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衔接(文言文)

合集下载

【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专题02 拓展讲义:《世说新语》拓展练习(答案及解析)

【小升初语文无忧衔接】专题02  拓展讲义:《世说新语》拓展练习(答案及解析)

专题02 小升初无忧衔接之《世说新语》拓展练习【知识梳理】《世说新语》《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称其为“一部名士教科书”。

《咏雪》这一则被编入书中“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这一则被编入书中“方正”一门,“方正”,即正直不阿,为人正派,是一种好品格。

文体知识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

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二是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三是善于运用典型的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四是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

这些艺术特点对后世小说产生了很大影响。

【例题精练】一、文言文对比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俄而雪骤.骤:________(2)未若柳絮因.风起因:________(3)尝.月下戏尝:________(4)人语.之语:________2.请用“/”为【乙】文中划线部分断句。

(断两处)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4.请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分别简析谢道韫和徐孺子回答的“妙”处。

【答案】1.急乘、趁曾经对……说,告诉2.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3.(1)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

课外文言文--中小学衔接

课外文言文--中小学衔接

文言小短文阅读一、文征明习字【原文】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

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选自《书林纪事》【阅读训练】1.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词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或.答人简札()()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二、铁杵磨针【原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注:[媪](ǎo)年老的妇人。

[杵](chǔ)棒槌。

[卒业]完成学业【阅读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去:去()方()欲()还()2.解释下列句子中"之"字各指代什么1)问之.,曰:"欲作针。

"( )2)学而时习之.( )3.翻译句子: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答:4.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并且说说本文给你的启示。

答:三、日攘一鸡【原文】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

” 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注解】①攘:这里是偷窃的意思【阅读训练】1.解释加点字:是.非君子之道.()()以待来年然后已.()2.翻译下面句子(4分)(1)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译文:(2)是非君子之道译文:(3)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译文:四、薛谭学讴【原文】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注解】①讴:这里是歌唱。

②饯行于郊衢:饯,设宴送行。

郊衢,郊外的大道边。

③抚节悲歌:抚节,打着节拍。

④薛谭乃谢求反:谢,道歉。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未穷.青之技()②秦青弗止.()③响遏.行云()2.翻译: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

系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系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系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 文言文的系是什么意思系(繋)jì动词义:1、拴;系结。

忽风云腾涌,急系缆。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系之苇召。

——《荀子·劝学》2、约束;羁绊。

愚士系俗兮,窘若囚拘。

——汉·贾谊《鹏鸟赋》3、拘囚。

累及好人,无故系狱。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4、留意;挂念。

如系人情思。

5、牵涉;关连。

穷通各问命,不系才不才。

——唐·白居易《谕友》名词义:1、世系;系统。

桑道茂者,寒人,失其系望。

——《新唐书》2、姓。

楚有系益。

系(系)xì动词义:1、束缚;捆绑。

系,系也。

——《说文》系,连也。

——《广雅》系,系也,相联系也。

——《释名·释衣服》系曰。

——《文选·张衡·思玄赋》。

旧注:“系,系也,言系一赋之前意也。

”系隆我汉。

——《后汉书·光武纪下》。

注:“犹系也。

”系,系束也。

——《说文》系妻孥。

——《国语·越语上》注:“系,系也。

”系马舌。

——《国语·吴语》。

又注:“系,缚也。

缚马舌恐有声也。

”系累其子弟。

——《孟子·梁惠王下》。

注:“系累,犹缚结也。

”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贾谊《过秦论》系燕王父子。

——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2、继续;接续。

泛海而至,风波艰阻,沈溺相系。

——《后汉书·郑弘传》邓、唐、蔡、陈,驰捷系踵。

——宋· 洪迈《容斋四笔·会合联句》3、维系;关联。

某命系于将军,惟将军怜之。

——《三国演义》4、是。

2. 系在古文中的意思1、悬挂、绑缚。

《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向牛头充炭直。

”《过秦论》:“百越之君,俯首~颈,委下命吏。

”2、拘囚;关押。

《谭嗣同》:“君既~狱……以八月十三日斩于市。

”3、继;连接。

班固《东都赋》:“~唐统,接汉绪。

”4、绳索、带子。

2023年初高中衔接古文考点示例与训练(1)

2023年初高中衔接古文考点示例与训练(1)

2023年初高中衔接古文考点示例与训练考点:1.《孙权劝学》与《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解释加点词2.范仲淹《岳阳楼记》与《宋史·范仲淹传》——解释加点词语3.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与秦观《龙井题名记》——虚词的意义和用法4.西晋张华《博物志》——解释加点词【考点研究】一、常见考点1.解释加点词2.断句3.翻译4.成语填空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6.概括故事情节7.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主旨的把握【考点示例】一、《孙权劝学》与《三国志·吴志·吕蒙传》——解释加点词【考点解读】1.解释加点词2.断句3.翻译4.成语填空二、范仲淹《岳阳楼记》与《宋史·范仲淹传》——解释加点词语【考点解读】2.解释加点词语3.翻译4.概括故事情节5.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主旨的把握【考题对接】一、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与秦观《龙井题名记》——虚词的意义和用法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月色入户.()(2)但.少闲人()(3)以书.邀余()(4)谒.辨才于朝音堂()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濯足于.惠因涧尝射于.家圃B.得支径上.风篁岭横柯上.蔽C.殆非人间之.境马之.千里者D.明日乃.还乃.不知有汉3.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4.甲、乙两文都写了月夜之景,但写景观察的角度不同..分析。

....,请作具体一、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与秦观《龙井题名记》【答案】1.(1)门;(2)只/只是;(3)信/书信;(4)拜见/拜访。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月色入户:月光从门里射进来。

户,古今异义词,门。

(2)但少闲人:只是缺少两个闲人。

但,古今异义词,只,只是。

(3)以书邀余:用书信的方式邀请我。

书,书信。

(4)谒辨才于朝音堂:在朝音堂拜见辨才大师。

谒,拜访。

2.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A.介词,在/介词,在;B.动词,爬上/名词作状语,在上面;C.结构助词,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D.副词,便/副词,竟然;故选A。

文言文断句对点训练(教考衔接对点练)-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

 文言文断句对点训练(教考衔接对点练)-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4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练】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文言文断句专项对点练(一)第一组教考衔接对点练1.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选自《师说》)答案: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解析:上面文段中,“夫”是发语词,“庸……乎”“是故……”均是固定句式,“师之所存也”是判断句,再结合其他标志可完全断开。

2.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选自《鸿门宴》)答案: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成五采../此...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天子气也。

解析:句中“关”“财物”“妇女”“此”“吾”“气”“龙虎”“五采”“此”等或是名词,或是代词,位于句首或句尾,作一个句子的主语或宾语,其前或后应断开。

3.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选自《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4.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选自《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5.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选自《登泰山记》)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6.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选自《齐桓晋文之事》)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7.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选自《庖丁解牛》)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8.请用“/”给文言语句断句。

部编版五年级(五升六)文言文阅读衔接试题(二)(有答案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五升六)文言文阅读衔接试题(二)(有答案解析)

部编版五年级(五升六)文言文阅读衔接试题(二)(有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衡能说《诗》,时人为之语曰:“无说《诗》,匡鼎来。

匡说《诗》,解人颐。

”鼎,衡小名也。

邑人畏服之如是,闻者皆解颐欢笑。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邻舍有烛而不逮..不逮:不给他B.衡乃与其佣作..佣作:雇佣劳作C.而不求偿.偿:报偿D.邑人..畏服之如是邑人:同乡2.文中一个家喻户晓的典故是:3.本文记述了有关匡衡的几个故事?读后你有什么感受?【参考答案及解析】1.A2.凿壁偷光3.三个故事:凿壁偷光、佣作求书、说《诗》感受:(略)【参考译文】匡衡字稚圭bai,勤奋好学,但家中du没有蜡烛(照明)。

邻居家有蜡烛,光线却zhi照不到他家,匡衡dao就(在墙上打洞)凿穿墙壁引来邻居家的烛光,把书映照着光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叫文不识,家中有很多书。

(于是)匡衡就到他家去做他的佣人却不求得到报酬。

文不识对匡衡的举动感到奇怪,问他,他说:“我希望能够读遍主人家的书。

”文不识感到惊叹,就把书借给他。

最终(匡衡)成为了大学问家。

匡衡能够讲解《诗经》,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没有人会讲解《诗经》,请匡鼎来。

匡鼎来讲授《诗经》,能解除人们的疑问。

”“鼎”是匡衡的小名。

当时的人们竟如此敬佩他,听他讲解《诗经》的人都开颜欢笑。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 下列语句,诵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A. 妇亦 / 起大呼B. 又夹百千 / 求救声C. 虽人 / 有百手,手 / 有百指D. 不能 / 名其一处也2. 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A. 虽.人有百手虽:虽然B. 不能指其..一端指:手指C. 不能名.其一处名:说出D. 几欲先走.走:走开3. 对划线语句,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从正面描绘了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

初中高文言文衔接特殊句式ppt课件

初中高文言文衔接特殊句式ppt课件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 词之后。
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 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 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介宾结构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 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多 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省略句比较
初中阶段省略句多出现在对话 和简单叙述中,高中阶段则更 多出现在复杂句式和文学作品 中。
初中省略句多涉及主语、谓语 等成分的省略,高中则涉及更 多宾语、定语等成分的省略。
初中省略句较为简单明了,高 中则更注重语境和语义的连贯 性。
05
特殊句式在文言文中的作用
增强表达效果
01
02
03
倒装句
引入多媒体教学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文言文教学将更多地引入多媒体教学资源, 如音频、视频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
未来的文言文教学将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通过布置阅读 、写作等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实践过程。
加强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未来的文言文教学将更加注重跨文化交流意识的 培养,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表达和交流方式。
通过颠倒句子成分的正常 顺序,强调或突出某个词 语或信息,使表达更加生 动有力。
省略句
省略句子中某些成分,使 语言更加简洁凝练,同时 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
被动句
通过改变句子主语和谓语 的关系,强调动作变化的 结果或状态,增强表达的 客观性和准确性。
体现作者情感态度
感叹句
通过强烈的语气和感叹词 ,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 文本内涵。

【寒假自学课】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衔接09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寒假自学课】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衔接09文言文(试题含答案)

【寒假自学课】知识点衔接09 文言文五年级语文(含答案)一、古人谈读书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òng yǒng)读,(决绝)不能记,记亦不能——(宋)朱熹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

2.填空。

读书有三到:谓,,。

3.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

B.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点明心到的重要性。

4.翻译下列句子。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5.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二、古人谈读书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盖()士人()下流()窥()2.下列选项中,与“河伯之观海”的“之”用法一致的是()。

A.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翻译句子。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

4.结合选文,请你谈一谈为何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三、自相矛盾楚人有鬻(音y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①楚人:楚国人。

②鬻(yù):出售。

④吾:我。

⑤坚:坚硬。

⑥或:有人。

⑦以:用。

⑧弗:不。

1.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誉之曰(称赞)B.于物无不陷也(穿透)C.吾矛之利(好处)D.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句首发语词)2.“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3.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该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4.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四、杨氏之子梁国杨氏.(sì shì)子九岁,甚.(shèn shèng)聪惠。

08 教考衔接教材文言文重要实词40练(21-40)(解析版)

08 教考衔接教材文言文重要实词40练(21-40)(解析版)

【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练】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教考衔接教材文言文重要实词40练(21-40)21.延[课本回扣](1)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过秦论》)(2)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赤壁之战》)(3)秦人开关延敌(《过秦论》)(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5)延伫乎吾将反(《离骚》)[高考链接](1)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学(《詹鼎传》)延:(2)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游龙鸣山记》)延:延(3)邓前镇江西,数延见,奇其才,荐之(《明史熊鼎传》)延:(4)延余两人坐(《游东山记》)延:21 答案:[课本回扣](1)动词,延长,延续 (2)动词,蔓延,扩展 (3)动词,引进,迎击 (4)动词,邀请(5)副词,久久[高考链接】(1)延请,邀请(2)延请,邀请(3)延请,邀请(4)邀请22.会[课本回扣](1)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2)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3)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4)与秦王会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5)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五柳先生传》)(6)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7)乃中《经首》之会(ㄍ庖丁解牛》)[高考链接](1)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龙洞山记》)会:(2)会暮,约诘朝合战(《宋史康保商传》)会:(3)明曰,会天疾风,左右止文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会:(4)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使人往来,责成郡县(《北史魏德深传》)会:22 答案:[课本回扣](1)副词,必定,当然 (2)动词,相会,见面(3)动词,聚会 (4)动词,会盟(5)动词,领会(6)副词,正好,恰巧(7)名词,节奏[高考链接】(1)造逢(2)适逢(3)适逢(4)适逢23.及[课本回扣](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兰亭集序》)(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过秦论》)(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5)及献燕之督六之地图(《荆轲刺秦王》)(6)方急时,不及召下兵(《荆轲刺秦王》)(7)其贤不及孔子(《师说》)(8)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离骚》)(9)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颇蔺相如列传》)(10)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马嵬(其二)》](11)蚕丛及鱼凫(《蜀道难》)(12)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速》)[高考链接](1)及即尊位,得吴降人(《三国志注》)及:(2)及再遇阵没,诏以保商代父职(《宋史康保裔传》)及:(3)一日一夜与房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干数(《三国志曹彰传》)及:(4)端入谒,自谢无功,不及危困状(《新唐书列传忠义》)及:23 答案:[课本回扣](1)动词,达到 (2)动词,等到 (3)动词,到了(4)连词,和 (5)连词,并 (6)副词,来得及 (7)动词,比得上(8)副词,趁着 (9)连词,和,以及 (10)动词,比得上 (11)连词,和(12)动词,比得上[高考链接】(1)等到(2)等到(3)遇到(4)言及24益[课本回扣](1)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苏武传》)(2)武益前,单于使使晓武(《苏武传》)(3)滩水暴益(《察今》)(4)人或益之,人或损之(《察今》)(5)满招损,谦得益(《尚书》)(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7)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高考链接](1)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已(《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益:(2)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伯父墓表》)益:(3)一旦复柄用,益厚报清(《宋清传》)益:(4)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史记叔孙通传》)益:-24 答案:[课本回扣](1)副词,越发,更加(2)副词,逐渐,渐渐(3)动词,通“溢”,水涨 (4)动词增加:(5)名词,好处(6)名词,利益,好处(7)副词,更加,愈加[高考链接】(1)动词,充实(2)动词,扩充,增强(3)副词,更加(4)副词,渐渐25.致[课本回扣】(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3)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孔雀东南飞》)(4)家贫,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5)听妇前致词(《石壕吏》)(6)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7)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高考链接](1)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李文公集》)致:(2)(2)会昌初致仕,卒(《白居易传》)致仕:(3)使出就太医养疾,月致羊酒(《后汉书》)致:(4)公命柏速巡国,致能歌者(《晏子春秋》)致:[课本回扣](1)名词,情致 (2)动词,到达 (3)动词,招致,招来(4)动词,得到 (5)动词,表达,表述(6)副词,极,尽(7)动词,招请,招集[高考链接】(1)-起(2)退休或辞职回家(3送给(4)使……到来26.卒[课本回扣](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2)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3)庶刘饶幸,保卒余年(《陈情表》)(4)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5)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6)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游褒禅山记》)(7)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泰论》)(8)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张衡传》) (9)卒惶急不知所为(《荆轲刺秦王》)(10)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孔雀东南飞》) [高考链接](1)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

七年级语文暑假文言文衔接预习----《论语十二章》

七年级语文暑假文言文衔接预习----《论语十二章》

(1)学习态度: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为乐,培养兴
趣) 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好学) 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既要从正面学习其经验,又要从反面吸取其教训) 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珍惜时间)
O92
(2)学习方法: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②传不习乎? ③温故而知新,可以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知: 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O9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3.乐: 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六)虚词归纳 而: ①学而时习之(表顺承) ②人不知而不愠(表转O折92) ③为人谋而不忠乎(表转折) ④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表转折) ⑤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表顺承)
⑥温故而知新(表顺承) ⑦学而不思则罔(表转折) ⑧思而不学则殆(表转折) ⑨不义而富且贵(表顺承) ⑩切问而近思(表顺承)
四、特殊句式 省略句, (1)可以为师矣。 “O以92”后面省略代词“之” (2)其不善者而改之。 句首省略动词“择” 判断句 (1)贤哉,回也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为师矣。(强调复习) 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3)品德修养: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宽 以待人) 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实守信) ③吾十有 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 心所欲,不逾矩。(顺心而为) O④9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 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安贫乐道) ⑤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安贫乐道) ⑥三军 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守志向) 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 中矣。(博学仁德)

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32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之教考衔接文言文专题练习专题32九年级下册《送东阳马生序》课内外阅读分层练(含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课内外阅读分层练第一部分:课内基础送东阳马生①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②书以观,每假借③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④。

录毕,走⑤送之,不敢稍逾约⑥。

以是⑦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⑧,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⑨名人与游,尝趋⑩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⑪。

先达德隆望尊⑫,门人弟子填⑬其室,未尝稍降辞色⑭。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⑮,俯身倾耳以请⑯;或遇其叱咄⑰,色愈恭,礼愈至⑱,不敢出一言以复⑲;俟⑳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注】①选自《宋濂全集》卷三十一(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

东阳,今属浙江。

生,长辈对晚辈的称呼。

宋濂(1310-1381),字景濂,号潜溪。

浦江(今属浙江)人。

元末明初文学家。

②[致]得到。

③[假借]借。

④[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指不放松抄录书。

⑤[走]跑。

⑥[逾约]超过约定期限。

⑦[以是]因此。

⑧[既加冠(guān)]加冠之后,指已成年。

古时候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

表示已经成年。

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示年已二十。

⑨[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

硕,大。

⑩[趋]疾走,跑。

⑪[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叩问,请教。

⑫[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⑬[填]挤满。

⑭[稍降辞色]言辞委婉些,脸色温和些。

辞色,言语和脸色。

⑮[援疑质理]提出疑难,询问道道理。

援,引、提出。

质,询问。

⑯[俯身倾耳以请]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表示专心而恭敬。

⑰[叱(chì)咄(duō)]训斥,呵责。

⑱[至]周到。

⑲[复]回答,答复。

这里指辩解的意思。

⑳[俟]等待。

参考译文:我小时候爱好读书。

家里贫穷,没有办法得到书来看,常常从有书的人家借来看,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定日归还。

天气非常寒冷,砚池里的墨水都结成了冰非常坚硬,虽然手指不能够弯曲、伸直,也不放松读书。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衔接中考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5寓言二则-(二)杞人忧天

2023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衔接中考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5寓言二则-(二)杞人忧天
5.寓言二则
(二)杞人忧天
返回目录
中考早知道
实词:课下注释:亡、晓、若、只使、舍 常考词 非课下注释:者
句 翻译:1.天,积气耳,亡处亡气。 2.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命题点 命题点多角度辩证认识事物 杞人无端地担心天塌地陷,自己无处可 解读 居,于是寝食难安。这个想法的产生主要是缺乏基本的常识和经验,没
1234
返回目录
二、阅读选文,完成问题。
【甲】《杞人忧天》全文略。
【乙】沈屯子偕友入市,闻唱书者言:“杨文广①围困柳州城中内乏粮饷外阻
<zd>
</zd>
援兵。”蹙然诵叹不已。友曳之归。日夜念不置,曰:“文广围困至此,何由得解?”
<zd>
</zd>
从此悒悒②成疾。家人劝之徘徊郊外,以纾③其意。又忽见道上有负竹入市者,则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zd>
</zd>
1234
返回目录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 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234
返回目录
【乙】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②衣而反。其狗不知,迎
又念曰:“竹末甚锐,衢上行人必有受戕者。”归而益忧。夫世之多忧者类此也。
(节选自明·刘元卿《贤弈编》)
【注释】①杨文广:北宋名将。②悒(yì)悒:闷闷不乐。③纾:解除。
1234
返回目录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D )
A.废寝食者

2020-2021学年初高中语文真题考点衔接练习:文言文阅读(3)--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0-2021学年初高中语文真题考点衔接练习:文言文阅读(3)--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0-2021学年初高中语文真题考点衔接练习:文言文阅读(3)统编版高三总复习衔接点11文言文阅读(3)【真题衔接】一、(2020年中考江苏苏州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藻[晋]祖台之汉武帝与近臣宴会于未央殿,忽闻人语云:“老臣冒死自陈。

”乃见屋梁上有一老翁,长八九寸,拄杖偻步,笃老之极。

缘柱而下,放杖稽首,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忽然不见。

东方朔曰:“其名为‘藻’,春巢幽林,冬潜深河。

今造宫殿,斩伐其居,故来诉于帝。

仰视宫殿,殿名‘未央’,诉陛下方侵其居宅未央也。

俯指陛下脚者,足也。

愿陛下宫殿足于此,不愿更造也。

”上为之息宫寝之役。

居少时,帝亲幸河都,闻水底有弦歌之声,又有善芥①。

须臾,前梁上老翁及年少数人,绛衣素带,缨佩乘藻,凌波而出。

帝问曰:“闻水底奏乐声,为君耶?”老翁曰:“老臣前昧死归诉,幸蒙陛下天地之施,即止息斧斤,得全其居宅,不胜嘉欢,故私相庆乐耳。

”献帝一紫螺壳,状如牛脂。

帝曰:“朕暗②,无以识君。

”“东方生知之耳。

”“君可思以吴___贻之。

”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

一人即受命下没泉底,倏忽还到,奉大珠径寸,明耀绝世。

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

(选自《祖氏志怪》,有删改)(注)①善芥:美丽的水草。

②暗:愚昧,不聪明。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拄杖偻步偻:弯腰B.斩伐其居伐:攻打C.绛衣素带素:白色D.老翁乃顾命取洞穴之宝顾:回头2.因年代久远,文中“君可思以吴____贻之”的“____”处脱漏一字,根据上下文补出这个字。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春巢幽林,冬潜深河。

(2)帝甚玩焉,以五十万钱赐朔,取其珠。

4.老翁“默而不言,因仰视殿屋,俯指帝脚”的用意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含标点不超过20字。

5.分别概括文中汉武帝、藻、东方朔的形象特点。

【参考答案】1.B2.宝(珍)3.(1)(藻)春天居住在幽深的树林里,冬天潜入河水深处。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复习教考衔接+课件27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复习教考衔接+课件27张

第3课《鸿门宴》“学习提示” 文化常识:人物称呼、座次安排
座次安排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西方和北方是尊贵 的位置,而南方和 东方是卑微的
第15课《谏太宗十思疏》《答 实词:“休”“克”(借助成语
司马谏议书》“学习提示” 理解实词含义)
纪月法
(1)序数纪月法。
《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登泰山记》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2)地支纪月法。
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 杜甫《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 “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个月可以分别用“孟、仲、季” 《古诗十九首》:“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孟冬”代指农历十月。
第3课《鸿门宴》“学习提示” 文化常识:人物称呼、座次安排
(2)臣子自称。
人物称谓
①臣 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男性谦称,可译为“我”。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②老臣 官吏对君主的自称,多指年长者。
老臣贱息舒祺,最少。(《战国策·赵策》)
第3课《鸿门宴》“学习提示” 文化常识:人物称呼、座次安排
6.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书乐天纸》
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实词:古今词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4.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
教材
课文
知识点
《谏太宗十思疏》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文言文连词的连接和衔接作用

文言文连词的连接和衔接作用

文言文连词的连接和衔接作用连词在句子中起着连接和衔接的作用,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非常重要。

在文言文中,连词的运用也体现了作者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能力。

下面将从连词的功能和常用运用角度来探讨文言文连词的连接和衔接作用。

一、并列连词(且、而、兼)并列连词主要用于连接并列的词、短语或句子,起到衔接的作用,常见的有“且”、“而”、“兼”等。

1. “且”:表示并列的两个事物之间的顺承关系。

例句:人之所以贵在具有志向,且具有恒心力行。

2. “而”:表示并列的两个事物之间的转折关系或递进关系。

例句:君子有三乐而忘其忧,乐以忘忧、乐以振奋、乐以锻炼。

3. “兼”:表示并列的两个事物之间具有兼容的关系。

例句: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兼忧食则卑。

二、递进连词(且、又、尚且)递进连词用于连接递进的词、短语或句子,表达事物逐渐发展或增加的关系。

1. “且”:表示递进的关系,逐步加强或扩大。

例句:志士事竟成,破釜沉舟且百二。

2. “又”:表示递进的关系,增加一个事物或观点。

例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又何必所求再过切勿与天下人争。

3. “尚且”:表示递进的关系,更进一步,强调事物的重要性。

例句:士为知己者死,人之至精者尚且能忍。

三、转折连词(然则、然而、既而)转折连词用于连接转折的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前后事物的对比或相反。

1. “然则”:表示转折关系,引出一个相反的观点或情况。

例句:忠言逆耳,邦有道则显,虽曰缀辞然则有心者受之。

2. “然而”:表示转折关系,引出与前面内容相对立的情况。

例句:虽人之言各异,然而辩才而仁者真知。

3. “既而”:表示转折关系,事物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发生一个新的情况或动作。

例句:庖丁解牛之技,既而不能以神人之道有往来。

四、因果连词(故、由、因)因果连词用于连接前后句子之间的因果关系。

1. “故”:表示因果关系,引出结果。

例句:人有知己,故无不快。

2. “由”:表示因果关系,引出原因。

例句:匡湖固有深意,由不必人人识。

2020初升高语文衔接(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梳理 附练习及答案

2020初升高语文衔接(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梳理 附练习及答案

2020初升高语文衔接(文言文词类活用)知识点梳理(附练习及答案)文言文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要准确阅读文言文,就必须善于辨析文中的词类活用,掌握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翻译方法,以下按词类活用的类型举例说明。

(一)名词用作动词1. 用一个相应的动词对译,这个动词的意义与名词表示的意义有关。

如:籍吏民,封府库。

(《鸿门宴》)“籍”用作动词,是登记的意思。

这个意思与“籍”的名词义“户口册子”有关,户口册子的功用是登记户籍。

2. 用一个动宾短语对译,让原有的名词充当宾语,根据文意,在它的前面加上能恰当支配它的动词。

如: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狼》)“洞”用作动词,译为“打洞”。

3. 用一个状动短语对译,让原有的名词充当介词“以”“在”的宾语,在这个介宾短语的后面加上一个与原有名词的意义相关的动词,如: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蹄”用作动词,译为“用蹄踢”(二)名词作状语1. 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比喻,译为“像……一样(似的)”。

如:天下云集响应。

(《过秦论》)“云”“响”是名词作状语,分别译为“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

(2)表示使用的工具或方式,译为“用……”。

如: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活板》)“木格”是名词作状语,译为“用木格”。

(3)表示处所、趋向,译为“在……”“从……”。

如: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赤壁之战》)“水陆”是名词作状语,译为“从水上和陆上”。

(4)表示对待人的态度,译为“像对待……那样”“把……当作……”。

如:①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兄”是名词作状语,译为“像对待哥哥那样”。

②人皆得以隶使之。

(《五人墓碑记》)“隶”是名词作状语,译为“把……当作奴仆”。

(5)表示行为的根据,译为“按……”。

如:失期,法皆斩。

(《陈涉世家》)“法”是名词作状语,译为“按秦朝的法律”。

2. 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处所或趋向,译为“在……”“向(到)……”。

如:①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小学初中文言文衔接

小学初中文言文衔接
初级古诗文阅读
小学初中文言文衔接
先学习一首诗《望 岳》
走近作者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 李白合称“李杜”(“大李杜”)。杜甫也常 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 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 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 《三别》等名作。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 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前句虚写 后句实写
颔联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 下句写泰山的高大。
“钟”将大自然写得有情,写出了泰山神奇 秀丽的景色。
“割”字用得极好,泰山就像一把硕大无比 的刀一样,切断了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分出了山 南向阳明亮,山北背阴晦暗的两个世界,有力地 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高大形象。
泰山之高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美好的语言文 章”也叫做语体文。而“白话文”的意思 就是:“使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 的文章”。比如像说,“你吃饭了吗?”。
什么是文言文?
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 “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 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它是古人使用 的一种语言系统,先秦时期产生,汉代以后成为官方正式 书面语言,但是口语中已经不再使用,这就是所谓的“言 文分离”,因此,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 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 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 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现代 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 标点符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试身手
言者无罪,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千里之堤,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不鸣则已,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苟全性命于乱世,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呆役》 呆役》
一个呆役押解着一个犯了罪的僧人到衙门里去, 一个呆役押解着一个犯了罪的僧人到衙门里去,走之前怕 自己忘记事物,就仔细的清点一番, 自己忘记事物,就仔细的清点一番,并将所有事物编成两句话 包裹雨伞枷,文书和尚我。 说:“包裹雨伞枷,文书和尚我。”一路上每走一步都在熟记 这两句。和尚知道这个人很呆,就用就灌醉他, 这两句。和尚知道这个人很呆,就用就灌醉他,剃光了他的头 发,用枷锁套住他,而自己偷偷逃走了。呆役酒醒之后说: 呆役酒醒之后说: 用枷锁套住他, “姑且等我查查看,包裹雨伞有。”摸摸脖子说:“枷锁, 姑且等我查查看,包裹雨伞有。 摸摸脖子说: 枷锁, 想到文书, 忽然吃惊的说: 哎呀, 有。”想到文书,说:“有。”忽然吃惊的说:“哎呀,和尚 不见了! 过了一会儿,摸摸了自己的光头说: 不见了!”过了一会儿,摸摸了自己的光头说:“幸喜和尚还 我却不见了。 在,我却不见了。” 一呆役解罪僧赴府,临行恐忘记事物,细加查点, 一呆役解罪僧赴府,临行恐忘记事物,细加查点,又自己编成 两句曰: 包裹雨伞枷,文书和尚我。 两句曰:“包裹雨伞枷,文书和尚我。” 途中步步熟记此二 剃其发以枷套之,潜逃而去。 僧知其呆,用酒灌醉,( 句。僧知其呆,用酒灌醉剃其发以枷套之,潜逃而去。 ,( ) 役酒醒曰: 且待我查一查看,包裹雨伞有。 摸颈上曰: 役酒醒曰:“且待我查一查看,包裹雨伞有。”摸颈上曰: 文书, 忽惊曰: 哎呀, “枷,有。”文书,曰:“有。”忽惊曰:“哎呀,和尚不见 顷之,摸自光头曰: 喜得和尚还在,我却不见了。 了!” 顷之,摸自光头曰:“喜得和尚还在,我却不见了。”
小试身手
• A提出意见的人没有罪, 提出意见的人没有罪, 提出意见的人没有罪 听到批评的人应当引起足 够警戒。 够警戒。 • B千里长的堤坝,可以被 千里长的堤坝, 千里长的堤坝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摧毁。 一个小小的蚂蚁洞摧毁。 • C不鸣叫就算了,一但鸣 不鸣叫就算了, 不鸣叫就算了 叫就要使人惊异。 叫就要使人惊异。 • D 只想在乱世中苟全性命, 只想在乱世中苟全性命 并不企图飞黄腾达,使名声 并不企图飞黄腾达 使名声 传播到诸侯之中。 传播到诸侯之中。
不是外语的“外语” 不是外语的“外语”——文言 文言
你知道下列词汇是古人对谁的称呼吗? 你知道下列词汇是古人对谁的称呼吗? A家严 家严 B令堂 的“前世今生”
•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 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 础来写作,因此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 础来写作,因此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 并且不使用标点。 并且不使用标点。 • 特色 :言文分离、历久不变、行文简练、古奥难懂。 言文分离、历久不变、行文简练、古奥难懂。 • 优点在于文字精链、微言大义、文字优美、合于音 优点在于文字精链、微言大义、文字优美、 而且以文解文的特性能够不拘一时一地, 律。而且以文解文的特性能够不拘一时一地,所以 现代人也可以读懂孔子等人著作的论语。 现代人也可以读懂孔子等人著作的论语。 • 缺点在于难懂、不易普及,要读懂文言文须经过适 缺点在于难懂、不易普及, 当的训练才能够了解其中的含意, 当的训练才能够了解其中的含意,而要写作文言文 的难度更高,所以五四运动后强调“我手写我口” 的难度更高,所以五四运动后强调“我手写我口”、 能识字便能读文”的白话文渐渐的取代了文言文。 “能识字便能读文”的白话文渐渐的取代了文言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