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件热镀锌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铁件热镀锌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钢铁件热镀锌层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钢、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等材料制成的电力金具,采用热浸镀锌法的镀锌层。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470—1997 锌锭

GB/T 13912—1992 金属覆盖层钢铁制品镀锌层技术要求

HG/T 3668—2000 富锌底漆

JB/T 8177—1999 绝缘子金属附件热镀锌层通用技术条件

ISO 1461—1999 钢铁制品的热镀锌层规范和试验方法

3术语

3.1热浸镀锌

将特别处理过的钢或铸铁制品浸入溶融的锌液中形成锌或锌铁合金层的过程。

3.2热浸镀锌层

通过热浸镀锌获得的通常由锌覆盖着的锌铁合金层。

3.3锌层重量

表面单位面积上锌及锌铁合金的总质量。

锌和锌铁合金的总厚度。

4取样

试品应从每批产品中随意抽取,每批产品中抽检试品的最小数量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每批产品中抽检试品的最小数量

*如抽检试品不合格,则从该产品中取原来两倍数量的试品再进行检验。

5技术要求

5.1对锌锭的要求

锌锭按GB/T 470的规定,所用锌的纯度不得低于99.5%(四号锌),杂质含量不大于0.50%。

5.2待镀件的要求

5.2.1待镀件表面应平整、光滑、边缘无毛刺,无影响质量的斑点、凹坑、划伤等缺陷。

5.2.2镀前应除去表面的油污、锈迹、焊渣和氧化层等多余物,镀前处理应符合GB/T 13912附录A的规定。

5.3.1锌层应是连续的,并尽可能均匀、光滑。允许暗灰色的铁锌合金存在,但不允许有返酸黄斑参出锌层。

5.3.2允许局部表面有直径小于0.5mm的漏锌斑点存在。5.3.3对于连接、接触及有防电晕要求的部位,不允许有凸瘤存在。5.3.4镀件表面不允许有集中的无锌区,凸瘤和波纹。分散的无锌区,凸瘤和波纹的总面积按下述规定:

a)一般大零件, 不得超过镀件总面积近似值的0.5%;

b)大型零件(如均压屏蔽环、大联板或表面积超过200000mm2的零件),不得超过镀件面积近似值的0.1%;

c)焊缝的镀锌表面允许有点状的漏锌斑点,其总面积不超老祖宗焊缝面积的3%;

上述无锌区允许涂以富锌漆或用低熔点锌合金焊条进行修补,富锌漆的使用应符合HG/T 3668的规定。

5.3.5待镀件自身存在的表面缺陷,如因铸、锻加工造成的砂眼、夹渣引起的镀层表面缺陷不应视为镀层的质量缺陷。

5.4锌层的附着强度

锌层应牢固地粘附在镀件上,有足够的附着强度,在装配、运输过程中,能经受住碰撞而不致起皮或剥落。

5.5锌层的均匀性

5.5.1试件应经受4次,每次1min的浸入标准硫酸铜溶液的试验,试件上应无金属铜附着物。

5.5.2在螺纹表面,零件的棱角上或原先切削边25mm以内的表面,允许局部存在微小的金属铜附着物。

5.5.3出口产品硫酸铜试验通过的次数,按双方协议执行。

5.6锌层的重量和厚度

5.6.1单位面积上的锌层重量与相应的锌层厚度按ISO 1461的规定应符合表2要求:

表2 单位面积上锌层重量、厚度

5.6.2单个试品上的锌层重量以及全部试品上实测平均值均达到表2要求时合格,否则不合格。

例如:

a)试品直径为10mm的五个螺栓,单个锌层重量是420g/㎡、410g/㎡、315 g/㎡、425 g/㎡、415 g/㎡(平均锌层重量=397 g/㎡)。平均锌层重量与表中相比合格。然而有一单个试品的局部锌层重量低于表中最低锌层值,所以整个试品不合格。

b)试品厚度大于6mm的五个钢件试品,单个锌层重量是615 g/㎡、560 g/㎡、595 g/㎡、610 g/㎡、570 g/㎡(平均锌层重量=590 g/㎡)。虽然每个单个试品局部锌层重量均超过表中规定,但是所有试品平均锌层重量未达到表中规定,故不合格。

6检验方法

6.1外观检查

在光线较明亮的地方,以目力对锌层进行外观观察。

6.2硫酸铜试验方法

6.2.1硫酸铜试验方法测定锌层的均匀性,一般用作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手段。

6.2.2试品应从已经外观检查合格后的每一批产品中随意抽取。6.2.3在每100ml的蒸馏水中加入35g化学纯的硫酸铜(CuSO4·5H2O)制成硫酸铜溶液。必要时可加热以促进晶体的溶解,待其冷却后使用。

6.2.4在每1000ml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约1g碳酸铜充分搅拌。配置好的溶液静置24h,溶液相对密度在+20℃时应为1.170±0.010。6.2.5试验用容器的内部尺寸应使试件浸入溶液中与溶器内壁的最小距离不小于25mm。

6.2.6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硫酸铜溶液的温度保持在20℃±4℃。6.3磁力测厚法

6.3.1利用磁阻式测厚仪测定锌层的平均厚度。

6.3.2试品应从已经外观检查合格后的每一批产品中随意抽取。

6.3.3测量点应随意地均布于整个试品的锌层表面(试品的边缘和棱角部位除外)。

6.3.4对重要部位测量点不少于10点,两点间距为5mm,非重要部位不少于6点。两点间距为10mm。

6.3.5单个试品上的锌层厚度实测值,以及全部试品上的实测平均值均达到规定值,则通过本试验。否则应进行重复试验,重复试验用试品数量加倍。重复试验后,若满足,否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6.4溶解称重法

6.4.1将试品浸于退锌溶液中,按试品的重量损失计算试品单位面积上锌层的重量。

6.4.2试品应从已经外观检查合格的每一批产品中随意抽取。6.4.3将约3.2g的三氯化锑(SbCl3),或2g的三氯化锑(Sb2O3)溶解于500ml浓盐酸HCl(比重1.19)中,然后用蒸馏水将该溶液稀释至1000ml。制备好的溶液至少要使产品的每平方厘米锌层表面具有10 ml溶液,但不多于20ml。

6.4.4试验时,先将准备好的试品逐只称重,其准确度应准确到所测锌层重量的1%。试品应完全浸入室温相近的溶液中,直至锌层完全溶解为止。溶解过程的终止,可从溶液中排放的氢气开始停止冒泡来确定。然后将试品放在流动的水中冲洗,如有必要,刷去可能粘在表面上的任何残留物,再浸入酒精中,取出立即加热至约100℃烘干,待试品冷却后,最后按上述精度称取试品重量。

6.4.5锌层重量计算及试验结果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