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弹力和摩擦力

合集下载

(完整版)弹力、重力、摩擦力__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弹力、重力、摩擦力__知识点总结

重力、弹力、摩擦力一,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方法:(1)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2)调零(3)应是弹簧测力计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一、重力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受力者是物体。

重力的单位是N。

g=9.8N/kg。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材料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二、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弹性。

塑(su)性: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产生条件: (1)物体相互接触; (2)物体发生弹性形变.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4.大小(1)弹簧类弹力:在弹性限度内遵守胡克定律F= kx.(2)非弹簧类弹力的大小应由平衡条件或动力学规律求解.5.常见的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三、摩擦力1.定义: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所受的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2、产生条件:(1)两个物体要相互接触;(2)接触面粗糙;(3)两个物体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4)两个物体之间要有正压力3.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增大、减小摩擦的方法。

(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滑动摩擦力F=μF N ,静摩擦力:0≤F≤F max.4.方向: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5.作用效果: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6、摩擦力可能是动力,也可能是阻力.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静止,受滑动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运动.接触面处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且弹力与摩擦力方向总垂直.7、摩擦的种类: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滚动时…)、静摩擦(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有相对运动趋势而又保持相对静止时,在接触面产生的摩擦)。

重力弹力摩擦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
1、重力: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心。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特点: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是:G=mg,g=9.8N/kg
2、弹力:物体受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后,若撤去外力,物体能回复原来形状的力,叫作"弹力"。

特点:它的方向跟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外力的方向相反。

因物体的形变有多种多样,所以产生的弹力也有各种不同的形式。

3、摩擦力: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

特点: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大小和压力大小有关。

压力越大,物体接触面越粗糙,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就越大。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第一章:重力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作用。

让学生掌握重力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重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1.2 教学内容重力的概念:介绍重力的定义,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重力的作用:解释重力对物体的作用,如悬挂物体、地球上的物体等。

重力的计算:介绍重力的计算方法,公式为F = mg,其中m 为物体的质量,g 为重力加速度。

重力在生活中:举例说明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抛物线运动、天平等。

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重力的存在和作用。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重力的作用。

计算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他们运用重力公式进行计算。

生活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重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章:弹力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的产生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弹力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弹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2 教学内容弹力的概念:介绍弹力的定义,物体因形变产生的力。

弹力的产生:解释弹力的产生原因,如弹性形变、弹簧等。

弹力的作用:介绍弹力的作用,如弹跳、弹性碰撞等。

弹力的计算:介绍弹力的计算方法,公式为F = kx,其中k 为弹簧常数,x 为形变量。

弹力在生活中:举例说明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床垫、弹力球等。

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弹力的存在和作用。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体验弹力的作用。

计算练习: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他们运用弹力公式进行计算。

生活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摩擦力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

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摩擦力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2 教学内容摩擦力的概念:介绍摩擦力的定义,物体表面间的阻碍力。

摩擦力的产生:解释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如接触面粗糙度、物体间的相互摩擦等。

摩擦力的作用:介绍摩擦力的作用,如行走、开车等。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回顾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相关性质。

2. 加深对重力、弹力、摩擦力作用效果的理解。

3. 提高学生运用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重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2. 弹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3. 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4. 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相互关系5. 重力、弹力、摩擦力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重力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感受重力的作用效果。

2. 讲解弹力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展示弹力的作用效果。

3. 介绍摩擦力的概念,解释摩擦力的产生原因,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作用效果。

4. 分析重力、弹力、摩擦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它们在物体运动中的作用。

5. 让学生举例说明重力、弹力、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这三个力的认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

2. 运用实例分析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实际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物体运动中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重力、弹力、摩擦力概念及其作用效果的理解。

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相互关系及其应用的理解。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作用效果。

通过举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活动1. 进行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加深对这三个力的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讨重力、弹力、摩擦力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基础课3 重力、弹力、摩擦力

基础课3 重力、弹力、摩擦力

-26-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例题如图所示,粗糙长木板l的一端固定在铰链上,木块放在木板 上,开始木板处于水平位置。当木板向下转动,θ角逐渐增大的过程 中,摩擦力Ff的大小随θ角变化最有可能的是( )
关闭
当Ff为静摩擦力时Ff=mgsin θ,即Ff按正弦规律变化;当木块滑动后Ff为滑动关闭 摩B 擦力,Ff=μFN=μmgcos θ即Ff按余弦规律变化,故选项B正确。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考点三
-4-
3.胡克定律 (1)内容:弹簧发生 弹性形变 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 缩短)的长度x成 正比 。 (2)表达式:F= kx 。 ①k是弹簧的 劲度系数 ,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 定。 ②x是 形变量 ,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弹力的分析与计算(师生共研) 1.弹力有无的判断“三法”
思 路 假
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解除接触,判断研究对象的运 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 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存在弹力

法例
证 图中细线竖直、斜面光滑,因去掉斜面体,小球的状态不变,
知识点三
摩擦力
1.两种摩擦力对比
名称 静摩擦力
定义
两个有 相对运动趋势 物体间的摩擦力

(1)接触面 粗糙 产生 (2)接触处有 弹力
条件 (3)两物体间有相 对 运动趋势
大小、 方向
大小: 0 <Ff≤Ffmax 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趋势 的方向 相反
作用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 效果 势

《几种常见的力》课件

《几种常见的力》课件

重力
总结词
重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它是由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所产生的。
详细描述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距离地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重力的 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即垂直于地球表面。重力在地球表面上的大小约为9.8N/kg 。
弹力
总结词
弹力是一种常见的力,它是由物体发 生形变后恢复原状所产生的。
详细描述
《几种常见的力》 ppt课件
目录
• 重力 • 弹力 • 摩擦力 • 电磁力 • 总结
01
重力
重力的定义
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 引力,也称为地心引力。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 成正比,与物体到地心的 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重力是矢量,具有方向, 其方向总是垂直向下指向 地心。
重力是自然界的恒定的力 ,不需要外界施加作用力 。
弹力的产生条件
总结词
弹力的产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二是形变的方向与外力的方向相反。
详细描述
弹力的产生需要满足两个基本条件。首先,物体必须发生弹性形变,即形变在外力撤去后能够 恢复原状。其次,形变的方向必须与外力的方向相反,这是弹力反作用力的本质表现。
弹力的计算公式
总结词
弹力的计算公式是F=kx,其中F表示弹力大小,k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x表示弹簧的伸长量或压缩量 。
详细描述
摩擦力发生在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之 间,当它们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 动趋势时。这种力通常阻碍物体的相 对运动,并可以产生热量和磨损。
摩擦力的分类
总结词
摩擦力可以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和特性分为静摩擦 力和动摩擦力。
详细描述
静摩擦力发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接触面之间,当 它们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动摩擦力则发生在 两个正在相对运动的接触面之间。

高一物理:三种常见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高一物理:三种常见力-重力、弹力、摩擦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整理:谭宇一、概述①、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和物体间的互相吸引而产生的,是地心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物体处在不同维度时所受向心力不同,因而在地球的不同位置,重力的大小不相等。

质量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

在地球的任何地点,一个物体的质量不会产生变化,把这个物体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量时,其质量数值仍然等于在地球上所测得的数值。

而物体所受的重力由于地球上不同地点的g的差异,在不同的地点会有不同的数值。

由于月球的质量比地球的质量小,所以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弱,月球上g 的数值大约只有地球g的数值的1/6,所以在月球上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的重力也只是在地球上测得的数值的1/6。

②、弹力弹力,又称弹性力。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产生形变时,在物体内部即产生一种抗拒形变力图使物体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种力就叫做弹力。

弹力产生于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并且以物体产生弹性形变为先决条件。

所以,凡是相互接触而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弹力的相互作用。

同时,由于产生形变,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也存在着弹力相互作用。

物体的形变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产生的弹力也以各种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我们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张力等等,这些名称是从力的作用效果而加以区分的,它们的实质都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所以这些力实质上都是弹力。

在弹性限度内,弹力的大小跟形变成正比;达到平衡时,弹力大小等于引起形变的外力。

弹力的方向就两个物体之间来说,总是跟引起形变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两个坚硬物体之间由于拉伸或压缩形变产生的弹力,其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且与形变的趋向相反;绳索等柔软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由于拉伸形变而产生的弹力,其方向沿柔软物体本身,也和形变的趋向相反。

弹力产生的原因。

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形变时,物质的分子之间要发生相对位移,这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的平衡状态被破坏。

当对物体施加压力时,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小,斥力较引力增加得快,分子之间斥力作用占优势,物体就表现出弹性压力;如果对物体施加拉力,就会增大分子之间的距离,此时引力比斥力增加得快,分子间引力作用占优势,物体就表现出弹性张力。

三种性质力知识讲解

三种性质力知识讲解

三种性质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一、重力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G=mg3、方向竖直向下,不指向地心,不垂直地面向下4、力的作用点:重心二、弹力1、弹力的产生:相互接触的物体由于挤压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形变而产生的力。

2、大小:F=kx(胡克定律)3、方向:弹力的方向为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

(1)支持力和压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支持或被压得物体。

(2):沿着绳子且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且同一条绳子内各处的弹力相等(3)杆产生的弹力方向比较复杂,可以沿杆指向杆伸长或收缩的方向,也可不沿杆,与杆成一定的夹角。

4、弹力有、无的判断弹力的产生条件是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但有的形变明显,有的不明显。

那么如何判断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无弹力?法1:“假设法”,即假设接触物体撤去,判断研究对象是否能维持现状。

若维持现状则接触物体对研究对象没有弹力,因为接触物体使研究对象维持现状等同于没有接触物,即接触物形同虚设,故没有弹力。

若不能维持现状则有弹力,因为接触物撤去随之撤去了应该有的弹力,从而改变了研究对象的现状。

可见接触物对研究对象维持现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有弹力。

例1:如图所示,判断接触面对球有无弹力,已知球静止,接触面光滑。

【解析】图a中接触面对球没有弹力;图b中斜面对小球有支持力法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弹力。

即可以先假设有弹力,分析是否符合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

或者由物体所处的运动状态反推弹力是否存在。

总之,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符合。

同时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二力平衡(或牛顿第二定律)还可以列方程求解弹力。

例2:如图所示,判断接触面MO、ON对球有无弹力,已知球静止,接触面光滑。

【解析】水平面ON对球有支持力,斜面MO对球没有弹力。

例3:如图1—6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α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球,试分析下列情况下杆对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1)小车静止;(2)小车以加速度a水平向右运动;(3)小车以加速度a水平向左运动。

重力、弹力、摩擦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1、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

2、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3、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有关。

增大摩擦的方法:、、。

增大摩擦的方法:、、。

5、静摩擦力大小及方向的判断方法:1.由产生条件确定;2.根据二力平衡确定如:①放在斜面上静止的物体,会有相对斜面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具有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

②被压在竖直墙上静止的物体,有相对墙面向下运动的趋势,因此,其方向为竖直向上;另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平衡,因此其摩擦力的大小与重力的大小相等,而与压力大小无关。

③在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其摩擦力的大小与水平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练习1、如图所示,物体A重30N,用F等于50N的力垂直压在墙上静止不动,则物体A所受的摩擦力是N;物体B重30N,受到F等于20N的水平向右推力静止不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N;当物体B受的力F增大到30N时,B还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B 所受的摩擦力是N,当物体B受的力F增大到40N时,B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B所受的摩擦力是N,方向,当物体B受的力F增大到50N时,则物体B 所受的摩擦力是N,B开始做直线运动。

2、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 的作用,F 的大小与时间t 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 .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 .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D .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水平推力是一对平衡力3、如图甲、乙,①力F 拉着A 、B 共同作匀速运动,A 是否受到摩擦力?②当力F 拉着A 、B 共同作加速运动,A 是否受到摩擦力?③当力F 拉着A 、B 共同作减速运动,A 是否受到摩擦力?4、如图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 、B 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1=5N ,F2=3N ,那么物体B 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 .5N ,2NB .3N ,0NC .0N ,2ND .5N, 8N5、(1)一质量为2kg 的物体A 夹在两相同木板之间,若把该物体从上面匀速抽出需要50N 的力,那么从下面匀速抽出需要多大的力?(2)如图,物体B 用两根细线悬挂起来,一根水平,一根竖直,则物体B 受到的作用力有 个,它们分别是 。

2015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重力 弹力 摩擦力(上课课件)

2015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 重力 弹力 摩擦力(上课课件)
左.
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 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 力为( )
A.10 N,方向向左 B.6 N,方向向右 C.2 N,方向向右 D.0
解析:当物体受F1、F2及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 时,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为8 N,可 知最大静摩擦力Ffmax≥8 N.当撤去力F1后,F2=2 N<Ffmax,物体仍处于静止状态,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 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发生突变,且与作用在物体 上的F2等大反向.C正确. 答案: C
与丙对乙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此可知, 乙对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方向水平向右,故选项C正 确,选项D错误.
答案: AC
变式训练
重为G的物体沿墙壁匀速下滑,如图所示,若物体与
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为( )
A.μF
B.μF+G
C.G
D. √F2+G2
解析:由Ff=μFN得Ff=μF,A正确,B错误;由竖直方 向二力平衡得F=G,C正确,D错误. 答案: AC
相互作用 第1讲 重力 弹力 摩擦力
一、对力的认识 1.定义: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力的作用效果 (1)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使物体发生形变. 4.力的性质 (1)物质性 (2)相互性 (3)矢量性 (4)独立性
二、重力
三、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 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动-静 “突变”
在摩擦力和其他力作用下,做减速 运动的物体突然停止滑行时,物体 将不受滑动摩擦力作用,或滑动摩 擦力“突变”为静摩擦力.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的计算方法,以及重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让学生了解弹力的产生原因,掌握弹力的计算方法,以及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让学生理解摩擦力的概念,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以及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重力、弹力、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重力、弹力、摩擦力的作用。

3. 运用例题讲解,帮助学生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内容1. 重力(1)重力的概念(2)重力的计算方法:G=mg(3)重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抛物线运动、重力势能等。

2. 弹力(1)弹力的产生原因:弹性形变(2)弹力的计算方法:F=kx(其中k为弹簧常数,x为形变量)(3)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弹簧、弹力球等。

五、教学安排1. 课时:5课时2. 教学过程:(1)第1课时:讲解重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

(2)第2课时:讲解弹力的产生原因、计算方法及应用。

(3)第3课时:讲解摩擦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

(4)第4课时: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5)第5课时:进行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掌握情况。

2. 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分享重力、弹力、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实例。

3. 布置综合性练习题,检验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物理学教程2. 实验器材:弹簧、摩擦片、小球等3. 多媒体课件: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动画演示4. 网络资源:相关科普文章、视频等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重力、弹力、摩擦力。

专题02 三种不同性质的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解析版)

专题02 三种不同性质的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解析版)

专题2:三种不同性质的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考点概览】弹力、重力和摩擦力是物理学中三种最基本的力,是初中物理学习最基础的力学知识,只有透彻理解这三种常见力,才能对物体的运动形式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为以后学习其他力学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知识点精析】1、弹力、重力和摩擦力的比较:2、重心——重力的作用点:(1)重心的确定:①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重心就在物体的几何中心上;②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的重心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有关:形状不规则薄板形物体的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③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上,也可在物体外;(2)重心与稳定的关系:重心越低或者支面越大,稳定程度越高。

3、弹力的应用——弹簧测力计(1)原理:在弹性范围内,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拉力的大小成正比。

(2)使用方法:①测量前认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②测量前检查、调整使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③测量时,被测力的方向应与弹簧测力计方向保持一致,避免弹簧跟测力计外壳摩擦造成较大的测量误差;④读数时,眼睛与指针相平,不能仰视或俯视。

注意:①弹簧的形变量与受到拉力的大小成正比,是形变量,而不是弹簧长度。

②其他弹力,可以通过运动情况,根据平衡条件来计算。

4、静摩擦力的理解: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趋势(将要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它是一种被动力,其作用是与使物体产生运动趋势的力(即外力)相平衡,所以取值范围内是根据物体的“需要”取值,与正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

因此说静摩擦力会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直到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例如:用水平向左的1N的力推静止在物体A,物体未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N;增大推力到5N,物体仍未动,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5N;推力增大到10N,物体A刚好运动,此时受到的摩擦力是最大静摩擦力,为10N。

5、判断摩擦力是否存在和大小、变化(1)根据摩擦力产生的条件来判断摩擦力是否存在:接触并挤压、有相对运动或者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接触面粗糙,三者缺一不可(只要题目中已知接触面光滑,就认为没有摩擦力)。

第1讲 重力、弹力、摩擦力

第1讲 重力、弹力、摩擦力

例1 画出下图中物体A受力的示意图(各接触面均光滑)。
[答案]
答案
[关键能力升华] 轻杆和轻绳上弹力的分析 (1)“动杆”和“定杆”上的弹力 ①动杆:若轻杆用光滑的转轴或铰链连接,当杆处于平衡时杆所受到 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着杆,轻杆只能起到“拉”或“推”的作用,否则会引 起杆的转动。如图甲所示,若C处为转轴,则轻杆在缓慢转动中,杆上弹 力方向始终沿杆的方向。
物理观念 形变、弹力、胡克定律 1.形变 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01 _形__状___或 02 _体__积___的变化叫作形变。 2.弹性 (1)弹性形变:物体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够 03 ___恢__复__原__状___, 这种形变叫作弹性形变。 (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 能完全恢复原来的 04 ___形__状____,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
解析
考点 2 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科学思维梳理] 1.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方法 (1)假设法
(2)状态法:根据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 向。
(3)牛顿第三定律法:先确定受力较少的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的方向, 再根据“力的相互性”确定另一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
2.求解摩擦力的技巧
例2 (多选)如图所示,甲物体在沿斜面的推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乙物 体上,乙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现增大外力F,两物体仍然静止,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对甲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B.乙对甲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C.乙对地面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D.乙对地面的摩擦力可能减小
答案
[解析] 设甲的质量为 m,斜面倾角为 θ,若 F=mgsinθ,乙对甲的摩 擦力为零,F 增大,Ff 增大,方向沿斜面向下;若 F>mgsinθ,乙对甲的摩 擦力沿斜面向下,Ff=F-mgsinθ,F 增大,Ff 增大;若 F<mgsinθ,乙对 甲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Ff=mgsinθ-F,F 增大,Ff 可能减小,也可能反 向增大,故 A 错误,B 正确。以甲、乙整体为研究对象,知地面对乙的摩 擦力水平向左,大小为 Fcosθ,由牛顿第三定律知,乙对地面的摩擦力水平 向右,大小也为 Fcosθ,则 F 增大,f 增大,C 正确,D 错误。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

重力、弹力、摩擦力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通过学习本章,学生将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基本概念,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1.2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自然界中的力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力的作用效果。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理解和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第二章:重力2.1 教学内容重力的概念: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重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重力的单位:牛顿(N)。

2.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重力的概念、作用点和单位。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重力的方向。

2.3 教学活动讲解重力的概念、作用点和单位。

进行实验,观察重力的方向。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重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章:弹力3.1 教学内容弹力的概念:物体由于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的产生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的方向:与形变方向相反。

弹力的单位:牛顿(N)。

3.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单位。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弹力的作用。

3.3 教学活动讲解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单位。

进行实验,观察弹力的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章:摩擦力4.1 教学内容摩擦力的概念: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在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阻碍力。

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有相对运动或趋势。

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或趋势方向相反。

摩擦力的单位:牛顿(N)。

4.2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讲解摩擦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单位。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摩擦力的作用。

4.3 教学活动讲解摩擦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和单位。

进行实验,观察摩擦力的作用。

专题18 三种不同性质的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解析版)

专题18  三种不同性质的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解析版)

专题18 三种不同性质的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弹力、重力和摩擦力是物理学中三种最基本的力,是初中物理学习最基础的力学知识,只有透彻理解这三种常见力,才能对物体的运动形式作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为以后学习其他力学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弹力:1、弹力的产生及三要素:例题1 (2021北京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期中)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B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C .只要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力D .只有弹簧能产生弹力【答案】B 。

【解析】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不能产生弹力,A 错误;弹力是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对于同一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B 正确;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如果它们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就不会产生力,如并排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两块砖之间没有力的作用,C 错误;可以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都可以产生弹簧,如弹簧、竹竿等,D 错误。

故选B 。

【点拨】弹力的产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接触,不接触一定没有弹力作用,二是两个物体间必须发生挤压作用,没有挤压就没有弹力作用。

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指向施力物体。

对点练:(2021湖南衡阳市华新实验中学八年级阶段练习)(多选)下列有关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定义产生条件 方向 作用点 大小 说明 弹力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 对跟它接触的物 体会产生力的作 用 物体间相互 接触并有挤压作用与作用在物体 上使物体发生 形变的外力方 向相反 接触 面上 同一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推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都属于弹力考点透视迷津点拨与点对点讲练A.互相接触的两物体,一定产生弹力作用B.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C.从力的性质来看,重力、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D.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答案】BD。

高中物理: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共77张PPT)

高中物理:重力、弹力、摩擦力课件(共77张PPT)

3、在木板上固定好毛巾,放上木块,用弹簧 测力计拉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3
木板 毛巾
分析数据:
次 压力 数 (N)
弹力、重力、摩擦力
接触面 摩擦 压力 接触面 摩擦力
粗糙程 力 (N) 粗糙程 (N)
度 (N )

1 3 光滑的水 1.0 3 不变
3
平面
2 3
棉布面 1.2 3.8 不变
3.8
问题:
1、怎样改变木块的压力大小? 在木块上放砝码
2、用什么工具测摩擦力?怎样测? 弹簧测力计 匀速拉动木块,拉力等于摩擦力
3、用到什么科学方法? 控制变量法
原理: 二力平衡的条件
弹力、重力、摩擦力
步骤: 1、把木块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 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1;
木板
2、在木块上放砝码,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 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F2;
弹力、重力、摩擦力
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摩擦力? 你认为摩擦力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
三、增大有益摩擦 1、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弹力、重力、摩擦力 (2)上紧传送带,增大压力
四、减小有Leabharlann 摩擦1、减小压力2、使接触面光滑
弹力、重力、摩擦力
3、变滑动为滚动 4、使接触面分离
轮 子
加润滑油 加气垫 电磁场使接触面分离
NA→B
G
B不可能静止,所以A、B间没
有弹力
弹力、重力、摩擦力
假设球与斜面间有弹力 以球为研究对象,球受力:
T N斜面→球
判断球与斜面 间有无弹力
G
球不可能静止,所以球与斜面 间没有弹力
弹力的方向:
弹力、重力、摩擦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