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供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PPT课件

合集下载

城市供热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ppt

城市供热行业行业痛点与解决措施ppt

提高热能利用率
总结词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详细描述
采用高效、低耗的供热设备和系统,优化城市供热管网,提高热能利用率,降低 供热成本,减少能源浪费。
自动化和智能化运维
总结词
提升运维管理效率
详细描述
运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对供热设备进行实时监测、预警和故障诊断,提高 运维管理效率,减少设备故障率,保障供热稳定。
城市供热以燃煤供 热为主,存在一定 的环境污染和资源 浪费。
供热服务水平参差 不齐,部分地区存 在供热不均和供热 不足的问题。
供热设施老旧,技 术落后,热效率低 ,能源消耗大。
痛点与挑战
环境压力加大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城市供 热行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环保压
力。
转型升级缓慢
传统供热方式和技术难以满足绿 色、低碳的发展要求。
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实施余热回收
利用设备、生产过程中的余热 ,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能源
浪费。
加强运维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
加强设备维护保养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养、 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推广智能化运维
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手段,实现供热设备的智 能化监测、预警和运维,提高设 备运行效率。
实施环保政策
总结词
政策引导、环保达标
详细描述
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环保政策,对城市供热行业进行政策引导,推动供热企业采 取环保措施,实现环保达标,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04
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建议
建立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
加大清洁能源比重
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逐步提高其在城市供热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城市供热行业行业痛点与解 决措施

供热企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供热企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融资困难
由于供热行业属于基础设施行业,投资大、收益周期长,一些供热企业融资困难。
03
供热企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保政策的加强
能源结构调整
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不断加 大,供热企业将逐渐向使用清洁能源转 型,如使用天然气、地热能等替代传统 化石能源。
VS
环保政策加强
国家对环保的要求将更加严格,供热企业 需要加强环保投入,实施节能减排措施, 减少污染物排放,以满足更高的环保标准 。
品牌竞争
一些具有品牌优势的供热企业逐渐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 位。
供热企业的经营状况
服务质量参差不齐
一些供热企业的服务质量不高,导致用户满意度下降。
运营成本压力
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能源价格的上涨,供热企业的运营成本压力逐渐增大。
供热企业的发展瓶颈
技术创新不足
一些供热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导致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优势。
根据能源类型、规模、服务范围等, 供热企业可划分为多种类型,如燃煤 供热企业、燃气供热企业、热电联产 供热企业等。
供热企业的发展历程
起步阶段
01
20世纪初,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供热需求逐渐增大,供热企
业开始兴起。
发展阶段
02
20世纪中叶,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供热企
业逐渐向大型化、集中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转型阶段
03
21世纪初,随着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和环保标准的提高,供热企
业开始向清洁能源转型,同时加强能源管理和技术创新。
供热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供热企业是能源供应和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 用热需求,促进能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供暖行业ppt课件

供暖行业ppt课件
全性和稳定性。
供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节能减排
供暖行业需要不断推动节能减排,减少能源消耗 和污染物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
循环利用
推动供暖废热的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减少能源浪费。
环保意识
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节能减 排和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供暖行业的市场前景展望
市场需求
余热回收技术
通过回收工业余热和建筑 废弃热,实现能源的循环 利用,下落能耗。
04
供暖行业的政策法规
国家政策法规
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地热能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X年地热 能年利用量到达500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
《关于加强城市供热保证的意见》提出,到202X年,北方采暖地区集中供热面 积到达150亿平方米,城镇供热普及率到达98%。
清洁能源在供暖行业的应用
清洁能源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 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推广清洁能源 ,如太阳能、地热能等,以减少
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技术进步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清洁能源在 供暖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太 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等。
政策支持
政府对清洁能源的推广和应用给予 了政策支持,如补贴、税收优惠等 ,进一步促进了清洁能源在供暖行 业的应用。
详细描写
随着政府对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供暖企业需要加大技术研发和环保投入,以适应政策变化和市场要求。同时,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供暖市场的需求还将继续增长,为供暖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 遇。
03
供暖行业的运营模式
集中供暖模式
集中供暖模式的优点包括
能源利用效率高、环保效果好、便于统一管理。
地方政策法规

供热工程PPT课件

供热工程PPT课件

案例二:某工业园区分布式供热项目
总结词
满足工业特殊需求,灵活性高,高效稳定
详细描述
针对工业园区的特殊需求,该项目采用分布式供热系统,为园区内的各个工厂提供定制化的热能解决 方案。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工业生产过程中对温度、压力等参数的特殊要求 ,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案例三:某住宅小区分户供热项目
通过调节供热设备的运行 参数、启停时间和热量分 配等手段,实现热量输出 的调度。
调度优化
根据历史数据和气象预报 ,预测用户需求和室外气 温变化,提前进行调度计 划的制定和调整。
供热系统维护与检修
维护与检修计划
制定定期维护与检修计划 ,包括设备检查、清洗、 润滑和维修等,确保设备 正常运行。
故障处理
热力站设计
换热器选择
根据用户用热参数和供热介质,选择 合适的换热器。
控制系统设计
设计热力站的控制系统,包括温度、 压力、流量等控制回路,保证供热质 量和节能运行。
03
供热系统运行与管理
供热系统运行
供热系统运行原则
运行监控
确保供热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满足用户需求,同时降低能耗和环 境污染。
高效锅炉技术
采用高效锅炉设备,提高热能转换 效率,降低能耗。
环保技术应用
烟气处理技术
对排放的烟气进行净化处理,减 少对大气的污染。
噪声控制技术
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降低设备 运行噪音对环境的影响。
废弃物处理技术
对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 回收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担。
清洁能源利用
太阳能供热
利用太阳能集热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为供热 系统提供补充能源。
热网设计

《供热工程》课件

《供热工程》课件

02
供热系统设计
热源选择
热源选择
01
根据供热需求和地区条件,选择合适的热源,如集中供热、区
域供热或分散式供热。
热源类型
02
确定热源类型,如燃煤、燃气、燃油或电等,以满足供热需求
和环保要求。
热源容量
03
根据供热负荷和用热需求,确定热源容量,确保供热系统的稳
定性和经济性。
热网设计
热网类型
根据供热需求和地区条件 ,选择合适的热网类型, 如单管制、双管制或环状 管网等。
供热工程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生活质量
供热工程为人们提供温暖 舒适的生活环境,保障居 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节能减排
合理的供热系统能够降低 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 放,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 意义。
促进经济发展
供热工程作为基础设施之 一,能够促进相关产业的 发展,推动经济增长。
供热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集中供热系统具有较高的能源 利用效率和较低的运行成本, 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
集中供热系统提高了城市居民 的生活质量,减少了分散式小 锅炉房对城市环境的污染。
案例二:某工业园区分布式供热项目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分布式供热系统
该项目针对工业园区的 特殊需求,采用了分布 式供热系统,根据各企 业的用热需求,分别安 装小型锅炉房和换热站 。
热量调节。
03
优势
灵活性高,可满足不同区域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
成本。
05
供热工程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城市集中供热项目
集中供热系统
技术特点

供热行业调查研究报告ppt

供热行业调查研究报告ppt
技术因素
➢ 科技赋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VR 、5G等逐步从1、2线城市过渡到3、4线城 市,实现供热行业科技体验的普及化。
➢ 供热行业引入ERP、OA等系统,优化信息 化管理施工环节,提高了行业效率。
供热行业研究报告##2020年供热行业分析报告ppt供热市场调研报告供热行业发展预测投资分析PPT模板
中国供热行业处于初级阶段,资源整合盈利亟待突破
当前当前中国供热行业在商业模式方面, 一部分呈现“供热电商化”特点,把互联网 作为营销渠道的补充手段;而提供低价化的 产品,智能解决浅层次的行业痛点。
互联网与供热行业的上下游资源整合,以 “低价套餐+服务承诺+过程监控”的方式, 为消费者提供省钱、省时、生理的服务。未 来,供热行业的盈利能力主要建立在其对各 方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创造力的交易流量上。
中国供热行业PEST分析
政策因素
➢ 中央印发的《供热行业发展“十三五”规 划纲要》明确要求到2020年供热行业将增 加30%,各地方出台了地方政策,提高行 业渗透率。
➢ 2020年供热行业成为政策红利的市场,国 务院政府报告指出供热行业将会有利于提 高民众生活质量。
社会因素
➢ 传统供热行业市场门槛低,缺乏统一行业 标准,服务过程没有专业的监管等问题影 响行业发展。互联网与供热的结合,减少 中间环节,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服务。
发展
行 业
供热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投资 供分热行析业#@¥#分析报告
PPT预&测@##¥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调研
行业分析、市场调研、竞争投资、发展预测
XX供热##&WER行业分析报告##供热市场供热行业供热市场供热预测供热分析供热报 告

集中供热发展潜力分析报告ppt

集中供热发展潜力分析报告ppt

用户端
03
用户端是集中供热的最终端,其热计量和节能改造是当前工作
的重点之一。
03
集中供热发展潜力评估
热负荷需求预测
预测模型
采用先进的预测模型,如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等,对未来热负荷需求进行预 测。
数据来源
收集城市或区域历年的供热数据和气象数据,作为预测模型的输入参数。
预测结果
得出未来热负荷需求的预测结果,为集中供热规划提供参考。
增强科技创新
01
推动集中供热技术的创新研发,提高热能转化效率、降低能源
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促进研发合作
0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开展集中供热技术的研发,
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加大研发投入
03
政府和企业应增加对集中供热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核心技术
的突破和进步。
优化热源布局和能源结构
多元化能源供应
1 2
能耗预测
预测集中供热的能耗情况,包括燃料的消耗量 、能源的传输损失等。
排放预测
预测集中供热的排放情况,包括烟气排放、废 水排放等。
3
环保措施
根据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降低集 中供热的能耗和排放。
04
集中供热发展面临的挑战
资金投入和融资渠道
资金缺乏
集中供热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设 备采购、运营管理等,资金不足成为了制约发展的一个重要 因素。
理和监测,提高供热质量和效率。
02
绿色化发展
加强环保意识,推广绿色供热技术,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生
态文明建设水平。
03
发展循环经济

《供热工程》PPT课件

《供热工程》PPT课件
来确定。
第47页/共57页
为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记作
计1.算Q公1'
的计算
式:Q1'
(1
Xg
)aKF(tn
tw' )(1
X ch
X
f
)
2.Q2 ' 的计算
公式:
Q2 '
0.278VwCp (tn
t
' w
)
3.Q3' 的计算
条件下的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而依据的室外温度,
叫供暖室外计算温tw'度 。
(2)选取标准
有两种确定方法:
①根据围护结构的热惰性原理来确定;
②根据tw不' 保证天数的原则来确定。 a
(3) 的确定
3.温差修Q正1系. j ' 数 KF(tn (见tPw4' )0a7附录1-2)
第24页/共57页
(1)地面传热系数
时,才考虑垂直外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4m / s
第37页/共57页
3.高度修正率 (X g )
对于房间高度时h, 4m ,不需进行修正,但
当 h 4m ,每增加1米,则增加2%,但总量不超过15%。
总的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 :
Q1' (1 X g )
Q1.
' j
(1
X ch
X
f
)
Q1. j '
定义:指在某一室外温度( )下,为了保持室内要求的温 度( ),保持房间热平第1衡5页,/共5供7页暖系统单位时间向房间供
4.设计热负荷计算公式 Q' (Q1' Q2' Q3' Q4' ) (Q5' Q6' Q7' Q8' )

我国供热现状与分析

我国供热现状与分析

热网问题对城市的影响
对大型城市热网如发生事故影响时很大的。如 不采取措施,局部小事故可能导致大面积停止 供热,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1)1996年冬季1月19日下午北京因首钢公 司一辆吊车违规作业将高压电网损坏,造成北 京第二热电厂发电机组停。造成北京西部地区 发生较大范围的停电和严重后果,许多国家机 关计算机网络停止运行。中央广播电台、北京 市广播电台部分节目停播,地铁瘫痪,停在隧 道内4组地铁列车2000多乘客被困。市内大片 地区 包括中南海在内的国家机关等300多万 供暖面积停止供热多日。
由于对集中供热的宣传不够,有些热用户对其 了解还很肤浅,没有“热”是一种商品的概念, 而且对相关供热知识、优惠政策缺乏了解,使 得集中供热工作开展有很大阻力。
我国供热事业存在的问题
➢ 供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②热费收缴率偏低 我国以前实行包烧制,热 费由职工单位负担,热用 户与缴纳热费者分离. 热 改后,热费由热用户自行 支付,目前热费收缴率普 遍偏低,供热企业处于保 本微利状态,惨淡经营,供 热积极性受到打击,影响 供热质量。
善,没有相关的政策扶持和法规约束,使我国的供 热改革面临着很大的阻力,工作进展缓慢,这将 直接影响到我国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
我国供热事业优化对策
➢ 供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解决对策 1)努力提高热费收缴率,提高供热企业的积极性; 2)完善集中供热设备的认证体系,建立环境质量 评价标准; 3)重视供热系统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 4)积极推动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在建筑中的
➢ 供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④ 部分地区设备老化,技术落后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北方部分 地区供热设备老化,技术滞后, 造成污染严重,能耗过高,长此 以往必将带来恶性循环. 而资 金的缺乏又阻碍了设备的更新, 技术的提高,这直接影响到集 中供热的推广。其中对热网事 故造成的影响认识不够。

我国供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供热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石油供应紧缺和能源安全问题突出
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不断加大; 对外的 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不断加大 ; 依存度2003年为 % 2004年为 . 年为35 年为45 依存度2003年为35%,2004年为45.2% 石油领域的竞争已经大大超过了一般商业范 石油领域的竞争已经大大超过 了一般商业范 由此石油安全成为重大课题。 畴,由此石油安全成为重大课题。
3.采暖体制的改革
随住房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随住房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的福利制 采暖体制已经与住房改革、 采暖体制已经与住房改革、供热企业的发展及 推动建筑节能的要求严重不适应。 推动建筑节能的要求严重不适应。 中央已正式出台采暖体制改革的方案, 中央已正式出台采暖体制改革的方案,采暖变 福利为商品,国家对采暖的暗补转为明补。 福利为商品,国家对采暖的暗补转为明补。 北方地区居民用于采暖的消费将平均占个人年 收入的3 收入的3-8%。 这一改革将供热事业推向市场, 这一改革将供热事业推向市场,并直接与居民 的经济利益连接。这将有力推动建筑节能的开 的经济利益连接。 展,同时使各种采暖方式重新被市场所选择和 发展。 发展。
——在长江沿岸夏热冬冷地区, ——在长江沿岸夏热冬冷地区,也参照北方严寒地区 在长江沿岸夏热冬冷地区 建设燃煤热电联供系统和大型燃煤锅炉房集中供热, 建设燃煤热电联供系统和大型燃煤锅炉房集中供热, 由于这些地区采暖时间短, 由于这些地区采暖时间短,如果不考虑与夏季空调的 结合,造成系统投资高,利用率低,采暖成本高, 结合,造成系统投资高,利用率低,采暖成本高,浪 费能源。 费能源。 ——对以天然气为能源的采暖方式, ——对以天然气为能源的采暖方式,也仿照燃煤的模 对以天然气为能源的采暖方式 式,建设大型燃气锅炉房进行集中采暖,或者把燃煤 建设大型燃气锅炉房进行集中采暖, 锅炉房简单改为以燃气为燃料, 锅炉房简单改为以燃气为燃料,没有体现燃气是洁净 能源,分散采暖效率更高的特点,造成输送损失大, 能源,分散采暖效率更高的特点,造成输送损失大, 系统可调性差。 系统可调性差。

供暖工作总结PPT

供暖工作总结PPT
供暖设施维护管理不到位
在供暖设施维护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导致部分设施出现故障或损坏 ,影响了供暖效果。
居民投诉处理不及时
在居民投诉处理方面存在滞后现象,未能及时响应和解决居民的合 理诉求。
对未来供暖工作的建议
持续推进供暖设施改造升级
加大投入力度,持续推进对老旧供暖 设施的改造升级工作,提高供暖效率 和服务质量。
维修损坏设施
对检查中发现的损坏设施及时进行维修,确保供暖不受影 响。
更新老旧设备
对使用时间较长、效率较低的供暖设备进行更新,提高供 暖效率。
提高供暖服务质量的措施
加强员工培训
定期对供暖服务人员进 行培训,提高服务意识 和技能水平。
优化供暖时间
根据天气变化和居民需 求,合理调整供暖时间 ,确保居民温暖舒适。
提升服务水平
加强供暖服务和管理,提 升服务水平和用户满意度 。
供暖设施及人员配置
供暖设施
本年度投入使用的供暖设施包括 锅炉、管道、散热器等,确保设 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人员配置
配备专业的供暖管理团队和技术 人员,负责供暖设施的运行和维 护工作。
02
供暖工作执行情况
供暖设施运行状况
设备巡检
定期对供暖设备进行巡检,确保 设备正常运行,及时发现并处理
设备故障。
维修保养
对供暖设备进行定期维修保养,延 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供暖效率。
智能化改造
推进供暖设备智能化改造,实现远 程监控和自动调节,提高供暖质量 和节能效果。
供暖服务满意度调查
调查问卷
开展供暖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收集用户对供暖服务的评价和建
议。
问题整改
针对用户反映的问题,及时进行 整改和优化,提升供暖服务质量

供热系统发展趋势及供热新技术

供热系统发展趋势及供热新技术

《山东省供热条例》
第六条 鼓励利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和太阳能、水能、 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供热事业。
第十一条 具备天然气供应条件且气源充足稳定的城市 ,不得新建燃煤供热锅炉。
第十三条 新建民用建筑应当符合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 。既有民用建筑接入供热管网应当进行节能改造,并符 合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标准。
我国供暖区域发展
供暖区域有向南方扩展的趋势
从北向南… 从寒冷地区向夏热冬冷地区
13
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比例
14
目前供热存在的问题
建筑物保温性能差、耗能高。中国建筑单位面积采暖能 耗达到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甚至更高。
供热以煤炭作为 主要能源,特别是大量小型燃煤锅炉供 暖热效率低、环境污染严重。
《热电联产管理办法》
第三条 热电联产发展应遵循“统一规划、以热定电、立足存量、结 构优化、提高能效、环保优先”的原则,力争实现北方大中型以上 城市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率达到60%以上,20万人口以上县城热电联 产全覆盖,形成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利用高效、供热安全的热电 联产产业健康发展格局。
第七条 根据地区气候条件,合理确定供热方式,具体地区划分方式 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严寒、寒冷地区(包括秦岭、淮河以北,新疆、青海)优先规划 建设以采暖为主的热电联产项目,替代分散燃煤锅炉和落后小热 电机组。 夏热冬冷地区(包括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鼓励因地制宜采用分 布式能源等多种方式满足采暖供热需求。 夏热冬暖与温和地区除满足工业园区热力需求外,暂不考虑规划 建设热电联产项目。
常用能量相互转化示意图
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生物燃料、核燃料等)
锅炉 燃烧炉 反应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5
5.目前采暖系统设计、建设和运行存在的 问题
——在长江沿岸夏热冬冷地区,也参照北方严寒地区 建设燃煤热电联供系统和大型燃煤锅炉房集中供热, 由于这些地区采暖时间短,如果不考虑与夏季空调的 结合,造成系统投资高,利用率低,采暖成本高,浪 费能源。
——对以天然气为能源的采暖方式,也仿照燃煤的模 式,建设大型燃气锅炉房进行集中采暖,或者把燃煤 锅炉房简单改为以燃气为燃料,没有体现燃气是洁净 能源,分散采暖效率更高的特点,造成输送损失大, 系统可调性差。
我国人均建筑面积远低于发达国家。随着 建筑面积的不断增长,建筑用能的比例很 有可能会逐渐超过30%。
我国采暖能耗占全国建筑总能耗的55%以 上,在北京等华北城市,采暖能耗约占建 筑能耗的75—80%左右,为采暖地区社会能 耗的21.4% 。
12
3.采暖体制的改革
随住房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的福利制 采暖体制已经与住房改革、供热企业的发展及 推动建筑节能的要求严重不适应。
7
二、我国供热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1 概述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一直在持续高速发展,人 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采暖建筑的比例不断提高,供热地区也迅速南 扩,采暖能耗总量迅速增加。
随着对城市大气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增加和城 市能源结构的调整
调整
目前煤炭在一次能源中仍占70%左右
动检测手段和对系统的评估 ……
锅炉房间供式系统一次水参数低,换热 器处于低负荷不合理运行状况
外网初调节水平不高,水平失调严重, 采用“大流量、小温差”不经济运行状 态。
18
许多用户不能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 合理确定锅炉运行参数。
对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物,不采用分时 供暖自控装置,浪费能源。
二次网保温效果差,热损失严重 管理手段落后,很多系统缺少必要的自
3
一、我国能源的基本现状
1 能源开采情况 2003年:商品能源总量16.78亿吨标准煤,其中
煤炭占67.1%,原油消费量2.67亿吨,进口量达 到9700万吨,占35%。 2004年:商品能源总量18.45亿吨标准煤,增长 15%,其中煤炭19.56亿吨,原油产量1.75亿吨, 进口1.44亿吨,占总量的45.2%,天然气产量408 亿m3。 2004年:电力装机容量达到4.4亿千瓦,比2003 年增长13%。
单位产品能源电力钢铁等8个行业产品单位能 源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
6
(4)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
我国的能源消费中80%是原煤直接燃烧,由此 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国民经济的 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中国的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其中70%和90 %是由燃煤产生的。
从我国面前的煤炭生产和消费来看,均难以适 应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很 大的矛盾。
——以电为主要能源方式,包括
各种直接电热方式 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地下土壤源热泵
方式
——以燃气为主要能源的方式,包括
大型燃气锅炉集中供热 小型模块化燃气锅炉的单座建筑的供热 单户燃气炉供热
14
——以核能为能源的低温核反应堆集中供 热;
——以燃气为一次能源通过燃气轮机或内 燃机发电,回收其尾气热量的燃气热电联 产集中供热;
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不断加大;对外的依 存度2003年为35%,2004年为45.2%
石油领域的竞争已经大大超过了一般商业范畴, 由此石油安全成为重大课题。
(3)石油供应紧缺和能源安全问题突出
2000年单位产值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5倍,, 比日本高8.7倍,比美国高2.5倍,比印度高认 0.43倍
中央已正式出台采暖体制改革的方案,采暖变 福利为商品,国家对采暖的暗补转为明补。
北方地区居民用于采暖的消费将平均占个人年 收入的3-8%。
这一改革将供热事业推向市场,并直接与居民 的经济利益连接。这将有力推动建筑节能的开 展,同时使各种采暖方式重新被市场所选择和 发展。
13
4.我国采暖方式正在向多样化发展
节省能源 与环境友好 可持续发展
大型和特大型城市燃煤占一次能源的比 例在迅速降低,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和电 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9
10
单位:亿元人民币
年份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我国采暖现状及其节能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2
主要内容
一、我国能源的基本现状 二、我国供热的发展及存在问题 三、我国城市建筑采暖能耗现状 四、关于城市采暖有关问题的认识 五、解决采暖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思路 六、采暖方式的优化选择
16
——以电为能源的采暖方式出现了电锅 炉集中采暖的方式,使一次能源利用率 低,采暖成本高。
——大部分地区对新建的节能建筑在采 暖系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的过程中还 按普通建筑的模式处理,使节能建筑的 节能优势不能发挥。
——热源平均热效率低,采暖系统外网 保温质量差,水力和热力失调严重。
17
采用间歇调节的运行机制, “大马拉小 车”的低负荷运行,锅炉效率需要提高。
4
2 存在问题 (1)能源供应总量不足,人均占有量很低 煤炭储量占世界储量量11%,人均煤炭
储量仅为世界平均量的42.5%。 原油储量占世界储量的2.4%,人均石油
储量仅为世界平均量的17.1% 。 天然气储量占世界储量的1.2%,人均天
然气仅为世界平均量的13.2% 。
5
(2)石油供应紧缺和能源安全问题突出
0
2
4
6
面积指标
8
城市人均居住面积(平米)
10
12 城镇新建住宅面积(亿平米)
2.我国建筑节能形势严重
我国住宅建设事业的发展现状
单位:平方米
供热地区迅速南扩
62台
》68.3台?
83台
空调器以>20%的年
增长率迅速普及
90台
11
建筑用能占社会总能耗比例也逐渐增大。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已占总能耗的27%,逐 渐接近发达国家30%到33%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