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情
吉林的自然人文条件

吉林的自然人文条件吉林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人文条件的地方。
自然环境独特,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
下面将从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四个方面来介绍吉林的自然人文条件。
一、地理环境吉林位于东经122°21′至131°19′,北纬40°40′至46°18′之间。
地理位置使得吉林的气候条件丰富多样。
山脉、湖泊、河流等地理要素交织在吉林,形成了其多样的景观。
东部是长白山脉,西部是长春盆地和松花江流域,北部是黑龙江。
二、自然景观吉林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色吸引着众多游客。
首先是长白山,被誉为"东北第一秘境",是中国最美丽的山脉之一。
长白山的主峰白头山海拔2691.3米,四季皆有不同的景色,冬天尤其美丽,白雪皑皑的长白山成了滑雪爱好者的天堂。
其次是吉林省内的湖泊,如长白山天池、松花湖、吉林长春湖等。
这些湖泊与周围的群山、林木相映成趣,景色迷人。
三、历史文化吉林自古就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吉林省内有着众多的历史名人和历史古迹。
例如,位于吉林市的敦化时代遗址,是中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遗址之一。
在延边地区,有着丰富的满族文化和朝鲜族文化,这些文化对吉林的发展和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四、民俗风情吉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吉林的民间艺术和民间手工艺制作技艺具有独特的风情。
例如,吉林的传统舞蹈和音乐多姿多彩,能够展示吉林人民的豪爽和热情。
此外,吉林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和民间庆典活动,如二龙山文化节、长白山冰雪旅游节等,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综上所述,吉林的自然人文条件丰富多样,充满了各种自然和人文的美景和魅力。
吉林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壮丽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多样的民俗风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前往探索。
吉林的美丽迷人正等待着您的到来。
吉林地理知识

吉林地理知识吉林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
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位于东经122°27′-131°19′,北纬40°40′-46°18′之间。
吉林省东临朝鲜,与俄罗斯接壤,是中国重要的边境省份之一。
吉林的地形地貌多样,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吉林省位于长白山脉和松辽平原之间,境内有长白山、张广才岭、长白金矿等山脉和丘陵。
长白山是中国东北最高的山脉,也是中国五岳之一。
长白山地势陡峭,山川纵横,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是中国重要的风景旅游区之一。
吉林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短暂而炎热,冬季漫长而严寒。
全省年均气温为0℃左右,最冷的地方可以达到零下40℃以上。
吉林的降水量较多,主要分布在夏季和秋季,全年降水量约为600-800毫米。
这种气候条件使得吉林省适宜农业发展,尤其是种植大豆、玉米、小麦等作物。
吉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境内有大面积的森林和湖泊,森林覆盖率超过40%,是中国重要的林业省份之一。
吉林省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黄金、铁矿石等。
其中,吉林市以宝石和珍珠岩资源闻名于世。
此外,吉林省还有大量的水力资源,适宜发展水电产业。
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
主要农作物有大豆、玉米、小麦等,吉林省的粮食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吉林省的畜牧业也发达,主要养殖牛、猪、羊等。
此外,吉林省还以种植特色农产品著称,如长白山的人参、吉林市的葡萄等。
这些农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也出口到国外。
吉林省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除了长白山风景区,吉林省还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如吉林市的雾凇岛、长春市的南湖公园等。
吉林省的冰雪旅游也很有特色,每年冬天都会举办一系列冰雪嘉年华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吉林是一个具有丰富地理资源的省份。
它拥有多样的地形地貌,独特的气候条件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吉林省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吉林省情

吉林省省情及综合概况吉林省简称“吉”,吉林省名源于吉林市。
省会为长春。
地处东经122-131度、北纬41-46度之间,面积为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2%。
位于中国东北中部,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
北接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东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
东西长650公里,南北宽300公里。
东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广阔的平原。
辖长春1个副省级城市、吉林、四平、通化、白山、辽源、白城、松原7个地级城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中文名称:吉林省外文名称:Jilin别名:吉行政区类别:省、自治区所属地区:中国东北下辖地区:长春、吉林、白城、延边、通化等政府驻地:省政府驻长春市新发路329号电话区号:0431(+86)邮政区码:130000地理位置:东经122-131度、北纬41-46度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人口:2746万(2010年)方言:东北官话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著名景点:长白山、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伪满皇宫、松花湖、净月潭等机场: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火车站:长春站、吉林站、四平站、白城站车牌代码:吉主要高校: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现任省委书记:孙政才现任省长:王儒林目录吉林概况地名简介基本省情行政区划人口民族自然地理历史沿革简史历史疆域建制沿革经济建设高等院校公办本科(25所)松原市(无)民办高校(5所)独立学院(11所)高职院校(16所)交通电讯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电讯旅游名胜旅游景点最佳旅游时间特色餐饮购物特色活动当地旅游注意事项吉林概况地名简介基本省情行政区划人口民族自然地理历史沿革简史历史疆域建制沿革经济建设高等院校公办本科(25所)松原市(无) 民办高校(5所)独立学院(11所)高职院校(16所)交通电讯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电讯旅游名胜旅游景点最佳旅游时间特色餐饮购物特色活动当地旅游注意事项展开吉林概况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吉林省省情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了中国东北。1932年3月,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以溥仪为执政,年号“大同”。将长春改为“新京”,定为伪满洲国“首都”。1934年,日本改“满洲国”为“满洲帝国”,改“执政”为“皇帝”,改年号“大同”为“康德”。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8日,溥仪在通化宣布退位,伪满洲国灭亡。
吉林省是中国的重要林业基地,森林覆盖率高达42.5%。现有活立木总蓄量86089万立方米,列全国第6位。长白山区素有“长白林海”之称,是中国六大林区之一,有红松、柞树、水曲柳、黄菠萝等,种类繁多。“长白松”为长白山特有的珍稀树种,因其树干挺拔、树皮鲜艳、树形娇美而被称作“美人松”,并列入1999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东部珲春市处于东北亚地理位置的几何中心,距日本海15公里,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省会长春市位于东北亚十字交通线的交汇点上。
二、地理气候
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以中部大黑山为界,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两大地貌区。东部山地分为长白山中山低山区和低山丘陵区,中西部平原分为中部台地平原区和西部草甸、湖泊、湿地、沙地区。地貌类型种类主要由火山地貌、侵蚀剥蚀地貌、冲洪积地貌和冲积平原地貌构成。主要山脉有大黑山、张广才岭、吉林哈达岭、老岭、牡丹岭等。主要平原以松辽分水岭为界,以北为松嫩平原,以南为辽河平原。吉林省地貌形成的外应力以冰川、流水、风和其他气候气象因素的作用为主。第四纪冰川在长白山的冰川剥蚀遗迹至今仍然可见。现代流水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很广泛,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盆地、谷地多受侵蚀、剥蚀、堆积、冲积等综合作用,形成了各种流水地貌,如河漫滩、冲积洪积平原、冲沟等。火山地貌占吉林省总面积的8.6%,流水地貌占83.5%,湖成地貌占2.6%,风沙地貌约占5.2% 。
吉林通用知识

吉林通用知识一、地理概况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东临朝鲜,南接辽宁省,西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北与黑龙江省毗邻。
全省总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第九大的省份。
二、历史文化吉林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吉林就有人类活动的记录。
春秋战国时期,吉林地区属于辽东郡。
唐代设置边疆州,在此之后历经金、元、明、清等朝代的统治。
20世纪初期,吉林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重要战场之一。
三、自然资源吉林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最为出名的是长白山天池景区和长春市雾凇岛景区。
此外,吉林还拥有众多温泉资源和森林资源。
四、经济发展吉林省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汽车制造业、化工产业和冶金产业等都比较发达。
同时,吉林省还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
五、名胜古迹1. 长白山天池景区: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口湖之一,也是长白山著名景点之一。
2. 长春市雾凇岛景区:以冬季的雾凇景观而闻名,每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3. 伪满皇宫博物院:是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封建王朝宫殿建筑群。
4. 东北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东北虎繁育基地之一,也是吉林省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六、民俗文化吉林省拥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长春市南关区的“长春千年古都文化节”,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加。
七、美食文化吉林省拥有独特的美食文化。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长春市特色小吃——烧麦和延边朝鲜族特色菜——辣白菜。
八、体育文化吉林省的体育文化也十分发达。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吉林省冰球队和吉林省女子篮球队。
此外,吉林省还拥有众多滑雪场和高尔夫球场等运动场所。
九、教育文化吉林省拥有众多高等学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
此外,吉林省还拥有多所国家重点中学,如长春市第一中学和长春市二十四中等。
十、民间艺术吉林省的民间艺术也非常丰富多彩。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长春市南关区的“南关秧歌”,以及延边地区的“朝鲜族舞蹈”。
吉林是省还是市

吉林是省还是市
吉林是中国的一个省份。
位于中国东北部,面积较大,地势较平坦。
吉林的省会是长春市,是一个发展迅速的现代化城市。
吉林省毗邻俄罗斯,是中国与俄罗斯交流合作的重要门户。
吉林省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北部与黑龙江省接壤,东北部与辽宁省相邻,东部与朝鲜接壤,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
吉林省境内地形复杂多样,有长白山、张广才山等著名山脉,还有松花江、辉南江等重要水系。
吉林省的气候因地势和纬度差异较大。
北部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冬季严寒,夏季短暂而凉爽;南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
吉林省的冰雪资源丰富,具有较长的冰雪期,被誉为中国的“冰雪王国”。
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化工等行业为主要支柱。
长春市是中国重要的汽车制造中心,拥有一系列知名的汽车品牌和相关企业。
吉林省也是中国的重要农业产区,盛产大豆、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也有一些特色农产品如人参、森林草莓等。
吉林省还是中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拥有众多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
长白山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以其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色吸引了大批游客。
吉林省还有许多其他旅游景点,如吉林市的西大桥、四平市的天桥等。
总的来说,吉林省是一个具有丰富资源和活力的地方。
它的经济发展迅速,同时也有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吉林
省在中国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吸引了许多人们的关注和兴趣。
无论是经济、文化还是旅游,吉林省都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发展空间。
吉林省省情和社会保障工作概况(繁体)PPT课件

气候特征
四季变化明显
生态环境
东部长白山地原始森林生态区
中东部低山丘陵次生植被生态区
中部松辽平原生态区
西部草原湿地生态区
自然资源
吉林省素有“黑土地之乡”之称。现有耕地面积553.78万公顷,占全省 土地总面积的8.98%。人均耕地0.21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18倍。吉林 省是全国玉米、大豆、油料、杂粮的优质产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 是全国畜牧业基地和商品牛、细毛羊的主要产地之一 。
35.3
60% 18.5
18.5
17.4
18.6
18.6
40%
20% 50.2
49.5
49.3
46.1
46.1
0% 2001年 2002年
第一产业
2003年
第二产业
2004年 2005年
第三产业
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情况
% 5
4
3.2
3
2
1
0 2001年
3.6 2002年
4.3 2003年
4.23 2004年
地形地貌
东部长白山区
东部低山丘陵区
地形地貌
中部台地平原区和西部草甸、湖泊、湿地、沙地区
气候特征
吉林省处于北半球的中纬地带,欧亚大陆的东部,相当于我国温带的最北部, 接近亚寒带。东部距黄海、日本海较近,气候湿润多雨;西部远离海洋而接近干燥 的蒙古高原,气候干燥,全省形成了显著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
4.2 2005年
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初步形成 各项保险制度逐步建立
• 社会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到“十五”期末,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 “九五”期末增长10.6% ;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不 断扩大,保障能力更为可靠。
吉林省省情概况

吉林省概况【地理位臵】吉林省简称“吉”,省会长春市。
省辖1个自治州、8个地级市、57个县(市、区)、3个自治县。
吉林省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地处北温带,在东经121°38~131°19、北纬40°52~46°18之间。
全境东西最长约750公里,南北最宽约600公里,总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居全国第14位。
吉林省处于日本、俄罗斯、朝鲜、韩国、蒙古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望,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
其中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中朝边境线1206公里。
南连辽宁省,西接内蒙古自治区,北邻黑龙江省。
【生态环境】优越的生态环境。
吉林省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
从东到西自然形成东部长白山地原始森林、东中部低山丘陵次生植被、中部松辽平原、西部草原湿地4个生态区。
生态环境呈多样、系统性和可恢复性特点,且保护较好。
全省建立29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总国土面积的10.3%。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2.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
省内大小河流200多条,分属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绥芬河水系。
松花江、辽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78.6%。
【自然资源】丰富的自然资源。
吉林省是“黑土地之乡”。
耕地面积400.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1%。
人均耕地0.15公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部松辽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素有“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之称,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基地。
有林地面积804.5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2.3%,居全国前列。
现有活立木总蓄量85012万立方米,列全国第6位。
非金属矿藏丰富。
已探明储量矿产资源83种,油母页岩、硅藻土、硅灰石、镁、钼以及石油等储量均居国内前列。
介绍吉林50字

介绍吉林50字吉林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省份,其简称“吉”,省会为长春市。
吉林地处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四个地方之间,是中国东北的重要节点。
吉林省总面积18.75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746万人。
吉林省地势较为平坦,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吉林省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广阔的林业资源和矿产资源。
其中,森林覆盖率高达44%,是全国重要的林业省份之一。
吉林省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销金山矿等。
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吉林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吉林省的农业也十分发达。
农田面积达到831.6万公顷,农业生产呈多元化发展。
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小麦等,其中大豆种植面积占据全国前列。
吉林省还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其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皆居于全国前列。
吉林省旅游资源丰富,以其特有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文化而闻名。
其中,长白山是吉林省最具知名度的旅游景点之一。
长白山是中国的四大名山之一,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长白山脉雄伟壮丽,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独特的温泉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吉林省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景点,如长春市的南湖公园、吉林市的净月潭、通化市的桓龙湖等。
这些景点风景秀丽、环境幽静,是人们放松身心、欣赏自然风光的理想去处。
吉林省的工业也相对发达,主要以机械制造、汽车制造、化工等为主导。
长春市是吉林省的经济中心,其汽车制造业特别发达,被誉为中国的“汽车之都”。
长春市拥有一大批汽车制造企业和研发机构,以及完善的汽车产业链,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吉林省还注重教育事业的发展。
吉林大学、延边大学等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位于吉林省,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提供了优良的教育资源。
吉林省的教育环境优越,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为吉林省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之,吉林省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经济发展相对较好的省份。
吉林省省情介绍

吉林省省情介绍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是内陆边境近海省份。
吉林省在全国的位置主要体现为三个大约2%:面积18.74万平公里,占全国的1.95%;人口2729万人,占全国的2.07%;2007年GDP达到5226亿元,占全国的1.91%。
辖1个副省级市、7个地级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山管委会,60个县(市、区)。
省会长春市。
吉林省情的突出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优势”。
“一个中心”——吉林省地处由中国东北地区、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构成的东北地理中心位置,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积极支持的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发展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优越区位条件。
“两个基地”——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汽车、石油化工和农产品加工是支柱产业。
一汽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是世界500强企业,现已形成重、中、轻、轿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2007年汽车产量达到146万辆。
北车集团长春客车有限公司是亚洲最大的轨道车辆生产基地。
吉林省地处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是著名的“黑土地之乡”,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亿斤阶段性水平,是全国唯一人均占有吨粮的省份,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以及人均肉类占有量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
“三个优势”——吉林省科技教育、生态环境和重要资源具有相对优势。
全省每万人中拥有科学家和工程师11.5人、在校大学生235人,居全国第6位。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
拥有中科院长春光机物理所、吉林大学(全国办学规模最大)等一批国家重点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
吉林省生态环境优良,是国家生态建设试点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2.5%,东部地区达到70%以上。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确定为“人与生物圈”自然保留地。
吉林省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有96种,其中油页、硅藻土、硅灰石、矿泉水等储量居全国前列。
吉林省省情和国情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辖8个地级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山管委会(9+1),60个县(市、区)。
在全国的位置主要体现为三个“大约2%”:幅员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95%;人口2723万人,占全国的2.07%;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4249亿元,占全国的2.03%。
吉林省省情的突出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 “两个基地”“三个优势”“一个中心”就是东北亚区域地理中心。
吉林省是内陆边境近海省份。
东部和东南部与俄罗斯、朝鲜接壤,边境线长1438.7公里,其中中朝1206公里,中俄232.7公里,最东端的珲春市最近处距日本海仅15公里。
在地理上吉林省处于由中国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东北部)、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构成的东北亚区域的中心位置,特别是通临日本海,联接朝俄韩日。
发展对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的区位条件优越,潜力巨大,前景广阔。
“两个基地”就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粮食生产基地。
作为工业基地,吉林省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医药、电子是我省的支柱和优势产业,在全国居重要地位。
一汽集团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作为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中部地区是享誉全球的黑土地和黄金玉米带。
以占全国1/25的耕地,提供占全国1/10的商品粮,全国每6斤玉米就有1斤是吉林生产的,全省人均粮食占有量、粮食商品率、粮食调出量以及人均肉类占有量连续多年居全国第1位,特别是绿色、优质农畜产品素享美誉。
“三个优势”就是科技教育、生态环境和重要资源具有相对优势。
吉林省每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1.5人,居全国第6位。
长春光机物理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生物制品所等国家重点科研机构以及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
神州五号飞船所用的光学仪器大多来自吉林省。
我省研制成功并产业化生产基因工程人胰岛素,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2002年,吉林省农科院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大豆品种。
吉林省概况导游词3篇

吉林省概况导游词3篇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北界黑龙江省,南接辽宁省下面是学识网为大家带来的吉林省概况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吉林省概况导游词范文1:吉林省简称吉(省会长春),',北纬40°52'至46°18'。
地处中国东北中部,,东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以西为松辽平原与西部平原。
本区属于温带湿润—干旱季风气候。
夏季短而凉爽,宜避暑,冬季长而寒冷,宜观冰雪、雾凇及开展冰雪活动。
春秋期多风,年均气温2—6°C,1月为2014°C,长白山区更在23°C,7月为1624°C。
年平均降水量400—800毫米。
有汉、朝鲜、满、回、蒙古、锡伯等民族。
林业发达,汽车制造业占重要地位。
旅游资源:长白山是本省旅游资源的主要优势。
它有茫茫林海,巍巍高山,其自然环境和生态保存完整,因而成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并纳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
主峰白头山周围多火山遗迹,长白山天池为著名的火山湖,兼有瀑布。
这些都使其成为吉林省最主要的旅游资源。
此外尚有向海、莫莫格等自然保护区,皆为水草丰茂、珍禽集中之地,这些地区都是游览、滑雪、登山、疗养的好场所。
松花江及松花湖,绰约多姿,其雾凇(俗称雪挂)构成一个悬珠堆玉的世界,全国闻名。
辉南、靖宇之间的龙岗火山群为中国第二大火山群,包括72座火山。
文物古迹中以有关高句丽古国者最多,如集安县高句丽都城“国内城”、广开土王碑及洞沟古墓群、吉林市龙潭山高句丽山城等,为了解高句丽历史提供了大量资料。
而敦化县敖东城、六顶山墓则是渤海国的遗迹。
长春伪皇宫是伪满洲国“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宫殿,近年因人们对“末代皇帝”的兴趣,这里已成为参观重点。
朝鲜族是吉林省特点最明显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服饰、居室别具特色,节日期间举行摔跤、荡秋千、压跳板等活动,民族歌舞欢快热烈,柔美而刚健,“长鼓”,“扇舞”、“顶水舞”、伽耶琴演奏等是传统节目。
吉林的简单介绍

吉林的简单介绍吉林,位于中国东北部,地处松花江、辉南江和拉法尔河交汇处,东临俄罗斯,西接内蒙古,南与辽宁接壤,北与黑龙江毗邻。
作为中国重要的边境省份之一,吉林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
一、地理位置吉林位于东北部,地势西高东低,地处长白山地、平原和松花江流域三大地形区域。
全省总面积为18.03万平方公里,辖1个副省级市、8个地级市和1个自治州。
二、历史文化吉林历史悠久,自古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这里曾是肃慎、东胡、秽貊等民族的聚居地。
清朝时期,吉林成为皇家围场,众多皇帝都曾在这里举行狩猎活动。
吉林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产。
三、自然资源吉林自然资源丰富,素有“长白山门户”之称。
省内有长白山、向海、莫莫格等著名自然保护区,拥有世界最大的长白山水库。
此外,吉林还是中国重要林业基地,森林覆盖率达43%。
四、风景名胜吉林拥有众多风景名胜,其中以长白山天池、向海湿地、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等最为著名。
长白山天池是中国五岳之一,被誉为“东北明珠”。
向海湿地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湿地,拥有世界最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
莫莫格自然保护区则是丹顶鹤的故乡,吸引了众多观鸟爱好者。
五、经济发展吉林经济发展迅速,是中国重要农业基地和工业基地。
农业方面,吉林盛产玉米、大豆、水稻等粮食作物,被誉为“中国粮仓”。
工业方面,吉林以汽车、化工、冶金等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新兴产业如光伏、风电等也取得长足发展。
六、人文特色吉林人文特色鲜明,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
吉林人热情好客,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如二人转、吉剧等。
此外,吉林美食也享有盛誉,如吉林长白山野味、延吉冷面等。
总之,吉林地理位置独特,历史文化底蕴丰厚,自然资源丰富,风景名胜众多。
转载吉林省概况 (1)

过去常常听到人们讲“东北虎,西北狼”。
这句民间彦语道出了不同地域的人的性格特点。
东北人生长在长白山下,松辽平原之上,独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使东北人逐渐养成了威猛豪爽的性格.今天,大家来到俺们这“疙瘩”,我们一定会尽到地主之谊,让您的旅游生活愉快顺利。
来到这里,自然要先给您介绍吉林省的概况。
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国东北的中部,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欧亚大陆的东部,是显著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更替明显.主要表现为春季干燥多大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冷温差大,冬季寒冷漫长。
历史上最高气温出现在1965年的白城市为40.6摄氏度,最低气温出现在1970年的桦甸市为零下45摄氏度。
全省全境总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居全国第14位,是东三省中面积最小的一个省份。
吉林省版图呈现为东宽西窄的三角形,地势东高西低,山地、平原各踞东西。
山地约占全省面积的五分之三,平原约占全省面积的五分之二。
自东向西依次是:长白山地、丘陵地带、山前台地、松辽平原。
东部与俄罗斯接壤,东南部以图们江、鸭绿江为界,与朝鲜隔江相望,边境线总长1438.7公里。
东部珲春市处于东北亚地理位置的几何中心点,距日本海15公里。
边境最近处距俄罗斯的波谢特湾仅4公里。
驻足珲春防川,可“一眼望三国”。
所以说,我们吉林省是名副其实的边疆近海省。
吉林省辖1个副省级城市和7个地市级城市,以及1个少数民族自治洲,一句话概括“两白加两原,长吉通四边”。
分别是白城市、白山市、辽源市、松原市,长春、吉林、通化、四平以及延边朝鲜族自治洲。
说到吉林的历史,可谓久远。
早在距今4万年前吉林境内就有人类活动遗迹;两汉、南北朝时期主要有夫余人、高句丽人、肃慎人;隋唐时期有肃慎人后裔建立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渤海国;辽金元明时期有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人在此生活;清朝主要生活满族,蒙古族和汉族人。
吉林省是1907年开始设省;民国成立后设行政辖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沦为伪满洲国的属地,被肢解为19省,吉林省当时仅辖一市一旗17个县;1948年末全境解放,省会设在吉林市,1954年迁至长春。
吉林省省情简介

吉林省省情简介王成民一、基本情况(一)社会、经济、地理地理位置:东北亚地区的几何地理中心相邻:黑、辽、蒙俄罗斯、朝鲜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降水400—600mm,东部地区水量丰富地形:东部高,西部低,东部山区,西部平原行政划分:一个副省级城市长春七个地市级城市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源、白城一个自治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二)特点一个中心:东北亚地理中心两个基地:老工业基地“一五”期间,全国156个项目,吉林12个商品粮基地“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1/25的土地产出1/10的粮食两个摇篮:汽车工业摇篮一汽1953年世界500强电影工业摇篮长春电影制片厂新中国第一部电影《桥》三大优势:加工制造业一汽、客车厂、大成玉米等科教人才科研人员、大学生6人/万人41个院士高端:光电、地质等资源生态第二个生态省试点-海南森林覆盖率43.2% 长白山等32个自然保护区三大支柱:汽车制造、石化、农产品加工三个2%:面积占全国1.95% 人口2700多万占全国2.06% GDP占全国2%四大景观:天池、吉林雾淞、高丽句(世界文化遗产)、净月潭二、近年来经济建设成就国家从03年开始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1、经济总量:08年,6424亿04—08 3000—4000—5000—6000 07年全国第21位2、经济结构:产业结构14.3 47.7 38 民营经济占GDP 40%3、改革突破:国企改革4、固定资产投资:08年全年5608亿增长40.1% 人均突破2万元机场300万人次5、社会民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92元,从03的30位上升至08年20位农村人均纯收入4932元,五大险种全建立三、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金额危机以来,我省从去年第四季度,影响显现,政策调整后,从今年二月份各项经济指标明显回升,上半年,GDP 2572.3亿,增长11.7%,高于全国平均增速7.1%1、农业好于常年:6860万亩2、重点行业:企业、一汽、石化、大成、通钢都有所回升3、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位:城镇投入2153亿增长42.4%4、财政:支出550.9亿同比增长21.3%,高于财政收入4.8个百分点,信贷支出5970,同比21%5、消费:社会消费1347.7亿同比增长18.4% 农村消费较快发展6、居民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942元,农村人均纯收入4515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1、工业回升基础不牢2、出口形势严峻3、物价持续下行连续4个月负增长4、就业压力大下岗人员20.26万人60万高校毕业生国家发改委强调,全国经济处于齐稳回升的关键时期,要采用灵活的信贷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四、经济发展阶段的初步判断和主要问题(一)初步判断人均GDP 1000—3000美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美、日、德、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成功跨越,拉美等国家在这一阶段徘徊不前。
吉林省省情试题

吉林省省情试题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辽阔的东北平原和长白山脉之间的重要区域。
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得吉林省具有独特的省情。
本文将就吉林省的地理特点、人文风情、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以全面了解吉林省的省情。
一、地理特点吉林省地处东经122°03′-131°11′,北纬40°48′-46°18′,是东北地区最南部的省份,总面积为 18.74 万平方公里。
吉林省境内地势起伏,山脉密布,拥有东北亚最大的河流之一——松花江。
同时,吉林省还有众多的湖泊,如长白山下的天池、吉林市的湖泊群等。
这些自然地理特点为吉林省的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人文风情吉林省拥有丰富的人文历史和特色文化。
吉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主要包括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等。
吉林省的民俗文化丰富多样,民间艺术形式繁多,如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影视作品、珲春满族歌舞等。
此外,吉林省的传统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等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吉林人民热爱艺术和体育,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
三、经济发展吉林省以农业、工业和旅游业为主要经济支柱。
农业方面,吉林省盛产大豆、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工业方面,吉林省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工业部门涉及钢铁、化工、汽车制造等诸多领域。
吉林省还积极发展旅游业,依托其丰富的自然风光和历史人文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
总结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吉林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特色。
吉林省的地理特点、人文风情和经济发展都展示了这个地区的独特魅力。
吉林省的省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东北地区的特点,也是中国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吉林省,对东北地区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吉林省简介

吉林省简介吉林省地区介绍简称:吉位置:位于东北地区中部,东临俄罗斯,北邻黑龙江,南连辽宁,西与内蒙古相接,东南与朝鲜隔江相望。
面积:18万平方公里。
人口:全省总人口约2600万,有汉、朝鲜、满、回、蒙古、锡伯等40多个民族。
省会:长春市区划:下辖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白山、松原、白城8个地级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吉林是吉林乌拉的简称,满语意为沿江,即沿着松花江的意思。
松花江是黑龙江的主要支流,发源自长白山天池西北,是省内最大的河游,其流域为东北平原腹地,沃野千里。
上游水力资源丰富,可供发电,中游可以通航,沿江更是重要的工农业区。
松花江带来的冲积土形成松辽平原,自该省中部延伸向西部,与黑龙江的松嫩平原和辽宁的辽河平原相接。
吉林省地势呈东南高西北低。
从东到西自然形成东部长白山地原始森林、东中部低山丘陵次生植被、中部松辽平原、西部草原湿地4个生态区。
生态环境呈多样、系统性和可恢复性特点,且保护较好。
全省建立29个自然保护区,其中拥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占总国土面积的10.3%。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42.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5个百分点。
省内大小河流200多条,分属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图们江、绥芬河水系。
松花江、辽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78.6%。
小流域治理成绩斐然。
吉林省是“黑土地之乡”。
耕地面积400.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1%。
人均耕地0.15公顷,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中部松辽平原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素有“黄金玉米带”、“大豆之乡”之称,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林业基地。
非金属矿藏丰富。
已探明储量矿产资源83种,油母页岩、硅藻土、硅灰石、镁、钼以及石油等储量均居国内前列。
吉林省是中国“八大牧区”之一。
草地总面积217.7万公顷,其中未退化草地面积108.53万公顷,是中国商品牛和细毛羊主产区之一。
吉林省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长白山是中国重要的野生物种基因库和野生药材基地。
吉林省省情

吉林省省情概况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一节国情概述 (1)第二节省情概述 (3)第二章行政区划 (9)第一节行政区划沿革 (9)第二节地区情况概述 (10)第三章宏观经济 (13)第一节基础设施建设 (13)第二节经济发展状况 (14)第三节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 (17)第四节开发区建设 (18)第五节规划和目标 (18)第四章社会事业 (20)第一节科技 (20)第二节教育 (21)第三节文化 (21)第四节卫生 (22)第五节体育 (23)第六节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 (23)第五章人民生活 (23)第一节人口、民族和宗教 (23)第二节城乡居民生活 (24)第三节社会保障 (25)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国情概述一、人口民族和宗教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我国总人口为130 628万人。
全国人口中,流动人口为14 735万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56 157万人,占总人口的42.99%;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4 471万人,占总人口的57.01%。
男性为67 309万人,占总人口的51.53%;女性为63 319万人,占总人口的48.47%。
性别比为106.30。
0-14岁的人口为26 478万人,占总人口的20.27% ;15-59岁的人口为89 742万人,占总人口的68.70%;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 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
汉族人口为118 295万人,占总人口的90.5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 333万人,占总人口的9.44%。
具有大学程度(指大专及以上)的人口为6764万人,高中程度(含中专)的人口为15 083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46 735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40 706万人。
全国共有家庭户39 519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3 694万人。
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3人;集体户人口为6 934万人。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通过识别并经中央政府确认的民族共有56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情的突出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优势”。
“一个中心”——吉林省地处由中国东北地区、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构成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积极支持的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发展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优越区位条件。
国务院批准我省实施增产百亿斤商品粮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实施以来,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强力推进,市(州)、县(市、区)积极落实,随着这些工程和示范区建设的全面陆续见效,我省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了整体提升。
“三农”工作,事关国家大局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三化”进程、加快吉林全面振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1月10日,省委2011年第一次常委会议,1月5日,省政府2011年第一次常务会议,率先听取关于我省贯彻实施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讨论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讨论稿),研究部署我省“三农”工作,全力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2.基本原则。
——坚持富民与发展相互促进。把富民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立足富民谋发展、定政策,围绕富民上项目、促转型,用富民成果检验发展成效;强化发展对富民的支撑能力,坚持发展主题不动摇,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把富民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充分发挥其对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稳步推进具有吉林特色的城镇化建设,是在新一轮发展中,省委、省政府着眼省情、审时度势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统筹发展,为吉林勾画出清晰明确的发展方向。按照区域中心城市、县城和特色小城镇的规划,各地抢抓机遇,纷纷布点卡位。长吉一体化总体规划、配套政策、产业布局、重要节点建设等扎实推进,中部城市群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今年除长春、吉林两个特大城市之外的7个区域中心城市实施投资3000万元以上城镇化项目192个,投资142亿元。重要节点城市建设成效明显,梅河口、公主岭、敦化等8个节点城市今年实施投资3000万元以上城镇化项目计划投资超过1500亿元。
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吉林省在全国的位置主要体现为三个大约2%: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95%;人口2749.41万人,占全国的2.04%;2011年末 GDP 达到10530.71亿元,占全国的2.23%。现辖1个副省级市、7个地级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山管委会,60个县(市、区)。省会长春市,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金融、交通的中心,中国特大城市之一,是著名的“汽车城”、“电影城”、“文化城”、“森林城”和“雕塑城”。
从年初开始,省委、省政府便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各地、各部门全力抓落实。省委书记孙政才和省长王儒林多次奔赴全省各地调研指导。在调研时,孙政才强调,全省各地经济发展要加强经济运行调度,推进重大项目谋划建设。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兼顾、注重协调,稳中求进、好中求快。
省政府先后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全国工商联、中国工程院、中国中信集团公司等部门和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以促进经济发展结构科学转型。省政府与全国工商联共同举办“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研讨会”,以推进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全省加快县域发展工作会议召开。一系列举措,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
“三个优势”——吉林省科技教育、生态环境和重要资源具有相对优势。全省每万人中拥有科学家、工程师和在校大学生人数均居全国前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2.3%。吉林省拥有自然保护区36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2.26%。吉林省森林覆盖率达43.4%,东部地区达到70%以上,是国家生态建设试点省。吉林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油页岩、硅灰石、火山渣等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开发潜力巨大。
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中部。吉林省在全国的位置主要体现为三个大约2%: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95%;人口2749.41万人,占全国的2.04%;2011年末 GDP 达到10530.71亿元,占全国的2.23%。现辖1个副省级市、7个地级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长白山管委会,60个县(市、区)。省会长春市,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和金融、交通的中心,中国特大城市之一,是著名的“汽车城”、“电影城”、“文化城”、“森林城”和“雕塑城”。
农业工作工程化、农业工程项目化。这是我省在发展现代农业征程中探索出的一条新路。沿着精细种植业、精品畜牧业、精深加工业的发展方向,启动了高效节水农业灌溉工程,精品牧业工程、百万亩棚膜经济建设工程、人参产业振兴工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升等十大工程,以产业化为现代农业主推模式和抓手,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2011年,新增高速公路400公里,全省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250公里,两年翻了一番多。长吉城际高铁投入运营,长春轻轨三期、长春地铁1号线一期、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扩建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的如火如荼。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这是我们国家的一项战略决策。寓自身发展于国家战略中,使我们的视野更广、思路更宽、参照系和目标追求更高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产业竞争优势在吉林大地风起云涌。
“三个优势”——吉林省科技教育、生态环境和重要资源具有相对优势。全省每万人中拥有科学家、工程师和在校大学生人数均居全国前列。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2.3%。吉林省拥有自然保护区36个,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2.26%。吉林省森林覆盖率达43.4%,东部地区达到70%以上,是国家生态建设试点省。吉林省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油页岩、硅灰石、火山渣等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开发潜力巨大。
一个省的综合实力,承载民富的希冀。省力的不断增强,结构的不断优化,为富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城乡居民同样分享到了经济快速发展的果实。2011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均超过两位数,为“十二五”期间实现“两个同步”目标打下坚实基础。收入的快速增加,激发出城乡百姓的消费热情,扩大内需,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变得越来越强劲有力。与此同时,民生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民生支出超过新增财力的80%,年初省政府公开承诺的十个方面民生实事全部完成。
“两个基地”——吉林省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吉林省加工制造业比较发达,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为三大支柱产业,医药、光电子信息为优势产业。吉林省地处享誉世界的“黄金玉米带”,是著名的“黑土地之乡”,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多年来,吉林省粮食商品率、人均粮食占有量以及人均肉类占有量居全国第1位。
坚持把县域作为“三化”统筹的关键部位,推动工业集中提档升级,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县域经济实现了新的突破。前三季度县域GDP、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分别高出全省4个和4.5个百分点。农业,再次为吉林人赢得了骄傲。
一岁将尽时,寒凝春意动。
新的征程即将开始,明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保持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意义十分重大,任务依旧艰巨。让我们把更加坚定的信念化作一粒饱满充实的种子,埋入这浸透2700万吉林人汗水和希翼的黑土地。我们有理由深信,当春回大地的时候,它必将催发出吉林加快振兴的新枝嫩叶,带来全省科学发展的又一度春华秋实
吉林省情的突出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优势”。
“一个中心”——吉林省地处由中国东北地区、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构成的东北亚地理中心位置,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积极支持的图们江地区国际合作开发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发展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优越区位条件。
经济总量上新台阶,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了全省经济总量实现新跨越。全年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1万亿元,继续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有了新提高。预计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和地方级财政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突破1000亿元,实现历史性突破。
省长王儒林:“要把实施投资拉动、项目带动和创新驱动作为经济工作核心,致力于在投资规模上求突破、在项目质量上求跨越、在创新发展上求提升。”
今年6月,在生产和建设的“黄金季节”,省委、省政府适时召开了推进“三动”战略落实工作会议,为“三动”战略实施再次提速。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30%的高速增长。投资结构更趋合理,1至11月份,改建和技改、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分别增长42.5%、137.9%和42%,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8.2%。提高投资效益,促进投资合理稳定增长,成为今年的显著特点。全省实施3000万元以上项目3695个,谋划储备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00个以上,真正做到了“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开发一批”,发展后劲明显提升,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开局之年,白山松水激情四射,黑土地上硕果累累。
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发展与民生这条主线,围绕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振兴,富民强省”总目标,把一切工作都统一到“科学发展,努力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好”上来,强力推动“三化”统筹,深入实施“三动”战略,扎实推进十大产业计划,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省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呈现出总量跃升、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粮食产量再创新高,现代农业提档升级
回望全年经济发展,不能不给让吉林人一直引以为自豪的农业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开局之年,农业成为百花园中最先绽放的一朵,最先成熟的一粒果实,全省粮食产量突破600亿斤,总产量达到634.2亿斤!比上年增产65.7亿斤,占全国增产的13.3%,再次创出历史的新高。
“三动”“三化”战略,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从吉林实际出发,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统筹推进‘三化’、实施‘三动’战略。‘三化’是方向和路径,‘三动’是动力和支撑。”省委书记孙政才清晰道出吉林又好又快发展的路径和主攻方向。
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的关键阶段,投资仍然是当前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项目仍然是扩大投资优化结构的重要载体,创新仍然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