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摘要:生物多样性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概念。广义的生

物多样性包含了四个方面:1,物种多样性,可分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物种多样性。2,遗传多样性,又称基因多样性,是同种个体因为其生活环境不同,经历长时间的选择,突变所产生的后果,如果遗传多样性高,则族群中可提供环境选择的基因越多,相对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越强,有利于族群的生存及演化。3,生态系统多样性,指一个地区的多样化程度。它区别于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涵盖的是在生物圈之内现存的各种生态系统(如森林系统,草原系统)。也就是在不同物理大背景中发生的各种不同的生态进程。4,景观多样性,指不同类型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我们的衣食住行等一系列的社会活动都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为我们人类提供了食物,药材,能源等等,同时还维持了地球的生态平衡。多样性的生物种类每年都为人类创造了不可估量的价值。由于人类源自然生存于自然所以它虽然高于一般生物但也必须遵循自然法则和规律与周围环境和生物和谐相处有序流动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影响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又因过去人们对自然界复杂的关系和微妙的平衡知之甚浅所以人类的许多活动已对生物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栾晓峰,1998年)。

关键词:人类活动生物多样性影响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城市化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城市化又称

城镇化,是指伴随着工业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社会活动中农业活动的比重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上升的过程。城市化可以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例如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人类活动给自然界留下的最明显印记之一, 是在空间位置上占据一定的地域范围、由复杂异质景观单元构成的、人口比较密集的地理斑块。集中性或聚集性是城市的基本特征。因此, 需要有不同的功能区相互镶嵌形成复杂的复合系统, 才能支持城市对巨大的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等多种流的需求。由此也决定了特殊的城市生境特征。(李俊生,高吉喜..2005年)。城市的气候和水文条件和邻近的乡村地区明显不同,例如,紫外线辐射胶东,特别是在冬季,日照时间壁周围乡村地区短5%~15%,年平均温度高1~2℃,年平均风速小10%~20%,相对湿度冬季低2个百分点,夏天低8个百分点,年雨量多5%~30%,云层覆盖多5%~10%,雾高10%,而凝结核要大十倍以上。城市不透水地面一般占总面积的12%~37%,并有众多的下水道和排水系统。显然,水文情况与乡村地区迥然不同(王献薄,1996年)。

负面影响:1,城市化进程中,适合野生生物居住的自然环境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

高楼大厦,公路等设施,使野生生物的生活环境减少,并且使环境呈现出岛屿状的格局,同时城市数量不断上升,城市和城市之间用公路或铁路连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物的迁徙和繁殖。从而抑制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长时间后就会形成新物种。

2,城市化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及生活废水。生活垃圾人们会将其废弃在山上,时间久后生活垃圾中的重金属污染物会随着地下径流流到水中。其中含有重金属,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水生生物,长此以往重金属会在其他生物体富集。生活废水富营养话,造成大量藻类繁殖,影响水生生物。

3,与远郊区相比,中心城区失去了88%的物种,物种多样性下降了78% 远郊区的本

土植物属于45个科,科数大于城区物种城区物种多属于禾本科藜科等耐践踏耐土壤紧实度的物种城区和郊区大部分物种相同,但是远郊区差异较大土壤总氮有机质电导率是影响物种城市化分布的主要因素(彭宇,刘雪华.2012年)。

正面影响:城市化有利于物种的扩散。如柏林区外来物种占到所有物种的54%,而在郊

区则只有25%。生态旅游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近年来生态旅游以其无烟产业受到了许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开发。

负面影响: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破环了生物的生境,人们为了便利很有可能直接砍伐

山上的树木。较大规模的公路,机场,码头,购物中心等都会破坏生物的栖息地。会导致建设区土地利用的改变,景观多样性的变化,生态系统的颠覆性破坏,以及生境的隔离及片段化。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在许多风景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自然遗产地,由于游客的大量流入以及不负责的活动,管理者和经营者对自然资源无节制无计划的开发利用导致旅游区地表裸露,土壤遭到侵蚀,水资源被污染,植被破坏,当地特有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受影响(毛石禧,2007年)。如墨西哥月夜沙滩观龟旅游,西班牙外海加纳利群岛的赏鲸旅游活动,欧洲东海岸的海豚观赏以及肯帝亚的猎豹观赏活动等都对当地的野生动物的正常生长,发育繁殖甚至生存带来严重的影响。例如在我国陕西太白上国家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为方便游客大修索道。在海波2800-3000米的秦岭冷杉(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林中砍伐长1km,宽10m的走廊,导致冷杉林及林下灌木,草木植物受到严重破坏,其中包括我国一级保护植物。广东丹霞山旅游研究结果表明,本地的生物多样性由于旅客穿行而受到破坏(肖扬,2008年)。

正面影响:生态旅游具有对旅客进行环境保护教育和生物多样性认识的任务,只有人

们的环保意识提高了,才能最终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态旅游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乡村居民收入提高对森林中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减少了并且增加了他们保护自然资源的经济。生态旅游的经济收入显著,可以将部分收益投入到生态多样性的保护,增加保护力度。

水利水电的开发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水电工程建设在带来巨大利益和

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水库淹没,大坝阻断河流,工程施工和移民安置等活动也对生物多样性带来显著的影响。

正面影响: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指对水生藻类植物的影响。水库淹没区和浸没区原

有植被的死亡,以及土壤可溶盐都会增加水体中氮磷的含量,库区周围农田、森林和草原的营养物质随降雨径流进入水体,从而形成富营养化的有利条件(曹永强等.,.2005年)。水库蓄水后,由于库区水面积增大,流速减缓,悬浮物大量沉降,营养物质丰富,水体透明度增大,表层水温比较稳定并升高,这种环境的改变更有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在长时间内,多种浮游植物在库区出现。原河流中占优势的硅藻,种类量将比原水平增加。数量及生物量都会明显增多。绿藻,蓝藻的种类都会增加,数量也将相应增大。在丰富富有植物的同时,浮游动物也会相应的增加,并随着库龄的增加将形成一大类群(陈凯麒等.,2013年)。

负面影响:水库形成后,将淹没江河两岸大片土地和森林植被,从而直接影响陆地生

物赖以生存和支持的环境,水库淹没对野生动物的不利影响有四种1.觅食地的转移2.栖息地的丧失3.活动范围受限制4.许多动物在水库蓄水时被淹没或被迁移他处。建设三峡工程,淹没一些珍惜濒危植物的原产地和植物,如三峡地区特有的荷叶铁线蕨受到了威胁,库区珍惜的经济林如荔枝,龙眼等大部分被淹没。龙滩水电水库将淹没涉及广西布柳河,穿洞河和贵州的双江,渡邑,罗阳5个自然保护区,这些自然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和植物资源。莲花水电站水库淹没了牡丹江重点保护动物苍鹭的栖息地(薛联芳,顾洪兵,2007)。大坝修建会阻断洄游性鱼类的洄游通道,直接影响其生长和繁殖。对年调节和多年调节水库, 因水交换量小, 水温出现分层,水库下泄的低温水, 对鱼类的直接影响是使繁殖季节推迟、出现当年幼鱼的生长期缩短、生长速度减缓等问题。另外,水库的修建抬高了水位, 一方面将淹没大部分产卵场, 并对大坝下游的产卵场和栖息水域带来影响, 同时破坏了水生生物生长、产卵、繁殖所必需的水文条件和生长环境, 从而使某些鱼类特有的繁殖生境消失(周小原,2009年)。

转基因技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转基因技术是人类历史上应用最为迅速

的重大技术之一,但飞速发展的转基因技术有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一定的危害及影响。目前,全球范围内商业化应用的转基因生物以农作物居多。转基因技术是对所有能将人工克隆的基因放进受体生物的基因组内,并使其在受体生物体内正常表达的一系列生物学技术的总称。用转基因技术改造过的生物体就叫转基因生物。转基因制品是指转基因生物产品以及转基因农产品的直接加工品。从转基因技术的基本过程我们课余看到转基因技术是根据人们意愿操作,对基因进行修饰,改善等,从而定向的改变生物遗传性状的技术。它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技术,对于发展工业生产和医药学,解决人类的粮食,健康,能源,环境等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又一次生产力的解放(陈学敏.,2010年)。遗传多样性是指种内基因的变化, 包括种内显著不同的种群间和同一种群内的遗传变异, 也称为基因多样性。

正面影响:经遗传修饰的植物大多是农作物类,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

质或者是为了抵抗病虫害。GMOs可将抗病虫害机制引入植物中,提高植物的抗病性;通过基因修饰可以提高植物吸收养分的能力, 可以增强植物在逆境中的生态适应性。种植转基因抗虫水稻能够大量减少农药的施用量, 降低对田间益虫的影响, 有利于稻田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同时能够减轻农药残留物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张磊,朱桢,2011年)。

负面影响:转基因作物可能通过两种方式转变为杂草:一是在引入地持续存在,如转

基因抗除草剂作物的种子散落在田间成为下茬农田的杂草,一旦环境适应其生长,且对除草剂又有抗性将具有生长、竞争优势,这种作物有可能成为不可控制的杂草,对农业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另一途径是入侵其他作物的栖息地,成为入侵杂草。抗虫作物在转基因作物中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