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言文的七大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点一:文言文的诵读顺序
1.借助注释,粗读课文
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地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再连猜带蒙,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2.质疑、解难、细读课文
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深入领会,精读课文
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4.鉴赏评价,熟读课文
这一步主要靠课后同学们主动进行。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一定要注意眼、口、心保持高度协调一致。
要点二:文言文的诵读需注意什么
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立足点。诵读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读音正确。这是由于文言文中多有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字。这里要着重提一提“破读”的问题。所谓“破读”,就是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或词性。如“衣”用作名词时读yī,用作动词(穿衣)时读yì;“食”在表示吃时读shí,在表示给人或动物吃时读sì。掌握破读,能辨析词性词义、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第二,要注意停顿。包括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能正确划分句中停顿和句间停顿,表明对语句层次和大意的正确理解,这需要通过诵读训练来实现。
第三,要反复吟咏、体察虚词所表达的语气,并从中总结出规律。如:“夫”、“盖”常表示发语,“者”常表示提顿,“得无”、“无乃”常表示推测、反问等。越是常用的虚词,用法往往越灵活。
实际上,诵读就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至可以背诵的学习过程。
要点三:如何记笔记
第一步是注音。
第二步是注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等)。
第三步是注句(翻译重点句、标志特殊句式)。
要点四: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掌握
文言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以上三者应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通过课文诵读、典型例句分析来掌握。
如读到《兰亭集序》“怡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马上联想到《愚公移山》里“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曾不若孀妻弱子”,这三个“曾”用法相同,都是加重了后面“不知”、“不能”、“不若”的否定语气,可用现代汉语中“还”、“简直”、“竟然”等副词来表达,意思十分显豁。熟能生巧以后,就省略了这种转换过程。
学习文言文,还要具备必要的历史文化知识,如天文地理、岁时节日、礼仪制度、职官沿革、学校科举、典籍宗教、科学技术、姓名称谓、衣食住行等等。
要点五:注意区别古今词义的异同
1、词义的扩大
词义扩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扩大,即由部分到整体,使原义成为新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睡”由指坐着打瞌睡扩大到指睡眠。
2、词义的缩小
词义缩小是指词义所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缩小,即由整体到部分,使新义成为原义外延的一部分。例如“臭(xiù)”,由泛指所有气味到专指秽气。
3、词义的转移
词义的转移是指词义由指甲事物变为指乙事物。如“学者”,古代指“求学的人”,如“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游褒禅山记》),现在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4、词义的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
例如,“谤”,古代指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是中性词。如“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现在,“谤”用于诽谤,指无中生有地说别人的坏话,是贬义词。
要点六:词类的活用现象
文言中有些实词在句中临时改变了语法功能,词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是词的活用。掌握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其用法和理解其意义,对我们学习文言文来说是很重要的。
词类活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动词、形容词、名词用作有“使”、“令”意义的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这就是使动用法。
2、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这是指形容词、名词用作有“认为”、“以为”意义的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
3、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作动词后,就具有动词的语法特点,不再表示人或物,而是表示与这个名词有关的动作、行为。例如:“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籍:登记。《鸿门宴》)。文言文中,方位名词也常用作动词。
4、名词作状语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常用作状语,直接修饰、限制动词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处所、凭借的工具等。
要点七:通假字
所谓通假字,就是音同音近的替代字。确切一点,就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通”,意思是通用;“假”,意思是借用。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
通假字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把握:
1、在读音中辨析
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例如《鸿门宴》:“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其中“蚤(zǎo)”字通“早”。本来应写作“早”,但这里却写成“蚤”。“蚤”的本义是“跳蚤”,早晨的“早”所以写成“蚤”,
只是因为二者声音相同而相通,“蚤”借用了“早”的意义。即“蚤”是“早”的假借字,“早”是“蚤”的假借义。
所以辨析古文中的通假字,可以利用通假字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来辨析。具体方法,就是阅读文言文时,如果发现某个字,其通常的意义解释不通,就可以用某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解释,以达到辨析通顺、找出本字的目的。
2、在例证中认知
语言是具有社会性的,例子愈多愈说明通假用法具有普遍性。如“反”同“返”(返回,归来);“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另有“见”同“现”(暴露,露出来)。“图穷而匕首见”(《史记》)“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路转溪头忽见”(辛弃疾《西江月》)“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才美不外见”(《马说》)
3、在结构中把握
我们可以用增加、更换、取消偏旁的方法去辨识通假字,找出本字。
(1)增加偏旁,找出本字
例如“系向牛头充炭直”中“直”,在句中按字面理解不通,可视为通假,给“直”增加偏旁“亻”这样就找出了“直”的本字“值”,意义是价值。
(2)更换偏旁,找出本字
根据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互相替代,形成通假的情况,我们可以给通假字更换偏旁,从而找出本字。如:“学而时识之,不亦说乎”中“说”按字面讲不通,可确定为通假字。我们把这个字的形旁“讠”换成“忄”,就找到了这个通假字的本字“悦”,按本字的意思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就很明确了。
(3)取消偏旁,找出本字
根据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为本字构成通假的现象,我们可以把通假字的形旁取消,从而找出本字。如“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