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礼:《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
科举制度的书籍
科举制度的书籍推荐及简介
1.《中国科举史》: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国科举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历史,是作者三十多年研究科举史的心得,堪称是国内科举史研究的总结性著作。
2.《宋代科举社会》:是台大历史系教授梁庚尧的名作,多次再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影响力。
3.《明清科举制度与文治》:系统梳理了科举制度程式的演变过程,重点分析了明清科举制度与文风养成、士林好尚、官场生态等方面的关系。
4.《科举学新论》:引入和运用跨学科研究方法论探究科举学的独特研究对象及范畴、学科性质和学科体系的规范化问题,从理论上论证科举学作为一门跨学科学问和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5.《科举前史:九品官人法研究》:是宫崎市定的名作,对科举制度的前身——九品官人法进行了深入研究。
以上这些书籍,不仅可以让你更深入地了解科举制度的历史和演变,也可以帮助你理解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 1 —。
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第一篇: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一、古籍:1.《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2.《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一版;3.《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一版;4.《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5.《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6.《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7.《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8.《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9.《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10.《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 11.《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12.《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13.《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14.《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第一版;15.《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16.《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17.《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18.《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19.《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 20.《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21.《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22.《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23.《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24.《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25.《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 26.《山海经》战国·佚名 27.《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注28.《大唐西域记》唐·玄奘29.《逸周书》战国30.《国语》战国31.《战国策》西汉·刘向集录 32.《华阳国志》晋·常璩 33.《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34.《史通》唐·刘知几35.《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 36.《唐会要》宋·王溥 37.《唐六典》唐·李林甫等 38.《通典》唐·杜佑39.《文献通考》元·马端临40.《读通鉴论》清·王夫之41.《廿二史劄记》清·赵翼 42.《贞观政要》唐·吴兢 43.《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44.《续资治通鉴》清·毕沅编著45.《三朝北盟会编》(初校)南宋·徐梦莘 46.《文史通义》清·章学诚47.《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咸宾录》[明]陈诚著周连宽校注 48.《利玛窦中国札记》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何兆武校 49.《宋高僧传》(上下册)[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50.《五灯会元》(全3册)[宋]普济编,苏渊雷点校二、专著:1.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十卷本),人民出版社1996年。
台湾的科举学
不足 , 著作 的质与量都受到局限 ; 在1 9 7 0 -1 9 7 9年期间 , 总体 比起前期有增 长 , 尤 其是 专书 的出版 量, 有长足的进步 ; 在 1 9 8 9 -1 9 8 9年期 间 , 相关 部 门对 撰作 、 出版 相关 书籍 的努 力颇 为 明显 ; 在 1 9 9 0 一 ~ 1 9 9 9年期 问 , 值得注意 的成果 、 学 者相 当多 , 学位论 文 的主题 也 比先前 更具 焦点 、 深入 ; 在
刘海峰科举学的世纪回顾1中国大陆科举研究的发展与演进旧3何忠礼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1郭培贵二十世纪以来明代科举研究述评h1陈兴德二十世纪科举观之变迁部份章节刘晴和胡凡文化史视域下的科举研究述评1992年2007年1黎晓莲近百年以来八股文研究综述j方宪近十年国内关于科举与文学的研究综述1等
2 0 1 3年 第 6期 ( 总第 2 2 0期 )
对科 举 学范 畴 的认 知 , 外 围范畴 的界定 , 仍存在灰 色 的区块 , 故科举 研 究论著 的认定 与统计 , 难
以精确 、 一致 , 也是 势 所必然 。笔 者学 养有 限 , 不过 是近 年 在 明清科 举 领 域 略 曾 留心 。不论 是 资料 的搜集 还是评 析 , 定有 疏漏 不 足 之处 , 尚祈 大 雅君 子 , 不 吝 指正 。以下 仅 就 笔 者 搜 寻所 得 , 除早 期
2 0 0 0年之后 , 科 举研 究更为蓬 勃 , 研究成果琳 琅满 目。回顾台湾 6 o余年 来的科举研 究 , 可看 出科
举研 究不论在 质或量 上 , 都呈现 出逐年兴盛的现象 。这与研究环境 的提升 、 资源 的丰沛 、 海峡两 岸
科举 古籍 文献 的 广 泛传 播 密 切相 关 。
2020-202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七校九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2020-2021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七校九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试题数:34,满分:1001.(单选题,2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和200多块骨化石的发现,证明了从猿到人中间环节--直立人的存在。
这说明()A.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B.化石对研究人类进化具有重要意义C.北京人会打制石器D.考古发现是了解国家产生的重要证据2.(单选题,2分)考古学家在距今约6000年的某遗址中发现了碳化粟粒,据此推断该遗址可能是()A.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D.夏朝遗址3.(单选题,2分)能见证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是()A.B.C.D.4.(单选题,2分)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070年是()A.公元前20世纪前期B.公元前20世纪后期C.公元前21世纪前期D.公元前21世纪后期5.(单选题,2分)春秋后期,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和深耕细作创造了条件的是()A.磨制石器和骨耜的出现B.铁制工具和牛耕的出现C.曲辕犁和筒车的出现D.青铜工具的出现6.(单选题,2分)从商鞅变法到嬴政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交战65次,其战果如表。
这一战果取得的直接原因是秦国()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C.鼓励耕织D.奖励军功7.(单选题,2分)“孔子开中国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是将贵族学传播到民间的第一人。
”得出这一说法是因为他主张()A.道法自然B.有教无类C.为政以德D.以法治国8.(单选题,2分)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烙印”。
这里的“烙印”是指()A.分封制B.中央集权制度C.三省六部制度D.行省制度9.(单选题,2分)如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人们对孔子和儒家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
其中,与乙所示状况的出现有关的是()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科举取士10.(单选题,2分)为解决表中反映的问题,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表人口(万人)辖郡(个)中央450 15封国850 39B.铸造五铢钱C.北击匈奴D.盐铁官营11.(单选题,2分)“加强了西域、中亚地区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使汉文化传播到了西方,西方的文化也传到了中原。
何忠礼宋代殿试制度述略
建议阅读:何忠礼《宋代殿试制度述 略》,载《中国史研究》1988年第1期。
(二)考试规范上:建立糊名、誊录,制度 更加严密 主要建立了别头、锁院、糊名(弥封、 封弥)、誊录。其中糊名、誊录最为重要, 是我们介绍的重点。
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 欧阳修指出:
糊名、誊录而考之,使 主司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 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故议者 谓国家科场之制,虽未复古法,而便于今 世,其无情如造化,至公若权衡,祖宗以 来不可易之制也。(《欧阳文忠公集》卷 一一三《论逐路取人札子》)
通学。一方面,每一制度,必前 有所因,无可凭空特起,此须通 古今;又一方面,每一制度,同 时必与其他制度相通合一,始得 成为某一时代、某一政府之某一 制度,此须通彼此。
做学问必选一典籍为基 蒙 础而精熟之,然后再及其 文 通 他。……治史则当以《文献 通考》为基础。 豪迈 高明
(二)研究状况 大陆地区:朱瑞熙参加《中国历史大辞 典· 宋史分册》有关科举名词的解释;张希清著 有《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并发表了不少论文; 何忠礼出版了《科举与宋代社会》一书;龚延 明等主编有《宋登科记考》。文学界的祝尚书 《宋代科举与文学考论》、林岩《北宋科举考 试与文学》等。 港台地区:李正富《宋代科举制度之研 究》;金中枢主要用力于北宋科举制度的研究; 李弘祺《宋代官学教育与科举》。
宋朝出现糊名、誊录与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 有关。唐朝时的科举制度还带有很强的荐举制的 特点,所谓“通榜”(“行卷”)、“公荐”, 权、情、私还很重,这与当时士家大族的力量很 盛有关。经过唐末五代的冲击,到宋朝,士家大 族势力大减,寒门庶族上升,他们的利益要保障, 就需要与权、情、私做斗争,建立起更为严密和 公正的考试体系,从而更为完善。
山东省2020年(春秋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新版)
山东省2020年(春秋版)高一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
(共20题;共58分)1. (3分)《新唐书》记载:“后(武则天)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人(秋仁杰与王方庆)同辞对曰:……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拊(新死者附祭于先祖)姑。
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
”由此看出,促使武则天“感悟”的主要因素是()A . 宗法制B . 等级制C . 分封制D . 君主制2. (3分) (2019高一上·合肥期中)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A . 丞相B . 郡守C . 刺史D . 知州3. (3分) (2020高三上·承德月考) 何忠礼先生认为:“科举制度在唐时尚属初创,卿大臣有权公荐举人,取士之权一归有司,新老士族仍可凭借其政治、经济优势和传统的社会地位,继续把持取士大权,科场成绩好坏,并不能成为录取与否的主要标准。
”可见,他认为唐代的科举制()A . 强化了中央集权体制B . 受到社会现实的制约C . 违背了时代发展潮流D . 打击了门阀土族势力4. (3分) (2017高一上·榆林期中)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A . 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B . 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C . 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D . 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5. (3分) (2019高一上·双鸭山期中) 在古代中国,“国”和“家”对统治者而言是紧密相连的,家是小的国,国是大的家。
体现这一观念的制度是()A . 禅让制B . 宗法制C . 郡县制D . 行省制6. (3分) (2019高二上·荆州期中) 西周共12代13王,除孝王外,其余12王均为嫡长子。
论隋代察举制向科举制的转变
论隋代察举制向科举制的转变◎周 奇 金滢坤内容提要 隋代选举制度经历了一个前后转换的过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继承和发展了南北朝以来的察举制度,实行分科举人,创设了新的科目。
在察举向科举制度演变的过程中,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秀才、明经等察举科目,在隋代开始向秀才、明经、孝廉等科举科目演变。
新创的进士科是隋代政治变革的产物,与秀才、明经等一起构成隋代科举制形成中的重要一环。
隋代察举特科在继续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等科目外还新设立数量可观的新科目,这些新科目也演变成制举科目。
随着科举考试进用与投牒自进制度在隋代最终成型,隋代完成了察举向科举的转变。
科举不是具体起源于某一科目创设,而是一个整体性的制度演进。
关键词 隋代 察举 科举〔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2)05-0129-12 隋统一中国之后,正是为了扩大王朝的统治基础,加强中央集权,才废除九品中正制,下诏实行察举选人,科举随之孕育而生。
无论察举还是科举,在唐人眼中都是贡举,都是选官取士的选举制度。
作为一种制度变迁,科举制产生是不可能离开路径依赖的,这方面有学者探讨了察举与科举的关系。
如唐长孺揭示了南北朝秀才、孝廉科逐步发展为隋唐进士、明经科的源流关系,点出了严格考试和投牒自举萌始于当时察举制的史实。
①关于察举制度的演变,阎步克全面讨论了察举制向科举制演化的诸多环节,以察举的中心环节从举荐转至考试,标准从甚重孝悌、吏能转为重经史文学等知识检验,长官的举荐从权力变为责任,考试程式的严密化、规范化,自由投考已出现萌芽,学校与察举的结合日益紧密,入仕、铨选与考课的区别日益清晰,这七个方面证明了在南北朝后期进一步发展了的察举制形态中,科举制萌芽于察举制中。
②要考察隋代的选官制度变迁,就必须考察察举制,离开察举就无法探寻科举之起源与演变。
关于科举起源各家说法有差异,主流认为是在隋唐时期。
③学界对科举制度的描述和界定有很多,大致有这么几种:(一)分科举人说;(二)按科取士、考试进用说;(三)多要素说;(四)广义和狭义说。
南宋的礼部贡院与省试
南宋的礼部贡院与省试何忠礼【摘要】科举制度虽然开始于唐朝,但正式形成是在宋朝,所以宋朝科举对后世的选举制度影响最为深远.省试(类同于明清时期的会试)是科举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自唐代至北宋,礼部贡院一直没有固定的场所,这给省试带来了许多不利因素.南宋建立后,开始有了独立的礼部贡院,意义重大,也为元明清三代所仿效.南宋礼部贡院在现今杭州的延安路以东,中山北路以西,凤起路以南,观巷以北的区域内,面积约五万多平方米.省试考官有帘内官(直接参与试卷的考校)和帘外官(负责封弥、誊录、对读、巡舖、监门和从事行政事务)的分别.他们分工明确,防弊措施严密,以确保实现公平取士的原则.这也是宋朝所以能够人才辈出,知识分子对这个政权有着较大向心力,从而具有强大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期刊名称】《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8(000)005【总页数】11页(P82-92)【关键词】南宋科举;省试;礼部贡院;帘内官;帘外官【作者】何忠礼【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历史系,浙江杭州31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691.3科举制度是一种以投牒自进为主要特点(区别以往的察举制度),以考试成绩高低为录取或黜落唯一标准,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的选举制度。
换言之,只有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制度,才是完全意义上的科举制度。
鉴于这种认识和界定,笔者认为,科举制度虽肇始于唐,但得到完全确立的时间,却是在经过一系列科举改革、彻底铲除了察举制残余的宋朝。
①具体论述,参见何忠礼:《科举制度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起源于唐》,载《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
科举制度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实行时间最长、制度最严密、取士人数最多、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最大的选举制度。
科举制度与经学、史学、文学、政治学、人才学、民俗学、社会学等各种学科的关系十分密切,由此衍生出来的研究课题很多。
因此,深入研究科举制度,可谓任重道远,意义重大。
本文所要论述的内容是有关南宋临安的礼部贡院及省试等问题,虽然仅是整个科举的一个方面,但对认识其他朝代的相关问题,可能会有一些帮助。
关于王十朋精神的对话
台 ,而 庶族地 主登上 了历史舞 台 ,明显成 为 当时统治阶级 的一个 基础 ,他 们再也 没有特殊世 袭的政 治特 权背 景,必然要在政 治生 活中把 握 自己的东西 。我们 可 以看到 ,他们在经济 方面有 很大的发展,包括王十朋在诗歌 里面说到 , “ 赖有先人二 顷田”。 这 个实际上奠定 了庶族 地主阶级 的经济基础 。作为庶族地主阶级经济基础 的奠定,他在 经济上、政治上都 要谋 求 自己发展 ,也 就是说 ,既要从事物质 生产,也要从事精神 发展 。那么,我们说,宋代实际上是一个科举
社会 ,你要在发展方面获得 更大的空间 ,必然要打通科举道路 。王十朋所走 的路就是耕读之路 。
董倩 :今天在座 的很多人都不是专业 了解 历史的 ,他们都很想 了解 一下,我们为什么要纪念王十朋 ,所 以
3 6
衡 水学 院学报投稿平 台: h t t p : / / h s s z . c b p t . c n k i . n e t /
的人物 。
董倩 :葛教授您呢 ? 葛金芳 :最近这 1 0 多年 ,我从事南宋方面 的研究 ,因此对南宋政 治经济 文化有 所了解 ,王十朋在南宋初
年 ,在 高宗后期和孝 宗前 期,是地方清官里 比较 出色的一位 。孝宗 时代应该说 是南宋 从战乱走 向和 平,整个社 会 氛围从主权退让走 向奋发图强 ,经济上也 从战乱破坏走 向慢慢恢复 。在这样 一个 时代,像 王十朋 这样的地方
地考 上 了。如果他考 不上的话他会 怎么样 ?何先生 您是这方面 的专家 ,您说说 ,4 6岁 了还高考呢 ,这 日子混
〔何忠礼〕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
其时特见尊重 结论谓 考试之实 是经过考证 唐的记载
以为全国人民出仕之唯一正途
台湾学者卓遵宏在全面比较诸说后 却未见进士科之名
应以开皇七年之说较可信 ∀ 0
何忠礼否认隋代有进士和进士科之说
他的理由亦有二 也未见进士科 人 可
一是遍考 5隋书6 和隋代文献 除杨纂的进士身份
虽然记载了开皇和大业中所举的众多科名 因文献阙如 无从查考外 其余
尚二说纷Βιβλιοθήκη 他认为考试制度和进士科的出现 实始于隋 故溯源厥始 确定于唐 ∀ 0 后来
而隋代取士已 / 有公同考 故谨慎重作结曰
仅具刍形
他 又 在 5中 国 考 试 制 度 史6 一 书 中 再 次 重 申 了 / 肇 基 于 隋 0 的 理 还指出隋有进士科皆有明文 已为完形之考试制度 因而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是 同时反对以进士科设科年代 确定于唐矣 ∀ 0 明显地倾
发展阶段 ∀ 其中又以科举制度实行的时间最长 一直受到中外史学界的关注
至今仍然是中国古代选举制度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 ∀
一
科举制度起源于什么时候 源考6 一文 早在
关于科举制度起源问题的讨论
年代中国学术界就有过一场讨论 ∀ 当时 年出版的 5史学年报 6 第 卷第 邓嗣禹撰成 5 中国科举制度起 邓嗣禹便将自己的
也有人提出了与隋 ! 唐两说截然相反的汉代初创说 ∀ 5历史研究6 其具体理由是
/
期刊登了徐连达 ! 楼 提出 / 汉代实为科举
劲的 5汉唐科举异同论6 一文
他们依据汉 ! 唐两代的选举都有分科取士和考试的情况 一 一也
唐代则系其完成期0 的主张 与汉制相较
在科目体系 ! 组织步骤 ! 考试环节三大要素上 科举与学校的紧密结合三端为重大的发展 ∀ 汉 ! 唐科举皆在不断完 却在士人和军人集团的双重影响下 如爱伯华 的说法 ∀
浙江大学何忠礼教授的学术成果简介
何忠礼,1938年生,浙江绍兴人,1981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浙江省中国古代史学科带头人、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北京大学历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客座教授、广岛大学非常勤讲师、岳飞研究会副会长、中华玄黄文化研究会科举专业委员会主席,现任杭州市社会科学院南宋史研究中心主任、周必大研究会会长、杭州城市学研究中心理事。
长期从事中国宋代史、中国科举制度史、中国古代史史料学等的研究,在中国人文科学评价中心排行榜研究报告中,被誉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之一。
撰有《宋史选举志补正》、《南宋史稿》(政治军事部分)、《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宋代科举与社会》、《宋代政治史》、《南宋政治史》、《南宋科举制度史》等著作多部,另点校整理古籍3种,发表论文150余篇。
其中《历史研究》7篇,《中国史研究》6篇。
科举制度
科场成绩好坏,并不能成为录取与否的主要标准。(何忠礼:《二十
酬朱庆余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天下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孟郊科第诗
《落第》 晓月难为光, 愁人难为肠。 谁言春物荣, 岂见叶上霜。 《再下第》 一夕九起嗟, 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 空将泪见花。 《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每每顾影自悲,可怜肮脏骨销磨如此!糊眼冬烘
鬼梦时,憎命文章难恃,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
荒斋里,未能免俗,亦云聊复尔尔!
寄紫庭
(清)蒲松龄
三年复三年,所望尽虚悬。 五夜闻鸡后,死灰复欲然。
四、科举与社会习俗
1.婚庆习俗 “榜下捉婿”: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试人,不问 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近岁富商庸俗与 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
费孝通:绅士是退任的官僚或是官僚的亲亲戚戚。他们在野,可是
朝廷内有人。他们没有政权,可是有势力,势力就是政治免疫性。 政治愈可怕,苛政猛于虎的时候,绅士们免疫性和掩护作用的价值 也愈大。„„绅士是士,官僚是大夫。士大夫联成了中国传统社会 结构中一个重要的层次。(《绅权与皇权》)
史靖:士大夫居乡为绅,绅也就是缙绅,是专指那些有官职、科第
无题 (唐)杜羔妻
良人的的有奇才, 何事年年被放回。 如今妾面羞君面, 君到来时近夜来。 长安此去无多地, 郁郁葱葱佳气浮。 良人得意还年少, 今夜醉眠何处楼。
2023年新教材高考历史全程考评特训卷单元检测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含解析
单元检测三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2·山东泰安期末考试]北宋建立后,武将中只有狄青当过枢密副使,这已是武将能做的最高官职了。
像唐朝那样出将入相的事,在宋朝是不可想象的。
这主要是因为北宋( )A.推行崇文抑武政策B.统治秩序非常稳定C.科举取士名额增多D.士人关心国家政事2.[2022·山东潍坊期末考试]北宋名臣范祖禹指出:“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菁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这说明宋初政制( )A.有利于维护政权稳定B.强化了各级机构权力C.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D.引发了严重财政危机3.[2022·山东德州期末考试]宋代中央政府的官员,多数是任其职不理其政,而采用“权知”“判”“提举”“管勾”等名义派遣实际长官。
如枢密院的正式长官是枢密使,但更常见的是以别的官员“知枢密院事”。
此举旨在( )A.提高政务处理效率B.拓展官员晋升渠道C.保证皇帝控制朝政D.实现朝廷吏治清明4.宋初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职官制度,省、部、寺、监只备员无职掌,而在正官之外别设差遣以掌其事,正官用以决定官员的俸禄,差遣才是官员的实际职务。
正官有文、武两套资序,泾渭分明,而差遣则较为复杂,有的专门委任文官,也可文武兼任。
这套制度( )A.利于加强对宋朝官员的管控B.导致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C.提高了宋朝官员的行政效率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5.[2022·安徽省安庆市期末考试]何忠礼在《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统计,唐代有宰相524人,科举出身者为232人,《宋史》载宋代133名宰相中,由科举出身的达到123名,大大高于唐代。
这反映出宋代(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6.[2022·江苏如皋调研考试]唐代政事堂下发政令的文书,称为“堂帖”。
科举制度合理内核初探
收稿日期:2007-03-25作者简介:李克玉(1955-),男,河南柘城人,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近代史研究。
第23卷第10期2007年10月商丘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NG Q I U TE ACHERS COLLEGE Vol 123 No 110Oct ober .2007科举制度合理内核初探李 克 玉(商丘师范学院历史系,河南商丘476000) 摘 要:科举制度之所以在中国历史上存在1300年之久,定有其存在的理由,亦即合理成分或者合理内核。
科举制度的合理内核主要体现为:考生来源的开放性和广泛性;考试权利和录取标准的统一性;考试管理环节的严肃性;考生在考场上的竞争及考官判卷的公平公正性;科目设置的多样性;多途取士,不拘一格的灵活性等。
关键词:科举制度;合理内核中图分类号:K20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07)10-0036-04 孙中山先生曾指出:“现代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中国学过去的。
所以中国的考试制度,就是世界上最早最好的制度。
”[1](P9)孙中山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考试制度”,实际上指的就是我国的科举制度。
然而,明清以来,科举制度却一直遭到人们的抨击、指斥和唾骂。
特别是在晚清时期,更是受到全社会的鞭笞。
进入民国以后,据何忠礼教授研究,人们都讳言这种制度还有什么优点。
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又由于受到政治气候的影响,研究科举制度的论著,揭露其弊病的多,作出些微肯定的几乎没有[2](P154)。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科举制度研究又成为了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导下,有不少学者对科举制度开始有了些新的认识,承认科举制度与以往封建社会所有选举制度相比,有其进步性和合理性。
但笔者认为,目前学术界对科举制度研究还不够深入,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科举制度内在的实质与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关于科举制度的合理成分或者说合理内核,没给予足够的关注,时至今日,还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的探讨和研究。
明清时代八股取士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下载之前请注意: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有问题,请尽快和我联系2:如果遇到文件中有些地方图片显示不出来的,可能是文档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和我联系,我将图片发送给你,给你带来的不便表示抱歉!请邮箱联系:****************明清时代八股取士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明清时代八股取士对当时社会的影响TAGS: 影响社会当时时代秀才明清士人考试《四书》大家帮忙找一下明清时代八股取士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越详细越好,谢谢了明清八股取士对教育产生的影响?严重的败坏了学风。
当时教育内容、教学方法,仅局限与训练八股文,学校完全变成了八股文的训练基地。
考试的题目又必处于《四书》、《五经》,就助长了一些读书人的侥幸心理;严重的妨碍学术的进步。
特别是到了清代,《四书》、《五经》中的题目出了几百年,已经没有新鲜题目出了,为了避免士人抄袭成文,就出一些离奇古怪的题目。
为了应付这种考试,读书人更是用心去钻营,不求真才实学,只求侥幸中举----(另附录一篇论文)论八股文取士制不容忽视的一个历史作用作者:祝总斌在中国古代,通过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明代正式形成,一直沿用至清末。
对这一制度的评价,今人几乎都持否定甚至全盘否定之见,认为在历史上它从来没有起过积极作用。
如有的学者说:“八股的考试制度……残酷地愚弄了和腐化了中国的聪明和智慧的学者至五个世纪的久长。
”它“是专制君主愚民的政策”[1]。
关于这一问题,笔者有着不同的看法,全面论述,容俟他日,本文仅就这一制度一个不容忽视而又并非小小的作用,略陈己见,作为献给尊敬的何兹全先生九十大寿的一份薄礼。
我以为评价八股文取士之制,除着眼于立法意图、制度利弊、直接作用外,还不应忽略一个视角,即将这一制度与明清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联系起来,加以考虑。
毫无疑问,我国古代的平民,绝大多数是文盲、半文盲,文化为极少数贵族、官僚、地主及其子弟所垄断,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是十分低的。
可是在明清几百年中,却出现、发展了一个突出现象,即广大平民中的一部分人拼命识字、读书,读《四书》、《五经》,逐渐摆脱了文盲、半文盲境地,转化成为士人。
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
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一、本文概述《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是一篇旨在深入探讨中国科举制度在二十世纪发展历程的学术文章。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历经千年的演变,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目的等方面,对二十世纪中国科举制度史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概述。
本文将回顾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的起源、发展与变革,特别是在二十世纪的重大变革。
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中国选官制度的根本性转变,也预示着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巨大变革。
因此,对二十世纪科举制度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科举制度的本质,也有助于我们认识中国社会的历史变迁。
本文将梳理和分析二十世纪科举制度史的研究现状。
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科举制度的研究已经从单纯的制度研究扩展到与社会、文化、经济等多个领域的交叉研究。
本文将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价,以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科举制度史的理解。
本文将阐述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目的。
本文将以历史文献为基础,结合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二十世纪科举制度史进行系统的研究。
本文旨在揭示科举制度在二十世纪的历史变迁及其背后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因素,以期对科举制度史的研究做出新的贡献。
《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将以全面、系统、深入的方式,探讨科举制度在二十世纪的发展历程,以期为我们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二、科举制度在二十世纪的历史演变进入二十世纪,中国的科举制度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
这一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的洪流中起伏跌宕,其变迁轨迹不仅反映了社会政治的演变,也映射出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民众心态的变迁。
世纪初,清朝末期,科举制度仍保持着其传统的形态。
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冲击和近代教育的兴起,科举制度开始受到质疑。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科举制度长达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的终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 韩国磐 : 《关于科举制度创置的两点小考》, 载《隋唐五代史论集》, 三联书店 , 1979 年 ; 关履权也说 : “科举是分科 举拔人才的意思 。”见《宋代科举考试制度扩大的社会基础及其对官僚政治的影响》, 载《宋史论集》, 中州书画社 , 1983 年。
② 唐长孺 : 《南北朝后期科举制度的萌芽》,《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 三联书店 , 1959 年 。 ③ 何忠礼 : 《科举制起源辨析 ———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历史研究》1983 年 2 期 。 ④ 金旭东 : 《〈科举制起源辨析〉之商榷》,《历史研究》1984 年 6 期 。 ⑤ 周东平 : 《关于科举制起源的几点意见》,《历史研究》1984 年 6 期 。 ⑥ 吴宗国 : 《唐代科举制度研究》, 辽宁大学出版社 , 1992 年 , 1 页 。 ⑦ 金铮 : 《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90 年 , 48 页 。 ⑧ 爱伯华 : 《传统中国的社会阶层流动》, Wolfrom Eberhard , Social Mobility i n T raditional Chi na , p . 22. E. J . Brill ,
主张汉代初创说者 , 在国内似乎只是少数 , 但在国外学者中却不乏其人 , 如爱伯华 ( Wolfrom Eberhard) 在 《传统中国的社会阶层流动》一文中 , 就有 “从汉代下至 1904 年的科举制”⑧ 的说法 。
二 隋唐科举制度研究
史学界多将隋代行进士科取士作为科举制度的开端 。但对进士科创立于隋的时间 , 又有两说 : 一说是在文
·142 ·
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
文澜在他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第 3 编第 1 章《南北统一社会繁荣时期 ———隋》中说 : “六 ○七年 , 隋炀帝定 十科举人 , 其中有 ‘文才秀美’一科 , 当即进士科 。 ……这是科举 (主要是进士科) 制度的开始 。”这种将进士 科的出现作为科举制度起源的主要标志 , 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国大多数学者的共同看法 。当然 , 也有学者从 “所 谓科举制度 , 就是按照不同的科目来选举人才的选举制度”① 这一定义出发 , 认为分科举人也始于隋代 , 所以 科举制度出现在斯时 。只有唐长孺提出了与俞大纲相似的看法 , 他认为唐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特点在于是否 “准 许怀牒自试”, 而南北朝后期 , 已出现士人 “怀牒自试”的个例 , 反映了当时科举制度正在萌芽之中 ②。
一 关于科举制度起源问题的讨论
科举制度起源于什么时候 , 早在 30 年代中国学术界就有过一场讨论 。当时 , 邓嗣禹撰成《中国科举制度起 源考》一文 , 将它寄给张尔田 、俞大纲两位学者征询意见 。不久 , 张 、俞复函商榷 。于是 , 邓嗣禹便将自己的 文章和张 、俞两人的复函一并刊登在 1934 年出版的《史学年报》第 2 卷第 1 期上 。邓嗣禹在文章中说 : “世人 言科举之起源者 , 率有二说 : 一谓其始于隋 , 一谓其始于唐 。唐宋而后主始于隋者渐众 ; 而在唐时 , 尚二说纷 陈 , 莫衷一是 。”接着 , 他认为考试制度和进士科的出现 , 当是科举制度起源的标志 , 而隋代取士已 “有公同考 试之状 , 加以进士为科 , 实始于隋 , 故溯源厥始 , 当推及之 。特因其制不彰不备 , 仅具刍形 , 故谨慎重作结曰 : 科举之制 , 肇基于隋 , 确定于唐 。”后来 , 他又在 《中国考试制度史》一书中再次重申了 “肇基于隋”的理 由 ①。张尔田除了对邓嗣禹所做的结论深表赞同以外 , 还指出隋有进士科皆有明文 , 因而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是 确定无疑的 。以上两人都是持隋代说者 。俞大纲对隋置进士科一条却 “颇有疑义”, 同时反对以进士科设科年代 作为科举制度开始的时间 , 他说 : “若谓察举对策之法 , 已为完形之考试制度 , 则当上溯两汉为权舆 。若谓朝廷 开科待人 , 士子投牒自试 , 始可谓完形之考试制度 , 则当以唐为始 , 不可谓肇基于隋 , 确定于唐矣 。”明显地倾 向于唐代说 , 并首先提出士人 “投牒自试”是科举制度起源的主要标志这一极有价值的见解 。
与此同时 , 也有人提出了与隋 、唐两说截然相反的汉代初创说 。《历史研究》1990们依据汉 、唐两代的选举都有分科取士和考试的情况 , 提出 “汉代实为科举 的初创期 , 唐代则系其完成期”的主张 , 其具体理由是 : “ (一) 在科目体系 、组织步骤 、考试环节三大要素上 , 汉代的察举与唐代的科举基本一致 。故察举 、科举 , 一也 ! 皆朝廷统一部署下以按科举士 、考试进用为特征的 官僚选拔制度 。(二) 与汉制相较 , 唐制以怀牒自投 , 举 、选相分 , 科举与学校的紧密结合三端为重大的发展 。 但其在汉与明清科举间承上启下 , 从属于按科举士 、考试进用之制发展的总过程 。(三) 汉 、唐科举皆在不断完 善之中 。科举诸要素在汉代只是粗具 , 魏晋时期此制虽保持着发展的脉络 , 却在士人和军人集团的双重影响下 处于低潮 。故汉代实为科举的初创期 , 唐代则系其完善期 。”
这样 , 科举制度起源的时间 , 就出现了隋代与唐代两说并存的局面 。 不过 , 在当时大多数中外学者中 , 无论是中国老一辈的史学家范文澜 、翦伯赞 、周谷城 、钱穆 、陈寅恪 、 邓之诚 、陈东原 、吕思勉 、吕振羽等人 , 或者是国外著名的中国史研究者日本的宫崎市定 、美国的柯睿格 ( Ed2 ward A. Kracke. J r) 、费正清 (John. K. Fairbank) 等人 , 大都主张科举制度起源于隋代 。如陈东原在 1934 年 说 : “这科举制度虽确立于唐 , 而实创始于隋 。”② 周谷城在 1939 年说 : “科举制 , 盖取分科目而举士人之义 , 这个制度创始于隋炀帝时代 。”③ 宫崎市定在 1946 年也说 : “中国的科举 , 自隋代至晚清 , 实行时间长达一千三 百有余年 , 这是一种选拔高等官员的资格考试 。”④ 等等 。 自 50 年代起 , 由范文澜 、郭沫若 、翦伯赞 、吕振羽 、白寿彝等人主编的各种新版通史先后问世 , 书中继续 持科举制度起源于隋代的观点 , 隋代说在国内史学界基本上成为定论 , 并贯彻于大 、中 、小学的教科书中 。范
① 参见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 台北学生书局 , 1982 年 , 8 —16 页 。 ② 陈东原 : 《中国科举时代之教育》, 商务印书馆 , 1934 年 , 1 页 。 ③ 周谷城 : 《中国通史》上册 , 开明书店 , 1939 年 。 ④ 〔日〕宫崎市定 : 《科举》, 日本秋田屋 , 1946 年 , 1 页 。
进入 80 年代 , 有学者著文指出 : 要确定科举制度起源于何时 , 首先要把握住它区别于其他选举制度的特殊 本质 , 也就是解决什么是科举的问题 。何忠礼在《科举制起源辨析 ———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一文中提出 , 考 察整个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 , 基本上可以概括出这样三个特点 : “第一 , 士子应举 , 原则上允许 ‘投牒自进’, 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 。这一点应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 , 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第 二 ,‘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 , 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 。第三 , 以进士科为主要取 士科目 , 士人定期赴试 。”③ 并通过多方面的论证 , 认为上述特点中的 “投牒自进”和考试黜落法虽然在南北朝 后期已露出了端倪 , 但正式出现却在唐代 。隋代尽管废除了九品中正制 , 实行的仍然是察举制 。至于史书所载 隋代已有进士科的说法 , 也查无实据 。因此 , 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的时间不是在隋代而是在唐代 。至于将科举制 单纯理解为分科取士之义 , 也不尽全面 , 因为分科取士仅仅是北宋熙宁变法以前之事 , 此后至元 、明 、清三代 , 科举独存进士科 , 就不存在分科取士的问题 。
不久 , 金旭东 、周东平两人分别著文 , 对 “投牒自进”系科举制度主要特点一说提出质疑 , 金旭东认为 : “‘一切以程文为去留’, 才是科举制的主要特点和察举制的根本区别 。”④ 周东平则坚持 : “科举制是科目众多 、 分科举人的选举制度 。”⑤ 后来 , 吴宗国也强调考试在科举中的作用 , 认为科举制度就是 “唐宋以后选拔官吏的 一种考试制度”⑥。他们对科举制度最主要特点的看法虽不尽一致 , 但都认为创立时间在隋代 。只有金铮在《科 举制度与中国文化》一书中重申了何忠礼关于科举制度三个特点的看法 , 他列举事实 , 重申 : “科举制度的正式 产生是在唐代 (而且在唐代尚有一个发展过程) , 而不是隋代 。”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