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的文体来源54页PPT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两汉辞赋优质教学课件

《中国古代文学史》两汉辞赋优质教学课件
Part.01
两汉辞赋
O
N
E
01
汉赋的产生与发展
汉赋的产生与发展 一代之盛 渊源 政治导向 分类
○ (发展过程)
先秦:屈原、宋 玉45篇
汉:七十四家 959篇
《汉书》赋 1004篇
《诗》:赋的手法 —— 铺

渊 源
歌颂
精神
—— “劝百讽一”
讽谏
骚体赋
《骚》:
超现实主义
散体赋 雍容华丽
劝百讽一
• 《汉书·王褒传》载宣帝语:“赋之大者,与古诗同 义;小者辩丽可喜。譬如女工有绮縠hú,音乐有郑 卫,今世俗犹皆以此虞说(即“娱悦”)耳目。辞赋 比之,尚有仁义、风喻、鸟兽草木多闻之观,贤于倡 优、博弈远矣。”
汉赋发展轨迹:
一.汉初到武帝即位 骚赋流行期
内容继承楚辞的“怨刺”传统,句式大抵 也保持楚辞整饬中见变化、情辞婉转的特 点,多用 “兮”字。
三、东汉中叶以后至汉末 小赋勃兴期
内容上侧重于咏物和抒情,篇幅短小精悍, 文辞清丽,多用韵语。
汉赋的类型及风格演变
汉赋大抵可分骚体赋(抒情;先声)、大赋 (体物:京都、宫殿、田猎;主流)、小赋 (写志:咏物、抒情;别派)三类。
风格四变:初司马相如雄放昂扬,次扬雄婉 转温厚,次班固精丽典雅,次张衡、蔡邕简 洁流丽。
“七体”的开山之作。
恍兮忽兮,聊兮栗兮,混汩汩兮,忽兮慌兮,俶兮傥 兮,浩瀇wǎng漾兮,慌旷旷兮。秉意乎南山,通望 乎东海。虹洞兮苍天,极虑乎崖涘。流揽无穷,归神 日母。汩乘流而下降兮,或不知其所止。或纷纭其流 折兮,忽缪往而不来。 (《七发》)
遇天雨之新霁兮,观百谷之俱集。濞bì汹汹其无声兮, 溃淡淡而并入。滂洋洋而四施兮,蓊湛湛而弗止。长 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势薄岸而相击兮,隘 交引而却会。崪zú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砾 磊磊而相摩兮,巆yíng震天之磕kē磕。(《高唐赋》)

汉赋

汉赋

• 扬雄的赋模拟司马相如而又有所发展,表 现在以下三方面: • 一、拓展了大赋的题材范围;二、进一步 加强了大赋的劝谏色彩;三、篇幅缩短, 描写对象集中,表现手法转为比较含蓄委 婉。
3、抒情小赋
• 纪行赋 东汉的纪行赋主要有班彪的《北征赋》 ,班昭的《东征赋》,蔡邕的《述行赋》。 • 述志赋: • 张衡(78—139年),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今 河南南阳)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和文学 家。他的文学作品主要是辞赋和诗。他的辞赋代 表作是《二京赋》、《归田赋》等。
•汉赋
第一节 汉赋的起源、发展和 流变
• 一、赋的起源:
•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 体。它讲究押韵、对仗和形式的整饬 ;又像散文,句型自由,可骈可散。 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
• “赋”的本意是铺陈直叙。 • 《文心雕龙〃诠赋》说:“赋,铺也。” • 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 之者也。” • 《文心雕龙〃诠赋》说:“赋也者,受命于 诗人,拓宇于楚辞也。”就是说,赋是由《 诗经》和《楚辞》发展而来的。
•俳优pái yōu •古代以乐舞谐戏为业的艺人。 许慎《说文解字》:“俳,戏也。”“优,饶也......一曰倡也。” 段玉裁注:“以其言戏之,谓之俳;以其音乐言之,谓之倡,亦 谓之优;其实一物也。”
四、汉大赋特点
• (1)篇幅较长,结构宏大,一般都在千字 以上。 • (2)善于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富丽的辞 藻。 • (3)侧重铺写宫苑、京都、宫殿、山川等 壮丽事 物,帝王的政治、军事、祭祀等重 大活动,以及帝王贵族声色犬马、畋猎驰 逐等生活。
• 紧接着,吴客以夸张的语言描绘了太子平素享乐 生活的极境:欣赏音乐,便以特殊的材料制成琴 ,请最有名的琴师、乐师,唱出“天下至悲”之 歌;品尝饮食,则选最鲜美的肉、菜,令最知味 的人作出“天下之至美”的菜肴;驰逐争胜,则 乘坚车、驾良马,使最著名的御手和勇士驾车; 游乐遣兴,则登台纵目,置酒高会,既有博辩之 士撰文,又有美女侍御。吴客的描绘都属于人间 难得的享乐,是太子素日优越生活的极端化的写 照。其与太子耽乐其间的生活只有程度的差别, 而没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不论吴客如何渲染, 还是无法激发太子的兴趣。

中国古代文学---汉赋

中国古代文学---汉赋

中国古代文学---汉赋展开全文一、汉赋的涵义和形成二、汉代骚体赋及其流变三、枚乘与司马相如四、东汉辞赋与张衡凡一代有代之文学。

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一、汉赋的涵义和形成(一)汉赋的涵义汉赋是兴盛于汉代的,以体物为内容偏重,以铺排夸饰为其艺术特点的便于吟诵的散文文体。

1、关于“体物为主”体物,即描摹景观和器物。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洞箫赋》《屏风赋》《柳赋》《笙赋》《扇赋》《灯赋》2、关于吟诵吟诵也就是带着特别声调的朗诵。

这恰恰显示了汉代文学过渡性的特点。

汉赋已经是较为纯粹的书面文学样式,但仍追求声韵的和谐、语句的整齐,以求诵读时的朗朗上口。

3、关于汉赋这种文体的名称由来一种认为取于诗六义中的第二义,风赋比兴雅颂,赋,即“铺也”。

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诗有六义,其二曰赋。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

”另一种认为赋之成为一种文体的名称,取义于诵读。

如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认为“不歌而诵谓之赋”。

还有第三种综合意见,认为赋作为文体之名,兼取铺陈与诵读二义。

一、汉赋的涵义和形成(一)汉赋的涵义(二)汉赋的来源“诗源说” 班固《两都赋序》说“赋者古诗之流”“辞源说” 《离骚序》又说《离骚》“其文弘博丽雅,为辞赋宗”“战国诸子说”刘师培“诗赋之学,亦出于行人之官”(二)汉赋的来源汉赋即是在《诗经》、楚辞和先秦散文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一种带有综合性质的文学样式。

“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

” 刘勰赋的产生与楚地创作有更为直接的关系。

就现有资料来看,赋最早出现于战国末期楚国《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提到“屈原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选》所收宋玉《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就都是以赋名篇的作品。

第一讲两汉辞赋课件

第一讲两汉辞赋课件
4
骚体赋
骚体赋指的是模仿屈原《离骚》等楚辞 作品而写成的一种赋。这种赋在内容上 侧重于咏物抒情,且多抒发哀怨之情, 近于《离骚》的情调。
在形式上也与楚辞接近,常用带有“兮” 字的语句。如贾谊的《吊屈原赋》、《 鵩鸟赋》,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司 马迁的《悲士不遇赋》。
5
汉大赋(新体赋)
大赋是汉赋的典型形式。大赋在形式上篇幅 较长,结构宏大,多采用主客问答的结构形 式,一般由小序、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 韵文与散文相间,散文的成份较多;在内容 上以写物为主,以“润色鸿业”(班固《两 都赋序》)为目的,兼有讽喻劝谏。在艺术 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铺张扬厉的手法和 博富绚丽的辞藻,对事物作穷形极貌的描写, 显示了绵密细致、富丽堂皇的风格特征。枚 乘的《七发》标志汉大赋的正式形成。司马 相如《子虚赋》《上林赋》是最典型的作品。
《七发》辞采华美,气势壮观。其中 “观涛”一节写得繁音促节,气壮神旺, 令人怵目惊心,如临其境。
《七发》的出现,标志着汉代散体大赋 的正式形成,在赋中形成了一种主客问 答形式的文体--“七体”。
10
《七发》的艺术特色
1.善于描写形容,写景状物,情态 毕现,描摹精致,形象生动。
2.极力夸张想象,铺陈排比,辞采 富赡,洋洋洒洒,气势恢宏。
3.开创主客问答,整散兼具,拓展 内容,扩大篇幅,增加容量。
4.审美价值与讽谏之意的矛盾。
11

东汉士人失去了作为文学侍从参 与上层统治集团重大活动的条件,这 给予他们广泛接触社会的机会,现实 生活的动荡给他们极大震撼。他们从 更广阔的范围寻找有价值的题材,于 是,各时期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成为他 们创作的诱因。
第三阶段,从东汉中叶至东汉末,是汉赋的转变期。 这一时期汉大赋的创作趋向于衰落,代之而起的是抒 情小赋创作的勃兴。张衡首开其风,其后的重要作家 有赵壹、蔡邕、祢衡等。

中国文学史第3版上PPT第六章 汉赋

中国文学史第3版上PPT第六章  汉赋
10
《子虚赋》和 《上林赋》先以散体叙述的方式,引出赋中主、客的问答,然后以 主、客问答展开铺陈和描述;主、客之间的问答,文辞韵散相间,极尽夸饰颂美之 能事;赋作以讽谏结尾,所谓 “劝百而讽一”,“曲终而奏雅”(扬雄 《法 言·吾子》)。此外,《子虚赋》《上林赋》还确立了汉代文体赋以宏大、壮观、 弘丽为基本特点的审美倾向。因此,《子虚赋》 《上林赋》成为汉代文体赋的奠 基之作。司马相如之后,扬雄有意识模仿司马相如,创作了 《甘泉》 《河东》 《羽猎》 《长杨》四大赋,进一步拓展司马相如赋作的题材,开游猎、宫苑赋之 先例。然后,班固有 《西都赋》《东都赋》,张衡有 《西京赋》 《东京赋》,以 京都为主要描写对象,开辟京都赋创作的新领域,并把文体赋的创作推向极致。张 衡之后,汉代文体大赋的创作,就逐渐走向衰微了。代之而起的是咏物、抒情赋的 创作,如马融 《长笛赋》、赵壹 《刺世疾邪赋》等。由于受历史环境如经学氛围 的影响,汉代文体赋也有发展和变化。如同样是文体大赋,扬雄、班固、张衡的赋 作已少有司马相如赋作的纵横排荡之气,逐渐向雅正风格方向发展,张衡、班固的 赋作体现出更多的讽刺、批评时政的意识;又如同样是文体赋,无论抒情还是咏物, 都少有鸿篇巨制,而且在写作格式上,也脱离主、客问答的固定模式,而变为直接 抒情或客观体物。
11
如果将汉代辞赋 (包括骚体赋和文体赋)的发展变化作为一个整体考察,其又经 历了由骚体抒情赋到文体大赋,又由文体大赋到抒情小赋的发展过程。贾谊骚体抒情 赋 《吊屈原赋》 《 鸟赋》,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的文体大赋,以及张衡 《归 田赋》、赵壹 《刺世疾邪赋》等抒情小赋,分别是其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汉代辞赋发 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汉代历史政治的激烈变动。以颂美为基本特征的汉代文体赋, 是适应汉代社会上升的政治局面而产生的。东汉中期以降,国势颓微,生活于其中的 士人,无论在心态上,还是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都发生了变化,再也不可能写出以 颂美为基本特征的文体大赋了。此外,文体大赋固定不变的写作模式,包括 “侈丽闳 衍”“极靡丽之辞”的追求,限制了写作者个性感情的抒发,当它发展到极致,也就自 然地衰落了。而以抒发个人感情为主、闪现清新气息的抒情小赋,也就应运而生了。 从汉初至汉末,汉代辞赋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式的发展过程。正是在 这个发展过程中,汉代辞赋成为汉代的主要文学样式,它既是汉代士人抒情达意的重 要工具,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汉代历史的变迁。汉代士人辞赋创作的实践,为中国 文学园地的繁荣,增添了新的气象。

汉赋的文体来源

汉赋的文体来源


汉初,以粱孝王刘武为中心形成一个粱园 文学群体(梁园,汉代梁孝王刘武所造。 也叫“梁苑”。故址在今河南商丘东。梁 孝王好宾客,当时司马相如、枚乘等辞赋 家皆曾受邀居于其中,因而有名。),有 枚乘、公孙诡、邹阳、严忌、羊胜等作家, 给汉初文学以巨大推动。枚乘是粱园文学 群体的杰出代表,其赋体作品以《七发》 最为著名。
骚赋


特点:体制上极力模仿‚楚辞‛并且以赋 名篇。 内容侧重抒情,篇幅短小,多用‚兮‛字 语句。
这种赋从汉初到汉末都有人创作,以汉初 较有代表性。


汉初的骚赋,内容继承‚楚辞‛的‚怨刺‛ 传统,抒写朝廷忠奸不分、贤人失志;句 式大抵也保持‚楚辞‛整饬中见变化、情 辞婉转的特点,贾谊的《吊屈原赋》、 《鵩鸟赋》是其代表。

武帝之后,骚赋有所新变,一些赋家尝试 突破旧式,如班婕妤的《捣素赋》取消 ‚兮‛字,换成其他虚字,并杂糅三言、 四言。其他如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 也能在‚楚辞‛句式基础上,糅进散文和 三、四言句式。

西汉中期以后的绝大多数骚赋,在内容和 形式上大抵都走上了祖述屈原的规范化道 路,只是这些作家,大都失去了屈原九死 不悔的抗争精神。骚赋不是汉赋的主流。
大赋

又叫体物大赋,或散体大赋。
特点:

①结构上:设辞问答,韵散间出。 赋文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序”,是开头,交代赋中人物问对
的缘由,以引出正文;中间是正文,主客之间,或彼此夸耀宫 苑、京都的壮丽,或极力描绘帝王贵族畋猎歌舞的欢乐;结尾, 往往以一方向另一方诚服作结,从中显露出作者的思想倾向。

⑵手法上:汉赋中虚构夸张等浪漫主义表 现手法,深受《楚辞》影响。


⑶文辞的雍容华丽、富有文采 不仅香花、香草、飞龙、瑶象等神奇美丽 的名词在汉赋中频频出现,而且有的连整 个美丽的句子也直接搬过来。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辨骚》:‚是以 枚 贾追风以入丽,马扬沿波而得奇,其衣 被词人,非一代也。故才高者菀其鸿裁, 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 者拾其香草。 ‛

汉赋课件

汉赋课件

扬雄
扬雄(前53-后18) 四赋:《甘泉赋》《河东赋》《羽猎赋》 《长杨赋》。 特点:驰骋想象,铺排夸饰,典丽深湛, 词语蕴藉。
抒情赋

东汉中叶后,汉赋内容和体制发生变化, 进入抒情化和小品化时期。特点是体制短 小,抒情言志,刺世疾时。

代表作:张衡《归田赋》、赵壹《刺世疾 邪赋》、蔡邕《述行赋》。
时间之经
例:《子虚赋》 楚王出猎之仪仗声威 楚王射猎的英姿 楚王射毕,观壮士猎兽 楚王观女乐
楚王夜猎飞禽,泛舟游乐
楚王夜游后休息 借乌有先生之口于篇末讽谏
空间之纬
云梦者,方九百里,其中有山焉。 其东则有蕙圃,蘅兰芷若,芎藭(xiōng qióng)菖浦, 江蓠蘼芜,诸柘巴且。 其南侧有平原广泽,登降陁靡,案衍坛曼,缘似大 江,限以巫山。 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激水推移,外发芙蓉菱华,内隐 钜石白沙。 其中则有神色蛟鼍,毒冒鳖鼋。
枚乘与梁园文学群体
梁园文学群体主要有司马相如、枚乘、公孙诡、邹 阳、严忌、羊胜、韩安国等。 枚乘大赋代表作是《七发》。 《七发》的价值:
A.“戒膏梁” 的警世意义极强,非其它汉大赋可比。 B.对宫殿、田猎、音乐诸方面的描写有开创性,对江涛 的描写尤为精彩。 C.采用主客问答形式,大肆铺陈,体制宏大,辞藻华丽。



汉赋描绘的对象
(1)以物为中心:都城、宫苑 (2)以人为中心:游猎、郊祀
赋的参考定义

从《楚辞》演变而来,赋是汉代文学最 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 之间,韵散兼行,通过精心安排美丽的 文字,整齐的句式,严谨的结构,表现 社会和自然的奇特事物和绚Hale Waihona Puke 景象,给 人们以宏伟壮丽的审美感受。
张衡

《大学国文》-汉赋课件

《大学国文》-汉赋课件
四,汉赋
(一),汉赋的特点 (一),汉赋的特点 (二),,汉赋的特点 (一),汉赋的特点
1,赋的概念
赋是汉代的一种新兴的独特 的文体,是诗歌和散文结合 的文学形式,是诗歌的散文 化和散文的诗歌化.赋既有 诗歌讲求押韵和形式整饬的 特点,又有散文句型自由, 无严格的格律限制的特点. 兼具诗歌与散文的表现功能, 是两者的综合性文体.赋源 于古诗,奠基于楚辞,形成 和兴盛于两汉.
),夸张铺陈 夸张铺陈, (2),夸张铺陈,气势宏伟
用铺陈, 夸张的手法, 富丽的辞藻, 用铺陈 , 夸张的手法 , 富丽的辞藻 , 以大量 的连词, 对偶, 俳句层层渲染, 的连词 , 对偶 , 俳句层层渲染 , 极尽铺陈之 能事. 能事. 侧重铺写宫苑,京都,宫殿, 侧重铺写宫苑,京都,宫殿,山川等壮丽事 帝王的政治,军事,祭祀等重大活动, 物,帝王的政治,军事,祭祀等重大活动, 以及帝王贵族声色犬马, 以及帝王贵族声色犬马,畋猎驰逐的壮观场 其主旨则既美且刺, 面.其主旨则既美且刺,一方面大力宣扬大 汉帝国的声威与气魄,歌颂帝王功德; 汉帝国的声威与气魄,歌颂帝王功德;一方 面又对帝王政治上的缺失和生活的奢淫进行 讽谏. 讽谏.
3,班固
两都赋》 《两都赋》是其大 赋的代表作品, 赋的代表作品,它 开创了京都赋的范 例,后来张衡的 《二京赋》,左思 二京赋》 三都赋》 的《三都赋》都是 同类题材的作品. 同类题材的作品.
作品虚设了西都宾和东都主人, 作品虚设了西都宾和东都主人, 宾主相互夸耀, 宾主相互夸耀,西都宾盛称西 长安旧制" 都"长安旧制",代表的是西 土耆老的观点,抒发的是" 土耆老的观点,抒发的是"怀 旧之蓄念" 思古之幽情" 旧之蓄念","思古之幽情"; 东都主人则夸耀东都洛邑制度 盛美,体现的班固本人的观点, 盛美,体现的班固本人的观点, 意在颂美当朝的制度, 意在颂美当朝的制度,也体现 了重礼乐教化, 了重礼乐教化,尚节俭的儒家 政治理想. 政治理想.

汉赋

汉赋
• 骚赋指的是模仿“楚辞”写成的赋,内容侧重抒情, 篇幅短小,多用“兮”字语句。
• 汉初的骚赋,内容继承“楚辞”的“怨刺”传统,抒 写朝廷忠奸不分、贤人失志;句式大抵也保持“楚辞” 整饬中见变化、情辞婉转的特点,贾谊的《吊屈原 赋》、《鵩鸟赋》,马相如的《长门赋》是其代表。
• 武帝之后,骚赋有所新变,一些赋家尝试突破旧式, 如淮南小山的《招隐士》 、班婕妤的《捣素赋》司马 迁的《悲士不遇赋》,马融的《围棋赋》、班固的 《白绮扇赋》、傅毅的《舞赋》 。
• 《子虚赋》写于相如为梁孝王宾客时,《上 林赋》写于武帝召见之时。
• 两赋既相对独立成篇,构思一贯,内容又密 切相连 ,实为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
• 虚构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 • 向天子提出应当节俭的谏言 。
• (二)《子虚赋》和《上林赋》的内容
• 《子虚赋》的内容 楚臣子虚出使齐国,向齐国乌有先生夸耀楚



汉二 代章 辞 赋
• 第一节 汉赋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 一、赋的起源: 赋是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它讲究押韵、对 仗和形式的整饬;又像散文,句型自由,可骈可散。
• 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 • 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特殊文体。 • 汉赋的文体来源是多方面的。 • “赋”的本意是铺陈直叙。 • 《文心雕龙·诠赋》 “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
• (三)枚乘的《七发》
• 1.《七发》的写作意图
• “七窍所发”而“戒膏粱之子”说。刘勰《文 心雕龙·杂文》:“盖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 邪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
• “说七事”而“谏梁孝王”说。李善《文选 注》:“七发者,说七事以启发太子 也。”“乘事梁孝王,恐孝王反,故作《七发》 以谏之。”

汉赋PPT(精)

汉赋PPT(精)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汉赋的音韵和谐,具有优美的 节奏和旋律,能够给人以美的
享受。
汉赋的韵律优美,与当时诗歌 的韵律相呼应,体现了汉代文
学的独特魅力。
汉赋的用韵严谨,其复杂的韵 律和转韵方式为文章增添了多
样性和生动性。
铺陈华丽
汉赋的描写细致入微,辞藻华丽 ,极尽铺陈之能事。
汉赋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 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各种景象
分析了《长门赋》的主题思想,包 括对女子命运的关注、对爱情的抒 发等。
写作风格
描述了《长门赋》的写作风格,包 括文采华丽、情感真挚等。
文学价值
强调了《长门赋》在中国文学史上 的文学价值,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等 。
《赤壁赋》赏析
文化背景
主题思想
介绍了《赤壁赋》的创作背景,包包括对历史 兴衰的感慨、对人生哲理的探索等。
传播文化观念
汉赋作品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对后世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汉赋在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元素,促进了不同文 化的交流与融合。
05
汉赋的影响与传承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典范作品
汉赋的典范作品如司马相如的 《上林赋》、杨雄的《甘泉赋 》等,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成为文学创作的典范
美学价值
汉赋的美学价值对现代美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 示作用,其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仍具有深刻的 影响。
语言学价值
汉赋作为古代语言文字的载体,对现代语言学 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为研究古代语言文字提 供了宝贵的资料。
汉赋的传承与发扬
学术研究
汉赋的学术研究是传承和发扬汉赋的重要途径,通过对 汉赋的研究和理解,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汉赋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