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最全版
2024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三篇)
2024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单位预算管理体制,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正常运行,促进我单位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单位预算是根据单位事业发展计划和年度目标任务编制的年度综合财务收支计划,收入主要是财政拨款,支出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三条预算每年编制一次。
预算年度自每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月____日止,预算的收支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职权第四条我单位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权责结合”的预算管理体制。
第五条财务部是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预算的组织和实施。
具有下列职权:(一)具体负责做好当年预算的编制工作;(二)组织实施已经由主管部门审议、批准的年度预算;(三)对预算执行过程实行全方位的控制、监督和会计核算;(四)根据职能部门提出的预算调整申请,形成预算调整报告,提请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批;(五)定期向单位主要领导、党工委汇报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六条各职能部门根据单位下达的经费指标,制定本部门开支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专项经费由各归口职能管理部门配合财务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三章预算编制第八条预算编制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二)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和单位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
第九条预算编制的原则(一)单位预算编制应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预算编制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全面反映单位年度财务收支总貌;(二)收入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逐项核实各项收入,尽可能排除收入中的不确定因素;(三)支出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
事业财务制度 会计制度
事业财务制度会计制度一、总则为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保障国家和人民利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1.设立财会部门,负责全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2.设立审计部门,进行财务审计。
3.设立内部控制部门,负责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和监督。
三、会计核算1.按照基本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核算,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2.建立完善的会计档案,分类存放各类凭证和账簿。
3.每月底定期编制财务报表,提交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审核。
四、经济收支管理1.编制年度预算,拟定收支计划和资金使用计划。
2.严格控制支出,防止超支情况发生。
3.加强资产管理,对重要资产进行盘点和核实。
五、资金管理1.建立资金池管理制度,合理配置资金,确保资金的安全及盈利。
2.严格执行财务审批程序,防止财务风险。
3.定期对资金流动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
六、税收管理1.遵守税法规定,及时缴纳税款。
2.建立税务管理制度,记录并核实相关税务信息。
3.加强对税务政策的了解,避免税收风险。
七、内部控制1.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2.加强对内部风险的监控和防范。
3.定期组织内部审计,查漏补缺,提高内部控制效果。
八、财务审计1.每年对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成立审计小组,对审计工作进行沟通和协调。
3.根据审计结果,及时处理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九、违纪处理1.发现违纪行为,及时处理,依法追究责任。
2.建立违规行为登记制度,记录相关信息。
3.加强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法制意识。
十、附则1.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2.财务管理部门负责解释本制度。
3.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事业单位财会部门所有。
以上为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及会计制度,希望全体职工严格遵守,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2年12月19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会[2012]22号)
附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目录第一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会计报表格式第五部分财务报表编制说明第一部分总说明一、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下列事业单位除外:(一)按规定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二)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对本制度的适用,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事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五、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确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按照本制度规定处理。
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不设臵本制度规定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不考虑本制度其他科目说明中涉及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
六、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七、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一)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臵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表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明细科目。
(二)本制度统一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事业单位不得打乱重编。
(三)事业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八、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编报财务报表:(一)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5篇)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预算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建立健全单位预算管理体制,强化预算的分配和监督职能,维护预算的严肃性,保证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正常运行,促进我单位各项事业的稳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单位预算是根据单位事业发展计划和年度目标任务编制的年度综合财务收支计划,收入主要是财政拨款,支出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第三条预算每年编制一次。
预算年度自每年____月____日起,至____月____日止,预算的收支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
第二章预算管理职权第四条我单位实行“统一领导、集中管理、权责结合”的预算管理体制。
第五条财务部是预算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预算的组织和实施。
具有下列职权:(一)具体负责做好当年预算的编制工作;(二)组织实施已经由主管部门审议、批准的年度预算;(三)对预算执行过程实行全方位的控制、监督和会计核算;(四)根据职能部门提出的预算调整申请,形成预算调整报告,提请单位负责人同意后,报主管部门审批;(五)定期向单位主要领导、党工委汇报预算的执行情况。
第六条各职能部门根据单位下达的经费指标,制定本部门开支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专项经费由各归口职能管理部门配合财务组织实施和管理。
第三章预算编制第八条预算编制的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事业单位财务规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二)主管部门的具体要求和单位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
第九条预算编制的原则(一)单位预算编制应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积极稳妥、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效益优先”的原则;预算编制按照“收支两条线”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全面反映单位年度财务收支总貌;(二)收入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逐项核实各项收入,尽可能排除收入中的不确定因素;(三)支出预算的编制要坚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四篇)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一、概述事业单位是指在国家计划和财政预算管理下,为了提供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而建立的法人机构。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是指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行为,确保财务活动的合法、规范、透明和高效运作所制定的一系列法规、规章、制度和规范。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仅对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还能够维护事业单位财务资源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增强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为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和健康稳定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框架(一)总则总则部分包括了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基本理念、目标和原则,明确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方向和原则。
总则是整个财务制度的基础,对于后续的各个部分的制定和执行具有指导作用。
(二)预算管理预算管理部分规定了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审核、执行和监督的相关制度。
其中包括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流程和标准;预算执行的程序、要求和监督措施;以及预算调整、变更和决算的规定等。
(三)资金管理资金管理部分涉及事业单位的资金筹措、安全管理和使用,包括资金计划编制、审核和执行;资金拨付、管理和监督;以及资金运用的范围、限制和管理要求等。
(四)会计核算会计核算部分规定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基本制度和要求。
其中包括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会计分录的编制和核对,会计凭证的管理和保存,以及会计账簿的建立和使用等。
(五)财产管理财产管理部分规定了事业单位财产管理的基本制度和要求。
包括财产登记、使用和处置的规定,财产的保管、维护和清查,以及财产收益的管理和利用等。
(六)费用管理费用管理部分涉及事业单位费用的编制、核销和监督,包括费用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费用报销和审批的流程和要求,以及费用核算和财务分析的相关制度等。
(七)审计监督审计监督部分规定了对事业单位财务活动进行审计和监督的制度和要求。
主要包括内部审计的组织和职责,外部审计机构的选聘和管理,以及审计报告的编制、发布和跟踪整改等。
三、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重点问题(一)资金安全管理事业单位财务活动中,资金的安全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完整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完整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是指为规范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行为,确保财务资金的合理运用和安全,实现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的规章制度。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会计核算制度。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需要确保正确、全面、准确地记录事业单位经济业务活动的发生和变动,并向内外部提供相关信息。
因此,会计核算制度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
该制度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以及会计核算政策、会计准则的遵循等。
第二,预算管理制度。
预算管理制度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
它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等环节。
预算编制要求事业单位根据工作计划和任务制定年度预算,明确收入、支出、拨款等各项指标。
预算执行要求事业单位按照预算进行经费使用,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预算监督要求监测和评价预算执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第三,财务收支管理制度。
该制度规定了事业单位资金收支的管理要求。
包括拨付管理、资金使用、收入管理、费用支出、财务报销等环节。
拨付管理要求事业单位接收拨付资金时,按照财政部门要求执行。
资金使用要求事业单位进行合理的资金安排和管理。
收入管理要求事业单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的程序收缴各项收入。
费用支出要求事业单位严格控制费用开支,确保费用的合理性。
财务报销要求事业单位按照规定程序报销各项费用,并及时进行核查和结算。
第四,资产管理制度。
该制度规定了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等的管理要求。
包括资产的采购、使用、评估、报废等方面。
资产采购要求事业单位根据需求制定购置计划,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采购。
资产使用要求事业单位对资产进行登记、存放和保管,防止滥用和浪费。
资产评估要求事业单位定期对资产进行评估,确保资产价值的准确反映。
资产报废要求事业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将报废资产进行处理。
以上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通过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可以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行为,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财务资金的安全和有效运用。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导言:事业单位是指在特定行政区域内,由国家、土地或集体所有的、独立核算、独立财务,进行非营利活动的经济组织。
为了保证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规范和透明,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会计制度,用于指导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报告。
一、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1.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遵循全面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2. 会计信息的编制和报告必须遵循会计准则的规定,确保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连续性。
3.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强调合规性,要求事业单位依法依规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确保财务活动合法合规。
二、会计主体的确定和分类1. 会计主体的确定要遵循事业单位法人的原则,即依法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认定为一个会计主体,每个会计主体都应有独立的会计核算和报告。
2. 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经营活动的特点进行分类,如教育事业单位、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等。
三、会计核算方法和报告制度1.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包括权责发生制和现金制两种。
其中,权责发生制适用于应收应付项目较多的事业单位,现金制适用于收支较为简单的事业单位。
2. 事业单位应按照一般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此外,根据需要可以编制其他辅助财务报表。
四、会计核算政策和处理办法1. 事业单位应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制定相应的会计核算政策和处理办法,明确收入、支出、费用、资产、负债等项目的认定和计量方法。
2.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政策和处理办法应定期进行评审和调整,确保其与实际情况相适应。
五、财务预算管理1. 事业单位应制定年度财务预算,编制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和资金预算。
财务预算是事业单位经营和管理的依据,对于实现财务目标和控制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2. 事业单位应按照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财务分析和报告,及时发现和解决预算执行中的问题。
六、会计信息系统建设1. 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会计信息系统,确保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 会计信息系统应有完善的数据录入、处理、存储和输出功能,能够满足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报告需求。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范文(3篇)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范文一、概述事业单位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形式,其财务会计管理与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有一定的差异。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提高财务信息的透明度、科学性和准确性,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总体要求1.及时准确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应确保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财务会计人员应确保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准则及时记录和报告相关财务信息,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
2.合规合法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和合法性。
财务会计人员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财务会计工作,确保财务会计记录的真实、完整、准确、及时。
3.有效可控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应确保财务信息的有效性和可控性。
财务会计人员应建立科学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的有效获取、及时反馈和科学运用。
三、会计制度1.会计核算制度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应按照会计法规定的原则和办法进行核算。
具体包括资产核算、负债核算、所有者权益核算、成本核算、损益核算和现金流量核算等。
2.会计政策制度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财务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制定合理的会计政策。
其中包括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政策的运用、会计政策的变更等。
3.财务报告制度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编制和报送财务报告。
财务报告的编制和报送应具备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
四、财务预算管理1.编制预算事业单位应根据年度经营计划和预测情况编制年度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应包括收入预算、支出预算和投资预算等内容。
预算编制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合理性和可行性。
2.执行预算事业单位应按照财务预算的要求进行财务管理和经营活动。
财务会计人员应对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控,及时报告和分析预算执行情况,确保预算的有效执行。
五、内部控制制度1.内部控制目标事业单位应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事业财务制度范本高清
事业财务制度范本高清第一章总则一、为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保障资金使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效益性,根据国家财政法规,结合本事业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本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活动,对所有涉及财务事项的人员具有约束力。
三、本制度的宗旨是健全财务管理机制,确保财务工作的规范化进行,保护财务资源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高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
第二章财务责任制度一、本事业单位的财务责任制度严格执行,明确财务管理的权限和责任。
二、财务管理人员应当依法依规履行财务管理职责,严格贯彻执行预算制度和会计制度,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效益性。
三、各部门负责人应当按照预算控制和项目管理的要求,对部门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和分析,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效。
四、本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应当保守单位和员工的财务信息,维护单位的财务安全和合法权益,不得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章预算管理制度一、本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年度财务预算,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二、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预算指标,明确各部门的经费来源和使用情况,加强对项目执行的监督和检查,确保预算执行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三、各部门应当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私自挪用、挥霍预算资金,不得超支,必须合理支出,按照规定程序报销、结算,确保资金的合法使用和安全性。
四、预算执行情况应当定期向财政部门汇报,并接受监督和检查。
第四章资金管理制度一、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制定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明确资金来源、用途和流动情况。
二、财务部门负责保管单位的资金,确保资金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不得私自挪用资金。
三、财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及时核算、结账,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四、单位的资金使用应当依法依规,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违规挪用或滥用资金,违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财务制度范本事业单位
财务制度范本事业单位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保障财务资产的安全和合法性,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财政部门的要求,制定本财务制度。
第二条本财务制度适用于事业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包括财务预算、资金拨付、会计核算、财务监督等各个环节。
第三条事业单位在执行本财务制度时,应当遵循诚实、守信、公正、透明的原则,维护财务监督的合法性和严肃性。
第四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第五条事业单位应当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质量,确保全体员工的理解和执行。
第二章预算管理第六条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工作任务和经济状况,合理制定年度财务预算,确定收支计划和控制标准。
第七条财务预算应当按照年度和月度进行编制,涵盖项目经费、人员工资、设备购置、差旅费用等各项支出内容。
第八条预算编制工作应当按照程序进行,报批程序应当规范,经费使用应当合理。
第九条财务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资金需求变动或支出超预算情况,应当及时调整财务预算,报请上级机关批准。
第十条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制定相应的整改计划和方案,确保预算执行的规范和合理。
第三章资金管理第十一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实行资金专户管理,确保资金来源清晰,使用规范。
第十二条资金拨付应当按照程序进行,资金专户应当及时入账,核实资金使用计划和记录资金流向。
第十三条资金使用过程中,各项支出应当符合财务预算,不得越权挪用资金,不得私自存取。
第十四条资金使用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加强资金监督,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和规范。
第十五条资金使用单位应当加强资金流向和使用情况的公开,接受相关人员和机关的监督和审查。
第四章会计核算第十六条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和可靠。
第十七条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会计准则,进行会计账务记录和报表编制。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全文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全文一、概述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设立、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机构,主要以提供公共服务为目的,并不以盈利为目的。
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相较于企业或其他盈利性机构,有其特殊性和独特性,需要根据其特点进行制定。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主要包括财务管理制度、会计制度、资产管理制度等,其目的是确保事业单位的经济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保障,保证事业单位能够正常运转并完成公共服务使命。
二、财务管理制度1.财务管理体制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体制应当明确,包括设立财务管理部门并规定其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建立管理层、财务部门和事业单位之间的相互协调机制,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2.财务预算管理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年度财务预算,明确事业单位的收入来源和支出项目,加强收支计划的编制和执行,保证经费的合理使用和利用效率,避免出现资金浪费的情况。
3.财务核算管理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财务核算制度,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及时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提供决策依据和监督依据,避免财务造假和财务违规行为发生。
4.资金管理事业单位应当建立资金管理制度,规范事业单位的收入、支出和结余管理,加强资金的监督和控制,避免资金挪用和乱用,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和合理利用。
5.经费审计事业单位应当接受法定的审计机构的审核和审计,定期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审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事业单位的财务安全和运营合规。
三、会计制度1.会计政策事业单位应当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政策,确定适合事业单位特点的会计政策,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提高会计信息的参考价值和透明度。
2.会计凭证管理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会计凭证管理制度,规范会计凭证的填制和保存,确保会计凭证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防止会计凭证的遗失和伪造,保护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安全。
3.会计账簿管理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的会计账簿管理制度,规范会计账簿的填制和保存,确保会计账簿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及时反映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提供决策和监管的依据。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精选19篇)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精选19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精选19篇)在现在社会,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是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
想学习拟定制度却不知道该请教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精选1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xx有限公司是县政府具有法人资格的国有独资企业。
第二条为规范公司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益,建立合法、科学、有序的财务核算体系,明确财务管理工作职责和权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通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以及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特制订本制度。
第三条公司董事长组织拟定财务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公司年度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审批财务事项。
第四条公司设置财资部。
财资部是负责公司资金筹措及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职能机构,对公司经济活动进行财务控制和监督。
第五条会计人员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档案管理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
第六条公司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坚持营运机构财务与主管部门财务分离、营运机构财务与下属公司财务分离、营运机构投资财务与运行费用财务分离的“三分离”原则,按照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分别核算与管理。
第七条公司对外投资、贷款担保和资产处置等重大事项,按规定上报公司董事会审核,xx县猕猴桃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审批。
第八条服从政府委派本公司监事会成员的监督和指导,积极配合监事会成员依法履行职责和行使职权。
第二章货币资金管理制度第九条严格执行《支付结算办法》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
第十条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
会计不得兼任出纳工作,财务印签应实行分开保管。
会计与出纳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第十一条本公司不办理现金业务。
第十二条公司在银行开立的账户应该设置相应的银行存款日记帐,出纳员应该按照银行存款收付款凭证逐笔顺序登记,每日结算,随时掌握存款余额。
(完整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完整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1. 引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和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规范性和透明度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本文将从预算管理、会计核算、财务监督等方面阐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要点。
2. 预算管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的预算管理是重要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
预算编制应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财务预算,确保收支平衡和财务持续健康发展。
预算执行过程中,应加强预算控制和核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预算执行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同时,应建立完善的预算监督机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调整预算,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3. 会计核算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会计核算是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准确和完整的基础。
会计核算应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准则进行,确保会计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在核算过程中,应加强对资产、负债、权益、成本和收入等方面的管理和监控,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记录的保存和使用,方便财务审计和监督。
4. 财务监督财务监督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内部监督主要是由内部审计部门负责,通过对事业单位财务活动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外部监督是指由政府、审计机关、社会公众等外部力量对事业单位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和审查,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力度,保证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透明度。
5. 财务报告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要求每年编制财务报告,全面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
财务报告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财务附注等,确保财务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实性。
同时,财务报告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向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公开披露,接受公众监督和评价。
6. 内部控制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中的内部控制是通过建立合理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防止财务风险和违法行为的发生,保障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高效性。
事业单位会计做账制度(3篇)
第1篇一、引言事业单位是我国社会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保障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提高服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会计做账制度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是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及时、准确的关键环节。
本文旨在探讨事业单位会计做账制度,分析其原则、流程、方法和要求,以期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二、事业单位会计做账制度的原则1. 真实性原则:事业单位的会计做账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完整性原则:事业单位的会计做账应当全面反映所有经济业务,不得遗漏。
3. 及时性原则:事业单位的会计做账应当及时进行,确保财务信息的时效性。
4. 准确性原则:事业单位的会计做账应当准确无误,确保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5. 合法性原则:事业单位的会计做账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
6. 一致性原则:事业单位的会计做账应当保持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一致性。
三、事业单位会计做账流程1. 经济业务发生: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发生是会计做账的起点,包括收入、支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
2. 填制凭证:根据经济业务发生的情况,填制相应的会计凭证,如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等。
3. 审核凭证:对填制的会计凭证进行审核,确保其真实、合法、完整、准确。
4. 记账:根据审核后的凭证,按照会计科目进行记账。
5. 结账:定期对账,包括日记账、明细账和总账的核对,确保账账、账实相符。
6. 编制报表:根据账簿记录,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
7. 财务分析: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四、事业单位会计做账方法1. 借贷记账法:这是我国事业单位普遍采用的记账方法,以“借”、“贷”为记账符号,反映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动。
2. 权责发生制:事业单位的会计做账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即收入和费用的确认以实际发生的时间为标准。
3. 收付实现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预算执行情况,可以采用收付实现制。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三篇)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一、建立健全财务机构岗位责任制各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的会计法规,结合单位类型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财务机构,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制定职责分明的岗位责任制。
岗位责任制包括:财务机构内部岗位设置及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对纳入会计集中核算的单位,必须设置财务管理员岗位)。
重点应当明确单位领导对财务机构的领导职责权限;财务机构负责人的职责权限;出纳人员的职责权限;其他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并在财务机构内部建立必要的内部牵制制度会计回避制度:出纳以外的人员不得经管现金、有价证券和票据;出纳人员应做好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储蓄日记账的登记工作;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不得兼任本单位的会计或者出纳;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其他主要负责人的近亲不得在本单位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人员的近亲属不得在同一会计机构担任会计工作;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其他主要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以及会计人员因执行公务发生的财务收支,本人不得审批。
二、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管理制度(一)、现金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的规定,明确现金开支范围。
2、根据单位日常零星支出的需要,明确库存现金(或备用金)限额的管理措施。
3、明确各项现金收入账时间,制定控制坐支现金行为的管理措施。
4、建立库存现金的盘存制度,保证账实相符,并对可能发生的现金长短款的处理做出明确规定。
(二)银行储蓄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1、按照《支付结算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银行储蓄开户、使用以及销户的管理措施。
对出租、出借银行卡号、签发空头支票及远期支票套取银行信用、公款私存等事项的处理办法应当明确。
2、明确核对银行账务的管理措施。
(三)、票据及有关印章的管理1、单位应当加强与货币资金相关的票据的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专设登记簿进行记录,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4篇)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行为,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加强财务会计信息的管理和使用,提高会计信息的规范性和可比性,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
3.本制度应与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财务会计准则相一致,并根据事业单位特点进行适当的补充和细化。
二、财务会计管理组织1.事业单位应设立财务会计管理部门,负责财务会计信息的收集、处理和管理工作。
2.财务会计管理部门应有专门的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且应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三、财务会计信息的编制和报送1.财务会计信息的编制应按照国家财务会计准则和相关规定进行,并建立财务会计档案,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准确。
2.财务会计信息的报送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和报告要求进行,确保报告的及时和完整。
四、财务会计信息的保管和使用1.财务会计信息的保管应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电子和纸质档案的管理,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安全和可查。
2.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应按照事业单位的业务需要,进行适当的权限设置和控制,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合理和安全使用。
五、财务会计信息的审计和监督1.财务会计信息的审计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进行审核和核实。
2.财务会计信息的监督应由事业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及时发现财务会计信息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和处理。
六、财务会计信息的披露1.事业单位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真实、准确地披露财务会计信息。
2.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应包括财务报告、年度报告等内容,且应通过适当的渠道进行公告和发布。
七、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利用1.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应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目标,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决策。
2.财务会计信息的利用应按照相关规定和合理的分析方法,进行科学的运用和管理。
八、财务会计违规处罚1.对于违反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的规定进行处罚。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二、会计要素
❖ (二)负债 ❖ 负债是事业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
务偿付的债务,包括借入款项、应付账款、暂存款项、 预收款项、其他应付款、各种应缴款项等。 ❖ 借入款项是指事业单位从财政部门、上级主管部门、金 融机构借入的有偿使用的款项。 ❖ 应付账款是事业单位因购买材料、物资或接受劳务供应 而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 预收账款是事业单位按照合同规定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 务单位预收的款项。 ❖ 其他应付款是事业单位应付、暂收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款 项。
要包括:职工福利基金、医疗基金、修购基金、 住房基金等。 ❖ 结余是事业单位各项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包括事业结余和
经营结余。事业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除经营收支外各项 收支相抵后的余额。经营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各项经营 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7
二、会计要素
❖ (四)收入 ❖ 收入是指事业单位为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单位三级。以上三级会计单位实行独立会计核算,负责组织管理本部门、本 单位的全部会计工作。不具备独立核算条件的,实行单据报账制度,作为“ 报销单位”管理。 ❖ 事业单位应按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不需用的科目可以不用。 ❖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以人民币“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记至角、分。 ❖ 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 权责发生制。 ❖ 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方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固定资产一般应与固定基金相 对应,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对外投资一般与投资基金相对应,不划分短期 投资和长期投资;对专用基金实行专款专用办法;一般不实行成2本核算。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 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计报表
❖ 事业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事业单位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 的书面文件,是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了解情况、掌握政 策、指导单位预算执行工作的重要资料,也是编制下年 度单位财务收支计划的基础。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范文(三篇)
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范文内容如下:一、总则1. 本财务制度适用于我单位全体职工,旨在规范财务管理,促进财务活动的规范运行。
2. 本财务制度遵循国家相关财务法规和政策,贯彻会计准则,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可比。
3. 财务部门是本单位的核心管理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监督各部门的财务活动,提供财务决策支持。
二、会计核算1. 本单位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核算方法,建立健全会计制度,确保会计处理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2. 账务处理必须严格按照会计凭证制度,凭证填制应规范,支持文件齐全。
3. 财务账簿应及时、准确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变动情况,确保账簿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 各项账务应当按照事项的明细和账务的类别进行分类归集,确保账务处理的规范性和规范性。
三、财务预算管理1. 财务预算是本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应当按照年度制度编制,分为收支预算和资金预算。
2. 收支预算编制应充分考虑单位的经营特点和发展需求,合理确定收入、支出和盈余预测指标。
3. 资金预算编制应满足单位运转需要,合理控制资金规模,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4. 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应及时监督和分析,对偏差原因进行分析,并及时调整预算计划。
四、财务审计1. 财务审计是对本单位财务活动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合规性。
2. 财务审计应当由专业的审计机构进行,对相关财务数据和处理过程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估。
3. 财务审计结果应及时向单位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4. 根据财务审计结果,单位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纠正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五、经费管理1. 经费管理应按照国家财政管理法规,进行预算控制、支出审批和资金运作等流程。
2. 经费的审批程序应科学、规范,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法规合规性。
3. 经费的使用应按照预算计划进行,严格按照用途和范围使用,确保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性。
4. 经费使用情况应及时记录和报告,做好财务报告和综合分析,确保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合规性。
事业单位会计规章制度
事业单位会计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提高财务管理效率,便于监督和管理财务活动,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事业单位,包括国有事业单位、集体所有制事业单位、私有事业单位等。
第三条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应遵循诚信、规范和高效的原则,加强对财务资金的保护和管理。
第四条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会计管理体系,明确会计岗位职责,加强内部控制,规范财务管理行为。
第五条事业单位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第六条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会计工作的内部监督和外部审计,保障会计信息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第七条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预警和控制,确保财务安全和稳定。
第二章会计核算第八条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会计准则开展会计核算工作,编制财务会计报表。
第九条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明确会计核算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
第十条事业单位应依法组织实施会计核算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十一条事业单位应定期编制财务会计报表,及时公布和提交财务报告,接受外部审计。
第十二条事业单位应保管好会计凭证和账簿,加强对原始凭证的管理和归档,确保会计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十三条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财务软件系统,加强对会计信息系统的维护和管理,确保数据的安全和有效性。
第三章资金管理第十四条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流程和资金运作,加强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
第十五条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按照预算控制原则开展预算编制和执行工作。
第十六条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资金监管制度,加强对资金账户和资金流向的监督和审计。
第十七条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资金调配制度,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控制,防止资金挪用和浪费。
第十八条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资金收支的记录和分析,及时掌握资金运作情况,确保资金安全和有效利用。
第四章内部控制第十九条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和管理,防范财务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2013)目录第壹部分总说明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第四部分会计报表格式第五部分财务报表编制说明第壹部分总说明壹、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下列事业单位除外:(壹)按规定执行《医院会计制度》等行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事业单位;(二)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的事业单位。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对本制度的适用,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三、事业单位对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在执行本制度的同时,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基本建设会计核算的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
四、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壹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核算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
五、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或相关财务制度的规定确定是否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按照本制度规定处理。
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的,不设置本制度规定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不考虑本制度其他科目说明中涉及的“累计折旧”、“累计摊销”科目。
六、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七、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运用会计科目:(壹)事业单位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
在不影响会计处理和编报财务报表的前提下,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减少或合且某些明细科目。
(二)本制度统壹规定会计科目的编号,以便于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查阅账目,实行会计信息化管理。
事业单位不得打乱重编。
(三)事业单位在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时,应当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或者同时填列会计科目的名称和编号,不得只填列科目编号、不填列科目名称。
八、事业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编报财务报表:(壹)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由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构成。
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和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
(二)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应当按照月度和年度编制。
(三)事业单位应当根据本制度规定编制且对外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报表。
事业单位不得违反本制度规定,随意改变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不得随意改变本制度规定的财务报表有关数据的会计口径。
(四)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应当根据登记完整、核对无误的账簿记录和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做到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报送及时。
(五)事业单位财务报表应当由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签名且盖章。
九、事业单位会计机构设置、会计人员配备、会计基础工作、会计档案管理、内部控制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等规定执行。
开展会计信息化工作的事业单位,仍应按照财政部制定的相关会计信息化工作规范执行。
十、本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1997年7月17日财政部印发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同时废止。
第二部分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第三部分会计科目使用说明壹、资产类1001库存现金壹、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的库存现金。
二、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现金管理的规定收支现金,且按照本制度规定核算现金的各项收支业务。
三、库存现金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壹)从银行等金融机构提取现金,按照实际提取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将现金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按照实际存入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
(二)因内部职工出差等原因借出的现金,按照实际借出的现金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出差人员报销差旅费时,按照应报销的金额,借记有关科目(“事业支出”、“运营支出”),按照实际借出的现金金额,贷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或贷记本科目。
(三)因开展业务等其他事项收到现金,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因购买服务或商品等其他事项支出现金,按照实际支出的金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顺序逐笔登记。
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且将结余数和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每日账款核对中发现现金溢余或短缺的,应当及时进行处理。
如发现现金溢余,属于应支付给有关人员或单位的部分,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借记本科目,贷记“其他收入”科目。
如发现现金短缺,属于应由责任人赔偿的部分,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贷记本科目;属于无法查明原因的部分,报经批准后,借记“其他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
现金收入业务较多、单独设有收款部门的事业单位,收款部门的收款员应当将每天所收现金连同收款凭据等壹且交财务部门核收记账;或者将每天所收现金直接送存开户银行后,将收款凭据及向银行送存现金的凭证等壹且交财务部门核收记账。
五、事业单位有外币现金的,应当分别按照人民币、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有关外币现金业务的账务处理参见“银行存款”科目的相关规定。
六、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实际持有的库存现金。
1002银行存款壹、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
二、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支付结算办法的规定办理银行存款收支业务,且按照本制度规定核算银行存款的各项收支业务。
三、银行存款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壹)将款项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事业收入”、“运营收入”等有关科目。
(二)提取和支出存款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事业单位发生外币业务的,应当按照业务发生当日(或当期期初,下同)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记账,且登记外币金额和汇率。
期末,各种外币账户的外币余额应当按照期末的即期汇率折算为人民币,作为外币账户期末人民币余额。
调整后的各种外币账户人民币余额和原账面人民币余额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计入相关支出。
(壹)以外币购买物资、劳务等,按照购入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支付的外币或应支付的外币折算为人民币金额,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应付账款”等科目的外币账户。
(二)以外币收取相关款项等,按照收取款项或收入确认当日的即期汇率将收取的外币或应收取的外币折算为人民币金额,借记本科目、“应收账款”等科目的外币账户,贷记有关科目。
(三)期末,根据各外币账户按期末汇率调整后的人民币余额和原账面人民币余额的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借记或贷记本科目、“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或借记“事业支出”、“运营支出”等科目(如果持有外币是为了开展事业活动的,则汇兑损益计入“事业支出”;如果是为了开展运营活动,则汇兑损益计入“运营支出”)。
五、事业单位应当按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种类及币种等,分别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应定期和“银行对账单”核对,至少每月核对壹次。
月度终了,事业单位银行存款账面余额和银行对账单余额之间如有差额,必须逐笔查明原因且进行处理,按月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节相符。
六、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实际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款项。
1011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壹、本科目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门批复的用款计划收到和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二、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壹)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收到代理银行盖章的“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根据通知书所列数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属于财政预算内款项)科目。
(二)按规定支用额度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三)从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时,借记“库存现金”科目,贷记本科目。
(四)因购货退回等发生国库授权支付额度退回的,属于以前年度支付的款项,按照退回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存货”等有关科目;属于本年度支付的款项,按照退回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事业支出”、“存货”等有关科目。
(五)年度终了,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作注销额度的相关账务处理,借记“财政应返仍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科目,贷记本科目。
事业单位本年度财政授权支付预算指标数大于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下达数的,根据未下达的用款额度,借记“财政应返仍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下年初,事业单位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额度恢复到账通知书作恢复额度的相关账务处理,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应返仍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科目。
事业单位收到财政部门批复的上年末未下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借记本科目,贷记“财政应返仍额度--财政授权支付”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尚未支用的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本科目年末应无余额。
1101短期投资壹、本科目核算事业单位依法取得的,持有时间不超过1年(含1年)的投资,主要是国债投资。
二、事业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以及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关于对外投资的有关规定。
三、本科目应当按照国债投资的种类等进行明细核算。
四、短期投资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壹)短期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其实际成本(包括购买价款以及税金、手续费等相关税费,即全部价款)作为投资成本,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二)短期投资持有期间收到利息时,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收入--投资收益”科目。
(三)出售短期投资或到期收回短期国债本息,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按照出售或收回短期国债的成本,贷记本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或借记“其他收入--投资收益”科目。
五、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事业单位持有的短期投资成本。
1201财政应返仍额度壹、本科目核算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事业单位应收财政返仍的资金额度。
二、本科目应当设置“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俩个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三、财政应返仍额度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壹)财政直接支付年度终了,事业单位根据本年度财政直接支付预算指标数和当年财政直接支付实际支出数的差额,借记本科目(财政直接支付),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下年度恢复财政直接支付额度后,事业单位以财政直接支付方式发生实际支出时,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财政直接支付)。
(二)财政授权支付年度终了,事业单位依据代理银行提供的对账单作注销额度的相关账务处理,借记本科目(财政授权支付),贷记“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