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PPT课件

19
构成部分
1、保护和完善一个蓝色和绿色基底,绿色即指植物景观,在 植物选择上,以本地种为主,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水中设 计者引入大面积水生植物,如芦苇,菱角,一方面起到美化 水体环境和增强视觉效果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净化水体和 涵养水源的生态价值
2、建立连续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沿河两岸都有自行车道和 步行道,并与城市道路系统相联系,使本区成为城市居民安 全可达性都很好的场所。
为多种鱼类和鸟类生物的栖息地。 (2)“脏乱差”的人为环境和残破的设施:场地具有城郊结合
部的典型特征,多处地段已成为垃圾场,有残破的建筑和构筑物, 包括一些堆料场地和厂房、水塔、提灌泵房、防洪丁坝、提灌渠等;
(3)安全隐患和可达性差:场地可达性差,空间无序,存在安全隐 患,环境治理迫在眉睫.
(4)使用需求压力:目前这一地带由于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特点 和缺乏管理;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把它当作游憩地,包括游 泳、垂钓、体育锻炼等。
(5)开发压力:城市扩张正在胁迫汤河,渠化和硬化危险迫近。 就在场地的下游河段,两岸已经建成住宅,随之,河道被花岗岩和 水泥硬化,自然植被完全被“园林观赏植物”替代,大量的广场和 硬地铺装、人工的雕塑和喷泉等彻底改变了汤河生态绿廊。
.
16
设计目标
❖ 面对上述挑战,如何避免对原有自然河流廊道的 破坏,同时又能满足城市化和城市扩张对本地段河流 廊道的功能要求,成为本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 是本设计的主要目标。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 分析
.
1
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与内涵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它相关学科的 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 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生态分析、 综合与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 案和对策及建议。
景观生态学原理案例分析

浅谈天津城建大学规划中的景观生态学原理xxx大学xxx xxx指导老师xxx摘要景观生态学是以景观为对象,从整体综合的观点研究其空间格局、过程及其与人类社会之间相互作用,进而探讨景观优化利用的原理和途径。
大学校园规划的生态化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将大学校园规划的研究拓展到生态环境领域,使校园与周围环境达到生态良好的目标,体现出自然与人和谐融洽的状态。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生态学、景观指数、城建大学Analysis of Principles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the Planning of TianjinChengjian Universtiy CampusTianjing Chengjian University Mengyuan Feng Yichen LI Supervisor:Changgui YANGAbstract:Landscape ecology with study object of landscape is the method and approach to analysis the using of landscape,from the whole and comprehensive view to study spatial paten and process,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human society. The eco campus planning referring to the use of ecological principle and methods, expand the campus planning research to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 to achieve the good ecological goal of campus and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to re reflect the natural state of harmony with human being.Keywords:garden plants,landscape ecology,landscape indices,urban university1.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1.1景观广义的景观指人类生活环境中空间的总体和视觉所触及的整体,包括自然起源的陆海圈和生物圈以及由于人类出现而形成的智慧圈。
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以山东泰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为例

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以山东泰山风景名胜区规划设计为例摘要:要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要加强对泰山、徂徕山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以及湿地、水源地等特殊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制定并严格实施有关保护措施。
要重点保护好泰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大汶口遗址、岱庙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及其周围环境。
要做好城市整体设计,加强对重要地段建筑高度、体量和样式的规划引导和控制,保护好山水格局,突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有机交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特色风貌。
关键词:泰山;公园绿地;景观资源;评价体系;旅游规划;景观营造;泰安市1综述或引言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景区业成为制约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景区的管理体制不顺,又成为景区业发展的新瓶颈。
泰山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其管理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在我国遗产类景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迅速发展,城市化步伐越来越快,旅游业的发展呈现蓬勃之势。
城市山岳型风景区因位于城区或城市边缘处,与城市相互交融,受到城市发展和城市历史文化的影响较大,能形成一定的特色风貌。
但是,人们对城市山岳型风景区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缺乏,导致城市山岳型风景区的景观资源和土地均遭到不同程度侵犯和破坏,不合理的资源利用致使其资源快速退化,因此,加强城市山岳型风景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介绍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其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建议2项目概况城市的发展改变了城市的结构,也改变了社会潮流和市民的心态。
人们对自己周围环境的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的趋势和方向不断发展变化,以设计师和领导者的决策为主导的设计过程已经在削弱,趋向于更加注重使用者的需求,规划和设计的目的不是创造一个有形的工艺品,而是创造一个满足人类行为的环境。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一、背景介绍景观生态规划是一种综合性的规划方法,旨在保护和提升自然景观的生态功能,同时满足人类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以某城市为例,探讨其景观生态规划案例。
二、规划目标1. 保护自然景观: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保护城市内的自然景观,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提升景观品质:通过景观设计和绿化工程,提升城市景观的美观度和可持续性。
3. 促进生态旅游:结合景观资源,开发生态旅游项目,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
三、规划内容1. 生态系统保护区划划定:根据生态系统评估和土地利用状况,划定生态保护区,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自然景观。
2. 绿化和景观设计: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环境特点,进行绿化和景观设计,提升城市景观品质和生态功能。
3. 水资源管理:制定水资源管理方案,包括水源保护、水质改善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确保水环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4. 生态旅游开发:结合城市的生态景观和文化特色,开发生态旅游项目,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
5. 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生态系统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四、实施步骤1.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包括土地利用、植被分布、水资源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
2. 制定规划方案: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和规划目标,制定景观生态规划方案,包括保护区划划定、绿化设计、水资源管理等。
3. 公众参与和意见征集:将规划方案公示,并征集公众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的公正性和可行性。
4. 实施和监测:按照规划方案,组织实施各项措施,并建立监测体系,及时评估和调整规划实施效果。
5. 宣传和推广:通过媒体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景观生态规划的认识和理解,增强社会参与度。
五、规划效果1. 生态系统保护:通过划定生态保护区和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有效保护了城市内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
2. 景观品质提升:通过绿化和景观设计,改善了城市的景观品质,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质量。
3. 经济发展促进:通过生态旅游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就业机会和税收收入。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

• 本案这条廊道的不足之处在于校园的南大 门和北大门形成了两个较大的裂口, 如果能 缩小校门宽度, 并在空中形成树冠连接和覆 盖, 该廊道将能发挥更强的生态效能。
• 其次, 在校园内部的环形主车道两侧分别建 立植物生态景观廊道。
• 环形主车道外侧的凹型、环状植物景观廊道与外围边界上 的环形廊道之间, 以相对均衡的空间分布在较为敏感的斑 块交错地带设置密林区, 以网状结构的空间格局( 图 1) , 把 两条廊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一个功能整体。 而环形 主车道内侧的凸型、 环状植物景观廊道, 则以辐射状密林 的空间结构格局( 图 1) , 与面积最大、生态功能最强的山 水生态景观区连接在一起, 形成一个功能整体。 环形主车 道( 宽 8 m ) 内外两侧的 2 条环形廊道, 预期在 10~15 a 后, 其上层乔木的树冠达到郁闭, 此时,这 2 条廊道在空间 上合并成为一条廊道。由此把整个校园的生态景观紧密连 接在一起, 形成一个生态功能整体。在 10~15 a 后, 预期 校园绿化覆盖率将达到 71. 5% 。
一、经济技术指标分析与目标确定
本案总用地面积 226 660 m 。其中, 建筑占地面积 40 345 m , 占总用地面积的 17. 8% ; 道路广场面积 49 256 m , 占总用地面积的 21. 7% ; 运动场地面积 19 395 m , 占总用地面积的 8. 6% ; 绿地面积117 663 m , 占总用 地面积的 51. 9% 。
生态型景观设计的主要理念
• 一、 维护自然界本身的缓冲和调节功能 • 生态设计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把人类对环境的负面 影响控制在最小程度。因为自然界在其漫长的演 化过程中,形成一个自我调节系统,维持生态平 衡。其中水分循环、植被、土壤、小气候、地形 等在这个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在规划设计 时,应该因地制宜,利用原有地形及植被,避免 大规模的土方改造工程,尽量减少因施工对原有 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地的规划与设计成为了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旨在营造宜人的城市环境,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探讨其特点、亮点以及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
第一个例子是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滨海湾花园是新加坡著名的景点之一,它位于滨海湾地区,是一个以绿色植物和艺术品为特色的综合性公园。
滨海湾花园的规划与设计致力于打造一个水系景观与人造山丘相结合的生态系统。
整个花园由多个主题花园组成,每个主题花园都有不同的特色,如亲子花园、湿地花园、奇幻花园等。
它们以多样的景观元素、绿植和艺术品融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滨海湾花园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更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花园中拥有大片的草坪和树木,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散步、户外运动的场所。
此外,花园还设置了多个水上活动项目,如人工湖泊和人工瀑布,让人们可以在都市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滨海湾花园的规划和设计成功地将绿色生态与城市化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为城市带来了独特的魅力。
第二个例子是丹麦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
丹麦一直以来都是自行车友好的国家,而哥本哈根则被誉为世界上最适合骑自行车的城市之一。
哥本哈根的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非常注重鼓励和改善自行车出行。
城市中的自行车道、停车场和租赁系统得到了充分发展,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的成功得益于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政府设立了专门的自行车规划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广骑自行车。
城市中的道路和人行道也经过了改造,以适应自行车的通行。
此外,哥本哈根还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自行车租赁和维修服务,为骑行者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不仅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促进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环保意识。
景观园林方案案例分析

景观园林方案案例分析在如今城市化进程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城市绿化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强调。
景观园林方案是一种设计方案,用以解决城市绿化的问题。
下面将就几个不同景观园林方案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一:现代化生态公园这个公园面积较大,景色优美,可供市民放松心情休闲。
公园的主要设计思路是以生态为核心,注重绿化、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
在植被设计上,采用了多种植物,包括树木、草地、花坛等。
这种设计方案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强市民的身心健康。
案例二:恢复古代建筑的庭院这个庭院设计方案的灵感来自于古代的民居建筑。
设计通过改善建筑布局和亲近自然的手法,使庭院成为一个可以用于小型活动和休闲的空间。
庭院内环境清新,种植了许多花草,并设有假山等风景,让人感到仿佛身处其间。
这种设计方案的优点是能够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相结合,产生了全新的阅读、体验方式。
案例三:河流景观带这个景观带设计围绕城市中的河流,以河流和河岸的生态环境为设计核心,营造出自然、舒适的城市景观。
该方案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复杂的工程设计,使河流得到改善和净化。
在景观设计上,采用了各种与水相关的设计元素。
例如:游乐场、野餐区、儿童游乐区等。
这种设计方案的优点是很好地体现了水和自然风景的特色,同时还为市民提供了河岸活动的场所。
案例四:自然风景公园这个公园位于山区,面积较大,公园内有很多山岭和峡谷,提供了许多好玩的活动和自然风景。
公园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自然风景、山土地貌的特性,运用了大量自然材料,采用灵活多变、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同时也注重人的体验感。
公园的设计深入贯彻“自然、开放、欣赏至上”的设计理念。
这种设计方案的优点是能够让人们置身于自然环境中,远离尘嚣,充分体验自然景色。
总之,不管是哪种设计方案,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特色,它们既能提供绿色的环境、改善城市环境,又能带给市民身心上的愉悦,是现代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
(完整版)国内外生态主义景观案例分析

1970年,理查德·哈格在西雅图煤气厂旧址上建设新公园的成功,
是生态主义思潮在实践上的第一次尝试,掀开了景观生态设计的新篇
章。它讲生态景观设计在实践上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高度,为以后
的生态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特别是德国鲁尔工业区的后工业改造。
④ 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需要,在公园 设计中加入一些不和谐的景观元素。
使用状况
停车场
大型
西
人造
部
土山
斜
坡
背部盆地 大草地
炼油厂设 备废墟
儿童游乐 场
日光草 坪
西雅图煤气厂公园,一个按原尺寸制作的自由女神头像充气后不久,行人朝头像走去。在美国
独立纪念日年度庆祝活动期间,这个30英尺的复制品将留在公园的小山顶上。
公园设计案例分析(生态主义)
中山岐江公园
土人景观 俞孔坚
一、公园创建背景
三、公园规划设计——规划部分
功能类型与布局
红色区域是工业遗产区,大部分关 于原造船厂的景观节点都分布在 这片区域。
黄色区域为休闲娱乐区,这片区域 主要有中山美术馆。
绿色区域是自然生态区,这片区域 的主要功能是让游园者嬉戏、散 步用。
景区、景点分布与内容组成
平地起涌泉,刚性的栅格 铺底,构成儿童嬉戏的乐 园,形式上仍采用开放式。
自然生态区主Biblioteka 与野 生植物为主空间特征由于白色柱阵的存在,道路的线性在空间上被加强了, 也丰富了单一的道路
由于红盒子的封闭性及外部环境的开阔性,使身处在盒子里面的人 的视线固定,视距很大且正好将外面的景色框入其中,形成框景。
现代园林景观案例分析

现代园林景观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已经成为人们重要的公共空间。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不仅注重美学,更重要的是结合功能性和环境保护,打造出有活力、有生命力的城市绿色空间。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现代园林景观案例,来探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特点和意义。
案例一:中央公园中央公园位于城市中心,占地面积200公顷,是一个集休闲、娱乐、文化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园内的景观设计融入了现代建筑和自然景观,采用了多样的植物种植和雕塑艺术,形成了独特的园林景观风貌。
公园内还设置了休息亭、瑜伽区、儿童游乐场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案例二:滨水公园滨水公园位于城市河岸边,是一个以水景为主题的现代园林景观。
公园设计充分利用了河流资源,打造了水系景观,如人工河流、喷泉、湖泊等,营造了一种优美的水景环境。
园内种植了各类水生植物,吸引了许多候鸟在此栖息繁衍。
同时,公园还设置了休闲步道、观景平台等设施,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欣赏自然美景的场所。
案例三:科技园区绿化科技园区绿化是一个位于城市科技园区的现代园林景观项目。
设计师在该园区大量运用了现代科技手段,如自动灌溉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等,使园区绿化管理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园区内种植了各类花草树木,并结合了现代建筑风格,营造了一个宜人的工作环境。
同时,该园区还拥有休闲广场、健身设施等公共空间,提升了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注重整体规划和细节把握,结合了现代科技和绿色植被,打造了一个舒适、宜人的城市绿地空间。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能丰富城市人们的生活,还能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设计师们将继续创新,结合科技和自然,打造出更多优质的园林景观项目,为人们创造出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图文】景观生态学规划与设计研究案例分析

华城市绿地景观生态设计实例:江滨游园斑块绿地的景观设计沿婺江绿地景观带是金华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规划中的五佰滩公园和燕尾洲公园等大型城市公园一起,构成金华城市绿地景观系统的绿核。
这里所指的江滨游园是其中的一段,主要包括婺江南岸西自河盘桥东至开发区大桥绿地景观带,跃约4.5km。
由于它处于整个沿江绿地景观带的中段,沿带是金华江南最主要商贸集散地和居比集中分布区,因而其景观设计对于反映金华城市的魁体风貌、居民的日常生活游憩、外米游客的观光休闲以及江堤的保护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金华外环线廊道绿地景观设计中间快车道分币带的模纹花坛设计,以海桐球为中心,金叶女贞、紫叶小蘖、杜鹃、红色丰花月季或一串红等色叶、色花构成彩色斑纹,衬以冷季型草坪,形成很好的廊道绿地景观。
在外环线两侧有很多地方并没有建筑物,在适合绿地建设的地段,可将人行道绿带往外展开.形成局部的斑块绿地。
通过多形式的植物景观设计.增加城市绿地景观的多样性。
用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原理优化金华市城市绿地景观格局:景观生态学的综合、整体等系统论思想有助于城市景观设计的全局、整体意识的建立。
景观设计
的对象往往比较具体,尺度相对较小;斑块一廊道一基质等相关原理使得景观从业者的设计更具有科学合理的存在性;可持续的城市景观不是盲目地堆砌自然元素,而是运用相关的系统知识,适度开发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和恢复自然的生态平衡。
the end !。
景观生态学案例

景观生态学案例案例一:一、案例背景本案例以某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探讨景观生态学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该公园位于城市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0公顷,周边有住宅区、商业区和交通干道。
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公园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二、案例分析1. 生态格局分析利用GIS技术对公园的生态环境进行空间分析,结果表明,公园内部生境类型较为单一,主要为人造林和水体,缺乏天然植被和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
同时,周边建设用地对公园内部生态环境产生了明显的干扰。
2. 生物多样性分析通过调查和监测,发现公园内生物多样性较低,物种数量较少,且部分物种处于濒危状态。
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园内生境类型单一,缺乏适宜的栖息地,以及人类活动对动植物的干扰。
3. 景观连接度分析利用景观生态学中的连接度指数模型,对公园内部各生境斑块之间的连接度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公园内部生境斑块之间的连接度较低,各斑块之间缺乏有效的生态廊道。
这不仅影响了动植物的迁移和扩散,也降低了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案例解决方案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以下解决方案:1. 增加自然植被,提高生物多样性在公园内部种植多种类型的植被,如天然林、草地和湿地等,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同时,通过合理配置植被群落,为野生动植物提供适宜的栖息地。
2. 建立生态廊道,增强景观连接度在公园内部建设生态廊道,如小溪、林间空地等,以促进动植物的迁移和扩散。
同时,生态廊道的建设也要考虑人类活动的需求,如步行道、自行车道等。
案例二:景观生态学案例:城市公园生态设计一、案例背景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城市公园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本案例以某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探讨如何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公园的生态设计。
二、案例分析1. 现状分析通过现场调查和资料分析,我们发现该城市公园存在以下问题:(1)植被单一,缺乏多样性;(2)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系统脆弱;(3)道路、设施等人工痕迹过重,缺乏生态性和自然性;(4)缺乏对自然过程的尊重和保护,如水土保持、生物迁徙等。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分析景观生态规划是一种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为干扰的综合调查、评价和分析,确定合理的景观生态规划目标,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以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以城市的景观生态规划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城市位于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但由于长期以来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生态功能退化严重,亟需进行景观生态规划。
首先,进行调查评价。
通过对城市自然环境、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土地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评价,了解城市生态环境的现状和问题。
调查发现,城市周边自然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干扰,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水体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同时,城市内部的绿地面积不足,缺乏生态功能,无法满足市民的生态需求。
接着,确定景观生态规划目标。
基于调查数据和问题分析,确定景观生态规划目标是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的生态功能,实现生态与人类共生共存。
具体目标包括:恢复和保护城市周边的自然生态系统,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改善水体水质;增加城市内部的绿地面积,增强绿地的生态功能,提供优美的生态景观。
然后,制定景观生态规划方案。
根据目标确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包括城市周边的生态保护区建设和城市内部绿地系统的改进。
对于城市周边的生态保护区,规划方案包括:加大自然保护力度,加强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禁止破坏性开发;建立生态廊道,连接城市周边的保护区,增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连通性;加强水体治理,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水质。
对于城市内部的绿地系统,规划方案包括:增加绿化面积,扩大绿地覆盖范围,提升绿地质量;建设生态公园和湿地公园,增加生态功能;加强绿地保护和管理,提高绿地利用效率。
最后,实施和监测评估。
根据规划方案,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和时间表,明确责任主体和资金保障措施,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
同时,建立监测评估体系,定期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调整和完善规划方案,以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景观生态案例

景观生态案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景观生态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景观生态不仅是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更是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成功的景观生态案例,探讨它们的设计理念和实际效果。
首先,我们来看位于北京市的颐和园。
颐和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其独特的山水结构和精致的建筑布局吸引了无数游客。
在景观生态方面,颐和园注重山水相间、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理念,形成了独特的生态景观。
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颐和园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成为了北京市的一张绿色名片。
其次,我们来看位于新加坡的滨海湾花园。
滨海湾花园是一座集自然生态、人工景观和艺术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植物的景观,感受到自然与现代城市的和谐统一。
滨海湾花园的设计理念是“园中园”,通过人工湿地、垂直花园等手段,打造出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环境。
这个案例不仅在景观设计上有独到之处,更在生态保护和教育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最后,我们来看位于日本的京都岚山。
岚山是日本著名的风景区,以其秀美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
在岚山,人们可以欣赏到不同季节的景色,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岚山的景观生态设计注重保护自然生态,保留了大片的原始森林和湿地,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同时,岚山也通过合理的游览线路和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游览体验。
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景观生态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优秀的景观生态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城市形象,更可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优质的休闲娱乐场所。
因此,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该更加注重景观生态的保护和营造,为城市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上海昌里园环境景观案例分析

3.3 儿童游乐区
为了满足居民对儿童游乐设施的需求,设计团队在公共绿地的西南角设立了一个儿童游乐区。游乐区设有滑梯、秋千和沙池等设施,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舒适的游戏场所。此外,游乐区还种植了色彩鲜艳的地被植物,为孩子们带来愉快的视觉体验
景观设计
3.4 步行道与自行车道
为了鼓励居民进行户外活动,设计团队在园区内规划了清晰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步行道围绕公共绿地和水景设置,方便居民散步和慢跑。自行车道则连接了小区的各个主要区域,居民可轻松骑行至附近的商店和学校。这些道路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居民的出行效率,还增强了园区的整体美观度
PART 4
4
绿化与植物配置
绿化与植物配置的环境景观设计中,绿化与植物配置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此外,不同的植物配置也形成了丰富的季相变化,为居民带来不同的视觉享受
设计团队选择了多种本地植物和花卉进行种植,如香樟、桂花、杜鹃、茶花和红叶石楠等
这些植物不仅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有助于提高园区的空气质量
PART 5
5
结论与评价
结论与评价
上海昌里园环境景观设计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它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该设计为居民创造了一个宜居、舒适和友好的生活环境
同时,它也展示了如何在城市规划中融入文化特色,为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传承的空间
未来,这种注重生态、人文与实用性的城市景观设计将继续成为趋势,为人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
03
PART 3
3
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
3.1 公共绿地
在昌里园的中心位置,设计了一块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公共绿地。绿地由草坪、花坛、小径和休闲设施组成,提供了一个宜人的休息和娱乐场所。这里种植了大量的本地植物,如桂花、香樟和杜鹃等,为居民带来清新的空气和宜人的花香
城市绿地规划案例分析

城市绿地规划案例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规划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绿地不仅能够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城市绿地规划案例,探讨城市绿地规划的实践经验和效果。
案例一: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新加坡滨海湾花园是一个位于新加坡滨海湾地区的大型绿地项目。
该项目占地101公顷,是新加坡政府为了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而进行的重要规划。
滨海湾花园以其独特的设计和丰富的绿色植被而闻名于世。
滨海湾花园的规划充分考虑了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整个花园分为几个主要区域,包括花园湖、湿地花园、云雾森林等。
每个区域都有不同的设计理念和功能,为居民提供了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选择。
滨海湾花园的设计中采用了许多创新的技术和材料。
例如,在花园湖中,设计师使用了一种特殊的悬浮技术,使得花园中的植物看起来像是漂浮在水面上一样。
这种设计不仅增加了花园的美观度,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观景体验。
此外,滨海湾花园还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融合。
花园周围的建筑物采用了绿色建筑设计,例如在建筑物外墙种植藤蔓植物,以增加建筑物的隔热效果和美化环境。
这种设计不仅提高了周边环境的生态效益,还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宜居的生活空间。
通过滨海湾花园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绿地规划的重要性和价值。
滨海湾花园不仅成为了新加坡的标志性景点,还为居民提供了一个绿色、舒适的生活环境。
案例二:伦敦奥林匹克公园伦敦奥林匹克公园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主要场馆之一,也是一个以绿地为主题的综合性公园。
该项目位于伦敦东部的Stratford地区,占地约2.5平方公里。
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充分考虑了可持续发展和城市更新的要求。
公园内有大片的绿地和湖泊,为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此外,公园还设置了自行车道和步行道,鼓励居民采用低碳出行方式。
在奥林匹克公园的规划中,设计师注重了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二
中山岐江公园
目录
1、 公园创建背景 2、公园设计定位 3、公园规划设计——规划部分 4、 公园规划设计——设计部分 5、 小结
一、公园创建背景
历史渊源
中山岐江公园的原 场地是中山著名的粤中 造船厂厂址。该造船厂 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 化发展的象征,始于20 世纪50年代初,终于90 年代后期。几十年间, 历经了新中国工业化进 程艰辛而富有意义的历 史沧桑 。
我们看到太多的优美河道在公园建设和美化的名义下被毁弃, 代之以化妆式的、硬化的所谓城市公园。 打破通常水利和园林工程的设计模式,不再走“硬化河岸, 绿化、硬化路径与人为景观相隔离”的老路,而是在维护汤 河公园原有生态功能、保留自然河流的绿色与蓝色基掉的基 础上,以最简约的设计、经济的人工干预,对有利用价值的 自然元素进行保护性改造。 设计强掉对原有自然河道和植被的尊重,即便是最野的本地 草木,也是值得保护和利用的;对历史遗迹,哪怕是最寻常 的,被认为是破旧的农业或工业建筑和曾经的水利设施,都 应该作为场地的历史,给予认真的研究和善待用它们来丰富 场地的故事;在此基础上,叠加新的设计,那应该是当代人 的,反映当代生活和审美情趣的。 在城市与自然之间,在人与生物之间,在历史与现代之间, 建立一种界面,这种界面都可以以 自己的方式享受公园
景色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俞孔坚用他的理论和设计作品倡导着他的“低碳美学 ”,对中国正在进行的“城市化妆运动”进行了尖锐的讽 刺。秦皇岛的红飘带,经过最少的干预实现自然环境的城 市化,创造一种以低碳城市、野草之美和低维护成倍为特 点的新的美学:大脚美学。 也许我们不必同意城市里必须长满庄稼和果树,但是 减少浪费,不再有无意义的造作和装饰却是中国城市化进 程中要努力的方向。建筑和景观等设计在这一点上是相通 的,我们要学习的是这个理念,把它应用在合适的地方。
三、公园规划设计——规划部分
功能类型与布局
红色区域:是工业遗产区, 大部分关于原造船厂的景 观节点都分布在这片区域。 黄色区域:为休闲娱乐区, 这片区域主要有中山美术 馆。 绿色区域:是自然生态区, 这片区域的主要功能是让 游园者嬉戏、散步用。
景区、景点分布与内容组成
平地起涌泉,刚性的栅格铺底, 构成儿童嬉戏的乐园,形式上仍 采用开放式。
景观生态规划的任务:
分析景观组成结构和空间格局现状; 发现制约景观稳定性、生产力和可持续性的主要 因素; 确定景观最佳组成结构; 确定景观空间结构和理想的景观格局; 对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进行调整、恢复、建设和 管理的技术措施; 提出实现景观管理和建设目标的资金、政策和其 他外部环境保障。
景观设计的核心基础
对于环境的认知和“视觉分析”,人的视觉范围,空间感受。 人类的感受与情感通过五大器官激发而产生。因此,以三维 空间为主的景观视觉是设计的核心基础。 视觉要素主要指形态,大小,色彩,质感,这些和具体的视 觉特征有关系的要素。
以“生态”为理念的现代景观设计的出现,它 围绕“人· 自然· 技术”三要素为核心,力求平 衡人、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达到生态上的 “平衡”。
5、两个专类植物园区: (1)宿根植物展示区:总面积约为7700平米,在东岸 北侧原堆料场。 (2)草本植物园:总面积约为4300平米,位于场地西 岸的北端,与宿根植物园隔河相望
6、旧建筑和构筑物的保留和利用:其中包括专类植物园 区内利用料厂的建筑基底建筑茶室和接待中心 7、一个解说系统:解释系统由23组解说点构成,采用统 一的形式分布于东西两岸,与栈道和各个平台相结合,用 于向人们展示讲解自然和场地知识,使人们在亲近大自然 的同时对自然有更深入的了解,起到科普与启智的作用。
“红飘带”究竟冲击着什么呢?
争论的焦点是以传统的园林价值观还是以当代景 观设计学的理念指导项目设计。一些评委所持的 中胡传统园林价值观在中胡是非常普遍和典型的, 事实上,直到最近,许多大学的园林专业教育扔 建立在士大夫化的清代、甚至明代以前的审美观 的基础之上。而我们更注重景观设计领域的全球 趋势,我们的设计团队提出了新的设计理念—— 尊重乡土知识、适应场所自然过程、充分利用当 地材料;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坚持保护、减量、 再用和循环与再生理念;让自然做功,强调人与 自然的共生与合作,减少设计的生态影响。
开发建设缘由
岐江公园总体规划面积11公 顷,其中水面3.6公顷,建筑 3000平方米。岐江公园合理地 保留了原场地上最具代表性的 植物、建筑物和生产工具。 岐江公园是在广东中山市粤 中造船厂旧址上改建而成的主 题公园,引入了一些西方环境 主义、生态恢复及城市更新的 设计理念,是工业旧址保护和 再利用的一个成功典范
景观生态规划的目的与任务
目的 通过对景观及景观要素组成结构和空间格局的 现状及其动态变化过程和趋势进行分析和预测,确 定景观结构和空间格局管理、维护、恢复和建设的 目标,制定以保持和提高景观和景观多重价值,维 护景观稳定性、生态过程连续性和景观安全为核心 的景观经营管理与建设规划,并通过指导规划的实 施,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利用。
歧江公园是一个综合 性城市公园。 以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 色,反映场地历史的能满 足市民休闲、旅游和教育 需求的综合性城市开放空 间。 可供人们娱乐的游戏 场所
设计理念
岐江公园合理地保留了原场地上最具代表性的植物、建筑物和生产工 具,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对它们进行了艺术处理,诠释了一片有故事的场地, 将船坞、骨骼水塔、铁轨、机器、龙门吊等原场地上的标志性物体串联起 来记录了船厂曾经的辉煌和火红的记忆,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岐江公园以原有树木、部分厂房等形成骨架,采用原有船厂的特有元 素如铁轨、铁舫、灯塔等进行组织,反映了历史特色。同时,又采用新工 艺、新材料、新技术构筑部分小品及雕塑如孤囱长影、裸钢水塔和杆柱阵 列等,形成新与旧的对比、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以公园路网的设计为例, 该路网采用若干组放射性道路组成,既不用中国传统园林的曲线型路网, 又有别于西方园林规整的几何图形。它打破了一般“公园”或“园林”的 概念,而是将之作为城市空间。设计者在一开始便提出不设围墙,不收门 票的思路,为市民提供一个可达性良好的城市开放空间 。
案例一:绿荫里的红飘带 —秦皇岛汤河公园设计
目录
一、项目区位及背景 1.项目区位 2.场地状况分析 二、设计目标及原则 1.设计目标
2.设计理念
三、解决方案 1.概述 2.构成部分 四、结语
项目区位
秦皇岛是中国北方著名 滨海旅游城市,汤河位 于秦皇岛市区西部,因 其上游有汤泉而得名。
本项目位于海港区西北, 汤河的下游河段两岸, 北起北环路海洋桥、南 至黄河道港城大街桥, 该段长约1公里左右。 设计范围总面积约20公 顷。汤河为典型的山溪 性河流,源短流急,场 地的下游有一防潮蓄水 闸。
景观生态规划案例 分析
景观生态规划的概念与内涵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其它相关学科的 知识,通过研究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以及人 类活动与景观的相互作用,在景观生态分析、 综合与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 案和对策及建议。
我眼中的景观生态设计
一般来讲,生态应该是指人与自然的关系,那么景 观生态设计就应该处理好人、景观和自然三者之间 的关系,它既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小环境, 同时又要保护好周围的大环境(自然环境)。具体 来说小环境的创造包括:健康宜人的温度、湿度, 清洁的空气以及具有长效多适的灵活开敞的空间环 境。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对自然的索取少 2、对自然的负面影响小。
构成部分
1、保护和完善一个蓝色和绿色基底,绿色即指植物景观,在 植物选择上,以本地种为主,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在水中设 计者引入大面积水生植物,如芦苇,菱角,一方面起到美化 水体环境和增强视觉效果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有净化水体和 涵养水源的生态价值 2、建立连续的自行车和步行系统:沿河两岸都有自行车道和 步行道,并与城市道路系统相联系,使本区成为城市居民安 全可达性都很好的场所。 3、一条红飘带:这是一个绵延于东岸林中的线性景观元素。 4、五个节点:沿红飘带,分布五个节点,分别以五种草为主 题。在这天与地之间是人的活动和休息空间和专类植物的展 示空间。乡土的狼尾草、须芒草、大油芒、芦苇、白茅是每 个节点的主导植物。
铁轨是工业革命的标志性 符号,也是一种重要景观 元素。
园路布置
从这张图上可以看出,除 了自然生态区内曲线道路 较多外,其它俩个区域被 曲线环路包围的区域内几 乎都是直线路网。
曲线园路 直线园路
出入口
植物规划 工业遗产区:内植物绝大多 数都是以低矮灌木和草坪为 主,乔木只是点缀 休闲娱乐区:主要是乔木为 主 自然生态区:主要与野 生植物为主
设计目标
面对上述挑战,如何避免对原有自然河流廊道的 破坏,同时又能满足城市化和城市扩张对本地段河流 廊道的功能要求,成为本设计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也 是本设计的主要目标。 河流廊道的自然过程和城市居民对它的功能需求 两者合起来,就是汤河滨河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包括 水源保护、乡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休憩、审美启智 和科普教育。
设计理念
尊重乡土知识、适应场所自然过程、充分利用当地材料;保 护与节约自然资源,坚持保护、减量、再用和循环与再生理 念;让自然做功,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与合作,减少设计的 生态影响。打破通常水利和园林工程的设计模式,不再走 “硬化河岸,绿化、硬化路径与人为景观相隔离”的老路, 而是在维护汤河公园原有生态功能、保留自然河流的绿色与 蓝色基调的基础上,以最简约的设计、最经济的人工干预, 对有利用价值的自然元素进行保护性改造。景观设计中不追 求豪华与离奇,而是将景观设计作为“生存的艺术”,与普 通人的生存为重,倡导“寻常景观”与“大脚美学”和“足 下文化与野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