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探究性试题解读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答题指南+课件34张

2023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答题指南+课件34张

3、理论+观点
答题中的理论常见的有生活理论、文艺理论、写作 理论等,这种分析过程要注意理论精辟概括,理论 与观点相互印证。
4、理论+文本+观点
实践演练 二十年以后
欧·亨利
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 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 人寥寥无几了。
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 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 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
的,但他还是很珍惜这份友谊的,从
他去赴约,不忍心亲手抓鲍勃都可以
说明。 ——观点不明确,也没有
围绕观点展开论述
1、鲍勃值得同情
1、明确观点:我认为鲍勃是值得同情的。 2、陈述理由:他重视友情,信守诺言。 3、结合文本分析:他不顾警方的通缉,为
了和吉米的情谊,毅然坚守二十年前的约 定,奋不顾身地去赴约。当他以为便衣警 察是吉米时,他激动的样子可以看出他对 这份友情的珍惜。但吉米连给他短暂的相 逢的喜悦也不给他,而选择逮捕他。 4、结论:所以说,鲍勃是值得同情的。
4、吉米背叛了友谊
1、明确观点:我认为吉米背叛了友谊。 2、结合文本,陈述理由:他与鲍勃相约,却
不显露身份,显然对朋友极不尊重。而后 又利用鲍勃对友谊的珍视,在本该是友人 重逢的时刻逮捕了鲍勃,可见他的冷酷无 情。他如果能站在朋友的立场,说服鲍勃 自首,岂不是一个真正的挚友?! 3、结论:所以说他背叛了友谊。
“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 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 友罢了。”
男了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 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 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

【解题策略】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Ⅱ探究类试题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探析

【解题策略】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Ⅱ探究类试题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探析

【解题策略】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Ⅱ探究类试题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探析语文新高考现代文阅读Ⅱ探究类试题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探析一、考点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学业质量水平"4一3中指出:“在鉴赏活动中,能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阐释作品的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内涵,能对作品的表现手法做出自己的评论。

能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

能对同一个文学作品的不同阐释提出自己的看法或质疑。

喜欢尝试用不同的语言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在文学鉴赏和语言表达中,追求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

”根据《课程标准》的相关阐释,笔者认为,新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类试题在命题时主要侧重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解读,从情感、形象,主题和思想等方面切人探究,从中解读出文本的价值。

二是比较两个以上的文学作品在主题、表现形式、作品风格上的异同,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

三是在文学鉴赏中,追求正确的价值观,挖掘作品的价值、审美情趣和审美品位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二、命题特点1.真题呈现(2020年新高考I卷)第8题:本文记建水城时,在饮食描写上花费了大量笔墨,对此你如何理解?(2020年新高考I卷)第9题:父亲说“我们下棋是下棋”,怎样理解这句话?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

(2021年新高考I卷)第9题:小说中多次出现的“门”,在不同层面有不同含义,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2021年新高考卷)第9题:文本二指出,教小孩子作文要“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谈谈文本一是如何实践“能懂得小孩子的欢喜”这一主张的。

2.命题分析近两年新高考探究类试题更具创新性,命题者会在教材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命题创新,在解题思路上设置陷阱,这就让那些平日只顾埋首刷题、不认真思考的考生在考试时手忙脚乱,所以考生在日常的学习中要多关注知识本身的逻辑和内容,多思考,以不变应万变,考试时务必以文本为依据,善于转变思路,勇于突破常规。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ⅰ)(解析版)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ⅰ)(解析版)

2023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高考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题,19分)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ㅤㅤ对素食者和肠胃疾病患者来说,藜麦的发现是一个奇迹。

藜麦不含麸质,富含镁和铁,比其他种子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包括人体无法独自生成的必需的氨基酸。

美国宇航局宣布,藜麦是地球上营养最均衡的食物之一,是宇航员的理想之选。

产于安第斯山的藜麦有一个令西方消费者神往的传说:印加人非常重视藜麦,认为它是神圣的,并且称之为“万谷之母”。

不过,藜麦的爱好者却通过媒体发现了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

从2006年到2013年,玻利维亚和秘鲁的藜麦价格上涨了两倍。

2011年,《独立报》称,玻利维亚的藜麦消费量“5年间下降了34%,当地家庭已经吃不起这种主食了,它已经变成了奢侈品”。

《纽约时报》援引研究报告称,藜麦种植区的儿童营养不良率正在上升。

2013年,《卫报》用煽动性标题提升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度:“素食者的肚子能装下藜麦令人反胃的事实吗?”该报称,贫穷的玻利维亚人和秘鲁人正在食用更加便宜的“进口垃圾食品”。

《独立报》2013年一篇报道的标题是“藜麦:对你有利——对玻利维亚人有害”。

这些消息传遍了全球,在健康饮食者之中引发了一场良心危机。

在社交媒体、素食博客和健康饮食论坛上,人们开始询问食用藜麦是否合适。

ㅤㅤ这种说法看似可信,被许多人认可,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则持保留意见。

毕竟,藜麦贸易使大量外国资金涌入玻利维亚和秘鲁,其中许多资金进入了南美最贫穷的地区。

几位经济学家跟踪了秘鲁家庭支出的调查数据,将种植且食用藜麦的家庭、食用但不种植藜麦的家庭和从不接触藜麦的家庭划分为三个小组。

他们发现,从2004年到2013年,三个小组的生活水平都上升了,其中藜麦种植户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是最快的。

农民们正在变富,他们将这种新收入转化为支出又给周边民众带来了好处。

2024年高考新课标二卷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分析

2024年高考新课标二卷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分析

2024年高考新课标二卷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分析(一)现代文阅读l。

1.以党的创新理论培根固本。

试题选取党的创新理论及对创新理论的深入阐释作为阅读材料,设问符合青年学生认知特征,层层推进,在考查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指导实践。

新课标I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的材料一节选自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

《论持久战》所蕴含的战略思维、所昭示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跨越时空的意义与价值。

选文部分文字扼要,层层深入,论辩犀利。

第5题据此设题,要求学生谈谈《论持久战》对“看问题、想问题”的启示,要求学生理解并运用文本中体现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从全局、长远和大势着眼。

2、激发科学探究的创新活力,弘扬追逐梦想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新课标II卷信息类文本阅读分三则材料围绕“探月”主题展开。

依次介绍了人类首次登月的过程;中国登上月球背面的计划、“玉兔一号”探测取得的全新成果以及中国积极推动国际合作等信息;嫦娥四号在探月史上取得的里程碑式成就。

三则材料按照时间顺序排列,不仅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的“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类的共同梦想”,更体现出我国科技工作者在总书记号召下“努力在世界高技术领域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卓越实践成就。

第5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分析“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在中国航天人身上是如何体现的,考查学生从不同材料中筛选信息并进行综合处理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科技报国热情,鼓励他们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鼓舞年轻人在科学追梦的道路上不断进取。

第23题写作题目与上述材料紧密关联。

另外新课标Ⅱ卷信息类文本阅读材料“登月”素材兼具天体物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属性,意在引导基础教学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培育学生跨学科的意识和视野。

而学生阅读和作答并不需要其他学科知识,这凸显了语文作为基础学科的特质,体现了语文学科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运用能力在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中的重要性。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题之探究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题之探究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题之探究【范文一】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题之探究作为一个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我们都知道在语文考试中,掌握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的方法至关重要。

首先,要了解探究题的基本要求。

探究题要求我们深入挖掘文章中的深层含义和表达方式,要突出考查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做探究题时,我们需要仔细阅读文章,分析文章结构,辨析文章句法和修辞手法,并归纳总结出文章的意图和主旨。

其次,要注意文章的细节。

在阅读文章时,我们不仅要注意文章的主题和基本叙述,还要注重文章中的细节描写和情感体现。

这些细节包括作者的态度、语气、语言风格等,需要我们用心琢磨,从中领悟文章的内涵。

最后,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探究题考查的不仅是同学们对文章表面信息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要求同学们具备探索深层次信息的本领。

我们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开启思考的闸门,从多个角度分析文章,探寻文章更深层次的意义,以及写作背后的思维模式和想法。

综上所述,在备战高考语文时,我们要重视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的学习,注重细节、提高思考能力,从而达到顺利高分的效果。

(要点分析:本文重点是探究题的基本要求和技巧,用词较为简单,容易理解,重点词汇有探究、细节描写、阅读理解、思考能力等)【范文二】关于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题之探究高考语文考试中占比较大的一项就是现代文阅读。

而现代文阅读中的探究题是很多同学觉得难度比较大的一道题目。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探究题呢?首先,我们要有耐心。

探究题往往会给出文章中某一段具有深层含义或信息最为重要的部分,需要我们读者进行细致的推敲和筛选。

因此,我们要有充分的耐心,在文本阅读时反复理解,不断梳理文章的逻辑,从而理清文章的思路。

其次,我们要注重文章的意义。

文章中的意义往往不止于字面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信息和启示。

我们要注重细节描写,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深入挖掘文章背后的意义,以及作者通过写作传递的信息和思想。

最后,我们要借鉴优秀文章。

现代文阅读探究性题目例析

现代文阅读探究性题目例析
“ 朝 !” 退
刚 翻 卯 时 牌 子 , 了半 个 时 辰 的 雪 又 开 始 下 了起 来 . 禁 城 内一 片 停 紫 混 沌 迷 茫 退 朝 的 小 皇 上 心 思 重 重 地 坐在 暖 轿 里 . 继 光 满 脸 悲 愤 的 样 戚
子 在 他 脑 子 里 挥 之 不 去 方 才在 金 台御 幄 中 。 虽 然 心 神 不 宁 举 止 失 措 . 他 但 被 冯 保 等 一 班 内侍 挟 裹 着 退 朝 时 . 他 仍 不 忘 让 内侍 把 那 件 破 棉 衣 拿
后 之 父 1 做 ” 来
“ 么 , 武 清 伯 做 的 棉 衣 ? 戚 将 军 , 没 有搞 错 ? ” 什 是 你
“ 皇 上 , 真 万确 !” 回 千
刚 刚 由冯 保 搀 着 回 到 御 幄 中 坐 下 的 朱 翊 钧 . 顿 时 瘫 得 像 个 泥 人 . 冯 保 眼见情 况不妙 , 喊一 声 : 大
“ 他 火 速 进 京 1” 令
“ 。 ” 是
冯保 正 欲 传 旨 , 居 正 一 旁 插 话 : 皇 上 , 将 军 的 话 尚 未说 完 。 ” 张 “ 戚 “ 接 着 说 ” 你 朱 翊 钧 原 地 踱 步 , 前 的 大 臣都 看 得 真 切 尽 管 眼 下 正 值 三 九 严 寒 近 飞 雪 飘 洒 , 是 小 皇 上 嫩 白 的脸 上 已是 渗 出 了细 密 的 汗 珠 可 戚 继 光 并 不 看 皇 上 脸 色 , 自奏 道 : 臣 已调 查 得 知 . 崇 古 大 人 把 兀 “ 王 蓟 镇 兵 士 的换 季 棉 衣 , 都 交 给 武 清 伯 李 伟 ( 者 注 : 朱翊 钧 生 母 李 太 全 编 为
动 ” 人物 鲜活 ” 类 的抽 象 表述 : 按 照题 目要求 选 取一 个 答题 角 度 . “ 之 ② 不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分析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分析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探究题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探究题的基本特征与命题规律。

2.掌握探究题的解题思路、方法。

教学步骤:一、考试说明对“探究”的要求及解读1.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深层剖析类)要求从思想内容与艺术表现的各个方面探究作品的深刻思想。

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探究。

解读:要求考生的答题应多角度、全方位思考,角度不能单一,须分层答题,思考不能太肤浅,能透过现象看出本质,提炼出其丰富的意蕴。

解读:“民族心理”、“人文精神”一般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是作品中固有的,要求考生能够准确解读文本蕴含的这些深层含义。

2. 探究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写作意图类)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个性解读类)解读:“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是特别强调考生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观点”。

所谓的“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观点”不是“为所欲为”、“信口开河”,是依据文本而合理推断。

二、经典再现1.本文写了驮队飞渡峡谷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

(6分)答案:深刻意蕴:(1)飞渡峡谷的情景:表现人在自然面前接受挑战,战胜艰险;(2)驮队的人际关系:体现团结协作,相互信任,关心爱护;(3)动物形象:隐喻人应该像雄鹰飞翔、像骏马奔驰,而不是像牛那样软弱畏缩;(4)“我”与领队的对照:表示人会在艰苦磨练中成长。

情感取向:(1)骏马、雄鹰、高山峡谷:对雄奇险峻崇高的赞美;(2)领队、精瘦汉子:对乐观向上人生态度的赞美;(3)牛的恐惧、发抖:对平庸、畏难的厌弃。

(4)本文所写生存画面:张扬了原始、野性的阳刚之美。

【解析】探究题。

无论是探究深刻意蕴还是分析作者的情感取向,都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能只局限于一点。

新高考语文探究性试题分析(整理精校版)

新高考语文探究性试题分析(整理精校版)

新高考语文探究性试题分析作文辅导0126 0548::目前,新高考语文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锁定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上。

文学类文本阅读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侧重三个方面:一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二是探讨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三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对探究能力的考查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二是探讨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三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继2015年海南、宁夏、广东、山东四省份新课标试卷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探究性试题之后,2015年江苏省试卷中也出现了探究性试题,2015年高考探究性试题已成大局,9套试卷,卷卷涉及。

下面拟从探究性试题的题型、命题体式及可能突破的命题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探究性试题的八种题型1 观点式2015年海南(宁夏)卷的欧·享利《二十年以后》与夏东元《盛宣怀传》就已出现这种题型,2015年则增加到三套试卷,这里仅以辽宁卷为例,作重点分析。

2015年辽宁卷——贾平凹《遗璞》: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这种题型的解答,无非是正反两个观点。

本题所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首先必须明确:第一,探究类试题的内容是有疑难的,甚至是有争议的,即答题指向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向的,不是单层次的而是多层次的。

第二,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规定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

第三,由于高考的选拔特点,试题将不可能是全开放的,即“一千个心目中的一千个哈姆莱特必须首先是哈姆莱特”,因此,试题应该是半开放的——多角度,但不是漫无边际。

专题08 新题探讨132张 -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Ⅰ专题全面解读

专题08 新题探讨132张 -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Ⅰ专题全面解读

答题思路·分析选项
②【新高考地区2021年秋季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卷】
下列各项中不能用在材料一作为论据的一项是( ) A.左宗棠家书:天地民物,莫非己任;宇宙古今事理,均须融澈于心 。 B.梁启超家书:总要在社会上常常尽力,才不愧为我之爱儿。 C.《黄氏家规》:人有祖宗,犹水木之有本源,不可忘也。 D.《钱氏家训》: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2022一轮备考·现代文阅读Ⅰ新题探讨
现代文阅读Ⅰ新题探讨
【目录】
一、新题型变化一:客观题,第三题,题号3
二、新题型变化二:主观题,第四题、第五题,题号4和5
(一)论证方法 类 (二)论证思路类
(三)论证结构类
(四)论证特点类
(五)概括信息类
三、新题型变化二:主观题,第五题,题号5
(一)情境化设置一:给出一段文字材料类型
现代文阅读Ⅰ主观题·论证方法
【题目形式】材料x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常用手法】举例(例证)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 因果论证 【答题模板】 ①xx论证。(1分)Xxxxxxxx(文体分析)(1分) ②xx论证。(1分)Xxxxxxxx(文体分析)(1分) ③xx论证。(1分)Xxxxxxxx(文体分析)(1分)。 【注意事项】方法有几种就找几种,尽量不要遗漏。题目分值赋分方式不是固 定的。有两种论证方法的,2+2(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4分)有三种论证方 法的,1+1+2(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2分,答出三点给4分)
高考真题·解析
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 第三步:析选项
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 【分析】所谓“金屑”,指的是贵重的能迷眼的事物,古人有“金屑虽贵,落 眼成翳”“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之说。也就是说,“金屑”虽好,但是容易 让人迷惑。A项中,句意是说:诗歌空灵,才是好诗,可以入画的诗还是眼中有 “金屑”,算不上空灵。这一句强调的是诗歌的“空灵” 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 【分析】文章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文章,两种艺术形式不同而志趣一致。 是从“形式”和“志趣”证明“诗画异中有同”。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探究试题解读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探究试题解读
07江苏?麦天?17.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鲜 亮〞与“滋味〞的理解。----这也是要求从思想 内容方面开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主题〕。答案: 炽热的劳动生活,丰收的喜悦,紧张热烈后的平 和、闲散。乡土民风的朴实,亲情的淳厚、和谐。
答题提示:从题型看,命题者主要还 是依据文本主题内涵或写作意图来做 文章,这类探究题要求学生必须准确 把握主旨并进而把握作者写作用意, 否那么就无法完成答题要求。从两题 的答案看,既不能脱离原文,而由无 法在原文中直接截取答案,都需要考 生作抽象概括。
类似文本:
07—09年高考44篇散文中有27篇。 09全国卷Ⅰ?彩色的荒漠?、湖北卷?书 房的窗子?,08全国Ⅰ?阳关古道苍凉 美?、天津卷?敦煌?,07安徽?乡村的 风?、天津?雪野里的精灵?、四川?焰火 的变奏?等 。
第三类:议论性散文
哲理散文。这类散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 方式,但议论不是凭空而生,往往在文 章的开头交代议论的由头,或事,或物, 然后逐层递进式议论。主旨在物〔事〕 与理相通处。
类似文本:
07—09年44篇散文中有13篇 09天津?老屋?、福建?阿庆?,08上海? 灯笼红?、全国2?马缨花?,07北京? 湿湿的想念?、宁夏海南?叶圣陶在四 川?、辽宁?炉火?、湖南?忆刘半农君?〕
第二类:状物性散文
这类散文以描写和议论抒情为主要表 达手段,描写多是景、物的某一突出特 征,议论抒情多是在景、物的突出特征 上进展人生道理的隐喻。主旨即物人相 通处。
天下题目何其多 我欲解完奈假设何 学习假设是得其法 轻松上阵乐呵呵
比较评价题小说阅读解题根本思路
整体把握主旨 弄清题干要求 深入文本探究 调动所学知识 结合个人感悟 下笔评价表述
Hale Waihona Puke 比较评价题小说阅读答题行文构造 表述观点+列出理由并简要分析〔结合文本与相关 知识〕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之探究题解读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之探究题解读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之探究题解读所谓探究,就是围绕一定的问题情境,提出假设,分析探究,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学习方式。

新课标考试中出现的探究题,包括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作品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发掘,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探讨,对作品的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1.探究题的类型(1)个性解读类命题人往往要求考生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或见解。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个性化解读,其实并不允许考生脱离文本海阔天空、信马由缰地随意发挥,我们可以把这种题型看成是文本研讨类探究的变体,不过相对于文本研讨来说,考生有一定的自由进行拓展,但是必须如前所述要有一个“度”,与文本不即不离。

(2)知识积淀类此类试题的特点往往是由阅读材料导出,讨论对象比较确定,但前提是要求考生具备相应的语文基础知识素养,答案组织得好不好往往能体现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

(3)联系现实类命题人要求考生联系现实,结合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进行探究。

(4)技巧分析类要求考生就作者行文的表达技巧进行分析探究,有的还要问这样的表达技巧给你的写作启示。

2.探究题的特征(1)题型的主观性通过一问一答,为考生提供了探索、思考、发表独立见解的空间,有助于考生创造力的发挥,有助于展示考生的创新见解和语文能力。

(2)问题的启发性所提问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的思维一种导向,使得学生能沿着这个导向探索下去,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有的题目可以给学生多个方向进行探究,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答案的拓展性与个性化解答探究性题目,要求考生有由文内到文外的拓展,即对文本作一定的归纳和概括,并由此展开,展开时考生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积累以及认知能力。

所以这类题目的答案起点在文本之内,但终点在文本之外。

(4)答案的多元化与综合性由于探究题命题的开放性,考生综合运用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观察问题、理解问题的角度,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不同,考生往往会作出不同的且都符合试题要求的解答,只要能根据文本和有关原理,合乎逻辑地展开论述,言之成理即可。

语文论文浅淡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答题技巧

语文论文浅淡高考现代文阅读探究题答题技巧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朱青“探究”即对作品思想内容和人文精神的发掘,探讨,特有的解读和质疑,探究的过程体现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实施新课改后的高考,其中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型有了较大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探究题已成为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中的稳定题型,并且分值也很高。

统观2014年18套高考试卷,探究题与2013年相比稳中有变,这些变化看似平和却体现着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回归语文本真的导向。

探究类题型一: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意图文学作品的意蕴深刻,要注意透过文字的表层意思,透过现象看本质,联系现实社会,追本溯源,顺藤摸瓜,由小及大,从而洞察作者在文中所赋予的特殊含义。

【考题呈现】2014年重庆市高考文学类作品阅读《东坛井的陈皮匠》中:第18题:“文中写了陈皮匠和其他古城人面对无限商机的不同态度,请予评价;作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予探讨。

”(7分)【参考答案】:(1)评价:(4分)①作品表现了陈皮匠面对商机冲击时恬静淡泊的人生态度和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他在商业化大潮冲击下的无奈,显示了守护者的孤独;②其他古城人更多关注的是开发历史文化资源带来的商业价值,这种对待古文化遗产的态度有失偏颇。

(2)探讨:(3分)肯定守护传统文化的行为,批判将传统文化遗产过度商品化的社会现象,表达对时下强烈功利化的社会现象的忧虑。

【我的分析】现代文阅读答题一直遵循“以文为本”的思想,与第一小题相对应的文本是第12自然段“一批又一批的说客拥来劝皮匠合伙开发陈家大院……”陈皮匠“把家里的藏书整理出来,重新造册,一一核对之后,全部送给了牟汉达教授”,而他还是干补鞋的活。

可以看出对待历史文化不同的态度,一种是看重它的商业价值,而皮匠是从心底里珍惜;而回答第二小题,则需要学生具有现实生活的积累和理解,才能探究出作品的深刻主题。

解题技巧:一、依本溯源根据文本中或隐或显的信息,包括作者生平经历、暗示社会环境的词句等,解读作品的主题,从而探寻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探究性试题解读高考研究2014-01-09 1453新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探究性试题解读目前,新高考语文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锁定在文学类文本阅读与实用类文本阅读上。

文学类文本阅读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侧重三个方面:一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二是探讨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三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对探究能力的考查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二是探讨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三是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继2007年海南、宁夏、广东、山东四省份新课标试卷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探究性试题之后,2008年江苏省试卷中也出现了探究性试题,2009年高考探究性试题已成大局,9套试卷,卷卷涉及。

下面拟从探究性试题的题型、命题体式及可能突破的命题领域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探究性试题的八种题型1.观点式2008年海南(宁夏)卷的欧〃享利《二十年以后》与夏东元《盛宣怀传》就已出现这种题型,2009年则增加到三套试卷,这里仅以辽宁卷为例,作重点分析。

2009年辽宁卷——贾平凹《遗璞》:小说最后描写了蛮儿一帮年轻人炸掉了遗璞,并用它去修水渠在结局上的这种处理是否合理?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这种题型的解答,无非是正反两个观点。

本题所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首先必须明确:第一,探究类试题的内容是有疑难的,甚至是有争议的,即答题指向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向的,不是单层次的而是多层次的。

第二,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规定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

第三,由于高考的选拔特点,试题将不可能是全开放的,即“一千个读者心目中的一千个哈姆莱特必须首先是哈姆莱特”,因此,试题应该是半开放的——多角度,但不是漫无边际。

观点式探究试题答题步骤:首先明确自已的观点,其次分别列出支持自身观点的事实依据,最后回归文本。

结合具体事例作合情合理的分析。

2009年辽宁卷——斯蒂芬〃杰〃古尔德《达尔文的拖延》:文中说:“疑惑和知识都应该坚持”这里的“疑惑”和“知识”有哪些含义?为什么说“都应该坚持”?请联系全文,谈淡你的理解和看法这一题考查的同样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探究,是一个探索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多方寻求答案,解决疑问”“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的学习、研究活动过程。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其二是“对作品进行有创意的解读”。

前者侧重“个性化”,立足求异,展示对文本的不同解读:后者侧重“有创意”,立足求新,提出自己的新发现。

此外,2009年海南(宁夏)卷——铁凝《孕妇和牛》与2009年山东卷——“杨澜访谈”均涉及此题型。

2.启发式这一题型,2007年山东卷——杨明、马小林《梦碎雅典》:2008年山东卷——张炜《歌德之勺》、牟宗三《我所认识的梁漱溟》:2009年山东卷——同国平《记住回家的路》、安徽卷——宗璞《董师傅游湖》等均有出现,这里重点分析海南(宁夏)卷。

2009年海南(宁夏)卷——《寻找教育的曙光》:文中说:“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这句话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这是一个半开放性的题目,既要结合重要句子“陶行知不仅是一位富于想象的浪漫主义的理想家,而且是一位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家”,又要对的观点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

对于的观点、态度或予以赞成,或不赞成,也可以从其他角度来评价陶行知,但不能脱离文中的这个重要语句。

在答案的格式上应做到先观点,后论述。

启发式探究试题重在作出自已的判断,前提是由文本而发。

无论是感悟还是体验,必须立足自我,见解独到。

解答时必须注意限制性条件,围绕限制性的内容指向,联系文本进行分析阐述。

3.标题式2008年广东卷——(美)刘易斯〃托马斯<绝妙的错误>与江苏卷——汪曾祺《侯银匠》,已开先例。

2009年浙江卷进一步得到体现:2009年浙江卷——(英)大卫〃洛契弗特《魔盒》:有人建议把标题“魔盒”改为“贝格斯太太”,你认为哪一个合适,谈谈你的看法。

本题考查对文本意蕴的探究能力。

这一类题要求考生根据阅读经验与社会阅历去探究分析文本,发现文本中所包含的人文价值、精神内涵及技巧手法。

回答此类题目必须审清题干要求,明确考查内容是思想内涵、手法技巧,还是人物形象评价分析,然后确立自己的观点。

观点必须明确,然后结合文本材料、的写作背景、自己的阅读实践进行分析,要点要全面,语言要客观,不要过于绝对化,内容要充实,分析部分可以分条作答。

本题考查对小说题目的探究,观点不要求统一,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如果认为“魔盒”更合适,可以从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主题的角度来进行分析,“魔盒”在小说的故事情节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一方面“魔盒”一词具有无限诱惑力,制造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另一方面“魔盒”作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心情也因为魔盒的特殊含义而发生变化。

另外“魔盒”在体现文章的主旨方面显得形象生动,“魔盒”就象征着家的气息。

如果认为以“贝格斯太太”为题更合适,可以从小说的主人公形象、外国小说的某些特点进行分析。

标题式探究试题,答题时可以从以下切入点着手:主题、情感、线索、悬念、双关、简明、形象与生动。

4.评价式2007年山东卷——叶延滨《灯火的温情》与海南(宁夏)卷——<林冲见差拨)已有涉及。

2009年福建卷——丰子恺《阿庆》,继续沿用了这一题型:请结合阿庆这一形象,探究提出的“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的观点。

回答时注意“有时”二字的限制作用,不能理解成“精神生活可以代替物质生活”,先要分析物质生活的第一性,再分析“精神生活有时可以代替物质生活”,再分析“物质生活不可替代精神生活”,应结合阿庆形象来探究。

探究要点可以考虑:①精神生活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②在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之外,人们还有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③精神生活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是物质生活所不能替代的。

(如有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评价式题目是个性能力检测的最佳方式,解答时,一要发现解读入口,紧扣评价要求:二要围绕原文,综合分析;三要敢于发散,不求面面俱到,选取关键点,言之成理。

5.主题式主题式出现较早。

2007年广东卷——《记钢琴演奏家傅聪》与海南《宁夏》卷——《叶圣陶在四川》,就已使用。

2009年江苏卷张笑天《上善若水》也属这一题型:请探究都江堰含了“上善若水”的哪几层深意、解答本题既要理清思路,又要把握全文主旨。

以水比喻“上善”,即都江堰是上善之作;修筑和维护都江堰的李冰及其后任可谓上善之人;由此引申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要做上善之事。

解答主题式题目要知人论世。

探索文本的主题要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角度切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透析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6.矛盾式矛盾式仅在2007年广东卷——迟子建《泥泞》中出现,但并不意味着今后不出现。

迟子建《泥泞》:最后一段,既说“我们也不会刻意制造一种泥泞让它出现在未来的道路上”,又提出“我们是否渴望着在泥泞中跋涉一回呢”,你是如何理解的?本题考查考生从文章不同层面层层深入发掘作品意蕴的能力,并要求考生探讨作品中蕴涵的人文精神。

对文本的探讨,一定要在准确理解和把握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结合文本实际语境进行,切忌脱离文本。

在最后一段中的说法并不矛盾。

因为泥泞是自然生成的,无法人为制造:而且泥泞象征着苦难与屈辱,没必要在未来的路上人为地设置逆境和挫折:但是泥泞可以使人警醒,给人力量,可以促使人们重温历史,所以当我们在顺境中茫然和麻木时,我们会渴望在“泥泞”中再跋涉一回。

矛盾式的探究题,看似矛盾,实际上相反相成。

解答时首先要把握语句的内涵,其次要紧扣文本环境,最后应从领域、层面、时代、地域等不同角度分析探究。

7.关系式2009年福建卷出现了这一新题型——周劼人《寂静钱锺书》:文章的结尾说:“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锺书,但,是不是也因为这个时代不再寂静?”请结合全文,探究时代的“寂静”与产生钱锺书这样的大师之间的关系,解答时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探究,文本包含着“这个时代不再寂静”,对“这个时代再也没有了钱锺书”的观点,应辩证地看待。

解答这一类探究性试题,要理解好环境、人物、情节、主题四者之间的关系,注意彼此的内在联系。

8.见解式见解式探究题在2008年广东卷——(巴西)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文本中已经出现: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联系文中一开始,“父亲”走的时候,“我”感到无畏和兴奋,“我”一直给父亲送饭,但当父亲真正向我划来时,我却“逃掉了”,可以看出“我”对父亲支持但不理解。

因为“我”对“父亲”的人生追求并不理解,所以对“父亲”坚定执著的非世俗行为持复杂的矛盾态度。

最初,“我”对“父亲”的行为感到“无畏和兴奋”;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对他变为关心和同情。

当全家人都走后,“我”在漫长的守候中,既渴望拯救“父亲”,又深感茫然和恐惧。

见解式题型可谓言由己出,有时与观点式、启发式、评价式有重合之处,但单独设题,重在自身的个性见解,并不是简单地亮明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启发,或做出评价,而应有深入的阐述,有理有据,让人折服。

二、探究性试题命题的形式1 文学文本与实用文本选考式,如2007年山东卷、广东卷、海南(宁夏)卷:2008年广东卷、山东卷、海南(宁夏)卷:2009年山东卷、海南(宁夏)卷、辽宁卷、福建卷。

2 文学类文本必考式,如2008年江苏卷,2009年江苏卷、浙江卷、安徽卷。

3 语言运用突破式,如2009年天津卷第24题读报道写启示。

三、探究性试题命制可能突破的领域纵观2007~2009年的探究性试题命题态势,可以发现,广东、山东及海南(宁夏)卷始终稳定在文学文本与实用文本的考查中,没有新的突破,似乎在明示新课程中文学文本与实用文本平分秋色的地位。

这一点得到辽宁、福建两省命题者的认同,并于2009年加入这一行列。

江苏卷则始终态度鲜明地贯穿“文学文本中心”的理念,2009年浙江与安徽两卷也采用这一模式。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天津卷则大开探究性命题新领域,首次突破近两年常规,以从报道中写启示的形式,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