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ppt
血液灌流技术及护理ppt模板

解病情
免疫性血小板 减少症:血液 灌流可提高血 小板计数,改
善出血症状
重症肌无力: 血液灌流可降 低抗乙酰胆碱 受体抗体水平,
改善病情
肾脏疾病:血液灌流技术 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肝脏疾病:血液灌流技术 在肝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心血管疾病:血液灌流技 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 应用
神经系统疾病:血液灌流 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 中的应用
估。
制定护理操作规范:根据血液灌流技术的特点和要求,制定详细的护理操作规范,确保护理操 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培训计划制定:根据护理人员的水平和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包括理论知识培训和实 际操作培训。
培训方法选择: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如讲座、研讨会、实际操作演示等,提高培训效果。
考核与评估: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效果评估,确保护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血液灌流技术的护理 操作规范和流程。
护理优化:提高 护理水平,降低 灌流技术相关并 发症
血液灌流技术在急性中毒、肝衰竭、肾衰竭等疾病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血液灌流技术在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等)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技术与其他治疗方法的比较研究 血液灌流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前 瞻性研究等方法进行研究
血液灌流技术 起源于20世纪
60年代
首次应用于尿 毒症患者的治
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PPT课件

对于发生失衡综合征的患者,应立即停止治疗并采取相应的救治措施。轻者可通过减慢血流速度、减少 治疗时间等方式缓解症状;重者应立即给予对症治疗如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并严密监测患者 的生命体征变化。
04 临床效果评价与指标分析
实验室检查结果解读
血液生化指标
通过比较血液灌流前后患者血液中尿 素氮、肌酐等代谢产物的清除率,评 估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 治疗效果。
体征改善
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皮肤色泽、 水肿等体征的改善情况,以判断血液灌流对患者整体状况 的改善作用。
生活质量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患者血液灌流后生活质量的变化 ,包括睡眠、饮食、精神状况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长期随访结果展示
生存率分析
通过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记录患者的生存情况,并比较不同治疗 方式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以评估血液灌流对患者长期生存率的贡 献。
提高医护人员认识和重视程度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举办讲座、研讨会等活动,向医护人员宣传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重 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医护人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医护人员参与血液灌流治疗的激励机制,如给予一定的奖励或晋升机会等,以鼓励 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和投入。
加强团队建设
加强医护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建立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团队精神,共同致力于提高血 液灌流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疗方式,但患者面临高发病率和 死亡率的挑战。
并发症多
MHD患者常出现多种并发症,如 心血管疾病、营养不良、感染等,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治疗不充分
部分患者因血管通路问题、抗凝剂 使用不当等原因导致透析不充分, 进一步加重病情。
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PPT课件

弥散原理
对流原理
在吸附剂表面形成一层生物膜,通过 膜两侧的物质浓度差,使血液中的水 分及溶质向吸附剂表面移动,达到清 除溶质的目的。
利用吸附剂表面的微孔结构,通过弥 散作用清除血液中的中、大分子物质 。
血液灌流设备组成及功能
血液灌流器
由吸附剂和包裹材料组成,是血液灌流 的核心部件,负责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
专家共识的制定结合了国内外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和专家 经验,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指导意义。
通过推广和实施专家共识,可以促进血液灌流技术的合理 应用,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为终末期 肾脏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02 血液灌流基本原理及设备 介绍
血液灌流原理阐述
吸附原理
血液灌流通过具有广谱解毒效应的吸 附剂,清除体内有害的代谢产物或外 源性毒物,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和导管、控制血流速度和透析液流量 、定期更换吸附剂和消毒设备、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并及时处理并发症。
0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特点 与需求分析
患者群体特征描述
病情复杂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通常患有终末期肾病,伴随 多种并发症,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营养状况不佳
由于肾脏功能衰竭,患者常出现营养不良、贫血 等问题。
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 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汇报人:xxx 2023-12-23
目录
• 引言 • 血液灌流基本原理及设备介绍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特点与需求分析 • 血液灌流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应用实践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措施探讨 • 未来发展趋势及挑战应对
01 引言
维持性血液透析现状
早期识别和干预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避免病情恶化 。
血液灌流在药物中毒方面的应用ppt

▪ 脂溶性高、蛋白结合率高、分子量较大、分布容积小清除率高
▪
血液透析对小分子、水溶性、蛋白结合率低的毒物清除率高
血液净化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 蛋白结合率:代表毒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程度。
▪ 分布容积:代表毒物在机体内的分布情况, 毒物的分布容积越小,血液净化对毒物的 清除率就越高。
▪ 体内再分配:指毒物由组织液到血液的再 分配。
知情同意注意事项:
▪ 1.血液灌流可能存在的并发症:空气栓塞、微粒 栓塞、出血、灌流器凝血、低血压、溶血等。
▪ 2.血液灌流仅能降低毒物的浓度,不能纠正毒物 引发的病理生理损害,不能纠正电解质紊乱,不 能替代解毒药。
▪ 3.治疗方案,时间、次数、费用,费用昂贵,提 醒家属一定配合。
▪ 4.根据患者的年龄、服毒量及时间告知家属可能 的预后
▪ 内源性清除率:代表机体对毒物的清除程 度,即指毒物的分解代谢和排泄。
血液灌流的指征
▪ 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 尿毒症,特别是合并顽固性瘙痒、难治性高血压、
高β2微球蛋白血症。 ▪ 重症肝炎,特别是暴发性肝衰竭导致的肝性脑病、
高胆红素血症。 ▪ 脓毒症或系统性炎症综合症。 ▪ 银屑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 其它疾病,如海洛因成瘾、高脂血症、甲状腺危
度,有条件的情况下血液灌流前后检
血液灌流操作流程图
物品准备 预冲液准备
管路连接
预冲与排气 (含灌流器的 预冲、透析器 的预冲,建议 分开进行)
建立血管通
路,静推首 剂肝素
继续透析治疗 至透析结束。
2-2.5h后推荐采 用生理盐水回血
法进行回血
治疗开始
建立体外循环 (灌流器串 联在透析器 前面)
器械物品的准备
血液灌流护理ppt医学课件.ppt

(HA330-Ⅱ灌流器) 4.脓毒症或系统性炎症综合征。(HA330灌流器) 5.银屑病或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HA280灌流器)
6.其他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危象、肿瘤化疗等。 禁忌症 对灌流器及相关材料过敏者。严重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或其他凝血
❖ 2.吸附颗粒栓塞:治疗开始后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 血压下降等,应考虑是否存在吸附颗粒栓塞,一旦出现吸 附颗粒栓塞现象必须停止治疗,给予高压氧或吸氧,同时 对症处理。
❖ 3.出凝血功能紊乱 :活性炭进行灌流吸附治疗时很可能会 吸附较多的凝血因子,治疗中应注意观察与处理。
❖ 4.贫血:通常每次灌流治疗均会导致少量血液丢失。因此 长期进行血液灌流的患者,特别是尿毒症患者,会加重贫 血。
❖ 4.灌流开始后,开启加温器、肝素泵,使用维持量肝素。若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可慢慢调大血流量至180-250ml/min,持 续120-150分钟后结束。
9
血液灌流进行中
10
血液灌流监测----系统
❖ 1.灌流治疗时,要密切观察动脉压、静脉压的变化。动 脉压高常提示灌流器内血流阻力增加,多见于高凝现象, 应追加肝素剂量;静脉端出现低压报警,多见于灌流器 内凝血;静脉端出现高压报警时多见于除泡器内凝血、 滤网堵塞。
8
上机
❖ 1.根据医嘱上机前10-15分钟前静脉推注肝素钠普通肝素 一般首剂量 0.5~1.0mg/kg,追加剂量 10~ 20mg/h 。
❖ 2.把动脉管道连接到双腔静脉导管的动脉管(红色端管)或 动脉穿刺针,血流量调到100ml/min, 开动血泵,根据医嘱给 首剂肝素 排尽预冲液。
❖ 3.待血流接近静脉管道末端时,把静脉管道与双腔静脉导管 的静脉管(蓝色端管)或与静脉穿刺针连接。
血液灌流-图文

血液灌流
定义 血液灌流技术是将患者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循环 系统内,通过灌流器中吸附剂非特异性吸附毒物、药 物、代谢产物,达到清除这些物质的一种血液净化治 疗方法或手段。与其他血液净化方式结合可形成不同 的杂合式血液净化疗法。
吸附剂分类
吸附材料---活性炭与树脂的比较
吸附材料---活性炭与树脂的比较
抗凝-低分子肝素
灌流前仍需使用普通肝素预冲灌流器和管路。 灌流开始前按照80IU/KG体重给予首剂抗凝。 一般无需追加抗凝剂。
血管通路
药物中毒等短时性血液灌流者建立临时性血管通路。 长期维持性血液灌流者采用永久性血管通路。
血流量
开始血流量为50-100毫升/分钟,平稳后缓慢调整血流 量为150-200毫升/分钟。
血液流速与治疗效果显著相关,速度过快治疗时间相 对较长。
但速度过慢易于出现凝血。
血液灌流监测重点
观察生命体征:呼吸、心率、血压及神志。
机器运转
体外循环:血流量、各点压力监测、有无凝血。
并发症:发冷、发热、寒战(热源反应)、低血压(毒物药物、血容 量、过敏反应)、出血迹象、胸闷、气短等。
疗等
禁忌症
对灌流器及相关材料过敏者。
血液灌流规范化操作流程
物品准备 预冲液准备
建立血管通 路,静推首 剂肝素
建立体外循 环(灌流器 串联在透析 器前面)
操作重点
1、 设备 2、 灌流器及血路管预冲 3、 连接 4、 抗凝 5、 血流量 6、 治疗时间、频率
体外循环设备
血液灌流可以在普通的单泵、透析机、血滤机、人工 肝机、CRRT机上单独或联合使用。
立即停止灌流治疗,头低左侧卧位吸入高浓度氧气, 必要时静脉应用地塞米松,严重者进行高压氧治疗。
血液灌流-讲课-副本.ppt

做血透或血滤清除水分。
六、HP中的监护和注意事项
• 7、如患者血小板低于70×109/L,先输新鲜血 或用新鲜血作预充液,有条件者输浓缩血小板。
• 8、在灌治疗0.5至 1小时左右时,如出现寒战, 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提示吸附剂生 物相容性差,可静脉输注地塞米松或苯海拉明, 给予吸氧,一般不需中断灌流。
• (六)、灌流开 始后,开动肝素
泵,使用维持量 肝素 。
灌流
七、抗凝:一般采用全身肝素化方法,首 次肝素剂量为1mg|kg,以后每30分钟追 加肝素8-10mg。灌流结束前半小时停用 肝素。因个体差异,故肝素剂量应视患 者个体情况而定,一般体外凝血时间应 保持在20-30分钟。根据治疗需要可选 用局部肝素化或低分子肝素抗凝。
物流体力学的要求。 • 吸附容量大、吸附速率快、机械强度高、血液
相容性好,对人体无害。 • 既可进行全血吸附,也可在血透机、人工肝机
等进行血浆吸附,易于操作和掌握。
树脂吸附(血液灌流)的适应症
• 各种药物、毒物中毒 • 重症肝炎伴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 • 顽固性皮肤瘙痒及长期透析相关并发症 • 高脂血症 • 流行性出血热 • 高胆红素血症 • 精神分裂症 • 戒毒治疗 • 急性胰腺炎及危重症
血液灌流的禁忌症
• 无决对禁忌症 • 严重血小板减少、血细胞减少或其它凝
血功能障碍着禁用
使用方法
1、灌流前的准备 2、灌流 3、灌流后处理
(一)物品准备
1、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型血液灌流器。 2、动力装置(单泵、灌流机、透析机、人工肝
机等) 3、血液循环管路准备:连接管路(透析管路), 双腔静脉导管针1套(或16号穿刺针两根) 4、其它:30ml、50ml 、注射器各一副、普 通肝素2支(或低分子肝素) 管路、生理盐水 3000ml手套一副、皮肤消毒液等。
血液灌流技术及护理ppt模板

血液灌流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和 问题
血液灌流技术的原理 血液灌流技术通过将药物直接注入到患者的血液中,以减少对正常组织和 器官的损伤。 血液灌流技术的应用 血液灌流技术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肿瘤治疗、糖尿病等领域,有效提 高了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血液灌流技术面临的主要挑战 血液灌流技术在临床应用中面临药物浓度不稳定、患者耐受性差、设备成 本高等问题。 血液灌流技术的问题 血液灌流技术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过敏反应、肾功能损和方向
当前血液灌流技术的研究热点包括药物筛 选、药物浓度优化、患者耐受性评估等方 面,未来研究方向可能包括基因编辑技术 在血液灌流中的应用、新型生物材料在血 液灌流中的开发等。
血液灌流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预测
血液灌流技术的原理
血液灌流技术 药物输送
生物利用度 疗效提高
血液灌流技术的应用
血液灌流技术的原
理与应用
The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blood perfusion technology
汇报人:XXX
20XX.XX.XX
Logo/Company
目 录
01 血液灌流技术的基本原理 02 血液灌流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 03 血液灌流技术的发展历程 04 血液灌流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05 血液灌流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趋势 06 血液灌流技术的伦理和社会影响
02
血液灌流技术的主要应 用领域
血液灌流在肾透析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技术的原理 血液灌流技术通过将血液从体内引出,经过特殊装置进行过滤和净化,再将净化后的血液注入体内,以达到治疗目的。 血液灌流技术的应用 血液灌流技术广泛应用于肾透析、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其疗效显著,副作用小。 血液灌流在肾透析中的应用 血液灌流技术在肾透析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提高肾功能。 血液灌流技术的优缺点 血液灌流技术的优点在于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缺点在于设备昂贵,操作复杂。
血液灌流相关知识.ppt

五、HP之副反应
(一)低血压:中毒过深、血容量不足、生物
相容性不良、过敏等,大多出现于半小时内;
(二)发冷、发抖及发热:生物相容性不良/致
热原反应;
(三)对血小板、白血球及凝血因子影响
1.血小板及白血球有不同程度下降。 2.出血或凝血:凝血因子被吸附、破坏而消耗。
(四)碳粒脱落 冲洗/包裹不良 (五)空气栓塞 技术事故 (六)其它 低血钙、低血糖、吸附氨基酸、
4.HP治疗药物中毒之评价
(1)对脂溶性、有机磷、某些安眠药HP效果明显 优于HD;
(2)HP仅能清除药物和毒物,不能清除药物已产 生之效应; 有机磷—阿托品、胆碱脂酶复活剂
(3)对毒物引起的呼吸、心血管抑制、酸碱平衡等 作相应治疗;
HP治疗药物中毒之非适应症
1.毒物作用迅速/代谢清除率>HP清除率 2.HP效果<HD效果 3.药物产生酸中毒且能被HD清除 4.药物分布容积极大,或不可逆 5.药物无严重毒灌流器调正方位使A端在上, V端向下;
2.用NS250ml/空气回血; 3.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用量为肝素总量之
2/3~1/2;
(五)总灌流时间
1.HP一般2~3小时结束,>3小时后需更换HP器; 2.HP结束后如有药物反跳可在数小时/1天后再
次HP; 3.总疗程以中毒/疾病情况而不同;
将特异性免疫活性物质加入吸附剂中, 以吸附血液中特异致病因子 吸附柱:由常用吸附剂做成 配体:是固定在吸附柱上的免疫吸附物 由HE演化而来
(三)免疫吸附原理
免疫吸附原理:免疫吸附
• 抗原-抗体结合 • 补体/Fc-免疫复合物结合 • 静电结合 • 疏水结合
免疫吸附剂类型:
抗原固定型 抗体固定型 补体固定型 蛋白A固定型 静电结合型 疏水结合型
血液灌流临床应用ppt课件

血透
血滤
灌流
双重置换
吸附疗法
各种血液净化技术清除的物质范围
血液灌流(HP) : 较血液透析能更有效地清除脂溶性有害物质 适用于中、大分子毒物、环状小分子或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物质,特别是对疏水亲脂基团有很高的吸附能力
血液灌流的支持设备:
血液灌流是血液净化方法中技术难度较小的一种净化方法。 血液灌流可以在普通的单泵、透析机、血滤机、人工肝机、CRRT机上单独或联合使用
SIRS
微循环障碍
凝血机制紊乱
细胞凋亡
组织细胞损伤
重要物质
临床试验表明:血液灌流 对内毒素及炎性介质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吸附前
吸附后
LPS(ng/L)
60.35±8.58
32.75±10.14**
TNF-α(ng/L)
1491.41±1062.0
1038.85±915.68*
IL-1β(ng/L)
2614.94±1417.6
最佳时机:一般药物或毒物中毒在6~8小时内。 中毒后到采用血液净化的时间长短会影响治疗效果,原则是只要有血液净化的指征就应尽早进行,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但有时中毒时间并不一定对血液净化的效果起决定作用。临床也有毒鼠强中毒一周后就诊的患者,频繁抽搐,经3 次血液灌流治疗后康复的报道
每次灌流前后血中药物浓度的变化
中华内科杂志,2004,43(8):611-613.
血液灌流ppt课件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血液灌流治疗
总结词
血液灌流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具有 一定的辅助作用,能够清除自身抗体和 免疫复合物,缓解症状,降低复发率。
VS
详细描述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 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的疾病。血 液灌流通过吸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 身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减轻自身免疫反应 ,缓解症状。研究表明,血液灌流联合药 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能够降低复发率,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肝衰竭的血液灌流治疗
总结词
血液灌流在肝衰竭治疗中具有辅助作用,能够清除体内多余的氨和内毒素,改善 肝功能,提高生存率。
详细描述
肝衰竭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导致肝脏功能发生障碍。血液灌流通 过吸附作用,能够清除体内多余的氨和内毒素,减轻肝脏负担,改善肝功能。研 究表明,血液灌流联合药物治疗肝衰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血液灌流的操作流程
连接灌流器
将灌流器与血管通路连接,确 保密封良好,防止空气进入。
开始灌流
启动血泵,将血液引入灌流器 ,进行吸附、过滤等处理。
建立血管通路
通过穿刺或手术建立血管通路 ,确保血液能够顺利进入灌流 器。
预冲灌流器
使用预冲液冲洗灌流器,排出 气体,确保灌流器内部充满液 体。
结束灌流
灌流结束后,将血液回输至患 者体内。
04
血液灌流的疗效与安 全性
血液灌流的疗效评估
血液灌流能够清除体内的毒素、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从而减轻肾脏负担,改善 肾功能。
血液灌流能够吸附和清除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等活性物质,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 控制病情。
血液灌流能够清除血液中的内源性阿片类物质,改善疼痛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
血液灌流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血液灌流简介 • 血液灌流原理 • 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 • 血液灌流的并发症及处理 • 血液灌流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血液灌流简介
CHAPTER
定义与作用
定义
血液灌流是一种将患者的血液引入装有固态吸附剂的灌流器中,通过吸附作用 清除血液中的内源性或外源性毒素、药物、重金属等物质的血液净化技术。
急性中毒是血液灌流的重要应用领域之 一。通过灌流器中的吸附剂,可以快速 清除体内毒素,减轻中毒症状,为后续
治疗争取时间。
针对不同毒物,选择合适的灌流器,如 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救治中具有疗效显 活性炭灌流器适用于脂溶性毒物、大分 著、起效快等优点,尤其对于某些难以 子毒物等的吸附,而树脂灌流器则适用 通过常规手段清除的毒素,如药物、生
需要注意的是,血液灌流在治疗脓毒症时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时机和方案, 避免延误治疗。
其他临床应用
除了上述应用领域外,血液灌流还可用于治疗其他一些临床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 病、中毒性肾病、严重烧伤等。
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血液灌流通过清除体内异常物质、调节免疫功能、减轻炎症 反应等作用机制,有助于缓解病情、改善预后。
提高患者生存率。
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肝功能、血氨水平等指标,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脓毒症的治疗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血液灌流可以通过吸 附炎症介质、清除内毒素等作用,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在脓毒症的治疗中,血液灌流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与抗生素、免疫调节药物等联合应用, 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对于某些难以控制的感染,如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等,血液灌流也有 一定疗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灌流的临床应用湖州市中心医院EICU 许岚血液净化概述⏹自1960年Scribner等建立了动静脉瘘得以用血液净化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
⏹我国正式启用始于1973年。
⏹近几年来,血液净化技术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净化技术方面已由最初的单纯血液透析扩展到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血浆置换、免疫吸附等多种技术。
⏹血管通路方面由单纯的动静脉内瘘进展到移植血管内瘘、留置永久性中心静脉插管、肱动脉表浅化,经皮中心静脉置管等。
⏹适应症也从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扩展到急性肺水肿、多脏器衰竭、药物和毒物中毒、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神经系统疾病、高胆固醇血症等疾病的治疗。
血液净化原理⏹溶质清除:⏹1.Diffusion(弥散)⏹2.Convection(对流)⏹水的清除⏹1.Infiltrate(渗透)⏹2.Hyperfiltration(超滤)腹膜具有透析膜性质,面积大,血管丰富。
血液灌流原理⏹借助于体外循环使血液通过有吸附作用的装置来清除血液中外源性或内源性毒物。
⏹活性炭⏹合成树脂⏹吸附剂必须具备的条件:⏹应具有较快的吸附速度和较高的吸附容量⏹生物相容性好⏹有良好的机械效能,无颗粒脱落⏹对人体无毒,无过敏反应⏹不破坏血液正常成分和电解质平衡血液滤过原理血液通过一个高渗透性膜制成的滤过器,并有负压泵造成一定的跨膜压,以对流的方式滤过血液中的水分和溶质,同时补充与血液电解质浓度相同的置换液。
血浆置换原理将患者的血液引入血浆单采机或血浆分离机,使血细胞与血浆分离,弃去分离的全部血浆,按比例补充一定量的正常血浆、白蛋白或代血浆、电解质等平衡液,以清除血浆中的有害物质。
血液灌流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是一种新的血液净化系统,该系统采用动脉血液体外分流的技术,将病人动脉血流经管道引向灌流器,血液经过灌流器时受到吸附剂或其它生物材料的作用而得到净化或生化处理,灌流后的血液再经过管道返回静脉。
这一过程有点类似于血液透析,所不同的是在“净化”的机制方面,血液透析借超滤及透析作用而除去小分子代谢废物及水分,而血液灌流依赖于吸附剂、酶、活细胞等对血液成分进行吸附粘除或加工处理。
常用活性炭及树脂吸附。
血液灌流的适应症⏹1、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
⏹2、尿毒症,尤其是顽固性瘙痒、难治性高血压。
⏹3、重症肝炎,特别是爆发性肝衰竭导致的肝性脑病、高胆红素血症。
⏹4、脓毒症或系统性炎症综合征。
⏹5、银屑病或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
⏹6、其它疾病,如精神分裂症、甲状腺危象、肿瘤化疗等。
一.急性药物和毒物中毒:HP能吸附的药物和毒物有:⏹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苯巴比妥、异戊巴比妥、甲基巴比妥、硫喷妥钠、速可眠。
非巴比妥类:安定、眠尔通、安眠酮、异眠能、利眠宁、硝基安定、水合氯醛、苯海拉明等。
⏹抗精神失常药:奋乃静、氯丙嗪、泰尔登。
⏹解热镇痛药:阿斯匹林、扑热息痛、水杨酸类⏹心血管药:洋地黄类、奎尼丁、普鲁卡因酰胺⏹除草剂、杀虫剂、灭鼠药:如氯丹、敌草快、百草枯、有机磷类、有机氯类、氟乙酰胺。
⏹抗生素:氨基糖甙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异烟肼、万古霉素等。
⏹抗癌药: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尿嘧啶。
⏹内源性毒素:氨、尿酸、胆红素、乳酸、内毒素等。
⏹金属:砷、铜、铅、汞、钙、铁。
⏹卤化物:氟、氯、溴、碘的化合物。
⏹植物毒素:毒蕈毒素。
⏹动物毒素:蛇毒。
⏹已知灌流器能吸附的前提下,具备以下指征之一,应立即行HP:⏹ 1.严重临床症状,如低血压、低体温、心衰、呼吸衰竭者;深度或中度昏迷;药物或毒物的浓度已达致死量者,或虽未达到,但估计毒物会被继续吸收者;该毒物后期才出现生命危险者;⏹ 2.患者原有肝病或肾病,估计有解毒功能障碍者;⏹ 3.出现急性肾衰者,此时宜并用血液透析治疗;⏹ 4.摄取未知成分和数量的药物和毒物,出现深度昏迷者。
⏹ 5..此外脂溶性高的毒物或药物进入人体后主要分布于脂肪组织,易引起二次中毒,应密切观察病情,必要时可连续灌流治疗. 2-3 次。
对相当大部分毒物和药物来说,HP的清除效果最好,尤其是以镇静、安眠药类,如巴比妥类,其他安定、利眠宁等带有三环或杂环结构的药物,对中性树脂和活性炭表面有很高的亲和力,在血液灌流中常可达到很高的清除率,对这类药物中毒引起的昏迷应首选HP 治疗。
某些物质HP与HD效果比较(血浆清除率)药物血液透析碳灌树脂灌流苯巴比妥0.27 0.5 0.8-0.9 异戊巴比妥0.26 0.3 0.9 百草枯0.5 0.6 0.9 地高辛0.15 0.3-0.6 0.8 导眠能0.16 0.6-0.7 0.8 安眠酮0.13 0.4-1.0 0.5-1.0对分子量较大,脂溶性较高,在体内易与蛋白结合药物和毒物的清除,亦以HP 疗效为佳。
各种血液净化疗法对地高辛的清除率:治疗方法时间(h)清除率(ml/min)血液透析 6 <1.0血液滤过 4 4.6血液灌流 3 12人类肾脏 1 1.1血浆置换 1.33 26.9⏹微囊活性炭和中性树脂对有机磷、有机氯等农药中毒有较好的吸附作用。
⏹张公伟等对49例有机磷中毒患者采用HP 治疗,并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结果HP组昏迷时间明显缩短,阿托品用量减少,病死率降低。
✓对明确有大剂量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患者估计内科疗法单独抢救尚嫌不足,则应早期充分多次的进行血液灌流。
⏹百草枯为毒性最大的除草剂,中毒后无特效解毒剂,中毒病死率极高。
⏹姚东云等报道抢救63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液净化治疗组(HP联合HD)治愈率67.5%,而内科保守治疗组30.43%,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故在洗胃、口服漂白土及导泻剂的基础上尽早应用血液净化技术是抢救百草枯中毒的有效疗法。
⏹但对重危病例,特别是已发生急性肺水肿、呼吸抑制和休克者疗效欠佳,应在内科对症支持治疗、应用解毒剂基础上采用HP或联合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或联合HD治疗以稳定内环境清除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
⏹赵景波等应用HP加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毒鼠强中毒患者16例,大部分患者停止抽搐,意识转清,提示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对毒鼠强中毒是安全、有效的。
联合应用⏹临床上许多学者使用血液净化项目联合治疗急性药物和毒物中毒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汤伟光等采用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中毒患者30 例,治愈率达96.7%。
⏹骆一舟等采用血液灌流与血浆置换联合治疗药物中毒13 例也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李宁等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联合血液灌流治疗重症急性中毒3例均治愈,且无明显副作用。
⏹如某些中毒导致急性肾衰或在原有的肾功能衰竭基础上又发生急性药物中毒便可考虑联合使用。
⏹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用的另一优点是流经灌流器的血液经过透析器后,与已加温的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单用灌流器后无加温装置而出现的灌流器内凝血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的联合治疗,虽然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但无疑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和护理操作的难度系数,如在用物准备方面要同时备齐两种治疗所需的器械及药品,用物较多,操作复杂繁琐,加之患者病情危重。
在整个抢救过程中,护士应做到心中有数,操作熟练,有章可循,忙而不乱。
血液灌流对尿毒症毒素的清除⏹尿毒症毒素除尿素氮及肌酐外,还有中大分子物质、与蛋白结合的小分子物质、短链氨基酸及细胞因子等。
⏹对尿毒症毒素的清除率;HD+HP>lif'>生物人工肾>血液透析滤过>血液滤过>HD,作为组合型人工肾(HD+HP)已经成为清除尿毒症毒素的首选治疗方式。
血液灌流联合其他血液净化技术救治重型肝炎⏹重型肝炎、肝功能衰竭,可造成大量代谢毒素在体内蓄积继而引起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研究表明,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血液透析滤过联合HP、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灌流等方法被国内外众多学者采用,可取长补短,分别清除大、中、小分子毒性物质.清除水溶性物质、脂溶性物质等。
海洛因成瘾⏹随着海洛因成瘾者人数日益增多,戒毒已成为当今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至今国内外尚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方案。
有学者采用活性炭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治疗海洛因成瘾,可使戒断症状消失,患者脱瘾,又能协助脏器功能恢复。
⏹刘智等使用树脂吸附剂血液灌流治疗海洛因成瘾,可显著降低体内海洛因浓度,不产生严重的戒断症状,不造成新的药物依赖,具有痛苦小、后遗症少的优点,是一种简便、安全、可靠的戒毒方法。
降脂的新疗法⏹血脂净化治疗如血浆置换是目前应用于临床新的降脂疗法,但因操作繁琐,价格昂贵等原因不能在临床广泛应用。
⏹高脂血症患者进行HP脂质清除,结果发现患者治疗后血甘油三酯、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均教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血甘油三酯下降的幅度尤为明显,提示HP可有效的进行脂质清除,且副作用小,费用低廉,患者易于接受,利于临床推广使用。
⏹血脂代谢异常是引起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因素,而HD对其脂代谢紊乱的基本特征无根本的改变作用。
曾瑜等对60例HD患者的血脂进行观察,证实HP确实可以改善维持性HD患者脂代谢的异常,对减少其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防治并发症一. 术中低血压⏹最常见的并发症。
⏹主要与药物中毒本身所致的循环变化和血液灌流时进行的体外循环所致的循环变化有关。
⏹对于血压相对偏低或呈休克状态患者需积极补液、抗休克,保持血压稳定,防止血液灌流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并积极争取尽快进行血液灌流。
⏹血液灌流开始10min内血泵驱动的血流量宜从小逐渐增大,以免加剧血压下降。
⏹术中监测血压、脉搏( P) ,有先兆症状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减慢灌流速度(100mL/ min以内) ,输入代血浆、10 %葡萄糖液体等。
⏹必要时给予多巴胺等升压药物,对重度中毒患者不要轻易停止血液灌流,以免丧失抢救时机,但对由心功能不良、重度休克引起的低血压经相应处理未好转者,应及时停止血液灌流,改用其他方法治疗。
二. 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障碍⏹血液灌流前应详细询问病情,检查出凝血时间。
⏹对有出血倾向者行体外肝素化,并于静脉端使用等量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一般血液灌流期间肝素用法为0. 02 % 肝素溶液冲洗并灌满炭肾和血液管路。
于血液灌流前静脉推注,以后5~8u/h /kg 以保持体外循环血路通畅。
⏹血液灌流过程中如发现患者呕血、出现血尿时,应立即调整肝素用量,做好相应抢救措施。
三. 电解质紊乱由于中毒本身原因或者抢救过程中处理措施可发生电解质紊乱,其中低钾、钠较为常见,主要通过液体补充来防治。
四. 血栓形成⏹血液灌流期间严密监测,注意肝素化和灌流速度常可避免。
⏹如若发生需及时更换管道,并注意防止血栓在体内栓塞引起的并发症。
五. 空气栓塞注意事先准备好血液灌流机,预充液后充分排气,在血液灌流中随时监测维护管理机器,防止松脱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