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08章--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课件第八章(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课件第八章(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4bd66660011ca300a6c390e9.png)
目录
企业B
进入 不进入
企业A
进入 不进入
-20, -20 0, 50
50,0 0,0
由上表可见,当企业面对这样一种博奕的时候,先 行者优势就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一家企业一旦进入市场, 第二家企业就只能选择不进入的策略,除非它抱有“拼 个鱼死网破”这种非理性的经营观念。先进入市场,就 成为这个市场上垄断者,并可获取50万元的利利润;如 果有第二家企业进入,那么两家都要亏损20万元。
目录
对序列博弈的分析可以采用博弈的扩展形式来进行。 进入——-20,-20 进入—— 企业B (2)
企业A
(1) 不进入—— 企业B (3)
不进入——50,0 进入——0,50
不进入——0,0
博弈扩展形的求解从右端开始,企业A的最佳选择是进入这 个市场,而在此条件下,企业B的理性反应则是不进入。 目录
第三节 威胁与承诺 一、阻止市场进入的威胁 假定在一个市场中,已有企业经营,它是市场中的垄 断者。现在有另一家企业作为潜在竞争者,试图进入这一
市场。
目录
垄断者
商战 潜在进 入者 进入 不进入 -200, 600 0, 3000
默许 900,1100 0,3000
默许——900,1100 进入—— 垄断者 (2) 潜在进 入者 (1) 不进入—— 0,3000 目录 商战——-200,600
目录
囚徒困境应用:价格战(1)
2000年我国几家生产彩电的大厂商合谋将彩电价格 维持高位,他们搞了一个“彩电厂家价格自律联 盟”,并在深圳举行了由多家彩电厂商首脑参加的 “彩电厂商自律联盟高峰会议”。当时,国家有关 部门还未出台相关的反垄断法律,对于这种在发达 国家明显属于违法行为的所谓“自律联盟”,国家 在法律上暂时还是无能为力的。寡头厂商在光天化 日之下进行价格合谋,并且还通过媒体大肆炒作, 这在发达国家是不可思议的。
8章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8章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b901e1ff0242a8956bece436.png)
在彼此均不知对方选择的前提下
• 从A的收益看, ——策略1的最小收益为-20;策略2的最小收益为50 ,因此小 中取大为策略2的50 。 • 从B的收益看, ——策略1的最小收益为-30;策略2的最小收益为50 ,因此小 中取大为策略2的50 。
• 可见双方极大极小化策略的均衡解为 ——(策略2,策略2),虽非利益最大(纳什均衡),但也 非损失最大 ※一旦一方知道对方的选择,则双方的策略组合将形成纳什 均衡解。
占优策略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但纳什均衡 不一定就是占优策略均衡。
•
四、重复博弈和序列博弈
• 静态博弈: ——局中人同时决策或虽非同时决策,但后决 策者不知道先决策者采取何种策略的博弈。 ——每个参与者只参与一个策略的选择,一旦 每个参与者的策略选定,整个博弈结局即决 定,每个参与者不可能对博弈的过程施加影 响。 • 例子: ——囚徒困境、卡特尔
一、信息完全与不完全
• 信息充分 ——完全竞争市场合理配置资源的前提 ——价格能够真实地传递消费者偏好和商品质 量的信息,有效协调供求。
• 信息不完全 ——经济活动主体(个人或机构)不能充分 了解所需要的一切信息。
• 信息不对称 ——市场上买方与卖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 称的,其中的一方比另一方掌握更多的信 息。
二、博弈论的基本要素
• 局中人/参与人( player )
——参与博弈/对策并承担后果的利益主体
• 策略集合(strategy set)
——所有局中人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总和
• 收益/报酬/支付(pay off)
——局中人采取特定策略得到的结果。指在一个特 定的策略组合下参与人得到的确定效用水平,或 者是指参与人得到的期望效用水平。
例:卡特尔组织的博弈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 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3acd03e52e3f5727a4e962a1.png)
第8章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8.1 复习笔记一、博弈论1.博弈论与传统经济学博弈论本质上也是研究理性的经济主体的最大化行为,但比传统经济学更进一步,认为自己的效用(以及利润或收入)函数不仅依赖于自己的决策,也依赖于他人的决策。
现实的经济生活中,新古典经济学的两个基本假设均难满足:(1)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局中人之间往往是相互影响的,因此一方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对方反应,而这一扩张恰恰是博弈论主题。
(2)现实市场中,局中人间信息通常是不充分的。
2.博弈论的基本要素博弈论是研究在策略性环境中如何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的科学。
在策略性环境中,每一个人进行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都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
因此,每个人在进行策略性决策和采取策略性行动时,要根据其他人的可能反应来决定自己的决策和行动。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包括:(1)局中人:参与博弈(对策)并承担后果的利益主体,有时也称参与人。
(2)策略集合:指所有局中人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的总和。
(3)收益:指在每种策略组合情况下局中人采取特定策略得到的结果。
3.上策均衡和纳什均衡(1)上策:指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某一局中人都采取自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均衡指博弈中所有局中人都不想改变自己策略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上策均衡是指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每个局中人都选择了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所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
(2)纳什均衡:指参与博弈的每一局中人在给定其他局中人策略的条件下选择上策所构成的一种策略组合。
(3)二者关系:纳什均衡不一定是上策均衡,但上策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
如表8-1所示,该博弈没有上策均衡,(策略A,策略A),(策略B,策略B)都是纳什均衡,但不是上策均衡。
表8-1 纳什均衡4.重复博弈和序列博弈(1)静态博弈指局中人同时决策或虽非同时决策,但后决策者不知道先决策者采取什么策略的博弈。
动态博弈指局中人决策有先有后,后决策者能观察到先决策者决策情况下的博弈。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78f0271af45b307e971973d.png)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第1章导言1(简释下列概念:(1)稀缺答: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
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有限和人类欲望及需求无限之间的矛盾。
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的资源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从稀缺性出发,西方经济学一般认为,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任务就是:“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土地、劳动、资本品、技术知识)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消费。
”同时,对稀缺资源应从动态的观点来认识。
历史上,许多资源曾经被视为自由取用的资源,如空气、水,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人口的增加,人类需要的不断提高,也变得越来越稀缺。
(2)自由物品答:自由物品是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
自由物品是相对于经济物品而言的。
(3)经济物品答:经济物品即稀缺物品或供给有限的物品,是指人们不能自由取用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
经济物品在人类社会中是最重要的,但它的数量是有限的。
(4)生产可能性边界答:生产可能性边界是指社会使用既定生产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产品的最大数量组合。
也就是说,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技术知识和可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同时也可以代表可供社会利用的物品和劳务的不同组合。
生产可能性边界反映了资源稀缺性的特征。
(5)自给经济答:自给经济是指自己消费本身生产的大部分物品,只有少数商品用来交换。
如在原始社会中,人们消费本身生产的大部分物品。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模板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读书笔记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be5a377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4.png)
读书笔记
这是《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内 容摘录。
作者介绍
这是《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目录分析
第2章需求、供给 与均衡价格
第1章导言
第3章消费者行为 理论第4章Leabharlann 业和生 1产理论2
第5章成本理论
3
第6章完全竞争 和完全垄断市
场中价格和产
量的决定
4
第7章垄断竞争 市场与寡头垄
断市场中价格
和产量的决定
5 第8章博弈论和
信息经济学
第9章要素价格与收 入分配
第10章一般均衡与福 利经济学
谢谢观看
第11章微观经济政策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
第13章国民收入的决 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14章货币、利率和 国民收入
第15章国民收入的决 定:IS-LM模型
第16章国民收入的决 定:总需求—总供给 模型
第17章通货膨胀与失 业
第18章财政政策和货 币政策
第19章经济增长、经 济发展与经济周期
第20章国际经济学初 步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 (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目录分析 05 精彩摘录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读书笔记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习题
理论
习题
真题
部分
模型
国民收入
尹伯成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f5b3e7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1.png)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引言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分支领域。
博弈论研究决策者在相互影响的环境中作出决策的数学模型,而信息经济学则关注信息不对称对经济行为和市场结果的影响。
本文将对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进行介绍和讨论。
一、博弈论1.1 基本概念博弈论是由数学家冯·诺伊曼和经济学家莫里斯·贝克利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种分析决策制定者行为的数学方法。
博弈论涉及多个决策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每个决策者根据其他决策者的行为来制定自己的策略。
在博弈论中,决策者被称为“玩家”,玩家可利用数学模型来描绘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博弈论主要研究决策者在特定的决策环境下作出最优决策的方法。
不同的决策环境可以分为正和零和博弈。
正和博弈是指玩家的利益完全一致,而零和博弈是指玩家的利益完全相反,一方的利益得到的增加,另一方的利益就会减少。
1.2 博弈论的应用博弈论在现代经济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的定价策略和广告策略可以通过博弈论模型来分析。
此外,博弈论还可以应用于股市、政治决策和国际贸易等领域。
通过博弈论的分析,我们可以预测不同玩家的最优策略,并对市场结果进行预测和解释。
二、信息经济学2.1 基本概念信息经济学研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信息对决策者行为和市场结果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决策者通常无法获得所有相关的信息,而且有些信息可能被其他决策者所掌握。
信息经济学通过研究不完全信息的决策环境来分析决策者的行为。
在信息经济学中,主要包括代理理论、道德风险以及契约理论等概念。
代理理论用于研究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道德风险则探讨行为者的操纵和欺诈行为,契约理论研究经济交易中的合同设计和执行。
2.2 信息经济学的应用信息经济学在现代经济学中有广泛的应用。
在公司治理中,代理理论被用于分析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冲突和激励机制的设计。
在金融市场中,对信息的不对称和不完全的研究有助于理解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GameTheoryandInformationEconomics课件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GameTheoryandInformationEconomics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c96e2af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6.png)
而提出改造世界的方案,设计出各种在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保障市场有效运转的 机制是另一大贡献,甚至认为是更大的 贡献。
一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博弈论
给定信息结构,求均 衡结果 均衡理论 方法论导向 实证的
信息经济学
给定信息结构,求契 约安排 契约设计理论 问题导向 规范的
模型
隐藏行动的道德 风险
隐藏信息的道德 风险
逆向选择风险
信号传递和信息 甄别
委托人
地主 股东 住户 公民 社会 雇主 股东 原告/被告 雇主 保险公司
雇主 买方投资
代理人
佃农 经理 房东 政府官员 犯罪 雇员 经理 代理律师 雇员 投保人
工人 卖方
行动、类型或信号
耕作努力 工作努力 房屋修缮 廉洁或贪污 偷盗的次数 任务的难易/工作努力 市场需求/投资决策 赢的概率/办案努力 工作技能 感染爱滋病病毒
险模型
时
非对称发生在事前(签约前),逆向选择模型;
间
非对称发生在事后(签约后),道德风险模型。
研究不可观测行动的模型称为隐藏行动模型;
研究不可观测信息的模型称为隐藏信息(或知识)模型
隐藏行动的道德风险
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
高
接受
选择行动
提供合同
努力或不 自然
努力
代理人
低
委托人
代理人 不接受
某些可 观测的 结果
作为博弈者,最佳策略是最大限度地利 用游戏规则,最大化自己的利益;
作为社会最佳策略,是通过规则使社会 整体福利增加。
第六章 委托-代理理论(I)
一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二 信息经济学的分类 三 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思路和框架 四 对称信息下的最优合同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纳什均衡的应用-PPT精选全文完整版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纳什均衡的应用-PPT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3da64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75.png)
pi 2 ln Y ln N 2 ln N 1 ln n 1 ln y 1
p
N
n
2 ln Y
N
n
1 ln
N
N
n
2 ln
N
1
N n 1 ln n 1 N n 1 ln y 1
si
2 ln Y
2 ln
N
2 ln
n
2
ln
y
1
s
N
n
2 ln Y
N
n
2 ln
N
N
n
2 ln
n
2
p 2 ln y 3 ln y 6 2 ln y 3 y 6 4 ln y 4 ln 3 2 ln 2
s
4 ln y
4 4 ln y 8ln 2
s p 8ln 2 4 ln 3 2 ln 2 4 ln 3 6 ln 2 ln 81 ln 64 2 ln 9 8 0
y ,
6
2
ln
y 3
ln
y 6
每一期的消费量y1
2 3
y,y2
1 3
y
10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2024/10/15
b.社会效益最大化模式 假定以整个村庄的人对公地消费的总体效用达到最大化为目标,即公地问
题的社会最优问题。
ln c1
ln c2
2 ln
y
c1 c2
2
最优条件为:
c1
pi s
p
2024/10/15
16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比较的结果说明:
1 从社会整体上看,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消费管理
方式优于以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消费管理方式;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ppt课件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ad015a0960590c69fc3761e.png)
©&® by H. Q. Feng, CUFE
5/58
一、动态博弈的表述——扩展式
(2)博弈的扩展式表述包括以下要素: 参与人集合:i=1,…,n,此外,N代表虚拟参与人“自然” 参与人的行动顺序:谁在什么时候行动; 参与人的行动空间:在每次行动时,参与人有些什么选择; 参与人的信息集:每次行动时,参与人知道什么; 参与人的支付函数:在行动结束之后,每个参与人得到些什 么(支付是所有行动的函数); 外生条件(即自然的选择)的概率分布。 假定房地产开发博弈的行动顺序如下:开发商A首先行动, 选择开发或不开发;在A决策后,自然选择市场需求的大小; 开发商B在观测到A的决策和市场需求后,决定开发或不开 发。
该博弈的扩展式表述为:
©&® by H. Q. Feng, CUFE
15/58
一、动态博弈的表述——扩展式
进入者
进入
不进入
在位者
斗争 默许
(0,300)
(-10,0)
(40,50)
©&® by H. Q. Feng, CUFE
16/58
二、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有几个问题:
第一,一个博弈不止一个均衡,事实上,有些 博弈可能有无数个纳什均衡,究竟哪一个更合 理? 纳什均衡假定每一个参与人在选择自己的最优 战略时假定所有其他参与人的战略是给定的, 但是如果参与人的行动有先有后,后行动者的 选择空间依赖于前行动者的选择,先行动者在 选择时不可能不考虑自己的行动对后行动者的 影响。
©&® by H. Q. Feng, CUFE 20/58
二、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子博弈”的概念:从每一个行动选择开始至 博弈结束又构成一个博弈,称为“子博弈”。 如在进入者选择进入之后,在位者选择行动 开始就是一个子博弈。 子博弈需满足的条件: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8版)课后习题详解(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2ed6e4ac4a7302768e9939c7.png)
第8章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1.简释下列概念:(1)上策均衡答:上策均衡又称占优策略均衡,是由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的占优策略组合所构成的均衡。
因为在一个博弈里,如果所有参与人都有占优策略存在,那么,占优策略均衡是可以预测到的唯一均衡,因为没有一个理性的参与人会选择劣策略。
应该指出的是,占优策略均衡只要求每个参与人是理性的,而并不要求每个参与人知道其他参与人是理性的(也就是说,不要求“理性”是共同知识),这是因为,不论其他参与人是否是理性的,占优策略总是理性参与人的最优选择。
(2)纳什均衡答:纳什均衡是指这样一种策略集,在这一策略集中,每一个博弈者都确信,在给定竞争对手策略决定的情况下,他选择了最好的策略。
纳什均衡是由所有参与人的最优策略所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
也就是说,给定其他人的策略,任何个人都没有积极性去选择其他策略,从而没有人有积极性去打破这个均衡。
(3)静态博弈答:静态博弈指局中人同时决策或虽非同时决策,但后决策者不知道先决策者采取什么策略的博弈。
在静态博弈中,局中人同时选择行动,或者虽然不是同时,但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采取了何种具体行动,从而不能根据先行动者的行动来选择自己的行动。
(4)动态博弈答:动态博弈指局中人决策有先有后,后决策者能观察到先决策者决策情况下的博弈。
在动态博弈中,局中人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并且后行动者能够观察到先行动者所选择的行动,从而可以根据先行动者的行动来决定自己的行动。
相应地,先行动者知道其行动会影响后行动者的行动选择,从而在决定自己的行动时会把这种影响考虑进去。
(5)极大极小化策略答:极大极小化策略指参与者所采取的使自己能够获得的极小收入极大化的策略。
极小收入是指采取某一种策略所能获得的最小收入。
以表8-1的支付矩阵为例,A采取守的策略所能获得的最小收入是2,而采取攻的策略所能获得的最小收入是-500。
表8-1 极大极小策略就表8-1所显示的策略而言,若A、B两人都采取极大极小化策略,均衡的结果是守与退的策略,两人都分别获得2的支付。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第八讲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第八讲](https://img.taocdn.com/s3/m/883956ce4028915f804dc215.png)
16
比较荷式拍卖和第一价格拍卖:
在荷式拍卖中,竞标者确定一个愿意接受的最高 报价,喊价达到该报价,竞标者举牌。 同样的权衡也出现在第一价格拍卖中。 问题是:竞标者的最优报价是他对竞标物的实际 估价吗?
如果:竞标者的最优报价是他对竞标物的实际估 价,则即使竞标胜出,其净收益也是零。 降低报价,获胜的可能性降低,但净收益却会大 于零。因此,在这两种拍卖中,最优报价方式必 定是小于实际估价的。
19
在适当条件下,卖方采纳这四种销售方法的任何一 种,预期收入都是一样,这就是著名的收入相等原 则。 现实中,英式拍卖需要竞标者审时度势亲自报价, 第二价格拍卖则没有这种不便。 但是拍卖人有可能从中作假,如假装以竞标者身份 报一个较高的次高价。互联网的成熟,使得网上拍 卖可以在英式拍卖的基础上免除亲自出场的麻烦。 荷式拍卖和第一价格拍卖中,如果能探到其他竞标 者的估价,则可以从中获益。
10
人和自然博弈的标准式表达 自然
好天气 坏天气 水 路 陆 路
商 人
-7000 -10000
-16000 -10000
11
人和自然博弈的扩展式表达
水路
N
75%
-7000 -10000
-16000 -10000
12
商人
25%
陆路 水路 陆路
商人的期望收益
水路: (-7000)X75%+(-16000)X25%=
在位者(高成本)
默许 斗争
进入
40,50 0,300
-10,0 0,300
进入者
不进入
在位者(低成本)
进入者
进入
不进入
30,80 0,400
-10,100 0,400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https://img.taocdn.com/s3/m/c6b0ba87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d.png)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们在解释经济行为、市场互动和资源分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应用以及对经济学和社会科学的重要意义。
一、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博弈论是一个研究决策者在互相影响的情况下如何行动的数学框架。
在博弈论中,决策者被称为“玩家”,他们通过制定策略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博弈论的关键概念包括博弈、策略、纯策略均衡、混合策略均衡等。
在博弈论中,最著名的博弈是囚徒困境。
在这个博弈中,两名囚犯分别面临合作和背叛的决策,他们的最佳策略取决于对方的行为。
囚徒困境展示了合作和对抗之间的矛盾,也揭示了信息不对称在博弈中的作用。
信息不对称是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当某个参与者拥有比其他参与者更多的信息时可能引起的不对称情形。
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信息经济学是研究信息在经济中的传递、利用和影响的学科。
在信息经济学中,信息被视为一种商品,它会影响市场的运作、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
信息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不完全信息市场、信息中介、信息不对称和信息搜寻等。
在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关键问题。
信息不对称指的是买方和卖方在交易中信息水平不对等的状况。
当买方无法获得卖方所持有的信息时,市场可能出现失灵。
信息不对称也会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从而影响经济的有效运行。
三、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的结合与应用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在实际经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拍卖市场中,卖方和买方的策略选择会影响拍卖价格的形成。
博弈论可以帮助分析拍卖过程中不同策略下的均衡情况,从而指导参与者做出最优决策。
另外,在金融市场中,信息不对称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信息透明度不足可能导致市场波动和非理性的投资行为。
通过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可以更好地理解金融市场中的机制,规避风险并提高投资效率。
总的来说,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为我们理解经济现象、预测市场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理论支持。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__概述及解释说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__概述及解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ea7448d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6.png)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领域中两个重要的理论分支。
博弈论研究个体在决策过程中所面临的相互影响和竞争情境下所做出的最佳决策,而信息经济学则关注市场参与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的经济行为。
这两个领域都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经济中各种复杂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简单介绍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起源,然后探讨它们各自在实践中的应用领域。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讨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之间的联系,并通过一些实际案例来说明博弈论在信息经济学中的应用。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主要观点和发现结果,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一个关于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概述,并着重探讨它们之间的联系。
通过深入理解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参与者之间的行为模式以及信息不完全所导致的经济问题。
同时,本文还旨在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领域提供一个起点。
2. 博弈论:2.1 简介:博弈论是一门研究决策制定者在相互影响下作出决策的数学模型和分析工具。
它关注个体或组织之间的策略选择及其结果,并着重于分析和预测参与者采取不同行动时可能发生的情境。
博弈论源于经济学领域,但现已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包括政治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等。
2.2 基本概念:在博弈论中,最基本的概念是博弈,即参与者根据自身利益和目标做出决策的过程。
博弈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包含参与者、策略和支付函数的数学模型。
参与者通过选择特定的策略来实现其个人利益,并获得相应的支付。
常见的博弈类型包括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合作博弈涉及参与者之间进行合作以达到共同目标,并分享相应收益或成本。
而非合作博弈则侧重于各方追求自身最大利益,缺乏明确的合作机制。
其他重要概念包括策略型博弈、扩展型博弈和纳什均衡等。
策略型博弈中,参与者根据自身信息选择最佳行动;扩展型博弈则引入时间因素,考虑参与者在游戏的不同阶段作出决策;而纳什均衡指的是当所有参与者都采取最优策略时无法通过改变个人策略来获得更好结果的情况。
第08章--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2)全篇
![第08章--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2)全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6865c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b3.png)
2、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 给代对手的选择行为后,博弈方选择了选择了他
所能选择的最好策略(或采取了他所能采取的最 好行动)。 一般来说,上策均衡一定是纳什均衡,但并非每 一个纳什均衡都是上策均衡。 因为一个参与者的上策均衡对于其他任何策略而 言都是最优的。 而纳什均衡的前提条件是给定竞争对手的选择行 为。 所以,上策均衡是纳什均衡的特例。
古董(他们坐店收购时从来不先出价,卖猫的故事) 企业选择员工 保险销售
至少有一个人不知道其他人的支付函数,即形成 “不完全信息博弈”
1、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贝叶斯均衡 仍以市场进入为例。
在某些情况下, “极大化极小策略”所达 到的均衡也是一种纳什均衡。
例如“囚徒困境”中的两囚徒都交待的策 略。
四、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条件下,博弈方的 策略决定都是一次性同时做出。而在完全 信息动态博弈种,博弈方的策略选择是有 先有后。而且一般都会持续一个较长的时 期。
该条件下的策略及策略选择会有什么新的 特征呢?
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如“上 有政策、下有对策”等。
4、威胁与承诺的可信性
上面已谈过,有些威胁是不可信的。但有 些威胁是可信的。
一种威胁在什么条件下会变得可信呢? 例如: 两家生产冰箱的厂商均打算转产空调,其
得益矩阵如下:
两厂商的得益矩阵 厂商 1
空调 冰箱
厂 空调 20,25 80,28
这也是“两害相衡取其轻”。
该策略强调在所能选择的各种最小得益中 取得益的最大化。这被称为“极大化极小 策略”(Maxmin strategy)
如果博弈的双方都采取“极大化极小策 略”,则均衡解就是(1,1)。
这一解虽没实现一般意义上的利益最大, 却保证了利益不是最小。避免了可能遭受 的巨大损失。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6章 博弈论(game theory)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6章 博弈论(game theory)](https://img.taocdn.com/s3/m/68aea86931b765ce050814ca.png)
2)古诺模型- 纳什均衡
反应函数-已知对方的产量-自己的最优产量
广告博弈?
厂商乙
上策均衡
做 广 告 做 广 告
不 做 广 告
不做广告
厂 商 甲
30 20
30 50
50 20 40 40
第二节
信息经济学
不完全信息是指市场上买方与卖方所掌 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一方掌握的信息多一 些,另一方所掌握的信息少一些。有些市场 卖方所掌握的信息多于买方,而另一些市场 买方所掌握的信息多于卖方。 本节我们将就不完全信息下所导致的逆 选择(adverse selection)、败德行为 (moral hazard)等进行讨论,并探讨由这 些问题而产生的效率损失。
囚 徒 困 境(prisoner’s dilemma) 囚徒 B 坦白 囚 徒 A 坦白 抵赖 -3,-3 - 6, 0 抵赖 0,-6 -1,-1
•3、上策均衡
不论其他参与人选择什么战略,他的最优战略是唯一的, 这样的最优战略被称为上策均衡,也被称为“占优战略” (dominant strategies)。
四、如何解决不完全信息下出现的 问题
• 不同的市场上因非对称信息而产生问题性 质不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解决。可以 通过政府解决,也可以不通过政府解决。
逆选择-信号传递和信号显示 道德风险-激励相容和制度设计
逆选择的结果:劣弊驱逐良币-差的商品总是将 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二、败德行为
• 败德行为也称为道德公害,指在协议达 成后,协议的一方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 来损害对方的利益。败德行为产生的原 因是非对称信息。 • 败德行为是在承保人无法觉察或监督投 保人行为的情况下所发生的。解决的办 法只能是通过某些制度设计使投保人自 己约束自己的行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完全信息与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 信息不完全、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价格机制无法 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 例:旧车交易市场
逆向选择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掌握信息的一方隐藏信息
而导致交易另一方利益受损的现象。 例:汽车保险 健康保险
道德风险 由隐藏行为造成的一些交易参与人行为变得不道
德、不合理并损害其他交易人利益的情况 例:医疗保险 委托-代理关系
上策均衡和纳什均衡
上策均衡 指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某一局
中人都采取自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均衡指博弈中所有局中人都不想改变自己 策略的一种相对静止状态。 纳什均衡
指参与博弈的每一局中人在给定其他局中 人策略的条件下选择上策所构成的一种策 略组合。
上策均衡和纳什均衡
上策均衡-囚犯的两难困境(prisoner’s dilemma)
逆向பைடு நூலகம்择或道德风险的克服
信号显示(发信号) 三包服务 声誉、信用 证书 风险共担
合同设计 尽可能设计完备型合同
政府作用 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市场制度
极大极小化策略(max-min strategy)
极大极小化策略 为了避免最大的损失,一些局中人往往采取比
较保守的策略。即不管对方选择何种策略,自 己总是选择其所能选择的最坏策略中最好的策 略。即首先找出各种策略中自己能获得的最小 的收益,然后选择其中最大者作为自己的策略。
纳什均衡
策略1
A
策略2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08章--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
博弈论(game theory)又称对策论,是描述、 分析多人对策行为的理论,由棋弈、桥牌、 战争中借用而来,在经济学中应用广泛, 如在用来表现寡头间相互依存的竞争特点 便有其突出的优越性。
现代经济博弈理论始于1944年冯·诺依曼 (John Von Neumann)和莫根施特恩(Oskar Margenston)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
乙
坦白
抵赖
甲
坦白 -3 -3 0 -6
抵赖 -6 0 -1 -1
囚犯的困境
上策均衡和纳什均衡
• 纳什均衡 乙
策略A 策略B 甲 策略A 6 5 8 9
策略B 7 8 5 7
纳什均衡
上策均衡和纳什均衡
• 上策均衡-卡特尔困境 乙
合作 不合作
甲
合作
1800
1000
1800
2000
不合作 2000
1500
B
策略1 -20,-30
纳什均衡
策略2 900,600
100,800
50,50
一个假设的收益矩阵
极大极小均衡
信息完全和不完全
信息不完全 指经济活动主体(机构或个人)不能充分了解所需 要的一切信息。
信息不对称 指经济交易的双方对有关信息了解和掌握的不一样 多。
信息不充分的原因 ➢ 认识能力有限 ➢ 掌握信息的成本太高 ➢ 信息商品特殊 ➢ 机会主义倾向
威胁和承诺的可信性
在上例中,在位者希望进入者最后别进入。 但问题是他能否有效阻止对方进入。在位 者必须做出威胁(承诺),使进入者相信 其进入后,在位者就会采取断然措施(如 扩大生产规模,大销价),使进入者不能 获利。
在位者事先必须扩大生产规模的准本性措 施
潜在竞争者究竟进入与否,取决于其对进 入的成本和收益的分析。
博弈:多人决策过程
博弈论的基本要素
一些基本概念
参与者(player)(博弈方、局中人、对局者) 策略(strategy)与策略空间(strategy set) 结局(outcome) 报酬(payoff)(支付)与报酬函数(payoff
function):报酬矩阵(支付矩阵、得益矩阵、 赢得矩阵) 均衡(equilibrium)
卡特1尔00的0困境 1500
重复博弈和序列博弈
静态博弈与动态博弈 静态博弈指局中人同时决策或虽非同时决
策,但后决策者不知道先决策者采取什么 策略的博弈。
动态博弈是指局中人决策有先后,后决策 者能观察到先决策者决策情况下的博弈。
进入者
在位者
400,500 -100,100
0,3000 市场进入博弈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