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所列中国古代史参考文献资料

合集下载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资料及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资料及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资料及参考书目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那么多学子考北大的原因之一吧,今天作为北大的一名学子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我考北大的一些心里路程,希望可以帮到学弟学妹们。

奋斗了了一年的时间,我终于踏进了北大的校门,我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付出总有回报!这不是套话,这是我刚刚知道我考了多少分的那一刻的最深切的体会!想起当初大学毕业只身前往北京,举目无亲,那个时候不知道北大的食堂在哪里、不知道在哪里能找到住的地方、不知道应该在哪里看书学习、不知道向谁去打听专业课的问题……,总之苦楚溢于言表,当然最后的得到的快乐也可以说是喜上云霄!学弟学妹们好,我是汪学长硕士: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当年以总成绩第二名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在新祥旭考研一对一讲解621中国古典文献学和832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专业课,首先我自己当初也是在新祥旭考研辅导学校辅导过专业课,觉得老师们水平很高,尤其是在北大的学子们几乎是没有人不知道新祥旭的,毕竟新祥旭创始人就是北大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在新祥旭兼职任教的原因,毕竟我也是在这里的老师帮助下考上的,这个在这里不细说了,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留言或者加老师微信,那么我给大家推荐一些参考书目: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中华书局(写的可读性很差,最重要,逼着自己去看)曾贻芬《中国历史文献学史述要》商务印书馆皮锡瑞著周予同注《经学历史》中华书局安静小太郎《经学史》万卷楼江竹虚《五经源流变迁考》上海古籍出版社(各经的发展源流很明晰)徐有富《目录学与学术史》中华书局江蕃《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华书局(精彩有个性)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中华书局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王力《中国语言学史》中华书局(训诂类很简明)专业课古委会《文献学基础知识丛书》江苏教育出版社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齐鲁书社董洪利《文献学概要》北京大学出版社杜泽逊《文献学概要》中华书局(总论的这两本就够了)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古书通例》中华书局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商务印书馆《四库全书总目》各大类叙小叙《简明四库全书目录》《书目答问》(经部,史部,子部的诸子、考证笔记)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大学出版社钱玄《校勘学》江苏古籍出版社许逸民《古籍整理释例》中华书局总结:以上经验满满的全是干货,希望今年考研的学子们可以从中受益,作为本研究生就读于北大的我,对于北大的情况在了解不过了,很希望今年考北大的学子可以顺利通过,如果需要帮助的同学可以联系我,专业课历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和一下资料都可以提供,我在北大等你内部资料:光华管理学院的内部重难点讲义和常考知识点笔记梳理;其他资料:专业课模拟押题卷;【1】免费提供考前应试指导;【2】免费提供复试咨询;【3】协助联系导师或者提供导师联系方式;【4】免费提供考研公共课复习指导或资料。

北大历史学系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北大历史学系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北大历史学系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汇总北京大学没有指定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中国史专业: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史郭大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史专业: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现代史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本文系统介绍北大历史学系考研难度,北大历史学系就业,北大历史学系学费,北大历史学系考研辅导,北大历史学系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大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大考研机构一、北大历史学系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最近几年北大历史学系考研很火,特别是北大这样的名校;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系研究生共招收42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北大历史学系考研专业课623历史学基础复习较为容易,考研难度不大;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考试科目里,历史学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历史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二、北大历史学系硕士毕业生就业怎么样作为名牌院校的北京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2014年北京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86%;北大历史学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分别为:政府机关,新闻出版,公司,高校任教,读博,出国;三、北大历史学系各招收专业介绍北大历史学系共有两个专业招生,即中国史和世界史;学术型硕士学费总额2.4万元;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系研究生共招收42人,其中中国史25人,世界史17人;拟接收推荐免试生50%-70%;应试生差额复试比例为200%;复试权重为50%;其考试科目如下: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2俄、203日、253法、254德任选一门62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或世界史考北京大学的历史学研究生是分专业分科目考试的,也就是说考中国史专业的研究生,在专业课方面只考中国史,不再考是世界史;同样,考世界史的研究生不考中国史;世界史专业研究方向如下:01.史学理论及史学史02.国际关系史03.世界历史中国史专业研究方向如下:01.中国历史地理02.历史文献学03.礼学与经学04.中国少数民族史05.敦煌吐鲁番文书06.古代中外关系史07.先秦史08.秦汉史09.魏晋南北朝史10.隋唐史11.宋辽金史12.元史13.明史14.清史15.古代中西交通史16.中国古代社会史17.中国近代史18.中国现代史19.近现代中外关系史20.中国近现代社会史21.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22.中华民国史23.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四、北大考研辅导班有哪些对于北大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北大考研,您直接问一句,北大历史学系考研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北大考研,更谈不上有北大的考研辅导资料、考上北大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北大考研辅导非常权威,基本是考北大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尤其是业内赫赫有名的五道口金融学院,50%以上的学员都来自凯程教育的辅导;凯程有系统的辅导讲义和应试题库与解析,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北大北大深入的理解,在北大有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六、北大历史学系各专业复试分数线是多少201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系考研复试分数线总分不低于345分,政治、英语不低于50分,专业课不低于180分;世界史:复试所占权重为总成绩的50%;复试成绩由专业外语笔试、考生资格审查、面试三部分组成,其中笔试占20%,考生资格审查占10%,面试占20%;中国史:复试所占权重为总成绩的50%;复试成绩由考生资格审查和面试两部分组成,其中考生资格审查占20%,面试占30%;最终录取成绩为初试50%+复试50%+英语听力成绩的总和;具体计算方式为:总成绩=初试权重×初试各门总成绩+复试成绩换算成百分制×复试权重+外语听力成绩换算成3分制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考研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七、北大历史学系考研623历史学基础复习建议很多同学对于623历史学基础不清楚怎么复习,在这里凯程老师系统介绍一下如何高效率复习历史学基础,供同学们参考;第一,关于教材的问题;考研历史学教材有所谓的“十一本”说法,比较好的组合是:朱绍侯编的中国古代史上、下福建人民出版社,李侃、李时岳编的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王桧林编的中国现代史上、下高等教育出版社,吴于廑、齐世荣编的六卷本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当然,北师大版本的书也是不错的;凯程老师建议大家,选择什么样的教材无所谓,因为基本史实就那些,不同的教材只不过会有不同的叙述而已;把知识点记牢、把握好是最重要的;第二,关于各高校历史学真题;凯程老师辅导学生特别注重真题的训练;这些真题真的是非常非常重要,其重要性不亚于英语复习中的近10年真题;凯程老师教授学生在复习完参考书的每个部分后,就把相应的真题拿来复习;比如在复习完中国古代史之后,就把这本书上的几套真题拿来仔细研究一番,对于一些重要的题目,要求同学们能把答案背出来;第三,历史学复习没有捷径可循;历史学复习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经历,因为参考书的内容很多,而一张真题试卷上考到的知识点则相对很少,所以有人会在复习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侥幸”、“逃懒”的心理,总会认为一些看似不重要的知识点不会考;凯程老师强烈说明这种心理是不能有的,要尽量全面的复习,不留死角,绝对不能留有很明显的空白点;比如说,关于“拿破仑三世和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论述题,教材上和辅导书上都没有直接明确提到关于拿破仑三世和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地方;所有,这就需要在平时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最后完成回答;第四,基础知识要扎实;凯程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对于教材上提到的基本史实要能够熟练、扎实的掌握;要求学生把教材和辅导书一遍又一遍的看,一遍又一遍的加深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再配合凯程的辅导讲义和解析,效果更好;你要正视下面一个事实,历史学考试时间是3个小时,20道单选每题2分,8道名词解释每题10分,2道材料分析题每题30分,3道论述题每道40分;在真正的考试过程中,最多能有90分钟如果前面做的不顺的话,只能有70分钟来完成,而且每题都要写满一页A4纸那么大的空间,还有语言组织、思路逻辑之类的答题要求;在这种种要求下,如果你的基础知识不熟练、不能迅速提取出与题目相关的答题要点的话,要在90分钟内完成3道论述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切记要把基础知识复习好;八、北大历史学院考研复习方法解读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最后,无论以何种方法复习,考生都要全身心投入,这样才能取得好成绩;相信广大考生对于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都有自己的理解,也希望以上内容能够给考生带来帮助;凯程考研祝大家考研顺利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类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类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类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需要说明的几点:
1、教材是必须要通读的,因为考试会考。

如果没有教材就以老师上课的讲义为主。

2、参考书列的比较杂乱,但大抵是底端的,有意进一步研究的同学可以根据这些书提供的线索进一步搜寻。

参考书无需全看,有针对性地阅读一种或几种即可,主要是对教材及讲义的补充和拓展。

3、其实对于北大中文系的多数科目来说,最重要的并非教材,也不是参考书,而是原典。

书目中不曾开列,但希望大家不要忽略它们。

北大历史学系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北大历史学系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北大历史学系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北京大学没有指定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中国史专业:《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史》郭大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史专业:《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现代史》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本文系统介绍北大历史学系考研难度,北大历史学系就业,北大历史学系学费,北大历史学系考研辅导,北大历史学系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大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大考研机构!一、北大历史学系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最近几年北大历史学系考研很火,特别是北大这样的名校。

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系研究生共招收42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北大历史学系考研专业课623历史学基础复习较为容易,考研难度不大。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考试科目里,历史学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历史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二、北大历史学系硕士毕业生就业怎么样?作为名牌院校的北京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

北大历史书单

北大历史书单

北大历史书单1. 《中国古代史》作者:范文瀚这本书是中国古代史的经典教材,详细介绍了从上古时代到清朝的历史事件、政治制度、经济社会等方面。

通过系统的叙述和分析,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2. 《近代中国史》作者:王汉民王汉民教授以生动的笔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0世纪末的历史变迁。

书中包含大量的历史事件、人物故事以及社会背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近代中国的兴衰沉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者:徐友春、刘国铭这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中国大学生必修的教材之一。

它以纲要的形式,概括了中国从1840年到当代的历史进程。

书中以精炼的语言,对各个历史时期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篇幅紧凑、内容丰富。

4. 《世界通史》作者:威尔·杜兰特威尔·杜兰特的《世界通史》是西方世界通史研究的经典之作。

该书横跨几千年的历史时期,从文明的起源到现代文明的形成,逐一分析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

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成果,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完整、生动的世界历史图景。

5. 《民国通史》作者:徐中约徐中约教授的《民国通史》是对中国民国时期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该书详细介绍了辛亥革命、北洋政府、国共内战、国共合作等重要历史事件,对民国时期的政治与社会变革进行了深入分析。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近代中国的发展历程。

这里只是列举了一些重要的历史学习资料,供学习者参考。

当然,除了这些经典之作,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历史著作,读者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们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历史,进一步认识和思考我们的过去,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中国历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国历史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中国历史论文参考文献一、中国历史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历史道路.《广东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5期.谌中和.[2].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理论建设刍议.《西北大学学报《江西社会科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4期.樊如森.[6].见诸行事深切著明——《中国历史文选》教学中不应忽视的几个问题.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湖北大学学报《西北民族研究》.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9年4期.袁剑.[9].中国历史之中的连续和变革与中国现当代民族主义.《外交评论》.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0年1期.时殷弘.[10].一部缺失“开化”的“开化史”——田口卯吉《支那开化小史》与近代日本文明史学的困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5年6期.黄东兰.二、中国历史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中国历史研究法》与《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之比较.被引次数:1 作者:徐风兰.历史文献学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学位年度)[2].英国中学历史教科书有关中国历史内容的研究.作者:段艳肖.学科教学(历史)河北师范大学2014(学位年度)[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对现代教育历史研究方法的启示.作者:周文娟.公共管理湖南大学2012(学位年度)[4].《中国历史地图集》北魏卷若干地名考析——以今陕西省所在地域为界.作者:崔文君.历史地理学江西师范大学2012(学位年度)[5].民族主义与中国历史书写——清末民国时期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研究.被引次数:10作者:刘超.专门史复旦大学2005(学位年度)[6].普通高中中国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高利华.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2011(学位年度)[7].初中历史教科书内容缺陷的研究——以XXX出版社7—8年级《中国历史》为例.作者:艾琼.课程与教学论湖南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8].“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以“五朵金花”为重心的探讨.被引次数:1作者:蒋海升.中国古代史山东大学2006(学位年度)[9].“西方话语”与“中国历史”之间的张力:——以“五朵金花”为重心的探讨.作者:蒋海升.中国古代史山东大学2006(学位年度)[10].西方历史教科书里的中国:五国高中教科书比较.作者:比较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三、相关中国历史论文外文参考文献[1]PhasestatesofhydrocarbonsinChinesemarinecarbonatestrataandcont rollingfactorsfortheirformation. JinZhijunLiuQuanyouQiuNanshengDingFengBaiGuoping《Energyexploration&exploit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5[2]LateMiocene–earlyPleistocenepaleoclimatehistoryoftheChineseLoessPlateaurevealedby remanenceunmixing. JunshengNieRuiZhangCristianNeculaDavidHeslopQingsongLiuLishaGongSubir Banerjee《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6[3]ChangesinfireregimesontheChineseLoessPlateausincethelastglacia lmaximumandimplicationsforlinkagestopaleoclimateandpasthumanactivity. Wang,X.Ding,Z.Peng,P.《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AnInternationalJour nalfortheGeoScienc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4]Holocenevegetationvariationsandtheassociatedenvironmentalchang esinthewesternpartoftheChineseLoessPlateau. FengZDTangLYWangHBMaYZLiuKB《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AnInternationalJour nalfortheGeoScienc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63/4[5]MagneticparametervariationsintheChaonaloess/paleosolsequencesi nthecentralChineseLoessPlateau,andtheirsignificanceforthemiddlePleist oceneclimatetransition.YouguiSongXiaominFangJohnW.KingJijunLiIshikawaNaotoZhishengAn 《QuaternaryResearch:AnInterdisciplinaryJournal》,被EI收录EI.被SCI 收录SCI.20143[6]AtaleoftwopopulationcrisesinrecentChinesehistory.Lee,HarryF.Zhang,DavidD.《ClimaticChange》,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2[7]TheultrafinecomponentinChineseloessanditsvariationoverthepast7 .6Ma:implicationsforthehistoryofpedogenesis.Sun,DHSu,RXLi,ZJLu,HY《Sedimentology:Journalofth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ofSedimentologist 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14[8]Thecontributionofrarespeciestocommunityphylogeneticdiversityac rossaglobalnetworkofforestplots..MiXiangChengSwenson,N.G.Valencia,R.Kress,W.J.Erickson,D.L.Perez,A.J.R enHaiBaoSuShengHsinGunatilleke,N.Gunatilleke,S.HaoZhanQingYeWanHuiCao MinSuresh,H.S.Dattaraja,H.S.Sukumar,R.MaKePing 《TheAmericanNaturalist:DevotedtotheConceptualUnificationoftheBiologi calScienc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1[9]Apreliminaryreconstructionofthepaleoecologicalandpaleoclimatic historyoftheChineseLoessPlateaufromtheapplicationofbiomarkers.Bai,YFang,XMNie,JSWang,YLWu,FL《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AnInternationalJour nalfortheGeoScience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091/2[10]ContrastingstylesofmineralizationintheChineseAltaiandEastJung gar,NWChina:ImplicationsfortheaccretionaryhistoryofthesouthernAltaids .Wan,B.Xiao,W.Zhang,L.Windley,B.F.Han,C.Quinn,C.D.《JournaloftheGeologicalSociet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1Pt.6四、中国历史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中国历史编纂学在近现代的进展.陈其泰,2012"历史·史学·社会"学术研讨会[2]《中国历史小丛书》与历史知识的传播.张越.方宏,2010“历史研究与历史知识社会化和社会进步”研讨会[3]俄罗斯学术界最近十年对中国历史的研究(19992009年).乌索夫.慕丹.黄俊升,2009第二届当代中国史国际高级论坛[4]书写中国明治时期日本的支那史·东洋史教科书.黄东兰,2010“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国际学术研讨会[5]论中国历史网络中的天神崇拜.杜奉贤,2004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讨会[6]从中国历史思考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思想文化基础.丘明峰,2014中国特色残疾人事业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论坛[7]妇女/性别史研究中交叉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以中国历史中的法律叙事为例.臧健,2013“新视野下的世界妇女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8]基于中国历史地理信息系统CHGIS的中国历史地理数字化应平台.周丙锋.周文业,2007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9]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理论建设刍议.朱士光,2008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10]方志资料在新一代美国中国史学者研究中的利用以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为例.何剑叶,2011首届中国地方志学术年会暨方志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古代史教材与参考书

中国古代史教材与参考书

《中国歷史研究入門》
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6年
二、目录、职官、地理、年代方面的工具书
四 库 全 书 总 目
目录、职官、地理、年代方面的工具书
朝野僉載六卷内府藏本 舊本題唐張鷟撰鷟有龍筋鳯髓判已著錄此書新唐書藝文志作 三十卷宋史藝文志作僉載二十卷又僉載補遺三卷文獻通考則 但有僉載補遺三卷此本六卷參考諸書皆不合晁公武讀書志又 謂其分三十五門而今本乃逐條聯綴不分門目亦與晁氏所記不 同考莫休符桂林風土記載鷟在開元中姚崇誣其奉使江南受遺 賜死其子上表請代減死流嶺南數年起爲長史而卒計其時尙在 天寳之前而書中有寶曆元年資陽石走事寶曆乃敬宗年號又有 孟宏微對宣宗事時代皆不相及按尤袤遂初堂書目亦分朝野僉 載及僉載補遺爲二書疑僉載乃鷟所作補遺則爲後人附益凡闌 入中唐後事者皆應爲補遺之文而陳振孫所謂書本三十卷此其 節畧者當即此本蓋嘗經宋人摘錄合僉載補遺爲一删併門類已 非原書又不知何時析三卷爲六卷也其書皆紀唐代故事而於諧 噱荒怪纎悉臚載未免失於纎碎故洪邁容齋隨筆譏其記事瑣屑 擿裂且多媟語然耳目所接可據者多故司馬光作通鑑亦引用之 兼收博采固未嘗無裨於見聞也
中国通史(古代部分)的教材与参考书
教 材
辅 助 教 材
翦 伯 赞 主 编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钱穆 著
参考书目: 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社,1992年。(《为历史学辩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年。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91年。 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葛剑雄:《统一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增订本),中 华书局,2008年。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中央民族大 学出版社,1999年。 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张广达、王小甫:《天涯若比邻——中外文化交流史略》,中 华书局,1988年。 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北大考古系本科生的参考书目

北大考古系本科生的参考书目

北大考古系本科生的参考书目应该基本是真实的呵呵大家可以看看一、基本书目1、王国维《观堂集林》,乌程蒋氏刊本,1923。

中华书局,1959(据商务印书馆《王氏全集》本)。

1991年重印。

2、顾颉刚等《古史辨》(1-7册),北京朴社、开明书店,1926-1941。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重版。

3、李济《安阳发掘与中国古史问题》,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40本,1968。

又可参阅《李济考古学论文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

4、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联合书店,1930,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

5、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东京文求堂影印本,1932,1935。

科学出版社,1957重版。

6、容庚等《殷周青铜器通论》,文物出版社,1984据容氏《商周彝器通考》(燕京大学燕京学社,1941)重编本。

7、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

《续集》,科学出版社,1998。

8、丁山(遗著)《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科学出版社,1961。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9、徐旭生(炳昶)《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重庆中国文化服务社,1943。

科学出版社,1960增订本。

文物出版社,1985再版。

10、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二集、三集),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1945。

11、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2。

12、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56。

1988再版。

13、刘起釪《古史续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4、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

1999。

15、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

1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

长沙商务印书馆,1941。

中华书局,1984。

17、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商务印书馆,195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再版。

18、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

【免费下载】北大历史系参考书目

【免费下载】北大历史系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历史系参考书目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教材】1《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3《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4《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张衍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通史参考书】5《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6《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7《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8《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9《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10《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11《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12《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胡凡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13《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三联书店1957年版14《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15《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阅读杂志】《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文献索引】16《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7《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18《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9《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0《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21《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22《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先秦篇参考书】23《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24《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25《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6《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27《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28《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29《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30《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31《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32《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33《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34《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35《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36《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37《中国古代思想史》第1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38《士与中国社会》,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39《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年版【秦汉篇参考书】40《秦汉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41《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42《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43《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44《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45《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齐鲁书社1986年版46《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47《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48《秦汉史论集》,高敏,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49《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50《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汉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51《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52《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53《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版【魏晋南北朝篇参考书】54《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55《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册),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56《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57《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58《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59《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60《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1985年版61《魏晋南北朝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55年版62《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1959年版63《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1983年版64《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65《读史集》,何兹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66《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67《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68《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69《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本)魏晋南北朝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70《中古文人生活》,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71《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72《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罗宏曾,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隋唐篇参考书】《隋书》:《高祖纪》、《炀帝纪》、《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

历史参考书目

历史参考书目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参考书目【教材】《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中国历史文选》(修订本)张衍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通史参考书】《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胡凡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三联书店1957年版《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阅读杂志】《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文献索引】《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先秦篇参考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中国古代思想史》第1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士与中国社会》,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年版【秦汉篇参考书】《秦汉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齐鲁书社1986年版《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秦汉史论集》,高敏,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汉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版【魏晋南北朝篇参考书】《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册),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1985年版《魏晋南北朝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55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1959年版《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1983年版《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读史集》,何兹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本)魏晋南北朝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中古文人生活》,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罗宏曾,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隋唐篇参考书】《隋书》:《高祖纪》、《炀帝纪》、《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

北大教授张帆:一份给史学爱好者的暑期书单

北大教授张帆:一份给史学爱好者的暑期书单

北大教授张帆:一份给史学爱好者的暑期书单张帆:15本轻松阅读的中国古代史书目张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教授,著有《中国古代简史》《元代宰相制度研究》等。

推荐一个优质哲学号给大家!2014年夏天,南方周末推出“暑假阅读推荐书目”,其中“历史篇·中国史”书目,是请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张帆教授做的推荐。

这份书单,因为是集中在中国古代史领域,今天看起来,也并不过时。

2022年盛夏,暑假来临,再推出这份书单,和读者朋友们共读。

————这份书目的推荐对象,主要是历史学科低年级本科生,以及对历史感兴趣的其他学科学生。

受本人专业和阅读范围所限,推荐书目大都是中国古代史领域的。

与历史有关的书实在太多了,无论水平多高的专家,穷其一生也只能接触其中的一小部分,好比“饮河之鼠,各充其量”。

再加上个人的兴趣、口味有别,因此任何两个人开出的推荐书目都不会完全相同。

下面的书目,只不过是把我个人的阅读感受,拿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而已。

因为要推荐的是暑期书目,所以总的原则是“轻松阅读”,或者叫“快乐阅读”。

首先,推荐相对通俗易懂、读起来不累的;其次,推荐篇幅不太大的。

这样就把许多名家巨著割爱了,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古人读书,有所谓“三上”之说,就是“枕上、马上、厕上”。

现在交通工具变了,所以“马上”应当改为“车上”,另外还可以新添一个“会上”(无聊的会议也可以用来读书),合称“四上”。

以下这些书,如果暑期读不完,平时“四上”阅读也都比较合适。

分几类来列举:01▼通史通史类型的书,推荐张荫麟《中国史纲·上古篇》(三联,1955)和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又名《中国近代史大纲》,岳麓书社,1987)。

两部书都是上世纪30年代写的。

作者虽然是史学名家,但张荫麟(1905-1942)英年早逝,蒋廷黻(1896-1965)去了台湾,所以现在的读者对他们未必了解。

两书的最大优点,是篇幅短小,文笔浅显,而又不乏深邃的思考和精辟的见解,可谓举重若轻的大手笔之作。

中国古代史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史参考文献

一、中国古代史参考文献(一)先秦史参考书目《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翦伯赞等,中华《中国通史》,范文澜,人民《中国史稿》,郭沫若,人民《中国原始社会史》,宋兆麟等,人民《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徐旭生,科学《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考古所,文物《战国史》(增订),杨宽,上海人民《东周与秦代文明》(增订),李学勤,文物《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先秦七子思想研究》,童书业《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恩格斯《论国家》,列宁《马恩列斯论资本主义以前诸社会形态》,中国社科院历史所《中国历史地图册》(1--8),谭其骧(二)秦汉史参考书目《秦汉史》,翦伯赞,人民《秦史稿》,林剑鸣,上海人民《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秦汉史略》,何兹全,上海人民《秦汉官制史稿》,安作璋,齐鲁书社《秦汉农民战争史》,漆侠,三联《北狄与匈奴》,马长寿,人民《西汉与西域关系史》,安作璋,人民《汉代考古概况》,王仲殊,中华《秦始皇传》,马非百,江苏古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中国历史大事编年》,张习礼(三)魏晋南北朝参考书目《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三册,唐长孺主编《中国古代史》中册,十院校编写《中国通史简编》第二编,范文澜《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犖《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集》、《札记》,周一良《读史存稿》、《冰茧庵丛稿》,缪钺《魏晋隋唐史论集》一、二集,社科院历史所编《魏晋南北朝史论集》《马恩列斯论历史科学》《资治通鉴》——魏纪、晋纪、宋纪、齐纪、陈纪。

(四)隋唐五代史参考书目《资治通鉴》隋纪、唐纪《中国通史》三、四册,范文渊《隋唐史》,岑仲勉《隋唐五代史》,吕思勉《隋唐五代史纲》,韩国磐《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汪隋唐史论集》《唐史研究会论文集》《唐史学会论文集》《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唐太宗与昭陵》《武则天与乾陵》《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四册(五)辽宋夏金元参考书目《中国史纲要》第三册,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稿》第五册,郭沫若主编《中国通史》第四册,范文渊《五代史略》,陶懋炳《简明宋史》,周宝珠、陈振《王安石变法》,漆侠《两宋史论》,关履权《西夏史稿》,吴天墀《岳飞传》,邓广铭《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张家驹《金史简编》张博泉《元朝史》上、下册,韩儒林主编《蒙古族简史》,内蒙古自治区历史所《宋蒙(元)关系史》,胡昭曦主编《中国文学史》,文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简编》,任继愈《中国史学发展史》,尹达主编:《宋明理学史》,侯外庐等编(六)明清参考书目《朱元璋传》,吴晗《明史》汤纲、南炳文《明代政争探源》,郑克晟《明清史资料》,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明清易代独见》,陈生玺《明史讲座》,吴晗《中国通史参考资料》第七册、第八册,翦伯赞、郑天挺主编《明史纪事本末》,谷应泰《清史研究概说》,陈生玺、杜家骥《清史简编》,戴逸《清史》,南开大学明清史研究室《清史杂考》,王宗翰《明末三大思想家》,杨正福《清史稿》《清史列传》。

北大古代文学考研分析参考书目推荐

北大古代文学考研分析参考书目推荐

辅导书
北大古代文学教研室《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下册(缺上册,电子 稿) 李杰等《中国文学史》学习辅导与习题集 袁行霈等《中国文学作品选注》4卷 上海古籍出版社《古典文学三百题》 北大编《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6册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 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1卷本 同上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历史三百题》 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哲学三百题》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学习指导》 朱栋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4卷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作品精选》(缺)
大综合
分 值
课程
应 试 笔 记
历 年 真 题
重 点 整 理
教材
古 代 文 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 150
古代文学批评史 古代文论 35 古代文学批评史 中国古代史 35 中国古代文化 现代文学 现当代文学 35
袁行霈等《中国文学史》4卷 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4卷 褚斌杰等《中国文学史纲要》4卷 名词解释, 林庚《中国文学史》 论述, 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 诗歌赏析, 周先慎《中国文学十五讲》 解释词句, 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 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下册 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 同上 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1卷本 名词解释, 阴法鲁《中国古代文化》上下册 论述 各1题, 吴小如《中国文化史纲要》(电子稿) 分值相当 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 见上 见上 有 段宝林《民间文学教程》 大 有 王娟《民俗学概论》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2卷 综 季羡林《东方文学简史》(电子稿) 合 乐黛云《比较文学原理新编》(电子稿) 历 董学文《西方文学理论史》 年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 真 胡经之《文艺美学》(电子稿) 题 王力《古代汉语》4卷 背 北大《现代汉语》 诵 叶蜚声等《语言学纲要》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简编》 朱天俊《中文工具书教程》 见古代史,古代文化史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汇总北京大学没有指定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凯程老师根据多年的辅导经验及学员反馈,推荐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研究生参考教材如下:中国史专业:《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史》郭大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史专业:《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现代史》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上参考书实际复习的时候,请按照凯程老师指导的重点进行复习,有些内容是不考的,帮助你减轻复习压力,提高复习效率。

本文系统介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难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就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学费,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辅导,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参考书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北京大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北京大学考研机构!一、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难不难,跨专业的学生多不多?最近几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很火,特别是北京大学这样的名校。

北京大学2015年历史学系研究生共招收42人,招生人数还是比较多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考研专业课623历史学基础复习较为容易,考研难度不大。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考试科目里,历史学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历史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二、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毕业生就业怎么样?作为名牌院校的北京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有良好的师资力量,人脉资源也不错,出国机会也不少,硕士毕业生社会认可度高,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

北大历史考研书目

北大历史考研书目

北大历史考研书目
1. 《中国古代史纲要》 - 作者:任继愈
2. 《中国近代史纲要》 - 作者:任继愈
3. 《中国当代史纲要》 - 作者:史大刚
4. 《中国历史教材》 - 作者:北京大学历史系编写组
5. 《中国历史硏究》 - 作者:闻一多、胡适、盈铁夫
6. 《中国古代史论文选编》 - 编辑:曹叔孙
7. 《中国史教育论》 - 作者:立项小组
8. 《中国史编纂学》 - 作者:张叔夜
9. 《中国史学派概论》 - 作者:华京道
10. 《中国史研究学纪要》 - 作者:吕思勉
11. 《中国古代社会阶级斗争史教育教材》 - 作者:樊嘉祯、郑芳
12. 《中国文化史教程》 - 作者:展光、王若文
13. 《世界历史简明教程》 - 作者:冯友兰
14. 《世界历史教材》 - 作者:北京大学历史系编写组
15. 《中国文化通论》 - 作者:丁鸿禧
16. 《中国现代史教程》 - 作者:毛泽东、李民骐、杨奎松
17. 《中国古代史》 - 作者:黄仁宇
18. 《中国古代史通论》 - 作者:黄尔沙
19. 《中华文明史》 - 作者:梁启超
20. 《中国古代经济史》 - 作者:杨继绳。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

北大中文系古文献专业书目及复习提要(一)我们专业在不了解或是不喜欢的人看来很枯燥,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专业中许多老师研究的学问都很有意思,比如李零老师的中国方术研究。

退一步说了,一门学问,只要你能真正静下心来,肯定能从其中发现乐趣,找到安慰的,不如说古文字学,我们专业的裘锡圭和李家浩两位老师,一生浸淫其中。

这些都不用说了,老师的情况可以去查,凡是副教授及以上的,基本上都可以带硕士研究生。

我们本科的专业课很多,大致也说一下吧。

古文献学史:分上下两学期讲授,是重中之重,主要的教材是孙钦善老师写的《中国古文献学史》,上下两册。

很厚的两本,也是考研最重要的参考书了。

文字学:裘锡圭老师的《文字学纲要》音韵学:《音韵学教程》,北大唐作藩等老师编写(以上两门课较有难度,考试中占的比例似乎不多)训诂学:洪成《训诂学》,董洪利《古籍的阐释》(这个老师是我们专业的)版本学:没有现成的教材,大致可以看一下曹之的《中国古籍版本学》、李致忠的《古书版本概论》以及其他一些老先生的书,还有前两年出的《校雠广义》,也是很好的参考书。

目录学:高路明《目录学与中国古代学术源流》(我们专业的老师),还应该看看中姚名达的《中国目录学史》等书。

校勘学: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哲学要籍解题:没有固定的教材,大致是介绍中国古代的哲学典籍文学要籍解题:金开诚《历代诗文要籍详解》史学要籍解题:可参看张传玺的《中国历史文献简明教程》、张舜徽的《中国史学名著解题》古籍整理概论:专业启蒙课,可看看最近黄永年老先生再版的《古籍整理概论》中文工具书使用法:《中文工具书教程》朱天俊,李国新著中国古代文化:阴法鲁等《中国古代文化史》古代汉语:王力与郭锡良的教材都可以现代汉语:北大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编写的《现代汉语》中国古代史:在考试中占的比例也较大,教材一般是翦伯赞《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北大教材《中国文学史》,或者袁行沛新编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以上是我们专业课的大致情况,如果有什么补充,我再告诉你。

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1、二十四史2、林耀华:《原始社会史》,中华书局1984年版。

3、宋兆麟等:《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4、尹达:《新石器时代》,三联书店1955年版。

5、张之恒:《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大汶口文化讨论文集》,齐鲁书社1981年版。

7、石兴邦:《半坡氏族公社——考古资料反映的我国母系氏族社会制度》,陕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安志敏:《中国新石器时代论集》,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9、严文明:《仰韶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10、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11、孙淼:《夏商史稿》,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12、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出版社1983年版。

13、北大历史系:《商周考古》,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14、李民:《夏商史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5、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16、张亚初等:《西周金文官制研究》,中华书局1986年版。

17、许倬云:《西周史》,三联书店1994年版。

18、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19、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20、童书业:《春秋史》,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21、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2、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23、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4、《徐中舒学术论文集》,中华书局1998年版。

25、吴荣曾:《先秦两汉史研究》,中华书局1995年版。

26、林剑鸣:《秦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7、翦伯赞:《秦汉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8、高敏:《云梦秦简初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29、朱大昀主编:《中国农民战争史·秦汉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最新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

最新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

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中国古代史主要参考文献一、古籍:1.《史记》,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2.《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第一版;3.《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一版;4.《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二版;5.《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6.《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7.《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8.《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9.《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10.《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11.《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12.《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13.《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第一版;14.《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第一版;15.《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第一版;16.《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17.《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18.《旧五代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19.《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20.《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新一版;21.《辽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22.《金史》,中华书局1975年第一版;23.《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24.《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第一版;25.《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第一版;26.《山海经》战国·佚名27.《水经注》北魏·郦道元注28.《大唐西域记》唐·玄奘29.《逸周书》战国30.《国语》战国31.《战国策》西汉·刘向集录32.《华阳国志》晋·常璩33.《洛阳伽蓝记》北魏·杨衒之34.《史通》唐·刘知几35.《唐律疏议》唐·长孙无忌等36.《唐会要》宋·王溥37.《唐六典》唐·李林甫等38.《通典》唐·杜佑39.《文献通考》元·马端临40.《读通鉴论》清·王夫之41.《廿二史劄记》清·赵翼42.《贞观政要》唐·吴兢43.《资治通鉴》宋·司马光44.《续资治通鉴》清·毕沅编著45.《三朝北盟会编》(初校)南宋·徐梦莘46.《文史通义》清·章学诚47.《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咸宾录》[明]陈诚著周连宽校注48.《利玛窦中国札记》利玛窦金尼阁著,何高济王遵仲李申译何兆武校49.《宋高僧传》(上下册)[宋]赞宁撰,范祥雍点校50.《五灯会元》(全3册)[宋]普济编,苏渊雷点校二、专著:1.王玉哲《中华远古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2.白钢《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十卷本),人民出版社1996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大教授所列中国古代史参考文献资料
“中国古代史”(上)参考文献资料
这是北大历史系阎步克老师为本系本科生开设《中国古代史》(上)所列的参考文献:
【教材】
《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简史》,张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历史学》(大学文科指导书目),李玉、吴宗国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通史参考书】
《国史大纲》,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中国文化史导论》,钱穆,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吕著中国通史》,吕思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中国通史》,白寿彝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中华二千年史》,邓之诚,中华书局1983年版
《简明中国古代史》,张传玺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版
《中国古代史研究概述》,《中国史研究》编辑部,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历史研究专题述评》,胡凡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历史研究》编辑部,三联书店1957年版
《中国古代史分期讨论五十年》,林甘泉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
【阅读杂志】
《历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
《中国史研究动态》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台)
《新史学》(台)
《汉学研究通讯》(台)
【文献索引】
《中国古代史论文资料索引》,复旦大学历史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史研究入门》(上、下),山根幸夫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先秦史研究概要》,朱凤瀚、徐勇编,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战国秦汉史论文索引》,张传玺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书目论文索引》,武汉大学图书馆1982年版。

《魏晋南北朝研究论文书目引得》(1912-1969),邝利安编,台湾中华书局。

《东洋学文献类目》,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先秦篇参考书】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苏秉琦,三联书店1999年版
《中国早期国家》,谢维扬,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李学勤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夏商史稿》,孙淼,文物出版社1987年版
《西周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西周史》,许倬云,三联书店1994年版
《先秦史论稿》,徐中舒,巴蜀书社1992年版
《中国奴隶社会史》,金景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春秋史》,童书业,山东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战国史》,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古史新探》,杨宽,中华书局1965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十批判书》,郭沫若,人民出版社1954年版
《中国古代思想史》第1卷,侯外庐主编,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士与中国社会》,余英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中国青铜时代》,张光直三联书店1999年版
【秦汉篇参考书】
《秦汉史》,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秦汉史》,林剑鸣,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秦汉史》,翦伯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阎步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先秦两汉史论丛》,韩连琪,齐鲁书社1986年版
《先秦两汉史研究》,吴荣曾,中华书局1995年版
《秦汉问题研究》,张传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秦汉史论集》,高敏,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秦汉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祝总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998年版《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辽宁大学出版社1989、1996年版
《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阎步克,中华书局2002年版【魏晋南北朝篇参考书】
《魏晋南北朝史》(上下册),王仲荦,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两晋南北朝史》(上下册),吕思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陈寅恪,三联书店1954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周一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周一良,中华书局1985年版
《魏晋南北朝论丛》,唐长孺,三联书店1955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三联书店1959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中华书局1983年版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唐长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读史集》,何兹全,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秦汉魏晋史探微》,田余庆,中华书局1993年版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魏晋南北朝经济史》,高敏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秦汉官制史稿》(上下册),安作璋、熊铁基,齐鲁书社1984年版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10卷本)魏晋南北朝卷,白刚主编,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中古文人生活》,王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罗宏曾,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中国古代史”(下)参考文献资料
这是北大历史系徐凯老师为本系本科生开设《中国古代史》(下)所列的参考文献:
1、《隋书》:《高祖纪》、《炀帝纪》、《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

2、《旧唐书》、《新唐书》:《高祖本纪》、《太宗本纪》、《则天皇后本纪》、《玄宗本纪》、《地理志》、《职官志》(《百官志》)、《食货志》、《兵志》,及有关列传。

3、《资治通鉴》(隋唐部分)。

4、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5、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华书局1977年9月版。

6、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7、《辽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圣宗本纪》、《营卫志》、《兵卫志》、《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

8、《宋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神宗本纪》、《徽宗本纪》、《高宗本纪》、《理宗本纪》、《地理志》、《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及相关列传。

9、《金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海陵本纪》、《世宗本纪》、《食货志》、《百官志》,及相关列传。

10、邓广铭、漆侠:《两宋政治经济问题》,知识出版社1988年版。

11、陈直:《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杨树森:《辽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3、张博泉:《金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14、漆侠、乔幼梅:《辽夏金经济史》,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15、《元史》:《太祖本纪》、《太宗本纪》、《世祖本纪》、《顺帝本纪》、《地理志》、《百官志》、《食货志》,及相关列传。

16、邵循正:《邵循正历史论文集》(蒙古史、元史部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9月版。

17、韩儒林主编:《元朝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8、周良霄、顾菊英:《元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9、《明史》:《太祖本纪》、《成祖本纪》、《英宗本纪》、《武宗本纪》、《神宗本纪》、《庄烈帝本纪》、《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地理志》,及相关列传。

20、孟森:《明清史讲义》,中华书局1981年版。

21、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续编》,中华书局1984年版、1986年版。

22、傅衣凌主编:《明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3、《清史稿》:《太祖本纪》、《太宗本纪》、《世祖本纪》、《圣组本纪》、《世宗本纪》、《高宗本纪》、《职官志》、《食货志》、《兵志》、《地理志》,及相关列传。

24、戴逸主编:《简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25、商鸿逵:《明清史论著合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26、王锺翰:《清史新考》,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7、韦庆远:《明清史新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