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福建商贸流通业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浙江福建两省商贸流通业
的调研报告
2012年5月中下旬,由××带队,调研组赴浙江、福建两省对其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学习,分别与省、市、县商务部主管部门及企业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实地考察了一些大型流通企业、福建“三合一”猪肉追溯体系建设情况和社区便民市场,总体感觉,浙、闽两省在商贸流通业发展方面各有特点,有许多经验和做法,给调研组很深刻的启示。
一、基本情况
浙江省:浙江是流通大省,市场两头在外,全省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流通业的发展。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积极采取规划、政策等有效措施促进流通业发展,初步形成了现代流通方式和传统流通业态协同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流通业同步推进、“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互动、城乡一体化进度不断加快的发展格局。同时,浙江也是民营经济大省,中小企业是商贸流通行业的主体,全省75%的GDP、76%的进出口总额是民营企业创造的,90%的新增就业岗位是民营企业提供的。全国40%的民营企业由浙商创办,全国500强企业,浙商占144席。
2011年,全省年末常住人口5463万人,生产总值为32000亿元(人均GDP58665元),财政总收入5925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931亿元,总量居全国第四,分别是我省的1.3倍、2.3倍和3.1倍。批零贸易和餐饮业增加值约占全省GDP
的12%,是浙江省国民经济的第二大产业部门。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7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071元,分别是我省的1.7倍和2.6倍。
全省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212家,全年有形市场成交额1.45万亿元,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705个,超十亿元的市场210个,其中超百亿元的市场25个。城市商业设施比较完善,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网点200家,基本实现县级以上城市全覆盖,100多条集购物、娱乐、休闲、餐饮于一体的现代商业综合体相继建成,全省已有8个地市建立了综合性社区服务平台;农村消费网络基本实现乡(镇)连锁超市全覆盖,全省2900余个行政村累计建设27780个日用品连锁店,20000个农资连锁店。196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2245家农贸市场年交易额分别达到1600亿元和1900亿元。在商务部争取的“早餐工程”、“家政服务”、“电子商务”、“再生资源”、“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综合行政执法”、“中华老字号”等各领域的项目数量位居全国前三名。
福建省:2011年,全省年末常住人口3720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410.21亿元,财政总收入2596.1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168.77亿元,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90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79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除财政收入外)平均是我省的1.5倍。
福建省的商贸流通行业管理职能在省经贸委。到2011年,
在全省已建成省级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323家,社区便利店531个,建成10个标准化农产品批发市场和100个城乡集贸市场。
二、做法和特点
浙、闽两省商贸流通行业管理工作富有新意,各有特点。在省、市政府积极的财税政策支持下(到2011年,两省用在商贸流通行业方面的财政资金各增加到近1个亿),浙江省全面系统地推进“三体系一工程两机制”建设。“三体系”即建立生活性商贸流通体系,健全生产性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一工程”即实施商贸流通业竞争力提升工程;“两机制”即建立高效的监测预警机制,完善商务信用和行业监管机制;福建省相对于浙江省对商贸流通行业全面系统的管理工作,其重点在把商贸流通产业作为民生保障工程,特别是在“菜蓝子”工程建设方面卓有成效,通过推进“大棚蔬菜、平价菜店、流通体系”三项建设,建立“省级城市副食品调控基地”,稳定城乡蔬菜市场供应。建立猪肉追溯“三合一”管理体系,即屠宰企业监控、肉品质量追溯、12312举报投诉服务系统集成建设,保障肉品质量安全,是目前全国生猪定点屠宰行业管理工作的样本。其具体做法是:
1、围绕消费促进和升级,完善生活性商贸流通体系。一是在消费服务网络的网点布局上,积极推进以社区标准化超市(便利店)、标准化菜市场和“菜篮子”专营店、快捷维修、早餐门店等生活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
展品牌产品连锁专卖店,有序发展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大型超市等大中型商业综合体,推动日用消费品市场商场化改造,提升、改造一批商务休闲、旅游休闲、夜间休闲的特色商业示范街,推动不同层次消费便捷、服务优良的生活消费集聚区建设;二是在经营业态上,提升传统零售业,鼓励发展电子商务,规范电视购物、直销等无店铺销售模式,加快发展城市统一物流配送服务;三是在服务内容上,规范“购物节”、“美食节”等促销方式,完善售后服务措施,完善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2、围绕工业经济发展和提升,健全生产性商贸流通体系。一是鼓励有条件的工业企业整合品牌、产品和服务等资源,建立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销售服务的电子商务系统,通过直营或特许加盟的方式,建设自主品牌连锁专卖网络,延伸销售网络终端;二是推动一批消费者认可、质量好的品牌产品进入大型商场开设专柜,推动工业产品分销渠道由批发市场向百货专柜和专卖店等品牌营销方式转变;三是积极引导国内外大型零售企业在当地设立区域总部、采购中心和物流中心,组织适销对路的当地产品进入国内外零售企业采购网络;四是完善工业园区、城市居民社区、乡镇所在地和较大的行政村回收网点布局,发展网络收废、电话收废等新型回收方式,培育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形成以回收网点为基础、集散市场为依托、龙头企业为骨干的“三位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四是鼓励专业化
的生产资料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及金融信息服务企业合作协作,针对特定行业建立统一的生产资料购销网络和现代化仓储物流设施,完善产供销物流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形成上下游有机融合的供应链,推进生产性商贸服务集聚区建设,建立通畅高效的工业品流通网络,形成与全国市场有效衔接的一体化布局。
3、围绕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农村现代商贸流通体系。一是完善农村消费市场网络。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农村连锁超市(农家店),提高农村连锁网点(超市、农家店)覆盖面。整合农村商贸流通资源,推行“一网多用”,发展农村综合商贸服务社,融合农资、药品、图书、音像和社区服务等经营内容,提高农村商业网点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创新农村物流配送方式,支持商贸企业采用公交车搭货、上门提货和农产品易货等配送方式,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农村商品配送率。建设“农村电子商务网”,推动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发展;二是完善农资供应网络。支持农资流通龙头企业健全农资检测和监督机制,发展农资连锁(农资店)经营,完善售后服务。发展大型农机租赁、农资和农产品易货贸易等服务模式,建立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统一定价的现代农资流通体系;三是拓展农产品流通渠道。培育贸工农一体化、内外贸相结合的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改造升级产业带动明显的大中型产地和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农产品展销中心、仓储中心和冷链物流配送中心,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