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通信原理第二章通信系统概述
通信原理主要内容
![通信原理主要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93800d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49.png)
主要内容:一.通信系统概述1.通信系统的组成:基本概念、框图(1)源信息格式(Format)是信息采集后的源信息最初表示方式,如模拟电信号的限带波形,图像信号的扫描象素集合或其红绿蓝三个基本分量的PCM编码。
信源格式为信源编码作好了基本格式的准备,其中还包括信源编码前去噪、限带等的预处理。
(2)信源编码为了提高信息的有效性,在源信息中可能存在某种程度的冗余“信息”以及根据需要的质量标准,可以去除其中次要信息,因此提高有效性的措施采用去相关及压缩编码,即用更少的编码位数来表示符合一定接收质量的更多源符号。
其基本理论是仙农率失真理论,其基本技术如无失真预测编码和有损正交变换编码等。
(3)信道编码经过信源编码的码字序列,均应认为是重要信息,因此如果在传输与接收判决中发生错误或超出限定的符号误差概率,则会不满足接收者的质量要求。
如果信源码字之间互为正交或不相关,则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或者基带码流的码符号选用某些合适的码型,也有一定抗干扰性。
最好的方法是根据信道环境的特性,将信源码字中按一定规则适当加入冗余码元(监督元),构成差错控制码,可以根据不同的结构和冗余位多少,提供1位或多位自动纠错或通过反馈重发纠错能力。
对于信道带宽无限制而传送信号功率受限(如卫星)的通信系统,在保持所需的误差率时,利用差错控制编码能降低所需的信号功率或信噪比。
(4)信道复用信道复用(Multiplexing)是通信系统中很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其基本功能是使多种信息流共享同一信道,提高通信资源利用率。
如目前无线正在使用整个频段跨越105~1012Hz的频率资源,各个不同频段和频点用于各种类型的无线信号传输,必须采用频分复用(FDM)。
基于有线信道的基带传输,多采用时分复用(TDM)。
还有基于特殊媒体分离和空间分离的空分复用(SDM),现代无线扩频通信的码分复用(CDM),以及水平和垂直激化的电磁波传输提供激化复用(PDM)。
近几年的发展已大量推广利用光密集波分复用(DWDM),可以使一条光纤容纳几亿个数字电话的点对点间传输。
简述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__概述及解释说明
![简述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__概述及解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2d93b322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db.png)
简述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通信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人们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通信系统得以建立和完善,从最初的传统有线电话到如今的移动通信网络,都为人们提供了全球范围内快速、可靠、安全的信息传输与沟通手段。
本文将简要介绍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并对其组件、功能和工作原理进行解释说明。
同时,本文还将深入探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要点,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通信系统的要点一、通信系统的要点二、通信系统的要点三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并阐明文章目标与结构。
接下来,在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部分,我们将具体描述其定义、背景、组件和功能以及工作原理。
在接下来的三个部分中,我们将详细解释每个要点,并提供相关实例和说明。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介绍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并解释其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通过详细说明每个关键要点,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通信系统并理解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阅读本文,读者还可以更好地应用和运用通信系统相关知识。
最终,我们期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清晰且易于理解的概述,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通信系统打下基础。
2.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2.1 定义和背景:通信系统是指通过传送、交换和处理信息来完成信息传递的一组设备和技术的集合。
它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传递。
通信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电信、互联网、无线通信等领域。
2.2 组件和功能:通信系统由多个组件组成,每个组件都有特定的功能,协同工作以实现信息传递。
主要的组件包括发送端、接收端、传输介质和信号处理设备。
发送端将待传输的信息转化为适合在传输介质上进行传播的信号,并通过传输介质将信号发送给接收端。
《通信原理》课件
![《通信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902e465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dc.png)
在这份PPT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通信原理的重要概念和技术。通过精美的 图片和易于理解的内容,帮助您全面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调制解调技 术及其应用,以及信道编码、纠错编码和多址技术。
课程介绍
1 课程内容概述
探讨通信系统基本原理、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与纠错技术以及多址技术。
讨论传输介质的选择和不 同的编码技术对数据传输 的影响。
调制与解调技术
1 调制技术原理
介绍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模拟调制和 数字调制。
2 调制方式与特点
比较不同调制方式的优缺点,包括调幅、调 频和调相。
3 解调技术原理
探讨解调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同步 技术和解调器的设计。
4 解调方法与应用
多址技术
1 多址技术基本原理
说明多址技术在实现多用户并行通信中的基 本原理和应用。
2 分时多址技术
介绍分时多址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包括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
运营商课程合作
我们的愿景
为运营商培养专业人才,提供 领先的通信技术培训和支持。
课程特色
由资深专家授课,结合实际案 例和实践经验,加深学生对通 信原理的理解。
合作机会
欢迎运营商与我们合作,共同 推进通信行业的发展。
总结
本PPT课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通信原理》的关键概念和技术。希望通过这次 学习,您能够全面了解通信系统的原理和技术,并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讨论不同场景下的解调方法和实际应用,如 调幅解调、调频解调和调相解调。
信道编码与纠错技术
1 信道编码原理
介绍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和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的编码方法。
2 奇偶校验及海明码
讲解奇偶校验和海明码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纠错编码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通信系统原理PPT课件
![通信系统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60c74821eb91a37f0115c39.png)
(2)按信号形式不同可分为:模拟通信网、数字通信网、数字/模拟混合网 等。
(3)按服务范围不同可分为:本地电信网、农村电信网、长途电信网、国际 电信网等。
(4)按传输媒质不同可分为:架空明线网、电缆通信网、光纤通信网、卫星 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等。
(5)按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宽带交换网 等。
(6)按网络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网状网、星形网、环形网、总线网等。 (7)按服务对象不同可可分:公用网和专用网,在某种公共网络平台之上,
还可以开展虚拟专用网VPN(Vital Private Network)业务。 (8)按功能不同可分为:传输网、时钟网、信令网、管理网。 (9)按网络层次分:其一纵向分层,可将网络分为应用层、业务网、和传送
模拟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如下图 :
信源
调制器
信道
解调器
信宿
噪声源
第14页/共76页
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信
信
信
源
加
道
调
编
编制
源
码
密
码
器
信 道
信
信
解
道
解源
信
调 器
译 码
密
译 码
宿
噪声源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模型
信源
基带信号 形成器
信
接收
抽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道
滤波器
判决器
信宿
噪声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第15页/共76页
第2章 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
![第2章 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ed76890431126edb6f1a10b0.png)
第2章计算机网络通信原理本章首先简单介绍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然后介绍各种传输介质、数据传输方式、数据交换技术、数据编码技术、多路复用技术和差错控制技术等。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数据传输方式,掌握数据交换技术,掌握差错控制技术;熟悉多路复用技术,了解传输介质,了解数据编码技术。
理解数数据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1 数据通信基本知识2.1.1信息、数据、信号和信道在计算机网络中,通信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换信息。
1.信息信息是对客观事物属性和特性的描述,可以是对事物的形态、大小、结构、性能等全部或部分特性的描述,也可以是对事物与外部联系的描述。
信息是字母、数字、符号的集合,其载体可以是数字、文字、语音、视频和图像等。
2.数据数据是指数字化的信息。
在数据通信过程中,被传输的二进制代码(或者说数字化的信息)称为数据。
数据是信息的表现形式或载体。
数据分为数字数据和模拟数据。
数字数据的值是离散的,如电话号码、邮政编码等;模拟数据的值是连续变换的量,如身高、体重、温度、气压等。
数据与信息的区别在于,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或表现形式,而信息则是数据的内在含义或解释。
3.信号数据通信中,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磁波的表示形式,因此数据只有转换为信号才能传输。
信号是运输数据的工具,是数据的载体,是数据的表现形式,信号使数据能以适当的形式在介质上传输。
从广义上讲,信号包含光信号、声信号和电信号,人们通过对光、声、电信号的接收,才知道对方要表达的消息。
信号从形式上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指的是在时间上连续不间断,数值幅度大小也是连续不断变化的信号,如传统的音频信号、视频信号等。
数字信号指的是在时间轴上离散,幅度不连续的信号,可以用二进制1或0表示,如计算机数据、数字电话、数字电视等输出的都是数字信号。
4.信道信道是信息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到的一个通路,它一般有传输介质(线路)和相应的传输设备组成。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信道为信号的传输提供了通路。
通信原理 课件 ppt
![通信原理 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de745e9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f.png)
的特性相互影响,决定了通信系统的性能和传输质量。
03
模拟通信原理
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通过直射、反射、折射 、散射等方式传播,受到地形、 建筑物、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无线电波传播损耗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空 气阻力、地面吸收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能量逐渐衰减。
无线电波频段
无线电波根据频率可分为长波、 中波、短波等不同频段,不同频 段的无线电波具有不同的传播特 性和应用场景。
调频的特点
调频信号的带宽较大,抗干扰能力强,能够 传输更多的信息。
调相的特点
调相信号的相位信息可以携带信息,具有较 高的保密性。
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
信噪比
误码率
信噪比是衡量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表示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 表示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的概率。
带宽效率
抗干扰能力
带宽效率是指通信系统传输速率与带宽的 比值,反映了系统的传输效率。
抗干扰能力是指通信系统在存在噪声和干 扰的情况下,能够正常传输信号的能力。
04
数字通信原理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数字信号调制
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 号形式,如调频、调相和调幅等
。
数字信号解调
将已调制的信号还原为原始数字信 号的过程。
通信原理 课件
目录
• 通信系统概述 • 信号与系统基础 • 模拟通信原理 • 数字通信原理 • 无线通信原理 • 通信原理实验与案例分析
通信原理-第2章 信道与噪声
![通信原理-第2章 信道与噪声](https://img.taocdn.com/s3/m/5d15f93131126edb6f1a1025.png)
一、狭义信道和广义信道
1、狭义信道 、 (1) 狭义信道被定义为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用 以传输信号的传输媒质。 以传输信号的传输媒质。 (2) 狭义信道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 两类。 狭义信道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 有线信道 2、广义信道 、 (1) 将信道的范围扩大为:除了传输媒质,还包 将信道的范围扩大为:除了传输媒质, 括有关的部件和电路。 括有关的部件和电路。这种范围扩大了的信道为广 义信道。 义信道。
Y
x1
y1
x2
y2
y3
y4
xL
多进制无记忆编码信道模型
yM
(4)当信道转移概率矩阵中的行和各列分别具有相 )当信道转移概率矩阵中的行和各列分别具有相 对称信道。 同集合的元素时 这类信道称为对称信道 同集合的元素时,这类信道称为对称信道。
p 1 − p P ( yi / xi ) = p 1 − p
11/66
(5)依据乘性噪声对信号的影响是否随时间变化而 依据乘性噪声对信号的影响是否随时间变化而 乘性噪声对信号的影响是否随时间变化 将信道分为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 将信道分为恒参信道和随参信道。
v i (t)
H(ω , t )
⊕
n(t)
v 0 (t)
v i (t)
H(ω )
⊕
n(t)
v 0 (t)
2.2
信道模型
信道可用一个时变线性网络来等效
V0(t) = f [V(t)]+n(t) i V(t)输 的 调 号 V0(t)信 总 出 形 i 入 已 信 , 道 输 波 n(t)加 噪 ; 性 声 f [V(t)]表 已 信 经 信 所 生 时 线 变 i 示 调 号 过 道 发 的 变 性 换
通信原理ppt课件
![通信原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c61454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3d.png)
通信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
OSI模型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将通信 协议划分为七个层次,从上到下 依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和物理层。
协议栈
协议栈是指协议的层次结构,不 同的协议栈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和需求。
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用于在路由器之间传递 路由信息,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
多址复用技术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包括频分复用、时 分复用和码分复用等。
多址干扰抑制
多址干扰是无线通信中常见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抑 制,如频域滤波、时域滤波和空域滤波等。
06
通信网络原理
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
总线型拓扑
每个节点都直接连接到中央节点,便于集 中管理和控制,但一旦中央节点出现故障 ,整个网络将瘫痪。
抗干扰能力强
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易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 响,能够保证通信质量。
易于存储和传输
数字信号可以方便地存储在数字存储介质上,并 且可以通过数字通信网络进行传输。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调制方式
数字调制方式包括振幅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等,可 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
解调方式
数字解调方式包括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相干解调需要 使用载波信号,而非相干解调不需要。
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
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
周期信号具有重复性,而非周期 信号则不具备。
连续信号在时间或空间上连续变 化,而离散信号则具有间断性。
实信号与复信号
实信号的振幅和相位都是实数, 而复信号则包括实部和虚部。
总结词
信号的分类与特性
确定性信号与随机信号
确定性信号的值可以确定,而随 机信号的值则无法预测。
《通信原理》课件
![《通信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31404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0d.png)
互联网通信技术及应用
互联网通信技术
01
介绍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TCP/IP协议、路由器、
交换机等关键技术的特点和作用。
互联网通信网络
02
介绍互联网通信网络的结构和组成,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
域网等不同网络的特点和应用。
互联网通信应用
03
介绍互联网通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
通信协议的标准化组织
国际电信联盟(ITU)
是全球最大的电信标准化组织,负责制定全球电信标准。
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
是负责制定互联网标准的组织,包括TCP/IP协议族和其他互联网相关标准。
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是一个全球性的专业组织,负责制定电气和电子工程领域的标准,包括通信协议标准。
在线视频会议等。
感谢观看
THANKS
信源
产生需要传输的信息,如话筒 、摄像头等。
信道
传输信号的媒介,如无线电波 、光纤等。
信宿
接收并使用信息的设备或人, 如扬声器、显示器等。
通信系统的分类
有线通信
利用导线或光缆传输信号,如电话线、光纤 等。
模拟通信
传输连续变化的信号,如调频广播。
无线通信
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如手机、卫星通信等 。
数字通信
01
通信协议的分层结构是指将通信 协议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 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规范。
02
常见的分层结构包括OSI七层模 型和TCP/IP四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 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 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03
TCP/IP四层模型包括网络接口层 、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通信原理详尽》课件
![《通信原理详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c136097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bf.png)
调频广播与调相广播的比较
调频广播在音质、抗干扰能力和覆盖范围等方面 表现优于调相广播,因此在现代无线电广播中占 据主导地位。
04
数字通信原理
数字信号的特性
离散性
确定性
数字信号在时间上和幅度上都是离散的, 取值一般为二进制形式(0或1)。
信息源
产生原始信息的设备,如麦克 风、键盘等。
信道
传输信号的媒介,如无线电波 、光纤等。
目的地
接收并使用信息的设备或人。
通信系统的分类
有线通信
利用物理线路进行信号传输, 如电话线、光纤等。
无线通信
利用电磁波进行信号传输,如 手机、无线路由器等。
卫星通信
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信号 传输。
数字通信
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如数 字电视、数字电话等。
信号的特性
幅度、频率、相位等。
信号的频域分析
傅里叶变换、频谱分析等。
信道的分类与特性
信道的分类
01
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对称信道与非对称信道等。
信道的特性
02
带宽、容量、噪声等。
信道的衰减
03
随距离、频率等因素变化的信号衰减。
信号在信道中的传
信号传输方式
调制传输、基带传输等。
信号在信道中的Biblioteka 真由于信道特性引起的信号失真。
远程控制
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技术,实现 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操作。
物联网
将各种传感器、控制器与互联网 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监控和管
理。
自动化生产线
利用通信技术实现生产线的自动 化控制和数据传输。
通信原理概论PPT课件
![通信原理概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f51036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c.png)
11/2/2024
17
个人通信是新的挑战
个人通信(PC):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与任何地点以 任何形式的通信
“任何时间” 要求支持动中通: 无线通信是前提 “任何人” 要求支持巨大用户量: 频谱资源有限 “任何地点” 要求无缝覆盖: 传输能力有限 “任何形式” 要求多媒体: 处理能力有限
11/2/2024
5000 4500
无线寻呼(万户)
4717
4000 3500
3600 3000
3000
2536
2500 2000
1739
1500
1033
1000
561
500 222
0 1992
1994
1996
1998
11/2/2024
13
发展现况---中国大陆蜂窝移动电话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18 0
1992
1992 1993
7000
1994
1995
1996 1997
4300
1998 1999
23567 316 675
1994
1996
1998
2000
11/2/2024
14
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
1970's
1980's
1990's
2000's
提出方案
第一代
制定标准
11/2/2024
5
一、 通信系统的一般概念
通信:communication,信息交流
Telecommunication,电信号的处理和传 输
信息社会,信息网,通信网
通信原理通信系统
![通信原理通信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4b6c75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3.png)
通信原理通信系统通信原理是指通过特定的信号传输介质,将信息从一个点传递到另一个点的过程。
而通信系统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复杂系统,包括信源、信道、信号处理、调制解调等各个模块,完成信号的产生、传输和转换的过程。
以下是对通信原理以及通信系统的详细介绍。
一、通信原理1.1信道信道是传输信号的媒介,可以是空气、铜线、光纤等。
在传输过程中,信号会受到信道噪声和失真等干扰,因此需要进行信道编码和解码,以及信号调制和解调等处理方式。
1.2信源信源是产生信号的源头,可以是数字信号或者模拟信号。
而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在于数值表示方式的不同,数字信号是通过二进制数来表示,而模拟信号则是通过连续的变化来表示。
1.3调制解调调制解调是一种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的技术,包括模拟调制、数字调制等方式。
而调制的过程就是将信息信号的频率、振幅等特征放在载波信号上,而解调则是将信号转换为原始的信息信号。
二、通信系统通信系统由多个部分组成,例如信源、信号处理、调制解调等模块。
下面对每个模块进行详细介绍。
2.1信源信源包括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通过连续的变化来表示,例如声波、图像等。
而数字信号则是通过二进制数来表示,例如电脑信息、数字音频等。
2.2信号处理信号处理是指将信号转化为适合传输的信号的过程,可以通过滤波器、放大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方法实现。
滤波器可以滤除无用信号,放大器可以增强信号强度,数字信号处理器可以对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等处理。
2.3调制解调调制解调是将信息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的过程,包括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
模拟调制包括振幅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
而数字调制包括PSK、FSK、ASK和QPSK等数字调制方式。
2.4频谱分析频谱分析是通过测量信号在频域上的特征,包括幅度、相位和频率等,来确定信号的频谱结构。
常见的方法包括FFT(快速傅里叶变换)和STFT(短时傅里叶变换)等。
2.5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是一种通过添加冗余信息来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的技术,例如海明码、卷积码等方式。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a77cb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1.png)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习题答案第一章简介1.1 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概述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是指利用无线电及其他相关技术,实现移动用户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的系统。
其核心理论基础是无线通信原理和信号处理技术。
1.2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史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从1G到5G的演进过程,每一代都引入了新的技术和服务,提高了通信效率和用户体验。
1.3 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移动通信系统由移动终端、基站子系统、核心网以及相关管理部分组成。
移动终端包括方式、数据卡等用户设备;基站子系统由基站、无线接入网和传输网构成;核心网是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部分,提供信令控制、数据传输等功能。
第二章无线通信原理2.1 无线信道特性无线信道的特性包括带宽、传输速率、衰落和多路径传播等,对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有重要影响。
2.2 调制和多址技术调制技术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进行传输,以及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多址技术用于多个用户共享有限的信道资源。
2.3 信噪比与误码率信噪比是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误码率是在给定信噪比下传输过程中出现错误的概率。
第三章移动通信系统的接入方式3.1 频分多址接入频分多址接入是指将频率资源划分为多个子载波,每个用户占用一个或多个子载波进行通信。
3.2 时分多址接入时分多址接入是将时间资源划分为多个时隙,不同用户在不同时隙进行通信。
3.3 码分多址接入码分多址接入是将用户信号通过不同的扩频码进行编码,以实现多用户共享信道。
第四章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架构4.1 无线接入网无线接入网是连接终端与基站的部分,包括射频传输、信号处理等功能。
4.2 传输网传输网是将基站与核心网进行连接的网络,承载用户数据和控制信号的传输。
4.3 核心网核心网是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部分,提供信令控制、用户数据传输等功能。
第五章移动通信系统的业务与技术5.1 语音通信业务语音通信是移动通信系统最基本的业务之一,主要通过语音编码技术和语音信道进行实现。
通信原理(02信息)
![通信原理(02信息)](https://img.taocdn.com/s3/m/573da8e9524de518964b7df6.png)
18
2.2 废话有多少信息量 什么函数能满足以上3个要求?
对数!
1 I loga loga P( x) P( x)
a=2 单位为比特(bit,或b)
a=e 单位为奈特(nat,或n)
a=10 单位为笛特(Det)或称为十进制单位 a=r 单位称为r进制单位
19
2.2 废话有多少信息量 课本P16
9
2.1 想知道什么——信息
(1)杀敌时的鼓声就是一个信号,他要传达的信息是冲 锋陷阵、奋勇杀敌。 (2)仗打得差不多的时候的锣声也是一个信号,传达的 信息是鸣金收兵,咱不打了。 (3)灯塔上的灯光是信号,它要传达的信息可能是此处 有暗礁,请绕行! (4)航海用的旗语是信号,它要传达的信息因旗语的不 同而异。 (5)无线电报用滴答的代码传递消息,无线电传输的是 无线电信号。 (6)电话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在电缆中传送。
1bit 4 2bit 2 3bit 3bit
14(bit)
26
[例题](顺便引出“信息熵”的概念) 某信源每天播报某地的天气预报,此地晴天、多云、阴、 雨的概率分别为1/2、1/4、1/8、1/8 求: (3)此信源的每个消息的平均信息量(称为“信息 熵”)
请注意其量纲
P(1)=P)。
解 P(1)=P, 故P(0)=1-P,则
I (1) log2 P(1) log2 P(bit ) I (0) log2 P(0) log2 (1 P)(bit )
可见, 不等概率时, 每个符号的信息量不同
22
例题 一个信息源由0、1、2共3个符号组成,3个符号 出现的概率分别是1/8、1/4和1/2,且每个符 号出现都是独立的。如果消息序列长为18,其中 0出现8次,1和2各出现5次。试求消息序列所包 含的信息量。 0符号所携带的信息量:-log2(1/8)=3bit 1符号所携带的信息量:-log2(1/4)=2bit 2符号所携带的信息量:-log2(1/2)=1bit 消息序列的总信息量: I=3*8+2*5+1*5=39bit
《通信原理电子教案》课件
![《通信原理电子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74f4df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4.png)
《通信原理电子教案》课件第一章:通信系统概述1.1 通信系统的定义与分类1.2 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1.3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1.4 通信系统的分类与比较第二章:模拟通信系统2.1 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2.2 调制与解调技术2.3 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2.4 模拟通信系统的应用实例第三章:数字通信系统3.1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3.2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技术3.3 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3.4 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第四章:信息论基础4.1 信息论的基本概念4.2 信息熵与信道容量4.3 信息传输率与误码率4.4 信息加密与解密技术第五章:现代通信技术5.1 卫星通信技术5.2 光纤通信技术5.3 移动通信技术5.4 互联网通信技术第六章:信号与系统分析6.1 信号的分类与特性6.2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性质6.3 傅里叶变换与频谱分析6.4 拉普拉斯变换与复变函数第七章:模拟信号处理7.1 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7.2 信号的采样与恢复7.3 信号的调制与解调7.4 信号的噪声与抗干扰技术第八章:数字信号处理8.1 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8.2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8.3 数字信号处理的应用实例8.4 数字信号处理软件与硬件实现第九章:信道编码与误码控制9.1 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9.2 常用的信道编码技术9.3 误码控制策略与算法9.4 信道编码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第十章:计算机通信与网络10.1 计算机通信的基本概念10.2 数据通信与网络模型10.3 传输层与网络层协议10.4 互联网技术及其应用第十一章:无线通信技术11.1 无线通信的基本概念与技术11.2 无线传播特性与信道模型11.3 无线调制与解调技术11.4 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趋势第十二章:光纤通信技术12.1 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12.2 光纤的传输特性与损耗12.3 光纤通信系统的设计与设备12.4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与挑战第十三章:移动通信技术13.1 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结构13.2 移动信道的特性与模型13.3 移动通信的调制与解调技术13.4 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与5G技术第十四章:网络安全与加密技术14.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与威胁14.2 数据加密与解密技术14.3 数字签名与认证算法14.4 网络安全协议与体系结构第十五章:通信系统的实验与实践15.1 通信系统实验的目的与意义15.2 通信系统实验的设备与原理15.3 通信系统实验的项目与步骤15.4 通信系统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通信原理电子教案》课件的十五个章节内容,涵盖了通信系统概述、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信息论基础、现代通信技术、信号与系统分析、模拟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信道编码与误码控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无线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网络安全与加密技术以及通信系统的实验与实践等方面的知识。
通信原理第二章(信道)习题及其答案
![通信原理第二章(信道)习题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4822e7ba1aa8114531d98d.png)
第二章(信道)习题及其答案【题2-1】设一恒参信道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分别为0()()d H K t ωϕωω⎧=⎨=-⎩其中,0,d K t 都是常数。
试确定信号()s t 通过该信道后的输出信号的时域表达式,并讨论之。
【答案2-1】 恒参信道的传输函数为:()0()()d j t j H H e K e ωϕωωω-==,根据傅立叶变换可得冲激响应为:0()()d h t K t t σ=-。
根据0()()()i V t V t h t =*可得出输出信号的时域表达式:000()()()()()()d d s t s t h t s t K t t K s t t δ=*=*-=-讨论:题中条件满足理想信道(信号通过无畸变)的条件:()d d H ωωφωωτττ⎧=⎨⎩常数()=-或= 所以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失真。
【题2-2】设某恒参信道的幅频特性为[]0()1cos d j t H T e ωω-=+,其中d t 为常数。
试确定信号()s t 通过该信道后的输出表达式并讨论之。
【答案2-2】 该恒参信道的传输函数为()0()()(1cos )d j t j H H e T e ωϕωωωω-==+,根据傅立叶变换可得冲激响应为:0011()()()()22d d d h t t t t t T t t T δδδ=-+--+-+根据0()()()i V t V t h t =⊗可得出输出信号的时域表达式:0000011()()()()()()()2211 ()()()22d d d d d d s t s t h t s t t t t t T t t T s t t s t t T s t t T δδδ⎡⎤=⊗=⊗-+--+-+⎢⎥⎣⎦=-+--+-+讨论:和理想信道的传输特性相比较可知,该恒参信道的幅频特性0()(1cos )H T ωω=+不为常数,所以输出信号存在幅频畸变。
其相频特性()d t ϕωω=-是频率ω的线性函数,所以输出信号不存在相频畸变。
《通信原理电子教案》课件
![《通信原理电子教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258da4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1e.png)
《通信原理电子教案》PPT课件第一章:通信系统概述1.1 通信系统的定义与发展历程1.2 通信系统的分类与性能指标1.3 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1.4 通信系统的应用领域第二章:模拟通信系统2.1 模拟通信系统的组成与特点2.2 调制与解调技术2.3 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与相移键控(PSK)2.4 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第三章:数字通信系统3.1 数字通信系统的优势与基本组成3.2 数字基带信号传输技术3.3 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3.4 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评估第四章:信息论基础4.1 信息论的基本概念与目标4.2 信道模型与信道容量4.3 信息编码技术4.4 信息论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第五章:现代通信技术5.1 光纤通信技术5.2 无线通信技术5.3 卫星通信技术5.4 移动通信技术5.5 通信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六章:信号传输与信道6.1 信号传输的基本原理6.2 信道的分类与特性6.3 信道模型及其数学描述6.4 信号在信道中的传输过程与特性第七章:噪声与信噪比7.1 噪声的基本概念7.2 热噪声、起伏噪声与确定性噪声7.3 信噪比(SNR)的定义与计算7.4 信噪比对于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第八章: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8.1 信号传输中的衰减与失真8.2 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8.3 通信系统的有效性分析8.4 模拟通信系统的极限容量第九章:数字通信系统的编码技术9.1 数字编码的基本概念与类型9.2 线性分组码、卷积码与TCM码9.3 差错控制编码技术9.4 信息加密与身份验证技术第十章:数字调制与解调技术10.1 数字调制的基本概念与类型10.2 ASK、FSK与PSK的原理与应用10.3 QAM与OFDM调制技术10.4 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评估第十一章:无线通信原理11.1 无线通信概述11.2 无线电波传播特性11.3 无线通信系统模型11.4 无线通信的关键技术第十二章:光纤通信技术12.1 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12.2 光纤的传输特性12.3 光纤通信系统组成12.4 光纤通信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第十三章:卫星通信技术13.1 卫星通信概述13.2 卫星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13.3 卫星通信的关键技术13.4 卫星通信的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第十四章:移动通信技术14.1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14.2 移动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14.3 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14.4 当前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与未来发展趋势第十五章:通信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15.1 5G通信技术15.2 6G通信技术展望15.3 通信技术与的融合15.4 通信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通信系统的定义、分类、性能指标与基本组成。
通信原理综合课程设计
![通信原理综合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12ab448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7.png)
通信原理综合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通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通信技术的兴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掌握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3)熟悉信号调制、解调、编码和解码技术;(4)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简单的通信系统,并进行系统设计;(2)具备运用通信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掌握查阅资料、撰写报告和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通信技术的兴趣和认识;(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3)使学生认识到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信原理的基本概念、技术和方法。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通信系统概述(1)通信系统的定义、分类和性能指标;(2)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原理;(3)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2.第二章:模拟通信系统(1)信号调制和解调的基本方法;(2)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和优化;(3)模拟通信系统的应用实例。
3.第三章:数字通信系统(1)数字信号编码和解码技术;(2)数字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和优化;(3)数字通信系统的应用实例。
4.第四章:现代通信技术(1)光纤通信技术;(2)无线通信技术;(3)卫星通信技术。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2.讨论法:用于探讨问题、分析案例和交流心得;3.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4.实验法:用于验证理论、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国内知名出版社出版的通信原理教材;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通信原理学术论文和专著;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和动画等,辅助教学;4.实验设备:配备通信原理实验装置,进行实践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的研究工作。
欧拉发现,所有的振荡模式都是x的正弦函数,并成谐 波关系。
结论:如果某一时刻振动弦的形状是其谐波的组合, 那么在其后任何时刻,振动弦的形状也都是这些振荡 谐波的组合。
2019/6/17
33
欧拉
简单来说:
绳子上滚动的信号,总可以 表示为右图所示的一堆正弦 波的叠加,只是每个正弦波 所占的比重不同,即加权系 数不同。
分数:对部队进行整编,即编号。 形名:指旗语,用旗语指挥部队变阵和进行战斗。 鼓点和旌旗放大了声音的音量和视觉标的的大小,延展了 通信距离。
2019/6/17
7
烽火台
古代大的战役都发生在很小的区域——受指挥系统限制
像长安和雁门这种超长距离的信息传输,应该采用哪种 方式呢?
烽火台
17
模拟通信系统架构
具有连续随时间变化的波形信号称为模拟信号。
语音信号 影像信号 贝尔挑战——如何把它转化成相应的电信号。 输入信号转换器
2019/6/17
18
模拟通信系统功能框图
• 低频信号不利于传输,因此要将其调制到高频信号上去。 上图未考虑信道乃至发射机接收机本身所产生的噪声。
2019/6/17
42
分析员:统计他每秒多了多少个动作。
2019/6/17
43
模拟信号如何转变为数字信号
采样
量化
编码
2019/6/17
44
声音是如何变成比特流的?
想一想:中学的时候是如何画
的函数曲线的?
描点,如:
连线
“模数转换”过程与之类似:
从时间轴上等间隔地抽取N个时间点,然后取N个值,这
2019/6/17
37
例
2019/6/17
+
周 期 信 号 分 解 成 基 波 信 号 谐 波 信 号
析
思想:把非周期信号看作周期无限长的周期信号。 周期无穷大,即频率分量之间变得无限小,将傅里叶级数
的求和变成积分。 傅里叶分析:
2019/6/17
40
2019/6/17
48
欠采样
24帧的采样频率是否足够用? 一般情况下没有问题 特例:如马车轮子转动的飞快,一秒转动不只12圈,则
24帧的采样频率就不够用了,甚至可以看到轮子朝反向转 动的情况,这种情况称之为“欠采样”。
2019/6/17
49
欠采样
摄像机每秒拍摄24帧,马车每秒转动18圈。 算一算,两次采样之间轮子转动了多少圈? 两次采样之间,顺时针转270°,人眼觉得逆时针转了90°,
量化的好处是方便进行数字处理,代价是产生了失真,即 量化噪声。
2019/6/17
55
2019/6/17
量化噪声的度量
量化噪声由量 化前的连续随 机变量与量化 后的离散随机 变量的均方差 来衡量。
个过程被称为“采样”。
2019/6/17
45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
究竟取多少个点,原有的连续时间信号所含的信息才不会 丢失,才能完整的保留下来,然后被还原?
× 无穷多个?
奈奎斯特证明了,如果一个信号是带限的(即它的傅里叶 变换在某一限频带宽以外均为零),如果采样样本大于信 号带宽的两倍,则可以无失真的还原信号。该结论即奈奎 斯特采样定理。
× 设想:利用电磁开关形成一开
一闭的脉冲信号
原因:机械开关难以达到 3400Hz的频率
2019/6/17
亚历山大·格雷厄姆·贝尔
16
电话的诞生
一次试验中,贝尔将金属片连接在电磁开关上,声音变 成了电流。原理:金属片因声音而振动,在于其相连的 电磁开关线圈中感生了电流。
2019/6/17
爱迪生发明了炭精式送话器
信号衰减了怎么办?
中继
为什么网线一般不超过100m?
2019/6/17
8
烽火台通信中存在哪些问题?
成本高昂 路径固定且单一 能够传递的信息量有限
2019/6/17
9
中国古代最主流的远距离通信系统 ——驿站
以驿站为基础的“邮局”系统。 即骑马疯狂地赶路送信,遇着驿站就换马以保持行进
2019/6/17
46
电影画面是连续的吗?
2019/6/17
47
如何让人觉得电影画面是连续的?
电影每秒播放24帧,即采样频率是24即可,人眼通过“
视觉停留”,相当于通过样本信号的“内插”来还原
信号,所谓“内插”类似于数学中把描的点用线连起来, 形成一个函数图形。 “内插”或“视觉停留”用信号与系统的话来说就是“零 阶保持”。
如果我们给予每一个谐波分量一个合 适的系数,然后把这些谐波分量叠加 起来,那么叠加的图形会越来越接近 于一个方波。
2019/6/17
31
2.4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分析
无论是电磁波还是声波,都不会是一个简单的正弦函数。 对于如下所示,较复杂的信号应该如何分析?
2019/6/17
32
信号分析
从基础的开始,分析“周期信号”
连续,则为模拟信号。 如果信号在某一段时间内信号强度保持某个常量值,然
后在下一时段有变化成另一个常数值,则为数字信号。
2019/6/17
28
周期信号
最简单的信号为周期信号:
2019/6/17
29
正弦波
幅度:A 频率:f 相位:θ
2019/6/17
30
信号的频域概念
通常一个电磁信号会由多种频率组成 如:
2019/6/17
19
数字通信系统架构
模拟信源的输出还可以转化成数字形式,消息可以通过数字 调制后发送,并在接收端解调成数字信号,然后对数字信号 进行译码,还原成模拟信号。
即增加“模拟——数字”转换模块 例:数字机顶盒 数字电视终端不支持数字信号,故通过机顶盒完成模数转换。
2019/6/17
20
数字通信系统雏形
数字编码器的作用:
尽量使信息简洁,减少冗余,称之为“信源编码”。
接收端可以根据编码所包含的一些内容,对信息完整性做 出判断,尽量恢复原来的信息,称之为“信道编码”。
2019/6/17
21
数字通信的优点
“通信的世界,过去是属于模拟的,现在和将来是属 于数字的,但未来的未来必定还将是属于模拟的。“
造成轮子反着转的错觉,术语称之为“混叠”。
2019/6/17
50
奈奎斯特采样定理的应用
人发出的声音一般为85~1100Hz,1~4kHz是人耳非常 敏感的频率范围。
想一想,根据奈奎斯特采样定理,手机采样频率应该是多 少,基本可满足其通话需求?
GSM规范规定GSM手机采样频率是8kHz。
2019/6/17
25
作业2
1. 列举古代几种常见的通信方式及优缺点。 2. 画出模拟通信系统的框图 3. 画出数字通信系统的框图
2019/6/17
26
2.3信号的基础知识
信号:通信系统承载的信息流就是信号。 电磁信号:是时间的函数,也是频率的函数。
2019/6/17
27
信号的时域概念
从时域的观点来看: 如果一段时间信号的强度变化时平滑的,没有中断或不
周期复指数信号: 是周期性的,基波频率为ω0,基波周期为T=2π/ ω0 。 与它成谐波关系,即周期是ω0 的k倍,即谐波信号的集合:
2019/6/17
36
周期信号的数学表达——傅里叶级数
傅里叶级数:
=0.就是欧拉所说的加权系数,0. ω0 t是谐波信号。 一般而言k=±N的分量称为第N次谐波分量。
模拟信号变为数字信号的步骤:采样、量化、编码。 ① 采样: 奈奎斯特定理证明了,当采样频率大于两倍带限信号带 宽时,信号可以完全由其采样样本恢复。 但采样无可避免的存在失真
2019/6/17
22
② 量化:数字通信系统无法处理无限多个电平值,必须 将其按区间划分,变成有限多个值。
量化环节,同样存在失真。 ③ 编码
2019/6/17
4
2.1 中国古代的通信
想一想:古代通信都有哪些方式?
烽火台 旗语 驿站 飞鸽传书 …
2019/6/17
5
对话交流存在的问题
通信基本靠吼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人的发声系统能发出的声波能量有限,通信距离受限。
2019/6/17
6
古人的解决方案
“孙子曰:凡制众如制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 名是也。” ——《孙子兵法》
2019/6/17
3
人之间的对话和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异同
区别
传递的信号是声波而非电磁波 无需调制 不需要进行信道编码
注:因为一般都能听清对方的说话,即使“解码”出现问 题(没听清对方说话),人脑比接收机聪明很多,无需进 行CRC校验,就知道信息接收不完全,难以理解,大脑就 丢弃这个信息包,要求重发(让对方再说一遍)。
的速度。
怎么保证通信安全?
① 对信息进行加密,即“阴符”
② 将信息分为几份,通过不同人采用不同路径送出,到 目的地汇合
2019/6/17
10
阴符
存在的问题
阴符只能传递8种消息,且很不详细
2019/6/17
11
阴书
将一封书信分为3份,由3个人通过不同路径传递,3人互相 不知内情,最后传到一个将领手里,即阴书。
傅里叶分析带给我们的思考
以往我们通过时域的角度来看待信号,把信号理解为时间 上电平高高低低的连续变化,维度是时间和电平值;
频域的角度来看信号,把信号理解为不同频率的复指数信 号的叠加,即基波分量和谐波分量的叠加,不同频率权重 系数不同,两个维度是频率和权重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