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公布日期】2007.08.21•【文号】•【施行日期】2007.08.21•【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2007年8月21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为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认识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维护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人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显著改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文化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为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力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市场的繁荣,同时对公共文化产品、基础设施、服务网络、资源配置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特别是广大农村和西部地区,文化设施还比较落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严重刁;只,农民群众以及城镇低收入居民、农民工等特殊群体文化生活还很匮乏,实现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任务十分艰巨。
对此,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分阶段地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抓紧抓好。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宝政办发[2013]39号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正文:---------------------------------------------------------------------------------------------------------------------------------------------------- 宝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宝政办发〔2013〕3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市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为巩固提升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进一步建立完善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文化发展水平,加快文化强市建设,实现我市“文化影响力走在西部前列”的战略目标,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以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前提,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基层和农村为重点,坚持政府主导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完善广覆盖、高效能、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推动我市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民生大提升。
(二)奋斗目标加强城乡统筹,突出软件建设和特色服务,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和重大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努力建设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率先在西部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为实现“六个率先”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也让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性变得前所未有。
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现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政府为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组织的制度和机制。
在我国,文化需求和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有待提高。
城市文化服务基础设施的不足、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文化服务供需失衡、文化服务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制约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二、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在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时,我们需要明确公共文化服务的理念。
公共文化服务理念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尊重公民文化权利,让文化从精英阶层走向民众。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该贯彻“差异性服务,多元化供给,发展性思维”的理念,实现多维度、全方位、全要素的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还应该赋予决策评估、业务规范、技术监管、管理改进等功能,形成合理、有效、可持续的文化服务机制。
三、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应该包括文化教育、文化娱乐、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等多个方面。
文化教育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基础教育、终身教育和职业培训。
文化娱乐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大亮点,包括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公园等。
文化传承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包括文化遗产保护、非遗文化传承等。
文化创新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应从文创园区建设、文化科技创新等方面重点推进。
四、公共文化服务的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当是包括各地文化遗产、文化艺术、新媒体文化平台等在内的一系列与文化有关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活动的有机结合。
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上,应该加强各方面的协调合作,形成文化公共产品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服务共享的格局。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还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便于全面有效地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活动。
五、公共文化服务注重的方向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应该注重以下两个方向:(1)大众化方向公共文化服务是应该服务于群众的,文化的惠民、民生化是文化服务的内在发展逻辑。
专家解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主要条文
专家解读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主要条文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制定本法。
本条是关于立法宗旨的规定。
一、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走过了10多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作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部署。
2015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奋斗目标。
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二、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群众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也要让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当前,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
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就是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补短板、强基础,从而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
优秀传统文化往往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下来,又在传承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职责。
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灵魂。
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公共文化发展,是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的核心要义。
五、坚定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
公共文化服务通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形式传播和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与认识党和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孕育而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追求,是人民群众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来源。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提高国民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必要性和措施。
一、加强文化设施建设要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需要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包括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的建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人群的文化需求。
同时,注重设施的普及和覆盖面的扩大,让公共文化服务真正惠及每一个公民。
二、提升文化服务质量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点在于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加强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提供专业的文化服务人员,他们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服务态度。
此外,需要丰富文化服务形式,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三、加大公共文化资源的共享力度公共文化资源是整个社会的共同财富,应该加大公共文化资源的共享力度。
一方面,可以建设数字文化馆,提供在线文化资源,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文化知识。
另一方面,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资源,使我们的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四、推动文化服务的社区化公共文化服务应当贴近人民群众生活,实现文化服务的社区化。
通过在社区建立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广场等设施,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服务。
此外,可以组织各类文化志愿者,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来,既能提高服务质量,又能增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参与感。
五、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充足的财政支持。
政府应当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提供充足的财政资金和政策支持,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文化市场的引导和管理,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
总之,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2023-11-06•引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原因分析•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方法与内容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当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法规、组织架构、设施网络、服务内容、资金投入等方面的问题。
0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问题政策法规不完善现有的政策法规没有完全跟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步伐,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难以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健康发展。
政策执行不严格有些地方存在政策执行不严格的情况,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法规现状设施建设不足在许多地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明显滞后,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设施使用率不高由于宣传不到位,公共文化设施使用率普遍偏低,造成资源浪费。
政府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不足,导致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无法全面开展。
资金使用不规范在资金使用方面,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资金使用不规范,甚至被挪用。
资金投入不足VS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导致资源分散,无法形成合力。
由于缺乏专业人才和设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普遍不高,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缺乏统一规划服务水平不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03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原因分析政策法规缺乏针对性现有的政策法规没有充分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和特殊需求,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未来发展恳请提高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近年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进一步提高文化事业发展水平,我们亟需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首先,我们需要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
公共文化设施是群众接触文化的最重要场所,对于提供文化服务起着关键作用。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大量的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等,但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公共文化设施缺乏、分布不均的问题依然存在。
因此,政府应当增加对这些地区的资金支持,加大建设力度,以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
其次,我们需要提升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多样性。
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内容,对于培养人们的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但当前,很多地方的文化活动过于单一,形式雷同,难以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因此,政府可以通过扶持文艺团体和文化企业,鼓励他们创作具有地方特色和艺术水平的作品,丰富文化活动的内容,提高其吸引力和影响力。
第三,我们需要加强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当前,我国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但由于各地的信息不对称和数据孤岛的情况比较严重,导致文化资源的流通和共享相对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文化资源平台,将各地的文化资源集中起来,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进行整合和管理,方便人们获取所需的文化产品和信息。
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文化人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
因此,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文化事业中去。
综上所述,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提高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我们应当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提升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多样性,加强文化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加强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充分认识加强公共⽂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公共⽂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从全⾯建设⼩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项战略任务,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化、建设和谐⽂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作报告》中强调,要“着眼于满⾜⼈民群众⽂化需求,保障⼈民⽂化权益,逐步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化服务体系。
”2007年8⽉,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共⽂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意见》,明确了公共⽂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标任务,提出要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络健全、运⾏⾼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努⼒建设以公共⽂化⽣产供给、设施⽹络、资⾦⼈才、技术保障、组织⽀撑和运⾏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化服务体系。
⽬前,全区⽂化建设与全⾯建设⼩康社会的⽬标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民群众的精神⽂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主要问题是⽂化基础设施⽐较落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化产品、⽂化服务供给不⾜,⽂化活动相对缺乏,城乡⽂化发展⽔平差距较⼤。
强⼒实施“⽂化惠民”⼯程,积极构建公共⽂化服务体系,改变⽂化建设与新时代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滞后现状,按照党和国家的⽅针政策,必须采取卓有成效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明确⽬标任务,强化⼯作措施,狠抓⼯作落实(⼀)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度重视⽂化⼯作。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化⼯作必须做到“五纳⼊”的要求,“把⽂化建设纳⼊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程,纳⼊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各级财政⽀出预算,纳⼊城乡建设整体规划,纳⼊⼲部晋升考核指标。
”⾼度重视⽂化⼯作,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化建设各项⽬标任务的实现。
(⼆)尽快建⽴健全⽂化建设考核评价体系。
建⽴⽂化建设⽬标责任制,把⽂化建设纳⼊到争创和巩固⽂化先进区、⽂化先进镇(街道)、先进村(社区)和创建⽂明城市、⽂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
建⽴健全区⽂化馆、图书馆和镇(街道)⽂化站、村(社区)⽂化中⼼的评价机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5.01.14•【文号】•【施行日期】2015.01.14•【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2015年1月14日)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下,我国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明显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改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呈现出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但是,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与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要求相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仍然有待提高。
在新的形势下,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有关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基层为重点,构建体现时代发展趋势、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
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于优秀文化资源的需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如何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展开讨论。
一、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首先,要加大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
公共文化设施是人们获取文化资源的重要场所,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
政府应加大投入,建设更多的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文化设施,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同时,要加强对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改造和维护,提高设施的可持续使用性。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其次,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是传播文化资源、便利人民群众获取文化信息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基层文化设施的支持力度,提升基层文化设施的服务能力。
此外,要加强互联网文化服务平台的建设,推动数字文化资源的共享和传播,让更多的人能够方便地获取文化信息和享受文化服务。
三、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同时,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创新。
文化产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
政府应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文化机构和企业创新经营模式,培育出更多具有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的文化产品。
同时,要注重培育文化创意人才,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加强文化服务普惠性和多样性另外,要加强文化服务的普惠性和多样性。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文化服务支持,推动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农村文化生活的丰富化。
同时,要注重推广本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文化服务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五、加强文化服务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融合最后,要加强文化服务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融合。
文化是人们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密切相关。
政府应加强文化教育的推广和普及,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标准范文(2篇)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标准范文____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决定》正式发布,要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获得感。
自此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和文化机构积极响应,投入大量资源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下是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总结了此时的进展和成果。
一、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资源2024年,我国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持续加大投入,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资源。
政府加大对文化场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不断扩大其面积和数量,提高了公众接触和利用的机会。
同时,政府还增加了对公共文化资源的采购和收藏,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二、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水平和便利性在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创新服务模式得到广泛推广,公共文化机构通过网络平台、移动应用等方式,提供文化资源的线上展示和获取渠道,方便公众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和参与文化活动。
公共文化机构还加强与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的合作,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和服务,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质量。
三、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为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2024年,我国政府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公共文化机构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学习。
政府通过举办培训班、研讨会、国内外交流等方式,提升公共文化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公共文化机构还积极引进和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更多具有吸引力和创新性的内容和活动。
四、加强社会参与,提升文化融合和共享效果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我国各级政府和文化机构积极鼓励社会参与,提升文化融合和共享效果。
政府支持和扶持各类文化团体和社会组织开展文化活动,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推动文化资源的共享和传播。
政府还大力推动文化服务资源的开放共享,降低公众参与的门槛,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范围和影响力。
关于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农村文化繁荣、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下面是一些建议,以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首先,应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投资。
政府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力度,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为农民提供更多便利的文化场所。
其次,要加强文化人才培养。
加强对农村文化人才的培养,引导青年志愿者、退休老教师等有文化背景的群体积极投身到农村文化服务中去,为农民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服务。
同时,也要加强对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培训和提升,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第三,要注重农村文化活动的创新。
鼓励农村文化工作者创新形式、内容和方式,举办更多具有吸引力和参与性的文化活动。
可以组织文化节庆,举办戏曲演出、书画展览、文化讲座等,让农民亲身参与其中,享受到文化带来的乐趣。
最后,要加强对农村文化需求的调研。
在文化体制改革中,要充分了解农民的文化需求和喜好,根据实际情况推出适合农村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切实提高农民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综上所述,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只有不断优化农村文化服务环境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才能让农村文化发展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保障。
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以下将进一步探讨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内容。
首先,要建立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通过完善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的布局,确保乡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全覆盖,让每个村庄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文化服务。
此外,应注重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在农村地区推动信息技术的普及,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化服务。
其次,要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
基层文化工作者是农村文化服务的重要力量。
新时代完善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
新时代完善我国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建议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水平,我们需要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
本文将从政策建议的角度出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建设一个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首先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改善。
政府应当增加对公共文化设施的投资,例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文化广场等,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政府还可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设施建设,通过PPP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对于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政府可以给予更多的扶持和支持,在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的加大对文化弱势地区的支持力度。
二、加强文化人才培养,提高文化服务水平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文化服务队伍来支撑。
政府应当加强文化人才培养,提高文化服务队伍的素质和水平。
可以加大对文化院校和培训机构的支持力度,培养更多的专业文化人才,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人才保障。
可以建立和完善文化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文化服务人员提供更多的专业技能培训机会,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可以采取鼓励政策,提高文化服务人员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文化服务事业中来。
三、加强文化普及和宣传力度,提升文化传播效果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需要加强文化普及和宣传力度,提升文化传播效果。
政府可以加大对文化普及活动的支持力度,组织和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文化普及活动,如文艺表演、艺术展览、文化讲座等,以提升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认知和体验。
可以加强文化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制定相关政策,支持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推广,提高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和传播效果。
政府还可以加大对公共文化机构的宣传支持力度,将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打造成文化宣传的重要平台和窗口,增强其文化传播功能和影响力。
关于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流动,城乡差距不断加大,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滞后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需要更多的文化服务,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时候迎合农民朋友的文化需求,实现城乡文化均衡发展。
笔者认为,加强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促进农村文明进步、推进农村可持续发展、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提高文化服务水平当前,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
首先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很多农村学校、小广场、图书馆等基本设施都比较简陋,不能满足人民需求。
其次,很多乡村文化传统都面临退化的风险,需要挖掘和发扬就是使用新设备、新素材技术来进行宣传。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投资,并且继续增加农村文化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以满足农民对文化和艺术的需求,使农民朋友真正享受到便捷的文化服务。
其次,应建立完善的农村文化服务机制,实现分级、分类、统筹发展。
在内涵上,相对于城市的文化服务体系,农村更应秉承文化多样性的原则,实现精品和多样化的文化服务。
采取的措施,应该是建立“以乡、村为单位”建立文化服务点,保证每个乡、村至少有一处文化服务点建设。
使得农村文化服务点村解决学习、娱乐和社交多方面需求,提升农村文化素质、掌握文化动态N,维护地方文化发展特征。
建言者们还认为,政府应该利用一些现有的资源,如乡镇教师资源等,开展文化教育培训,并加强对农村青少年的防沉迷工作,使得农村朋友在学生时代就具有丰富的文化教养及危险的意识。
三、加强与城市文化服务的互动与交流在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城市文化服务与农村文化服务的联动协调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城市和乡村文化服务应实现联动互通,实行相互支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和相互提升,推进城乡文化共建共享,促进乡村文化和城市文化融合,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城乡文化交流机制,使人们从城市到农村,从农村到城市能够都能够享受到便捷的文化服务。
山东省解读《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山东省解读《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山东省政府•【公布日期】2008.01.17•【分类】地方政府规章解读正文解读《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近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记者就《实施意见》的有关问题采访了省委宣传部负责人。
问:请谈谈制定《实施意见》的意义和背景依据。
答: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作出全面部署,强调要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必然要求,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等重要文件,从不同方面对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具体要求。
去年6月16日,中央政治局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
随之,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明确要求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按照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措施。
从我省的情况看,省委、省政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省第九次党代会把着力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提高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作为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内容,要求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在2024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和成绩。
我们充分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一、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在2024年,我们积极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优化布局,提升服务质量。
通过政府投入和社会资金的有力支持,大量的文化设施得到了新建和扩建,包括图书馆、博物馆、文化中心等。
特别是在乡村地区,我们加强了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让更多的农民群众享受到了优质的文化服务。
二、深化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和模式创新。
我们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和模式的创新,紧紧围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文化活动和服务项目。
通过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方式,提供了更多种类、更高水平的文化服务,涵盖了群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我们注重加强文化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通过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训投入,提高了文化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
同时,加强文化人才队伍的引进和流动,开展各类文化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机制,激发了更多人才的创新活力,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整体水平。
四、推动网络文化发展。
在2024年,我们不断推动网络文化的发展,加强了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
通过加强网络文化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丰富了网络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了网络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同时,加强了网络文化的法制和监管,提升了网络文化的质量和安全水平,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总之,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我们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的作用,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深化文化服务理念和模式创新,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推动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文化服务。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协调配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样、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面临着资金不足、人才短缺、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 同时,公共文化服务的供需结构不平衡、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也制约着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01 02
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可以 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优质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 的精神文化需求。
会力量的参与。
1
因地制宜,均衡发展。根据 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 当地特色的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实现均衡发展。
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以人 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提高 公共文化服务的针对性和有 效性。
改革创新,提升效能。推进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体 制机制创新,提高公共文化 服务的效能。
建设重点任务
01 02 03 04
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
通过制定和实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确保人民群众能够获得基本的、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 素质和文化生活水平。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
通过建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使人民群众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公共文化服务,提高公共文化 服务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 方案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背景介绍 • 建设目标与原则 • 建设方案与措施 • 保障机制与政策支持 • 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 预期成果与影响 • 后续工作安排与展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背景介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与意义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概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调节等多种主体共同提供 的,旨在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提升文化素质、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的 公共服务设施、服务产品和文化活动。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
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2024年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年份,也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时期。
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方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是推动文化事业发展、增强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重要保证。
本文将对202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进行总结和回顾。
二、工作成果回顾:1.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2024年,我们在县级及以上城市新增了50个文化馆、100个图书馆、200个文化艺术中心和500个乡村文化礼堂,不仅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普及率,也有效提升了文化服务能力。
此外,我们还注重改造和升级已有的文化设施,使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2. 丰富公共文化活动形式:在2024年,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多样化、全民参与的公共文化活动,如文化艺术展览、书画比赛、戏剧演出等,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
此外,我们还注重挖掘和传承本土的文化资源,加强了地方特色文化活动的开展。
3. 推动文化产品创新:2024年,我们聚焦公共文化产品创新,推出了一大批创新型文化产品,如数字阅读平台、文化创意产品等,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品种。
同时,我们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的创新创业,提高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
4. 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在2024年,我们重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建设,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选拔了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的文化服务人才,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水平。
同时,我们还注重加强文化服务队伍的培训和日常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5.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2024年,我们深化了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了文化管理制度和机制。
通过优化文化资源配置,实现了文化服务的规范化和统一化,使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便捷和高效。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 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还存在不平衡的问题,部分乡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相对匮乏,需要加强支持和改善。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文化服务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要求,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以下是我对此问题的一些建议。
首先,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投入。
当前,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政府应当加大对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投入,特别是对基层文化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提供积极的支持。
同时,政府还可以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以扩大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
其次,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公共文化设施是人们获取文化资源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积极引导私人企业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的投资和建设。
此外,要加强文化设施的规划和布局,确保公共文化设施的均衡分布,满足人们文化需求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第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和水平。
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
我们应当注重提高文化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文化专业人才。
同时,要加强文化市场的监管,保障人们获取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此外,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文化服务的融合,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为人们提供更便捷和多样化的文化服务。
第四,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与教育、科技、旅游等其他领域的融合。
文化与教育、科技、旅游等领域紧密相连,通过发挥各领域的协同作用,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和多元化的公共文化服务。
要加强不同领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构建起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领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机制。
最后,注重公共文化服务的民主化和普惠性。
公共文化服务应当面向大众,注重服务社会的每个人。
要倡导公众参与文化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中尊重公众的需求和意见。
同时,要加强对特殊群体的文化服务,包括老年人、残疾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为他们提供适宜的文化服务和精神需求的满足。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以下是一份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具体方案,旨在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促进社会和谐。
一、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1.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更多文化设施,尤其是文化艺术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等。
2.联合企事业单位,打造多功能文化广场,为市民提供展览、演出、演讲等文化活动场所。
3.发展数字文化设施,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等,方便市民随时随地获取文化信息。
二、丰富公共文化资源1.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鼓励艺术家和创意人才创作,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2.扩大文化进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艺术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3.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组织展览、讲座、演出等活动,让市民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
三、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1.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免费或低价提供文化产品和服务,让更多人享受到文化带来的乐趣。
2.制定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建立健全文化服务评价体系,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3.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提供在线图书馆、艺术欣赏、文化活动预约等服务。
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和普及化1.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乡村图书馆、文化广场等,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
2.发展多语言多元文化服务,为少数民族提供适应自身文化特点的文化活动和服务。
3.推广文化志愿者活动,吸引更多人参与到公共文化事业中来,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
五、加大公共文化宣传力度1.加强公共文化宣传,利用各类媒体和网络平台,宣传公共文化服务的意义和价值。
2.积极开展文化推广活动,组织文化展览、营销活动、文化旅游等,吸引更多人参与文化消费。
3.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最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共同参与和努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07]33号2007年12月6日)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精神,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新要求。
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发展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努力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任务,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全省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的新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充分认识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有步骤地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真正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
二、进一步明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努力建设和谐文化、弘扬中华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富有山东特色的先进文化,推动我省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发展,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坚持把建设重心放在基层和农村,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着力改善农村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网络,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能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本文化权益问题,为在新起点上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二)目标任务。
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相适应,按照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原则,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看电影、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加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
努力建设以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设施网络、资金人才技术保障、组织支撑和运行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东部及有条件的地区要先行一步、加快发展,到2010年建成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西部及经济欠发达地区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建设力度,基本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能力。
通过不懈努力,使公共文化产品和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基本满足全省城乡居民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
三、组织实施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三)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
以消灭广播电视覆盖盲区和增强覆盖效果为重点,扩大对农村广播电视的有效覆盖,建立以县为中心、乡镇为依托、服务农户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网络。
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县对乡镇广播电视的垂直管理运营体制建设。
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日常维护,确保有效运行。
加快全省高山发射台输电线路改造、省级光缆干线环路建设、省级微波线路数字化改造。
更新改造转播中央一套广播电视节目发射设备和转播省台广播电视节目发射设备,新增高效能电视发射机和调频发射机,中央、省台广播电视节目无线覆盖率达到96%以上。
在全省行政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基础上,到2010年全面实现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40%以上。
到2015年基本实现农村广播电视户户通。
(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以数字资源建设为核心,以基层服务网点建设为重点,以多种传播方式为手段,以共建共享为基本途径,进一步推进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
要加强资源镜像站建设和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做好对各级网点的组织协调、管理服务等工作。
各级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中心要统一制式,合理分工,充实完善设施设备,成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各级分中心、支中心和基层服务点。
结合数字图书馆建设,开发和建设“山东省文化艺术信息资源库”、“农村实用信息库”和“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库”,开拓文化信息资源,丰富文化信息内容。
加强资源配送和资源管理,将免费文化信息资源及时传送到因特网等媒体和基层服务点。
农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要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等相结合,实现共建共享。
到2010年,完成乡镇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站点改造提升,40%的村服务点成为规范化站点,由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省”发展成为“示范省”。
(五)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工程。
加快全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建立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综合文化站要实现:设施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其中多数达到800平方米以上;机构性质明确为公益性事业单位,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人员;功能布局和设备配套齐全,能够向广大群众提供图书报刊阅览、宣传教育、文艺演出、科普教育、影视观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服务和开展体育、青少年校外活动。
乡镇综合文化站要切实履行社会服务、指导基层、协助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职能,其业务由县(市、区)文化部门指导,日常工作由乡镇管理。
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行政村要建设文化大院,至少要建设100平方米以上面积的文化活动室;城市社区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向群众提供图书、报刊、文艺、娱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服务。
到2010年全省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文化大院或文化活动室、社区有文化中心。
(六)农村电影放映工程。
按照企业经营、市场运作、政府购买、农民受惠的原则,推进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服务体制的改革。
重塑农村电影放映市场主体,建立多种发行放映主体和多种发行放映方式相结合的新模式,形成不同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积极推动国有电影放映单位转企改制和院线制、股份制改造。
资助配备流动电影放映车和数字电影放映设备,建立公益放映补贴的新机制。
鼓励电影放映企业、电影放映专业户在完成政府购买任务的前提下,努力开拓市场,搞活经营。
做好农村电影拷贝配送工作,丰富电影片源,加强农村电影院更新改造,增加固定或流动放映点,加快推进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
到2010年实现全省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场电影。
(七)农家书屋建设工程。
农家书屋由政府资助建设,鼓励社会捐助,农民自主管理。
相关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有计划地稳步推进农村书屋运行发展。
每个书屋拥有一定数量的党报党刊和适合农民阅读的经济、科技、法律、卫生、文化类图书、期刊和音像制品,原则上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并定期予以更新。
要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把农家书屋建设与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结合起来,做到管理科学、服务规范、内容丰富、农民满意。
到2010年,在全省一半左右的行政村建成农家书屋,2015年覆盖每个行政村。
四、增强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能力(八)建立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以大中城市公共文化设施为骨干,以县、乡(镇)和社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为基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明确重点,分级推进,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文化利益的建设项目,形成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
--省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优化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骨干群体,加快山东省图书馆数字化改造,加快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及文博中心建设,省博物馆东迁后统筹改造山东省美术馆、山东省艺术馆、山东画院,规划建设山东演艺中心、山东书城,完成山东广电中心建设工程。
--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设区的市要按照国家一级馆标准,建设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和地志性综合博物馆。
有条件的市建设专业水准的大型演艺场所和影城。
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有大型标志性文化设施。
--县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全省改造、完善100个具有示范作用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
各县(市、区)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建设要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
经济发达县(市、区)建设现代化影剧院,文物资源丰富的县(市、区)建设地志性综合博物馆。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加大乡镇综合文化站设施新建和改、扩建力度,有条件的中心镇可建设适当规模的影剧院。
行政村要建设包含农家书屋(村图书室)在内的文化大院,并根据需要配置规模适当的活动广场。
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要提升档次、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便利居民。
要在城镇主要街道、大专院校、公共场所、居民小区规划建立党报阅报栏、售报亭。
各出版发行企业要按照普遍服务原则,加强农村出版物分销网点建设,政府给予适当扶持。
(九)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
健全各级各类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组织建设,完善服务公示制度和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各级各类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向社会公开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和服务程序,认真做好窗口接待、场所引导、资料提供和内容讲解等工作,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环境,为城乡居民提供优质高效、普遍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纪念馆、文化馆、文化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要尽可能做到免费或优惠向社会开放,对城市低收入居民、残疾人、未成年人、老年人和农民工等特殊群体实行免费或半价开放。
政府投资的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等要坚持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性质,不得企业化或变相企业化,不得以拍卖、租赁等形式改变其文化设施用途,已挪作他用的要限期收回。
要充分发挥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场所以及城市公园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作用。
(十)加强公共文化产品创作生产。
对具有山东特色和重要艺术价值的原创艺术产品以及民间艺术生产、传播给予扶持。
要结合扶持发展文化产业,引导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多生产优质廉价、安全适用的文化产品。
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增加广播电视、电影、图书、报刊、音像、电子出版物为农村服务的资源总量,增加农村节目、栏目和播出时间。
政府投资、资助或拥有版权的文化产品要无偿用于公共文化服务。
继续组织实施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重点抓好文学、戏剧、电视剧、广播剧、歌曲和文艺类出版物创作生产,进一步加强题材规划,努力在现实题材、革命历史题材、农村题材、少年儿童题材创作方面取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