,按照其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的1个月工资;员工年龄在50周岁以上,按照其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的1.5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支付给员工。

除此之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2条的规定,在单位没有与员工签订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而是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当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单位可以与员工解除劳动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单位也应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具体标准为员工年龄在45周岁以下,按照其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的1个月工资;员工年龄在45周岁以上,按照其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的2个月工资,作为经济补偿金支付给员工。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补偿标准仅适用于劳动合同双方都没有约定经济补偿金的情况。

如果双方在劳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则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在2023年以后,超过年龄单位辞退员工补偿标准可能会发生变化。

具体变化的内容和标准将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的政策变化而定。

因此,员工应密切关注政策的变化,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权益和应享受的福利。

总之,超过年龄单位辞退员工补偿标准是保障员工在退休之后经济利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目前的标准主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但未来的标准可能会发生变化。

员工应根据自身情况密切关注相关政策的变化,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劳动作文之劳动合同法44条第二项

劳动作文之劳动合同法44条第二项

劳动合同法44条第二项【篇一: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相关法规:释义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第四章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法条内容: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一)劳动合同期满的;(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释义内容:【释义】本条是关于劳动合同终止的规定。

在法学理论上,所谓劳动合同终止是指劳动合同的法律效力依法被消灭,即劳动关系由于一定法律事实的出现而终结,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原有的权利义务不再存在。

但是,劳动合同终止,原有的权利义务不再存在,并不是说劳动合同终止之前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消灭,而是说合同终止之后,双方不再执行原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事项,如用人单位在合同终止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合同终止后劳动者仍可依法请求法律救济。

我国合同法上合同终止包括合同解除的情形,我国劳动法学界也一直对劳动合同终止与解除的关系存在争议,有并列说和包容说两种观点。

1994年劳动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劳动合同期满或者当事人约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出现,劳动合同即行终止。

显然,劳动法确立了劳动合同终止与解除的并列说。

考虑到劳动合同终止与解除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同,劳动合同法延续了劳动法并列说的做法:第一,阶段不同劳动合同终止是劳动合同关系的自然结束,而解除是劳动合同关系的提前结束。

第二,结束劳动关系的条件都有约定条件和法定条件,但具体内容不同。

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中,约定条件主要是合同期满的情形,而法定条件主要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消灭。

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中,约定条件主要是协商一致解除合同情形,而法定条件是一些违法违纪违规等行为。

第三,预见性不同,劳动合同终止一般是可以预见的,特别是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的,而劳动合同解除一般不可预见。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网络法律竞赛试题(多选题正确答案)

江苏省中小学教师网络法律竞赛试题(多选题正确答案)

《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当事人对教育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向以下单位提起行政复议:对高校的下列决定,学生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的是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合法的行政处罚构成要件有: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对以下几种行为不能申请复议根据《行政许可法》,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根据《合同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认定合同或者合同条款无效:根据《教师法》的相关规定,以下哪些选项不属于教师所享有的权利。

根据《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教育行政机关实施的以下哪些行政处罚应当适用听证程序:根据《民法通则》相关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下列哪些责任承担方式?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重大伤亡事故的处理结果,学校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向( )报告。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相关规定,学校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有根据目前的法律规定和行政执法实践,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根据我国《教育法》、《教师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文件的规定,教育行政申诉的受理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在下列哪些情形下可以“合理使用”他人作品,无须经著作权人许可,也不用向作者支付报酬,只需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即可:根据相关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根据相关教育法律以及《地方组织法》的规定,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权包括: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相关规定,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可以依据以下哪些因素确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损害,赔偿义务人应当赔偿的范围包括关于教师资格的认定机关问题,以下说法错误的是:行政许可具有以下特征:合法的行政处罚的构成要件有教师职务的评审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教育服务合同相对于其他类型合同而言,具有以下哪些特点?教育行政处罚的程序分为教育行政许可是行政许可的一种。

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了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根据该条款,
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的
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用人单位未依法交纳社会保
险费,影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
的其他情形。

在这些情况下,劳动者可以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有
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

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也有权解除劳动
合同,但必须符合法定条件,比如劳动合同约定的期限届满、劳动
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等情形。

在解除劳动合
同时,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并履行相应的法
律程序。

总之,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了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旨在保
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规定了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和程序,确保双方在解除劳动合同时都能够依法行使权利,避免发
生不必要的纠纷。

误工费的法律规定

误工费的法律规定

误工费的法律规定误工费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由用人单位原因发生的不符合劳动者正常工作岗位要求的停工、转岗、下岗、解聘等情况,造成劳动者工作时间的非正常中断,导致劳动者无法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时间从事劳动,用人单位应支付给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

在中国,误工费的法律规定主要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根据这些法律规定,以下是误工费的相关法律规定:1. 劳动者停工或者参加工会组织的法律、法规规定的合法集体行动时,用人单位不得迟延支付劳动者工资,迟延支付的部分,应当按月支付劳动者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五计算赔偿金(劳动法第88条)。

2. 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应支付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的补偿数额可以根据该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确定,但是不得低于其本人在本单位工作一个月工资的二倍(劳动法第44条)。

3.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实际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劳动条件的,或者未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要求支付其本人本劳动合同解除时最后一个月工资两倍的赔偿金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劳动合同法第47条)。

4. 当劳动关系解除后,因用人单位的责任造成劳动者无法找到工作的,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费(劳动合同法第52条)。

以上是中国法律对误工费的主要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误工费支付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和行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可以参考当地的劳动法规定或者劳动仲裁裁决来确定具体的赔偿数额。

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1. 首先,劳动者应保留好合同和工资等相关证据,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提供给劳动仲裁机构或者法院。

2. 劳动者在遇到误工费问题时,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要求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3. 如果沟通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误工费。

总之,误工费是劳动者权益保护的一部分,在劳动合同关系解除或者劳动关系中出现异常情况时,用人单位应该依法支付劳动者相应的经济补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劳动合同法第44条规定
篇一:经济补偿金相关规定
经济补偿金问题的相关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1种情形:
(一)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9种情形: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5x+T,}9Aw.b(l;K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n7m+F:D5^/d$I
5、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
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5c\9[.e%n+u;c;w#f4x
6、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7、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8、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p*n%]1D)e.V}"mV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用人单位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12种情形:
10、用人单位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而解除劳动合同的;
1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用人单位提前30日通知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
1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提前30日通知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Z.i/[4c7^*w4K9V8k
1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
协议,用人单位提前30日通知劳动合同解除劳动合同的;
14、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依法裁减人员的;
15、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依法裁减人员的;
16、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17、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用人单位依法定程序裁减人员的。

*da#o-L;hl+n#zI
18、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同意续订劳动合同而用人单位不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19、因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20、因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而终止劳动合同的;
21、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
的经济补偿。

2k6R;z)i&k*n!r:v
2、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注:若劳动者收入没有高于本条规定的三倍,则补偿年限不受最高12
年的限制)
3、以上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4D0h-f)m0h1|:x#w
三、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时间
6D8m8o"`*s.|"c0q#L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法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应当在劳动者按照约定与用人单位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3F1u)
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不论是
《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还是实施之后,经济补偿金皆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但是,如果劳动者工作的限限较长,那么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年限是否有限制?
从我国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来看,无论是《劳动合同法》还是《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的法律法规,对用人单
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年限限制都有规定:
一、《劳动合同法》关于经济补偿金支付年限的规定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因此,对于月工资达到上述规定标准的劳动者的最多支付12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

而对其他情形下支付经济补偿金则没有上述年限限制。

二、《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前当时法律法规关于经济补偿金支付年限的规定
1、用人单位提出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月工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月工资。

对于其他情形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金的,没有最多支付十二个月工资的限制。

《劳动合同法》第50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

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实践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