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4 化学:4.3 电解池(电解池原理的应用) 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4 化学:4.3 电解池 教学设计1
高中化学(人教2003课标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电解池教学设计【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①学生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②学生掌握电解池的构成条件。
③学生能判断电解池中的正极、负极、阴极、阳极。
④学生能写出电解池阴阳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共同推理电解池两极放电顺序,学习分析、推理、总结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养成认真完成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合理分析实验的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学生掌握电解池的构成条件、工作原理、两极放电顺序。
【教学难点】学生掌握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前期准备】一、在上这节课的前一个周末,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辅导,将家庭实验的任务布置下去。
1.仪器和药品:(1)两节干电池,学生自己想办法将电池连接。
(2)家里的盘子、碗、烟灰缸等器皿。
(3)两个两头都削好的铅笔头。
(4)教师给每位学生发两张PH试纸。
(5)少量氯化钠溶液。
2.实验步骤:(1)实验一:①在家里的盘子、碗、烟灰缸等器皿中加入少量蒸馏水。
②将PH试纸平铺在蒸馏水中。
③按如图所示连接电路,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1)实验二:①配置饱和食盐水。
②在家里的盘子、碗、烟灰缸等器皿中加入少量饱和食盐水。
③将PH试纸平铺在饱和食盐水中。
④按如图所示连接电路,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二、在规定的期限上交简单的实验报告。
教师整理学生上交的实验报告,选出优秀作品。
吗?【PPT 】【叙述】请大家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发问】同学们在初中充分探究水的组成时,做了精确的电解水的实验,现在,请同学们回忆当初得出的结论。
【学生】氢气,气。
【回答】极,正极相连的一极,产生的是氧气______________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过渡】今天,我们从电路的内部来分析,水在导电的时候,为什么会在两极发生这样的化学反应呢? 【PPT 】1.装置中,两电极的材料是铂(Pt)或者是石墨(C)。
2.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水中有微量的自由移动的H +和OH —,在闭合开关连通电路之前,H +和OH —在水中做的是杂乱无章的布朗运动。
2020—2021学年人教高中化学选修四4.3电解池教学设计
电解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4.3 电解池(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原电池”知识后的自然延伸,它有助于学生系统学习电化学知识,为后续学习电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打好理论基础。
【学情分析】本课时内容位于选修4第四章第三节。
在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中,学生已经接触过简单的原电池知识;在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二节中,学生已经具有借助氧化还原理论、金属活动顺序和物理学中的电学知识判断电池正、负极以及设计原电池和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的能力。
在初中学生已经知道了电解水可以产生氢气和氧气。
因此,在本节课中,可利用电解水的实验自然过渡到电解池的学习中去,并应用氧化还原相关知识拓展和延伸电化学理论。
【设计思路】由电解水的实验回顾,引出电解池的的构成;结合物理学中电子流向及化学中氧化还原相关知识,理论分析两电极上的可能反应,从而得出电解池的概念;然后让学生分组实验电解氯化铜溶液,以进一步掌握电解池的实验装置、反应产物的验证以及两极反应的分析;再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的理论分析,巩固离子的放电顺序。
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小结中提升理论。
最后在“学会应用”中巩固知识、形成体系,可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解池工作原理。
2.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组实验探究电解氯化铜溶液,以实验——观察——讨论——推测——验证的方法,将难点分解,从而增强对电解池工作原理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戴维发明电解法的化学史,感受科学家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2.通过石墨作电极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探究,体验科学实践的重要意义,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细致、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电解原理。
【学生分组实验准备】铁架台(带试管夹)、U形管、小烧杯(作废液缸用)、小试管、两个碳棒、两根带双头鳄鱼夹的导线、学生电源、25%氯化铜溶液、淀粉碘化钾试纸。
电解池的说课稿
电解池的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电解池”。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电解池”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的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原电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电化学的相关知识。
通过对电解池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电化学原理,为后续学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等内容奠定基础。
在教材编排上,先介绍了电解池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然后通过实验探究电解池的阴阳极反应以及电解产物,最后联系实际,探讨了电解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这样的编排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相关知识,对电化学中的氧化还原反应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电解池这一相对复杂的概念,学生可能会在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及电解产物的判断等方面存在困难。
此外,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在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够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
(2)掌握电解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能够准确判断电解产物。
(3)了解电解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电解池工作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2)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和电解产物的判断。
2、教学难点(1)电解池阴阳极的判断以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2)理解电解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教案设计:4.3电解池
一般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用书《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三节鉴于 Flash 动画下的《电解池》教课方案《电解池》教课方案一、教材剖析本节内容是中学化学基本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是电化学基础知识。
将本节教材设置在氧化—复原反响、电解质的看法、弱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溶液的 PH 值、原电池等基础知识以后,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很简单接受。
教科书将理论研究与实验商讨都放在了十分突出的地位,本节教材仍是理论联系实质的典型例子,如电解饱和食盐水、铜的精华、电镀等,好多内容与平时生活、工业生产有亲密的关系 , 所以可培育学生经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剖析学生已经有了原电池知识的基础,经过原电池这个熟习的内容引出电解池,领会电能与化学能的互相转变关系,以及比较这二者之间的不一样。
别的,学生已经具备办理信息和运用计算机常用软件的能力。
三、设计理念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原电池经过实验(鉴于 Flash 动画)让他们研究出电解池,而且经过问题来研究电解原理。
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求知过程,经过组装虚构实验仪器、察看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剖析实验过程、联合电极上的氧化复原反响,得出电解的看法;一步步研究出电解原理,弄清电解质溶液通电时发生了化学变化,电流的作用是这类化学变化的直接原由和动力。
四、教课目的知识技术:1、经过对电解 CuCl2溶液实验的察看与剖析,能够娴熟说明电解池的构成条件及其工作原理。
2;能独立地正确书写几种电解池的电极反响式和总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在电解池工作原理的研究活动过程中,运用思虑、察看、议论剖析、总结归纳的思想方法。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从对实验现象的剖析中体验宏观表象和微观实质的关系,意会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使学生初步拥有剖析、综合的能力,开发并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教课要点、难点确实立要点:电解的基来源理;电极反响式的书写。
难点:电解池和原电池的关系。
教课方法实验研究法、剖析归纳法、理论联系实质。
人教版选修4 化学:4.3 电解池 电解池原理 教案
电解
总反应:
2NaCl+2H2O=2NaOH+H2↑+Cl2↑
电解氯化铜溶液:
阳极产生氯气,说明Cl-反应;阴极有铜析出,说明Cu2+反应。
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
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
电解
总反应:
CuCl2=Cu+Cl2↑
实验用品:自制双穴点滴板、6V学生电源、导线、2B铅笔芯、NaCl溶液、CuCl2溶液、酚酞溶液、淀粉-KI试纸
实验操作:在双穴点滴板中用2B铅笔芯、6V电源进行电解实验。
【解释】实验现象
电解氯化钠溶液:
阳极产生氯气,说明Cl-反应;阴极产生氢气,说明H+反应;溶液变红,说明产生了氢氧化钠。
阴极:2H++2e-=H2↑(还原反应)
总结:当溶液存在多种离子时,离子放电顺序为:
Cu2+>H+>Na+
Cl->OH-
让学生从氧化还原、微观粒子角度预测实验、分析实验原理,再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观察实验
在自己动手实验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电解原理的理解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在总结和交流中发现电解质溶液的种类不同对电极反应有影响,从而得出离子放电先后顺序。
【过渡】氯化钠溶液中阴极是H+放电、Na+不放电,阳极上是Cl-放电、OH-不放电;氯化铜溶液中阴极是Cu2+放电、H+不放电。可得到什么结论?
电解氯化钠溶液:
存在离子:Na+、Cl-、H+、OH-
通电后:Na+、H+向阴极移动,Cl-、OH-向阳极移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案设计:4.3电解池
电解池【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1)理解电解的原理。
(2)可以正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两极。
(3)知道惰性资料做电极时,离子的放电次序以及阴、阳极上产物的剖析判断。
(4)初步掌握书写两极所发生的反响及电解的总化学方程式;会判断两极所发生的是氧化反响,仍是复原反响。
(5)经过一些设问及怀疑,培育学生的思想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以及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过多媒体实验演示指引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察看、剖析和推理,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的过程,形成必定的实验能力、察看能力和思想能力。
平板直观反应教课成就。
3、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实验研究,培育学生优秀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浸透由现象看实质、由个别到一般、由一般到特别的辩证唯心主义看法。
【教课要点】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教课难点】离子放电次序、电极产物的判断【教课方法】多媒体直观展现、实验研究、启迪议论【教课器具】学平生板电脑和多媒体【教课过程】【前言】复习引入【板书】第三节电解池【多媒体演示实验】提示学生认真认真地察看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1、通电前CuC1 2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这些离子作怎样的运动?2、通电中1)溶液中的离子运动状况有何变化?是什么要素致使了这类变化?2)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子流向怎样?当阴、阳离子移向碳电极表面时,哪些离子发生了变化?3)你能写出两个碳电极上发生的反响并指出反响的种类吗?总反响怎样呢?3、想想,整个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变的?【多媒体】链接运画投影“电解氯化铜微观模拟”,让学生经过以上问题的分析加深对电解过程的微观与宏观认识。
【叙述】为了与原电池的两电极差别,我们把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与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
【板书】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阴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学生活动】学生达成阴、阳两极上的电极反响,并指出反响种类。
教师纠正。
【板书】阳极:2Cl - -2e一 =Cl2↑(氧化反响)阴极: Cu2+2e=Cu(复原反响)总反响: CuCl2电解 Cu+Cl2↑【小结】经过以上剖析,我们知道了当电流经过氯化铜电解质溶液时,离子定向挪动到阴、阳两极后发生氧化复原反响,生成了新的物质。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4教学课件:第四章4.3 电解池(共50张PPT)
第2课时 电解原理的 2 应用
• 1. 氯碱工业
• (1)概念 • 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来制取Cl2、NaOH、H2,并
以它们为原料生产一系列化工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
• 1. 氯碱工业
• (2)原理
• ①通电前,NaCl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
• 通电时,移向阴极的离子是______,移向Na阳+极C的l− 离H+子O是H−
Fe2+>Zn2+>H+(水)>
•
Al3+、Mg2+、Na+、Ca2+、K+
• 2. 电解产物的判断 • (3)电极产物的判断
离子 S2− 产物 S
SO32− SO42−
I− Br− Cl− OH−
I2
Br2 Cl2 O2
离子 Ag+ Hg2+ Fe3+ Cu2+ H+ 产物 Ag Hg Fe2+ Cu H2
借助于电流,反应进行是 不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 2. 构成条件
直流电源 两个电极 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 闭合回路
阴极
阳极
• 3. 工作原理
e-
e-
二、电解原理
• 1. 电解
• 使(直流)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而在阴、 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
电离与电解的比较
合金的方法。 • (2)电解槽构成 • 阴极——待镀金属 • 阳极——镀层金属 • 电镀液——含有镀层金属离子 • (3)特点 • ①阳极参与电极反应 • ②电镀液浓度保持不变
• 3. 电解精炼铜
• (1)电解槽构成 • 阳极:粗铜 (含Zn、Fe、Ni、Au、Ag等杂质) • 阴极:纯铜 • 电解液:CuSO4溶液
《电解池》教学设计
《电解池》教学设计第四章电化学第三节电解池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第四章电化学第三节电解池的第1课时内容。
本章着重研究化学反应与电能的关系。
电解池是将理论语实际相联系的实体,通过“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引出电解原理,又在理解电解原理的基础上介绍相关化工生产方面的应用,如氯碱工业、电解精炼铜、电镀工业以及电冶金等。
通过学习帮助学生了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条件和方法,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因此这节课的重心是通过实验探究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利用氧化还原理论进行分析、推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形成一定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1.知识基础?学生通过原电池以及化学电源的学习,已经能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角度认识原电池,初步理解此类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并能从该角度分析常见的化学电源。
从金属冶炼方法上学生对电解的应用有了一些了解,但工作原理并不清楚。
电解原理的分析:首先引导学生分析通电前后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及运动情况,依据反应现象分析得失电子、氧化还原过程,用自己的语言归纳。
2.实验技能基础学生经过必修化学的学习,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有一定提高。
三、教学目标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用氧化还原的知识正确书写电解池的阴、阳极的电极反应式及电解反应方程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利用氧化还原理论进行分析、推理,形成一定的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
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实验探究与交流活动中,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有关化学实验,激发探究欲望。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4.3《电解原理的应用》名师教学设计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电解池第二课时——电解原理的应用长沙市第一中学张亚文核心素养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电镀、铜的电解精炼的学习,培养学生将化学成果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2、年级:高中二年级3、所用教材:人教版4、所属章节:第四章第三节教材分析电解池是借助于电能,使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发生,从而使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
它的应用相当广泛,由此形成的工业也很多,如氯碱工业、电镀、电解、电冶金、电池充电等。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电解原理”知识后的自然延伸与实际应用的有机结合,它有助于学生系统学习电化学知识,并学会用理论知识来解释在生产生活、科研中的实际应用原理,为将来进行科研工作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二节和第三节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具有借助氧化还原理论、金属活动顺序和物理学中的电学知识判断电源正负极、电解池的阴阳极,溶液中离子放电顺序的关系、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基本的电解原理分析的能力。
因此,在本节课中,可利用已有的电解池原理知识来理解常见的生产生活中电解原理应用相关知识,例如电解饱和食盐水、电镀、铜的精炼、电冶金等工业生产,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本节内容是高考大纲中的必考热点内容,电化学知识既可以综合学科内的知识,如化学实验现象的判断和分析、定量实验的操作要求、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问题分析、化学计算等,也可以涉及学科间知识的运用,如物理学中的有关电流强度的计算、有关电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计算等,还可以与生产生活(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电镀废液的危害与环保)、新科技及新技术(新型电池)等问题相联系,是不可忽视的知识点.关于电化学的内容是历年高考的重要知识点之一,已成高考的必考题.其考查的内容有:原电池、电解池、电镀池的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等。
如2015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I第11题,考察内容为微生物电池的总反应式,以及质子交换膜的问题;如2015天津高考卷第4题考查内容为阳离子膜知识;如2015年北京高考第27题第(4)问考查电解海水以及阳离子膜的作用等。
电解池-教学设计
第三节《电解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渔薪中学陈晨一、教学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电化学第三节电解池的内容,主要介绍了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电解属于电化学知识范畴,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原理、电离理论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节教材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电解原理,第二部分电解原理的应用(氯碱工业、电解精炼铜、电镀等)。
本教学设计为第一部分电解原理。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原电池以及化学电源的学习,可以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角度认识原电池,初步理解此类反应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并能从该角度分析常见的化学电源。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电离理论的学习,具备了从理论角度分析电解原理的能力。
同时,学生对于电化学较为陌生,生活中电化学相关知识接触较少。
学生求知欲较强,合作意识与探究精神逐渐形成。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解、电解池及其形成条件;(2)以电解氯化铜溶液为例,掌握电解原理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1)利用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铜的实验探究引出电解原理,并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电解原理。
(2)通过观察、实验、阅读资料获取信息,运用科学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会在思考分析过程中相互讨论,相互启发,体会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2)通过电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感受化学学科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解原理及其应用;教学难点:电解原理。
五、教学过程:【导课】展示原电池与电解池装置,通过实验引入电解池概念1.2.能的装置。
3.a.b.电极c.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d.形成闭合回路4.电极反应式阴极:Cu2++2e-=Cu(还原反应)阳极:2Cl--2e-=Cl2↑(氧化反应)【理论分析,认识本质】[设问]氯化铜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为什么会生成Cu和Cl2呢?[投影]播放多媒体课件,模拟CuCl2溶液中Cu2+和Cl-在通电前后的运动、变化情况。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三节 电解池教案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电解池一、教材分析《电解池》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三节,这部分教材主要介绍了电解原理以及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解属于电化学的知识范畴,是中学化学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电解与物理学科中的电学、能量的转换有密切的联系,是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电离等知识的综合运用。
本节教材可分为三个部分:电解原理、电解原理的应用、电镀。
把握教材意图后,我把本节内容安排为两课时完成。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电解的基本原理,会判断一般电解反应产物;(2)能说出电解、电解池及形成条件;(3)知道铜的电解精炼和电镀铜的原理,知道氯碱工业反应原理,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解的总化学方程式;(4)通过对比、分析明确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区别和联系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整理、归纳总结、探究等能力;(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意识;(2)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处世态度;(3)通过氯碱工业的学习,培养学生确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进一步树立探究精神及合作意识,同时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电解原理、氯碱工业反应原理难点:离子放电实质四、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基础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学情。
我们的学生素质不太高,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思维能力渐趋成熟。
但也有思维方面的劣势,他们习惯演绎式的教学方法,探究学习的经验少。
在知识方面,学生在初中没有电化学知识;在高一化学中学习过有关电化学的原电池;在生活中也很少有涉及到电解应用经历。
五、教学方法1.实验探究与启发讨论法。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电解池原理”,初步把握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步骤。
化学选修四电解池教案
化学选修四电解池教案【篇一:选修4《电解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选修4第三单元第三节电解池(第1课时)教材分析:《电解池》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电解原理,二是电解原理的应用。
电解原理研究的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属于电化学基础的基本内容。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认识“电能如何转换成化学能”,对学生的要求是了解使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条件和方法,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
学情分析:《电解池》是在学生学习了《原电池》和《化学电源》之后接触的电化学知识,由于有高一的学习基础,学生会觉得《原电池》和《化学电源》的内容相对简单,因此觉得《电解池》的内容也会简单;但是学生在接触了相应的电解池练习之后,就会觉得有难度。
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应该注意尽量使知识简单化,重点掌握电解池原理和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解原理,初步掌握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2)了解氯碱工业,电镀,冶金的原理;(3)掌握电解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2.过程与方法:(1) 运用对比记忆,初步掌握电解池的原理,掌握用分析、综合、归纳的方法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2)通过理解“闭合回路”的概念,掌握电解池中电荷的运动方向(3)通过动手实验,分析讨论,熟悉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放电顺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积极参与、探究电解池原理的求知欲(2)调动学习化学的热情,充分感受电化学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3)养成独立思考、分工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电解原理;难点:电解原理的应用。
教法建议及教具准备1.触类旁通由于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原理有较多的类似的地方,在学习了原电池的知识之后,学生对电极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学习了电解池的知识之后,学生对高中阶段的电化学知识就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抓住几点。
(1)采用对比的方法,将电解池和原电池的原理和知识点进行对比,衔接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重视启发引导,培养科学的学习习惯。
人教版选修4 化学:4.3 电解池(电解的运用)教案
电解质应用的教学设计一、本节课的作用与意义在前面两节课的基础上,学生深入的理解了原电池、电解池的原理,本节课程内容主要是电解池原理的运用,主要生产实例为工业上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烧碱、电镀铜和电冶金三个内容,知识点难度较大。
1.以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为基础,建立理论模型到生产认知的思想。
2.培养学生能够从理论模型去解释生产生活中相关的化学生产实例,初步具备能对电解池模型和原型的关系进行评价,能说明电解池模型使用的条件和范围。
3.通过生产实例的学习,深入理解电解池模型的社会价值并提升电解池模型的认识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二、认真学习新课标素养为本:运用所学的“双基”、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解决真实问题。
更新观念:本次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知识结构化:知识归纳和整理,具有条理化、纲领化、层次化。
如电解池模型的结构化,是基于核心观念的结构化,即“物质及其变化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对象之间的异同,能对原型和模型之间关系进行评价以改进模型,,并能说明化学对人类的贡献”,而这个观念的具体体现是:“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核心素养。
三、教学流程设计1.总体流程2.教学流程四、教学目标和评价目标1.教学目标(1)基于电解的原理,初步掌握工业上制备氯气烧碱、电镀铜和精炼铜以及电冶金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电解原理解释于此相关的现象。
(2)通过电解的原理及生产中实例,能够深入掌握电解装置的基本结构、宏观物质的变化情况与微观粒子的变化运动状况,建立宏观辨识与微观辨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
(3)通过电解的原理及生产中实例,感受化学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深入理解化学原理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建立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核心素养。
2.评价目标(1)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电镀和电冶金的生产实例,诊断学生对电解模型的认知水平和推理能力。
(2)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电镀和电冶金的生产实例,诊断学生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去深诊断电解过程中宏观物质的变化和微观粒子的运动状况,从而诊断宏观辨识和微观辨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选修4《电解池》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选修4第三单元第三节电解池(第1课时) 教材分析:《电解池》包含两部分内容:一就是电解原理,二就是电解原理得应用.电解原理研究得就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属于电化学基础得基本内容。
这部分内容得重点就是认识“电能如何转换成化学能",对学生得要求就是了解使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得条件与方法,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得认识。
学情分析:《电解池》就是在学生学习了《原电池》与《化学电源》之后接触得电化学知识,由于有高一得学习基础,学生会觉得《原电池》与《化学电源》得内容相对简单,因此觉得《电解池》得内容也会简单;但就是学生在接触了相应得电解池练习之后,就会觉得有难度。
因此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得时候,应该注意尽量使知识简单化,重点掌握电解池原理与常见题型得解题技巧,降低学生得学习难度.三维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解原理,初步掌握电解反应产物得判断方法;(2)了解氯碱工业,电镀,冶金得原理;(3)掌握电解电极方程式得书写。
2.过程与方法:(1) 运用对比记忆,初步掌握电解池得原理,掌握用分析、综合、归纳得方法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2)通过理解“闭合回路”得概念,掌握电解池中电荷得运动方向(3)通过动手实验,分析讨论,熟悉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得放电顺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积极参与、探究电解池原理得求知欲(2)调动学习化学得热情,充分感受电化学在生活、生产中得作用(3)养成独立思考、分工合作得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电解原理;难点:电解原理得应用.教法建议及教具准备1.触类旁通由于原电池与电解池得原理有较多得类似得地方,在学习了原电池得知识之后,学生对电极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已经有了一定得理解。
学习了电解池得知识之后,学生对高中阶段得电化学知识就有了比较全面得认识。
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抓住几点.(1)采用对比得方法,将电解池与原电池得原理与知识点进行对比,衔接氧化还原反应得知识,重视启发引导,培养科学得学习习惯.这样,既能很好得掌握新学得知识,又能比很好得巩固、加深以前得知识,并且能对电化学理论有系统得认知。
电解教学设计
电解教学设计更多相关信息点击查看湖北中公教育第2篇:电解池教学设计第三节电解池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使学生掌握电解的原理,能够准确判断电解池的阴、阳极;正确书写两极所发生的反应及电解的总化学方程式;会判断两极所发生的是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掌握惰性材料做电极时,离子的放电顺序。
能力培育:通过看书,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亲自实践感悟求知过程,培育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设问及质疑,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总结的能力,以及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科学思想:从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宏观现象和微观本质的关系,使学生领悟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科学品质:通过分组动手实验,并准确记录实验现象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乐观性,提高学习爱好,培育学生求实的精神及团结合作精神。
科学方法: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实验过程,结合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得出电解的概念,通过分析过程,使学生领悟到科学的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 电解的基本原理;离子放电顺序。
学习分析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原电池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什么?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形成闭合电路;思考,回答。
观察现象: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移;复习巩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和电极反应及原电池的两极判断方法。
4.自发氧化还原反应。
如下图所示。
要求:观察实验现象,并回答在两极发生了什么反应?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观察要点:①电流表指针的变化。
②碳棒上有什么变化?2.碳棒上有红色物质生成。
写出电极反应:铁为负极,碳棒为正极。
Fe:Fe-2e=Fe2+氧化反应C:Cu2++2e=Cu还原反应总反应方程式:Fe+Cu2+=Fe2++Cu 为电解CuCl2溶液的实验做对比。
设计三个实验1.将两根碳棒分别插入装有CuCl2溶液的小烧杯中,浸一会,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现象(图1);2.用导线连接碳棒后,再浸入CuCl2溶液一会儿,取出碳棒,观察碳棒表面变化(图2);3.浸入CuCl2溶液中的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分组实验。
人教版选修4 化学:4.3 电解池 教案2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我们知道,手机电池是根据原电池原理进行设计的,手机在使用时发生的是原电池反应,当给手机充电时,电池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交流讨论布置任务:带着课件展示的问题自主学习课本79页和82:阴极出现红色物质,阳极产生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气体:教师引导学生分析Cu继而概括出电解、电解槽、阴极、阳极的概念二、电解原理的应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氯气和氢气阴极:2H++2e-=H2↑阳极:2Cl--2e- = Cl2↑电解总反应:2Cl- + 2H2O === 2OH-+H2↑+Cl↑生成氯气;在阴极上,H+比Na+更容易得到电子,被还原成H2。
【展示】【总结】电解池离子放电顺序规律①阳离子得电子的顺序Ag+>Hg2+>Fe3+>Cu2+>H+(水) >Fe2+>Al3+>Mg2+>Na+(基本与相应金属的活泼性顺序相反)②阴离子失电子的顺序活泼金属>S2->I->Br->Cl->OH -(水)>含氧酸根(基本与单质的氧化性顺序相反)2.电镀①定义:电镀是应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或非金属材料表面镀上一薄层其他金属或合金的过程。
②目的:电镀的目的主要是使金属增强抗腐蚀能力、增加美观和表面硬度。
③组成:电源、阴极、阳极、电镀液【举例】①电镀银阴极:Ag+ + e-= Ag阳极:Ag -e-= Ag +②铜的精炼做笔记明确:中层金属离子,且要池的阴极;炼铜时,作为阳极,铜作为阴极+-阴极阳极当堂反馈1.下列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属于电解池的是()2.在铜的精炼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阳极是粗铜,其中的金、银等杂质均失电子被氧化B.阴极上首先析出铜C.粗铜不断溶解D.电解溶液可以用硫酸铜溶液3.用石磨做电极,分别电解下列各物质的溶液①CuCl2②CuSO4③NaBr④NaNO3⑤HCl⑥H2SO4⑦KOH。
其中只有水被电解的是()A.①②⑤B.②④⑥⑦C.④⑥⑦D.③⑤⑥⑦独立思考完成解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电解池原理的应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电解池原理的应用》是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四第四章第 3 节的内容。
《化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电解池原理》在中学阶段的 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 个中学化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电解池原理是电化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是历年高考考题常考的热点,而历年来高考考题更加青睐于对电解池原理的应用的考察,既考察了电解池原理的基本内容,更考察了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所以,学习 电解池原理的应用部分内容很有必要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接触高考考题的考察 方向和出题方式,接触新理念、新题型,敢于创新,以致在高考中不惧变化。
本课时的内容,属于高三一轮复习。
属于电解池原理部分复习内容的第二课时,学生在第一课时已有了电解池原理的基本概念,也了解了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因此,通过教材中学生最为熟悉的电解原理的应用部分的第一种应用方向: “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烧碱、氯气和氢气”引入,让同学们自己画出实验装置 图,并书写电极方程式,再一次回顾电解池的工作原理,随后,以此为载体, 再抛出多个问题,引出类似电解池应用的多种例子和多个考察的方向。
起到了 举一反三,让学生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二)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本校高三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理解电解池原理的概念②掌握电解池电极方程式和总方程式书写的一般方法③能熟练分析多个变装后的电解池装置(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利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通过组织学生对变装电解池装置的分析,培养学生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③通过多种电解池装置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分析精神②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体验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成功的乐趣③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找出事物变化规律(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电解池原理的概念,并能对电解池原理进行应用难点:电解池原理进行应用,对陌生的电解池进行分析二、学情分析(一)知识与经验本校的学生属于省重点中学的学生,学生在高一时候已经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书写,这些都是电化学部分内容的必备工具性知识。
另外,学生在高二时已经学习了电化学知识,具备了原电池、电解池装置的基本知识与分析能力,也通过高一高二两年的学习沉淀,在高三的复习阶段,学生具备了深化知识,具备了对电解池原理的应用的知识基础。
(二)技能与态度本校学生的竞争意识比较强,富有探索精神,学习态度积极,具有一定的设计、规划完成任务的能力。
大多数同学都有旨在考上985、211等高等院校,同学们在高一高二学习过程中已经注重了探究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探究能力也对同种类型的电解池装置非常感兴趣,旨在通过分析相同类型不同情况电解池装置,拟归纳出解决电解池部分内容的一般方法。
(二)风格与特点高三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由形象经验型到抽象理论型转变,由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改变,学习动机由直接动机向间接动机转化,能够运用探究推理、归纳总结等相关方法来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
但是由于缺乏生活实践经验,学生对待问题相对来说是比较片面直观的,抽象概况和归纳能力还比较薄弱,这对电解池原理应用的推广有一定的困难。
三、教法与学法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我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为:(一)教法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主体,教学是激发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把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是当下教师主要思考的方向。
本课时内容,拟以探索问题来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依据教材特点,采用螺旋式发展,循序渐进,探究式、问题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提高教学效果。
根据这一基本原理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1.情境激学法通过教材中学生最为熟悉的电解原理的应用部分的第一种应用方向:“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烧碱、氯气和氢气”引入,让同学们自己画出实验装置图,并书写电极方程式,再一次回顾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从而引入新课,创设问题的意境,是通过工业上的氯碱工业入手,让同学们在生出高三复习的高压课堂中,还能深入分析工业上的化学知识根源,极大的调动了同学们分析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具体的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2.类比迁移法围绕氯碱工业的知识对电解池原理的回顾,让学生恢复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从而再迁移到由2013年高考题改编后的电解KI及淀粉溶液的题目、及2014年全国Ⅰ卷高考题改编后的电渗析法制备H PO,让学生感受高考题在该部分知32识的出题方向和考察方向,另外考虑到本课时属于同学们的一轮复习,特意都把高考题目进行了改编,降低了题目的难度,便于同学们快速切入题目,利用在课堂初始回顾的电解池知识应用到解题中来,通过知识的迁移运用,提高了同学们的复习的信心。
3.总结归纳法高三复习课重点与高一高二的新课教授有本质上的区别,更倾向于对方法的提炼,所以,让学生通过分析本课时中两个改编的高考题目,让学生归纳出应对模式电解池装置时的分析方法,并把该方法应用到后面的复习中去。
4.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氯碱工业情景中的微观变化过程通过动画的形式,将微观现象宏观化,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便于学生对电解池原理的理解,并掌握电解池原理的实质和基本分析方法。
(二)学法分析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的真谛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学习,摈弃填鸭式和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
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注意以下方面:1.情景分析法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意识,提高知识迁移能力,用氯碱工业情景来导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利用事先创设好的递进式问题由易到难引导学生自己设计氯碱工业的实验装置图。
并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已掌握的知识经验,不断思考和分析问题,通过运用已复习的知识解决高考题的过程,不断总结、归纳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使学生明确学习方法的提炼在高三复习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注重自己实际情景的设计、分析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发挥化学课堂最大作用,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上。
2.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性学习由于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递进式问题导学,引导学生通过对一个又一个问题的思考、解决、归纳、总结,学会不断地思考、分析、总结问题,提高自主探索掌握新知的技能,并且采用分组合作、互助探究的形式完成教学,如对开始提出的两个问题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发挥群体智慧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总结归纳法在课堂中学生参与的程度固然重要,但学生的内化过程才是体现课堂效果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完善化,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未知到已知、由个别到一般。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的能力。
达到举一反三,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合理安排教学程序,优化教学过程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根据教材编排,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学环境和学生情况等教学因素,我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开始创设情境,引入复习氯碱工业的实验设计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获取新知2013年浙江卷改编内化知识迁移总结2014年全国Ⅰ卷改编陌生情景分析提炼2016年全国Ⅰ卷工业应用总结规律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炼分析规律联系生活,学以致用结束实际过程:活动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师问】张老板打算聘请你作为他化工厂的设计师,他要求你给他设计出同时制备NaOH、H和Cl有效的方案,并画出实验装置图,写出支持你的电极反应式22和总反应式。
【生】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书写、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由于同学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很快想到用电解饱和食盐水从而制备NaOH、H和Cl。
经过课堂巡查,发现大多数的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图基本如下22图1、2所示:图1图2也能书写出相关的电极方程式:阴:2H O+2e-=H↑+2OH-22阳:2Cl--2e-=Cl↑2总:2Cl-+2H O=Cl↑+H↑+2OH-222[深入分析,获真知]【设计意图】以情景引入,巩固电解的工作原理,并引导学生学会根据已掌握的知识经验,不断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回归教材的意识激发学生兴趣。
【师问】根据同学们画出来的装置,分析得到的物质是否纯净?【生】分析得到的产物性质,两极产物相互接触会发生以下反应:①:Cl+2OH-=Cl-+ClO-+H O22②:Cl+H=2HCl22【师问】你有什么方法如何提高产物的纯度?【生】积极思考,因为是对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改造,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将自己打方案趋向可行与完善。
根据以上分析,需要将两极产物隔离开,否则在实际生产中会比较危险,且纯度不高。
【师问】如何才能对两极的产物进行隔离呢?(顺着同学们的思路进行追问,加深思考)【生】同学们发散思维,讨论非常热烈,提出以下的方法:①用U型管进行电解②马上导出产生的两极气体③用离子交换膜像病毒隔离一样把两极产物隔离开【师解】同学们提出的方案都非常合理,实际生产中的确用离子交换膜把氯碱工业的设计图分成了阴极室和阳极室,如下图3。
(播放电解过程的动画,加深同学们对电解过程的理解)图3【师问】1.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是?2.通过该装置可获得哪些产品?隔绝两极产物的接触,防止两极产物互相反应通过本个电解池装置,可获得较为纯净的NaOH、H和Cl22【设计意图】通过对产物性质的分析,氯气与氢氧化钠会发生反应,此外,氢气与氯气接触会发生爆炸,则应该将两极产物隔离开来。
隔离方法应该是在本来的装置内添加离子交换膜。
通过引导,同学们不难分析得出结论。
本环节利用了情景引入与递进式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整个活动中,共设计了5个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了解电解池的真正原理。
并了解应用过程中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分析,自行提出解决的方法。
很好的培养了同学们分析推理能力。
活动2[小试牛刀,直击高考](2013年浙江卷改编)若将饱和食盐水换成KI及淀粉溶液制备KIO(如下图34所示),通电发现右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逐渐变浅。
已知:3I+6OH-=IO-+5I-+3H O。
图4 232(1)阴极电极反应式;电解槽内发生的总离子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