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商丘古城发展前景调研报告
![商丘古城发展前景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8c4d38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14.png)
商丘古城发展前景调研报告商丘古城位于河南省商丘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建筑风格。
古城的发展前景对于商丘市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首先,商丘古城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
商丘作为一个古老的文化名城,在历史上曾经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孕育了众多的历史名人和文化遗产。
商丘古城保存着许多历史建筑,如宋代的普庆寺、清代的华山庙等,这些建筑不仅代表了古城的历史,也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特点和风格。
通过挖掘和保护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商丘古城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历史文化知识。
其次,商丘古城的发展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商丘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如能将商丘古城打造成一个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从而提升商丘市的知名度和形象。
当游客来到商丘古城旅游,也会间接地了解到商丘的其他特色和魅力,促进商丘市其他产业的发展。
此外,商丘古城的发展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作为一个旅游景点,商丘古城需要提供各种服务和设施,如餐饮、住宿、交通等,这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周边企业和商家的收入。
同时,商丘古城还可以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和展览,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参与,促进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这将为商丘古城周边地区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推动经济的发展。
然而,商丘古城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商丘古城的保护工作需要加强。
在进行开发和建设时,必须注意保护古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能破坏原有的建筑和景观。
其次,商丘古城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此外,商丘古城还需要积极开展宣传和推广工作,增加公众对古城的认知和兴趣。
综上所述,商丘古城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通过挖掘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形象,以及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商丘古城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为商丘市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d91fa63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1d.png)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商丘古城调研报告摘要:通过对商丘古城的调研分析,了解商丘古城的街道空间布局、建筑传统风貌、道路标识系统、停车设施、道路布局、市政设施等现状,结合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相关知识与保护现状,找出商丘古城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并对商丘古城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而后借鉴其他优秀古城保护案例,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提出修改方针与建议。
关键字:商丘古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1.古城简介商丘古城又称归德府城,即明清时期的河南省商丘县。
现存地上的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地处豫、鲁、苏皖四声结合部,是河南省的东部门户,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优势得天独厚,通讯联系便达,自古就有“中原锁论”之称。
史书上曾记载“备御东南,则九州之奥区;广衍沃壤,则天下之膏腴,襟带河齐,屏蔽淮徐,自古争在中原,未有不以商丘为腰膂之地者。
”1.1古城历史沿革古城历史悠久,在长达四千年的文明史中,做过古帝王都、王国都、郡国都、陪都和附治、州治,也曾做过省府的临时驻地与县府驻地,历史上曾是黄淮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1.2.1城墙商丘古城的城墙有砖城、城郭、城湖部分构成,建于1151年,其走势构成商丘古城外圆内方的内方。
城墙全长9000多米,其中内层砖城周长4347.5米,城楼高6.67米,顶宽6.33米,基阔10米,外包1米宽的砖墙,内为夯土。
城上有角楼四座,炮台13座,警辅32初,垛口3600个,城墙虽然经历战争和风雨水患,但保存基本完整。
城门为拱券式,有东西南北四门,至今保存完好,其中东门名曰宾阳,南门名曰垤泽,西门名曰拱阳,北门名曰拱辰。
四门外原有四个瓮城(即城门外的小城,侧面开门,旨在加固城防),瓮城有各有一扭头城门,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所以商丘古城又有“四门八开”之说。
其中南北城门为歇山重檐式建筑,分上下两层,坐落在古城中轴线上,雄伟壮观。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825af7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f.png)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商丘古城调研报告(上)商丘古城位于河南省南部,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地方。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商丘古城的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发掘其独特的魅力。
通过实地考察和访谈,我们对商丘古城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一、商丘古城的历史与文化商丘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公元前1600年商朝晚期。
商丘古城作为商代文化遗址的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据考古发掘结果显示,商丘古城的规模庞大且布局合理,代表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典型特征。
商丘古城内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以古代宫殿和庙宇为主要建筑形态。
其中,商丘圣庙是商丘古城的代表性建筑之一,供奉着中国历史上最崇高的儒家思想代表之一孔子。
圣庙以其庄重肃穆的氛围和精致的建筑风格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
二、商丘古城的旅游资源与发展商丘古城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历史遗址、文化景点和民俗风情等。
其中,商丘古城遗址是商丘古城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遗址内保存了丰富的商代文物,对于研究商代历史和文化有着重要价值。
此外,商丘古城还有许多古老的庙宇、纪念馆和艺术馆等景点,展示了商丘丰富的文化底蕴。
商丘古城的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
当前,商丘古城已成为一个备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然而,古城旅游开发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交通不便利、设施不完善等。
因此,商丘古城的旅游发展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提升,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旅游体验。
三、商丘古城的保护与传承商丘古城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古城作为历史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需要得到有效保护。
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商丘古城的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保护意识不强、保护措施不到位等。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商丘古城的文化遗产,我们建议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古城保护的认知和重视。
同时,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相关法规和规定,加强对商丘古城的保护力度。
此外,还应加强研究和合作,吸引专业人才参与古城的保护和研究工作。
关于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doc
![关于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doc](https://img.taocdn.com/s3/m/e1097be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0f.png)
关于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doc本调研报告是对河南省商丘市古城区进行的一个实地调研。
商丘古城区是商丘市的核心地区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是商丘市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通过实地调研,我们了解到商丘古城区的文化遗产、景点、社区建设等情况,并提出发展建议。
一、商丘古城的文化遗产商丘古城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具有重要文化遗产意义的区域。
在其范围内,存在着多处历史古迹和文化遗址,如商丘城墙、大禹陵、太康城、轨道文化遗址等等。
商丘古城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而独特,是商丘市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之一。
在这些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方面,我们发现商丘古城区还存在着以下问题:1、保护意识薄弱。
在商丘古城区内,我们发现存在着大量的文物和历史遗迹,并没有充分保护和利用。
有些古建筑物已经残破不堪,非常破旧,有些文化遗址则被农村居民用作堆放废弃物的场地。
2、文化遗产利用不充分。
商丘古城区内的文化遗产应该被充分利用,开发成为旅游景点或者博物馆等文化场所,但现实情况是大部分遗产处于废弃状态。
综上所述,商丘古城区文化遗产保护需要加强,文化遗产利用需要开发。
在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的同时,需要重视文化遗产教育,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些文化遗产,形成社会共识和保护意识。
二、商丘古城区的景点介绍商丘古城区具有丰富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是一个值得游览的旅游区域。
以下是商丘古城区的旅游景点介绍:(1)大禹陵大禹陵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古代墓葬,位于商丘市古城区东北部的舒庄乡。
大禹是中国五帝之一,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位伟大的统治者,他被人们誉为“治水圣人”。
大禹陵的规模非常宏大,建筑造型古朴雅致,是一处值得一游的景点。
(2)商丘城墙商丘城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城墙之一,位于商丘市古城区内。
商丘城墙始建于春秋时期,历经多次修缮,现存周长4.85千米,高18米,厚10米。
商丘城墙作为商丘古城区的标志性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游览。
(3)太康城太康城是商丘市古城区内的又一个历史遗迹。
关于商丘古城的调查报告
![关于商丘古城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437108e581b6bd97e19ea60.png)
商丘古城调查报告姓名:***学号:*******班级:都市规划***班实习地点:商丘古城中山大街和大隅首街实习时刻:2010年5月5号8:00——12: 002010年5月23日一,商丘古城概况又称归德府城,即明、清时期商丘县城。
建于正德六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
建于明正德六年( 1511 年)。
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使古城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钞票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
有作为华夏之邦商品、商业、商文化发祥地之隐喻。
城墙周长 3.6 公里,有东西南北四门。
城内地势为龟背形。
城内建筑多为四合院建筑。
由于年代久远,兵祸天灾,古城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但范围都在南北十里之内。
城门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
东门曰宾阳,西门曰垤泽,南门曰拱阳,北门曰拱辰。
四门外原有四个瓮城(即在城门外再建一小城,侧面开门,旨在加固城防),瓮城又各有一个扭头城门,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因此,商丘古城古有“四门八开”之讲。
依照相生相克之讲,为防金木相克,古城东西两门相错一条街,成为中国古城中的唯一。
今商丘古城内街道仍保持着古代的建筑风貌。
坐落在古城内明末清初闻名文学家侯方域的“ 壮悔堂” 招引着八方的游客。
还有名声在外的商丘三杰:职森、屠东、张珂。
在城南古宋河边有名扬中外的、镌刻着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手迹《八关斋会报德记》的八关斋。
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商丘古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多位侍郎、巡抚、御史、总兵等。
由于几千年来黄河决口所致,在目前商丘古城以下还叠压着西周宋国和汉唐朝时的睢阳古城、宋朝的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等几朝古城。
空中俯视,整座古城内方外圆,形成古代的方孔圆钞票,寓天圆地点,天地相生,招财进宝之意。
砖城内面积1.13平方公里,93条街道形如棋盘,古四合院鳞次栉比,内有大成殿、明伦堂、壮悔堂等名胜古迹。
1986年,商丘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归德府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
商丘古城环境调研(精选5篇)
![商丘古城环境调研(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e44b2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62.png)
商丘古城环境调研(精选5篇)第一篇:商丘古城环境调研商丘古城环境调研分析及解决措施一、主要论点研究分析 1.1、交通要素分析:商丘位于亚欧大陆桥东段的陇海铁路与全国最长的南北大动脉京九铁路交汇处,以及拥有连霍高速公路,是客货集散,内外客流换乘、集散地。
以及城市内部城市公共交通非常便利。
1.2、市场距离要素对客源影响要素分析:旅游区景色特点、文化影响力及市场距离是对客源意向影响的三大重要因素。
尤其是市场距离对客源的影响力最大,即一个旅游区对周围地区居民吸引力,这个距离范围小于等于1000km。
1.3、旅游景点的集群要素:1.3.1、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 年)的商丘古城又称归德府城,即明、清时期商丘县城,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
商丘为华夏之邦商品、商业、商文化发祥地;1.3.2、古城南门外东侧,便是著名的河南应天书院,它与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并称北宋四大书院;1.3.3、火神台庙会是商丘最为古老和盛大的庙会,是由人们对祖先阏伯(火神)的祭祀演变成盛大的庙会,距今已延续四千多年的时间。
商丘还有“ 白云寺庙会”、“芒砀山庙会”、“ 玉皇庙会”、“ 伊尹墓庙会”、“ 木兰庙会”、壮悔堂、侯氏故居、穆氏四合院、永乐园、张巡祠、八关斋、商祖祠、燧皇陵和文庙等著名旅游景点。
1.4、文化影响力、知名度、名人典故等要素:1.4.1、商丘作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亦是中华古老饮食文化的荟萃之地。
此外,商丘还是是中华烹饪鼻祖伊尹的诞生地;1.4.2、因古有宋国、宋州、宋城之称,故商丘手绣亦称“ 宋绣”。
尤其是织工细致、技术精湛、图案美观、色彩素雅的抽纱刺绣,北宋时曾风靡汴梁;1.4.3、北宋宰相、改革家范仲淹年轻时曾在应天书院求学,家境贫寒的范仲淹“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
改革失败后,范仲淹定居商丘,当时的应天府知府晏殊请他到书院任教,一时间,“从学者不远千里而至”,应天书院由此名声更盛;1.4.4、“清初文章第一家”的侯方域,今人对这位侯先生未免感到陌生,但提起清代著名戏剧《桃花扇》,这部孔尚任所著的传世名作,知道的人应该很多,但对其内容,能说出来的人又屈指可数了。
关于商丘古城的实习报告
![关于商丘古城的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4a8620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ca.png)
实习报告:商丘古城考察与文化传承探究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热爱历史文化的学生,我一直对古城保护与传承充满兴趣。
此次商丘古城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和交流学习,了解商丘古城的历史沿革、文化价值和保护现状,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弘扬古城文化。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地考察在商丘古城,我参观了古城墙、护城河、八卦城、城中湖等历史遗迹,以及古城内的博物馆、历史建筑和传统手工艺品店。
通过实地考察,我对商丘古城的历史底蕴、建筑特色和文化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2. 资料搜集在实习过程中,我搜集了大量关于商丘古城的历史文献、新闻报道和学术研究资料。
通过整理和分析这些资料,我对商丘古城的保护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3. 交流学习在商丘古城,我采访了当地居民、导游和历史学者,了解了他们对古城保护与传承的看法和建议。
此外,我还参加了古城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与专家和同行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保护和传承古城文化。
三、实习成果与反思1. 实习成果通过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商丘古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价值,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悠久的历史传承值得传承和弘扬。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现代社会中,古城保护与传承需要创新思路和方法,充分发挥古城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
2. 实习反思在实习过程中,我意识到古城保护与传承工作任重道远。
一方面,要加强古城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古城居民生活条件,为古城保护提供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要注重文化传承,通过教育、宣传和旅游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古城文化。
同时,还要创新古城保护与传承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发展,打造特色文化产业,为古城注入新的活力。
四、实习总结通过此次商丘古城实习,我对古城保护与传承工作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关注古城保护与传承问题,积极参与相关实践,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也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古城保护与传承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商丘古城文庙调研报告
![商丘古城文庙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c6ab41c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9.png)
商丘古城文庙调研报告商丘古城文庙位于商丘市文昌路南端,始建于北魏,历经多次修复,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文庙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本次调研考察了商丘古城文庙的历史沿革、建筑特色、文化底蕴以及现状等方面内容,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商丘古城文庙的历史沿革:商丘古城文庙始建于北魏,初名太学,后唐太宗改名为文庙。
历经宋、金、元、明、清等多个朝代的修复,成为了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文庙之一。
商丘古城文庙的建筑特色:文庙建筑群占地面积约400亩,包括牌坊、配殿、神道等建筑,并按照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布局。
其中,明代重修的大成殿是文庙的主要建筑,采用了典型的中国古代建筑风格,建筑结构严谨,并保持了原始风貌。
文庙内的石碑和砖雕等装饰精美,展示了历代文人墨客的才华风采。
商丘古城文庙的文化底蕴:文庙作为中国古代教育重要场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庙内的石碑记录了历代进士的姓名和功绩,展示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此外,文庙还收藏了大量的古籍书目,包括儒家经典等,丰富了文庙的文化内涵。
商丘古城文庙的现状:商丘古城文庙目前作为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对外开放,成为了重要的旅游景点。
文庙保持了其原始风貌,游客可欣赏到各种建筑和文化的魅力。
同时,文庙所在的商丘古城也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已成为商丘市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结论:商丘古城文庙作为中国古代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识到商丘古城文庙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场所,在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商丘市也充分利用文庙资源,推动了文化旅游的发展,为商丘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希望商丘市能够继续加大对文庙保护的力度,加强文化旅游的开发,进一步提升商丘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PPT课件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f93db9de45c3b3566ec8bd6.png)
2021
14
商丘古城简介
商丘古城又称归德府城,即明、清时期河南省商丘县 城。建于明正德六年,距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古城由 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建于明正德六年( 1511 年 )。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使古城外圆内方, 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
2021
15
商丘古城
2021
16
选址顺天应地,追求取法自然的功利与宗教意境 俯瞰商丘古城,外圆内方,犹如一巨大的古铜钱 币,镶嵌在黄河故道与济水之间。外为土筑的城 郭,呈圆形;内为砖砌的城墙,呈方形。商丘古 城外圆内方的格局是对所处环境地形地貌的精确 把握,折射出古城设计与建造者对特定环境条件 下人地关系的智慧创造,饱含了古人积极应对天 地关系的生存经验(实为顺天应地和谐共存的一 种表现)总结及其理论提升
南门和北门位置相对, 西墙中门恰好位于西墙中间, 西墙南门和北门位置亦 对称。刘园园指出: 这倒很符合5周礼# 考工记6所载"匠人营国, 方九里, 旁 三门"中旁三门之说
北门
2 属砀郡睢阳县辖地, 城曰睢阳城, 因其位于睢 水北岸为名。
2021
10
汉代梁国都城(梁国都)
北门为蒙门、南门为卢门、 东南门为垤泽门、西北门为 曹门、北门为桐门。外城或 称郭城, 目前仅知有一门名称 为桑林门。
宋国都 城
2021
7
内城空间形态
宫殿区
东城 西城
内城又可 分为东城 和西城, 东 城为宫殿 区, 有宫殿 建筑物沃 宫。西城 可能为作 坊区和居 民区。
作坊区和居民区。
2021
8
约公元前16世纪,契的14世孙成汤,灭夏称商,都南 亳(今商丘)。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成王三年,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 成王封殷商后裔微子启于商丘,称宋国。
商丘古城实习报告
![商丘古城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d54d82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b.png)
实习报告:商丘古城探索之旅一、实习背景与目的作为一名热爱历史与文化的高校学生,我有幸参与了商丘古城的实习项目。
商丘古城,又称归德府城,始建于明正德六年,拥有近500年的历史。
此次实习旨在深入了解商丘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建筑特色以及社会经济现状,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在实习期间,我参观了商丘古城的历史街区、城墙、城湖、城廓等部分,并对古城内的建筑、街道、古迹进行了实地考察。
此外,我还采访了当地居民和游客,了解他们对古城保护与发展的看法。
1. 历史街区调研商丘古城的历史街区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行走其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古代。
历史街区内的建筑多为四合院式布局,体现出古代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审美观念。
此外,我还发现了一些保存完好的古街道,如宾阳街、垤泽街、拱阳街、拱辰街等,这些街道名称源于古城的四个城门,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2. 城墙与城湖考察商丘古城的城墙周长3.6公里,城墙上设有东西南北四门,城内地势为龟背形。
城墙由砖石砌成,结构严谨,气势雄伟。
城墙外环绕着城湖,城湖与城墙相映成趣,为古城增添了无限风光。
在城墙与城湖的考察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
3. 古迹探访商丘古城内有许多名胜古迹,如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侯方域的“壮悔堂”、商丘三杰(职森、屠东、张珂)的故居以及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手迹《八关斋会报德记》的八关斋等。
这些古迹见证了商丘古城的历史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4. 社会经济现状调研在了解商丘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我还关注了古城的社会经济现状。
商丘古城已成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增长,同时也促进了古城的保护与修复。
然而,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商业化程度过高、古迹保护不力等。
三、实习心得与感悟通过实习,我深刻感受到了商丘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认识到保护与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性。
[精选]关于商丘古城的调查报告
![[精选]关于商丘古城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a4cd02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1f.png)
[精选]关于商丘古城的调查报告商丘古城是河南省商丘市的历史名城,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距今已有约2500年的历史。
经过多次战乱、兴衰,商丘古城至今仍保存了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和建筑风格,是我国重要的历史人文城市之一。
一、商丘古城的历史背景商丘古城地处豫东平原,北临黄河,南接淮河,历经商代、周、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等不同的历史时期。
商丘作为古代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多次受到战争的摧残和蹂躏,但也因此保存下了众多历史文化遗迹。
商丘庄周故里、孟子故里、颍川荀家庄园、苏轼题诗处、祖庙、洛阳桥、小吕王城等历史遗迹,见证着商丘古城的辉煌历史。
二、商丘古城的文化底蕴商丘古城的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商丘最古老的文化遗存可以追溯到商初时期,商初遗址是商丘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商丘庄周故里位于古城东北,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周的故乡,庄周的著名寓言故事《庄子》在这里创作而成。
此外,商丘孟子故里也是商丘古城的一大亮点,孟子被誉为“中国思想家之东方哲学之父”,他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商丘古城还保存着大量的古建筑和文物。
商丘祖庙是商丘最早的祭祀场所,规模宏大,为河南省内保存最为完整的祖庙之一。
洛阳桥是商丘市区内唯一的古代桥梁,建于南北朝时期,现仍在使用中。
小吕王城是南北朝时期吕布的军营,现保存的是小吕王城城墙和城门,是河南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
此外,商丘市内还有许多文物古迹,值得一游。
三、商丘古城的未来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商丘古城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为了实现历史遗迹的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商丘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划,如“文化商丘”,“黄帝故里”等计划,力争将商丘古城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文化旅游城市。
商丘古城的未来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加大文化旅游投资力度,提高古城保护和文物修缮的工作。
企业需要积极投资,推动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社会各界也要加强对文化遗产和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为商丘古城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ba4930a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e.png)
商丘古城调研报告1.引言商丘古城位于中国河南省商丘市,是一个保存完好的中国古代城市遗址。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商丘古城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考察和研究。
本报告旨在对商丘古城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其历史和文化价值,并对其旅游发展和保护提出建议。
2.历史背景商丘古城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约有3000年的历史。
在商、周、汉、魏、晋、唐等朝代,商丘都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商丘古城建筑风格独特,城墙、宫殿、寺庙和街道等各具特色,展现了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优秀传统。
3.景点介绍商丘古城的主要景点包括城墙、皇城、孟庙、大观楼等。
城墙是商丘古城的标志性建筑,围绕整个城市,体现了古代城市的防御功能。
皇城是商丘古城的核心,是古代皇宫的遗址,保存了大量的石碑和雕刻艺术。
孟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之一,也是商丘古城最重要的宗教建筑。
大观楼是商丘古城的最高点,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美景。
4.文化价值商丘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它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建筑艺术的重要遗址,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
商丘古城保存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和古代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5.旅游发展商丘古城作为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商丘古城已经成为中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交通状况需要改善,方便游客的进出。
其次,景点设施需要完善,提供更好的导览服务和休息设施。
最后,宣传和推广工作应进一步加强,吸引更多的游客。
6.保护建议商丘古城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需要一些改进。
首先,要提高人们对古城保护的意识,增加对古代建筑的保护和修复。
其次,要制定更严格的保护措施,禁止一切破坏古城的行为。
最后,要加强管理和监督,确保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7.结论商丘古城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通过加强旅游发展和加强保护工作,商丘古城可以成为河南省的旅游品牌和文化名片。
商丘古城的调查报告
![商丘古城的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e1c921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5c.png)
商丘古城的调查报告商丘古城是河南省商丘市的一个古城遗址,位于商丘市的市区内。
商丘古城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调查报告将对商丘古城的历史沿革、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
一、历史沿革商丘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多年的商代。
商丘作为一个古代国家的首都,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
商周时期商丘属于鲁邑,秦汉时期为郡县治所。
唐代初期,商丘被指定为郡治。
宋代时,商丘成为大名府府治。
明清时期,商丘是典型的商贾之乡。
在中国历史上,商丘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文化遗产1.范仲淹祠:范仲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和作品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范仲淹祠建于明代,是对这位伟人的纪念和敬意。
2.文公祠:商丘市是文庙所在地,文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丘文庙的规模雄伟,建筑风格独特,是对中国文化和儒家思想的纪念。
3.史家墓群:位于商丘市郊区的史家墓群是对中国古代历史研究的重要地方。
墓群中埋葬了许多历史学家和史料学家,他们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4.宋城遗址:宋城遗址是商丘古城的主要遗址之一,遗址内保存了大量的宋代文化遗存,包括建筑、雕塑和书画等。
三、旅游资源1.古城墙:商丘古城墙是商丘历史最悠久的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古城墙周围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街区,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代商丘的繁荣与辉煌。
2.丹江口生态旅游区:丹江口是商丘古城旁边的一个生态旅游区,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宜人。
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郊野风光和休闲旅游活动。
3.宋城乐园:宋城乐园是商丘古城内的一个主题公园,以宋代文化为背景,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宋朝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围,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
四、建议1.加强保护:商丘古城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应加强对古城遗址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维护其原貌和历史文化价值。
建筑初步——古城调研
![建筑初步——古城调研](https://img.taocdn.com/s3/m/fda05acb5fbfc77da269b15e.png)
建筑初步——商丘古城调研
一、调研时间:2011-11-29下午
二、调研地点:商丘古城
三、参加调研班级:城规11
四、调研内容:
·古城建筑:了解古城建筑的平面布局形式、屋顶形式、特色以及镂窗装饰风格。
·古城街道:通过古城街道的调研,了解古城道路布局与建筑及周围环境之间的联系。
·南湖景观:通过古城调研,了解古城街区保护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五、调研目的意义:
通过商丘古城实地调研,让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和建筑装饰风格,掌握古城街区的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加深对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了解。
同时,激发学生自主式和探究式学习的欲望。
六、调研报告要求:
(一)分组调研商丘古城的街区建筑风格以及道路周边的景观特色:
(二) Word文档要求图文并茂
(三)字数要求2000字左右。
七、调研报告格式:
(一)先综述商丘古城的地理位置、现状
(二)再写商丘古城的平面布局形式(方圆格局,水中城)
(三)接着从以下几方面写内容:
①建筑造型和风格
②屋顶形式
③装饰特色
侯方域故居、穆氏四合院:
八、带队老师:姜书纳、魏理。
社会实践 商丘古城
![社会实践 商丘古城](https://img.taocdn.com/s3/m/f7401de4b8f67c1cfad6b8b2.png)
论文题目关于商丘古城中山南北大街的调查报告学生姓名李向阳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学号100331218学院机电工程学院2013年 1 月关于商丘古城中山南北大街的调查报告一、前言是漫长的岁月成就了所有的历史文化。
这些,因为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日晒雨淋而留存下来的传统文化,是国家乃至世界的奇迹。
就像秦始皇陵兵马俑、万里长城等等,这些不仅仅是为了让活在当下的我们去惊叹它的雄伟,更多的是让我们明白它们的历史价值和这些宏伟壮丽表面背后的故事,从而启发每一代的中华儿女。
从早期开始,中央政府就加强了对历史文化的探索和保护,就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来看,任何一个社会都必然包含着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最基本的层面。
其中,文化建设即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提供智力支持和文化保障,并引领着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发展始终是一切发展的中心,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着重追求的是物质文明的建设,因此,国家在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
所以,于2013年1月17-23日,由于长春理工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实践调查,我以“关注商丘历史文化名街,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对自己的家乡即河南商丘的中山大街进行深入调查。
调查方式主要是问卷调查,走访各家的店铺,访问一些居住较久的老居民,还有搜查一些相关资料。
在深感商丘历史文化名街悠长古韵的同时,也明白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
二、调查对象:商丘中山大街居民和商人、管理和整治的相关工作人员调查方式:问卷调查、随机访谈、查询资料三、调查结果及分析1、商丘中山大街的古今概况河南商丘,即明清时期归德府城,现存地上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古老的商丘拥有许多的古街小巷,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明清古郡中山大街,中山南北街区是商丘古城的南北中轴线,全长1200米,是具有明清传统风貌的商业街区,是整个名城文化遗存的精华之一。
商丘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商丘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dc0766a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7e.png)
六、结论
商丘古城是中国著名的文化遗址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建筑 风格。在旅游开发方面,商丘市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还需要进一步 加强文物保护、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工作。未来, 我们应该继续和研究商丘古城的历史文化价值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为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5、推动区பைடு நூலகம்经济协同发展
商丘古城的保护与发展应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相结合。通过加强区域合作, 整合周边的自然、人文资源,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例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旅游产业、农业等,实现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为古城的保护提供更多的支持。
总结:
商丘古城作为中原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引入社会资本、提升公众意识、挖掘文化旅 游资源和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和发展商丘古 城。这将使商丘古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地方经济发 展的重要引擎和吸引全球游客的文化景点。
谢谢观看
商丘古城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目录
01 一、商丘古城的历史 文化价值
03
三、商丘古城的发展 策略
02
二、商丘古城的保护 现状与挑战
04 参考内容
商丘古城,位于中国河南省商丘市,是中原地区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城 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然而,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商丘古城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次演 示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保护和发展商丘古城,使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 擎,以及吸引全球游客的文化景点。
3、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地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活动,进一 步提高商丘古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要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合 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商丘旅游调研报告
![商丘旅游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549a0d15022aaea988f0f03.png)
关于如何做好商丘古文化旅游区宣传营销工作的调查报告路通赵向群商丘古文化旅游区是国家4A级景区,其核心景点归德府古城是国内少有的城湖、城墙、内城三位一体古城池的典范之作,在1984年就被国务院定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其历史人文价值和历史景观的稀缺性都赋予了其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和潜力。
然而,由于古城历史上作为行政区的原因,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一直没有大规模展开,当前,在商丘市和睢阳区两级政府的努力下,古城大规模的修复和利用已拉开序幕并快节奏的进行中。
但是如何提高古城的知名度和认知度,扩大古城的外来游客量,已经是摆在古城旅游管理者面前的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就这个问题,商丘市旅游局按照景区宣传的一般理念,结合商丘古城的实际,并广泛征求了旅游界各方面意见,做了以下的分析和调研。
一、要强化政府主导目前,商丘古文化旅游区营销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必须采取“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战略,带动全区树立旅游意识,形成各单位广泛参与、广大市民积极配合的旅游发展良好氛围。
一是要建立领导机构。
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区旅游主管部门、企业负责人等参与的领导机构,各负其责,推动旅游区的营销推广工作。
二是要组建营销团队。
一方面聘请知名营销公司对景区进行包装打造,策划新闻事件、制定营销推广方案。
借鉴丽江古城、台儿庄古城、云台山等成功景区在旅游营销方面的做法,在景区营销的不同时期,聘请专业营销推广公司帮助提升景区知名度,同时进行市场调研,为领导科学决策,了解市场,制定营销推广方案提供依据。
另一方面要抓紧组建商丘古城旅游营销团队,为营销方案的实施,建立有效的营销网络,开拓商丘古城的旅游市场,引客入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是要出台奖励政策。
目前面对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包括山东、河南、山西等周边省市重点景区所在地政府或旅游景区都相继出台了吸客返利和优惠政策,牢牢抓住了组团社的心理,大大提高了组团社的积极性。
随着商丘古文化旅游区建设的不断完善、形象推广的不断加大,要拿出专项资金,借鉴枣庄、开封等周边地市的成功经验及早着手制定有吸引力的招徕游客奖励政策,注重调动旅行社的积极性,为下一步培育客源市场,拉动景区人气起到较好促进作用。
古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实证研究——以河南商丘古城为例的开题报告
![古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实证研究——以河南商丘古城为例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ea99bc4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5.png)
古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实证研究——以河南商丘古城为例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古城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建筑的重要代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古城开始向外界开放,成为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
商丘古城作为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但古城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旅游业快速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的冲突、旅游资源开发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矛盾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古城的保护和持续发展。
因此,对商丘古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进行实证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旅游资源开发与文化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发掘商丘古城的潜力,提升商丘古城的旅游品质和竞争力,促进商丘古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研究以商丘古城为例,通过实地考察、文献资料分析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探讨商丘古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和建议。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商丘古城旅游资源的概况和特点通过对商丘古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旅游资源的类型和分布、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特点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形成对商丘古城旅游资源的全面认识和掌握。
(二)商丘古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现状和存在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分析,探讨商丘古城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如旅游业发展与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城市规划与旅游资源开发之间的冲突等,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并提出解决对策。
(三)商丘古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对策和建议根据对商丘古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现状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模式和策略、文化保护与城市规划的协调与整合、旅游产品创新和提升等方面。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商丘古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现状的全面认识和掌握。
(二)商丘古城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原因剖析。
(三)商丘古城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对策和建议的提出。
最新商丘文化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最新商丘文化社会实践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ad0dda5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10.png)
最新商丘文化社会实践报告总结一、实践背景与目的商丘,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方文化。
本次社会实践旨在深入了解商丘地区的文化特色,探索其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
二、实践过程1. 文化遗产调研:通过对商丘古城、应天书院、商丘博物馆等地的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文化信息,对商丘的文化遗产有了直观的认识。
2. 地方文化体验:参与当地的传统节日活动,如商丘的传统庙会、民间艺术表演等,亲身体验了商丘地方文化的魅力。
3. 社会访谈:与当地居民、文化工作者、历史学者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访谈,了解了他们对于商丘文化的看法和保护文化的努力。
4. 文化保护与传承探讨:组织专题讨论会,邀请专家学者就如何保护商丘文化遗产、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等问题进行研讨。
三、主要成果1. 形成了一份详尽的商丘文化遗产调研报告,为后续的文化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 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商丘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建议,包括建立文化保护区、推广地方特色文化教育、发展文化旅游等。
3. 增强了公众对商丘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通过社交媒体和公共讲座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商丘的文化遗产。
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 部分文化遗产保护不足,建议加大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完善保护措施。
2.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融合程度不高,建议开展更多创新性的文化活动,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3. 需要加强青少年的文化教育,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五、结语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对商丘的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认识到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商丘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一份力量,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班级院系学号2011年12月25日商丘古城调研报告调研目的:通过商丘古城的实景观察和文字资料介绍,了解商丘古城的形成历史;认识商丘古城空间格局布局特征,认识古城内主要人文景观类型及分布,结合所学内容理解人文旅游资源的内涵,总结人文旅游资源的特征,并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商丘古城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状况,分析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调研时间:2011年11月25日调研地点:商丘古城调研方法:现场实践、访问和观察法调研内容:1、观看商丘古城景区概况,并结合古城文字资料介绍,了解商丘古城形成历史;2、观察商丘古城街道布局特征;3、认识商丘古城主要人文景观类型;4、观察商丘古城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状况。
景点:壮悔堂、穆式四合院、文庙、应天书院、张巡祠调研要求:在调研途中要求学生不得擅自离队,否则出了问题自负,在调研景区不得大声喧哗,要认真听取导游人员讲解,严格遵守古城内的社会秩序,不得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
有事不能参加者需提前向带队老师请假。
调研结束后,需及时写出调研报告交与老师。
此次报告作为平时成绩存档,不交报告者此次成绩为零分。
古城概述(一)商丘古城商丘古城即明清时期归德府城,现存地上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
1986年,商丘古城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古城1996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商丘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有商丘作为华夏之邦商业、商品、商文化发源地之隐喻。
目前商丘古城下,同时叠压着春秋时期的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代应天府南京城等6座都城、古城。
商丘古城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遗址。
商丘古城城墙周长3.6 公里,有东西南北四门,城内地势为龟背形,城内建筑多为四合院建筑。
由于年代久远,兵祸天灾,古城曾多次被毁,又多次重建,但范围都在南北十里之内。
城门为拱券式,至今保存完好。
东门曰宾阳,西门曰垤泽,南门曰拱阳,北门曰拱辰。
四门外原有四个瓮城(即在城门外再建一小城,侧面开门,旨在加固城防),瓮城又各有一个扭头城门,北门向西,东门和西门向南,南门向东,所以,商丘古城古有“四门八开”之说。
根据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为防金木相克,古城东西两门相错一条街,成为中国古城中的唯一。
如今的商丘古城内街道仍保持着古代的建筑风貌。
坐落在古城内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侯方域的“ 壮悔堂” 招引着八方的游客。
在商丘古城南古宋河畔有名扬中外的、镌刻着唐朝大书法家颜真卿手迹《八关斋会报德记》的八关斋。
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商丘古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多位侍郎、巡抚、御史、总兵等。
由于几千年来黄河决口所致,在目前商丘古城以下还叠压着春秋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朝的应天府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等6座都城、古城。
空中俯视,整座古城内方外圆,形成古代的方孔圆钱,寓天圆地方,天地相生,招财进宝之意。
砖城内面积1.13平方公里,93条街道形如棋盘,古四合院鳞次栉比,内有大成殿、明伦堂、壮悔堂等名胜古迹。
1986年,商丘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1996年,归德府城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结构布局城内地势呈龟背形状,共93条街道,在古代的八卦学说中,9是最大的数字,而3是万物的源泉,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93是一个吉利的数字。
这93条街,把全城分割成200米见方的许多小块,格局如同棋盘。
俯瞰全城,如棋盘状。
建筑多为走马门楼和四合院建筑群。
根据五行相克相生的理论,为防金木相克,东西两门相错。
东门偏南,西门偏北,错开一条街,出现了与南北轴线分别相交的两个隅首。
明嘉靖以后至清初,城内出过两位大学士(宰相)、五位尚书以及十几位侍郎、巡抚、吏卒、总兵、著名文人,因此,官府、官宅建筑颇多。
原有的水井、厕所为梅花形状,布局合理。
南门两侧建有两个水门,将水排进护城河。
宽阔的护城河碧波荡漾,环绕全城。
城南河面较宽,南北500多米,东西1300多米,水下叠压着春秋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朝的应天府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等6座都城、古城。
护城大堤距城墙约500米,周长9公里,基宽20米,顶宽13米,高3.3米。
现存商丘古城已500年,历经战乱,但保存得基本完好,为全国少见的古城遗存。
商丘古城格局是古代城池的典范之作,不仅在我国,就是在世界上其他国家现存的古城池中也是绝无仅有的,这也是商丘古城目前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
商丘古城叠压着春秋宋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朝的应天府南京城、元朝的归德府城等6座都城、古城。
为了古城的长久存在,不得不考虑黄河定期不定期的漫、溢、决口和改道的造访(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前的3000多年间,黄河下游发生的漫、溢、决口和改道约有1500余次,其中在16世纪,平均4、5年就要发生一次).商丘古城现在的格局于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破土动工,历时八载于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基本竣工,之后又几经修补完善,直至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在城墙外约500米的圆周上筑起新的城郭(即现存的城郭,已改建成环城公路)才形成城墙、城湖、城郭三位一体,形如“‘古铜钱币’外圆内方”的独特格局。
这与世界遗产标志的外圆内方基本一致。
据载,商丘古城是历代先民们智慧累积的创造,更是“象天法地、顺天应地、取法自然”思想的应用,其目的就在于创造一个“天人协调、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以祈求城池万年永固。
鸟瞰商丘古城,外圆内方,犹如一枚巨大的“古铜钱币”。
外为土筑的护城大堤,即城郭,呈圆形,象征天;内为砖砌的城墙呈方形,象征地。
外阳而内阴,阴阳结合便是天地相生,如此整个城池便成为阴阳合一、天人合一的大宇宙的象征,商丘古城也便有了与日月同在的道理。
整个归德古城规划严整,格局合理,造型古朴,举世罕见,是一座很有科研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
(三)景区介绍壮悔堂(1)壮悔堂简介壮悔堂位于商丘古城北门内,为明末才子侯方域壮年著书处,是一明三暗五、前出后包、上下两层的硬山式建筑。
上下贯通的四排圆柱和八十八根根线构造成一木间架,墙装青砖,顶盖垄瓦。
屋脊有青兽压顶。
屋内有木屏相隔。
门窗镂花剔线,圆柱浮雕龙凤。
该建筑通体显现出清代匠人高超的建筑艺术。
壮悔堂前20米处有五间过厅,建筑风格与壮悔堂相同。
侯方域(1618—1655年),字朝宗,号雪花,商丘人,清初诗文大家。
祖父侯执蒲为明朝太常侍卿,父侯恂为明末户部尚书,叔父侯恪为明南京国子监祭酒。
候执蒲、侯恂、侯恪都是进步的东林党首领,与魏忠贤的阉党势不两立。
(2)建筑特色壮悔堂,为中国古典名剧《桃花扇》主人公、明末四大才子之一侯方域所建。
壮悔堂庄重典雅,古色古香。
五脊之上形态别致、姿势各异的奇兽独具风采。
楼里门窗和格扇的镂花剔线精致。
26根圆柱上龙凤浮雕栩栩如生。
根根圆柱同62根横梁巧妙扣合的木质结构浑然天成,使楼的内部骨架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即使拆去四壁,楼堂仍安然无恙,建筑技巧令人叫绝。
奇妙的设计和精巧的技艺令无数能工巧匠折服。
(3)相关故事侯方域受其先辈的教育和影响,参加了进步的爱国团体复社,与魏志贤的余党又展开了积极的斗争。
秦淮名妓李香君对侯方域倾心相爱,并支持他揭露和抨击阉党。
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故事,被清代戏剧家孔尚任编成名剧《桃花扇》该剧除被多种剧种上演外,还搬上了银幕和荧屏,影响颇大,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一块丰碑。
明朝灭亡后,三十五岁的侯方城回到归德老家。
回想起自己遭遇坎坷,事业一无所成,悔很不已,发誓终生不仕。
他建造了壮悔堂,致力于研究学问,创作诗文。
在这里,完成了他的两部文集。
三十七岁时,因悲愤国事和思念香君,不幸染病身亡。
2005年7月,睢阳区政府投资制作了三组共12个蜡像,有侯方域和常氏夫人、香君拂琴等,个个真人大小,栩栩如生。
还有从民间收藏的近百余件古式家具、陶瓷器具陈列其间,极大地丰富了景点的内涵。
睢阳区还投资100余万元,重修了侯方域父亲、明代户部尚书侯恂的故居,又从民间征集了大批珍贵古物充实其间。
穆式四合院穆氏四合院位于商丘古城内,是商丘保存较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四合院建筑群之一,穆氏家族是清代归德府城内的富商,也是当时的“七大家、八大户”之一。
明末清初时,商丘出现了沈、宋、侯、叶、余、刘、高、杨八大户。
清末民初,商丘人做官的少了,但大户依然不少,于是便出现了陈、蔡、穆、柴、尚、孟、胡七大家。
穆氏四合院便是七大家之一的穆氏故居。
穆氏,即穆炳坛家。
兄弟8人未做官,有田百顷。
穆氏是清代归德府内的一家富商,他所盖的四合院建筑群显然超越了皇帝的规定,是按照清朝的要员官宅建筑而成的。
穆氏四合院是按一定的轴线组合成的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它反映了上尊下卑、长幼有序、男女有别的封建礼制。
穆氏四合院整个建筑群80余间房屋,一宅三院五门相照,座北面南的清代建筑群,现存四合院是中宅院和楼院,共31间。
中宅院正堂五间,进深3间,明三暗五,前出后包,青砖小瓦,五脊六兽的硬山式建筑。
前有过厅3间,东西厢房各3间,形成一个方正的四合院,是我国传统的一种院落式住宅。
其窗户、隔扇皆为木质透花雕刻,房檐处和山墙上的砖雕亦古朴典雅,人物、花鸟等雕刻造型别致,栩栩如生。
建筑以后楼为主体,以中宅为中心,左右对称,前低后高,清幽淡雅,构成了安静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现已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像穆氏四合院这样的明清四合院建筑物,商丘古城内保留较为完好的尚有20余处,古色古香,各具千秋。
应天书院北宋景德三年(1006),宋州(今商丘)升为应天府,大中祥符七年(1014)又升格为南京,为北宋陪都、四京之一。
商丘濒临汴水,交通方便,商旅辐辏,隋唐以来,已发展成为一方都会,到北宋商丘已为全国第二大都市。
宋代的应天府书院就设立在商丘的繁华闹市中。
随着范仲淹等资深名人的加入,商丘应天府书院逐渐发展成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并且位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范仲淹执教应天府书院时,经常教导学生要“从德”,而不能仅以科举仕进作为求学的最终目的。
在他提出的“为学之序”中,学、问、思、辨四者也是最后落实到“行”上。
后人立有《宋范文正公讲院碑记》,建藏书楼,回顾范仲淹的讲学生涯。
在范仲淹主讲该书院的过程中,率先明确了具有时代意义的匡扶“道统”的书院(学校)教育宗旨,并以此确立了培养“以天下为己任”之士大夫的新型人才培育模式,由此推动了宋初学术、书院(学校)学风朝经世致用方面的转变;后来又通过“庆历兴学”的若干措施,肯定、鼓励了这些成就,进一步推动了北宋书院的发展,明确了学术、大师在书院中的重要作用和历史地位。
张巡祠张巡祠坐落在商丘古城南门外,是为纪念“安史之乱”中为保卫雎阳而殉难的张巡、许远等人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