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论文:地理研究性学习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地理是一门以空间和时间构成的科学,通过研究地球空间和时间结构及其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来认识和探究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地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地理空间、地表现象、生态环境、经济地理、人口地理、政治地理等各个方面,因此,初中地理学科的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学科领域和理论体系,是一门极具综合性的科学。
地理学的教学应该不仅限于简单的概念和知识的传授,更应该突出地理学的实践性和研究性,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该适当地引入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参与实际的地理探究活动中,不仅能够锻炼自己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也能够深入理解地理学的各个核心概念和知识点。
同时,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也是与国家课程改革和教育理念变革息息相关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育部提出了注重学科的整合,推进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培养学习者的批判性思维和探究性思维,以及学习者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发现和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
这一理念与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不谋而合,其意义也更加深远。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践,可以选择一些热点问题或者学生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现象作为切入点,让学生自己参与并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最终形成科学调查报告或实验报告。
例如,在“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这个议题下,让学生通过在校园和周边城市的普查与观察,了解城市化对空气、水资源等环境的影响,并形成调查报告。
在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自己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其次,要合理规划调查和研究的内容、方法和过程,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得到科学的知识和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
最后,要注意实践探究与教材知识的结合,让实践探究为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提供铺垫,同时也要让学生将实践探究中的发现与教材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地理研究性学习范文
地理研究性学习范文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科学,研究地球的表面特征、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等内容。
地理研究可以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领域,通过对地球上各种现象和过程的观察和解释,能够提供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作为一门研究性学科,地理学的学习需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实地考察和科学的研究方法等手段来进行。
首先,地理学的学习需要进行广泛的阅读。
学生应该阅读与地理学相关的教材、参考书和期刊等,以了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此外,学生还可以阅读一些地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地理学研究的经典著作,以加深对地理学研究的理解和认识。
其次,地理学的学习需要进行实地考察。
实地考察是地理学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亲自去实地考察,可以深入了解地理学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可以在校内或校外的实地考察中,对地球的不同地区进行考察和观察,了解地球的地理特征、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等。
这种实地考察的经历能够使学生对地理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研究能力。
此外,地理学的学习还需要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性的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
学生应该学习如何进行地理学实验,如何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如何使用统计学方法来验证地理学的假设和推理。
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精神,提高地理学研究的质量和可信度。
最后,地理学的学习也需要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广泛而复杂,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
因此,地理学的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能力,能够将不同的学科知识整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研究。
学生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理学课题,进行综合研究和论文写作,从而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总之,地理学的学习是一项研究性的学习,需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实地考察、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综合性的研究来进行。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地理教育也在不断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研究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通过深入研究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动向,为未来地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意义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提高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建立自己的地理认识体系,提高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对社会和国家地理环境的变化和发展趋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还在于推动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促进地理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为地理教育的综合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这些都将对提升学生地理学科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对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能力,促进他们对地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实际运用。
我们也希望通过这个研究,探讨地理教育的现状及问题,为未来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分析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案例和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最终,我们的研究目的是为了促进初中地理教育的改进和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有效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综合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好充分准备。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案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方案1. 引言地理学科的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与能力为目标。
然而,仅仅传授知识和概念往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思考能力。
因此,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初中地理教学中,能够提供一个更为实践、探究、参与的学习环境,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案。
2. 研究性学习的定义与特点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收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构建知识和理解的一种学习方式。
其核心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调查研究、分析结果和总结结论等,掌握知识和培养思考能力。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思考,以及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实践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3.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研究性学习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深度思考能力,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容易导致学习兴趣的降低。
而研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地理学科的学习效果。
3.2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当地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问题,了解地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因,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地理素养。
3.3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研究性学习需要学生使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分析,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在地理学科中,学生通过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观察、计量、图示和统计等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提高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应用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以下是一些实施方案的建议。
4.1 设计合适的问题教师应该根据地理课程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研究。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地理学是一门以研究地球和地球上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它们之间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学科,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地球的重要工具。
而地理学的研究性学习则是以问题驱动为主导的一种学习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地理学的内在规律和认识地球的综合性,实现知识的运用和学科素养的提升。
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是学生的参与和主动性,要求学生通过自主调查、实地考察、数据分析、问题解决等方式,深入地理学的领域,了解地理现象的本质和成因,并能对其进行逻辑思考和论证。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地理学的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需要通过问题的提出和学习任务的设计,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讲解相关知识,提供学习的指导;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图表分析、数据录入等活动,提供实践的支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指导学生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反馈和评价,保障学习效果。
在地理学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角色是主体和参与者。
学生需要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勇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学生应该发扬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尊重他人的意见,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思考能力。
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实践技能,能够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运用地图、图谱和数据进行分析和理解,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和呈现。
在地理学的研究性学习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和途径实践:1. 实地考察与调查研究: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地理现象或问题,利用碳回收、水文测量等仪器,对其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还可以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当地居民对该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2. 图表分析和数据处理:学生可以利用地图、气象图谱、统计数据等图表,分析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还可以使用电子表格和图像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筛选和可视化。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一、引言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面特征、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地理学知识的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技能以及对地球环境的认知和感受具有重要意义。
在初中地理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考核,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为了提高初中地理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探索并实践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理论探索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现状、特点及其实施策略。
二、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某一问题,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实验研讨等方式,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发挥主体性和创造性,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的学习方式。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课程设计、实践活动等形式,主动获取地理知识,培养逻辑思维、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索地理现象、问题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效果显著。
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课堂氛围愉快而活跃。
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得到了增强,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升。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了激发。
四、总结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探究和实践的学习方式,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探索和实践表明,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理论是可行和有效的,能够促进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存在一定困难和障碍,需要教师和学校积极探索解决方法。
只有理论探索与实践相结合,认真总结和反思,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更好地提高初中地理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初中地理探究性学习研究
【 6 】 姚天勇. 在 物 理 教 学 中追 求 显 化 的 科 学 方 法 教 育 I J 】 . 教学参考,
学 思 维 方 法 。 然 而 教 材 中有 必 要 在 解 析 中将 所 用 到 的 科 学
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 2 0 0 3 .
方 法 明 确 地 指 出 来 。从 而使 学 生 体 会 到 在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时
如何 选 择 合 适 的 科 学 方 法 .使 其 明 朗化 。教 师 也 可 依 据 教 材从 方 法 论 的 角 度 对 学 生 的 研 究 过 程 进 行 指 导 。鼓 励 学 生 采 用 不 同方 法 ,提 出不 同见 解 ,创 造 性 地 解 决 问 题 , 在 变 化 了 的 条 件 下 也 能 独 立 解 决 面 临 的新 问 题 .达 到 科 学 方 法 教 育 的 最 终 目的 ,这 也 体 现 叶 圣 陶 先 生 所 倡 导 的 “ 教 是 为
在 提 高 学 生 地 理 技 能 的基 础 上 培 养 学 生 的 环 保 意 识 .树 立
应 通 过 多 种 方 法 确 定 研 究 课 题 ,以 此 来 实 施 有 效 的 研 究 性
学 习 。 以下 是 常 用 的几 种 方 法 :
1 . 精 心设 计教 材课 题 。虽 然地 理 教材 中 的很多 概念 、 原 理 、规 律 都 是 人 类 所 已知 的 ,但 是 对 于 知 识 层 面 有 限 的 学 生 来 说 却 是 未 知 的 .教 师 可 以 将 这 一 类 课 题 设 计 成 让 学 生 自主发 现 与 创 造 的 过 程 。例 如 ,在 教 学 人 教 版 初 中 地 理
关 键 词 :初 中地 理 ;探 究 性 学 习 ;研 究 ;方 法 中图 分 类 号 :G 6 3 3 . 5 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 0 5 6 8 ( 2 0 1 4 ) O 3 一 O 0 9 1 — 0 2
初中地理教学论文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研究性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
不论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教师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初中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来说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都成为一种必然。
教师在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及初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主要途径则成为了广大初中地理教师最为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初中地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作为现代教育理念集中体现的研究性学习,除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课程形式存在外,还必将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对我国教育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因此,能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适切性地应用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初中地理教师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一)学生的发展需要研究性学习当今的社会是一个信息充斥的社会,研究意识与能力已经成为人的一项基本素质,研究问题的能力也成为衡量人才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等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还要让学生学会欣赏和认识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实现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培养、人口、资源、环境意识的培养等目标。
在传统的“讲授式”“接受式”教学方法的影响下,我们的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被灌输进大量沉旧的、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地理知识。
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我们的学生讨厌地理课、不愿上地理课的现象,试想,我们的课程标准如何能得以落实?研究性学习则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体验性和探究性。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研究问题,只要学生有兴趣,同地理学科有关、有助于学生发展又可以研究就可以。
据此,在上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课将学生分成“语言文字组”“民风民俗组”“民族分布组”和“民族政策组”。
这里要注意的是,小组的成员可以相对固定,这有利于互相沟通与合作,但应考虑到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多方面因素,在不同的课时作适当的调整,绝不能一劳永逸。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doc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doc 初中地理研究性研究报告引言本报告旨在呈现初中地理学科中的研究性研究成果。
通过开展地理研究性研究,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地理概念、掌握地理实践技能,并培养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问题本次研究性研究的主题是“城市化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选取了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一些负面影响作为研究问题,包括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系统破坏。
研究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法进行研究。
1. 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一份关于城市化对环境影响的问卷,并在学校和社区中进行了调查。
共有100名学生参与了问卷调查,他们来自不同的年级和班级。
我们通过分析问卷结果,得出了一些初步结论。
2. 实地考察:我们还选择了一个发展迅速的城市进行实地考察。
我们参观了城市的工业区、河流和自然保护区等地点,并进行了数据采集和观察。
研究结果经过对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城市化导致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加剧。
在我们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认为城市化对空气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
2. 城市化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加。
在实地考察中,我们发现城市扩张导致该地区水资源供给不足,已经出现了一些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3. 城市化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我们在自然保护区的考察中观察到,城市扩张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的压力,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结论本次研究表明城市化对环境确实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系统破坏等方面。
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和解决城市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 XXXXXXXXXXX- [2] XXXXXXXXXXX- [3] XXXXXXXXXXX。
初中地理教师教学论文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浅谈地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摘要:地理课程的改革要求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观念,将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加入到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去。
在课堂中,运用问题式、开放式、探究式、创造性思维等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运用生活中的地理事像分析的能力。
在课外,进行研究性学习,运用“确立课题-搜集资料-研究分析-得出结论-展示成果-点评升华”模式,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真正培养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
学习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归纳、整理和判断,从而增强思考和创造力。
其主体是学生,而研究的客体是课本上或我们周围活生生的地理事像。
研究性学习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从研究性学习的地点看,一般分为在课堂上和课外进行两大类。
课堂上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课本的知识(地理课程标准所列的教学内容),这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因为它体现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的关键。
如在区域地理进行“西北地区”教学时,第一步对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第二步运用多媒体、插图展示西北地区“干旱”的地表;第三步,了解“干旱”条件下资源状况和农业特征,第四步讨论“干旱”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上步骤教给学生分析、归纳区域特征的方法,并把这一方法应用到其他区域的学习中去。
分析、归纳的方法由具体到抽象,由未知到已知,本身就有研究的成分。
而课外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是课堂知识的拓展和延伸。
如学完“土地资源”一节,让学生对本市农村的耕地状况作一个小调查,要求学生在网上或到图书馆收集资料,选取资料进行统计,可制成图表、表格等;运用资料分析、推理、评价、提出问题,并撰写小论文。
一、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由于目前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落实,应试教育仍相当重要。
在此情况下,教师必须在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和指导学生如何进行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是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实践和发现,培养学生地理学科领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地理学科研究性学习也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为主导,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学生缺乏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的机会,导致学生的地理学科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不高,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也相对欠缺。
将地理学科的研究性学习引入初中阶段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分析其重要性和效果,以期为地理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重要性、理论探索、实践案例和效果评估的全面论述,进一步促进初中地理教育的创新发展,提高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1.2 研究目的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地理学习能力。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地理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研究性学习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以致用,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深入研究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可以为教育教学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推动地理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和效果,为推动地理教育改革和提高学生地理学习效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3 意义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
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深刻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
2. 正文2.1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究、实地调查等方式,深入了解地理现象、规律以及与生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精神。
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3篇范文)
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3篇范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计划书、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operating procedures, plans, blessing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3篇范文)【第1篇】地理研究性学习报告一、课题的提出1、概念的界定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看,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研究性学习地理
研究性学习地理研究性学习地理篇一:地理研究性学习饮食结构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一、课题研究背景本课题灵感来源于《舌尖上的中国》(转载于: :研究性学习地理)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其实饮食结构很大一部分是和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的,那地理环境又是如何影响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呢?这就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原因!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地理学科是一门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学科,对学生来说是个很有趣、很实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主要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减少,被动地学习使学生对地理失去兴趣和信心,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十分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
三、课题研究目标使学生由传统教育的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和简单应用,转变为一个具有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人,加深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热爱,并且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学生将来关注社会、服务于社会打下基础。
使地理课堂教学更贴合生活实际,为生活实践服务。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实地考察法、上网查询法、查阅法五、课题研究的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老师利用两周的时间讲解中国各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并可以适当的举一些饮食结构和地理环境的例子(例如:贵州、四川等地喜欢吃辣的习俗多与气候潮湿的地理环境有关),来增加学生的兴趣。
再者,老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查找资料的方法,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率。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这个阶段为期两个月,首先将班级分成6个人一组的研究小组,并设计研究方案,并分配研究任务,各小组可利用课余时间针对不同的地区进行资料的收集,还可以利用周末的时间进行实地的调查,并且每月召开一至两次会议共同研究探讨课题的实施情况,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及方法,互相交流学习体会。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每个小组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资料的汇总与整理后,每个小组派代表将小组调研成果进行展示,最后老师以会议的形式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并形成研究成果,进行申报!研究性学习地理篇二:地理研究性学习总结地理研究性学习总结本次地理研究性学习是关于人口迁移的课题,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此次研究活动中,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我们确定研究性学习的题目是《家族迁移史》,学生通过对家族成员迁移历史的了解,进一步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同时学生体会到地理与生活密切相关,生活离不开地理,地理来自于生活。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如何科学选题优秀获奖科研论文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如何科学选题优秀获奖科研论文教学实践表明,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
研究课题的选择和确定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将直接影响到研究性学习的方向和成败,还将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度。
因此准确、科学地确定一个课题或者研究方向,是研究性学习顺利开展的基础和前提。
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应该全方位、多方面地考虑选题的依据、原则以及学生实际,具体地说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善于捕捉和发掘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来源1.引用教材教材是学生进行地理学习的主要工具,学生所学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材,因此在教材中寻找课题可以让学生运用本身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降低研究的难度,使学生更容易完成研究任务。
教材中有许多研究性的活动,比如,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中的课题研究“月球基地是什么样子的”,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能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他们首先要了解月球表面的自然状况,通过学习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分析月球基地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生命保障条件。
这样不但把教材知识学以致用,还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
2.学生生活学校、家庭和社区是学生生活最主要的场所,蕴含着相当丰富的研究性学习素材和有价值的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对许多课题的研究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因此选取身边的素材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如一个班级的学生有些来自农村,有些来自城市,他们之间有着地域差异,可以联系城市与城市化进程做这样一个研究活动——“城市和农村,你以后会选择住哪里”。
这个问题比较实际,贴合学生生活,也许是他们以后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因为关切,所以他们各抒己见,说出了了解的,知道了不了解的,并且互相交换意见。
3.社会热门话题随着社会联系的日益加强,区域间的信息交流日益便捷,学生对社会焦点也更加关注,因此各种社会报道、热门话题不断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是那些似懂非懂的热点话题,它们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够强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初中地理学科研究范文
初中地理学科研究本文对初中地理学科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探讨该学科的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以期为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地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现实意义。
初中地理学科研究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其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认识。
因此,深入研究初中地理学科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教学理念1.学生为本: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2.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地理知识。
3.可持续发展: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设置1.课程内容:初中地理课程应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2.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注重层次性和衔接性。
3.课程拓展:结合时事热点,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地理知识。
2.案例教学:运用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
3.讨论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观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评价体系1.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
2.终结性评价: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检验教学效果。
3.多元化评价: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资源1.教材:选择符合新课程标准、具有权威性和实用性的教材。
2.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教学设施:充分利用多媒体、地理模型等教学设施,增强教学直观性。
教师素养1.专业知识: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地理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学术水平。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
思维,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研究性实践等活动,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方法和效果。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意义非常重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是被动
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缺乏主动探究和思考的能力。
而研究性学习则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实证、分析等方式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学习
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思维,为学生今后
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也非常多样。
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问题、引导讨论、设计实
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在学习地貌形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
观察、测量、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地貌形成的原因和机制。
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意义、方法和效果都是非常积极的。
在教学实践中,教
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提供问题、引导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和创新思维。
学生也应该积极主动地参与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
只有这样,才
能真正实现地理教学的目标,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知识,也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长和快乐。
学科教育论文 初中地理教学与研究性学习
学科教育论文初中地理教学与研究性学习一、初中地理研究性教学学习开展的必要性(一)可以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现阶段,部分初中地理教师并不注重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致使他们的教学水平停滞不前,没有得到充足的发展机会。
研究性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与学生成为学习的伙伴。
在这样的角色环境中,教师必须不断改进教学策略,不能沿用传统一味教授的教学模式。
这样,教师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这对于教师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二)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研究性学习讲求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可以按照自身的喜好、特长等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资助研究、探索,真正从兴趣出发,感受学习的快乐,真正意识到地理学科学习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认真学习地理科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掌握课程标准要求,而且发挥了地理科目的实际意义。
(三)可以有效地发挥地理学科的特点。
地理学科是一门注重平时积累的学科。
地理学科包含的领域十分广阔,并且地理学科中存在许多值得进行探究的问题,这就决定了地理学科开展研究性教学的必要性。
在地理学科中开展研究性教学,可以有效发展学生的探索思维。
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帮助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参与社会活动。
二、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实施办法(一)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密切关系。
孔子曾经说:“懂得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有积极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更好地自主参与学习。
因此,教师一定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教学提问内容设计,使学生在地理课堂中带着疑问进行学习,享受解决疑问的过程,体会学习的快乐。
初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研究论文
初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研究论文初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研究论文【摘要】初中的研究性学习方式体现主体地位,提倡素质教育所尊崇的“以人为本”的人本思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彰显其主观能动性,形成了“以人为本,改革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思想。
除了地理学科,研究性学习方式还以科学探究的形式渗透于各个学科之中,本文以“初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探究”为题,谈及笔者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够在地理教学领域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初中地理教学;实施途径;探究性学习实际上,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在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初中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主要运用的学习方式,但在研究性学习开展过程中却处处碰壁,摆在我们面前种种的问题。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展开研究性学习的意义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展开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展开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3.成功的背后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付出换来今天的成就,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展开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4.人文地理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展开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激发起学生关注社会的热情;5.地理学科情景交融、情智结合、可拓展性强、开发性强、自然与人文并重、知识与生活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展开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质和人文品质。
二、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性学习和其他教学方式、教学方法一样有其限定的局限性,我们在初中的课程教学当中提倡研究性学习,为了彰显该学习方式的稳固性和开放性以及多元化的特性、特点,当然,初中的地理学科同样不例外的选择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方式,旨在教师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并且以此为出发点,发挥研究性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显现他独有的优越性。
实际上,新课程改革为地理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充分体现它在初中教学工作展开中的地位。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在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
在对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学习目标和要求、探索性学习在初中地理教育中的作用、实践案例分析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了详细阐述。
结论部分总结了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成效,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好地认识到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和价值,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为地理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推动。
【关键词】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理论探索、实践、学习目标、探索性学习、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教学策略、成效、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初中学生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对于地理知识的渴望和探索欲望较强。
通过研究性学习,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思考、实地考察和团队合作等方式获得知识,从而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研究性学习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已经得到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认可和推广。
通过探索性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科成绩,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研究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意义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意义: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意义在于:1.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2.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4. 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意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初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意义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初中地理论文:初中地理实践型研究性学习初探
地理:初中地理实践型研究性学习初探一、方案设计1.目的意义①全面落实新世纪初中地理课改和素质教育精神,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地理知识学以致用;建立学习成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
②通过实际的地理观测与调查研究工作,使学生认识并初步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与过程;③培养与锻炼初中地理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等教学能力。
2.计划项目①初一年级:“家乡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调查研究”与“气象观测与分析”二项;②初二年级:家乡自然资源利用与评价调查研究一项。
3.组织领导①由地理教研组教师和泉州师院地理实习教师组成“研究性学习项目指导组”;②通过地理课教学,动员全年级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活动;③各年级组织部分学生组成“项目实施骨干学生组”或“地理兴趣小组”。
4.教学过程设计准备阶段:①制定活动计划,送交学校有关部门立项批准,做好活动的组织动员工作;②任课教师准备相关材料,设计与印发调查研究表格;③任课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提出活动要求,布置具体的活动任务。
同时选择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组成重点研究组,对其作进一步详细指导,并提出较深入的成果要求。
调查研究阶段:①学生根据接受的任务,按照研究性学习过程,展开资料查询、实地考察、访问调查工作。
教师跟踪部分学生,进行抽样检查与指导,积累学生调查研究过程的照片或录像资料;并根据普遍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指导学生开展活动;②学生完成调查访问后,进行室内作业资料整理、填写表格,结合所学的知识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成果交流与展示阶段:①教师汇集学生调查研究的成果,组织学生开展课堂的交流与讨论,尤其是针对家乡突出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展开讨论,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
教师针对学生项目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进行学习评价;②选择每个班级代表性作品,展示调查研究全过程的材料,面向全体学生展览与交流。
注:“气象观测与分析”项目在本校气象站进行,组织学生兴趣小组开展长期的气象观察与分析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地理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
那么,如何在地理课堂上进行研究性学习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1)创设问题情境阶段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图片、报刊资料、录像、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的情景,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主动地探索、加工处理信息并应用。
比如,上课前的预备阶段,教师播放优美的轻音乐(北国之春),配上与教材有关的画面、利用动画《蓝猫系列》、猜谜语的形式,创设问题情境。
(2)问题导学阶段
教师在课前要钻研教材,将教材中的各种图、表格及反映时代特色的材料,按照某一线索将知识重组(注意设计知识的过渡与总结)。
教师针对学生要掌握的地理知识,有意识地提供一些可读性材料,并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读材料(即可以是文字材料、也可以是图表、照片或地图,及相关的背景材料),通过对材料中呈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形成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如讲地球自转方向时,教师事先给学生提供资料:⑴关于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材料;⑵课件演示“傅科摆”;⑶多媒体演示卫星拍摄的地球自转的影片。
再如讲我国领土的纬度位置优越性时,提到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提供一些农作物在不同国家、地区的种类、分布及产量(资料来自互联网和报刊)。
(3)分组讨论阶段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益,小组的规模以4~6人为最佳,讨论中要求小组中每个成员都要简单地说出自己所作的分析及对问题的看法,供大家讨论、批评、切磋、补充,具体做法不拘一格。
可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供大家讨论,还可将自己分析问题过程中遇到的特殊难题提出来,让大家集思广益共同解决。
为使讨论充满活力、更好地激发成员的创造性思维,可以允许意见、见解有冲突、纷争,无需非达成共识不可(对于有纷争的问题记录下来可提交到下一阶段进一步讨论)。
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小组开始收集大量资料,从实践中获取大量的实证信息,并集中分析讨论,加工处理信息,形成初步结论。
由小组代表发言,师生集体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展开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相交流,启发,互相促进。
同时教师要加大教学“导”的力度,实施课堂教学活动化。
要做到“活”而不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仅要指导,更要引导。
如在学习《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一节时,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各组派代表发言,列出许多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人文方面的差异。
如南北方房屋结构的差异;南北方农耕制度的差异;南北方传统运输方式的不同;南北方饮食方面的差异;南北方人性格方面的差异;南北方人身高体态方面的差异;南北方文化上的差异等等。
学生对这些知识非常感兴趣,讨论的气氛也非常活
跃。
于是,再提问:造成这些差异的根源是什么?学生立刻联想到南北方截然不同的自然条件。
此时,趁热打铁,再次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空前高涨,学习气氛就会被推向高潮。
(4)知识拓展阶段
针对教材内容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开拓学生思维。
如学习《水资源》后,让学生设计广告用语来保护水资源;在学习《土地资源》后,采用角色反串的方式,假设你是市长,应该如何保护当地的土地资源?如果你是专家、学者或农民呢?
(5)教材小结阶段
教师应把教材知识形成网络,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教材,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实现地理知识的整合。
如水资源一节的知识结构:
该模式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注重了培养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语言表述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目的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认知和情感方面的成长,以适应将来信息化社会对人才合作精神和能力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学中,师生都要注意角色转换,如果学生仍然热衷于将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做一名旁观者,该教学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
学生只有真正地深入问题、主动参与、体验角色,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的价值才能被体现。
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可充当课程的组织者,监督问题分析、讨论情况;可充当情感的支持者,激励启发学生;可充当信息的咨询者,向学生演示、讲解、分析案例中的事实、图表、材料等;可充当学习的参与者,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并在实施中起主导作用;可作仲裁,解决各种争端;可作交警,使讨论回到预定的轨道上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