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哲学传统与科学的自然观_孙江

合集下载

比较哲学:东西方思想

比较哲学:东西方思想

比较哲学:东西方思想哲学作为一门探讨人类存在、认识、价值等基本问题的学科,在东西方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东西方哲学思想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各自有着独特的特点和价值取向。

本文将就东西方哲学思想进行比较,探讨它们在人类思维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一、东方哲学思想东方哲学主要指中国哲学、印度哲学和日本哲学等亚洲国家的哲学思想。

东方哲学强调内在的修养、自然的和谐以及对宇宙整体的认知。

其中,中国哲学以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兵家六家为主要流派,印度哲学则包括耆那教、佛教、吠舍、耶舍、密宗等多种学派。

1. 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注重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儒家思想提倡仁爱、礼仪、忠恕,强调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墨家强调兼爱、非攻、节俭,主张消除战争和贫困,实现和平与公平;法家注重法治、重视规范和制度,提倡严明的法律和秩序;名家重视言辞的辩证和辩论,强调言论自由和民主;兵家注重战争策略和军事技巧,强调实战和实践。

2. 印度哲学印度哲学强调轮回转世、因果报应,追求解脱和涅槃。

耆那教主张不杀生、不偷盗、不说谎、不淫欲、不酗酒,强调清净和苦行;佛教强调四圣谛、八正道,主张舍离欲望、超越生死轮回,追求解脱和菩提;吠舍强调逻辑推理和辩证方法,注重认识论和形而上学;耶舍主张唯识法、唯心论,强调心识和心性的本体论;密宗注重密传和灵性启示,强调修行和启悟。

3. 日本哲学日本哲学融合了中国哲学和印度哲学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禅宗、日本道家、日本儒家等学派。

禅宗注重禅定和悟道,主张顿悟和直指人心;日本道家强调自然和谐、艺术修养,追求心灵的净化和超越;日本儒家注重礼仪和道德、家族和社会,强调人伦关系和社会秩序。

二、西方哲学思想西方哲学主要指古希腊哲学、罗马哲学、基督教哲学和现代哲学等欧洲国家的哲学思想。

西方哲学强调理性思维、个体自由以及科学方法的运用。

比较哲学:东西方思想

比较哲学:东西方思想

比较哲学:东西方思想东西方思想的比较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话题。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两种不同的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东西方思想,并探讨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价值观的差异东方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家庭观念,注重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

东方哲学强调个人的责任和义务,追求道德和精神的完善。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更加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强调个人权利和自我实现。

西方哲学强调个人的自由和独立,追求个人的幸福和成功。

二、人性观的差异东方哲学认为人性本善,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东方文化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追求心灵的平静和内在的满足。

相比之下,西方哲学更加悲观,认为人性本恶。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欲望和个人的追求,追求物质的享受和个人的成功。

三、知识观的差异东方哲学强调经验和直觉的重要性,注重实践和体验。

东方文化注重传统和经验的积累,追求智慧和内在的领悟。

相比之下,西方哲学注重理性和科学的发展,追求知识和技术的进步。

西方文化注重创新和变革,追求现代化和进步。

四、时间观的差异东方文化注重长期的发展和持久的价值,强调历史和传统的重要性。

东方哲学强调人生的循环和无常,追求生命的平衡和和谐。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注重短期的效益和即时的满足,追求个人的快乐和成功。

西方哲学强调人生的线性和有限性,追求个人的成就和进步。

五、社会观的差异东方文化注重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强调社会的和谐和团结。

东方哲学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的责任。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强调个人的独立和竞争。

西方哲学强调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追求社会的公正和平等。

综上所述,东西方思想在价值观、人性观、知识观、时间观和社会观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了解和比较东西方思想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促进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

同时,也可以启发我们思考和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首发】从中西哲学的比较看中国地学思维的特点

【首发】从中西哲学的比较看中国地学思维的特点

!"""年#月第$"卷第$期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012.3)451(24.6(-*.’(*+7841)819:4.4&))%’);!"""<&+;$"-&;$收稿日期:=>>>?==从中西哲学的比较看中国地学思维的特点雷援朝(西北大学出版社,陕西西安A=""#>)摘要:为了从更深层次研究地质学思维的特点,利用中西方哲学比较法探讨了中国古今地学思想的特征。

结果表明:从自然观来看,中国传统思维体现了有机性,而西方思维可称之为机械自然观;从动态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思维关注自然现象的生命性,而西方则重点强调物理运动;从理性形式来看,中国传统思维不像西方哲学那样沉迷于纯粹抽象的推理,而发展了比类取象的思维方法。

上述三点决定了中国传统地学及当代中国地质学思维的诸多特征。

关键词:中西哲学比较;自然观;运动观;地质学思维中图分类号:BC"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AE !(!""")"$?"!#C?"@中西方文化存在诸多重要差异,而哲学差异是文化差异的核心内容,从哲学差异中来探讨中国古今地学思想的具体特征,可以发现许多有趣的内在联系。

这对于研究地学思维,不无裨益。

!两种不同的自然观!!!有机的和机械的中西哲学的首要区别在于二者的自然观,中国传统哲学把整个物质世界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因而可称之“有机的自然观”,而西方哲学总体则是力图从部分入手来把握世界,认识事物,因而不妨称之为“机械的自然观”。

其具体表现在以下E 个方面:(=)中国古代哲学把整个自然界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自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

东西方自然观比较

东西方自然观比较

东西方自然观比较摘要:本文在参考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东西方自然观进行了比较,简单介绍了东西方自然观在传统自然观,哲学上的差异,及在园林艺术和街道空间上表现出的差异。

关键词:东西方自然观、比较、传统、哲学、园林艺术、街道空间前言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

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处在永恒运动、变化、发展中的物质世界;自然界一切现象都是对立统一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自然界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对自然界认识的基础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

人们对自然观的总的认识。

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

自然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因而任何一种系统的哲学必然包含与之相适应的系统的自然观。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不只消极地适应而是积极地作用于自然界。

在这一相互作用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对自然界本质的认识。

因此,自然观既不像唯心主义所说的那样,只是人的思维的自由创造;也不像机械唯物主义所说的,只是思维对自然界的消极反映。

构成自然观基础的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只是自然界本身。

任何时代的自然观都是在一定的历史唯物主义背景下形成的,尤其与当时的科学发展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反过来,它又对自然科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在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是神话形态的自然观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对垒日趋明显。

唯心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唯物主义自然观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形态。

在古代,人们基本上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的整体,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

近代科学深入自然界的各个细节进行孤立静止的考察,由此产生形而上学自然观。

现代科学则日益广泛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联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展着唯物主义自然观。

这一科学的自然观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日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中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中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中西方古代朴素自然观具有相同旳特点:
第一,肯定世界旳物质性;
第二,具有朴素辨证法旳思想原因;
第三,力图从详细旳实物寻找世界旳本原;第四,具有直观 性旳特点和猜测旳成份。
LOGO
结论
早期不同旳自然条件,使得东方和西方 社会对自然界旳了解产生明显旳差别。将 东方老式自然观与西方老式自然观相比较 ,就能深刻认识两种自然观旳特殊性,为正 确了解自然观提供良好旳基础。
夜之女神赫卡忒(Hecate)发明地狱

大地女神该亚(Gaea) 发明了大地、海 洋和天空
话 水之神欧申纳斯(Oceanus) 生育了地 传 球上全部旳河流及三千海洋女仙
说 光之神海泼里恩(Hyperion) 太阳,月
亮和黎明之父。
秩序和正义女神忒弥斯(Themis) 命
运女神和四季之母。
LOGO
LOGO
西方古代自然观特点
西方老式自然观提倡张扬人旳个性。知性主体是以控制、 征服自然为目旳旳。它在实质上是把人类抬高到至高无 上旳地步,人类具有了控制自然、支配自然旳权力。近 代西方自然观对人与自然联络旳领略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主客相分。觉得灵魂与物质、主体与客体、人与 自然是截然不同旳两个范围, 由此引起出主体何如领略 客体, 人类怎样征服异自然旳题目。
▪ 中西方数学措施旳比较
1.在古代中国,数学基本上是一门实用性科学,学科旳发展随生 产力旳发展而变化,多为条块分割型旳,而且集中在代数领域 2.在古希腊,数学不但着重于向理论方向发展,遵照严密旳逻辑形 式,而且创建了一系列研究数学理论旳基本措施。
LOGO
中西方古代自然观相同点
总体上都以为自然界是自然而然旳;以为自然界是有规律 旳,统一旳;强调事物旳普遍联络;以为自然界是演化发展 旳,而且以为这种演化都是从某种混沌到秩序旳变化发展过 程。

中西自然观的异同

中西自然观的异同

中西自然观的异同
中西自然观的异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比较:
1.人与自然的关系:西方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相对独立或对立的,人类可以通过战胜自然来体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而中国文化则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人类需要顺应自然规律来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2.自然观的核心概念:西方自然观的核心概念是“征服自然”,强调人类要通过对自然的探索和利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而中国自然观的核心概念是“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人类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相协调。

3.实践应用:西方自然观在实践应用中强调对自然的探索、开发和利用,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和利益。

而中国自然观则强调在实践应用中要注重对自然的保护和生态平衡,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4.历史背景:西方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西方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包括古希腊文化、基督教文化等。

而中国自然观的形成和发展则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的影响,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等。

总之,中西自然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观的核心概念、实践应用和历史背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异同。

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对人们认识和理解自然的影响。

中西自然观的对比

中西自然观的对比

中西自然观的对比中国古代,“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文化主流性的精神传统。

与之相反,在西方文化传统中,自然曾长期被人们当成一种与人对抗的荒蛮的力量来看待,它是需要人征服的对象。

由于传统文化存在的差异,造成中国与西方在自然审美的判断上产生巨大的差异。

标签:自然观差异今天,我们生活在喧闹的都市之中,一方面,都市的繁华为我们提供了物质的富足,但另一方面,也为我们带来了环境的污染以及精神家园的空旷。

这时,自然重新成为了我们向往的对象。

一、西方人眼中的自然源头上讲,西方人不崇尚自然。

西方文化有两个源头——古希腊文化、希伯来文化。

虽然两者文化在西方文化史中斗争多于合作,但对自然的敌视却构成了它们共同的特征。

西方文化自古希腊开始,人类自我中心意识就已经得到了有效的确立。

这期间,希腊神话中坦塔罗斯的受难故事鲜明地表现出古希腊人对自然地不信任和恐惧。

在史诗时代,荷马史诗通篇都是希腊英雄战胜自然灾难的英雄史诗。

《奥德赛》中尤利西斯的返乡之路,实际是一个关于人类如何走向胜利的寓言。

也就是说,只有征服荒蛮的、充满杀机的自然,人类才能找回自己的主体性。

在古希腊,人们对自身的爱超过了一切,人体的美成为一切美的典范。

在古罗马帝国后期,基督教文化慢慢成为西方文化的主体。

在这种以上帝为中心的神本主义精神传统中,自然更没有自己的位置。

《圣经·创世纪》中,上帝在造就了一切之后才造了人,当亚当和夏娃因偷食禁果被逐出伊甸园来到人间,上帝让男人受劳作之苦,让女人受生育之苦。

在一个基督徒眼中,自然是远离上帝的蛮荒之所,是人类受苦受难的流放地,这是基督教对自然环境的评价。

在西方文艺复兴早期的美术作品中,画面以天使、圣母等天国的轮廓为主,比如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文艺复兴后期,随着人文主义的发展,西方人对自然美的关注开始出现了萌芽。

人间的景色出现在绘画中。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的是佛罗伦萨城的一个世俗妇女,在神秘微笑的背后,我们见到了树林和小溪。

中国哲学自然观

中国哲学自然观

中国哲学自然观摘要:方东美认为,中国哲学采取“机体主义”的方法理解“自然”,因而中国哲学的自然观富于和谐精神。

儒家、道家、墨家、佛家都认为“自然”是一个和谐的体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一种“整体圆融、广大和谐”的关系。

他还进一步指出:中国哲学自然观的和谐精神根源于中国哲学的“生命本体论”。

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方东美的见解仍然能够给我们以启迪。

关键词:方东美;中国哲学;自然观;和谐精神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宇宙,“仰以观于天文,俯以“中国哲学,不管其内容属于哪一类、哪一派,总是察于地理”,看到的是一副万物生生而和谐的图景。

要说明宇宙,乃至于说明人生,是一个旁通统贯的整他们视“整体圆融、广大和谐”为宇宙和人生的理想境界。

在古代哲人的教化和影响下,“和谐”———人体;用儒家的名词,就是‘一以贯之’。

这是中国哲学上的第一个通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他人的和谐、性!”[2]45-46儒家所谓“天下之动贞夫一”,道家所谓人的“身”与“心”的和谐———历来是中国人所注重的人生追求。

现代新儒家继承和发挥了我国古代哲人注重“和谐”的思想传统,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和交融互摄之中,极力阐扬中国哲学以“和谐”为宗的自然观。

方东美作为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通过中西哲学和文化的比较,以极大的热情,阐述和宣扬了中国哲学自然观的和谐精神。

1中国哲学采取“机体主义”的方法理解“自然”中国哲学的自然观,采取的是“机体主义”的方法。

方东美说,所谓机体主义就是将宇宙万物视为“不可分割之有机整体”,认为宇宙虽然可以分为不同领域,但这些领域之间彼此相因、交融互摄、旁通统贯。

“中国哲学上一切思想观念,无不以此类通贯的整体为其基本核心,故可藉机体主义之观点而阐释之。

机体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模式而论,⋯⋯旨在:统摄万有,包举万象,而一以贯之。

”[1]284方东美提出,中国哲学具有三个“通性”,“机体主义”则是其第一个通性。

中西传统自然观比较

中西传统自然观比较

中西传统自然观比较作者:张晓霞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第12期[摘要] 纵观中西文化,不难发现中西传统自然观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而西方传统自然观认为大自然是由人类支配的,可以随意掠夺。

从这两种自然观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中宝贵的自然环保思想对今天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自然观;中西传统自然观;差异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自然观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即人与大自然是平等关系还是附属关系;其次则是人类对于大自然所呈现的美所采取的态度,是欣赏还是排斥。

一在中西传统自然观中,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截然不同的。

中国的传统自然观虽然也有为人服务的实用主义,但主要强调的则是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

中国传统自然观将人置于大自然中,认为人不过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大自然是平等的。

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融入自然,复归自然”都是这种平等思想的体现。

《中庸》[1]把“天、地、人”并称“三才”,说明人与自然是平等的。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2]。

董仲舒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

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

天生之以孝悌,地养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礼乐。

三者相为手足,不可一无也。

”[3]这些中国古代儒家的代表人物都表达了“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

此外,董仲舒还提出天人相类相应说,“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化春秋冬夏之类也……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

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4]这说明在儒家思想中,人不但与大自然是平等关系,而且人类是大自然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道家在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上与儒家所提出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殊途同归。

他们主张崇尚自然,顺从自然,追求对自然本性的回归。

例如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中西方自然观的比较

中西方自然观的比较

中西方古代自然观的比较(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甘肃兰州 730050)摘要: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类便需要为自己的生存的发展不断地同自然界发生相互作用,自然史和人类史彼此紧密相连和相互作用制约[1]。

不同文化体系间以及具体学科的种种差异,常常打上了该学科所隶属的文化母体中自然观等方面的深刻烙印。

中西方由于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使东西方人们对自然观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与认识,而两种不同的自然观也造就了东西方人们不同的性格特征。

同时这种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也对中西方各自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中西方不同古代自然观的比较与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对以前历史的再认识而且对我们社会现在与将来的发展也很有用处。

关键字:中西方;古代自然观;比较正文:在中国西南部的某个村子里,有个孩子生病了:高烧不退,呕吐不止。

他的奶奶说:“没事的,去村头找个风水先生,让他给看看家里的风水,看是不是得罪了那路神仙,或是什么孤魂野鬼啊。

”正在上大学的表哥马上反对她,“快去看医生,生病了就要去看医生啊。

”这则对话正好说明了人们不同的自然观。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同时中国具有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明朝以前,中国的自然科学研究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中国古代,人们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的整体,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如“元气说”、“五行说”、“阴阳说”等。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就是殷周宗教观转变为朴实的哲学观。

殷周宗教,既有“帝”或“矢”的抽象圣神概念,又有非常广泛的信仰活动,它堪与同一历史时期的任何地区和民族的宗教相媲美,然而事实是,像西方那样的宗教理论体系始终没有能够在古代中国的文化土壤上诞生[2]。

在原始社会,尽管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神崇拜和图腾崇拜,但是,并未形成一个主宰整个自然和社会的至高的统一神。

自然辩证法 第2讲:中西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自然辩证法 第2讲:中西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第二讲
中西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
一、西方古典文化中的自然辩证法思想
(一)古希腊哲学 1. 古希腊自然哲学(前苏格拉底哲学)
赫拉克利特 德谟克利特 2. 古希腊后苏格拉底哲学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3. 基督教的自然观
(二)近现代西方自然观
1.机械论的物理学:形式逻辑、几何学、 经典物理学(牛顿、伽利略等)、斯宾诺莎
一是顺。《易传·说卦》指出,“昔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 (顺应人性、天命的规律),“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顺应天道人德, 适合事物义理)。《革》卦《彖》曰:“顺乎天而应乎人。”这里的 “顺”,有顺应自然、顺乎天理、遵循规律之意。这是以天人合德为核心 理念的生态伦理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二是节。六十四卦中第六十卦为《节》卦,专门阐明适当节制的道理。卦 辞:“节,亨”(节制,亨通顺利)。就此,《彖》辞解释说:“天地节而 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爻辞《六三》:“不节若,则嗟若” (不能自我节制,必然会忧伤嗟叹)。爻辞《六四》:“安节,亨”(心安 理得地节制,亨通顺利)。看来,《周易》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凡事要有节 制(包括节俭、节约、节欲),不可过度开发,肆意掠夺,无限制地向自然 索取;不可挥霍无度,暴殄天物。这也是中国古代生态伦理的一个重要原则。
孟子发展了孔子关于可持续利用生态资源的思想。他说:不违农时, 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 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孟子·梁惠王上》)
荀子提出将“以时禁发”、保护生态环境上升为圣王之制。他描述的 “圣王之制”的理想社会就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荀子·王制》云: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 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鼋鼍鱼鳖鳅鳝孕别之时,罔罟毒药不入泽,不夭 其生,不绝其长也。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 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荀子要求人们应当顺应 生物生长繁育的规律,把滋养和取用结合起来,守时以待,适时而为,以 时斩阀,合理利用自然万物。为了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荀子提出“长 虑顾后”、“节用御欲”的发展理念。他说: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 足以食人矣,麻葛、茧丝、鸟兽之羽毛齿革也固有余,足以衣人矣,伐其 本,竭其源,而并之其末,然而主相不知恶也,则其倾覆灭亡可立而待也。 《荀子·富国》)

东西方自然观比较

东西方自然观比较

东西方自然观比较【摘要】元自然观对自然科学、人类社会的影响极其深远。

中国自古以农为本,“天”的变化直接影响人们的生存。

因此在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天人合一”]1[的思想。

西方的机械论自然观主张自然是各种事物相互充足利用、为人所造的高效经济共同体。

纵观中西文化,不难发现中西传统自然观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的传统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而西方传统自然观认为大自然是由人类支配的,可以随意掠夺。

关键字:元自然观、天人合一、机械论、支配、掠夺一、自然观及元自然观综述自然观就是对自然界的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自然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即人与大自然是平等关系还是附属关系;其次则是人类对于大自然所呈现的美所采取的态度,是欣赏还是排斥。

元自然观就是人类对自然的最根本、最原始的看法。

在认识论上,元自然观确定了科学认识的核心对象,提出了基本的科学范畴,形成了基本的科学范式;在方法论上,元自然观所形成的思维范式、认知方法逐渐演变成人类研究自然、社会的基本方法和思维方式;在知识论上,元自然观是人类宇宙论、知识论发展的逻辑起点,在一定意义上,人类科学的发展过程就是元自然观的知识域展开的过程;在文化上,元自然观的基本精神在发展中逐渐渗透到人类基本的人文精神中。

东西方的元自然观分别是“元气说”和“原子说”,这两个学说分别演绎了东西方自然观发展的历史,通过对东西方自然观的比较,可以看出东西方元自然观对东西方思维的影响。

二、东西方不同的元自然观原子说与元气说都是人类最初对世界本原的一种探求,原子说产生于古希腊,德谟克里特在总结前人对世界本原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切事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没有一样东西是从无中来的,也没有一样东西在毁灭之后归于无,原子在大小和数量上都是无限的,它们在宇宙中处于涡旋运动之中”]2[,因此,形成各种复合物:火、水、气、土,并且事物的“各种性都是约定的,只有原子和虚空是自然的”]3[。

现代自然科学与东方哲学思维

现代自然科学与东方哲学思维

现代自然科学与东方哲学思维
现代自然科学与东方哲学思维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和互补。

现代自然科学强调实证、实证主义、实验等方法,追求客观真理和客观规律。

它以观察、实验、测量为基础,对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科学方法上,它强调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

而东方哲学思维则强调主观经验、直觉、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

东方哲学,如道家、儒家和佛教等,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抱持一种开放、灵活的态度,注重观察事物的整体性、变化性和深层次的联系。

东方哲学思维更注重细腻的观察和感知、思辨和理解形而上的现象。

尽管存在一定的差异,现代自然科学和东方哲学思维也可以相互补充。

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可以帮助人们对自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理解,提供科学依据和解释。

而东方哲学思维则可以为人们提供一种超越理性思维的思考方式,帮助人们了解自然的更深层次和更广阔的意义。

在当代,一些学者也在探索将现代自然科学和东方哲学思维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例如量子物理学在一定程度上与道家和佛教的思想有相似之处。

这种融合能够推动科学研究的多元化和创新,进一步拓展人们对自然和世界的认知。

自然辩证法——第三讲 中西方自然观之比较

自然辩证法——第三讲 中西方自然观之比较

• 老子:“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宇宙的本体。 老子: 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是宇宙的本体。 它所遵循的是自然法则,即自然而然的天然状态。 它所遵循的是自然法则 即自然而然的天然状态。 即自然而然的天然状态 老子并不否认“ 老子并不否认“天”在人类社会之上的权威。并 在人类社会之上的权威。 认为“自然”与人类社会相比, 认为“自然”与人类社会相比,它的秩序和德行 是完美无缺的。 是完美无缺的。 • 庄子:从人是天的一部分,进一步提出“天人合 庄子:从人是天的一部分,进一步提出“ 一”。不过,这种“天人合一”是以天为中心, 不过,这种“天人合一”是以天为中心, 用天“合人” 用天“合人”。
孔子: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 焉知死? 未知生, 孔子: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孟子: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首 次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学说。但是, 次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学说。但是,儒家对天道的考察 是为了对人道的研究,因此“重人事轻自然” 是为了对人道的研究,因此“重人事轻自然”是中国古代 哲学的特色。 哲学的特色。 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人 之恶寒也,辍冬;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之恶寒也,辍冬;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制天命而用之”。第一次把“人”摆在征服者地 制天命而用之” 第一次把“ 位。 “天不为
刘禹锡:“天人交相胜”。天道与人道是有区别 的。“天之道再生植,其用在强弱;人之道在法 制,其用在是非。”“天之所能者,生万物也; 人之所能者,治万物也。”所以,天与人之间是 “交相生”“还相用”,而且人居于主动。 “人定胜天”
在西方,“自然”概念的最终确立经历了一个 开放式的螺旋式上升的圆周运动过程。 认识自然----基督教的反叛----认识自然

[哲学]自然辨证法--论西方古代自然观和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哲学]自然辨证法--论西方古代自然观和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试论西方古代自然观和中国古代自然观的异同摘要: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

西方古代,人们认为自然是运动与静止的统一,对立的,辨证的,西方古代自然观主要以古希腊和古埃及自然观为代表。

在中国古代,人们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的整体,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如“阴阳说”、“五行说”、“元气说”等。

中国古代自然观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宇宙起源与万物构成、时空观念、自然界运动变化、自然界对立统一。

中西方古代自然观差异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的差异、对自然认识的方式不同、世界本原的元素含义的不同三个方面,但中西方古代自然观仍然存着一定的共性。

关键词:西方中国古代自然观异同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认识的基础。

大体包括人们关于自然界的本原、演化规律、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方面的根本看法。

任何时代的自然观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尤其与当时的自然科学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反过来,它又对自然科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在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是神话形态的自然观。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心主义自然观的对垒日趋明显。

唯心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精神或上帝的产物,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客观物质世界。

唯物主义自然观则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形态:在古代,人们基本上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的整体,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近代科学深入自然界的各个细节进行孤立静止的考察,由此产生形而上学自然观;现代科学则日益广泛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各种联系,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发展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辩证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自然观对整个自然科学和哲学日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对于古代中西方来说,由于中西方地理环境的不同、文化起源不同等原因,造就了中国古代自然观与西方古代自然观的联系与区别[1]。

1 西方古代自然观西方古代,人们认为自然是运动与静止的统一,对立的,辨证的,如“苏格拉底的道德学说”、“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理论”等。

论中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论中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论中西方古代自然观的异同
中西方古代自然观在很大程度上有着显著的异同之处。

以下是它们的主要异同点:
异同点:
1. 宇宙观:在古代,中西方都有各自独特的宇宙观。

西方古代希腊罗马文明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天体运行是围绕地球进行的。

而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则认为天地自然是一个整体,宇宙万物相互关联,呈现出天人合一的观念。

2. 神话与宗教:中西方古代都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宗教信仰。

希腊罗马神话中有众多神祇,用以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命运。

中国古代则有五岳神、龙神等神灵信仰,同时也有道教、佛教、儒教等宗教体系。

3. 自然现象解释:中西方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方式也存在差异。

希腊罗马文明倾向于用神话和神秘的方式解释自然现象。

而中国古代注重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总结,例如《黄帝内经》中的医学理论和《爻辞》中的易经卜卦。

4. 科学与哲学:在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对自然科学和哲学的研究有显著贡献。

例如,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古代最重要的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之一。

而中国古代的科学和哲学也有其独特的发展,如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哲学有深远影响。

5. 技术与发明:中西方古代都有许多重要的技术和发明。

例如,西方的罗马道路和拱桥、中国的造纸术、火药、指南针等。

6. 社会观念:中西方古代社会观念也存在不同。

在古代西方,奴隶制度较为普遍,而在中国古代,封建制度为主导。

综上所述,中西方古代自然观存在着显著的异同。

这些观念和信仰在古代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现代文明奠定了基础。

东西方哲学传统与科学的自然观_孙江

东西方哲学传统与科学的自然观_孙江

法学杂志·2009年第1期各 科 专 论作者简介:孙 江(1965-),男,汉族,天津市人,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所、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教研室副教授。

东西方哲学传统与科学的自然观O n E a s t e r n &W e s t e r n P h i l o s o p h y T r a d i t i o n A n d T h e S c i e n t i f i c N a t u r a l I d e a s孙 江(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3)内容提要:20世纪,在对工业文明引发的生态危机反思中,西方学者将现代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等等归咎到西方固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现代工具理性,而对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推崇备至,认为是解决环境问题的灵丹妙药。

在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上,东方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的“天人相分”既是对立的,又是互补的,合理的态度是恰当地把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一种现代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

关键词:哲学传统 自然观 天人相分 天人合一 一、东西方哲学传统比较(一)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的哲学传统西方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分的哲学传统。

西方文明的起点是古希腊工商业城邦。

希腊半岛海岸线曲折悠长,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然而古希腊地区耕地却狭小贫瘠,粮食生产不足,促使希腊不得不进行海外贸易以获得生活、生产所需的谷物、金属、木材、纺织原料等等。

大规模的海外贸易活动,带动、刺激着希腊商业的发展,而希腊文化也正是在对海洋的挑战与迎战中逐步走向成熟,形成海洋性的文化模式,把人身外的自然作为其改造的对象加以研究、探索,以利于人类的征服;商业活动的变化莫测与逐利本性则刺激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欲望与实践躁动。

在这种条件下所形成的对自然征战的意念,可视为后来西方“天人相分”、“征服自然”观念的理性“种子”。

到了近代,由西方自然条件以及基督教文化所萌生的“天人相分”观念日益在理论上明朗化并迸发出实践力量。

东西方哲学传统与科学的自然观

东西方哲学传统与科学的自然观

On Eastern & Western Philosophy Tradition And The Scientific Natural Ideas
作者: 孙江
作者机构: 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陕西西安710063
出版物刊名: 法学杂志
页码: 93-95页
主题词: 哲学传统 自然观 天人相分 天人合一
摘要:20世纪,在对工业文明引发的生态危机反思中,西方学者将现代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等等归咎到西方固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现代工具理性,而对中
国“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推崇备至,认为是解决环境问题的灵丹妙药。

在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上,东方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的“天人相分”既是对立的,又是互补的,合理的态度是恰当地把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一种现代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学杂志·2009年第1期各 科 专 论作者简介:孙 江(1965-),男,汉族,天津市人,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研究所、经济法学院环境资源法教研室副教授。

东西方哲学传统与科学的自然观O n E a s t e r n &W e s t e r n P h i l o s o p h y T r a d i t i o n A n d T h e S c i e n t i f i c N a t u r a l I d e a s孙 江(西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3)内容提要:20世纪,在对工业文明引发的生态危机反思中,西方学者将现代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等等归咎到西方固有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和现代工具理性,而对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推崇备至,认为是解决环境问题的灵丹妙药。

在解决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上,东方的“天人合一”与西方的“天人相分”既是对立的,又是互补的,合理的态度是恰当地把二者结合起来,实现一种现代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

关键词:哲学传统 自然观 天人相分 天人合一 一、东西方哲学传统比较(一)西方哲学主客二分的哲学传统西方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的主客二分的哲学传统。

西方文明的起点是古希腊工商业城邦。

希腊半岛海岸线曲折悠长,形成许多天然良港。

然而古希腊地区耕地却狭小贫瘠,粮食生产不足,促使希腊不得不进行海外贸易以获得生活、生产所需的谷物、金属、木材、纺织原料等等。

大规模的海外贸易活动,带动、刺激着希腊商业的发展,而希腊文化也正是在对海洋的挑战与迎战中逐步走向成熟,形成海洋性的文化模式,把人身外的自然作为其改造的对象加以研究、探索,以利于人类的征服;商业活动的变化莫测与逐利本性则刺激了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欲望与实践躁动。

在这种条件下所形成的对自然征战的意念,可视为后来西方“天人相分”、“征服自然”观念的理性“种子”。

到了近代,由西方自然条件以及基督教文化所萌生的“天人相分”观念日益在理论上明朗化并迸发出实践力量。

在《圣经》故事里,上帝因为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而把他们驱逐出伊甸园,让土地长出荆棘,人们必须辛苦劳作才能获得食物生存下去。

这里就蕴涵着这样一个理解:人类是站在自然的对立面的,人为了生存必须不断地从自然中索取物质和能量。

人要在征服、战胜自然的艰苦奋斗中才能生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向前,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现代科技的发展应用以及工业的兴起让人们看到了自己“征战自然”的辉煌成果,在整个自然系统中,人的主体性不断提升,人类中心主义大行其道。

自文艺复兴起,思想家高扬人的价值与尊严,人类在不断通过对上帝的否定解放着人类自身,“上帝死了”,人成了仅有的具有灵性或精神的实体,从而只有人才是主体,非人类的一切皆没有主体性,都只是供人类利用的客体,自然只是实现人类需要的手段和工具。

(二)中国哲学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根源于《易经》的中国哲学,无论是儒家、道家,还是以后的新儒家,“天人合一”是其主干,注重意向性、情境和经验性以及“意欲中道“的和谐性。

中华民族的祖先生活在远离海洋的内陆江河流域,中国社会是一个农业社会,所采用的主要是农业劳动与土地这种自然力相结合的生产方式。

农业生产周期长,与工业相比,更明显地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

人对自然的顺应是维持生产活动的前提。

因此,中国的先民们在漫长的农耕生活实践中就已经直观而深刻地认识到,只有顺应自然,顺应万物之性,才能天地有序从而获得自然的恩泽;相反,一旦天地之气失和,逆物之性,就会产生可怕的灾难,危及人的生存。

这样一种农耕文化造就了中国“大陆文明”的文化形态,所以我们可以说,正是中国特定的自然条件以及几千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态的发展,造成了中华民族眷恋与追求“天人合一”理想目标的心态。

这种农业文明的条件生成了人与自然的顺应关系,并且,人对自然的这种顺应性是依赖直接的、经验性各 科 专 论法学杂志·2009年第1期的生产活动实现的,在人际之间口传心授,代代相传,而不是通过理性形态的科学技术所指导的生产来实现的。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封建社会的基础就是农业经济,农业经济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经济,尤其是在人类生产力水平不发达的时期,基本上可以说是“靠天吃饭”。

被这种顺应性模式所规定的中国传统生态伦理,实质上就是要调节好农业社会中的人们如何正确地获取、利用和管理生存资源,以保障农业生产能够长期延续下去的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

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下,人们把自身与自然和和谐作为理想的目标,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除此以外,农业社会与西方商品经济社会相比,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社会关系比较单纯,人们自给自足,所以在横向联系上远不如西方社会因为交换的发达而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复杂。

因而人们不大喜欢剧烈的冲突和变化,而从心理上希望和谐宁静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方式与心理方式养成了他们顺应自然,追求不求人为的和谐。

(三)生态伦理的“东方转向”20世纪,在洞察了工业化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危机、核威胁等等全球问题的严峻性之后,人类开始对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反思。

人们承认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的巨大成就,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在越来越严酷的生态环境现实面前,我们的科学技术显然还是显得苍白无力。

于是,有西方学者开始认为,对于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日益加剧这一问题,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利用机械和物质的手段去解决,相反,这种日益尖锐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矛盾很大程度上正是源于科学技术的发达使人们向自然索取的力量和范围无限扩张的结果。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一切行为和作用提升到人类理性的、自我约束的伦理道德行为的高度去认识和研究才有望得到解决。

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非人类中心主义应运而生。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天人合一”思想被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所关注,甚至有人认为正是在“天人合一”这一文化里找到了非人类中心主义倡导的以自然主义为理想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文明模式,找到了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诸多思想资源和理论支持。

笔者认为,“天人合一”自身有着丰富的内涵,绝不能仅仅等同于生态哲学意义上的“天人和谐”,并且,“天人合一”实际上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不能用来解释非人类中心主义。

这一思想可以为当今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指导原则,但其本身也有历史的局限性,不能生搬硬套,被视为解决当代人与自然紧张关系的根本出路。

二、客观地看待中国“天人合一”思想(一)“天人合一”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天人合一”思想内涵丰富。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由于对人和天的理解不同,因而“天人合一”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哲学家那里有着不同的涵义。

中国传统哲学对于天人关系的探讨,涉及了天命与人事的关系,人性与天道的关系,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等多个方面。

所以,“天人合一”思想是多层次、多方位的。

所以,我们绝对不能将“天人合一”就简单地等同于人与自然的“天人和谐”,在具体认识和评价“天人合一”论时,必须坚持辩证的基本方法,既要从宏观方面在整体上把握其丰富的内涵,又要从微观方面对其复杂内容加以具体的科学分析,以把握其精义。

但是,我们也同样绝对不能否认的是,“天人合一”思想里蕴涵的生态哲学的借鉴意义。

(二)“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哲学意义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当代理解,以儒家和道家为代表的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传统通过直观的方式体悟到人和自然统一的精神,这对于工业文明条件下面临着人与自然分裂之困境的人类确实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

1.天人合一思想包含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认为人与自然万物同出一源,或者说同出一“道”、同出一“气”。

而不论是源、“道”还是气,其共同点都在于都强调人与自然之间密切的联系和平等的地位,强调自然的内在价值,主张人在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利用改造自然的同时,尽量不打破自然万物本来的平衡。

显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并没有将自然作为可以任意改造利用的对象,而是怀着敬畏、爱护之心来对待它的。

在现代生态危机面前,比古人了解和掌握了更多自然规律的现代人虽然少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但是如果将天人合一作为行动的哲学基础,将有助于合理规划自己的行为,应用自己掌握的自然规律,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保持自然的平衡。

2.除了人与自然的平等,天人合一观要求在处理人类和生态环境关系上,追求和谐、圆润、统一的境界。

人不仅是与环境平等,简直是与环境合为一体。

世界作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是不可言说的,不可思议的,其中根本没有差别,人与世界万物,只是在一定认识层次上相差别,而在更高认识层次上彼此相融,无法分别。

这样一来,我们就超越了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把人对自然的利用纳入到“天人合一”的框架之下,避免了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恶果。

这也就是“天人合一”思想所谓“泛爱万物,天地一体”在的生态哲学意义。

3.“天人合一”思想要求人对他物负责,在为自己的生存而利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承担起培育自然的重任,主动地遵从和顺应自然规律,尽可能地减少他物的牺牲,保持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孔子说“人贵物贱”。

这个贵贱不是指地位高低,而是针对人在自然中“参赞化育”的责任而言: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人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但又是很特殊的一部分;人不是自然界的绝对主宰,但是人较之万物不可比拟不可替代的一个特别之处,就在于维护大自然生生不息的秩序这一特殊使命,而这一点和西方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所主张的“人是万物的主人”是不同的,倒是与现代西方哲学的代表海德格尔“人不是在者的主人,而是在者的看护者”的提法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我们的先贤在对于自然万物的平衡的认识尚不够明确。

4.“天人合一”思想所包含的生态哲学及种种保护生法学杂志·2009年第1期各 科 专 论物与环境的见解,都具有朴素的性质,表现出人类童年时期纯真美好的情感,缺乏严格的论证和成熟的体系,在具体内容上无法与近代生态学的细密严谨相比。

不过儒家的天人一体论,又具有当代西方生态学和生态哲学所缺少的内在优势,这就是重视人与天地万物之间的感情心理因素。

《论语·雍也第六》云:“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这是一种“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情怀,是人自觉地与自然融为一体,从感情上体味自然的无限魅力。

如果说西方近代生态理论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兴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全球生态危机所造成的震慑和恐惧,那么中国天人合一中的生态哲学思想则是建立在本身的情感使然和深刻的体认基础之上的,这正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应当借鉴的地方———如果不从认识上和情感上同时解决问题,就很难扭转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和功利主义心态。

三、正确看待东西方哲学传统,确立科学的现代自然观(一)“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在看待人与自然关系时的片面性西方近代哲学过分强调人的主体性,认为对于整个自然界来说,只有人类才是唯一的主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