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第一章.ppt

合集下载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件(最齐全)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件(最齐全)
生态环保
利用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等,减少 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实现建筑与环 境的和谐共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VS
混凝土结构由混凝土和钢筋等材料组 成,通过浇筑和振捣成型,具有较高 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适用于各种建 筑类型和规模,如住宅、办公楼、桥 梁等。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包括良好的 抗压性能、防火性能、耐久性和稳定 性等,但同时也存在自重大、施工周 期长等缺点。
钢结构
钢结构是一种轻质高强的建筑结构类型,具有较好的塑性和 韧性。
有限差分法
介绍有限差分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离散化、差分方 程建立和求解等,以及如何运用有限差分法进行结构分析 和设计。
离散元法
介绍离散元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离散化、接触模型 和求解算法等,以及如何运用离散元法进行岩土工程和地 质工程的结构分析和设计。
结构设计软件介绍
AutoCAD
介绍AutoCAD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包括绘图、编辑、标注和输出等,以及如何在建 筑结构设计中运用AutoCAD进行绘图和建模。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件
目录
• 建筑力学基础 • 建筑结构类型 • 建筑结构设计 • 建筑结构抗震 • 建筑结构加固与维护 • 建筑力学与结构发展趋势
01
建筑力学基础
静力学基础
静力学基本概念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作用下处 于平衡状态的科学。在静力学中 ,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
直线运动状态。
静力学基本原理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数值模拟技术
利用数值模拟软件对建筑结构进行精 细化分析和优化设计,提高设计效率 和精度。
智能化施工
通过BIM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实现 施工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 施工质量和效率。

《建筑力学》第1章ppt课件

《建筑力学》第1章ppt课件
❖ 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组力称为力系,假设两个力系使刚体 产生一样的运动形状,称这两个力系互为等效能系,用 一个简单力系等效地替代一个复杂力系的过程称为力系 的简化,假设一个力与一个力系等效,那么将这个力称 为该力系的合力,力系中的各力称为此合力的分力。
❖ 9.力系的平衡
❖ 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面(惯性坐标系)坚持静止 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形状,它是机械运动的特 例。物体坚持平衡形状所应满足的条件称为平 衡条件,它是求解物体平衡问题的关键,是静 力学的中心,也是本书学习的重点。

(1-1)
❖也可采用三角形法那么确定合力,即二力依次 首尾相接,其三角形的封锁边即为该二力的合 力,如图1.2(b)所示。力的平行四边形法那么 或三角形法那么是最简单的力系简化法那么, 同时此法那么也是力的分解法那么。
公理2:二力平衡原理
❖ 该当指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的条件是必要条 件,不是充分条件。同时它也是确定力的作用 线的方法之一,即假设刚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 处于平衡,假设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 一点,那么第三力的作用点与该汇交点的连线 为第三个力的作用线,其指向再由二力平衡定 理来确定。
1.3.3. 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受力图
❖ 在力学计算中,首先要分析物体遭到哪些力的 作用,每个力的作用位置如何,力的方向如何, 这个过程称为对物体进展受力分析,将所分析 的全部外力和约束反力用图形表示出来称为受 力图。
❖ 正确地对物体进展受力分析和画受力图是力学 计算的前提和关键,其步骤如下。
构造。厂房的横向是由柱子和屋架所组成的假 设干横向单元。沿厂房的纵向,由屋面板、吊 车梁等构件将各横向单元联络起来。由于各横 向单元沿厂房纵向有规律地陈列,且风、雪等 荷载沿纵向均匀分布,因此,可以经过纵向柱 距的中线,取出图1.16〔a〕中阴影线部分作 为一个计算单元〔图1.16〔b〕〕。将空间构 造简化为平面构造来计算。

建筑力学和结构基础(上篇)

建筑力学和结构基础(上篇)

建筑结构的类型
建筑结构常用的材料有混凝土、钢材、 砖、石、木材等。
按所用材料不同,建筑结构分为钢筋混 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
楼板
楼梯 柱
墙 地下室底板 梁 梁
墙下基础 柱下基础
建筑结构的荷载
按时间的变异分类:永久荷载、可变荷 载和偶然荷载。 按空间位置的变异分类:固定荷载、可 动荷载。 按结构的反应分类:静态荷载、动态荷 载。
P P
M
V
l /2 l /2
RA
剪力和弯矩的正负号规定: 当截面上的剪力使所研究的脱离体有顺时针 转动趋势时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当截面上的弯矩使所研究的脱离体产生下凸 的变形时(即梁的下边受拉)为正值,反之 为负值。
V
V
V
V
二、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
1、单跨静定梁的类型 简支梁:梁的一端 为固定铰支座, 另一 端为可动铰支座。 悬臂梁:梁的一端 固定,另一端自由。 外伸梁:简支梁的 一端或两端伸出支座之 外。
§1-3
一、受力图
受 力 图
脱离体 被分离出来的研究对象。 受力图 在脱离体上画出周围物体对它的全 部主动力和约束反力,这样的图形叫 做受力图。
二、受力图的绘图步骤
1、画脱离体;
2、画主动力;
3、画约束反力。
第二章 平 面 力 系
力系的定义 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的一组力。
力系的分类 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力 系称为平面力系;各力的作用线不在同 一平面内的力系称为空间力系。
F
A
=
B F
A
F1 F2
=
A
B
F1
4、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 为仍作用于该点的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 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平行四 边形的对角线确定。 即:合力为原两力的矢量和。 矢量表达式:R= F1+F2

《建筑力学基础》PPT课件

《建筑力学基础》PPT课件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
在作用于刚体上的任意力系中,加上 或去掉任何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 刚体的作用效果。
力的可传性原理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 到刚体内任意一点,而不会改变该力对刚
体的作用效应。但仅适用于刚体
整理ppt
16
第一章 建筑力学基础
1 建筑力学基础 2 平面力系简化 3 截面几何性质 4 内力和内力图 5 应力和强度 6 变形计算 7 内力计算 8 压杆稳定
稳定性(Stability )是结构保持原有平衡形态的能力
任务:是通过研究结构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材料
的力学性能;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则,在保证结
构既安全可靠又经济节约的前提下,为构件选
择合适的材料、确定合理的截 建筑力学基础
1 建筑力学基础 2 平面力系简化 3 截面几何性质 4 内力和内力图 5 应力和强度 6 变形计算 7 内力计算 8 压杆稳定
整理ppt
20
第一章 建筑力学基础
1 建筑力学基础 2 平面力系简化 3 截面几何性质 4 内力和内力图 5 应力和强度 6 变形计算 7 内力计算 8 压杆稳定
力的转动效应——力矩 M 可由下式计算:
m0(F)Fd
式中:F是力的数值大小,d 是力
臂,逆时针转取正号,常用单位
是 kN·m、N·m。力矩用带箭头
力的单位
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N)或千牛顿(kN)。
力系的定义
作用于同一个物体上的一组力。
力系(System of forces )的分类
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力系
称为平面力系;
各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力系
称为空间力系。
整理ppt
11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材PPT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材PPT
同。 ❖ 力偶矩符号规定:力偶使物体作逆时针转动
时,力偶矩为正号;反之为负。在平面力系 中,力偶矩为代数量。
❖ 力偶的基本性质
(1)力偶不能合成为一个合力,所以不能用 一个力来代替。
(2)力偶对其作用平面内任一点的矩恒等于 力偶矩,而与矩心位置无关。
(3)在同一平面内的两个力偶,如果它们的 力偶矩大小相等,转向相同,则这两个力偶 是等效的。
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的直线,称为 力的作用线。
二 力矩的概念
一个力作用在具有固定的物体上,若力的
作用线不通过固定轴时,物体就会产生转动效
果。
力臂
d
F
矩心
.
O
M
所以,力F 对物体绕O点转动的效应,由下 列因素决定:
(1)力F与力臂d 。 (2)力F使物体绕O点的转动方向。
❖ 力矩公式: MO(F) = ± F ×d(重点)
六 几点建议
1. 课前预习 2. 上课认真听讲 3. 课后复习、作业
第一篇 建筑力学
第一章 静力平衡 第一节 静力学基本概念
一力 1 力的定义
力看不见,摸不着。
概念由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 动和日常生活中逐步建立的。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 有力的作用,便定有施力物(主动)与
第二节 静力学公理
一 二力平衡公理
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状 态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是: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简称等值、反向、共线)。
❖ 受二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的杆件或构件称为二 力杆件(简称为二力杆或二力构件)。
F1
F2
F2
F1
(a)
(b)

建筑力学与结构第一章

建筑力学与结构第一章
图1.7 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体育馆-鸟巢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强渡的大渡河铁索桥-泸定桥(图1.8),是清康熙44年(公元1705年)建造的,该桥由条石砌成的东西桥台和13根横亘的铁索组成,桥长101.67米,宽2.9米,13根铁索由12164个熟铁锻造扣环连结而成,重约21吨。 图1.8 大渡河铁索桥-泸定桥
按受力分 建筑结构按受力和构造特点的不同可分为:混合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大跨结构等。其中大跨结构多采用网架结构、薄壳结构、膜结构、以及悬索结构。 混合结构,是指由砌体结构构件和其他材料构件组成的结构。如垂直承重构件用砖墙、砖柱,而水平承重构件用钢筋混凝土梁板(图1.12),这种结构就为混合结构,也叫承重墙结构。该种结构形式具有就地取材,施工方便,造价便宜等特点。
第1章 绪 论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建筑结构的组成,会对建筑结构进行分类,理解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知道极限状态的概念,掌握两种极限状态,知道建筑结构抗震的基本术语。
教学要求
能力目标
相关知识
பைடு நூலகம்权重
自评分数
掌握建筑结构的组成及分类。
建筑结构按所用材料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木结构。建筑结构按受力和构造特点的不同可分为:混合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大跨结构等。
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受到各种力的作用—结构自重、人及设备重、风、雪、地震等。这些力的作用形式怎样,大小是多少?对建筑物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这些问题都要靠建筑力学和结构来解决。
建筑中,由若干构件(如板、梁、柱、墙、基础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荷载和其他间接作用(如温差伸缩、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的体系,叫做建筑结构(图1.2)。建筑结构在建筑中起骨架作用,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