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的蓝光治疗临床研究
蓝光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观察

蓝光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观察目的探讨蓝光对于新生儿黄疸患儿的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价值。
方法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5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蓝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胆红素下降时间及黄疸减退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1.4%,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胆红素下降速度快于对照组,黄疸减退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蓝光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较好,可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加速胆红素的下降及黄疸的消退,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新生儿黄疸;蓝光;苯巴比妥;临床疗效新生儿黄疸是胎儿出生后常见的疾病。
本研究主要探讨蓝光对患儿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56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28例,其中男13例,女15例,年龄11~45 d,平均(15.6±2.7)d;早产儿15例,足月儿13例。
对照组:28例,其中男14例,女14例,年龄12~48 d,平均(16.1±3.1)d;早产儿13例,足月儿15例。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1)患儿在出生1 d即出现黄疸表现者;(2)早产儿的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在15 mg/L以上,足月儿在12 mg/L;(3)患儿的胆红素增长速度在5 mg/L以上,足月儿黄疸持续时间在2周以上,早产儿在3~4周者。
具有上述1项者即可诊断为新生儿黄疸。
1.3?治疗1.3.1?对照组?对照组28例患儿进行药物治疗,在出生后72 h内给予苯巴比妥(广东邦民制药厂有限公司,H44021836),按照5 mg/(kg·d)的剂量分3次,进行口服,连续服用5 d。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研究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研究目的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采用蓝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临床疗效为91.67%;常规组临床疗效为72.22%;组间疗效对比,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为11.11%,对照组为22.22%,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新生儿黄疸采用蓝光治疗,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备临床应用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blue light on neonatal jaundice.Methods 72 neonates with jaundice admitted from April 2016 to April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with 36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treatment . The research group used blue light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treatment,and observed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both groups. Results The clinical efficacy was 91.67% in the study group and 72.22%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with 11.11% in the study group and 22.22% in the control group,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Neonatal jaundice is treated with blue light,the curative effect is obvious,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s low,and it has clinical value.Key words:Blue light therapy;Neonatal jaundice;Adverse reaction黃疸是因为机体内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过高而发生的,有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之分。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120例临床分析

行分析 , 计量 资料 采用 t 检验, 结果 使用
( X±S ) 表示 , P <0 . 0 5表 示 具 差 异 有 显
著性 。
结 果
1 潘军 , 胡江 , 谢集 建 , 等. 药 物联合蓝光 治疗 新生儿黄 疸 临床 分 析 [ J ] . 中 国现代 药 物
用, 2 0 1 0, 4( 1 3 ) : 1 3 6—1 3 7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1 0 0 7 —6 1 4 x . 2 0 1 3 .
01 .1 41
膜; 使用深 色尿 布保护 患儿 会 阴及肛 门, 照射其 余 均 裸露 在 外 的皮 肤 , 照 射 时 间 4 8— 7 2小 时 , 治 疗过 程 中予 以基 础 血胆
摘
要 目的 : 探 讨 运 用 蓝 光 治 疗 新 生 儿
其波 长接 近血 清 中胆 红素 的最大 吸收 波
长( 4 6 0~4 6 5 n m) 。光 疗 既 可 降 低 胆 红 素, 又可预防早产儿患高胆红素血症 。蓝 光持续照射 时 , 皮肤胆红素的减少先快后
黄疸 的I 临床 效 果 情 况 。方 法 : 收 治 新 生 儿 黄 疸 患者 2 1 0例 , 其中1 0 0例 运 用 常规 药 物 方法治疗作为对照组 , 另外 1 1 0例 则 在
关键词 新 生 儿黄 疸 蓝光 临 床 效 果
但照射时应注意 , 单面照射时应 定期翻身 1次 , 一 般是 4小 时 1次 , 且新 生 儿 因持 续照射 , 容易产 生不适 应而烦 躁 哭 闹, 家 属不配合等情 况 , 所 以, 要加 强对 治疗 过 程 中的护理工作 , 尽 可能的让患者舒 适。
间歇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研究

间歇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研究
江云
【期刊名称】《基层医学论坛》
【年(卷),期】2016(020)027
【摘要】目的:探讨间歇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
观察组患儿接受多次间歇蓝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患儿接受持续蓝光照射治疗。
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91%,差异显著(P<0.05)。
结论间歇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间歇性蓝光照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3770-3771)
【作者】江云
【作者单位】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江西九江 332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间隙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研究 [J], 陈芳芳;李崇寿;倪王平
2.间歇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40例临床观察 [J], 师秀娟
3.间歇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评价 [J], 刘卫云;郑云平
4.多次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对比 [J], 王轩哲
5.间歇性蓝光照射和持续性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徐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蓝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

1 3 8例 。 治 疗 组 给 予促 进 胆 红 素 吸 收 联 合 蓝 光 照 射 治 疗 , 对 照
宫收缩 。 对于前置胎盘 、 胎盘 附着面 出血不止 , 最简捷 的方法是 明胶海绵上放凝血 酶快 速置于 出血部位再加纱 垫压迫 , 若 能止 血持续压迫 1 0 a r i n ; 另外 用可 吸收线局部 “ 8 ” 字缝扎 。 本组 8 例 因胎盘 附着部位 出血不止 , 行 局部 “ 8 ” 字缝扎 而迅速止血 。 如上
改善微循 环 , 保证 重要器官 的血供 , 注意保 暖、 吸氧 、 纠正酸 中
待胎 盘 自然录 4 离 ,避免在子宫无 收缩 和松弛状态下娩 出胎 盘 ,
引起 胎盘剥离面 出血 。胎盘娩 出后 , 术者一定要 用手人宫腔探 查并 清理官腔 , 以免 因胎盘 、 胎膜 残留致产 后出血。 3 . 2 宫缩 乏力是剖宫 产产后 出血 的主要原 因,胎 盘因素 亦可合并 子宫收缩乏力 , 滞产 、 双胎 、 巨大儿 、 妊娠高血压疾病 、 严重贫血 、 官腔 感染 、 既往剖宫 产史 以及 未 临产 施行剖 宫产术 的产妇易并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对于可能发生宫缩乏力性 出血 的患 者 , 宜 于胎儿娩 出前 静滴低 浓度缩 宫素 , 胎儿 娩 出后 常规给予静滴 5 %一 1 0 %葡萄糖 注射液 2 5 0 m L加缩宫 素 2 O u, 官壁注射缩宫素 2 0 u。一旦 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 出血 , 必要时 可再 给予缩宫素 1 O u宫壁注射 。可用米 索前 列醇 片舌下含 服、 塞入官腔及直肠给药止血 ; 也可选用垂体后 叶素 、 欣母 沛( 卡前 列素氨丁三醇 ) 宫体注射 。 可应用子宫腔 内纱布填塞 , 或行子宫 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及子宫捆绑式缝合 。 在上述措施无效 的情况 下可施子宫次全切除术 。 本组 中有 1 例严重宫缩乏力产后 出血 产妇行子宫次全切 除术 , 为前次体部剖 宫产再孕 。随着剖宫产
蓝光照射佐治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

12 治疗方法 .
①对 照组 采用 常规治 疗给予 抗生 素 , 酶诱
导剂 口服 、 素静点 。给予 白蛋 白、 激 保肝 、 酸及 对因治 疗。 纠
②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 上加蓝光照射连续 照射 7 h 2 。③疗 效观察 :2 7 h检测血胆红素。
l3 统 计 学 分 析 _
2 结 果
见 表 12 3 、 、。
采用 £ 验。 检
代谢 ; ⑤围产因素 : 主要 包括病 理分 娩、 物影 响、 危妊娠 药 高
等 。上述各种原 因主要 引起 血清 间接胆 红素升 高。蓝光照 射疗法是通过蓝光 照射患儿皮肤 , 使血 中4 ,5 z 1z一胆红素转 变成 4 1z一 z,5 胎红素异构体和光红素异构体 , 两者均不需 与
作者单位 :1O 0辽宁抚顺矿业集 团总医院 13o 通讯作者 : 郎会利
性家庭光疗 5— dl, 降低 了核黄疸 的发 生。因此笔者 建 7_ 均 J
议, 早期新生儿黄疸 在药物 治疗 同时尽早 佐 以蓝光照 射 , 以
生国医堂剑
防核 黄疸 的发 生。
年2
箍 鲞筮 期
M d a I பைடு நூலகம்ao o c i ,em r 20 ,o 6N. ei ln vtn f h aFb a .o9 V1 o4 c n i n y .
降更 为 明显 。
3 讨 论
新生儿黄疸严重病 例可并 发胆 红素脑 损伤而 遗 留神 经 系统永久性损害。引起新生儿黄 疸的原 因有 : ①胎儿 在宫内 缺氧 : 刺激红细胞生成素 的产生 , 生成 了较 多的红细胞 , 出生
疸 2例 。血管外溶 血 2例 , 经统计 学处 理两组 病例 日龄 、 胎
蓝光治疗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之一,由于新生儿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进而引起皮肤、眼睛等部位的黄染。
蓝光治疗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痛苦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实验旨在探究蓝光治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
二、实验目的1. 观察蓝光治疗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
2. 分析蓝光治疗的安全性及副作用。
3. 为临床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对象:选取50名出生在同一时间段的新生儿,年龄在0-28天之间,体重在2.5-4.5kg之间,无其他疾病。
2. 实验设备:蓝光治疗仪、黄疸仪、体温计、尿常规检测仪等。
3. 实验药物:无。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50名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名。
实验组接受蓝光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2. 治疗方法:- 实验组:采用蓝光治疗仪,将新生儿衣物褪去,将其放在透明的保暖箱中,遮盖眼睛和会阴部位,在保暖箱的上下位置安装蓝光灯,对新生儿按照一定时长进行照射。
-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光照治疗等。
3. 观察指标:- 黄疸指数:使用黄疸仪测量新生儿皮肤黄疸指数。
- 体温:使用体温计测量新生儿体温。
- 尿常规:检测新生儿尿液中胆红素含量。
- 不良反应:观察新生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
五、实验结果1. 实验组在蓝光治疗后,黄疸指数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
2. 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体温、尿常规等指标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3. 实验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六、实验结论1. 蓝光治疗对新生儿黄疸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2. 蓝光治疗安全、有效、方便,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七、实验讨论1. 蓝光治疗能够降低新生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从而减轻黄疸症状。
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光疗使胆红素结构发生变化,由脂溶性变为水溶性,进而从胆汁和尿液中排出。
新生儿黄疸的蓝光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

新生儿黄疸的蓝光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和光疗的最佳时间及不良反应。
方法:收集我院新生儿黄疸住院病例280人,所有病例入院时以及治疗后均做TCB测定,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280例新生儿黄疸,采用每次蓝光治疗12小时,每日一次,治疗3~5天后痊愈出院。
结论: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恢复快、副作用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新生儿的痛苦,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有效的方法,可直接而有效的防止黄疸加重及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照射治疗出生一周内的新生儿,由于肝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的不足,使胆红素排泄较慢,新生儿往往有胆红素一过性增高而发生新生儿黄疸,一般足月新生儿在10~14天消退。
临床观察发现,黄疸如过时不退或过早出现且黄疸指数偏高,就属于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则需要早诊断、早治疗,因病理性黄疸血清游离胆红素浓度过高,可导致核黄疸从而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损伤。
近年来多中心研究表明:中、重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听觉损害,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1],故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早期治疗尤为重要,现临床上采用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一种简单、疗效好、见效快的方法。
我院临床上采用的蓝光照射治疗,退黄快、新生儿痛苦少,家长比较乐意接受此种治疗。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在我院新生儿科入住的2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诊断均符合《儿科学》(第7版)中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2];男167例,女113,其中早产儿13,足月儿267人,就诊日龄1~20天。
伴感染因素的黄疸61例,ABO溶血12例,过期产儿8例,母乳性黄疸13例。
入院当天经皮黄疸指数检测情况见表1。
1.2方法入院后,静脉输维生素B6、维生素C ,甘利欣1.5 ml/ kg,应用5%碳酸氢纳每日3~5ml/kg纠正酸中毒以利于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
光疗时常规给予口服核黄素5mg/次,每日3次,光疗后每日1次,连服3天;葡萄糖酸钙口服液2ml/次,每日2次,黄疸重者给予白蛋白每日1g/kg以增加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防止胆红素进入脑组织而产生胆红素脑病。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分析不同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学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44例,随机分为间接蓝光照射组和持续蓝光照射组各72例,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间接蓝光照射组与持续蓝光照射组患儿在治疗效果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间接蓝光照射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31.9%)明显低于持续蓝光照射组(48.6%),P<0.05。
结论间接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 blue light irradi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medicine.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2011 January ~2013 year children with neonatal jaundice in July 144 cases,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direct Blu ray irradiation group and the continuous blue light group with 72 cases in each group,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treatment of children.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reatment effect,with indirect Blu ray irradiation group and the continuous blue light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 of indirect Blu ray irradiation group (31.9%)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inuous blue light group (48.6%),P<0.05. Conclusion Indirect Blu ray irradiation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effect,less adverse reaction,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Key words:Blu ray irradiation;Adverse reaction;Neonatal jaundice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出现在皮肤、粘膜等为特征的病症,多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4~6d,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有疾病引发,常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光照疗法、患血疗法以及药物治疗方法,本文分析我院采用不同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研究

新生儿黄疸临床治疗研究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以8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
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患儿口服肝酶诱导剂、补充葡萄糖、纠正酸中毒等;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并且蓝光照射。
观察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7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18%。
实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
实验组治疗后血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胆红素恢复正常时间以及患儿的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显著(P<0.05)。
结论:采取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并且蓝光照射能够显著缩短患儿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新生儿黄疸;茵栀黄口服液;蓝光照射;临床疗效0 引言新生儿黄疸包括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对于病理性黄疸,则需要及时治疗[1]。
我院在采取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88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儿57例,女性患儿31例。
患儿年龄范围为(36.61±3.38)周,患儿出生体质量为(3.49±2.63)kg;进行Apgar评分,结果为≥7分。
将患儿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治疗,患儿口服肝酶诱导剂、补充葡萄糖、纠正酸中毒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茵栀黄口服液,5ml/次,2次/日,连续服用3天;同时,对患儿给予蓝光照射:患儿落体放在蓝色光箱中,保护好眼睛和会阴,照射8h,间歇12h。
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时间。
1.3 疗效评价治愈:患儿黄疸完全消退,检测血清胆红素显示水平正常;显效:患儿黄疸大部分得到消退,检测血清胆红素显示水平为基本正常;有效:患儿黄疸有所减轻,检测血清胆红素显示水平略有下降;无效:患儿黄疸无明显变化,检测血清胆红素显示水平未下降,甚至上升。
蓝光与绿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03
黄疸消退情况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黄疸 消退的情况,可采用经皮 黄疸仪进行检测,记录黄 疸指数变化。
血清胆红素水平
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的静 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水 平的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
不良反应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 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 反应,如皮疹、腹泻等, 以评估治疗的安全性。
03
CATALOGUE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蓝光与绿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比较上,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其 他光疗方案,如红光、黄光等,以期找到更佳的治疗方法。
深入研究光疗对新生儿的影响
光疗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免疫功能等方面可能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光疗对新生 儿的远期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依据。
开发新型光疗设备
长期效益
从长期来看,蓝光治疗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复发率及 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因此其长期成本效益也优于绿光 治疗。
06
CATALOGUE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01
蓝光与绿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均有效
蓝光和绿光治疗均能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且两者疗
效相当,无显著差异。
02 03
蓝光治疗可能引发副作用
耗材成本
蓝光治疗过程中需使用的专用眼罩、尿布等耗材成本也高于绿光治 疗。
治疗效果评价及成本效益分析
治疗效果
蓝光和绿光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 蓝光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尤其是对于中重度黄疸的新生 儿。
治疗时间
蓝光治疗通常需要较短的时间即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而绿光治疗所需时间相对较长,因此蓝光治疗的成本效益 相对较高。
目前市场上的光疗设备种类繁多,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未来可以进一步开发新 型光疗设备,提高设备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为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研究

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研究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新生儿黄疸患者时使用短时多次蓝光照射的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新生儿黄疸患者108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接受持续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则接受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将两组患儿的疗效及血清胆红素浓度进行观察和对比。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就血清胆红素浓度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新生儿黄疸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短时多次蓝光照射能够确保治疗效果,而且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标签:新生儿黄疸;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效果新生儿黄疸指的是出生28天以内的新生儿由于体内胆红素代谢的异常,因此血中胆红素的水平会不断升高,致使患儿的巩膜、黏膜、皮肤出现了黄疸[1]。
相关报道称,由于新生儿的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如果自身的黄疸程度较重,或者黄疸长时间没有消退,那很可能引发胆红素脑病,提高患儿致残率和死亡率,因此早期的干预治疗十分有必要[2]。
在本次研究中,对新生儿黄疸患者采用了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治疗,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者108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其中对照组男32例,女22例;日龄在4~28天,平均(18.2±3.7)天。
观察组男33例,女21例;日龄在5~27天,平均(17.9±3.9)天。
所有患儿经血生化检测提示其肾功能正常。
排除接受过光疗治疗的患儿,排除接受过退黄类药物治疗的患儿,排除直接胆红素高于34.2 μmol/L的患儿。
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所遵循的程序均符合相关伦理学标准,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儿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对照组接受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患儿裸体进蓝光箱,温度30~32℃,湿度55%~65%,灯光与患儿的距离为20~25 cm,并对患儿的会阴部及眼部进行遮盖和保护,照射时间为24小时,保证受光均匀。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118例的观察与护理

在照射过程中,可以配合药物治疗,如口服药物等,以达到更好 的治疗效果。
对新生儿黄疸防治的展望
加强预防措施
在孕期和出生后,需要加强预 防措施,如定期产检、合理喂 养等,以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
生率。
推广蓝光照射治疗
蓝光照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 的治疗方法,可以推广使用,以 帮助更多的新生儿恢复健康。
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注意事项与并发症预防
注意事项
在照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如出现发热、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时应及 时处理。
并发症预防
在照射过程中,要避免患儿脱水、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注意保护患儿的皮肤和黏膜。
04
118例新生儿黄疸的蓝光 照射治疗分析
病例资料与研究方法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与病理生理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
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新生儿溶血、母乳喂养、新生儿感染、药物使 用不当、遗传因素等。
新生儿黄疸的病理生理
新生儿黄疸主要是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胆红素的代谢主要与肝脏、肠肝循 环及肾脏有关。当这些环节出现问题时,可能会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过多,从 而引发黄疸。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
新生儿黄疸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胆红素水平检测。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症状、体征及实验 室检查结果来判断是否需要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现状
目前,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此外,药物治疗(如茵栀黄等中药)、换血疗法等 也在临床上有应用。治疗时需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深入研究
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新生儿黄 疸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为更好 地防治新生儿黄疸提供科学依据。
68例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分析

68例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分析目的研究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方法在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所收治的新生黄疸患儿当中选取出13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患儿68例。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儿实行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為97.1%,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5%,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数据不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方面,相对于传统的治疗方法,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标签: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临床疗效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疾病,好发于早产儿,临床中主要表现出黏膜、巩膜、皮肤黄染等症状[1]。
会对新生的智力发育产生一定影响[2]。
患儿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将会对其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死亡[3]。
本文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36例为研究对象。
研究探讨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36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统计学原理将所有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为68例。
观察组患儿男39例,女29例,患儿年龄为15h~30d,平均(7.61±2.72)d,其中早产儿为18例,足月儿50例。
对照组患儿男42例,女26例,患儿年龄为15h~29d,平均(6.82±3.72)d,其中早产儿为22例,足月儿46例。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方面并无显著差异,可对比实验。
1.2方法根据患儿分组情形,给予患儿不同的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的治疗方法,即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患儿酸中毒、低温与缺氧等症状,为患儿补充蛋白质,加强抗感染治疗,预防患儿出现低血糖情况。
新生儿黄疸用间歇蓝光照射和持续蓝光照射两种手段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新生儿黄疸用间歇蓝光照射和持续蓝光照射两种手段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1周内皮肤和巩膜黄染,主要由于血清胆红素水平增高所致。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者可导致核黄疸和脑损伤,甚至死亡。
及时有效地治疗新生儿黄疸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手段主要包括间歇蓝光照射和持续蓝光照射两种。
这两种照射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及治疗效果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两种照射手段的原理、临床应用情况及疗效等方面展开对比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首先来介绍一下两种照射手段的原理。
间歇蓝光照射是指在治疗新生儿黄疸时,将新生儿暴露在蓝光下一定时间后,再休息一段时间,以达到对胆红素的降解作用。
而持续蓝光照射则是将新生儿暴露在蓝光下,持续一定时间,以达到对胆红素的降解作用。
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相似,都是利用蓝光的波长对胆红素起到降解的作用。
接着,我们来分析一下两种照射手段在临床应用情况上的差异。
间歇蓝光照射由于照射时间短暂,一般被运用于轻、中度黄疸的治疗中。
而持续蓝光照射由于照射时间较长,一般用于中、重度黄疸的治疗中。
在临床应用情况上,选择照射手段需要结合患儿的黄疸程度来确定。
我们来对比一下两种照射手段的疗效。
据临床观察,间歇蓝光照射在轻、中度黄疸的治疗中,疗效显著,疗程短,且不良反应较少。
而持续蓝光照射在中、重度黄疸的治疗中,疗效也显著,但疗程相对较长,且患儿耐受性较差,易出现不良反应。
在临床应用中,间歇蓝光照射相对较适用于轻、中度黄疸的治疗,而持续蓝光照射相对较适用于中、重度黄疸的治疗。
新生儿黄疸的蓝光治疗临床研究

新生儿黄疸的蓝光治疗临床研究(作者: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 )摘要: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探索不同方式蓝光照射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效果。
方法:选取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 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
对照组进行持续蓝光照射,研究组进行间歇蓝光照射,分别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1.7%和90%,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
但在两组不良反应上,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 0.05 )。
结论: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症不良反应较少,疗效可靠,可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新生儿时期症状,既可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由于某些疾病的表现,发生病理性黄疸可能会对新生儿的大脑造成损伤,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为此应给予积极治疗。
蓝光治疗(波长425〜475 nm的光照射),是临床上新生儿黄疸的首要治疗方法,能使患儿体内的间接胆红素转变为无毒的水溶性衍生物,从而降低患儿体内的血清胆红素含量,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1-3]。
但由于持续蓝光照射常常引起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
因此探索间歇蓝光照射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对2011年1月〜2012 年2月收治的120例新生儿黄疸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120 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其中男52例,女68例,年龄2〜28 d ,平均11.2 d。
新生儿黄疸患儿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含量在221〜428卩mol/L。
随机对患儿进行了间歇和持续蓝光照射分组,每组为60例。
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对两组患儿全部给予首先均给予益生菌、酶诱导剂,并进行纠酸和补液治疗。
83例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分析

83例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分析摘要】目的:对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66例新生黄疸患儿为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蓝光治疗。
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蓝光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普及和应用。
【关键词】蓝光新生儿黄疸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163-02在临床上,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患儿因机体胆红素代谢失调,导致血胆红素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导致出现黄疸。
另外,患儿长期处于高胆红素水平下,脑部容易出现损害,如果得不到尽早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患儿神经系统损害。
本院对收治的166例新生黄疸患儿进行分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增加了蓝光治疗,效果明显。
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平罗县妇幼保健所在2009年11月份到2011年11月份收治的166例新生黄疸患儿为例,包括86例男性患儿以及80例女性患儿。
年龄最小为3天,年龄最大为22天,平均年龄为(13.2±2.1)天。
其中有98例患儿为足月儿,有63例患儿为早产儿,有5例患儿为过期产儿。
患儿就诊时间为出生后12小时到20天,平均就诊时间为(6.3±2.3)天。
所有患儿经过实验室检查,均确诊为新生儿黄疸。
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83例。
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的比较上,性别、年龄以及就诊时间等,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在临床上主要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对患儿输注血浆和白蛋白,血浆每次25毫升,白蛋白1g/kg,以预防胆红素脑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 率 为47 % ;对 照 组 中产 后 出血 >5 0ml 1 例 ,出 血 率 为 .6 0 者 2
2 . % ;经 统计 分 析发 现 观察 组患 者 产后 2 平均 出 血量 及 出血 85 7 4h
验 ,以P<0 5 . 为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0
血 的发 生 。所 以米 索 前列 醇与 钙剂 联合 应用 效果 明显 。 】 4 参考文献
[] 荣 丽 . 宫 素 配伍 卡 贝缩 宫素 治 疗剖 宫产 宫 缩 乏力 性 产后 出 1邢 缩 血[. J 中国生 育健康 杂 志,01 23: 4 】 2 1, () 6 . 2 1 [] 金宇 , 2冯 2 吕小 娟, 伟 . 性应 用欣 母 沛治 疗剖 宫 产产 后 出 血 崔 预防
4 0 U,取 胎儿 后 ,立 即在 距胎 儿腹 部 切 口5 c 处 剪 断 脐带 , 0 m
3 讨 论
产后 出血 是指在 胎儿 分娩 出后 2 内出血 量超过 50 ,是 分 4 h 0 ml
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晚期 常见 的严 重并发症 ,是 导致我 国孕产 妇死 亡 的重 要原 因口 】 。 所 以减少 此期 内出血 是 预 防产后 出血 的关 键 。米 索 前列 醇是 一 种
天 然前 列 腺 素 的衍 生 物 ,是 经 过 二次 改造 后 人 工 合 成 的 化学 结
构 ,是公 认 的促 进 子宫 收缩 的 有效 制剂 ,其 活 性和 半衰 期 均 明显 好 于其母 体 ,其 作 用机 理 是胶 原降 解 ,引起 子 宫平 滑肌 收 缩 ;而 钙 离子 作 为生 物活 动第 二 信使 ,不 仅能 协 同前 列腺 素 的子 宫收 缩 作用 ,而且 作 为凝 血 因子 ,直 接参 与凝 血 活动 ,从 而 阻断 子宫 出
儿 在 出生后 1 n p a评分 差异 无统 计学 意义 ( a gr mi P>O0 )。 . 5
产 次0 3 ,平 均 ( . ±0 4 次 1 8 . )次 ;入选 的产妇 近期 未使用 过 前 2 6 列 腺 素制 剂 。按 照 随机 数字 表法 将 8例 剖宫 产 产后 出 血产 妇 随机 4
的临床 观察 [ . J 中国妇 幼保健 ,00 53) 15 ] 2 1, (4: 3 . 2 5 【】 3 黄 丽 . 前 列 醇联 合 钙 剂 防治 剖 宫产 产 后 出 血 的临 床 观察 米索
f . 合理 用药 杂志 , 1, 11 9 J 临床 ] 2 1 (6: . 0 4 6 [ 收稿 日期 :2 1—22 编校 :苏建 东】 020—0
分 为 观察 组 和对 照组 ,每组 各4 例 ,两组产 妇 的年 龄 、孕 周及 产 2 次 差 异均 无统 计学 意 义 ( 00 ),具有 可 比性 。 P> . 5 1 . 方 法 :本 研 究 所 有 患者 均 采 用 硬膜 外 麻 醉 ,剖 宫产 手 术 均 2
23 不 良反 应 :观察 组 患 者 出 现恶 心 3 ,呕 吐4 ;对 照组 患 . 例 例
于 脐 静 脉 向 胎 盘 方 向 缓 慢静 脉推 注 1 %葡萄 糖 酸 钙 ( 0 国药 准 字
H10 0 7 ,北京 紫竹 药 业有 限公 司生 产 )1 。对 照组 则 在取 123 5 Oml
出胎儿 后 ,在宫 体 肌 内注 射缩 宫 素 ( 国药准 字 H 4 2 3 2 4 02 8 ,广 州 白云 山明兴 制药 有 限公 司生 产 )2 0 U。
宫 产产 后 出血 患 者8 例 ,均 为单 胎 、足 月产 妇 。年 龄2 ~3岁 , 4 O 6
平 均 ( 45 36 岁 ;孕 3 4周 ,平均 ( 8 2 .6 周 ; 2. 4 . 2 - 5) 7~ 0 3 . ±11 ) 2
生 后 1mi A gr 分 为 ( .7 .1 n p a评 91 ±1 )分 ,经 统计 分 析两 组新 生 2
2 结 果
2 1 两 组 产 后 出 血 情 况 比较 :观 察 组 产 后 2 平 均 出 血 量 . 4h 为 ( 4 .4-3 .4)ml 而 对 照 组 产 后 2 平 均 出 血 量 为 1 2 6 I 86 - , 4h ( 2 .5-5 .5)ml 2 21 I 08 - ;观 察组 中产 后 出血 >5 0ml 2 , 出 0 者 例
31 2 8
吉林 医 学2 1年 5 0 2 月第 3 卷第 1期 3 5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料 :选 取2 0年 8 ~ 0 8 . 0 9 月 2 1年 月在 我 院接 受治疗 的剖 1
率均 明显低 于对 照组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P<O 5 . )。 0 22 两 组新 生 儿 出生 后 l i p a评 分 比较 :观察 组 新 生 儿在 . nA gr a r 出生 后 1 i p a评分 为 ( . nA g r a r 96 2±1 2) ,对照 组 新生 儿 在 出 . 分 3
13 观察 指 标 :① 产后 出血 量 :采用 称 重 法计 算 两 组 产 妇 产后 . 出血 量 。其 中产 后 2 出血 量 超 过 5 0ml 即 为 产 后 出 血 Ⅲ; 4h 0 者
② 新 生儿 出 生后 1 n p a评分 。 gr miA 1 统 计 学 处 理 :本研 究 应 用 S S 7 软 件进 行 t 验和 x 检 . 4 P S 1. 0 检
者 中 出现 恶 心 2 ,呕 吐4 ;两 组 患 者未 出现 其 他 严 重 的不 良 例 例
反应 。
按 照 常规 方 法 进 行 操 作 。观 察 组 患 者 于术 前 1 n 下 含 服 米 0mi舌
索前 列 醇 ( 国药 准字 H 0 06 8 2 0 0 6 ,北 京 紫竹 药业 有 限公 司 生 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