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客车空重车阀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铁总运[2014]67号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公布客车真空集便装置暂行技术条件和客车真空集便装置统型图纸的通知
中国铁路总公司发文稿纸标题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公布客车真空集便装置暂行技术条件和客车真空集便装置统型图纸的通知 附件主送 各铁路局抄送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长春轨道客车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南车四方车辆有限公司,成都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西安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中铁铁路产品认证中心,各铁路安全监管办机辆验收室,沈阳、北京、太原、武汉、南京、成都机车车辆验收办事处,驻唐山、青岛、成都、柳州机车车辆验收室,驻长春、南京、西安、广州车辆验收室,沈阳客车厂,柳州机车车辆厂,广州铁道车辆厂,各铁路局车辆处----------------------装---------------------订---------------------线---------------------根据关于推进机车车辆及重要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简统化的总体要求,总公司组织编制了《客车真空集便装置暂行技术条件》(标准性技术文件编号:TJ/CL 402—2014)和客车真空集便装置统型图纸(图号:KCTBQ00-00-000),现予以公布,自2014年7月1日起施行。
届时造修客车装用的真空集便装置须按统型图纸生产(既有客车受结构限制,装用真空在线式集便装置的除外)。
客车真空集便装置统型图纸归口单位为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须牵头组织客车造修工厂及有关铁路局,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实现产品的充分竞争为目标,以保证真空集便装置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能力为前提,制定统型图纸的知识产权保护和使用办法。
办法应明确统型图纸转让程序及统型集便装置的售后维护管理办法,明确集便装置厂家的售后服务责任,确保统型集便装置运用状态良好。
办法报中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备案。
附件:1.客车真空集便装置暂行技术条件;2.客车真空集便装置统型图纸(另发)2014年3月11日附件1TJ/CL 402—2014客车真空集便装置暂行技术条件1 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客车真空集便装置的术语和定义、使用条件、性能参数、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与使用寿命等。
动车组制动系统空重车调整阀原理研究及应用
动车组制动系统空重车调整阀原理研究及应用发布时间:2021-03-15T02:29:48.717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4期作者:姜航1 刘陆2 董睿3 栗洪光4 [导读] 动车组空重车调整阀应用于车辆空气制动系统中它是根据车辆载重限制预控压力,从而调节制动力的车载设备。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速动车组制造中心吉林长春 130062摘要:动车组空重车调整阀应用于车辆空气制动系统中它是根据车辆载重限制预控压力,从而调节制动力的车载设备。
本文通过对CRH5型动车组空重车调整阀的内部原理进行研究,并结合空重车调整阀具体调试过程分析总结,为动车组有关于空气制动力、空载及重载情况下相关故障处理以及日后维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动车组;空重车调整阀;Cv预控压力;T压力Study on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Adjusting Valve for Unloaded Truck in EMU Braking System Abstract:Adjusting valve is applied to air brake system of EMU empty load truck.It is an on-board equipment that precontrols the pressure and adjusts the braking force according to the load limit of the vehicle.In this paper,the internal principle of the adjustment valve of the CRH5 type EMU empty load truck is studied,and the specific debugging process of the adjustment valve of the empty load truck i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levant fault handling and future maintenance of the EMU in the case of air braking force,no-load and heavy load.Keyword:The emu.Empty truck adjustment valve;CV pre-controlled pressure;T pressure引言空重车调整阀可根据车辆载重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自动、无极地调整制动缸压力,缩小动车组在不同载客密度情况下制动率变化,有效改善动车组制动性能。
T 2551-1995&xh=(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技术条件)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 2551-1995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技术条件1996—05—27发布 1997—0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技术条件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中继阀。
2. 引用标准GB 1804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 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的规定GB 6414 铸件尺寸公差TB 66 机车车辆制动机弹簧技术条件TB 1902 铁道机车车辆空气制动装置用铸铜配件通用技术条件TB 1903 铁道机车车辆空气制动装置用铸铁配件通用技术条件3. 技术要求3.1. 中继阀必须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本标准制造。
3.2. 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GB 1804的m级。
3.3. 未注形位公差按GB 1184的D级精度要求。
3.4. 铸件的尺寸公差按GB 6414的CT10级。
机械造型最大错型值1mm,手工造型最大错型值2mm。
3.5. 铸件允许的铸造缺陷及焊补要求应符合TB 1902或TB 1903的规定。
3.6. 弹簧在图样中未注明精度等级的应符合TB 66中2级精度的规定。
3.7. 阀体应进行彻底清砂和化学防锈处理。
3.8. 中继阀各阀体、管座的体壁之间应进行900kPa压缩空气的气密性试验,3min内不得漏泄。
3.9. 中继阀排气口、各接合部、结合处密封性能均须良好,不得漏泄。
3.10. 橡胶件应耐油、耐寒,符合产品图样及制动机橡胶材料的有关标准,且作用均须良好。
3.11. 中继阀外表面须涂C06—1铁红醇酸底漆后再涂C04—42浅灰色醇酸磁漆。
4. 试验方法中继阀须在经部级鉴定、批准的JZ—7型机车空气制动机试验台(见附图)上进行试验。
4.1. 总风遮断阀试验4.1.1. 试验准备及漏泄试验开F1、2、15号风门。
关于KZW-A型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传感阀故障安全预警及卡控措施
关于KZW-A 型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传感阀故障安全预警及卡控措施针对近期管外发生的始发列车在发车前进行制动机保压试验时,因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传感阀漏泄故障造成耽误列车,为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确保春季行车安全平稳,特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安全风险提出预警,并制定以下卡控措施,各作业场、应急处置点严格执行。
一、KZW-A 型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基本组成及技术参数简要说明(一)主要组成KZW-A 型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主要由:测重机构、调整阀组成及相应的连接管路等组成。
1.调整阀组成包括:X-A 型限压阀、管座。
2.测重机构包括:C-A 型传感阀、支架、抑制盘、复位弹簧、触头。
(二)各组成部分说明1、测重机构组成说明因铁路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的需要,一般在2位转向架的固定杠杆端(制动梁上方与摇枕平行位置)安装横跨梁组成。
其结构如下图:调整垫及磨耗板 触板 横跨梁体 安全吊链传感阀阀体 抑制盘触头 传感阀触头防尘罩 H0 抑制盘 复位弹簧支架测重机构实物图传感阀爆炸图2.限压阀组成说明调整阀实物图调整阀总成爆炸图3、相关标准及参数(1)空车时当制动机处于缓解状态时,KZW系列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抑制盘下平面应坐落在支架导管的顶端,抑制盘触头与横跨梁触板的间隙应符合侧重行程为21mm时,适用转K2转向架,间隙h0为3±1mm;侧重行程为27mm时,适用转K4、转K5、转K6转向架,间隙h0为6±1mm,触头与抑制盘螺杆须用开口销锁定。
(2)《运规》有关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技术要求:第61条:“始发列车检查范围和质量标准:制动主管、支管、连接管无折断,卡子及螺母、法兰螺母无丢失;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限压阀、调整阀无丢失,横跨梁无折断,螺母及开口销无丢失;第123条:摘车临修的故障范围如下: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限压阀、调整阀、传感阀破损,横跨梁折断;附件二:列检作业场“一班、一列、一辆”人工检查标准3.2始发、到达作业人工检查3.2.1采取“两跨、一俯、两探”分面包转向架检查方法。
铁路120型货车空气控制阀
使用注意事项及安全操作规程
使用注意事项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过度磨损 、高温、腐蚀等不良工况,以延长空 气控制阀的使用寿命。
安全操作规程
为确保操作安全,需遵守相关安全操 作规程,如使用前检查、操作过程中 不得离开等。
延长使用寿命的措施建议
合理选型与配置
加强维护保养
选择适合铁路120型货车的空气控制阀型号 和配置,以满足使用需求并降低使用成本 。
评估标准制定
针对每个评估指标,制定具体的评 估标准,为后续评估提供依据。
权重分配
根据各评估指标的重要性,合理分 配权重,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 准确性。
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案例选择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际应用案例,如某铁路局的货车运营情况、某 制造厂的空气控制阀生产情况等。
数据收集
收集相关案例的实际运行数据、故障数据等。
铁路120型货车空气控制阀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铁路120型货车空气控制阀概
述 • 设计与制造技术 • 性能测试与评估方法 • 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 维护保养与使用建议
01
引言
主题介绍
• 铁路120型货车空气控制阀:本文主要介绍了铁路120型货车空气控制阀的结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应用情况。
பைடு நூலகம்
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对铁路120型货车空气控制阀的详细介绍,提高读者对该设备及其在铁路 运输领域应用的认识和理解。
意义
铁路120型货车空气控制阀是铁路运输领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对于保障列车安 全、提高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该设备的深入了解,可以为相关领域 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02
我国新型货车技术条件(暂行)-20100512_(修订版
运装货车[2007]161号《B+级钢(ZG25MnCrNi)铁道货车摇枕、侧架技术条件》
AAR M-1001-2007《货车设计制造规范》
3
3.1
3.2
3.3
3.4
3.5
3.6
4
4.1
轴重(t)25
载重(t)约75
商业运营速度(km/h)120
我国新型大轴重货车总体技术条件
(暂行)
(修改稿)
2010-05-18
前 言
世界铁路货运发展经验表明,实施重载运输是提高货运能力和效率、缓解供需紧张局面的有效途径,符合国民经济节能、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增大轴重、提高载重和编组重量,发展重载运输仍是我国铁路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和既有线二线建设及改造,将会形成以货运为主的既有通用线路,既有货运专用线路,新建重载货运专用线路三种条件的货运专用线路,为我国铁路货车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表2摇枕、侧架用B+级铸钢许用应力(单位:MPa)
材质
许用应力
侧架垂直1.5C
+水平0.4C
摇枕垂直P
+水平0.25P
摇枕垂直P
或横向载荷0.8P
B+级
151
151
117
6.3
车钩钩舌、钩体、牵引杆及从板应符合TB/T2942-1999《铁道用铸钢件采购和验收技术条件》规定的E级钢。钩尾框应符合运装货车﹝2005﹞78号文件要求的E级锻钢。
7
(对车体的主要结构还提吗?请工厂主机厂提出意见)
7.1
7.1.1
25t轴重转向架
31.5t轴重货车车轮采用HFS型或HFZ型车轮;车轴采用RF2型车轴;采用新型滚动轴承。
TBT2951-2009 铁道货车空气控制阀
Ⅱ
TB/T 2951—2009
铁道货车空气控制阀
1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道货车空气控制阀(以下简称控制阀)的技术要求,试验,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贮 存及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新造铁道货车二压力直接作用式120系列空气控制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3控制阀组成
控制阀由主阀(包括半自动缓解阀)、紧急阀和中间体组成。
4性能要求
4.1 控制阀性能及作用应能与国内现有货车阀无条件混编运用。 4.2控制阀在制动管定压为500 kPa或600 kPa时均应正常工作。 4.3控制阀应能与Jz一7、26一L、DK一1、CCB II等型机车制动机匹配,并既能适应机车制动机无压力 保持操纵又能适应机车制动机有压力保持操纵的要求。 4.4为适应货物列车运用要求,控制阀应具有充气、减速充气、缓解、加速缓解、常用制动、常用加速制 动(120—1型货车空气控制阀),保压、紧急制动等作用。紧急制动时,制动缸压力应有二段上升,跃升 压力应为110 kPa一170 kPa。 4.5控制阀可与直径为356 mm、305 lfflm、254 rlliifl及203 mm的制动缸配套使用。
6试 验
6.1试验项目 6.1.1 控制阀中主阀、紧急阀的性能试验。 6.1 2包括常温、低温和高温三种工况的环境试验,其温度及保温时问如下
——常温试验试验温度为一10℃~30℃,保温12 h。 ——低温试验试验温度为一50℃一一48℃,保温48 h。 ——高温试验试验温度为65℃~70℃,保温12 h。 6.2性能试验
铁道客车104型集成电空制动装置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
ICS 45.060.20S 33Q/CR铁道客车104型集成电空制动装置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本稿完成日期:2014-10-26)中国铁路总公司 发布Q/CR XXXX—201X目次前言.................................................................................. I 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使用条件 (2)5 功能及组成 (2)6 分类与标识 (3)7 技术要求 (3)8 检验方法 (5)9 检验规则 (6)10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7)附录A(规范性附录) 104集成电空制动装置外形及接口图 (8)附录B(规范性附录) 104型集成电空制动装置功能试验 (9)IQ/CR XXXX—201XII前言本标准是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辆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公司。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池海、林晖、祝汉燕、方少安。
Q/CR XXXX—201X 铁道客车104型集成电空制动装置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104型集成电空制动装置的术语和定义、使用条件、功能及组成、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运行速度小于200km/h的铁道客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GB/T 1239 冷卷圆柱螺旋弹簧技术条件GB/T 1804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3190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 3880.1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3880.2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GB/T 3880.3 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GB 4208 IP外壳防护等级(IP标志)GB/T 4549.1-2004 铁道车辆词汇第1部分:一般术语GB/T 4549.3-2004 铁道车辆词汇第3部分:制动装置GB/T 6414 铸件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GB/T 8013.1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第1部分:阳极氧化膜GB 12230 通用阀门不锈钢铸件技术条件GB 17743 电气照明和类似设备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21563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TB 1789 104和103型客、货车空气分配阀试验规范TB/T 3218 铁道车辆空气制动配件防护件TB/T 2977 铁道车辆金属部件的接地保护TJ/CL 254-2013 铁路客车用电线电缆技术条件(V1.0)3 术语和定义GB/T 4549.1-2004和GB/T 4549.3-2004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关于X1K型集装箱车辆装用CZ-1型传感阀的性能研究与改进措施
0引言X 1K 型集装箱专用平车于1999年至2000年制造,共生产1300辆。
该型车装用120阀、254×254旋压密封式制动缸,K3型转向架,原装用KZW-6型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
2009年,原二七车辆有限公司组织对X 1K 型车辆进行了增载改造,拆除原车转向架上的弹簧挠度传递装置及KZW-6型空重车调整装置。
改造后的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采用了X-A 型限压阀和CZ-1型传感阀。
CZ-1型传感阀的作用是:通过顶杆触头的伸出量来感知枕簧挠度的变化,从而感知车辆载重的变化,并根据车辆载重来调整制动缸压力。
近年来,太原北车辆段在对X 1K 型车辆进行检修时,发现部分车辆在单车试验时存在空车位缓解不良的问题,同时段修修竣车辆在运用中也经常发生制动缸缓解慢,甚至不缓解故障。
其故障表现为:X 1K 型车辆在空车位进行缓解感度试验时,CZ-1型传感阀的顶杆不能及时完全缩回,闸瓦紧贴车轮,经检测此时制动缸有20kPa 左右的压力空气。
《铁路货车制动装置检修规则》对单车试验缓解感度试验明确规定:制动缸压力应在45S 内缓解至30kPa 以下。
而X 1K 型车辆在进行缓解感度试验时,制动缸内剩余的20kPa 左右的压力空气不能完全排出,造成制动缸活塞推杆不能完全复位,在运用中易产生制动抱闸故障,安全隐患较大。
1故障分析针对此问题,太原北车辆段组织对X 1K 缓解不良故障车辆进行了调研、分析、计算和试验,确定引起缓解不良的主要原因是X-A 型限压阀的芯阀弹簧与CZ-1型传感阀复原弹簧工作负荷匹配性不佳,导致在空车位缓解时降压风缸压缩空气无法排尽,造成制动缸有20kPa 左右的压力空气不能及时排出,形成制动缸缓解慢甚至不缓解。
1.1理论分析当列车管充气缓解时,120阀处于缓解位,限压阀连接120阀通路的压缩空气经120阀排向大气,限压阀活塞上腔压力迅速降低,下腔制动缸压缩空气顶开活塞里的夹芯阀,通过120阀排气口排向大气;与此同时CZ-1型传感阀活塞上腔的空气压力随制动缸的空气压力下降而降低,其活塞和触杆在复原弹簧作用下相应上移,当活塞上腔空气压力低于下腔空气压力时靠下腔空气压力顶开夹芯阀,降压风缸的压力空气将通过夹芯阀与制动缸的压力空气一起经X-A 型限压阀和120阀排向大气。
铁路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的故障研判及处理
铁路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的故障研判及处理卢启鹏【摘要】对KZW-A型铁路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在运用和检修中的故障研判与处理进行了阐述.介绍了KZW-A型铁路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的主要结构和特点,给出了几类故障的研判方法,并针对几类故障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与建议.【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生产力》【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3页(P81-82,85)【关键词】铁路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故障研判【作者】卢启鹏【作者单位】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湖东车辆段,山西大同037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79KZW-A型铁路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以下简称“KZW-A型自动调整装置”)是在KZW-4G型和TWG-1型铁路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基础上研制的新一代产品,该装置可以根据车辆载重在一定范围内无级自动地调整制动缸的压力,能比较明显地缩小车辆从空车到重车,在不同载重状态下的制动率变化,从而有效改善铁路货车车辆的制动性能;该装置目前安装在铁路货车上,取代早期铁路货车手动空重车转换机构装置。
KZW-A型自动调整装置的制动性能优于TWG-1型的制动性能,且制动性能的稳定性强、故障发生率较低。
近期中国铁路总公司下发文件,要求将装用TWG-1型铁路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的都改造成KZW-A型自动调整装置。
铁路货车装用KZW-A型自动调整装置可以减缓混编车辆在制动状态时车辆之间的纵向冲击力,省去原有手动空重车人工扳动转换手柄的繁重劳动,避免因人为扳动转换手柄出现错调、漏调空重车状态而造成的空车制动力过大或重车制动力不足,从而有效减少车轮擦伤故障的发生,减少车轮磨耗及铁路货车检修工作量,保障车辆行车安全,提高铁路运输效率,降低铁路运输成本,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KZW-A型自动调整装置主要由测重机构(CA型传感阀、复位弹簧、支架、触头)、限压阀组成(阀管座、X-A型限压阀)及相应制动支管法兰连接密封管路等组成。
铁路客车104型空气分配阀
铁路客车104型空气分配阀作者 王乐雨内容提要:本文叙述了铁路客车104型空气分配阀构造、作用原理及其维护,重点介绍了104型空气分配阀构造和作用原理,对104型空气分配阀的学习了解将有积极的帮助。
※ ※ ※1概述我国自1865年开始创办铁路以来,在解放以前使用的机车、车辆几乎完全依赖进口。
制动机是车辆上比较精密的部件,在解放前,非但制动机的设计和制造被认为很神秘而不敢问津,就是维修保养方面也没有一套完整的设备、制度和办法;更换用的配件也多依赖进口。
车辆制动机来自各个国家,均为二十年代及二十年代以前的产品,制动机的形式落后而复杂,存在制动波速低,制动灵敏度差,紧急制动作用不可靠,制动力弱,在检修方面需要研磨的金属零件多,检修周期短,并且检修技术要求高等缺点。
解放后,我国铁路科学技术人员虽然对旧型制动机进行了不少的技术改造(如研制成功GK型和GL3型三通阀),但基本性能未变,存在的上述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不能满足我国铁路运输迅速发展的需要。
为了改变我国车辆制动机的落好面貌,铁道部在1962年提出研制任务,1965年组织科研、制造、运用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始设计并试制103型货车空气分配阀,在1966年至1968年间作完室内静止试验后装车,进行了单车鉴定,耐寒、耐热性能试验,专列和混编试验,以及平道和坡道上运行试验等一系列的专项试验与运行试验,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成果。
在这个基础上,紧接着又进行设计和试制104型客车空气分配阀,并在上海、广州两局装车作运用试验。
1973年铁道部在上海召开104型空气分配阀扩大运用会议后,在上海等八局的十七列旅客列车上装用104型分配阀,经过进一步的试验,根据制造、试验、运用中发现的问题,于1974又作了局部修改。
改进后,不仅保留了原结构的优良性能,而且装车检修也比较方便,制造工艺也很大的改进,阀的总重量也大大地减轻了。
铁道部科学技术委员会、机车车辆局和工业局在1975年11月召开会议,对改进后的104型空气分配阀进行了技术鉴定,并经铁道部批准定型生产,在旅客列车上推广使用。
铁车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初稿
编制说明《铁道客车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参考标准《TB/T 3061-2002 铁路机车车辆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结合25G、25T客车发电车、特种车等使用维护运营情况进行编制。
文件编号:铁道客车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初稿)目录铁道客车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初稿) (1)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使用条件 (1)5 产品定义 (2)6 性能参数 (2)7 检验规则 (2)8 标识、包装、运输与储存 (3)8.1 标识、包装 (3)8.2 运输、贮存 (4)铁道客车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技术条件(初稿)1 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铁道客车用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运输与储存要求等。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25G/T型铁路客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条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条件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条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条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TB/T 2702-1996 铁道客车电器设备非金属材料的阻燃要求TB/T 3061-2002 铁路机车车辆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GB 4208-2008 IP外壳防护等级(IP标志)GB/T 4798.1-2005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第1部分:贮存GB/T 16935.1-2008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GB/T 21563-2008 轨道交通机车车辆设备冲击和振动试验GB/T 24338.4-2009 轨道交通电磁兼容第3-2部分:机车车辆设备TJ/CL254-2013 铁道客车用电线电缆技术条件(V1.0)3 术语和定义TB/T 3061-2002《铁路机车车辆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条件。
铁路货车C-A型传感阀及测重机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
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交通与建筑总764期第三十期2021年10月铁路货车C-A型传感阀及测重机构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唐聪(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北车辆段,河南郑州450003)摘要:根据铁路货车KZW-A型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的特点和作用原理,对该系列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中的测重机构(含C-A型传感阀及抑制盘触头等)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铁路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故障分析处理中图分类号:U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30-0075-06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bout Common Faults of C-A Sensing Valve and Weight Measuring Mechanism Equipped on Railway Freight WagonTANG Cong(Zhengzhou North Vehicle Depot of China Railway Zhengzhou Group Co.,Ltd.,Zhengzhou Henan450003)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KZW-A series brake automatic adjust⁃ment device of railway freight wagons,common faults of weight measuring mechanism(including C-A sensing valve and suppressor disc contact)in the this series brake automatic adjustment device was analyzed.And the correspond⁃ing treatment methods in the device maintenance were proposed.Keywords:railway freight wagon;brake automatic adjustment device;faul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KZW-A型铁路货车空重车自动调整装置(以下简称“KZW-A型空重车调整装置”)是目前铁路货车车辆普遍采用的一种可以通过测重机构测量车辆货物载重情况进而调整车辆在制动时的制动力,且可使制动缸产生的压力连续变化,以适应列车制动需要。
《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3.0)技术条件》-TJDW-151-2013
中国铁路总公司发文稿纸标题 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印发《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3.0)技术条件》的通知附件 铁路列车调度指挥系统(3.0)技术条件评审意见 主送 各铁路局 抄送 铁一、二、三、四院,通号设计院,卡斯柯公司,河南辉煌公司,交大微联公司,铁科院通号所,各铁路局电务处,鉴定中心,总公司科技管理部、建设管理部、安全监督管理局。
调度部: 祝建平 28/10 信息化部: 刘卫国 28/10 ----------------------装---------------------订---------------------线---------------------现将《列车调度指挥系统(3.0)技术条件》(标准性技术文件编号为:TJ/DW 151-2013)印发给你们,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原铁道部运输局2003年10月14日印发的《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DMIS)技术标准(暂行)》(运基信号[2003]342号)同时废止。
2013年11月8日TJ/DW 151-2013列车调度指挥系统(3.0)技术条件目录1 范围 (4)2 规范性引用文件 (4)3 缩略语 (4)4 总则 (4)5 系统功能 (5)6 系统接口 (13)7 系统结构 (16)8 TDCS网络 (25)9 信息安全设备 (27)10 系统容量与性能要求 (27)11 机房环境 (28)12 电磁兼容和防雷 (29)13 设备维护要求 (30)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列车调度指挥系统(以下简称TDCS)的系统功能、系统接口、系统结构、网络构成及设备配置。
本标准适用于TDCS的研制、设计、制造、工程施工及工程验收等。
新建及既有TDCS升级改造应按照本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铁路车辆的空重阀[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铁路车辆的空重阀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赵宝明,郑勇,辛育明,李瑞臣,汪家力申请号:CN96244742.0
申请日:19961203
公开号:CN2288891Y
公开日:
1998082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车辆的空重阀,属于车辆制动系统的组成部件。
主要由壳体、测重阀及限压阀构成,壳体内带有分隔开的测重阀腔及限压阀腔,测重阀及限压阀分别位于测重阀腔及限压阀腔内,制动系统中的其它制动装置通过金属连接管与铁路车辆的空重阀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体积小,布局合理,应用灵活,安全可靠。
适用于铁路车辆上,尤其利于货物列车混编。
申请人:北京昌平机车车辆机械厂
地址:102249 北京市昌平火车站西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市第三专利代理事务所
代理人:范红雁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铁路客车104F制动阀技术规格书
铁路客车104F制动阀技术规格书
公司以轨道车、内燃机车的租赁及销售内燃机车为主营业务,其次具备机车大修、辅修、架修的技术力量,同时经营各种机车配件。
现有机车型号机车两台,太行8机车两台太行380机车4台秦岭轨道车:GC220机车2台,轨道车:JY290轨道车3台,16T轨道吊车2台,P30平板车2辆,小型机车5台,公司秉承诚信做人、认真履行铁路客车104F制动阀技术规格书,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在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赢得了同行的高度信任,已形成一定的规模的小型优良企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CRXX-201X
前言
本标准是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铁路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纵横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唐山轨道客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温铁宏、王翊、吴学斌、崔任勇、司丽。
II
铁道客车空重车调整阀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14774-1993、QC/T 805-2008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为了便于使用,以 下重复列出了GB/T 14774-1993、QC/T 805-2008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空重阀
根据车辆载重变化,自动连续调整制动缸压力大小,以保持车辆在各载重工况下的制动率基本不变 的装置。
7.5 冲击和振动要求
在GB/T 21563规定的Ⅰ类A级试验工况条件下应能正常使用、无损坏。
7.6 制造要求
7.6.1 空重阀应符合本标准及经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图样和技术文件的规定。 7.6.2 机械加工件未注尺寸公差应符合GB/T 1804-m,未注形位公差应符合GB/T 1184-K,铸件未注尺寸公 差应符合GB/T 6414-CT10。 7.6.3 铸铝件应符合GB/T 9438的规定。 7.6.4 铸钢件应符合GB/T 11352的规定。 7.6.5 不锈钢件应符合GB/T 1220的规定。 7.6.6 弹簧用不锈钢丝应符合YB(T) 11的规定。
QCRXX-201X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道客车空重车调整阀(以下简称空重阀)的术语和定义、使用条件、功能及组成、 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
本标准为一般通用技术条件,适用于采用空气弹簧的新造和检修客车用空重阀。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
QCRXX-201X
7.6.7 橡胶件应符合TB/T 2206的规定。各橡胶件禁止接触煤油、汽油及机油等油类及酸碱等腐蚀性物 质。夹心阀橡胶与金属的结合处不允许有开裂。 7.6.8 铝合金件阳极氧化按GB/T 8013.1进行防护性阳极氧化处理,膜厚0.008 mm~0.025mm,氧化膜耐 蚀性按Ⅱ级执行,也可按GB/T 10125进行144h的NSS试验后不得出现白色腐蚀物。 7.6.9 电镀件应符合GB/T 9799的规定,电镀后应进行除氢脆处理。 7.6.10 弹簧件应符合设计图样及TB/T 66中Ⅱ级的规定。 7.7 组装、涂装要求 7.6.1 空重阀组装时,在各滑动表面和活动橡胶密封圈处应涂以适量7057硅脂。 7.6.2 在非安装表面应涂防锈底漆和面漆,底、面漆干膜厚度均应不小于30μm,面漆颜色应符合所装 车辆美工要求。 7.6.3 涂装时各安装面及排气口应加以防护,各安装面及阀体内腔不得有油漆。
制动缸压力/kPa
≤120km/h
270~420
420
(230±10)~(330±10)
>120km/h
270~420
420
(260±10)~(360±10)
注:对新造客车用空重阀的输出压力如有特殊要求,须经规定程序批准。
7.4 低温性能
环境温度-50℃情况下,空重阀的气密性、灵敏度、调整压力应与常温下不发生明显变化,具体见第8 条的相应要求。
1
QCRXX-201X 4 使用条件
4.1 环境温度:-50℃~+50℃。 4.2 海拔高度:≤2500m。 4.3 相对湿度:月平均最大相对湿度不大于 95%(该月月平均最低温度为 25℃)。 4.4 使用环境:有风、沙、雨、雪天气,偶有盐雾、酸雨、沙尘暴等现象。特殊情况下会有长期持续 盐雾现象。
6 标识
空重阀应设置铭牌标识,内容应包含产品名称、制造序号、制造日期、制造厂家等内容。
7 技术要求
7.1 一般要求 7.1.1 应能适应制动主管定压 600kPa 的运用条件。 7.1.2 应不妨碍有无空重阀的车辆间的无条件混编。 7.1.3 应采用测定空气弹簧内的压力值的方式获得客车载重量变化信息。 7.1.4 应与104型、F8型等主型客车空气制动机及相应的电空制动机相匹配,能够根据空气弹簧压力和 分配阀输出压力对制动缸压力进行调整,而不影响制动机的性能。 7.1.5 应适应盘形制动多个单元制动缸的基础制动型式。 7.1.6 应能根据车辆的载重变化,自动对输出到制动缸的压力值进行连续调整。 7.1.7 应具有制动缸压力初跃升功能,跃升值为50kPa~70 kPa。
5 功能及组成
5.1 功能 空重阀采用空气弹簧压力作为车辆的载重信号,按照固有的压力特性曲线,自动连续地将分配阀的
输出压力调整为与车辆载重相对应的制动缸压力。 5.2 组成
空重阀采用天平支点式杠杆结构,主要由信号动作部、跃升部、作用均衡部、平均部和感载调整部 等部分组成。 5.3 接口
空重阀的安装接口及管路连接接口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a) 无结构缺陷或机械损坏和变形; b) 产品表面清洁,金属件无锈蚀; c) 标识应完整、清晰。
7.3 功能要求
7.3.1 空重阀的型式试验的压力特性曲线应符合附录 B。 7.3.2 空重阀的型式试验的输出压力值宜按表 1 设置。
表1 Hale Waihona Puke 重阀输出压力值车辆速度等级
空气弹簧压力/kPa
分配阀输出压力/kPa
2
QCRXX-201X
7.1.8 在空气弹簧破裂或空簧管路破损的情况下,空重车阀应使制动缸压力维持最小设定压力上。
7.2 外观及尺寸
7.2.1 各零部件安装、接口、外形尺寸均应符合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条件的规定。 7.2.2 相同型号的空重阀对应零部件应能互换。 7.2.3 空重阀应满足如下外观要求:
GB/T 1184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GB/T 1220 不锈钢棒 GB/T 1804 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 4549.1-2004 铁道车辆词汇 第 1 部分:基本词汇 GB/T 4549.3-2004 铁道车辆词汇 第 3 部分:制动装置 GB/T 6414 铸件 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 GB/T 8013.1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第 1 部分阳极氧化膜 GB/T 9438 铝合金铸件 GB/T 9799 金属覆盖层 钢铁上的锌电镀层 GB/T 10125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 盐雾试验 GB/T 11352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GB/T 21563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设备 冲击和振动试验 TB/T 66 机车车辆制动机弹簧 6280 术条件 TB/T 2206 车辆用 103/104 型空气分配阀橡胶件 TB/T 3218 铁道车辆空气制动配件防护件 YB(T) 11 弹簧用不锈钢丝
ICS 45.060.20 S 33
Q/CR
中国铁路总公司企业标准
Q/CR XX-201×
铁道客车空重车调整阀技术条件
(征求意见稿)
(2014-11-30)
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
中国铁路总公司 发 布
QCRXX-201X
目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使用条件........................................................................................................................................................ 2 5 功能及组成.................................................................................................................................................... 2 6 标识................................................................................................................................................................ 2 7 技术要求........................................................................................................................................................ 2 8 检验方法........................................................................................................................................................ 4 9 检验规则........................................................................................................................................................ 5 10 包装、标志、运输及贮存 .......................................................................................................................... 6 附录 A................................................................................................................................................................ 7 附录 B ................................................................................................................................................................ 8 附录 C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