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第八章 服饰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兼收并蓄
从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到唐朝鉴真和 尚东渡日本,再到明朝郑和下西洋和近代公派留学生赴国外留 学,每一次的对外交流都会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通 过与外族的贸易往来和文化艺术交流,中国许多精湛的工艺和 精美的商品得以流传到更远的地方,而国外的许多艺术风格和 技术也开始在国内广为传播。在中国服饰发展史上,也有许多 因对外交流而产生的服饰变革,同时也使我国的服饰文化得以 传播到海外,并保存至今。
(二)交领右衽
汉服的领型最典型的是“交领右衽”,就是衣领直接与 衣襟相连,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侧的衣襟压住右侧的衣襟, 在外观上表现为“y”字形,形成整体服装向右倾斜的效果。 衽,本义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 右衽,反之称左衽。这就是汉服在历代变革款式上一直保持 不变的“交领右衽”传统,也和和中国历来的“以右为尊” 的思想密不可分,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 另外,根据汉族传统习俗,死者之服(寿衣)用左衽,不用 布钮,而是使用细布带系死结,以示阴阳有别。
中国历史文化 1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第第 第 三二 一

节节 节

服变






2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一节
服饰演变
3
一、发展基础
中国服饰是礼的一种表现,其典型例子就是冠冕制度。 先来看冕冠,冕冠就是礼帽,它主要由冠圈、玉笄、冕旒、 充耳等部分组成。
中山装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的基础上,1923年由近现代中国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 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并被世人称为中山装,此后中山装大为流行,一度成为中 国男子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
四、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
汉服,即汉民族传统服饰,正式名称为华夏衣冠。汉服起源于华夏文明肇始的炎黄时代,定型于春秋 战国,汉民族在汉朝正式形成后遂有汉服之名。此后,历代均有沿革,但其基本特点从未改变。一直到 清初,这一服饰制度才崩溃。清朝统治者为了达到削弱汉人的民族认同感,以便于维护满洲贵族统治的 目的,而大力推行满族发型和满族服装,并以残酷的手段禁止人民穿戴汉族服饰,史称“剃发易服”。 这使得汉服逐渐消亡。
一、发展基础
中国古代的服饰受中庸之道的影响很深。孔子认为, 服饰应既不过于突出,也不能过于简陋,要适中,这样才 符合礼仪。中国传统服饰讲求一种包藏却又不局限人体的 若即若离的含蓄美,于恬淡之中给一种平和、内敛之感。
虽然中国妇女长期以来一直以穿戴凤冠和霞帔为耀, 成语“凤冠霞帔”就是表达旧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 荣耀,然而,将其纳入礼服制度却是从宋代才开始的。皇 后凤冠上有九龙四凤,四周有花朵装饰,公主、皇妃以及 命妇也都按各有不同装饰的凤冠。霞帔也称帔帛,因其艳 丽如霞故得此名。宋代霞帔在肩部为左右两条,上面有鸟 兽绣纹或龙凤绣披,按命妇的品级来定。
汉服具备独特的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交领、右衽、系带、宽袖,又以盘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汉 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礼服制式严谨,为正式场合穿的服饰;常服一般去掉大袖,适合百姓日常起居。
9
(一)基本结构
汉服采用幅宽二尺二寸(50厘米左右)的布帛剪裁而成,分为 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部分。取两幅相等长度的 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 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为斜领右衽 衣。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裋、深衣。一套完整的汉 服通常有三层:小衣(内衣)、中衣、大衣。
领:衣领。 襟:与衽是同义词,但使用时特指衣服的交叠重合处,以内、外(或前后)襟区 分。 衽:指的是衣襟,根据掩襟的方向可分为左衽(从左向右掩)和右衽(从右向左 掩)。 衿:汉服下连到前襟的衣领。 裾:指的是衣服的下摆,又特指衣前襟。裾的长度分为腰中、膝上、足上三种。 根据裾的长短,汉服有三种长度∶襦、裋、深衣。 祛:指袖口。 缘:指的是衣物上的镶边,如领缘、袖缘、衣缘等。 袂:指的是衣袖,汉服分为窄袖和大袖两种。 带:是指大带、束衣的腰带。 韨:形似围裙,系在腰间,其长蔽膝,为跪拜时所用。
(三)袤衣广袖
汉服的袖子又称“袂”,其造型在整个世界民族服装史中都是比较独特的。袖子其实都是圆袂,代表天圆 地方中的天圆。汉服的礼服一般是宽袖,显示出雍容大度、典雅、庄重、飘逸灵动的风采。
再来说冕服。在周朝,王的冕服有六种,称为六冕制, 即在祭天、会宾、大婚等不同场合下分别需要穿不同的冕 服。其他诸如公、侯、伯、子、男等,其所能穿的冕服依 次减少,充分反映了古代的等级与礼制。
体现权力的古代服饰中还有个特点就是服饰中的龙凤 图案。龙凤图案是中华民族服饰最富有特色的纹样之一, 它不仅积淀了深厚的华夏文明,也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 核心理念。在中国古代,龙凤图案一直是皇权的专用纹样, 象征着权力。
宽衣裸胸之风的盛行与唐朝开放的对外交流政策、社会风 尚以及精神文明程度密不可分,而开放的社会风尚是丝绸之路 开通以来异族文化不断渗透,并与各族文明交融、交汇的结果。
三、文化变革
清朝的服饰制度繁缛而庞杂,将中国服饰制度的等级性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清朝服饰在前朝的基础上也 做了很多改良,如“箭衣”。“箭衣”即清朝官宦所着的开衩之袍,袖口为箭袖,这种袖口具有保暖性,同时又方 便行动。清代废弃服饰传统样式,以满族紧身窄袖的长袍马褂取代宽衣大袖,是满族服饰改革的成功典范。
清朝的官帽有暖帽、凉帽之分,自皇帝至朝臣朝冠的形式大抵相同,用来区分官阶等级的标志则是顶珠和花翎, 即我们常听到的“顶戴花翎”。赏戴花翎不仅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特殊阶层身份的象征,因此清朝对花翎的赏赐 制度也是非常严格的。
三、文化变革
旗袍是中华民族最经典的传统服饰之一,至今仍然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它是中国服饰文化的一块瑰宝,是自然 美与含蓄美的统一。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旗袍造型趋于完美,并且蜚声海内外,玲珑的曲线,外加袖口领口的变 化,使旗袍在充满中国式的优雅与韵味的同时也更国际化。从旗袍的变迁我们可以看到,政治环境的变化对于服饰 发展的制约与影响,但也因为历经岁月的洗礼,像旗袍这样传承至今的传统服饰则更显气韵与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