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全套PPT课件
合集下载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第一节天然气的利用甲烷教学课件
窨井边上的路面已被震得多处龟裂, 几十公斤重的窨井盖飞出10多米远, 且摔成两半。在窨井旁边摆摊的梅 先生告诉记者,当时窨井盖飞起来 七八米高。
① 可燃性
明亮的淡蓝色火焰。
点燃
CH4+2O2
CO2+2H2O
如何设计试验证明生成H2O和CO2?
注意:1、点燃甲烷前必须验纯,以免爆炸。
CH4爆炸极限:5%-15.4%
可燃冰的分布
高中化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专题3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科学视野:我国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
阅读教材
(1)我国的石油资源; (2)我国的原油需求; (3)“西气东输”就是将新疆等中西部地区的天 然气,通过管道东输到长江三角洲,最终到达上 海的一项巨大工程。天然气是高效、低耗、污染 小的清洁能源。它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4)“可燃冰”。
1. 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小
向下排空气法
3.难溶于水
排水法
思 思考 考: :
1、已知甲烷的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是0.717 g/L, 含碳75%,含氢25%。请同学们利用这些数据推出 甲烷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原子个数比和分 子式。
2、甲烷分子的电子式,说明它的分子结构特点。
氯仿 CHCl3
液态 (l)
四氯甲烷的形成
Cl
Cl
Cl C H + Cl—Cl 光 Cl C Cl + H Cl
Cl
Cl (四氯甲烷)
别名
分子式 状态 (S T P)
四氯化碳
CCl4 液态 (l)
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比较:
实例 定义
反应物
取代反应
CH4+Cl2光 CH3Cl+HCl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 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 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或 化合物(反应物中至少有 一种是有机物)
① 可燃性
明亮的淡蓝色火焰。
点燃
CH4+2O2
CO2+2H2O
如何设计试验证明生成H2O和CO2?
注意:1、点燃甲烷前必须验纯,以免爆炸。
CH4爆炸极限:5%-15.4%
可燃冰的分布
高中化学课件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专题3
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科学视野:我国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
阅读教材
(1)我国的石油资源; (2)我国的原油需求; (3)“西气东输”就是将新疆等中西部地区的天 然气,通过管道东输到长江三角洲,最终到达上 海的一项巨大工程。天然气是高效、低耗、污染 小的清洁能源。它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4)“可燃冰”。
1. 物理性质: 1.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小
向下排空气法
3.难溶于水
排水法
思 思考 考: :
1、已知甲烷的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是0.717 g/L, 含碳75%,含氢25%。请同学们利用这些数据推出 甲烷中的碳、氢元素的质量比,原子个数比和分 子式。
2、甲烷分子的电子式,说明它的分子结构特点。
氯仿 CHCl3
液态 (l)
四氯甲烷的形成
Cl
Cl
Cl C H + Cl—Cl 光 Cl C Cl + H Cl
Cl
Cl (四氯甲烷)
别名
分子式 状态 (S T P)
四氯化碳
CCl4 液态 (l)
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的比较:
实例 定义
反应物
取代反应
CH4+Cl2光 CH3Cl+HCl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 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 子团所代替的反应。 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或 化合物(反应物中至少有 一种是有机物)
新教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专题6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 精品教学课件
(1)1 mol N 和 3 mol H 生成 1 mol NH3(g)是________(填“吸收” 或“释放”)能量的过程。
(2)
由
1 2
mol
N2(g)
和
3 2
mol
H2(g) 生 成
1
mol
NH3(g)
的过程
_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__________ kJ 能量。
[解析] 如果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整 个反应就放出能量,反之就吸收能量。
[解析] (1)电解水需要消耗大量电能。 (2)H2作为“绿色能源”优点有三:来源丰富;热值高;无污 染。
[答案] (1)需大量电能 (2)来源丰富(H2O),燃烧放出的热量 多,产物无污染
探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素养养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材料1:利用化学键的能量变化可粗略计算化学反应过程中的 能量变化。以反应 H2+Cl2===2HCl为例:
[问题 3] ②和③相比较,ΔH 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生成 H2O 的状态不同,ΔH 不同。
[问题 4] ③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提示] 在一定条件下,1 mol 氢气与12 mol 氧气完全反应,生 成 1 mol 气态水,放出 241.8 kJ 的热量。
b.用手摸烧杯底部有冰凉 Ba(OH)2·8H2O +
感觉
2NH4Cl===BaCl2
c.用手拿起烧杯,玻璃片 + 2NH3↑ +
黏结到烧杯的底部
10H2O,该反应
d.烧杯内反应物成糊状 吸收热量
由上述实验可知,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有的 放出 能量, 有的 吸收 能量。
3.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化学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 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 应中的 能量变化。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精品课件 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周期性变化 元素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变式训练1 下列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正确的是( A ) ①原子含有未成对电子最多的第2周期元素 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的元素 ③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④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4的元素 A.②③①④ B.③①④② C.①③④② D.②③④①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①为N元素、②为He元素、③为F元素、④为O元素。 He为稀有气体元素,难以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最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到 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N原子的最外层p能级为半充满结构,第一电离 能大于相邻的O元素,则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②③①④。
应用体验
【例1】(2021福建厦门高二检测)
(1)Mg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Al元素的第一电离能
;第2周期元素中,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铍大的元素有 种。
(2)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与碳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N
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的第一电离能,原因是
。
(3)A、B均为短周期金属元素。依据下表数据,写出B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锂和镁的相似性: 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物 Li2O 、 MgO ,而其他碱金属则易生成 过氧化物、超氧化物; ②能直接与氮作用,生成氮化物 Li3N 、Mg3N2,而其他碱金属不与氮直 接反应; ③氟化物、碳酸盐、磷酸盐都难溶于水,而其他碱金属的相应盐易溶于水 等。 铍和铝的相似性: ①单质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 ②氧化物、氢氧化物都有 两 性; ③氯化物都是 共价 化合物,易汽化,能升华,能溶于有机溶剂等。
易错辨析 判一判 (1)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定大于1.8。( × ) 提示 (1)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小于1.8。 (2)同周期元素中,稀有气体的电负性数值最大。( × ) 提示 (2)同周期元素中,卤族元素的电负性数值最大。 (3)根据“对角线规则”,B和Mg元素的电负性接近。( × ) 提示 (3)根据“对角线规则”,B和Si元素的电负性接近。 (4)与第一电离能相比,电负性是与物质宏观性质表现关联性更强的参数。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精品课件 专题3 晶体密度及晶胞参数的有关计算 (2)
2
1
6× =3,Z
2
EF,C 项正确;
的个数为
1
8× =1,
8
2.食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食盐的密度为ρ g·cm-3,其摩尔质量
为M g·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在食盐晶体中Na+和Cl-的核间距
大约是( D )
A.
C.
3
2
A
3
2A
cm
cmB.D.38A
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
2KNO3+S+3C══K2S+N2↑+3CO2↑。生成物K2S的晶体结构如图。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反应产物中N2的电子式为N︙︙N
B.1 mol CO2和1 mol N2含有的π键数目
之比为1∶2
C.K2S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分别为4和8
3 ×A
g·cm 。(2)该晶胞中 Co 个数为
(×10-7 )3
2+
-3
(59+16)×4
晶胞质量为
A
300
g
A
620
g=
A
=
3×1023
A · 3
300
g=
A
g,则晶体密度为
620
A
3
g·nm-3=
1
12×4+1=4,O2-个数为
1
1
8×8+6×2=4,
g,晶胞体积为(a×10-7 cm)3,故晶体的密度为
g·cm
g·cm
解析 1个氯化铯晶胞中有1个Cs+和1个Cl-,
1 mol氯化铯晶体的体积为NAa3 cm3、质量为M g,
1
6× =3,Z
2
EF,C 项正确;
的个数为
1
8× =1,
8
2.食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食盐的密度为ρ g·cm-3,其摩尔质量
为M g·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A,则在食盐晶体中Na+和Cl-的核间距
大约是( D )
A.
C.
3
2
A
3
2A
cm
cmB.D.38A
硝酸钾和木炭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
2KNO3+S+3C══K2S+N2↑+3CO2↑。生成物K2S的晶体结构如图。下列有
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反应产物中N2的电子式为N︙︙N
B.1 mol CO2和1 mol N2含有的π键数目
之比为1∶2
C.K2S晶体中阴、阳离子的配位数分别为4和8
3 ×A
g·cm 。(2)该晶胞中 Co 个数为
(×10-7 )3
2+
-3
(59+16)×4
晶胞质量为
A
300
g
A
620
g=
A
=
3×1023
A · 3
300
g=
A
g,则晶体密度为
620
A
3
g·nm-3=
1
12×4+1=4,O2-个数为
1
1
8×8+6×2=4,
g,晶胞体积为(a×10-7 cm)3,故晶体的密度为
g·cm
g·cm
解析 1个氯化铯晶胞中有1个Cs+和1个Cl-,
1 mol氯化铯晶体的体积为NAa3 cm3、质量为M g,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精品课件 第一单元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轨道表示式 (1)定义:将每一个原子轨道用一个方框表示,在方框内标明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分 布的式子称为轨道表示式。 (2)表示方法
3.光谱和光谱分析 (1)光谱形成原因:不同元素的原子中电子发生_跃__迁___时会吸收或释放不同的光。 (2)光谱分类
(3)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许多可见光,如霓虹灯光、激光、焰火等, 都与原子核外电子发生跃迁释放能量有关。 (4)光谱分析:在现代化学中,人们可通过原子发射光谱或吸收光谱来检测元素,称为 光谱分析。
致用
1.[2024盐城期末] 某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的轨道表示式为 确的是( C )
。下列说法正
①④⑤
②
③
⑥
02 考点二 重要概念透析
知新
2.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的判断 (1)主族元素未成对电子数规律
(2)第4周期过渡元素未成对电子数规律
致用
D
C
专题2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第2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 考点一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及表示方法 2 考点二 重要概念透析
素养 目标
01
考点一 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原理及 表示方法
知新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原理
原子轨道类型
原子轨道数
1
3
5
7
最多容纳的电子数
的轨道能量顺序
二、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
②表示方法
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
稀有气体
(3)外围电子排布式 对于过渡元素的原子在简化的电子排布式中,省去相应的稀有气体的“原子实”后剩下 的部分称为外围电子排布式;对于主族元素的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就是最外层电子 的排布式。
《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课件5(44张PPT)(苏教版必修2)
人类已发现的元素仅100多种,而 这些种类有限的元素却构成数千万种 不同的物质,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同素异形现象 同分异构现象
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一定是同 一种物质吗?
碳元素的单质
金刚石
石墨
金刚石与石墨的比较:
金刚石 原子结构 颜色状态
石墨
无色透明,光彩夺目, 黑色,有金属光泽,不 透明,细鳞片状固体 正八面体晶体
二、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
第二单元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第三单元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第四单元 太阳能、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
课时安排建议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一单元、化石燃料与有机化合物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三单元、人工合成有机化合物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硬度 熔点 导电性
用途
天然、最硬物质
最软矿物之一
很高 不导电
装饰品 切割玻璃、大理石 钻探机钻头
很高 导电
铅笔芯 H.B 电极 坩埚
金刚石、石墨的用途:
思考: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为什么不一样?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 碳原子排列结构的不同引起的
金刚石是正八面体结构, 原子间的作用力很强
臭氧与氧气的性质对比
化学式 通常状态 气味 固 沸 熔 态 点 点 O3 淡蓝色气体 刺激性臭味 紫黑色 -112.4℃ -251℃
O2
无色气体 无味 雪花状淡蓝色 -183℃ -218℃
化学性质
臭氧比氧气活泼
放电
3O2 == 2O3
同素异形体与同位素的比较:
同素异形体 定义 研究对象 常见实例
(3)晶体类型仅从构成晶体的微粒、微粒间 作用力的类型和晶体的某些特性作比较,使 学生认识微观结构与 物质多样性的关系。 (4)注意直观教学,运用结构模型和多媒 体技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离子键、共价键 的形成与物质的微观结构,提高学生的空间 想象能力。 (5)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素材,引导 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和整理归纳,得出结论。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3.2.3酯油脂糖类
高级脂肪酸盐
皂化
如硬脂酸甘油酯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①酸性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碱性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主要用途: ①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 ②工业上制造肥皂和油漆的原料。
二、糖类 1.糖类的组成和物理性质:
种类
葡萄糖 蔗糖 淀粉
【解析】选B。假设参加反应的乙酸的物质的量为x,则生成水 的物质的量也为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m(A)+m(乙酸)= m(酯)+m(水),即8.6g-1.2g+x·60g·mol-1=11.6g+x·
18g·mol-1,解得:x=0.1mol,所以M(A)= =74g·mol-1。
8.6g 1.2g 0.1mol
2.糖类的化学性质: (1)麦芽糖、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种类
化学方程式
麦芽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淀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纤维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而后思】 (1)淀粉水解的实验中为什么通常用稀硫酸作催化剂,而不用 稀盐酸或稀硝酸? 提示:因为盐酸、硝酸加热时容易挥发,而且硝酸具有不稳定 性,受热容易分解。 (2)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时,为什么在检 验前还要加入NaOH溶液? 提示:因为在酸性条件下Cu(OH)2悬浊液能够被溶解,不能和 葡萄糖发生氧化反应而产生红色沉淀,所以必须先加入NaOH溶 液中和硫酸,使整个溶液呈碱性。
二、油脂和酯、油脂和矿物油的区别和联系 1.油脂和酯的区别和联系:
苏教版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精品课件 专题3 第1单元 金属键 金属晶体
连续重复延伸而形成的。
3.金属晶体的常见堆积方式。
(1)金属原子在二维平面中放置的两种方式。
金属晶体中的原子可看成直径相等的球体。把它们放置在平面上(即二
维空间里)可有两种方式——非密置层和密置层(如下图所示)。
(2)金属晶体的4种基本堆积方式: 简单立方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和
六方。
4.立方体晶胞中微粒数目的计算。
晶胞的计算
【问题引领】
下图是铜晶胞中所填入的原子及其切割示意图。结合示意图提供的信
息分析下列问题。
现有甲、乙、丙(如图所示)三种晶体的晶胞(甲中X处于晶胞的中心,乙
中A处于晶胞的中心)。
1.分析铜晶胞的切割示意图,你能获取哪些有关晶胞原子组成的信息?
提示:晶胞的顶角原子为8个晶胞共用;晶胞面上的原子为2个晶胞共用。
m=ρV,可得晶胞的质量=9.0 g·cm-3×(3.6×10-8)3 cm3≈4.2×10-22 g。
(3)金属的摩尔质量M=NA×一个原子的质量
-22
4.2
×
10
=6.02×1023 mol-1×
4
g≈63 g·mol-1,
则此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
课堂小结
本 课 结 束
子;金属导电过程不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而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同时
要在阴、阳两极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两者导电的本质是不同的。
二、金属晶体
1.存在。
通常条件下,大多数金属单质及其合金也是晶体。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
子如同半径相等的小球一样,彼此相切、紧密堆积成晶体。
2.组成单元——晶胞。
能够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 基本重复单位 。金属晶体是金属晶胞在空间
几个特定的金属离子,而是几乎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晶体里,把所有金属原子
3.金属晶体的常见堆积方式。
(1)金属原子在二维平面中放置的两种方式。
金属晶体中的原子可看成直径相等的球体。把它们放置在平面上(即二
维空间里)可有两种方式——非密置层和密置层(如下图所示)。
(2)金属晶体的4种基本堆积方式: 简单立方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 和
六方。
4.立方体晶胞中微粒数目的计算。
晶胞的计算
【问题引领】
下图是铜晶胞中所填入的原子及其切割示意图。结合示意图提供的信
息分析下列问题。
现有甲、乙、丙(如图所示)三种晶体的晶胞(甲中X处于晶胞的中心,乙
中A处于晶胞的中心)。
1.分析铜晶胞的切割示意图,你能获取哪些有关晶胞原子组成的信息?
提示:晶胞的顶角原子为8个晶胞共用;晶胞面上的原子为2个晶胞共用。
m=ρV,可得晶胞的质量=9.0 g·cm-3×(3.6×10-8)3 cm3≈4.2×10-22 g。
(3)金属的摩尔质量M=NA×一个原子的质量
-22
4.2
×
10
=6.02×1023 mol-1×
4
g≈63 g·mol-1,
则此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3。
课堂小结
本 课 结 束
子;金属导电过程不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而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同时
要在阴、阳两极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两者导电的本质是不同的。
二、金属晶体
1.存在。
通常条件下,大多数金属单质及其合金也是晶体。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
子如同半径相等的小球一样,彼此相切、紧密堆积成晶体。
2.组成单元——晶胞。
能够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 基本重复单位 。金属晶体是金属晶胞在空间
几个特定的金属离子,而是几乎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晶体里,把所有金属原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专题7 氮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 氮的固定 (2)
2.如图是氮元素的几种价态与物质类别的对应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含氮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N2+3Mg Mg3N2
。
(2)从N元素的化合价分析,N2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各举一例说明(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
氧化性: N2+3H2
2NH3 。
还原性: N2+O2 2NO(合理即可)。
【深化拓展】 1.氮气的结构与性质
2.自然界的氮循环
【应用体验】 【典例1】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人工固氮时,氮元素均被氧化 B.Mg与N2反应生成氮化镁,也属于氮的固定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答案 A 解析 人工固氮时,N2→NH3过程中氮元素由0价变为-3价,被还原,A错误。
B.N2+O2 2NO,该反应是汽车尾气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
C.N2
在空气中占的质量比约为4
5
D.在反应 3Mg+N2 Mg3N2 中,N2 作氧化剂
答案 C
解析 N2性质很稳定,常用作保护气;但在高温下N2与O2反应产生NO,进而产 生NO2,故汽车尾气会造成环境污染;N2在空气中占的体积比约为 ;N45 2与金 属、H2反应时作氧化剂。
【深化拓展】
1.NO和NO2的性质对比
物质
NO
NO2
颜色、状态、 无色、无味、有毒气体,密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
气味、毒性 度比空气大
水溶性
不溶于水
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 易溶于水
与氧气反应 2NO+O2══2NO2(还原性) 不反应
物质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1.3.1 同素异形体和同分异构体 课件 (共23张PPT)
同;②相对分子质量相 子 结构
CH3OCH3;正
同的物质不一定是同分 丁烷与异丁
构物 式
异构体,如HCOOH和 烷
体
CH3CH2OH
运用拓展 下列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有_⑤_与_⑧__或__⑫_,
互 为 同 素 异 形 体 的 有 _③_ 与⑩__ , 互 为 同 位 素 的 有
___⑨_与__⑪__,是同一物质的有__①_和__④___。
象同
注意点
实例
①由于结构不同,化
同 元
学性质也有差异,如 C60、C70
素
、金刚
单素
白磷比红磷活泼;
异
结构
石、石
质种 形
类
②H2、D2、T2的关系 不是同素异形体,也
墨;O2
体
不是同位素
、O3
课堂小结
对相 相异
象同
注意点
实例
①因分子式相同,故组
同
分化 分
成和相对分子质量也相 CH3CH2OH与
异
合
(从研究对象、异同点、注意点、实例角度)
对相相 象同异
注意点
实例
①由于存在同位素,原
子的种类比元素的种类
同 位 素
原 子
质 子 数
中 子 数
多;②同位素的化学性 质几乎相同;③天然存 在的某种元素中,不论 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
16O、17O 、18O;H 、D、T
各种同位素原子的含量
不变
课堂小结
对相 相异
1.同分异构现象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不同结构的现象。
2.同分异构体
(1)概念: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新教材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专题9 第二单元 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精品教学课件
2.电子工业中,常用 FeCl3 溶液腐蚀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 刷电路板。某同学为了从腐蚀废液中回收铜,并重新获得 FeCl3 溶液, 设计如下流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Cl3 溶液腐蚀铜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固 体 A 的 成 分 是 ______________ , 气 体 C 的 化 学 式 为 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方案检验 FeCl3 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________。 (4)反应消耗铁粉 11.2 g,则废液中 Fe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________。
[问题 2] 利用离子间的转化分析,怎样除去 FeCl3 溶液中含有 的 FeCl2 杂质?
[提示] 向混合溶液中加足量氯水或 H2O2 或通入足量 Cl2。 [问题 3] 根据 Fe2+的性质分析,实验室中应该怎样保存亚铁盐 溶液? [提示] 向亚铁盐溶液中加入铁粉,防止 Fe2+被氧化。
1.Fe 只具有还原性,可被氧化为 Fe2+或 Fe3+
的化学物质是( )
A.无水硫酸铜
B.硫酸亚铁
C.食盐
D.生石灰
B [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分,不能防止食物被氧化;硫酸亚铁
具有还原性,能防止食品氧化变质;食盐不能吸收水分;生石灰能
防止食品受潮,但不能防止食品被氧化。]
3.A、B、C、D 四种物质(或离子)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 A 是常见单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提示] 首先打开止水夹,让生成的氢气经过试管 A、B,排尽 装置中的空气;然后夹好止水夹,试管 A 中压强增大,将生成的 FeSO4 溶液压入试管 B,在试管 B 中生成白色沉淀。由于空气已经排净, 所以能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沉淀。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课件:专题1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2)
2.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性质从左到右变 化趋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最高正价依次升高 B.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C.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化合物碱性减弱, 酸性增强
3. 短周期元素中,
Na a. 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金属是_____
b.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是_____ F
“位置”、“结构”、 “性质”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位置
结构
推测
性质
左到右, 半径↓, 金属性↓, 非金属性↑;
上到下, 半径↑, 金属性↑, 非金属性↓;
内容 原子半径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 失电子能力 得电子能力
同周期(从左到右) 大→小 相同 1→8 减小 增大 减弱 增强 +1→+7, -4 →-7 碱性减弱 酸性增强 形成:难→易 稳定性:弱→强
1. 最外层电子数 2.化合价变化 3.原子半径增大
失电子
4. 金属性
还原性
得电子
推测
判断
1).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变强; 2).单质与水(或酸)反应, 置换H2变易; 3).活泼金属置换较其不活泼金属。
1).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减弱; 非金属性 2).与H2化合变难及氢化物稳定性减弱; 判断 3).活泼非金属置换较其不活泼非金属。 氧化性 推测
失电子
4. 金属性
还原性 得电子
推测
判断
1).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减弱; 2).单质与水(或酸)反应, 置换H2变难; 3).活泼金属置换较其不活泼金属。
1).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增强; 非金属性 2).与H2化合变易及氢化物稳定性增强; 判断 3).活泼非金属置换较其不活泼非金属。 氧化性 推测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2.4 太阳能 生物质能和氢能的利用 -太阳能生物质能氢能 课件(共55张PP
首先,乙醇汽油增加汽油中 的含氧量,使燃烧更充分, 有效地降低了尾气中有害物 质的排放;
第二,有效提高汽油的标号, 使发动机运行更平稳;
第三,可有效消除火花塞、 气门、活塞顶部及排气管、 消声器部位的积炭,可以延 长主要部件的使用寿命。
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
3)热化学转换
只买炉子不买气, 清清洁洁燃烧气。
2.化石燃料面临的问题 (1)形成时间长,储量有限。 (2)引起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怎么办?
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 开发和利用 洁净高效的新能源。
新能源
太阳能
风能 风能
氢能 生生物物质质能能
新能源
海洋能
地热能 核能
据报道,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座 新能源示范城,这一点已经写入了《十二
年的活动主题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我国环保总局 确定的主题是“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下列活动不符合这
一主题的是( D )
煤炭的质量为 1.2×106kg.
二、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直接利用
2、光-电转换
原理:根据光电效应,利用太阳能直 接转化为电能
应用:为无电场所提供电池,包括移动 电源和备用电源、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
光-热-电转换 太阳能 集热器 水蒸气 汽轮机 电能
水
二、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直接利用 3、光 – 化学能转化
形成风(空气动能)
使水循环
形成水流(水流能)
太
食物
被绿色植物
阳
微生物吸收万物生长 煤
(化学能)
辐 直接利用太阳靠灶太阳 石油
射 使大地变热
天然气
能 被海水吸收
形成洋流(海洋能)
太阳辐射 地球上
各种能源
第二,有效提高汽油的标号, 使发动机运行更平稳;
第三,可有效消除火花塞、 气门、活塞顶部及排气管、 消声器部位的积炭,可以延 长主要部件的使用寿命。
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
3)热化学转换
只买炉子不买气, 清清洁洁燃烧气。
2.化石燃料面临的问题 (1)形成时间长,储量有限。 (2)引起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怎么办?
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 开发和利用 洁净高效的新能源。
新能源
太阳能
风能 风能
氢能 生生物物质质能能
新能源
海洋能
地热能 核能
据报道,国家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座 新能源示范城,这一点已经写入了《十二
年的活动主题是“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我国环保总局 确定的主题是“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下列活动不符合这
一主题的是( D )
煤炭的质量为 1.2×106kg.
二、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直接利用
2、光-电转换
原理:根据光电效应,利用太阳能直 接转化为电能
应用:为无电场所提供电池,包括移动 电源和备用电源、太阳能日用电子产品
光-热-电转换 太阳能 集热器 水蒸气 汽轮机 电能
水
二、太阳能的利用方式 直接利用 3、光 – 化学能转化
形成风(空气动能)
使水循环
形成水流(水流能)
太
食物
被绿色植物
阳
微生物吸收万物生长 煤
(化学能)
辐 直接利用太阳靠灶太阳 石油
射 使大地变热
天然气
能 被海水吸收
形成洋流(海洋能)
太阳辐射 地球上
各种能源
元素电负性的周期性变化 课件 高中化学新苏教版选择性必修2(2022年)
直接与氮作用,生成氮化物Li3N、 Mg3N2,而其他碱金属不与氮直接反 应; ③ 氟化物、碳酸盐、磷酸盐都难溶于水,
而其他碱金属 的相应盐易溶于水等。
铍和铝的相似性: ① 单质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② 氧化物、氢氧化物都有两性;③ 氯化物都是共价化合物,易汽 化, 能升华,能溶于有机溶剂等。
硼和硅的相似性: ① 硼和硅的密度分别为2.35 g·cm-3和2.336 g·cm-3,两者相近; ② 硼和硅的氢化物在常温下都是气体,都能直接被水氧化; ③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酸等。
CH3I中,I的电负性和C相同,H的电负性小与C和I,C带正电,I带负电,且I原子半径
大,C—I不稳定,易与H原子结构和生成HI; CF3I中,由于F的电负性很大,I带正电,
容易结合H2O中的HO—生成HIO。
δ+ δ-
H—OH
δ+
δ-
CH3—I
δ-
δ+
CF3—I
新知讲解
比较下列大小或强弱,并从原子结构角度解释。 (1)原子半径:Mg____Al,O_____S (2)第一电离能:Mg____Al,O_____S (3)电负性:Mg____Al,O_____S (4)金属性:Mg____Al,非金属性:O_____S
B.A中S和N的共用电子对偏向N
C.AlCl3、AlN和Al2S3都是离子化合物 D.在化合物SiH4中,Si的化合价是-4价
答案:B 解析: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大;电负性越小,元素原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越小。由于O、 S元素同一主族,O元素的电负性大于S元素,因此S和O的共用电子对偏向O,S元素的电负性小于N元素的电负性,即N元 素对键合电子的吸引力大,因此S和N的共用电子对偏向N,A项错误,B项正确;AlCl3中Al和Cl的电负性差值为1.5,小于 1.7,因此Al和Cl之间的化学键是共价键,AlCl3是共价化合物,同理可知AlN和Al2S3都是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Si元素的 电负性小于H元素的电负性,因此在SiH4中Si的化合价是+4价,H为-1价,D项错误。正确的是 (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1.3.1 同素异形体和同分异构体 课件 (共25张PPT)
相同点 同一种元素 分子式相同 质子数相同
不同点 结构不同 结构不同 中子数不同
研究对象 单质
化合物
原子
1、O2和O3
1、C4H10
11H、12H、13H
2、金刚石、石 正丁烷 异丁烷
墨、富勒烯
2、C2H6O
3、红磷、白磷 乙醇、二甲醚
• 有下列各组物质: A、 163C与162C
B、金刚石与石墨 D、 CH3
C4H10 可能的结构模型
HHHH HCC CCH
HHHH
正丁烷
HHH
HCC CH HH HCH H 异丁烷
共同点:
不同点:
分子式相同 结构不同
同分 异构
二、同分异构现象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 同结构的现象。
同分异构体
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 的的化合物
同分异构体间的物理性质差异
物质 熔点/℃ 沸点/℃ 液态密度/g·cm-3 结论:
正丁烷
-138.4 -0.5
0.5788
异丁烷
-159.6 -11.7 0.557
C2H6O
分子式
球棍模型
C2H6O
结构式
名称 沸点
乙醇 78 ℃
C2H6O
二甲醚 -23℃
比较 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位素 三个概念
同素异形体 同分异构体 同位素
B.CO2和H2O D.CCl4和KCl
( B)
4.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耐磨材料,
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它属于
( A)
A.原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金属晶体 D.离子晶体
5.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微粒间
不同点 结构不同 结构不同 中子数不同
研究对象 单质
化合物
原子
1、O2和O3
1、C4H10
11H、12H、13H
2、金刚石、石 正丁烷 异丁烷
墨、富勒烯
2、C2H6O
3、红磷、白磷 乙醇、二甲醚
• 有下列各组物质: A、 163C与162C
B、金刚石与石墨 D、 CH3
C4H10 可能的结构模型
HHHH HCC CCH
HHHH
正丁烷
HHH
HCC CH HH HCH H 异丁烷
共同点:
不同点:
分子式相同 结构不同
同分 异构
二、同分异构现象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 同结构的现象。
同分异构体
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 的的化合物
同分异构体间的物理性质差异
物质 熔点/℃ 沸点/℃ 液态密度/g·cm-3 结论:
正丁烷
-138.4 -0.5
0.5788
异丁烷
-159.6 -11.7 0.557
C2H6O
分子式
球棍模型
C2H6O
结构式
名称 沸点
乙醇 78 ℃
C2H6O
二甲醚 -23℃
比较 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同位素 三个概念
同素异形体 同分异构体 同位素
B.CO2和H2O D.CCl4和KCl
( B)
4.氮化硅(Si3N4)是一种新型的耐高温耐磨材料,
在工业上有广泛用途,它属于
( A)
A.原子晶体 B.分子晶体
C.金属晶体 D.离子晶体
5.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微粒间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酯 油脂》ppt课件
生丁达尔现象,则所得的混合物为________(填 课
堂
“悬浊液”“乳浊液”“溶液”或“胶体”)。
互 动
(3)向所得混合物中加入____________,静置一段
讲 练
时间,溶液分为上下两层,肥皂在________层。 探
(4) 图 中 长 玻 璃 导 管 的 作 用 为
究 整
____________________。
学 案
油酸甘油酯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课
堂
互
动
讲
练
探
。
究 整
合
目的:提高油脂的稳定性,使其不易变质,便于 应 用
运输。
知
能
优
化
训
练
返回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课
前
(2)水解反应
自 主
学
以硬脂酸甘油酯为例写出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案
①酸性水解反应
课
堂
互
动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COONa
或
—COO
-
,
它
易
溶
于
水
,
叫
亲
水
基
;
课 堂
互
另一部分是非极性链状的烃基—R,这一部分不溶
动 讲
于水,叫做憎水基,憎水基具有亲油的性质。在洗 练
涤过程中,污垢的油脂跟肥皂接触后,高级脂肪酸
探 究
钠分子的烃基就插入油滴内,而易溶于水的羧基部
整 合
应
分伸在油滴外面,插入水中。这样油滴就被肥皂分 用
整 合
油污效果很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2↑ +3H2↑
Mg(OH)2
Al(OH)3 两 性氢氧化
中强碱
物
金属性减弱
变化规律:钠、镁、铝与水(或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逐渐 减弱 ,置换出氢越来越 不容易 ;最高价氧化 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逐渐 减弱 ,因此元素的金属 性逐渐 减弱 。
(2)Si、P、S、Cl 4 种非金属元素的性质比较:
2.离子结构示意图 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写法相同,只是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 子数 ;离子结构示意图中,二者 不 相等。 请写出 Mg2+、Cl-的结构示意图:
Mg2+:
, Cl-:
。
4.分析离子结构示意图,概括离子的核电荷数 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答案 阳离子核外电子数小于核电荷数,阴离 子核外电子数大于核电荷数,其差值均为它们 所带的电荷数。
非金属
元素 硅
磷
硫
氯
性质
单质与氢 气反应的
条件
高温
磷蒸气与 氢气能发 生反应
加热
光照或点 燃时发生 爆炸而化
合
最高价氧
化物对应 水化物(含 H4SiO4
弱酸 氧酸)的酸
H3PO4 中强酸
HClO4 强酸
H2SO4 强酸
(比 H2SO4
酸性强)
性强弱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硅、磷、硫、氯的单质与氢气化 合的能力越来越 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 性逐渐 增强 ,因此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 增强 。
Na
Mg
Al
与冷水 反应
现象
剧烈反应
与冷水 缓慢反 应,与 沸水迅 速反应
与冷水很 难反应, 与热水缓 慢反应
2Na+
化学方程式 2H2O=== 2NaOH
+H2↑
与酸 反应
现象 离子方程式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 化物碱性强弱
结论
NaOH
强碱
剧烈反应 迅速反应
Mg+2H+ 2Al+6H+ ===Mg2+ ===2Al3+
(2)不同电子层的表示方法及能量关系
电子层序数 1 2 3 4 5 6 7 ……
电子层符号 K L M N O P Q ……
电子离核距离
近→远
电子能量
低→高
3.电子层的排布原理
核外电子的排布一般总是尽先从 内层 排起,当一层排满
后再填充下层。
思维拓展 1.能量较高的电子为什么易失去?
答案 能量较高的电子排布在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层上,原子 核对电子的吸引能力弱,故易失去。
以下各项内容的变化是[填“增大(强)”、“减小(弱)”
或“相同(不变)”]。
(1)各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 __减__小____,其原因是
4.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分析下表填写下列空白: 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各电子层的电子数
2He(氦) 10Ne(氖) 18Ar(氩) 36Kr(氪) 54Xe(氙) 86Rn(氡)
K L MNO P 2 28 2 88 2 8 18 8 2 8 18 18 8 2 8 18 32 18 8
(1)观察上表可知:除氦元素外,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中最 外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最多是 8 ;次外层所能容纳的 电子数最多是 18 ;K、L、M、N各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 数最多依次是 2 、 8 、 18 、 32 。 (2)在元素周期表中,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加,在 0 族元 素之后,增加了新的电子层并出现了新的周期,该元素最 外层电子数是 1 。 研究各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以发现,稀有气体元素的 原子各电子层电子数已达到最多所能容纳的电子数。原子 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电子层数为n)是 2n2 。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全套PPT课件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与元素周期律
一、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1.电子的能量 (1)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的能量 不同 。 (2)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的能量 较低 ,在离核 较远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的能量 较高 。
2.电子层 (1)概念:在多电子的原子里,电子运动的 不同 的区域简 化为 不连续 的壳层,称作电子层。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序数
1.概念 按 核电荷数
由小到大的顺序给元素编的序号。
2.数量关系 原子序数= 质子数 = 核电荷数
= 核外电子数
二、元素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序数 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
1~2
1
1→2
3~10
2
1→8
11~18
3
1→8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最
(3)11-17 号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由以上得出:从 Na
到 Cl,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
3.元素周期律
(1)内容: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现
周期性的变化
。
(2)实质: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是 原子核外电子
排布 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3.原子序数为 11~17 号的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
外层电子排布呈现从1递增到8 的周期性变化
(H、He除外)
2.元素原子半径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序数
原子半径的变化
3~9
逐渐 减小
11~17
逐渐 减小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
径呈现 由大到小 的周期性变化
三、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1.元素化合价的周期性变化
原子序数 化合价(最高价、最低价)的变化
5.原子形成阳离子或阴离子后,其电子层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 原子形成阳离子后,要减少一个电子层,形成阴离子后电 子层数不变,但最外层电子数增多,它们都达到了稳定结构。
6.电子的排布与元素的性质有什么关系? 答案 最外层电子数排满8个(He为2个)形成稳定结构,不易得失 电子,化学性质稳定。 最外层电子较少的(<4)易失去电子,达到稳定结构,表现出金属 性;最外层电子较多的(>4)易得电子或形成共用电子对,从而形 成稳定结构,表现出非金属性。通常,我们把最外层8个电子(只 有K层时为2个电子)的结构,称为相对稳定结构,一般不与其他物 质发生化学反应。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小于8(K层时小于2) 时,是不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具有不稳定结构的原子,总 是“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方式使自己的结构趋向于稳定结构。
1~2
+1→0
3~10
最高正价: +1→+5 最低负价: -4→-1
11~18
最高正价: +1→+7 最低负价: -4→-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结论: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
价呈现+1→+7 、最低负价呈现-4→-1 的
周期性变化
2.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周期性变化
(1)钠、镁、铝金属性强弱的比较
[实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