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河源水利风景区建设情况汇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沂河源水利风景区建设情况的汇报
近年来,我县沂河源水利风景区建设在省、市水利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治水理念,把恢复和保护水生态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水利风景区建设及管理中,统筹做好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水域环境治理等工作,水利旅游业初见成效。现就沂河源水利风景区创建工作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统一思想认识,把水利风景区建设摆上重要战略位置
沂源是山东省平均海拔最高的县,是沂河、汶河、弥河的发源地,县域面积的90%属沂河流域,生态位置重要。在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沂源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以沂河为纽带建设水利风景区,发展水利旅游潜力巨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县旅游资源丰富。拥有以“沂源猿人”为代表的古人类文化景观、以“牛郎织女”传说为主题的爱情文化景观、以鲁山溶洞群为代表的珍稀地质景观、以鲁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以70万亩果品基地为代表的生态农业景观等一大批旅游资源,这些旅游资源品位高且具垄断地位,开发利用价值巨大。二是旅游业已成为我县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近年来,我县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步伐加快,但农村经济进一步拉动经济增长的力量相对有限,工业经济发展将面临更高的门槛和更多的要素制约;而在三产服务业上,还存在很大的调整发展的潜力和空间。旅游业特别是水利旅游作为新兴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广阔。今后,全县经济发展要获得更多的活力及空间,必须从突破旅游业上
来拓展。三是我县旅游业发展空间巨大。随着济青南线高速公路的开通和山西中南铁路的开工,我县交通条件大为改善,两小时主体旅游圈内连接
济南、青岛等十余个大中城市,又可以成为国际、国内游客到山东长线旅游的重要中转站和停留地,沂源旅游的客源市场半径得到极大地拓宽。我们认为,我县不仅具有建设水利风景区的内在潜力,也已具备壮大水利旅
游业的外部条件和基础支撑。为此,县委、县政府鲜明地提出了大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并把沂河源水利风景区建设作为旅游业的重点来突破,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定期督促调度,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加快了水利风景区建设步伐。
二、强化人水和谐理念,加快水利工程建设
水利工程是水利风景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中,坚持把人水和谐理念贯穿于水利风景区规划建设中,注重工程建设及生态保护相统一,统筹安排水利风景区建设。沂河在县内流域面积145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32亿立方米。风景区水利工程基础较好,现有大中型水库各1座、小型水库70座,总蓄水量达亿立方米,水源保障充足。在此基础上,近年来重点实施了三大水利工程:
一是沂河综合治理工程。在城区段建设了沂河源水景公园,实施了沿河购物长廊拆迁综合改造、沿河东路综合提升及沂河生态修复工程,使昔日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脏乱差”地段,变成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黄金地段。沂河源水景公园“人及城市”段被评为“山东省园林绿化优质工程奖”,沂河源民乐园被评为“山东省园林绿化优质工程银奖”,螳螂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被评为“山东人居环境范例奖”。沂河生态修复工程
已进行到三期,累计治理河道*公里,生态修复河堤*公里,建橡胶坝*座,沿岸绿化*亩,下一步将对剩余河道逐步实施生态修复,把沂河打造成一条亮丽的绿色生态长廊。同时,对白马河、红水河、高村河等沂河主要支流实施了生态修复,既拦蓄洪水发挥了灌溉效益,又形成了很好的生态景观。二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在加快实施田庄、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及其遗留工程的基础上,目前全县已经完成了70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坚持工程措施及生态修复、景观建设、环境整治相结合,基本实现了完成一处工程、保障一方平安、造福一方百姓、建成一处水利风景的目标。三是景区蓄水工程。围绕旅游景区综合提升,先后在鲁山溶洞群景区、牛郎织女景区和圣佛山等景区实施了蓄水工程,总蓄水量达万立方米,形成水面万平方米;聘请专家实施了下崖洞地下暗河勘查、城区地热资源勘查工作。同时,全长11公里的沂河漂流、沂河生态湿地和龙洞湖旅游开发等项目已进入实质阶段,必将为水利风景区建设提供更好的载体和平台。
三、多措并举,全力推动水利旅游又好又快发展
水利旅游作为旅游业的新兴业态,同样离不开打造品牌、宣传促销等市场运作。在推进水利旅游市场化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抓品牌打造,增强水利旅游文化软实力。深入挖掘我县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不断增强水利风景区和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2007年以来,我县先后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洞穴学术会议、“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和“沂源猿人”学术研讨会三个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我县被授予“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传说之乡”和“中国北方溶洞之乡”,“牛郎织
女”传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沂源牛郎织女寻踪》、《发现沂源人》在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播出。目前,全县创成国家级旅游区2个,国家级旅游区5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4个,省级渔业休闲示范点1个,省级水利风景区1个,省级地质公园1个,省级旅游强乡镇2个。二是抓项目开发,有效整合优势旅游资源。先后实施了牛郎织女景区、鲁山溶洞群综合开发项目、溶洞群洞穴资源深度勘探开发以及圣佛山生态旅游、唐山景区综合开发等旅游重点项目建设;立足生态农业优势,集中打造了集林果生产、观光采摘、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县城北部林果大观园和翠屏山中华大果园。同时,狠抓“农家乐”旅游项目建设。这些项目的实施,大大提升了景区游览档次和承载能力。三是抓功能配套,着力优化旅游发展环境。近年来,累计完成景区绿化面积6万多亩,修建城乡骨干道路和通往景区旅游主干道100多公里,规范设置旅游标识牌188块,开通旅游交通专线6条,各重点景区基本实现了“五通六化”;成立了县旅游服务中心,设立旅行社4家、三星级旅游饭店3家、二星级旅游饭店3家,开发认定旅游商品20多种,旅游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四是抓宣传推介,努力提升沂源旅游对外形象。建立了“政企联手、部门联合、上下联动、市场运作”的宣传促销机制,积极跟进上级业务部门“联合推介、捆绑营销”计划,确定了“牛郎织女·情定沂源”的主题形象,并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形象,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以及高速公路宣传牌等手段,大力宣传推介沂源。最近,我们确定实施沂源优惠二日游活动,以九天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