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984)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父亲的记忆》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父亲的记忆》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83920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8.png)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父亲的记忆》含答案(2023春·广东·高二统考学业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父亲的记忆孙犁①父亲十六岁到安国县学徒,是招赘在本村的一位姓吴的山西人介绍去的。
这家店铺的字号叫永吉昌,东家是安国县北段村张姓。
②店铺在城里石牌坊南。
门前有一棵空心的老槐树。
前院是柜房,后院是作坊——榨油和轧棉花。
③我从十二岁到安国上学,就常常吃住在这里。
每天掌灯以后,父亲坐在柜房的太师椅上,看着学徒们打算盘。
管账的先生念着账本,人们跟着打,十来个算盘同时响,那声音是很整齐很清脆的:打了一通,学徒们报了结数,先生把数字记下来,说:去了。
人们扫清算盘,又聚精会神地听着。
④在这个时候,父亲总是坐在远离灯光的角落里,默默地抽着旱烟。
⑤我后来听说,父亲也是先熬到先生这一席位,念了十几年账本,然后才当上了掌柜的。
⑥夜晚,父亲睡在库房。
那是放钱的地方,我很少进去,偶尔从撩起的门帘缝望进去,里面是很暗的。
父亲就在这个地方,睡了二十几年,我是跟学徒们睡在一起的。
⑦父亲是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以后离开这家店铺的,那时兵荒马乱,东家也换了年轻一代人,不愿再经营这种传统的老式的买卖,要改营百货。
父亲守旧,意见不合,等于是被辞退了。
⑧父亲在那里,整整工作了四十年。
每年回一次家,过一个正月十五。
先是步行,后来骑驴,再后来是由叔父用牛车接送。
我小的时候,常同父亲坐这个牛车。
父亲很礼貌,总是在出城以后才上车,路过每个村庄,总是先下来,和街上的人打招呼,人们都称他为孙掌柜。
⑨父亲好写字。
那时学生意,一是练字,一是练算盘。
学徒三年,一般的字就写的很可以了。
人家都说父亲的字写得好,连母亲也这样说。
他到天津做买卖时,买了一些旧字帖和破对联,拿回家来叫我临摹,父亲也很爱字画,也有一些收藏,都是很平常的作品。
⑩抗战胜利后,我回到家里,看到父亲的身体很衰弱。
这些年闹日本,父亲带着一家人,东逃西奔,饭食也跟不上。
父亲在店铺中吃惯了,回家过日子,舍不得吃些好的,进入老年,身体就不行了。
1984年上海高考语文题
![1984年上海高考语文题](https://img.taocdn.com/s3/m/912777a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6a.png)
1984年上海高考语文题
阅读理解题目:
请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描绘了贾宝玉等人的生活和情感。
请问,贾宝玉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角色。
请问,孙悟空的武功是如何帮助他完成任务的?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宋江等英雄人物的小说。
请问,宋江的领导能力是如何体现的?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角色。
请问,林黛玉的命运是如何影响她的性格的?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感情是一个重要的情节。
请问,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如何发展的?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一个非常有责任感的角色。
请问,唐僧的责任感是如何影响他的决策的?
填空题目: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部________作品。
孙悟空是《西游记》中的一位________角色。
《水浒传》是一部描写宋江等________人物的小说。
林黛玉在《红楼梦》中的命运受到了________的影响。
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感情在《红楼梦》中得到了________的发展。
写作题目:
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关于你家乡的文章,包括地理环境、人文风情和你对家乡的感受等内容。
历年高考作文题:198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优秀范文.doc
![历年高考作文题:198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优秀范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6e7510e9ddccda38376bafda.png)
历年高考作文题:198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优秀范文198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有的同学说:每逢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
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
请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
要求做到观点明确,有所分析,有真情实感。
注意:写在席卷上,每字占一格,标点符号也写在格内。
要字迹清楚,卷面整洁范文一:捕捉生活的闪光点湖北考生我记得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笑话:某班50个同学做了一次作文,题目叫《放学路上》,结果第二天交来的50篇作文里竟有30多人写的是捡钱包的事情,老师哭笑不得,说: 路上真有那么多钱包供你们捡吗? 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也说明了目前中学生作文的一个普遍现象:没有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瞎编一些材料,说空话、套话,结果适得其反,作文无长进。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 美是生活。
这就是说,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
要善于发现、捕捉,才能充实你的头脑,美化你的心灵,随时写出一些脍灸人口的文章来。
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陈粤秀同学,她能细心观察周转的一切,并时时记在心中,写作文的时候信手拈来,笔下生花,写出了众口交赞的文章。
曾荣获国际少年书信比赛金质奖章的赵爽同学,善于观察她所处的环境,在她的《一个邮政职工的一天》的作文里,不仅描写了山川草木,还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把那旖旎的草原风光、风土人情表现的活灵活现,使人感到象真的进了那暖烘烘的蒙古包、吃着香甜的手扒饭一样。
这都是由于她们善于观察生活的缘故。
诚然,中学生得视野不太广,他们所能涉猎的活动范围有限,特别是现在抓教育质量的时候,多数的中学生都是两点连一线,从学校到家里,从家里到学校,很少接触社会。
但就是这样,也是很好的生活素材,家里、学校里也有很多的闪光点,这就要看你怎样去发现、去捕捉。
1984年 高考 语文
![1984年 高考 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aaef75b8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2.png)
1984年高考语文1984年高考语文试题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一)选择题下列句子中,用词语的正确搭配是()。
A.他对我的帮助,我永远铭记在心。
B.他对我的帮助,我永远感激在心。
C.他对我的帮助,我永远感激不尽。
D.他对我的帮助,我永远感激不尽的。
答案:C下列句子中,语法错误的是()。
A.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B.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著作。
C.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章。
D.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答案:B下列句子中,用句子结构正确的是()。
A.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深受人们喜爱。
B.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深受人们喜爱。
C.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深受人们喜爱。
D.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人们都喜爱。
答案:B下列句子中,句意正确的是()。
A.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深受人们的喜爱。
B.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人们都很喜欢这些作品。
C.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些作品都受到人们的喜爱。
D.他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人们都喜欢这些作品。
答案:C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正确的是()。
A.他对我的帮助,我永远铭记在心。
B.他对我的帮助,我永远感激在心。
C.他对我的帮助,我永远感激不尽。
D.他对我的帮助,我永远感激不尽的。
答案:C(二)阅读理解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
曹操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统一了北方。
曹操雄才大略,治军严明,深得将士拥戴。
有一次,曹操率军出征,行至途中,天降大雨,道路泥泞。
曹操的马陷入泥里,无法前行。
曹操的部将们都纷纷下马,帮助曹操拔马。
曹操却说:“我身为主帅,怎么能让你们为难呢?”于是,曹操自己下马,用力拔马。
0 1980-198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汇编
![0 1980-198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6e5cde7287c24028905fc324.png)
故,人们大多数愿意把书借给我”) <第(3)小题答案 张良尝(曾经)闲从容步游下邳圯。(或“,”)有一老父,衣褐(穿粗毛衣,或“穿粗
麻衣”、“穿粗布短衣”),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转过头来看,或“看着”)谓良曰: “孺子,(或“!”,或不加标点)下取履!(或“。”)”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 取履。父曰:“履我(给我穿上鞋,或“替我把鞋穿上”)!”良业(既然,或“已经”)为取 履,因(就,或“便”、“于是”)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 里所(一里左右,或“一里光景”、“里把路”),复还,曰:“孺子可教矣!(或“。”)后五日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或“黎明”、“早晨”、“清晨”等),(或不加标点)与我会此。(或“!”)”
1
1980年高考语文题 考生应做的题目:理工科考生做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的第(1)小题和第(2)小题, 第四题。文科考生做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的第(2)小题和第(3)小题,第四题。 一、填空〔理工科和文科考生都做。理工科共22分,文科共17分〕 (1)在下面的横线上填进最恰当的字(有的已用注音提示),每道横线上只填一个字。 〔12分〕 (a)在那座_____ (líng)空欲飞的蓬莱阁上,一望那海天茫茫,空明_______ (c héng)碧的景色,真可以把你的五脏六_____(fǔ)都洗得干干净净。这还不足为奇, 最奇的是海上偶然出现的虚无缥_____(miǎo)的________(huàn)景,叫海市_______ (shèn)楼。 (b)“四人帮”信口____ 黄,肆意诬陷_____ 伤刚正____ 阿的革命干部。然而广大革 命干部宁为玉碎,不为____ 全,绝不向罪恶的“四人帮”低头。 (c)苏联社会帝国主义欲____ 难填,悍然侵占了阿富汗,又_____ 觎伊朗和巴基斯坦, 妄图把魔爪伸向印度洋。 (d)这个新建的水利____ 纽工程,因受工业废水的影响,未能做到水_____ 其用。应 及早颁布“水利法”,对严重污染江河湖泊的单位要____ 之以法。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进恰当的虚词,每道横线上只填一个字。〔理工科10分,文科5 分〕 新长征是一个前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淘汰的过程。___ 前进使人高兴,淘汰___ 似 乎有点煞风景,但是淘汰之值得庆祝,正与前进相同。就拿人类的进化来说,___ 类人猿早 ___ 绝迹,___ 说,被淘汰了,____,人类____ 不可能出现,____不可能主宰世界。______, ____ 前进和淘汰之间相反相成的关系,必须辩证地来看。 二、改正下面句子里的语病〔理工科18分,文科15分〕 注意: 1.每道小题只能修改一处(或增加词语,或删去词语,或更换词语,或调动词语位置), 否则扣分。 2.改后整句话应保持原意,否则扣分。 3.就在试题上改,不要重抄。 (1)我们应该刻苦学习,否则不学习,就很难把自己培养成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 (2)有些炎症,西药能治,中药照样能治。不仅中药能与一般抗菌素媲美,而且副作 用小,成本也较低。 (3)粮库主任的失职,使四十吨小麦霉烂变质。上级领导为了严肃法纪,决定给他行 政记过处分,并赔偿部分经济损失。 (4)据了解,有的党组织至今仍不敢发展那些本人表现很好只是家庭出身不好的党员, 怕人说“阶级路线不清”。 (5)过去,我们曾不加分析地批判了他在文艺创作上的某些观点。现在看起来,当时 的批判是失之偏颇和慎重的。 (6)她告诉我说:近几年来,她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间故事和民歌。 三、文言文的标点、解释和翻译〔理工科考生做(1)(2)小题,共20分。文科考生做 (2)(3)小题,共28分〕 (1)给下面这段文字加上标点,并解释带加黑的词。解释写在括号里。〔这一题理工科 考生做,文科考生不做。共10分,标点占5分,解释占5分〕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 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兵刃既接弃甲曳兵( )而走( )或( )百步而 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 )不百步耳是( )亦走也曰王如知 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这段文字中带有着重号的句子。译文写在括号里。〔这一题理 工科和文科考生都做。10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至书以观(),每假借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 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
1984年高考福建卷
![1984年高考福建卷](https://img.taocdn.com/s3/m/f952e918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0d.png)
1984年高考福建卷1、“醴酪”的读音是“lǐluó”。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1《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单选题]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虽有槁暴不复挺者C.君子生非异也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正确答案)4、10.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蜷伏(quán)麾下(hūi)哄堂大笑(hōng)恹恹欲睡(yān)B.滑稽(jī)宽宥(yòu)畏罪潜逃(qián)毋(wù)庸置疑C.晌午(shǎng)褴褛(lán 1ǚ)强聒不舍(guō)怏怏不乐(yàng)(正确答案)D.游弋(yì)竹篾(miè)人迹罕至(hǎn)矫揉造作(jiāo)5、关联词:极光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它还直接影响到无线电通信、长电缆通信,()长的管道和电力传送线等许多实用工程项目。
[单选题] *以及(正确答案)甚至特别特殊6、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惆怅chàng 携手xié(正确答案)B、寥廓guō沧海桑田cāngD、峥嵘zēn 飞翔xiáng7、下列词语中,加着重号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爱而不见(xiàn)B、搔首踟蹰(zhī)(正确答案)C、静女其娈(luán)D、彤管有炜(wěi)8、67. 下列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单选题] *A、女有归:归:返回。
(正确答案)B、学学半:前一个“学”:同“敩”,教导。
C、讲信修睦: 修:培养。
D、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旨:味美。
9、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单选题] *A、敕造zhì惫懒bèi内帏wéi宫绦tāo(正确答案)B、盥洗guàn两靥yè忖度cǔn瞋视chēnC、懵懂měng贾赦shè嫡亲dí便宜行事biànD、溺爱nì戏谑xuè驯骡xùn罥烟juàn10、椽的正确读音是()[单选题] *chuānchuànchuǎnchuán(正确答案)11、下列各句中,加括号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中国人历来把家人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极其珍贵。
8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8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938f8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cb.png)
8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984年的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反映了当时教育的侧重点和考试形式。
以下是一份模拟的1984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并非真实的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全部书写正确的一组是:A. 斟酌斡旋徇私舞弊B. 恣意缱绻惘然若失C. 缭绕逡巡栩栩如生D. 咫尺桎梏谆谆教诲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也好。
B. 经过老师的耐心教导,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成熟。
答案:B(注:其余选择题略)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请填写下列诗句的上句或下句。
- “春眠不觉晓,________。
”- 答案:处处闻啼鸟2. “________,天涯共此时。
”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名句。
- 答案:海上生明月(注:其余填空题略)三、阅读理解(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 请解释“政通人和”的意思。
- 答案:政治清明,人民和睦。
2. 文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中的“大观”指的是什么?- 答案:指岳阳楼的宏伟景象。
(注:其余阅读理解题目略)四、作文(共20分)题目:《我的理想》要求:1. 字数不少于800字。
2. 不得抄袭。
3. 表达清晰,逻辑合理。
(注:作文部分略)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1984年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可能与此不同。
1984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984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96f132011ca300a6c390fa.png)
1984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部分(40分)(一)请把相应的汉字写在拼音下面。
(4分)1.Zhuózhòngzhuāhǎotǐzhìgǎigé2.Bìxūyánsùcáizhèngjìlǜ(二)下边列举的鲁迅的作品里,有哪几篇是小说?请在不是小说的篇名前的括弧里打“×”,并在小说篇名前边的括弧里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它们发表的先后次序。
(2分)()《记念刘和珍君》()《药》()《拿来主义》()《祝福》()《“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为了忘却的记念》()《阿Q正传》()《狂人日记》()《<呐喊>自序》(三)下边一共有四个论断,请在正确的论断后边的括弧里打“√”号,错误的打“×”号。
(每题1分,答错倒扣1分,不答不给分。
)1.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孙犁的《荷花淀》都描写了荷花,它们都是写景的散文。
()2.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和姚雪垠的《虎吼雷鸣马萧萧》都写到了李自成这个历史人物,但前者是学术论著,后者是文艺作品。
()3.《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都是资产阶级剥削者的典型。
()4.《樱花赞》、《百合花》、《花城》、《南州六月荔枝丹》、《杨树》等作品都写到了花草树木,但它们的文体各不相同,表达方式都不一样。
()(四)仔细阅读下边几段文字,然后答题。
本题一共包括11个小题,按顺序原文中加红或画线的词句相对应。
凡选择题一律在正确答案后边的括弧中打“√”号。
每题只准打一个“√”,否则不给分。
(30分)现在我们可以根据有力的证据断言:人类一切部落,在野蛮社会以前是蒙昧社会,正如我们知道在文明社会以前是野蛮社会一样。
人类历史的起源相同,经验相同,进步的历程相同。
①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现与发明层出不穷,我们根据这些把人类的进程划分成先后相承的若干阶段。
198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
![198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https://img.taocdn.com/s3/m/92835f07580216fc700afd45.png)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进一步学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验证或推论物质的性质。
2.通过经历相关的探究过程,能说出二氧化碳有代表性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通过板书讲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二氧化碳重要的化学性质。
4.通过实验探究证实二氧化碳和水生成酸,使紫色石蕊变色,训练设计对照试验的能力。
5.通过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养成动手能力和反思意识。
6.通过联系生活实际,锻炼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认识二氧化碳的两面性,进一步养成辩证看问题的意识;在质疑、思辨、实验中升华对化学的热爱;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器材方面: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5套)、集气瓶、紫色石蕊浸制的干燥红色小纸花(每套4个)、喷壶、烧杯(每套各2个)、饮料瓶、试管、试管夹(每套各1个); 药品方面:石灰石或大理石、稀盐酸、醋酸、澄清石灰水、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木条、酒精灯、火柴。
学生准备(小组为单位):组装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自制简易“天平”、自制紫色石蕊浸制的干燥红色小纸花、阶梯蜡烛、饮料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 情境 引入 新课【课件展示1】校园中常见的饮料看图片 回答:“我”是二氧化碳。
产生疑惑,猜测其中的原因“压进去的”、“打(即注射)进去的”、“封口时装进去的”。
“想” 通过创设情景引入,起到质疑激趣的作用,活跃课堂气氛。
【过渡1】二氧化碳怎么能“跑到”我们喝的这些领料中去呢?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原因呢? 那让我们共同走进今天的学习内容。
【板书1】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回顾 旧知 收集 气体【课件展示2】1.CO2的实验室制取: CO2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 反应原理 制取装置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检验 验满 实验步骤 注意事项 2.各小组收集CO2 气体。
历年高考作文题:198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优秀范文
![历年高考作文题:198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优秀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4365519ccbff121dd3683cb.png)
历年高考作文题:198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优秀范文198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有的同学说:“每逢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
”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
”请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
要求做到观点明确,有所分析,有真情实感。
注意:写在席卷上,每字占一格,标点符号也写在格内。
要字迹清楚,卷面整洁范文一:捕捉生活的闪光点湖北考生我记得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笑话:某班50个同学做了一次作文,题目叫《放学路上》,结果第二天交来的50篇作文里竟有30多人写的是捡钱包的事情,老师哭笑不得,说:“路上真有那么多钱包供你们捡吗?”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也说明了目前中学生作文的一个普遍现象:没有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瞎编一些材料,说空话、套话,结果适得其反,作文无长进。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是生活。
”这就是说,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
要善于发现、捕捉,才能充实你的头脑,美化你的心灵,随时写出一些脍灸人口的文章来。
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陈粤秀同学,她能细心观察周转的一切,并时时记在心中,写作文的时候信手拈来,笔下生花,写出了众口交赞的文章。
曾荣获“国际少年书信比赛”金质奖章的赵爽同学,善于观察她所处的环境,在她的《一个邮政职工的一天》的作文里,不仅描写了山川草木,还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把那旖旎的草原风光、风土人情表现的活灵活现,使人感到象真的进了那暖烘烘的蒙古包、吃着香甜的手扒饭一样。
这都是由于她们善于观察生活的缘故。
诚然,中学生得视野不太广,他们所能涉猎的活动范围有限,特别是现在抓教育质量的时候,多数的中学生都是两点连一线,从学校到家里,从家里到学校,很少接触社会。
但就是这样,也是很好的生活素材,家里、学校里也有很多的闪光点,这就要看你怎样去发现、去捕捉。
1984年高考作文
![1984年高考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f7a5cc7f61fb7360b4c65ea.png)
1984年高考作文篇一:1984年试题高考语文各年试题一九八四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招生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部分(40分)(一)请把相应的汉字写在拼音下面。
(4分)1.Zhuózhòngzhuāhǎotǐzhìgǎigé2.Bìxūyánsùcáizhèngjìlǜ(二)下边列举的鲁迅的作品里,有哪几篇是小说?请在不是小说的篇名前的括弧里打“×”,并在小说篇名前边的括弧里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它们发表的先后次序。
(2分)()《记念刘和珍君》()《药》()《拿来主义》()《祝福》()《“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为了忘却的记念》()《阿Q正传》()《狂人日记》()《自序》(三)下边一共有四个论断,请在正确的论断后边的括弧里打“√”号,错误的打“×”号。
(每题1分,答错倒扣1分,不答不给分。
)1.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孙犁的《荷花淀》都描写了荷花,它们都是写景的散文。
()2.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和姚雪垠的《虎吼雷鸣马萧萧》都写到了李自成这个历史人物,但前者是学术论著,后者是文艺作品。
()3.《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都是资产阶级剥削者的典型。
()4.《樱花赞》、《百合花》、《花城》、《南州六月荔枝丹》、《杨树》等作品都写到了花草树木,但它们的文体各不相同,表达方式都不一样。
()(四)仔细阅读下边几段文字,然后答题。
本题一共包括11个小题,按顺序原文中加红或画线的词句相对应。
凡选择题一律在正确答案后边的括弧中打“√”号。
每题只准打一个“√”,否则不给分。
(30分)现在我们可以根据有力的证据断言:人类一切部落,在野蛮社会以前是蒙昧社会,正如我们知道在文明社会以前是野蛮社会一样。
人类历史的起源相同,经验相同,进步的历程相同。
①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现与发明层出不穷,我们根据这些把人类的进程划分成先后相承的若干阶段。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给儿子》含答案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给儿子》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d9093e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7.png)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给儿子》含答案(2023新课标Ⅰ卷,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
给儿子陈村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
你会和时髦青年一样,热衷于旅游。
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
火车430公里,一直坐到芜湖。
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
再没有比长江更亲切的河了。
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
你走下江堤,花一毛钱去打票,坐上渡船。
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
他们挑着担子,扛着被子,或许还有板车。
他们说话的声音很高,看人从来都是正视。
也许会有人和你搭话,你就老老实实说话。
他们没有坏意。
你从跳板走上岸,顺着被鞋底和脚板踩硬踩白的大路,走半个小时。
你能看到村子了。
狗总是最先跳出来的。
你可以在任何一家的门口坐下,要口水喝。
主人总是热情的,而狗却时刻警惕着。
也许会引来它的朋友们,纷纷表示出对你的兴趣。
你要沉住气。
你谢过主人,再别理狗的讹诈,去河边寻找滩船。
如果你运气好,船上只有一两个客,你就能躺在舱里,将头枕着船帮,河水拍击船底的声音顿时变得很重。
船在桨声中不紧不慢地走。
双桨“吱呀吱呀”的,古人说是“欸乃”,也对。
怎么说怎么像。
板桥就在太阳落下去的地方。
你沿着大埂走,右边是漕河,它连接着巢湖和长江。
河滩如没被淹,一定有放牛的。
你走过窑场就不远了。
可以问问人,谁都愿意回答你,也许还会领你走一段,把咄咄逼人的狗子赶开。
走到你的腿有点酸了,那就差不多到了。
走下大埂,沿着水渠边的路走。
你走过一座小桥,只有一条石板的桥就是进村了。
我曾写过它。
这时,你抬起头,会发觉许多眼睛在看着你。
你对他们说,你叫杨子,你是我的儿子。
儿子,你得找和你父亲差不多年纪的人,他们才记得。
他们会记得那五个“上海佬”,记得那个戴近视眼镜的下放学生。
他们会说他的好话和坏话。
不管他们说什么,你都听着,不许还嘴。
他们会告诉你一些细节,比如插不齐秧,比如一口气吃了个12斤的西瓜。
你跟他们一起笑吧,确实值得笑上一场。
一九八四年吉林省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及解答
![一九八四年吉林省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及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abf8c616f78a6529647d5324.png)
猴 百 三 如 塘 秘 白
马 ( 不 塘 粗 牢 帝 峡
扰
不 可 塘 瞿 关 高 最
险 为 三 上 可 不 塘 古
办 回 可 不 时 处 三
爱 土 地 的 庄 重 神情 拿起 则 不 能传 达 出 这种 感情
“
。
② 这 里 的海 滩 天 空 海 面 略者窥探 ( 着望 ) 和 侵 入 一 步
,
、
、
,
:
、
船 已经 走 了
,
可是 剑 却 没有动
这样找 剑 不 是 很湖 涂 吗 ?
己
,
活 的人 的 理 想
。
B
、
咨 木 主 义 社会资产 阶级和 无产
C 阶级 的 不 同的 理想 社会 主 义补 会 广大 人民 的 共 同 理
。
,
②故 日 知 彼知 己 百 战不殆 , 不 知 彼 而 知 ( 4 分) 一 胜一负 , 不 知 彼不知 己 每战必殆 以 了 了 己 答 所 说 解敌人 并且 解 自 打一
,
永恒
一
的
,
。
而 无 产阶 圾
、
,
却要打
表 达 意 思 { 仃什 么 不 同 ( 4 分 ) ①一个 老农捧起 ( 拿 起 ) 一 把 7性 上
一 、
_
把 这 个 人 剥 削人 人 压 侧 人 的 社 永恒 石 上会 胜义 社 会 与 人民 翔 务 买 现 簇产
; 、
,
,
仔 细端
主义李 化
就成 为 l 人 人 民 的 共 { 理 忍
》
。
《史
解 释字润和辫别润的用法
(
6
( 13分 )
中的 《廉颇 蔺 相 如列 传
历年高考作文题198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优秀例文.doc
![历年高考作文题198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优秀例文.doc](https://img.taocdn.com/s3/m/1bbc7da78e9951e79a8927a5.png)
历年高考作文题:198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及优秀范文1984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有的同学说: 每逢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
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
请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
要求做到观点明确,有所分析,有真情实感。
注意:写在席卷上,每字占一格,标点符号也写在格内。
要字迹清楚,卷面整洁范文一:捕捉生活的闪光点湖北考生我记得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笑话:某班50个同学做了一次作文,题目叫《放学路上》,结果第二天交来的50篇作文里竟有30多人写的是捡钱包的事情,老师哭笑不得,说:路上真有那么多钱包供你们捡吗? 这虽然是一则笑话,但也说明了目前中学生作文的一个普遍现象:没有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瞎编一些材料,说空话、套话,结果适得其反,作文无长进。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 美是生活。
这就是说,生活是美好的,生活中处处有美的闪光点。
要善于发现、捕捉,才能充实你的头脑,美化你的心灵,随时写出一些脍灸人口的文章来。
南京师范大学附中的陈粤秀同学,她能细心观察周转的一切,并时时记在心中,写作文的时候信手拈来,笔下生花,写出了众口交赞的文章。
曾荣获国际少年书信比赛金质奖章的赵爽同学,善于观察她所处的环境,在她的《一个邮政职工的一天》的作文里,不仅描写了山川草木,还刻画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把那旖旎的草原风光、风土人情表现的活灵活现,使人感到象真的进了那暖烘烘的蒙古包、吃着香甜的手扒饭一样。
这都是由于她们善于观察生活的缘故。
诚然,中学生得视野不太广,他们所能涉猎的活动范围有限,特别是现在抓教育质量的时候,多数的中学生都是两点连一线,从学校到家里,从家里到学校,很少接触社会。
但就是这样,也是很好的生活素材,家里、学校里也有很多的闪光点,这就要看你怎样去发现、去捕捉。
0 1980-198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汇编
![0 1980-1989年全国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汇编](https://img.taocdn.com/s3/m/6e5cde7287c24028905fc324.png)
1984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1984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96f132011ca300a6c390fa.png)
1984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部分(40分)(一)请把相应的汉字写在拼音下面。
(4分)1.Zhuózhòngzhuāhǎotǐzhìgǎigé2.Bìxūyánsùcáizhèngjìlǜ(二)下边列举的鲁迅的作品里,有哪几篇是小说?请在不是小说的篇名前的括弧里打“×”,并在小说篇名前边的括弧里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它们发表的先后次序。
(2分)()《记念刘和珍君》()《药》()《拿来主义》()《祝福》()《“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为了忘却的记念》()《阿Q正传》()《狂人日记》()《<呐喊>自序》(三)下边一共有四个论断,请在正确的论断后边的括弧里打“√”号,错误的打“×”号。
(每题1分,答错倒扣1分,不答不给分。
)1.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孙犁的《荷花淀》都描写了荷花,它们都是写景的散文。
()2.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和姚雪垠的《虎吼雷鸣马萧萧》都写到了李自成这个历史人物,但前者是学术论著,后者是文艺作品。
()3.《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都是资产阶级剥削者的典型。
()4.《樱花赞》、《百合花》、《花城》、《南州六月荔枝丹》、《杨树》等作品都写到了花草树木,但它们的文体各不相同,表达方式都不一样。
()(四)仔细阅读下边几段文字,然后答题。
本题一共包括11个小题,按顺序原文中加红或画线的词句相对应。
凡选择题一律在正确答案后边的括弧中打“√”号。
每题只准打一个“√”,否则不给分。
(30分)现在我们可以根据有力的证据断言:人类一切部落,在野蛮社会以前是蒙昧社会,正如我们知道在文明社会以前是野蛮社会一样。
人类历史的起源相同,经验相同,进步的历程相同。
①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现与发明层出不穷,我们根据这些把人类的进程划分成先后相承的若干阶段。
1984年高考语文题
![1984年高考语文题](https://img.taocdn.com/s3/m/567f9a2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a8.png)
1984年高考语文题1984年高考语文题指的是在1984年高考中,针对高中毕业生的语文能力进行的一次考试。
该试卷主要测试学生的语文知识、阅读理解、写作能力等方面的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以下是1984年高考语文题示例:1.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毕竟朗诵挖墙角震耳欲聋B. 喝彩峻工蜡象馆心旷神怡C. 吊唁瑟缩摇篮曲莫名其妙D. 篡改决别一幅画举一反三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更加坚定了追求梦想的信念。
B. 建设好国家公园,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广西样板,为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C. 我们应该在全社会倡导“与文明同行,做品质公民”,提高公民素质。
D. 贵港市荣获“国际象棋之城”称号的原因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
3.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
B.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
C.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历史。
D.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西汉时期的历史。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长得很像他父亲。
B. 美丽的蝴蝶像一朵会飞的花。
C. 她笑得像一朵盛开的花。
D. 他像只兔子一样飞快地跑回家。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危机。
B. 《白桦》是俄国著名诗人叶赛宁的诗歌,通过描绘白桦树的美丽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理想追求。
C. 《故乡》是现代作家鲁迅的小说名篇,通过对故乡人物和风土人情的描绘,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衰败和农民的苦难。
D.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名篇,讲述了一个老年渔夫与一条大鱼的搏斗故事,表现了人的坚韧和勇气。
一九八四年高考语文试卷
![一九八四年高考语文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27de54e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d8.png)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稀疏平常B. 恣意妄为炯炯有神C. 妄自菲薄纵情逸志D. 鸡犬升天稳如泰山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的研究,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B. 我们学校正在计划扩建图书馆。
C. 由于他的努力,这个项目提前完成了。
D.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非常有启发。
3.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演讲,声情并茂,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B. 她的失误,使整个团队陷入了困境。
C. 他的成绩,一直是名列前茅。
D. 这个问题,牵涉到很多方面,需要综合考虑。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问:“你明天有空吗?”B.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红楼梦》。
C. 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方面,需要综合考虑。
D. 他的演讲,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
B. 那座山,仿佛一条巨龙蜿蜒起伏。
C. 这本书,读起来就像看一部电影。
D. 他的成绩,一年比一年好。
6.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这场演出(非常)精彩,吸引了众多观众。
B. 这篇文章(很长),我花了一个小时才看完。
C. 他的计划(非常)周密,几乎没出现任何问题。
D. 这个问题(很简单),他很快就解决了。
7. 下列各句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他经常去图书馆看书。
(改为被动句)B. 这本书,我已经看过了。
(改为否定句)C. 他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改为反问句)D. 这本书,对于我来说,非常有启发。
(改为疑问句)8.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纷至沓来:形容事物接连不断地到来。
B. 炯炯有神:形容眼睛明亮有神。
C. 稀疏平常:形容事物稀少而且平常。
D. 纵情逸志:形容心情舒畅,无所拘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9. 请用正楷书写下列词语:(1)_________ (2)_________ (3)_________ (4)_________ 10.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历年高考真题试卷语文答案
![历年高考真题试卷语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28018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8.png)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 题目:根据原文内容,概括文章主旨。
答案:文章主旨是探讨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强调科技创新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2. 题目:分析作者在论述过程中使用的论证方法。
答案:作者在论述过程中主要使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
3. 题目:结合原文,解释“科技创新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含义是科技创新能够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 题目:分析《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贾宝玉性格特点有:敏感多情、追求自由、反对封建礼教、对现实不满等。
2. 题目:探讨《红楼梦》中的爱情主题。
答案:《红楼梦》中的爱情主题是爱情与现实的冲突,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残酷现实。
二、古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1. 题目:翻译下列句子。
答案: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翻译为:天下的兴衰,每一个普通人都有责任。
2. 题目: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答案:文中的人物形象是忠臣良将,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品质。
(二)现代文诗歌阅读1. 题目:分析《登鹳雀楼》中的意象。
答案:《登鹳雀楼》中的意象有:鹳雀楼、黄河、长江等,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
三、语言文字运用1. 题目:根据语境,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答案:①震慑;②敷衍;③踌躇;④悖论。
2. 题目:修改下列病句。
答案:原句:“这个问题对于他来说,是再简单不过了。
”修改为:“这个问题对他来说,再简单不过了。
”四、作文题目:以“责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以下为作文节选:责任,是一个人应有的品质,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句话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责任不仅体现在国家大事上,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比如,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有责任努力学习,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一名员工,我们有责任认真工作,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作为一名公民,我们有责任遵纪守法,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年高考语文试题一九八四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招生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部分(40分)(一)请把相应的汉字写在拼音下面。
(4分)1.Zhuózhòngzhuāhǎotǐzhìgǎigé2.Bìxūyánsùcáizhèngjìlǜ(二)下边列举的鲁迅的作品里,有哪几篇是小说?请在不是小说的篇名前的括弧里打“×”,并在小说篇名前边的括弧里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它们发表的先后次序。
(2分)()《记念刘和珍君》()《药》()《拿来主义》()《祝福》()《“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为了忘却的记念》()《阿Q正传》()《狂人日记》()《<呐喊>自序》(三)下边一共有四个论断,请在正确的论断后边的括弧里打“√”号,错误的打“×”号。
(每题1分,答错倒扣1分,不答不给分。
)1.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孙犁的《荷花淀》都描写了荷花,它们都是写景的散文。
()2.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和姚雪垠的《虎吼雷鸣马萧萧》都写到了李自成这个历史人物,但前者是学术论著,后者是文艺作品。
()3.《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守财奴》中的葛朗台,《死魂灵》中的泼留希金,都是资产阶级剥削者的典型。
()4.《樱花赞》、《百合花》、《花城》、《南州六月荔枝丹》、《杨树》等作品都写到了花草树木,但它们的文体各不相同,表达方式都不一样。
()(四)仔细阅读下边几段文字,然后答题。
本题一共包括11个小题,按顺序原文中加红或画线的词句相对应。
凡选择题一律在正确答案后边的括弧中打“√”号。
每题只准打一个“√”,否则不给分。
(30分)现在我们可以根据有力的证据断言:人类一切部落,在野蛮社会以前是蒙昧社会,正如我们知道在文明社会以前是野蛮社会一样。
人类历史的起源相同,经验相同,进步的历程相同。
①在人类进步的道路上,发现与发明层出不穷,我们根据这些把人类的进程划分成先后相承的若干阶段。
同时,各种社会制度,因为与人类的永恒需要密切相关,都是从少数原始思想的幼苗发展出来的,也同样成为我们划分阶段的依据。
将这些制度,这些发明与发现综合起来,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人类出于同源,同一发展阶段中人类有类似的需要,并且可以看出在相似的社会条件中人类有同样的心理作用。
②我们把陶器的出现作为野蛮社会开始的标志,因为人类必须先有村居生活,而且必须在简单的技术已经达到相当进步的水平之后,才有可能制造陶器。
⑤在人类的进步过程中,制陶术的出现为改善生活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近代文明是在野蛮阶段的各种发明、发现和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且大量吸取了野蛮阶段的种种成就。
不管文明人的成就多么卓越伟大,都不能使我们低估或无视人类野蛮阶段所完成的事业。
⑥要知道,野蛮阶段的人类已经创造并享有了文明的一切要素,只有使用文字一项是例外。
文字的使用是文明阶段开始的一个最准确的标志。
认真地说来,没有文字记载,就没有历史,也没有文明。
随着发明和发现的产生,随着制度的发展,人类的心灵也必然因之而愈来愈开豁,人类的脑子也在逐渐变大,尤其是大脑部分。
在蒙昧阶段,人们要从一无所有的环境里想出最简单的发明是极其困难的;在这样一种原始的生活条件下要发现任何可资利用的物质或自然力量也是极其困难的。
因此当时人类心智发展之迟缓是不可避免的。
要把这样一些蒙昧初开,野犷难驯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社会,当然也是十分困难的。
毫无疑问,最早的发明项目、最早的社会组织,是最难于产生的,因此从蒙昧阶段过渡到野蛮阶段所经历的时间是最长的。
⑦人类发展进度比率的问题同人类文化各阶段的相对长度直接有关。
人类发展的速度自始至终是循着几何级数递增的,虽不是严格遵守这个规律,但基本上是如此。
这一点不仅曾为历史事实所证明,而且从理论上说,也不可能遵循其它的规律。
⑧因为每当人类获得一项准确的知识之后,就变成了进一步获得新知识的动力,就这样一直推进到极其错综复杂的现代知识。
因此,虽然人类在最早一个阶段的进步速度最慢,在最近一个阶段的进步速度最快,可是我们如果就这两个阶段的成就同全部成就关系来估量,则最早一个阶段的成就的相对量可能是最大的。
我们认为下边这种看法有可能会得到公认,那就是:人类在蒙昧阶段的进步,就其对人类整个进步过程的关系而言,要大于野蛮阶段的进步;同样,人类在整个野蛮阶段所取得的进步要大于其后整个文明阶段的进步。
⑨人类文化上的这些阶段的相对长度是多少?这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虽然不可能作出精确的估计,但不妨试求其近似值。
根据发展速度按几何级数递增的理论,蒙昧阶段的时间自然要比野蛮阶段为长,而野蛮阶段要比文明阶段为长。
如果我们假定人类生存在地球上的时间已有十万年,那么我们至少要把六万年划归蒙昧阶段。
按照这样的分配,人类中最先进的一部分⑩竟花去五分之三的时间生活在蒙昧阶段。
余下的时间里,要把两万年——即五分之一——划归野蛮阶段的初期。
给野蛮阶段的中期和晚期留下一万五千年,文明阶段就只剩下五千年左右了。
人类经历蒙昧阶段的时间比此后的全部经历还要长,而文明阶段所占据的时间只不过是人类历史的一小片段。
这个结论在人类学上是极其重要的。
(11)①按照作者的观点,人类社会的发展应该按顺序分为哪几个阶段?②左边画线的这句话的意思是:a.人类出于同一祖先,因此有同样的需要和心理。
()b.同一个种族的成员在同样的发展阶段中有相同或类似的需要和心理。
()c.人类所有种族在相似的情况下,其需要和心理是相同或类似的。
()d.在社会条件不尽相同的情况下,人类的心理作用仍然可以是一致的,而具体的需要在相同的条件下只能是近似的。
()③这一段有两个“其”字。
第一个“其”指代的是,第二个“其”指代的是。
④这里的“相对量”和“比率”的意思是:a.“相对量”指不同阶段文化发展相对成就的大小,“比率”指不同阶段发展速度的比较。
()b.“相对量”指不同阶段文化发展相对成就的大小,“比率”指这些成就的量的比例。
()c.“相对量”指不同阶段文化成就的相对重要性,“比率”指不同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时间。
()d.“相对量”指不同阶段文化成就在数量上的比较,“比率”指不同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所占的时间。
()⑤作者把陶器的使用作为野蛮社会开始的标志,是因为:i.ii.⑥在这两句话里,作者只提到野蛮阶段和近代文明的联系,没有提到蒙昧阶段,是因为:a.近代文明的发展与蒙昧阶段的文化并没有联系。
()b.蒙昧阶段无文化成就可言。
()c.野蛮阶段的文化成就比蒙昧阶段更重要。
()d.近代文明与野蛮阶段有直接继承关系。
()⑦这一段的意思是:a.发明、发现的产生,社会制度的建立,是野蛮阶段的开始,而在蒙昧阶段,这一切都是很困难的,所以蒙昧阶段特别长。
()b.发明、发现的产生,社会制度的建立,都开始于蒙昧阶段,但由于从无到有是非常困难的,所以蒙昧阶段特别长。
()c.在蒙昧阶段,人类无发明、发现和制度可言,而这三者是野蛮社会开始的必要条件,因此,二者之间有一段相当长的间隔时间。
()d.通过蒙昧阶段发明、发现和建立制度的困难,说明原始人智力发展迟缓的原因。
()⑧这里所说的“理论”,文中有没有解释?如果有,请你在有关的句子下面画上横线;如果没有,请你用一两句话简要地解释一下(写在下边)。
⑨作者提出这样的看法是因为:a.蒙昧阶段最长,野蛮阶段次之,文明阶段最短。
()b.蒙昧阶段取得进步所付出的劳动量最大,野蛮阶段次之,文明阶段最少。
()c.人类早期成就是以后发展的动力和基础。
()d.人类智力的发展比具体成就更重要。
()⑩这里作者为什么要说“人类中最先进的一部分”?光说“人类”行不行?为什么?这个结论之所以重要,是因为:a.它告诉我们今天的文明是无数代祖先无声无息孜孜努力的结果,我们应该认识创业的艰难。
()b.它证明人类历史起源相同,经验相同,进步速度也相同。
()c.它纠正了多年来流行的看法,使我们对人类发展的规律有清晰的认识,鼓舞我们进一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信心。
()d.它确认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而且在发展速度方面按几何级数递增这一规律。
()二、文言文部分(30分)(一)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红的字。
1.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2.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3.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4.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
()5.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与璧而秦不与城,曲在秦。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二)下面列出中国古代文学家十二人和古典文学作品十二篇,请把每一位唐代作家和他的作品分别用线条连起来。
(画错倒扣分)陶渊明琵琶行欧阳修六国论韩愈阿房宫赋陆游桃花源记杜牧石钟山记辛弃疾中山狼传王勃捕蛇者说杜甫杜少府之任蜀州宋濂师说李白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马中锡梦游天姥吟留别贾谊孔雀东南飞(三)给下面的文言文加上标点。
霍光为人沉静详审长才七尺三寸白皙疏眉目美须髯每出入下殿门止进有常处郎仆射窃识视之不失尺寸其资性端正如此初辅幼主政自己出天下想闻其风采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光甚谊之明日诏增此郎秩二等众庶莫不多(推崇)光。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画横线的语句。
戴进,锻工(锻炼金属制作首饰的工匠)也,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倍常工。
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
一日,于市见熔金者,观之,即进所造,怃然自失。
归语人曰:“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糈(粮食)?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
今人铄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
将安托吾指而后可?”人曰:“子巧托诸金,金饰能为俗习玩爱及儿、妇人御(使用)耳。
彼惟煌煌是耽(沉溺),安知工苦?能徙智于缣素,斯必传矣。
”进喜,遂学画,名高一时。
1.直倍常工2.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糈?3.不朽吾名4.子巧托诸金5.斯必传矣三、作文(50分)(注意:写在试卷上,每字占一格,标点符号也写在格内。
要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有的同学说:“每逢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
”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
”请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
要求做到观点明确,有所分析,有真情实感。
一九八四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注意:评分一律给整分,不要出现小数。
一、现代文部分(40分)(一)[4分]答案1.着重抓好体制改革2.必须严肃财政纪律评分说明每小题2分,没有写出相应汉字或书写有错误的,每错一个字扣1分,每小题扣满2分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