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 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深度规定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 设计说明书概述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1.1.1道路现状评价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工程概况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1.3.3规划简况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
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工程设计1.4.1方案设计思路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
城市道路工程方案编制工作内容和深度要求
市政道路工程方案编制工作内容和深度要求工程方案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应符合国家编制性相关要求,方案编制内容和深度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要求。
方案编制总体要求:1、须对道路等级、设计范围、路面结构形式、路幅及断面分布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推荐意见;2、须对桥梁形式、桥梁装饰及意见、基础形式等进行分析对比、提出推荐意见;3、须对绿化边坡、人行道、中央分隔带周边处理措施,结合分析周边建筑、地形、分析项目景观效果,对如转盘中央、立交匝道内部等大面积需要景观处理的区域,需要进行详细的景观设计说明,以效果图展示,提出具体优化推荐意见;4、须对路灯排列形式、走向、灯型、杆高、光源、控制箱数量、电缆、路灯估算费用,推出具体优化推荐意见;一、工程项目情况概述1、道路建设区域概况;2、道路现状、交通量及评价;3、沿线建筑、文物古迹、树木、河流、湖泊及地上、地下杆管线等情况;5、道路沿线资源土地使用情况及将来开发情况。
二、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采用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三、工程方案内容道路改扩建至少有两个方案,新建道路至少有三个方案,路灯、人行道、绿化等附属设施至少有三个方案(附效果图),各方案分别表述:(一)方案设计原则(二)总体方案1、总体布置方案2、主要节点方案3、工程建设范围及规模(三)道路工程1、道路(含主、辅路)平纵横设计方案2、道路交叉设计方案3、路基、路面、挡土墙及附属构筑物设计方案4、人行道及过街设施、公交停车站及无障碍设施等5、道路景观设计方案(四)桥梁与隧道工程1、沿线桥梁与隧道工程概况2、技术标准3、桥梁与隧道设计方案(附效果图)(五)排水工程1、排水工程概况2、技术标准3、排水工程设计方案(六)附属工程1、交通安全及管理设施2、照明工程3、绿化工程(附效果图)4、其它附属工程四、方案对比1、各方案技术经济指标对比,包括但不限于工程造价、征地拆迁费用、沿线土地收益、工期等内容。
(建质[2004]16号)市政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发布者:网络 | 来源:转摘 | 时间:2010-01-23一、总则1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
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执行。
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
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3小型简单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
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4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5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设计文件。
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1可行性研究1.1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
1.2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任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1.3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简称方案设计)。
1.4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2初步设计2.1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要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深化设计方案,确定拆迁、征地范围和数量,提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有关建议,其深度应能控制工程投资,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定货、招标及施工准备的要求。
2.2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工程数量、主要材料设备数量和工程概算。
市政道路方案设计深度
市政道路方案设计深度一、市政道路网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不断进展,交通运输中的道路运输作用日趋重要。
虽然我国的城市道路和马路的建设不断完善,但是城市道路网的建设还有待于加强,不能适应城市经济高速进展的需求,城市道路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这种不完善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
1.1道路建设与高速进展的城市经济不协调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进展,城市对道路交通的需求量不断增大,但是道路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着很多缺陷,增长速度缓慢,不能满意不断增长的交通运输的需求。
这种状况导致了城市交通拥堵现象的产生,使大量的城市交通超负荷运行。
1.2缺乏完善的市政道路网骨架体系虽然我国目前的城市路网骨架建设已经初步完成,但是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城市路网骨架体系。
尤其是在规划的道路网中绕城马路建设程度很低。
拥有高素养服务、大容量和高速水平的马路在整个道路网之中所占的比重较低,导致了道路网整体的服务水平得不到提高。
1.3城市交通堵塞严峻除已实现规划的主干路和次干路外,很多早期建设的城市道路相对狭窄,已不能适应远景交通量的进展和交通流构成的改变。
道路两侧因商业发达,行人密度高,又缺乏停车设施,路边停车现象严峻,对交通造成很大干扰,使原本狭窄的道路更显拥挤,交叉口处通行困难问题尤为突出。
公交站点及路径设置不够便捷导致市民不愿坐公交或不方便坐公交,致使自驾小汽车出行率大大增加,交通更加恶化。
二、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设计原那么市政道路改造工程的设计方案要遵守平面设计原那么和纵断面设计原那么。
2.1平面设计原那么平面设计原那么就是指城市道路的平面位置的设计应当遵守城市规划道路网的设计。
道路的地形、水文条件和地址等方面综合影响了道路的水平线性。
在设计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方案的时候,应当使平曲线和直线充分的连接,在半径的设计上,应当运用大地曲线半径。
转变以往缓和曲线的设计,转而用圆曲线代替,尽量不转变原有设置的宽度和高度。
要依据马路的等级,合理设计沿途建筑物的入口和出口、公共停车站、停车场的出口和入口、交叉口、分隔带断口等设施的位置。
市政道路初步设计深度规定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1 设计说明书1.1概述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1.1.1道路现状评价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1.3 工程概况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1.3.3规划简况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
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1.4.1方案设计思路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
道路工程方案编制深度
道路工程方案编制深度一、前言道路是城市的血脉,是桥梁是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道路工程方案的编制至关重要。
编制深度要求在合理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思维和技术手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有序地确定道路工程的目标和实施方案,为道路建设和改善提供有力支持。
二、道路工程方案编制深度要求1. 调研分析道路工程方案的编制首先需要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分析。
包括道路所在位置的地理环境情况、周边交通状况、数据汇总以及未来预测等信息。
同时还需对道路原始设计、现状使用情况、安全状况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在考虑用户需求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科学评估现状,为道路工程方案的最终适应性和可行性评价提供依据。
2. 实施方案在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编制道路工程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确定可行的实施方案。
包括道路设计,道路规划,交通系统优化等方面。
要在深度的基础上明确目标和要求,全面考虑道路施工、交通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确保道路工程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技术支持道路工程方案的编制需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利用GIS、CAD等现代技术工具,辅助进行方案设计和优化,提高编制深度。
同时,要充分考虑工法施工和材料选用等方面的技术支持,为道路工程的实施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4. 参与主体在道路工程方案的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各方参与主体的积极作用。
包括政府部门、专家学者、技术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参与,协作共进,形成多元化的编制深度,共同推动道路工程方案的编制工作。
5. 可行性研究在深度的基础上,编制道路工程方案需要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经济性、社会性、环境性、技术性等方面的研究。
确定道路工程方案的实施可行性和整体效益性,为道路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6. 制度规范在深度的基础上,编制道路工程方案需要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道路工程方案的合法合规。
同时,还需要建立科学的工程管理体系和实施机制,为道路工程方案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一、总则1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
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执行。
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
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3小型简单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
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4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5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设计文件。
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1可行性研究1.1 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
1.2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1.3 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简称方案设计)。
1.4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2初步设计2.1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要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深化设计方案,确定拆迁、征地范围和数量,提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有关建议,其深度应能控制工程投资,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定货、招标及施工准备的要求。
2.2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工程数量、主要材料设备数量和工程概算。
3 施工图设计3.1施工图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编制,其设计文件应能满足施工、安装、加工及编制施工图预算的要求。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定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一、总则1 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
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执行。
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
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3小型简单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
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4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5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设计文件。
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1 可行性研究1.1 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
1.2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1.3 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简称方案设计)。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2 初步设计2.1 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要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深化设计方案,确定拆迁、征地范围和数量,提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有关建议,其深度应能控制工程投资,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定货、招标及施工准备的定要求。
2.2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工程数量、主要材料设备数量和工程概算。
城市道路 市政道路工程设计深度规定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 设计说明书1.1概述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1.1.1道路现状评价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1.3 工程概况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1.3.3规划简况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
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1.4.1方案设计思路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定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一、总则1 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
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执行。
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
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3小型简单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
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4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5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设计文件。
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1 可行性研究1.1 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
1.2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1.3 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简称方案设计)。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2 初步设计2.1 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要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深化设计方案,确定拆迁、征地范围和数量,提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有关建议,其深度应能控制工程投资,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定货、招标及施工准备的定要求。
2.2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工程数量、主要材料设备数量和工程概算。
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城市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1概述1.1 工程项目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以及项目研究过程。
1.2编制依据1.2.1 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或立项批准文件。
1.2.2 委托单位的委托书及有关的合同、协议书。
1.2.3 其它依据性文件。
1.3 批准的道路网规划及城市排水规划。
1.4 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1.5 主要研究结论1.5.1 对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执行情况。
1.5.2 工程项目结论性评价和推荐方案的意见。
1.5.3 对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2 现状评价及建设条件2.1 区域概况。
2.2 道路现状及评价。
2.3 现状道路交通量及评价。
2.4 沿线建筑、文物古迹、树木、河流、湖泊及地上、地下杆管线等情况。
2.5 沿线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地震烈度区划。
2.6 工程地质资料。
3 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4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5 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5.1 分析道路沿线资源土地使用情况及将来开发情况,论证道路修建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5.2 论证经济发展对道路交通的要求,分析主要交通源的特点。
5.3 论证修建道路对交通量增长的满足程度。
5.4 论证修建道路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改善程度。
5.5 论证修建道路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改善的要求。
5.6 论证对文物古迹、树木等的保护措施。
6 工程方案内容(进行多方案比选)6.1 方案设计原则6.2 总体方案6.2.1 总体布置方案。
6.2.2 主要节点方案。
6.2.3 工程建设范围及规模。
6.3 道路工程6.3.1 道路(含主、辅路)平纵横设计方案。
6.3.2 道路交叉设计方案。
6.3.3 路基、路面、挡土墙及附属构筑物设计方案。
6.3.4 人行道及过街设施、公交停车站及无障碍设施等。
6.3.5 道路景观设计方案。
6.4 桥梁与隧道工程6.4.1 沿线桥梁与隧道工程概况。
6.4.2 技术标准。
6.4.3 桥梁与隧道设计方案。
6.5 排水工程6.5.1 排水工程概况。
6.5.2 技术标准。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一、总则1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
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执行。
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
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3小型简单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
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4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5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设计文件。
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1可行性研究1.1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
1.2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任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1.3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简称方案设计)。
1.4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2初步设计2.1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要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深化设计方案,确定拆迁、征地范围和数量,提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有关建议,其深度应能控制工程投资,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定货、招标及施工准备的要求。
2.2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工程数量、主要材料设备数量和工程概算。
3施工图设计3.1施工图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编制,其设计文件应能满足施工、安装、加工及编制施工图预算的要求。
市政道路初步设计深度规定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1 设计说明书道路地理位置图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根据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采用的标准和标准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1.1.1道路现状评价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沿线根本情况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工程场地自然条件1.3 工程概况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建立期限、分期修建方案规划简况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确实定,荷载等级确实定。
主要穿插路口渠化处理方式如选用立交,需说明其必要性及选型根据。
工程修建的意义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进步车速和效劳程度的程度。
根据以上内容,说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方案设计思路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展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工程施行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
对以上指标与标准要求进展比照分析。
2 对设计年限、设计荷载、最小净空、抗震等级结合标准进展说明。
3 对因条件限制不满足标准要求的所有非强迫性技术指标需特别说明。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全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编写前言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有关工作要求,结合当前市政工程建设对设计深度的要求,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市政工程设计分会组织8家设计单位对《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年版)进行修编。
主要修改了以下内容:1.针对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提出的加强建设项目节能、安全生产措施及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在部分可行性研究章节里增加了节能、劳动、安全、卫生、消防和社会评价等相关内容;2.对设计阶段的说明书内容及设计图纸做了进一步细化;3.增加了环境卫生设施工程、园林和景观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的内容。
城市轨道交通相关内容单独成册,未列入本规定。
本规定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
各专业主编单位对相应规定负责解释。
参加本次修编工作的单位有: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
修编单位具体分工见专业编写分工表。
项目组织:栗元珍钟建汇稿:张燕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员:总负责人:包琦玮李艺给水工程:郄燕秋董红排水工程:李艺黄鸥道路工程:聂大华段海林桥梁工程:邵长宇马骉袁建兵邓青儿丁兴国隧道工程:曹文宏防洪工程:刘德昭燃气工程:杨永慧热力工程:冯继蓓环境卫生工程:李颜强刘淑玲刘树峰靳俊平刘峰刘东阳梁雅滨园林和景观工程:朱祥明茹雯美朱志红李青投资估算:王梅陆勇雄袁弘郭宇飙俞宏峰安晓晶蔡力专业编写分工表章(节)主编单位参编单位给水工程,排水工程,道路工程,防洪工程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桥梁工程,投资估算,经济评价和概预算文件编制深度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隧道工程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燃气工程,热力工程北京市煤气热力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环境卫生工程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园林和景观工程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有限公司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各专业汇稿、审稿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编制说明本规定适用于市政公用工程的给水、排水、道路、桥梁、隧道、防洪、燃气、热力、环境卫生、园林和景观等新建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
市政方案设计深度要求
市政方案设计深度要求市政方案设计深度要求市政是一个汉语词汇,是指城市的各项行政管理工作。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市政方案设计深度要求,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总则1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
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执行。
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
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3小型简单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
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4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5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设计文件。
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1可行性研究1.1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
1.2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任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1.3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简称方案设计)。
1.4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2初步设计2.1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要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深化设计方案,确定拆迁、征地范围和数量,提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有关建议,其深度应能控制工程投资,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定货、招标及施工准备的要求。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 设计说明书1.1概述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1.1.1道路现状评价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1.3 工程概况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1.3.3规划简况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
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1.4.1方案设计思路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53892694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一、总则1 本规定包括给水、排水、城市道路、城市桥梁、城市隧道、城市防洪、燃气、热力、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公用工程的设计及其投资估算和概预算的编制。
其它市政公用工程可参照执行。
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分为前期工作和工程设计两部分。
本《规定》前期工作中只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
项目建议书和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深度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3小型简单工程参照本规定可适当简化。
经主管部门批准,工程设计可按一阶段直接进行施工图设计。
4设计文件的编制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市政公用工程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条文和现行的市政公用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X(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各阶段设计文件应完整齐全,内容深度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5当工程项目中有本规定未列入的内容时,可参照本规定的深度编制设计文件。
二、设计文件编制一般规定1 可行性研究1.1 工程可行性研究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和委托书为依据,其主要任务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预测和必要的勘察工作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论证,对不同建设方案进行比较,提出推荐建设方案。
1.2 可行性研究的工作成果是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设计书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
1.3 某些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经行业主管部门指定可简化为可行性方案设计(简称方案设计)。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满足设计招标及业主向主管部门送审的要求。
2 初步设计2.1 初步设计应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编制,要明确工程规模、建设目的、投资效益、设计原则和标准,深化设计方案,确定拆迁、征地X围和数量,提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及有关建议,其深度应能控制工程投资,满足编制施工图设计、主要设备定货、招标及施工准备的要求。
2.2 初步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工程数量、主要材料设备数量和工程概算。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 设计说明书1.1概述道路地理位置图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2设计依据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规范和标准过及设计过程简述明的其它事项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1道路现状评价通量及技术评价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本情况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地自然条件1.3 工程概况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限、分期修建计划况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建的意义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
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计思路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准与设计技术指标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
对以上指标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2 对设计年限、设计荷载、最小净空、抗震等级结合规范进行说明。
3 对因条件限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所有非强制性技术指标需特别说明。
面设计1 提出平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用地、道路、管线、轨道、隧道、桥梁、文物、其它构筑物、以及工程费用控制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政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 设计说明书1.1概述1.1.1 道路地理位置图示出道路在地区交通网络中的关系及沿线主要建筑物的概略位置。
1.1.2设计依据设计委托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的批复意见、相关评审报告、规划、地形等相关资料。
1.1.3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如技术标准、规模有重大变化,应予以论证并履行报批手续。
1.1.4采用的规范和标准1.1.5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1.1.6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1.2 现状评价及沿线自然地理情况1.1.1道路现状评价1.2.2现状交通量及技术评价交通量、车辆组成、路口交通流量与流向特征及路口、路段饱和度等。
1.2.3沿线基本情况沿线(控制性)建筑、河流、铁路及地上、地下管线情况。
1.2.4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如河流设计水位、流速、地下水位、气温、降雨、日照、蒸发量、主导风向、风速等。
1.2.5工程场地自然条件1.3 工程概况1.2.1工程地点、范围及规模1.3.2建设期限、分期修建计划1.3.3规划简况着重阐述设计道路、立交在规划路网中的性质、功能、位置、走向,相交道路的性质、功能。
1.3.4远期交通流量流向的分析,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荷载等级的确定。
1.3.5主要交叉路口渠化处理方式如选用立交,需阐明其必要性及选型依据。
1.3.6工程修建的意义对道路路网的影响,缓减干扰提高车速和服务水平的程度。
根据以上内容,阐明工程修建的意义。
1.4 工程设计1.4.1方案设计思路1 对规划思路及各项指标进行说明,阐述对规划的理解,分析项目实施的意义。
2 提出主要技术难点与关键技术问题。
3 结合规划提出优化或更改思路,阐述合理性。
1.4.2技术标准与设计技术指标1 列表说明各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道路等级、设计年限、设计车速、标准路幅宽度、最小平曲线半径、最大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凹曲线凸曲线半径、停车视距、最小净空、交织段长度、设计荷载、抗震设防标准等。
对以上指标与规范要求进行对比分析。
2 对设计年限、设计荷载、最小净空、抗震等级结合规范进行说明。
3 对因条件限制不满足规范要求的所有非强制性技术指标需特别说明。
1.4.3道路平面设计1 提出平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用地、道路、管线、轨道、隧道、桥梁、文物、其它构筑物、以及工程费用控制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平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4道路纵断面设计1 提出纵断面布置控制因素,包括坡度、控制标高、坡长、挖填土方、排水、等,分析主要控制因素。
2 阐述各方案纵断面布置情况,结合以上控制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各方案设计合理性。
1.4.5方案比选列表对方案的交通功能、占地、工程费用、景观效果、近远期结合情况、技术要求、工期、拆迁与施工组织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推荐方案。
1.4.6道路路幅分配说明道路总宽度以及车行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路缘带、中央分隔(绿化)、人行道绿化带宽度分配。
结合规划及交通分析论证路幅分配合理性。
(结合综合管网布置确定路幅分配)1.4.7道路路基、路面设计1 说明道路边坡坡率以及支挡构筑物、桥梁、隧道的确定情况,结合现状地形与地勘分段说明其设计合理性。
2 提出特殊路基处理措施。
3 对边坡景观与防护进行说明,并阐明合理性。
4 说明道路坡脚、坡顶防护与排水措施。
5 结合交通分析与道路等级进行道路路面、人行道结构设计。
6 说明路缘石、路边石、花带石、植树圈、花池等安装砌块尺寸。
1.4.8交叉口设计结合交叉口交通流量流向分析,进行车辆人流组织、渠化设计,安全设计,信号灯相位分析。
1.4.9公交、人行系统设计1 说明工程范围内公交停车港、出租车停靠站平面位置、类型、长度、宽度以及其范围内坡度,阐述其合理性。
2 结合周边步行交通需求,包括商场、住宅、学校、广场、写字楼、各类车站等对步行交通组织进行说明,重点为斑马线、天桥、地下人行通道的设置情况。
3 对重要的交通枢纽站步行交通,应对人流需求进行定性分析,论证步行交通组织合理性。
1.4.10交通安全设计1 具体应包括防撞设施、行车视线诱导措施、减速装置、信号控制、标志标线设计等。
2 以上项目中需要另行委托相关单位进行专项设计的应说明情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1.4.11道路景观设计及评价1 包括工程范围内的边坡、人行道、中央分隔带绿化处理措施。
2 结合分析周边建筑、地形,分析项目景观效果,提出具体优化处理方法。
3 对如转盘中央、立交匝道内部等大面积需要景观处理的区域,需要进行详细的景观设计说明。
若该部分已单独委托设计,则应进行相应说明。
1.4.12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 提出工程设计中未解决或解决的不理想的问题。
2 提出项目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影响项目实施的因素。
3 对相关单位提出有助于项目完善和顺利实施的建议。
2 工程概算3 主要材料及设备表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 附件5.1 勘测设计合同或委托书5.2 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5.3 方案设计审批文件5.4 相关专业部门的批复以及协议、纪要等5.5 原有路基、路面、挡护结构、桥涵、隧道检测结果及评价报告(如果有)5.6 专题研究成果资料(如果有)6 设计图纸6.1路网图比例尺1:2000~1:100000,包括片区规划路网,突出设计道路(或立交)在城市道路网中的位置,简要说明设计道路(或立交)规模。
6.2 平面总体设计图比例尺1:2000~1:10000,示出地形、地物、沿线规划布局、现状重要建筑物、单位、文物古迹、道路位置、桩号、桥涵、隧道、相交道路和附近道路系统、排水系统、取(弃)土场、路(渠)改移等的布设位置。
道路位置应标出中心线、起终点及相交节点位置、高程、路幅边线、停车港、示坡线、曲线要素。
对环境敏感区(点)(景区、学校、自然保护区等)及重要设施的范围必要时应示出。
对分期修建的道路,应根据总体设计及分期实施计划,参照上述平面总体设计的要求,绘出前期及后期工程的平面总体设计及其横断面图,包括各种构造物、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分期实施总体设计方案。
比较方案(同深度比较)应按上述要求绘制。
6.3平面设计图比例尺1:500~1:2000(立交1:200~1:500),示出地形、地物、指北图式、道路中线位置、桩号,断链位置及前后桩号、平曲线交点、要素、红线宽度、规划道路宽度、停车港及路口拓宽的平面布置和尺寸、桥梁、隧道、立交平面布置、跨线桥(包括分离式立体交叉桥)位置及交叉方式、平面交叉渠化方式、绿化布置,相交道路规划中线、红线宽度、道路宽度、节点高程、过街设施(含天桥和地道)等,主要杆管线和附属构筑物的位置等。
标明路幅宽度渐变长度、方式,示坡线、边坡排水系统、占地线等。
互通式立体交叉还应绘制交通量分布图、变速车道及渐变段长度、匝道编号、跨线桥位置及交角,并绘出主线、被交叉道路、匝道的代表性横断面等。
比较方案如远离推荐方案时,可单独绘制(注明上承下接关系、对应桩号)。
6.4 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列出交点号、交点桩号、交点坐标、偏角、曲线各要素值、平曲线主要桩位、直线长、计算方位角、备注路线起讫点桩号、断链桩号、坐标系统等。
6.5纵断面设计图比例尺尺纵向1:100~1:500,横向1:500~1:2000,示出网格线、地面线、设计线、断链、地质图式、竖曲线及其要素,桥涵和立体交叉(含通道、人行天桥)的位置及其结构类型、孔数及跨径,立交主要部位的高程、重要交叉管线及高程、设计水位、隧道位置、交叉口位置及高程、停车港位置等。
图的下部各栏示出地质概况、地面高程、设计高程、坡度及坡长(包括变坡点桩号、高程)、桩号、直线及平曲线参数。
立交应包括相交道路和匝道初步确定的纵断面图,如设有辅路或非机动车道应一并考虑。
比较方案(同深度比较)的纵断面图单独绘制。
6.6 纵坡、竖曲线表列出变坡点桩号和高程、变坡点间距离、纵坡值、竖曲线要素值、直坡段长等。
6.7标准横断面图比例尺用1:100~1:200,示出一般路段的标准横断面尺寸、设计高程位置、路拱横坡、路面结构形式以及路灯、绿化带及行道树、盲道等的设置,注明各路面组成部分名称、路缘石、花带石、路边石的尺寸及材料要求。
6.8典型横断面设计图比例尺1:100~1:200,绘出一般路堤、低填路堤(路基高度较小且需特殊处理)、路堑、半填半挖路基,陡坡路基、填石路基、半路半桥路基、悬出路台或半山洞路基(如果有)、水田内路堤及沿河(江)或水塘(库)等不同形式的代表性路基设计图,并应分别示出路基、边沟、碎落台、截水沟、护坡道、排水沟、边坡坡率、护脚墙、护肩、护坡、挡土墙等结构类型及防护加固结构形式且标注主要尺寸。
6.9特殊路基设计图绘制软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盐渍土、多年冻土、岩溶等不良岩土以及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病害地段或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段的路基处理一般设计图,标注地质资料,比例尺用1:100~1:400。
滑坡等病害地段需绘制平面图、地质断面图、主滑断面设计图、支挡工程结构设计图等,平面图比例一般1:200~1:2000。
逐段绘制高填方路堤、深挖方路堑段控制横断面的地面线及断面布设、立面,地基或边坡地质情况、填料种类及要求,地基处理、原地面处理及边坡处理或加固措施、其他路基稳定措施、边坡排水防护措施等,并应示列比较方案。
逐段绘制低填路基填筑中,清表和填前夯实的厚度,并且按不同路基高度分别说明路基各层采用的填料种类、强度、是否改性及掺改性剂类型、剂量等。
逐段绘制桥头路基处理措施、具体尺寸及材料要求等。
逐段绘制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路基处理措施、具体尺寸及压实度要求等。
6.10特殊路基工程数量表分别列出软土、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盐渍土、多年冻土、岩溶等不良岩土以及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病害地段或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段的起讫桩号、长度、宽度、处理措施、工程数量。
对软土地基处理,列出处理段落起讫桩号、路基高度、预压期、总沉降值、预压期沉降值、工后沉降值、超载高度、桩间距、桩长、处理宽度及稳定系数等内容。
其他不良地段应列出处理方案的控制指标。
高填深挖路基分别列出高填方路堤、深挖方路堑段起讫桩号、长度,路基中心最大填挖高度及最大边坡高度,地基、路基及边坡处理加固措施,工程数量等。
低填浅挖路基列出特殊处理工程数量及低填路堤开挖、回填土方等数量。
桥头路基列出桥头路堤处理措施及工程数量等。
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理列出陡坡路堤或填挖交界处设计处理措施、工程数量等。
6.11路基防护工程设计图比例尺1:50~1:200,绘出主要防护工程、加固、支挡工程一般设计图,按不同高度、坡率等列出每延米工程、材料数量表。
重要路基防护工程应对采用不同的防护方案进行比较,绘制比较方案图,比较路基防护、支挡或加固工程各方案的优缺点、工程造价等,并提出推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