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第三章财政支出概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正确运用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解决现实中财政支出 出现的问题。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原则与分类
一、财政支出的原则
• 财政支出原则是指导政府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基本准 则,是与财政职能密切相关的一个范畴。
• 三个原则: (一)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相结合的原则 (二)公平原则 (三)效益原则
(一)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相结合的原则
(二)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与财政支出结构
• 按经济影响分类,财政支出一般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 出。根据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的财政支出增 长理论,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支出 总额中所占比重应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发达国家的财政支 出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大于发展中国家;相反,发展中国家 的财政支出对支出的影响大于发达国家。在发达国家中,在 两类支出的规模同时增长的情况下,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等 补助支出的增长尤为迅速,成为导致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大于 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私人资本力量较弱 ,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推动,购买性支出对产出的增加 有较大的作用。同时,由于国家财力有限,补助支出不多, 因而转移支出的比重小于发达国家。
一、财政支出的结构
• (一)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
• 1.政府职能的两种观点
• 市场主导型观点源于新古典学派,强调自由运作的市场力 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市场机制本身能够运作得很 好,只是在一个十分有限的范围和程度上才会出现失灵。 因此,只有着眼于促进市场机制运作效率的政府活动才是 适当的。
• 政府主导型观点源于凯恩斯学派,强调政府要干预经济, 特别是要通过财政政策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目标,认 为如果没有政府的强有力干预,就很难实现资源的配置优 化、产业的顺利成长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公平原则
• 所谓财政支出的公平原则,是指支出产生的利益在地区间 、居民间的分配结果达到公平的状态,能恰当地分别符合 不同居民的需要。财政支出的公平原则通常又称“受益能 力的原则”,即在安排财政支出时,根据居民对于财政支 出利益的需求程度是否相同,也就是根据不同居民受益的 能力是否相同,以及根据各类居民的情况分别给予相应的 利益,以改善社会分配状况。
第三章 财政支出概述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 了解财政支出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 熟悉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规模及其影响因素。 ➢ 理解财政支出效益的含义及特性,并深入了解考察财政支
出效益的方法。
技能目标
➢ 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财政支出的基础知识,分析现实中相关 的经济现象。
•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把一部分财政收入转移给居民、企业、 地区和其他受益人所形成的财政支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四)国际分类方法
• 在国际上,现行的分类方法并非完全一致,从现 有的分类方法来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 类是用于理论和经验分析的理论分类;另一类是 用于编制国家预算的统计分类。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结构、规模与影响因素
(三)效益原则
• 财政支出效益,即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的效益衡量问题, 首先需要选定一个更为可行的效益标准。
• 财政支出的效益衡量标准是社会净效益(或净所得)最大化 ,即当改变资源配置时,社会的所得要大于社会的所失, 其差额越大越好。
二、财政支出的分类
(一)按支出用途分类
• 按财政支出用途分类,是我国迄今为止的财政支出的主要 分类方法,它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产品价值构成 理论。
• 归纳起来,按国家职能分类,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经济建设 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等五类 支出。
• (三)按经济性质分类
• 按经济性质(经济性质是指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 交换)分类,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这种 分类方法是西方财政学最常见的一种分类方法。
• 购买性支出也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市场 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也是政府直接消耗一部分经济 资源的支出。
• (三)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 不断调整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是提高财政支出使用效益的 重要途径。从财政支出结构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看,财政 支出应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做出 相应调整。从政府职能的角度看,财政支出又必须符合一 定时期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目标。因此,一国财政支出 结构是否合理,应主要看其能否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 济体制和政治经济变化的要求。
• 2.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
• 鉴于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存在着紧密的对应关系,把 政府职能简化为两大类,即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相应地,财政支出也就形成了经济管理支出和社会管理 支出。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转型,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和完善市场机制,逐步发挥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财政支出的规模
•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含义
• 财政支出规模是指通过分析某一财政年度内特定的社会公 共需要量与财源状况,来确定财政支出总量的客观合理的 数量界限。
• 在我国,财政支出按用途分类主要有基本建设支出、增拨 企业流动资金、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地质 勘探费、工交商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 业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国 防费、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等13大项。
(二)按费用类别分类
• 按费用分类也就按国家职能分类。一般来说,财政支出的 结构与政府职能存在着密切的对应关系。政府职能主要包 括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两大类,相应的,财政支出也就形 成了经济管理支出和社会管理支出两大类,前者包括经济 建设费,后者主要包括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 和其他支出。
• 量入为出原则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的财 政收入总量来安排财政支出,要力争做到财政收支平衡。
• 量出为入原则的一般含义在于应根据国家最基本的财政支 出需要来确定收入规模,从而将财政支出放在一个明显的 地位来考虑,是对政府公共支出保持必要数量的一种肯定 。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以合理的财政支出需要框定 财政收入。
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原则与分类
一、财政支出的原则
• 财政支出原则是指导政府分配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基本准 则,是与财政职能密切相关的一个范畴。
• 三个原则: (一)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相结合的原则 (二)公平原则 (三)效益原则
(一)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相结合的原则
(二)财政支出的经济影响与财政支出结构
• 按经济影响分类,财政支出一般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 出。根据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的财政支出增 长理论,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支出 总额中所占比重应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发达国家的财政支 出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大于发展中国家;相反,发展中国家 的财政支出对支出的影响大于发达国家。在发达国家中,在 两类支出的规模同时增长的情况下,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等 补助支出的增长尤为迅速,成为导致转移性支出的比重大于 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因素。在发展中国家,私人资本力量较弱 ,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推动,购买性支出对产出的增加 有较大的作用。同时,由于国家财力有限,补助支出不多, 因而转移支出的比重小于发达国家。
一、财政支出的结构
• (一)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
• 1.政府职能的两种观点
• 市场主导型观点源于新古典学派,强调自由运作的市场力 量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市场机制本身能够运作得很 好,只是在一个十分有限的范围和程度上才会出现失灵。 因此,只有着眼于促进市场机制运作效率的政府活动才是 适当的。
• 政府主导型观点源于凯恩斯学派,强调政府要干预经济, 特别是要通过财政政策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增长目标,认 为如果没有政府的强有力干预,就很难实现资源的配置优 化、产业的顺利成长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公平原则
• 所谓财政支出的公平原则,是指支出产生的利益在地区间 、居民间的分配结果达到公平的状态,能恰当地分别符合 不同居民的需要。财政支出的公平原则通常又称“受益能 力的原则”,即在安排财政支出时,根据居民对于财政支 出利益的需求程度是否相同,也就是根据不同居民受益的 能力是否相同,以及根据各类居民的情况分别给予相应的 利益,以改善社会分配状况。
第三章 财政支出概述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 了解财政支出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 熟悉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趋势、规模及其影响因素。 ➢ 理解财政支出效益的含义及特性,并深入了解考察财政支
出效益的方法。
技能目标
➢ 能够熟练运用所学财政支出的基础知识,分析现实中相关 的经济现象。
• 转移性支出是政府把一部分财政收入转移给居民、企业、 地区和其他受益人所形成的财政支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四)国际分类方法
• 在国际上,现行的分类方法并非完全一致,从现 有的分类方法来看,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 类是用于理论和经验分析的理论分类;另一类是 用于编制国家预算的统计分类。
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结构、规模与影响因素
(三)效益原则
• 财政支出效益,即公共部门的资源配置的效益衡量问题, 首先需要选定一个更为可行的效益标准。
• 财政支出的效益衡量标准是社会净效益(或净所得)最大化 ,即当改变资源配置时,社会的所得要大于社会的所失, 其差额越大越好。
二、财政支出的分类
(一)按支出用途分类
• 按财政支出用途分类,是我国迄今为止的财政支出的主要 分类方法,它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社会产品价值构成 理论。
• 归纳起来,按国家职能分类,财政支出可以分为经济建设 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等五类 支出。
• (三)按经济性质分类
• 按经济性质(经济性质是指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 交换)分类,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这种 分类方法是西方财政学最常见的一种分类方法。
• 购买性支出也称消耗性支出,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市场 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也是政府直接消耗一部分经济 资源的支出。
• (三)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 不断调整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是提高财政支出使用效益的 重要途径。从财政支出结构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看,财政 支出应随着一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模式的转换,做出 相应调整。从政府职能的角度看,财政支出又必须符合一 定时期国家的发展战略和政策目标。因此,一国财政支出 结构是否合理,应主要看其能否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 济体制和政治经济变化的要求。
• 2.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
• 鉴于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存在着紧密的对应关系,把 政府职能简化为两大类,即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相应地,财政支出也就形成了经济管理支出和社会管理 支出。我国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转型,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和完善市场机制,逐步发挥市场 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二、财政支出的规模
• (一)财政支出规模的含义
• 财政支出规模是指通过分析某一财政年度内特定的社会公 共需要量与财源状况,来确定财政支出总量的客观合理的 数量界限。
• 在我国,财政支出按用途分类主要有基本建设支出、增拨 企业流动资金、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地质 勘探费、工交商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 业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国 防费、行政管理费、价格补贴支出等13大项。
(二)按费用类别分类
• 按费用分类也就按国家职能分类。一般来说,财政支出的 结构与政府职能存在着密切的对应关系。政府职能主要包 括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两大类,相应的,财政支出也就形 成了经济管理支出和社会管理支出两大类,前者包括经济 建设费,后者主要包括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 和其他支出。
• 量入为出原则是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的财 政收入总量来安排财政支出,要力争做到财政收支平衡。
• 量出为入原则的一般含义在于应根据国家最基本的财政支 出需要来确定收入规模,从而将财政支出放在一个明显的 地位来考虑,是对政府公共支出保持必要数量的一种肯定 。也就是通常意义上所说的,以合理的财政支出需要框定 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