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课程标准要特点
刘扬
、强调课程标准的导向性、选择性
从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人们对美术课程的重视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程度。美术课在中小学课程中,依然处于弱势地位。认清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制定切合实际的美术课程标准。理想的美术课程应该尽量使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并且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而不是制定一个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硬性标准,并用一种统一的尺度来衡量学生的发展水平。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本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导向性和选择性。
本课程标准没有采取列出具体的知识点(在低年级更是如此)的方式,而是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和导向性的内容标准,并提供指向这些标准的教学活动方式建议。这些教学活动方式建议也是选择性的。例如,7 -9 年级的“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内容标准是:
▲了解主要的设计类别、功能,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组合原理,利用媒体特性,进行创意和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上述内容标准非常概括,体现大的导向性。为了指向上述标准,有下面的教学活动建议可供选择:
教学活动建议:• 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做色彩的对比、调和及
联想等练习
• 为自己喜爱的书籍、影集、纪念册等设计封面。
• 为校运动会或文艺活动设计招贴画
• 为商品做包装装潢设计
• 了解钟表、汽车、计算机等工业产品的造型设计知识,并练习绘制简单的效果图。
• 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图案的制作练习,为家长会设计制作请柬,并对会场进行装饰美化设计。
• 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童装、学生装或校服绘制设计效果图。
• 学习立体构成知识,用各种线材、面材、块材进行立体构成制作练习。
• 对竹木、废导线、废金属箔(如易拉罐)等材料进行加工,设计制作小装饰品和实用工艺品,装饰自己的学习、生活空间或馈赠他人。
• 集体讨论校园或附近社区的环境美化方案,并进行设计练习。
• 练习制作陶艺小品。
既然标明是“建议”,就不具备强制性,编写教材或教师教学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加以选择。例如,虽然其中有“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图案和童装、学生服等设计”以及“练习制作陶艺小品”等建议,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不采纳,甚至还可以自己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这样,标准就具有了弹性,给予课本的编写和教师的教学以更大的发挥空间。
与原教学大纲(指试用修订版,以下均为与此版的比较)的比较:原大纲基本上以开列知识点的方式构筑教学内容体系,而且知识点的规定比较具体、严格,具有较强的限制性。现列出初中一年级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部分作为比较:
1.欣赏中国优秀作品。
2.初步了解分类的知识。
3.学习平行、成角透视知识,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做简单
的写
生练习
4.了解人体比例、结构知识,进行铅笔人物速写练习。
5.初步了解中国写意花鸟画的知识,进行花鸟小品临摹。
6.学习图案、平面构成知识,并进行练习。
7.利用黏土、石膏等材料进行小型雕塑制作。
二、以学习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结合美术学科的特点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本课程标准从学习方式出发,划分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美术学习方式依其特点,大致可分为创作与欣赏两类。尽管创作和欣赏都具有外化和内化两种活动的特征,但创作更倾向于外化,欣赏更倾向于内化。由于美术学习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特点,所以创作活动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为了便于学习,标准将创作活动再具体划分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是学习的基础,这一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设计·应用”这一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既强调创意的形成,又注意活动的功能目的。因此,以外化性行为为主,是上述两个学习领域的相同点,而主要区别则是一个更注重自由性,一个更注重功能性。“欣赏·评述”这一学习领域则注重通过感受、欣赏、领悟、理解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心理结构。
综合性学习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新特点,也是本次基础课程改革需要突破的一个难点。为些,本课程标准特别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全新的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它分为三个层次:(1) 融美术各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欣赏·评述”为)一体;(2) 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3) 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综合·探索”学习领域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时,寻找美术各门类、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连结点,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综合·探索”领域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索,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设计探究性活动的方案,进行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对未知领域的探究欲望,并体验愉悦和成就感。
但这一领域的学习,要与综合艺术课程的学习相区别,注意可行性和保持自身的特色。
如5-6 年级的“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标准是:
▲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运用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与环境的关系。
提出了如下的教学活动建议指向上述标准:
• 结合传统节日,创作、设计和制作平面或立体的美术作品,体会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 配合班队活动以及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进行策划、制作与展示。
• 编写自己喜爱的剧本,设计、制作木偶、服饰、皮影以及相应的布景或道具,进行表演。
• 调查、了解社区或村庄的,从设计的角度,为自己所在的社区或村庄的未来发展作规划,设计并制作模型。
• 运用平衡、运动、光、电等常识,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出简单而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