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秦汉时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总复习PPT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单元三 中华文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秦汉时期 - 3
参为汉相国,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俱称其美矣。 ——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一、从焚书坑儒到 Nhomakorabea尊儒术:
(二)汉初的“黄老之学”
3.表现: 无为而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间里不讼于 巷,老幼不愁于庭。近者无所议,远者无所听。邮驿无夜行之吏,乡间无夜名之征。犬不 夜吠,乌不夜鸣。老者息于堂,丁男者耕耘于野。
一、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四)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儒学成为正统的影响:
对政治秩序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 对民族精神 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 对学术文化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对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3)从人道到天道。董仲舒认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明确指出了“人本于天”,天为“人之曾祖父”。他把天地、阴阳、四时和五行都封 建人伦化,他“首推阴阳”,把阴阳五行说纳入了儒家学说,这可以说是董仲舒新儒 学区别于先秦儒学的主要特色之一,甚至是天的核心性质。
总之,西周末至春秋前期,王室政权降落到强大诸侯;春秋后期,诸侯争权又降落到卿大夫之家。 ——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二、秦汉时期的科技:
2.文字: 秦朝把小篆作为官方字体,后来又出现隶书。汉代楷书形成(钟繇)
3.文学: 汉赋出现,是一种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继承了先秦
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和《上林赋》。 4.史学:《史记》、《汉书》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 司马迁;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东汉 班固 5.绘画:秦汉时期,门类的丰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绘画艺术代表作 :有汉代马王堆墓帛画、壁画、《夫妇宴饮图》等 6.宗教:佛教西汉末年传入。道教形成于东汉: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结合 。冲击 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二)汉初的“黄老之学”
3.表现: 无为而治、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君子之为治也,块然若无事,寂然若无声,官府若无吏,亭落若无民。间里不讼于 巷,老幼不愁于庭。近者无所议,远者无所听。邮驿无夜行之吏,乡间无夜名之征。犬不 夜吠,乌不夜鸣。老者息于堂,丁男者耕耘于野。
一、从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
(四)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3.儒学成为正统的影响:
对政治秩序 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 对民族精神 思想统一于儒学,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 对学术文化 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 对主流思想 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3)从人道到天道。董仲舒认为“为人者天也,人之为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明确指出了“人本于天”,天为“人之曾祖父”。他把天地、阴阳、四时和五行都封 建人伦化,他“首推阴阳”,把阴阳五行说纳入了儒家学说,这可以说是董仲舒新儒 学区别于先秦儒学的主要特色之一,甚至是天的核心性质。
总之,西周末至春秋前期,王室政权降落到强大诸侯;春秋后期,诸侯争权又降落到卿大夫之家。 ——严耕望《中国政治制度史纲
二、秦汉时期的科技:
2.文字: 秦朝把小篆作为官方字体,后来又出现隶书。汉代楷书形成(钟繇)
3.文学: 汉赋出现,是一种从骚体诗演变而来的散文和韵文并用的文体,继承了先秦
诸子散文巧文多智的特色。代表作有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和《上林赋》。 4.史学:《史记》、《汉书》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西汉 司马迁;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东汉 班固 5.绘画:秦汉时期,门类的丰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绘画艺术代表作 :有汉代马王堆墓帛画、壁画、《夫妇宴饮图》等 6.宗教:佛教西汉末年传入。道教形成于东汉: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结合 。冲击 了儒家思想统治地位。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复习课件-PPT
文 丝绸 明 之路 交
流
中国四大发明经丝绸之路传入西亚再传到欧洲,佛教、伊 斯兰教、基督教由丝绸之路先后向东传入中国
丝 绸
历 史 意 义
(1)“丝绸之路”成为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有力 地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汉朝的兴盛起了 积极的作用; (2)促进了民族融合; (3)促进了四大发明向西方传播,推动了西方社会转型
之 路
现 实 意 义
(1)对发展连接亚太地区国家和欧洲国家在这一交通走 廊的过境运输具有战略意义,促进了区域合作与经济发展; (2)有利于促进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有 利于中国和中亚、西亚各国的经贸往来; (3)有利于东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当今如何 开发利用 丝绸之路
(1)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2)在开发丝绸之路沿线的旅游景点时要重视对沿线文物古迹的保护; (3)加强与中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积极参与并落实“一带一路” 倡议
考点 7 华佗、张仲景(识记)
人物
华佗
张仲 景
朝代 东汉 东汉
成就
(1)擅长外科手术,制成全身麻醉药剂 “麻沸散”; (2)模仿禽兽的活动姿态,编了一套能强身健体的医学体 操“五禽戏”
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书中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 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称谓
外科鼻祖
“医圣” “坐堂医生”
结果:在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下,起义失败。但是,其给东汉统治带 来了沉重打击,使其一蹶不振
考点 6 丝绸之路(理解)
西域
张骞出 使西域
西域 都护
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也就是 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汉武帝时期,张骞分别于公元前138年、前119年两次出 使西域,建立了西汉与西域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了经 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西域的开发,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 定了基础
《第2课秦汉时期》课件-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历史总复习(共22张PPT)
根据材料,归纳秦汉时期中国文化的特点。
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政治方面:建立皇帝制度;建立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经济方面: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半两钱);统一车轨,修驰道;建立户籍制度。 文化方面:书同文;焚书坑儒,奉行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 为师;实行愚民政策。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014年全国卷2,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 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 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经济方面: • 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将铸币权力收归中央; • 推行重农抑商; • 盐铁官营,国家垄断; • 实行“均输”“平准”,稳定物价; • 实行“算缗”“告缗”; • 强行将富商大贾迁往边境或茂陵地区。
(2012年全国卷,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 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 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皇帝纪年 汉高帝十二年 汉文帝十六年 汉景帝中六年 汉武帝元封五年
公元纪年 前195年 前164年 前144年 前106年
郡级政区 15郡 24郡
68郡、国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材料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大发展时期,秦朝建立了“车同轨、书同 文、行同伦”的统一国家;汉朝的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文化。但 秦汉又是多民族的国家,随着边疆民族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也蓬勃发展, 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秦汉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秦汉时 期,中外交通发展,开辟了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大规模地吸收了印 度、中亚等地的外来文化。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造纸术的发明、《九章 算术》的问世、天文和医学的成就,表明了那时的中国文化处于世界领先 地位。万里长城、兵马俑、《史记》等成就,都表现出秦汉人奋发向上的 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的恢弘气势。
秦朝巩固统治的措施
政治方面:建立皇帝制度;建立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县制; 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经济方面: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半两钱);统一车轨,修驰道;建立户籍制度。 文化方面:书同文;焚书坑儒,奉行法家思想,以法为教,以吏 为师;实行愚民政策。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014年全国卷2,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 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 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经济方面: • 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将铸币权力收归中央; • 推行重农抑商; • 盐铁官营,国家垄断; • 实行“均输”“平准”,稳定物价; • 实行“算缗”“告缗”; • 强行将富商大贾迁往边境或茂陵地区。
(2012年全国卷,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 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 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皇帝纪年 汉高帝十二年 汉文帝十六年 汉景帝中六年 汉武帝元封五年
公元纪年 前195年 前164年 前144年 前106年
郡级政区 15郡 24郡
68郡、国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材料 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大发展时期,秦朝建立了“车同轨、书同 文、行同伦”的统一国家;汉朝的独尊儒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文化。但 秦汉又是多民族的国家,随着边疆民族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也蓬勃发展, 形成了统一前提下风格多样的秦汉文化。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秦汉时 期,中外交通发展,开辟了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大规模地吸收了印 度、中亚等地的外来文化。秦汉文化也广泛外传。造纸术的发明、《九章 算术》的问世、天文和医学的成就,表明了那时的中国文化处于世界领先 地位。万里长城、兵马俑、《史记》等成就,都表现出秦汉人奋发向上的 精神面貌和统一王朝的恢弘气势。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课件:先秦秦汉时期(共45张PPT)
为货币;都会兴起;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5)秦汉时期:秦统一货币;汉代专供贸易的“市”出现,开
通海陆丝绸之路。 4.经济政策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知识拓展
★ 商周时期: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方里而井,井九百 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 养公田,公事毕, 然后敢治私事。
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3)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商周实行
土地国有的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成为土
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4)租佃关系:战国时期产生,汉代较普遍。
2.手工业
(1)夏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时代”,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 造进入繁荣时期。
BB.具有综合性经营的特点 各种经营方式存在
C.破坏了自然经济自给性 本身属于自然经济 D.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开展 与材料不符,庄园经济
是不利于对外经济。
古代的小农经济与政治、思想、科 技间的关系
(1)与政治:小农经济影响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封
建小农经济需要一个专制集权的制度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
突破高频考点03 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必修二第1课)
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
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 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 、形成
⑴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⑵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①生产工具因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生产关系因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③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5时46分26秒上午5时46分05:46:2621.9.15
通海陆丝绸之路。 4.经济政策 (1)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提出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知识拓展
★ 商周时期:井田制(土地国有制)
方里而井,井九百 亩,其中为公田。 八家皆私百亩,同 养公田,公事毕, 然后敢治私事。
过程。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出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3)土地制度: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商周实行
土地国有的井田制;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形成,成为土
地兼并现象的根源。 (4)租佃关系:战国时期产生,汉代较普遍。
2.手工业
(1)夏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时代”,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 造进入繁荣时期。
BB.具有综合性经营的特点 各种经营方式存在
C.破坏了自然经济自给性 本身属于自然经济 D.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开展 与材料不符,庄园经济
是不利于对外经济。
古代的小农经济与政治、思想、科 技间的关系
(1)与政治:小农经济影响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封
建小农经济需要一个专制集权的制度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
突破高频考点03 男耕女织小农经济(必修二第1课)
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
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 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 、形成
⑴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⑵原因:生产力的发展 ①生产工具因素: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生产关系因素: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③农民自身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上午5时46分26秒上午5时46分05:46:2621.9.15
高三历史通史复习(秦汉至魏晋)课件
“天下苦秦”:秦国的暴政和速亡
秦之时,高为台榭,大为苑囿,远为驰道,铸金人, 发适戍。入刍稿,头会箕赋,输于少府。丁壮丈夫, 西至临洮、狄道,东至会稽、浮石,南至豫章、桂林, 北至飞狐、阳原。道路死人以沟量。
——《淮南子 · 汜论训》
当时全国人口约为一千多万,而当兵 服役的人超过二百万,占壮年男子三 分之一以上。秦朝又推行严刑峻法, 把数十万人民变成国家的囚徒。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释制度(图示)
2.特点:地方→中央→皇帝→皇权至高无上 3.全国范围实行郡县制的作用: 地域关系取代了血缘关系 统一国家形成(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国家)
4.制度变化的特点
改姓易号——朝代的更替
机构的调整——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积极:维护、巩固国家统一;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 财力开展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利于经济发展;促
“天下之势,方病大瘇”:汉初王国问题
西汉二百余年,以武帝期 为界,前后之历史状态差 异极大。汉初之六十余年 间,其历史状态具有相当 的独特性,而此种独特性, 又在很大程度上是战国末 年以及秦楚汉间历史特征 的延伸。 后战国时代、马上天下
——李开元 《汉帝国的建立与刘邦集团》
2.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目的、作用) (1)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2)建立中朝制度: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胡宝国《汉唐间史学的发展》
二、两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一)两汉中央集权的巩固 (二)两汉的社会经济
1.农业生产的发展 (1)农具改进(犁壁)和二牛一人的犁耕法 (2)兴建水利工程(白渠等) 2.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1)手工业:东汉时出现青瓷 (2)商业:实行盐铁官营,全面控制工商业 (3)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丝绸远销。获 “丝路”称号
2025届高考总复习一轮复习历史(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配套PPT课件 第1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
2.历史解释——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1)实行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 都围绕着皇权来设置和运转。三公既互相配合又互相牵制,这保证了国家 权力始终掌握在皇帝一人之手,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 (2)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一些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 为皇帝服务的。家国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3)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地方绝对服从中央,最后集权于皇帝, 加强了中央集权。 (4)秦朝建立的这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僚机构,实行俸禄制度,官位概不 世袭,重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
视角1 秦朝“大一统”局面的建立与巩固 材料 云梦出土的秦简中,出现了二十多个《秦律》的律名,如《田律》 《厩苑律》《仓律》等。秦代规定市场设置有序化,形成了固定的商品交 易市场。《秦律十八种》之《司空律》《金布律》中均出现过“市” “市 肆”“南街”等名词。《金布律》有如下规定:钱十一当一布,其出入钱以当 金、布,以律。有买及买(卖)殴(也),各婴其贾①(价);小物不能各一钱者,勿 婴。在财政会计方面,确立财政收支的凭证制度和审核制度——“上计制 度”。如《田律》规定:乘马服牛廪②,过二月弗廪、弗致者,皆止,勿廪、致。
2.(2019全国Ⅱ卷,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
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D)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一语点拨:中央集权体制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
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秦朝的暴政与速亡
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
1.秦朝暴政:秦始皇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征发繁重;“焚书坑儒”;秦朝刑法严 苛。 2.陈胜、吴广起义:公元前209年,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号为 “张楚”。 3.秦朝灭亡: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公元前207年,刘邦 的军队进占 咸阳 ,秦朝灭亡。
秦汉时期——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课件--202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制度产生
春秋战国——萌芽 秦汉——确立 唐宋——成熟
贵族政治逐渐瓦解,中央 集权制雏形形成(郡县长 官由国君任免),部分诸 侯国开始用家臣管理国事。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的
官吏任命取代世卿 出现,使得官僚政治逐渐
世禄制,官僚政治 制度化、决策和选官日益
确立。
科学化、规范化。
明清——极端
公元前202年,大汉帝国建立,
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汉采取一系列 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政治、经济、军事、
巩固统一的措施,开创了中华民族统一国家 文化)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
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 的多民族国家;同时中外朝制度也削弱了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1.秦的统一:BC221
(历程;原因;意义)
(1)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 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 交融,有利于增强中民族凝聚力,推 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 会的发展。
(3)秦朝确立的 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 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基础提升: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基础
政治 需要 思想基础
封建小农经济 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儒法结合
制 政治 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度 之
和发展;奠定后世基本政治框架。
经济 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推动封建
经济的发展。
利 文化 有利于推动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先进文化的传
拓展研究:秦的道路交通和“弱关东强关中”政策
思维提升:秦朝的道路交通
秦朝的“弱关东强关中”的政策
① 概况:主要有四类即驰道、 (1)表现
春秋战国——萌芽 秦汉——确立 唐宋——成熟
贵族政治逐渐瓦解,中央 集权制雏形形成(郡县长 官由国君任免),部分诸 侯国开始用家臣管理国事。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的
官吏任命取代世卿 出现,使得官僚政治逐渐
世禄制,官僚政治 制度化、决策和选官日益
确立。
科学化、规范化。
明清——极端
公元前202年,大汉帝国建立,
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汉采取一系列 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政治、经济、军事、
巩固统一的措施,开创了中华民族统一国家 文化)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一
的新纪元,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 的多民族国家;同时中外朝制度也削弱了
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1.秦的统一:BC221
(历程;原因;意义)
(1)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 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 交融,有利于增强中民族凝聚力,推 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 会的发展。
(3)秦朝确立的 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 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基础提升: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经济基础
政治 需要 思想基础
封建小农经济 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儒法结合
制 政治 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度 之
和发展;奠定后世基本政治框架。
经济 有利于政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推动封建
经济的发展。
利 文化 有利于推动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推动先进文化的传
拓展研究:秦的道路交通和“弱关东强关中”政策
思维提升:秦朝的道路交通
秦朝的“弱关东强关中”的政策
① 概况:主要有四类即驰道、 (1)表现
高三高考二轮秦汉历史通史复习原创精品课件
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 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 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 五帝所不及;……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 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 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以诸侯为郡县,人人 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 威德。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
臣(淳于越)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 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 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 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答案:A
(2013湖北襄阳历史· 3) “(中国政制)达臻 ‘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 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 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 ‘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 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偃说 上曰:“古者诸侯①不过百里,强弱之形 易制②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③缓 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 京师④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 晁错是也。”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元朔二年( 前 127) ,主父偃上书汉 背景知识: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提出“众建诸侯 而少其力”的建议。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没有完全解决 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 问题。汉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建议削藩,结果吴楚七国以武装叛乱相 对抗(见西汉七国之乱)。景帝迅速平定了叛乱,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 为列侯 施,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的削弱。
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 五帝所不及;……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 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 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以诸侯为郡县,人人 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 威德。 ——司马迁《史记· 秦始皇本纪》
臣(淳于越)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 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 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 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答案:A
(2013湖北襄阳历史· 3) “(中国政制)达臻 ‘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 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 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 ‘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 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 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偃说 上曰:“古者诸侯①不过百里,强弱之形 易制②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③缓 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 京师④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 晁错是也。”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元朔二年( 前 127) ,主父偃上书汉 背景知识: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提出“众建诸侯 而少其力”的建议。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没有完全解决 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 问题。汉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建议削藩,结果吴楚七国以武装叛乱相 对抗(见西汉七国之乱)。景帝迅速平定了叛乱,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 为列侯 施,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的削弱。
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秦朝 课件--2022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D.标榜君权神授
②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选必1) 是秦朝政治体制的核心,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 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③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一、秦朝(前221年—前207年):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二)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措施
1.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选必1第一课整合)
经济发展并长期占主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初步发展的历史时
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发展;丝绸之路的开通,对 期,官僚政治逐渐
外贸易繁荣。
代替了贵族政治;
(3)民族关系: 加强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管辖, 拓展了疆域,促进民族融合;统一 多民族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②社会经济上从停 滞倒退状态到初步 恢复发展的时期;
B D.起到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
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
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据材料可
以推知
A.君主专制受朝议传统反制
B.君主懦弱致秦朝二世而亡 C.丞相制度有利于加强皇权
A
D.朝议制度能减少决策失误
(3)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 的发展。
由于秦之统一,从前华夏夷狄之分而治之之局面亦随即消融,而成
为一个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之社会。全国人民生活于同一版图,
D 沐浴于同一文化。这主要说明秦的统一( )
A.使各民族生活习俗趋同
B.扩大我国疆域并形成基本格局
立起统一秦朝,定都咸阳。
西
至
东
(2)南方: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并加强了对云、贵一 陇
2023版高考历史二轮总复习 板块1 通史横向整合 第2讲 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时期课件
④文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推行行政管理。建立了以邮传为中心 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
⑤选官与考核: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 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
⑥法律:颁行法律,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还发布法 律文告,称“令”。
⑦民族关系: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秦朝北 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4)对外关系:汉朝对外已打通陆海两个通道。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 亚、西亚延伸。97年,甘英出使大秦。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
(5)赋役:大致有:田赋、人头税和徭役。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 赋,还征收财产税。
(6)户籍:编户齐民。 (7)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里之外有亭,设亭 长。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互相监督。 (8)救济与优抚: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秦汉 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
2. (2022·武汉市高三五月模拟)秦权秦量是秦朝的权衡器和量器实 物,出土地点分布极广,除秦国故地陕西、甘肃大量出土外,在山东、 山西、江苏等地都有出土。秦权质地有铜、铁、陶三种,秦量有铜方 升、铜椭量等,在其上有大量的秦朝诏令。秦权秦量的大量出土,反映 了秦朝( C )
A.推行郡县制效果明显 B.颁布律令长治久安 C.统一度量衡措施得力 D.修筑驰道沟通南北
2.经济与社会生活 (1)西汉初,“与民休息”,出现“文景之治”。东汉初清查全国垦 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2)农业:牛耕普及;修建龙首渠等;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迅速,土地兼并严重,形成庄园经济。 (3)手工业:汉朝的画像石中出现人们使用纺车纺纱场景。人们使用 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⑤选官与考核:官员选拔主要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 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
⑥法律:颁行法律,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还发布法 律文告,称“令”。
⑦民族关系: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秦朝北 逐匈奴,修筑长城;南抚夷、越,设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等。
(4)对外关系:汉朝对外已打通陆海两个通道。陆路经河西走廊向中 亚、西亚延伸。97年,甘英出使大秦。东汉时期,倭国派使臣来朝。
(5)赋役:大致有:田赋、人头税和徭役。汉朝人头税分口赋、算 赋,还征收财产税。
(6)户籍:编户齐民。 (7)基层组织: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里之外有亭,设亭 长。秦汉时期的什伍组织,互相监督。 (8)救济与优抚: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积谷备仓,调节粮价。秦汉 时期,皇帝有时会赐给高龄老人手杖——鸠杖,以示尊重。
2. (2022·武汉市高三五月模拟)秦权秦量是秦朝的权衡器和量器实 物,出土地点分布极广,除秦国故地陕西、甘肃大量出土外,在山东、 山西、江苏等地都有出土。秦权质地有铜、铁、陶三种,秦量有铜方 升、铜椭量等,在其上有大量的秦朝诏令。秦权秦量的大量出土,反映 了秦朝( C )
A.推行郡县制效果明显 B.颁布律令长治久安 C.统一度量衡措施得力 D.修筑驰道沟通南北
2.经济与社会生活 (1)西汉初,“与民休息”,出现“文景之治”。东汉初清查全国垦 田、户口数量;释放奴婢,政局稳定,经济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2)农业:牛耕普及;修建龙首渠等;东汉时期,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迅速,土地兼并严重,形成庄园经济。 (3)手工业:汉朝的画像石中出现人们使用纺车纺纱场景。人们使用 提花机织出带有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高三历史秦汉时期的文化复习1PPT课件
22
3.史学成就 《史记》 汉代 司马迁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阅读教材史料,说说司马迁写 《史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阅读教材,说说《史记》的主 要特点。
23
4.文学新成果 “汉赋” “乐府诗”
24
5.艺术欣赏 秦汉雕塑绘画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25
除本节所提到的科技成就之外, 这一时期还有哪些内容体现了 科技进步呢? 提示:农业耕作技术、农学研 究、水利工程、手工业技术、 万里长城、灵渠、秦始皇陵等 重大工程
秦汉时期的文化
1
一、知识网络
请同学填充表格
2
分项/成就
著作、成果、时间、人物、意义
天文
数学
科技 医学
农业
手工业
造纸术
哲学与 宗教
儒学 唯物论 宗教
史学
文学
雕塑和绘画艺术
3
1.科技成就 (1)汉初制订的太初历有什么 优点? 太初历比以前的历法完整,准)……三月己未(十八日), 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 央。”
──《汉书•五行志》
5
1.科技成就 (1)汉初制订的太初历有什么 优点? 太初历比以前的历法完整,准确 程度提高。 (2)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太阳黑 子的记录
6
张衡
史称他“少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 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约己博艺,无坚不钻” “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 阴阳、历算。”
7
26
二、分析秦汉文化的特点 与以前我们学习的夏商
周三代文化、春秋战国文化 相比,甚至与世界其他文化 相比,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 有什么特点呢?
27
1.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4.与现实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3.史学成就 《史记》 汉代 司马迁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 阅读教材史料,说说司马迁写 《史记》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阅读教材,说说《史记》的主 要特点。
23
4.文学新成果 “汉赋” “乐府诗”
24
5.艺术欣赏 秦汉雕塑绘画艺术的特点是什么?
25
除本节所提到的科技成就之外, 这一时期还有哪些内容体现了 科技进步呢? 提示:农业耕作技术、农学研 究、水利工程、手工业技术、 万里长城、灵渠、秦始皇陵等 重大工程
秦汉时期的文化
1
一、知识网络
请同学填充表格
2
分项/成就
著作、成果、时间、人物、意义
天文
数学
科技 医学
农业
手工业
造纸术
哲学与 宗教
儒学 唯物论 宗教
史学
文学
雕塑和绘画艺术
3
1.科技成就 (1)汉初制订的太初历有什么 优点? 太初历比以前的历法完整,准)……三月己未(十八日), 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 央。”
──《汉书•五行志》
5
1.科技成就 (1)汉初制订的太初历有什么 优点? 太初历比以前的历法完整,准确 程度提高。 (2)世界上最早的关于太阳黑 子的记录
6
张衡
史称他“少善属文” “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 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约己博艺,无坚不钻” “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 阴阳、历算。”
7
26
二、分析秦汉文化的特点 与以前我们学习的夏商
周三代文化、春秋战国文化 相比,甚至与世界其他文化 相比,秦汉时期的中国文化 有什么特点呢?
27
1.统一与多样化的有机结合。 2.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 3.水平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4.与现实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秦汉时期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三总复习PPT
根据材料,概括汉代修建水利工程的特点;(4分) 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其原因。(6分)
特点:水利工程集中在陕西和河南地区;西汉时期 较大的水利工程集中于汉武帝时期。
原因:陕西和河南地区是汉代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 心;汉武帝时期国家经济实力大为增强;汉 武帝信奉积极有为的思想。
【浙江2012】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 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 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 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 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赵翼《廿二史札记》 分析材料,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4分)结合所 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4分)
变局: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
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
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天津2006】 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
大一统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 的需要
君权神授:加强君权的需要 三纲五常: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3. 汉武帝有效的推行措施:选人才,定五经, 办太学,设地方学校。
【北京2010】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 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 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汉】贾山《至言》
陕西富县秦驰道遗址 栈 道 云南“五尺道”
阿房宫仅前殿就有0.55平方公里,相当于三分二 的故宫总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 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 为口口乃诏丞相状绾 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 皆明壹之
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右图为秦朝疆域图(部分),图中方框应该 填写的地名是
D. ①②③
特点:水利工程集中在陕西和河南地区;西汉时期 较大的水利工程集中于汉武帝时期。
原因:陕西和河南地区是汉代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 心;汉武帝时期国家经济实力大为增强;汉 武帝信奉积极有为的思想。
【浙江2012】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 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 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 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 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
――赵翼《廿二史札记》 分析材料,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4分)结合所 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4分)
变局: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
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
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天津2006】 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
大一统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 的需要
君权神授:加强君权的需要 三纲五常: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 3. 汉武帝有效的推行措施:选人才,定五经, 办太学,设地方学校。
【北京2010】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 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 物分别是
A.荀子、董仲舒
——【汉】贾山《至言》
陕西富县秦驰道遗址 栈 道 云南“五尺道”
阿房宫仅前殿就有0.55平方公里,相当于三分二 的故宫总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 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 为口口乃诏丞相状绾 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 皆明壹之
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右图为秦朝疆域图(部分),图中方框应该 填写的地名是
D. ①②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决
策 侍从近臣 侍中、议郎、中大夫等
汉
代
西汉时期的耦犁
牛 耕
技
术
的
进
步
?
东汉 牛耕图画像石 (甘肃嘉峪关市出土)
垄上的农作物
沟里的农作物 垄
垄沟
沟
第 一 年
沟里的农作物
垄
沟
第 二 年
代田法(西汉)
【北京二模2011】自古以来,兴修水利就与 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1)根据图片,概括汉代关中地区水利工程分布的特 点;(2分)结合所学,说明与形成这种特点相关的经 济与科技因素。(6分)
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 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 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秦的统一
(秦)为驰道 于天下,东穷燕齐, 南极吴楚,江湖之 上,濒海之观毕至。 道广五十步(69.3 米),三丈而树, 厚筑其外,隐以金 椎,树以青松。
特点:汉代关中地区水利工程分布十分密集。 原因:关中地区是汉代的经济中心;
铁制工具在汉代广泛使用; 汉代《九章算术》为修建水利工程提供 了技术支撑。
西汉时期较大的水利工程,有漕渠、六辅渠、龙首 渠、白渠、成国渠、六门陂等。在这些水利工程中,除 六门陂在汉元帝时修建外,其余水利工程均修凿于汉武 帝时期。
——《汉书·诸侯王表》
西 汉 末 年 郡 国 形 势
【北京2010】
图6是一副古代北 京地区的政区示意图。 图中反映的地方行政 制度实行于 A.西周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汉哀帝在罢免孔光丞相之职的诏书中说)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宗庙,统理海内, 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汉书·孔光传》
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 ——专制大一统时期
一、秦朝(前221-前207) 二、汉朝(前202-9;25-220)
一、秦朝 (一)政治
1.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①中央: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 ②地方:郡县制 2. 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军事:征百越、击匈奴、修长城 ②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③经济:统一度量衡、货币 ④交通:修驰道、直道、灵渠 3. 秦始皇的暴政和秦的灭亡 (二)经济:秦朝暴政对经济的破坏 (三)文化 1.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焚书坑儒 2. 文字、建筑(长城)、雕塑(兵马俑);秦砖
――赵翼《廿二史札记》 分析材料,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4分)结合所 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4分)
变局:统治阶层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
帝和大臣大多出身布衣。
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天津2006】 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
根据材料,概括汉代修建水利工程的特点;(4分) 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其原因。(6分)
A.燕 京 B.渔阳郡 C.广阳国 D.顺天府
【北京2011】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 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 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 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二、汉朝 (一)政治 1.地方:汉初郡国并存;推恩令 2.中央:内外朝制度 3.选官:察举制 (二)经济 1.农业 ①农具和技术 ②水利工程 2.手工业:冶铸、制瓷、丝织 3.商业 ①城市:长安 ②两条丝绸之路的开通 ③盐铁专卖与抑商政策
二、汉朝 (三)文化
1. 思想:儒学正统地位的形成 ①汉初:无为而治 ②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 科技 ①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②《九章算术》与数学体系的形成 ③天文 ④农学 ⑤医学 3. 文学:汉赋 4. 文字:隶书
秦朝的地方行政区体系
中央
郡 郡尉 郡守 监御史
县 县尉
乡 游徼
县令(长) 三老
县 丞 啬夫
里 亭长
里正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
分封制
依据
血缘
郡县制 地域
权力 影响
授土授民 权力世袭 有很大独立性
易形成割据
无封地,只给俸禄
权力不可世袭
皇帝任命,听命中央
中央对地方进行直接 有效的管理,巩固中 央集权。
【湖南2010】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是一种决策方式,皇位终身制, 世袭制,个人专断独裁。
皇权VS相权
中央集权: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 没有独立性,必须绝对服从中央。
中央VS地方
权
力
皇
高
权
度
至
集
上
中
秦 汉 时 期 的 三 公 九 卿
九卿的职责
奉常:管祭祀,乐、祝、史、卜、医诸官均属之。 郎中令:皇帝侍卫的首领 卫尉:皇宫卫戍司令 太仆:掌皇帝的舆服车马 廷尉:掌刑狱,为国家最高司法官 典客:掌宾客朝觐之事 宗正:管理王族事务 治粟内史:掌赋税征收与管理 少府:掌山泽租税,主要是供应皇家度用
——【汉】贾山《至言》
陕西富县秦驰道遗址 栈 道 云南“五尺道”
阿房宫仅前殿就有0.55平方公里,相当于三分二 的故宫总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 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 为口口乃诏丞相状绾 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 皆明壹之
小篆: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右图为秦朝疆域图(部分),图中方框应该 填写的地名是
然中外朝之分,汉初盖未之有,武帝始以 严助、主父偃入直承胪,而其秩尚卑。卫青、 霍去病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在内巢于 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中者,皆自托为 腹心之臣矣。此西京朝局之变……
——钱大昕《三史拾遗》
外
朝 官
三公九卿等
()
执 行
皇
大将军
帝
亲卫武将 重号将军
中
杂号将军
朝
官 尚 书 台 尚书令或中书令
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 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
汉高祖分封诸侯王
高帝刑白马盟曰:“非 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
——《史记·吕太后本纪》
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 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 自此以来,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 淮南分为三;皇子始立者,大国不过十余 城。……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