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必要性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1. 引言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公众提供服务的重要职责。
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基本要素之一,固定资产是支持其正常运营和发展的关键资源。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对于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运营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 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其管理直接影响单位的运营效率和效益。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提高资产利用率合理管理和利用固定资产,能够有效提高资产利用率。
通过科学的资产配置、规范的维护和准确的处置,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价值,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2.2 保护国有资产安全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多数是国家的重要财产,保护国有资产安全是固定资产管理的核心任务之一。
加强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可以减少资产损失和浪费,维护国家财产的合法权益。
2.3 提升单位形象固定资产的管理状况直接反映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综合实力。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规范资产使用和处置流程,可以提升单位的形象和声誉,为单位在社会上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创造有利条件。
3. 确保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措施为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需要采取以下关键措施:3.1 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确保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和保障。
通过制定明确的资产购置、使用、保管、维修和处置的规定,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保证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
3.2 加强资产信息化建设实施资产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建立完善的资产信息系统,实现资产的全面登记、追踪和管理,提高管理的可视化和科学化水平。
3.3 加强固定资产核查和清查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的核查和清查工作,可以确保资产的存在与实况相符,防止资产的丢失和浪费。
核查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资产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保障资产的安全。
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ZICHANGUANLI11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张娜甘肃省张掖公路局高台公路段甘肃张掖摘要:2019年1月1日,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整体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保值与增值就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阐述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探析存在的不足,然后提出了固定资产管理的解决方案与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处理方案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行政事业单位应按国家相关规定进行科学规范的核算,对于固定资产的采购应严格按照固定资产政府采购的相关手续进行细化报批,从而进一步提高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在于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行政事业单位主要是政府类型的单位,为社会提供服务是行政事业单位的根本宗旨和主要职责。
加强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切实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工作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2.有利于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在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进程里,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需要关注资产管理与统计的办法。
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形式关键是经过构建固定资产管理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督促审查单位实施的,固定资产管理单位的工作关键是做好职权分工,使用划分级别体制做好对资产使用的管理。
上级主管部门对固定资产进行监督管理,总量从上而下一一进行分配,资产管理实行归口部门使用管理,财务资产管理部门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账务管理工作,最后各部门工作相互协作配合,共同完成对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
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审核与统计由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并对单位的房屋及构筑物、机械设备等专用设备等固定资产的原值和预计可使用年限等信息做好登记,对资产卡片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的方向思考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改革的方向思考作者:吴文辉来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年第17期摘要: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是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日常工作正常进行的基础条件,也是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调控的重要举措。
那么,如何有效地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如何最大地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效能,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选择以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随后对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并提出具体的优化措施,文章旨在加强行政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更好的发挥固定资产的效能。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资源配置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固定资产的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固定资产自身的作用,能够进一步地强化国有资产的主体地位,能够有效地强化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能够保障国家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
新的财政改革背景之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也是财政支出绩效评级体系构建的重要保障。
在推进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很多地方行政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都存在着“重视采购,弱化管理”的状况。
相关工作人员只是认为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固定资产的保存保管和自身并没有太大的干系,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必须要得到彻底的改变。
现在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能够在包括预算、采购以及后续的使用等各个环节对固定资产加以监督,使得固定资产的使用配置更加趋于科学化,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为行政工作的展开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仅仅是新的经济形势下单位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深化资源配置的必然举措,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近些年来,随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都在不断地纠正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强化行为规范,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其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由于单位的公共职能和财政拨款的资金性质,所购置的资产就成为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维护单位日常运行的物质保障。
加强资产管理,不仅可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
但就行政事业单位中资产管理的现状来说,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仍有各种问题存在。
一、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自2019年执行政府会计制度之后,固定资产在政府会计报告中,更加成为衡量行政事业单位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加强资产管理,不仅可以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能力,同时还可以体现单位未来事业发展的潜力。
(一)保障单位运行,提高管理水平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还停留在较为传统的阶段,偏重于资产的购置,但是对于管理还不够重视和完善。
由于固定资产本身与单位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开展各项工作的物资保证,其管理质量影响到单位内部各个部门能否顺利运行,各项业务能否顺利开展。
同时,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具有公共服务的职能,资产的有效管理不仅能够在一定意义上提升单位整体的管理水平,确保在工作中能够物尽其用,还会充分地发挥出其社会效益,实现资产的价值最大化。
(二)避免资源浪费,防范腐败发生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购置固定资产所使用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科学管理能够避免资产在使用时不合理和不必要的损耗,降低一些非必要的运行成本,保证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避免出现资源浪费的情况。
近年来,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发展,也增加了对资产的投入,使得国有资产的总量逐步递增,这就提高了对国有资产的管理要求。
为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并实现效益的最大化,科学有效的资产配置是基础。
同时,作为单位运行的重要保障,如果管理不够规范和严谨,有可能造成资产在使用和流转过程中的损失或腐败的发生。
因此,提高资产管理意识、建立健全完善的资产管理制度,是防范腐败发生的重要途径。
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思考一、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存货等。
确保国有资产安全、不流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一项主要职责,也是防止行政事业单位违规行为的有力手段,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促进资源有效配置随着国家不断深化体制改革,行政事业单位职能职责不断明确,服务型行政事业单位功能对资产资源配置要求越来越高,资产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因此,通过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采购管理、采购经费预算控制、政府采购流程控制,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健康发展,促进资源有效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提升和优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控制使用的资产资源越来越丰富,与社会的融合越来越强,传统的资产管理思维和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需要,在资源配置、资产采购、资产出租出借、资产保值增值、资产处置等方面都暴露出不少问题,只有通过强化国有资产管理,夯实责任,明晰控制流程,严格绩效考核评价,加强内外监督,才能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有效预防违规。
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对资产概念认识不清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拓展,但单位资产管理人员对资产概念的认知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概念理解,思想上、概念上就没有把单位经手管理的流动资产、基础设施、储备物资、文化文物等视作单位的资产。
首先,对存货的理解和控制,在传统理解上,办公物资按程序采购就算完成了,造成了对存货控制理解不全面;其次,对固定资产的理解上,没有深刻理解到控制的含义,没有理解清楚在资产控制中权利、义务之间的关系,缩小了固定资产的范围,不能正确认知哪些资产应纳入固定资产管理范围;再次,没有深刻认识到资产管理报告在资产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不能有效开展资产报告管理工作;最后,部分单位未能准确把握会计核算标准、未能准确进行会计处理。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1. 引言1.1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行政事业单位作为重要的公共服务机构,其固定资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固定资产是组织长期占有、使用、生产物品的资金投资,是组织正常运转的基础。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关系到单位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谐稳定的发展。
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提高单位的运作效率,合理利用固定资产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单位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可以保障单位资产的安全,减少盗窃和损坏风险,维护单位的正常运转。
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提高单位的透明度和管理效能,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单位的整体管理水平。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才能更好地保障单位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资产管理工作无章可循,容易出现混乱和漏洞。
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标准化规范。
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和规范,不同部门或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理解和执行方式存在差异,难以实现统一管理和监督。
资产信息化水平较低。
许多行政事业单位仍未实现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依然采用传统的手工台账方式,导致资产数据不及时、不准确,影响了资产管理效率和质量。
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风险与挑战。
面对日益复杂化的资产管理环境,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固定资产时面临着资产安全性、价值识别、资产处置等方面的挑战和风险。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
2.2 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单位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缺乏有效的制度会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混乱和低效,容易造成资产安全和利用效率方面的问题。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文/刘玉照摘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作为单位较为耐用以及物质保障重要的一部分,对行政事业单位资源优化配置以及资金的提高使用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分析当下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解决办法,对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资产安全固定资产作为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一部分,对于事业单位加强自身的发展以及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一直非常重视,先后出台了不少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暂行办法来规范管理,2015年财政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这部指导意见的出台为我国正在转型期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了管理依据,也为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事业单位面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
因此,在我国社会发展改革的新时期,依据国家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对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完善和调整,以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对我国事业单位的改革以及固定资产的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是指资产的单位价值在规定的标准之上,而且使用的年限在一年以上,并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将其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因此,按照这样的标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就包括土地、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
但是,如果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资产尚未达到单位价值的标准,但是其耐用的时间达到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也可以作为固定资产来进行管理。
根据固定资产这样的标准,我国事业单位中的固定资产占有率非常高,是单位各项工作开展的物质保障,因此,对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其固定资产管理,对事业单位自身发展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对节约资源,优化资产配置也意义重大。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摘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于提高单位资产利用率、保障资产安全、优化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确保资产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基础。
加强固定资产登记与盘点可以有效掌握资产的实际情况,减少漏报、错报现象。
规范固定资产处置流程有助于避免资产流失和滥用现象的发生。
加强固定资产保管与维护可以延长资产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
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如引入资产管理系统,实现资产信息化管理。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仅有利于单位长远发展,也是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
建议相关单位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员工管理意识,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建立制度、登记与盘点、处置流程、保管与维护、技术手段、效率、意义、建议。
1. 引言1.1 概述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单位资产的利用与保值,同时也涉及到单位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效益。
固定资产是企业或机构的重要资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固定资产管理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不仅仅是维护单位资产安全、提高资产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固定资产是单位重要的生产资料,对于单位的生产运营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合理规范的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单位的经济效益。
固定资产的管理涉及到单位的财产安全和风险防范。
对固定资产的登记、盘点和处置等都是有效防范资产损失和侵害的重要手段。
固定资产管理也是单位管理制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的保管和维护,对提升单位管理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既是一项管理工作,更是一项战略性工作,对于单位的健康发展和长远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摘要: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事业单位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加大对公共体系的健全、完善,属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规模不断增长,对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在实际工作中,仍还存在资产管理能力不足,资产使用效率不高,资产统筹使用不足等现象。
为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财政部提出建立健全资产盘活机制,有效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等指导意见。
本文主要就实际工作中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分析,力求能够对规范化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提高资产使用效率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范管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多年来形成了对国有资产管理较为松散的状态,未对其产生的价值和使用效果进行较为系统科学的评估、评价,对资产成本管控的意识弱,资产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使管理人员在开展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行为不规范,管理工作中出现有机可乘的漏洞。
近年来,特别是2019年开始实施新会计制度后,通过对国有资产开始计提折旧,对资产管理工作的要求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一)提高国有资产的管理意识,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单位工作开展的重要物资保障,国有资产的形成包括:国家、各级政府拨付、购置分配给各单位的各类资产,如:土地、专业设备设施等,同时还包括各单位通过使用无偿调入,财政性资金购置的国有资产所形成的各类收入,以及置换、调拨、接受捐赠,属于依法认定为国有的其他各类资产。
由于前几年对国有资产的重视程度不足,资产流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国有资产的管理相对薄弱,随着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管理意识的增强,通过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也逐步作为纳入了重点管理对象。
(二)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水平,有效推进资产使用效益的最大化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和工作人员普遍存在国有资产属于国家财产,与个人利益不挂钩,重视程度不足,不管从资产的管理的水平上还是从资产使用产生的效率上都不够理想,故而因管理的缺失造成的历史遗留问题存在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情况。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190大众商务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是被其占有和使用的,并依照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能够用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其表现形式有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固定资产是单位为了满足自身开展的业务活动所需要的单位资产,包括办公建筑物或设施、通用设备等。
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而且,能够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财政资金的使用,同时,也是指导单位资源配置的基础依据,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质量的关键。
一、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一)有助于提升政府服务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服务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行政事业单位也要打破传统的工作方式、理念和思维,为建设高效、务实的政府而努力。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和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不仅能够合理控制经费支出,约束单位经济活动,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保障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行,同时,更有利于创造出最大的社会效益,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二)有利于提高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在行政事业单位控制的资产中,固定资产占比较多,有些特殊的单位占比更高,虽然,行政事业单位也进行了固定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使单位的固定资产从管理上、制度上逐步正规化,但还是存在不少问题。
因此,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仅直接影响单位的整体费用支出情况,减少浪费现象发生,还能使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大大提升。
二、行政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一)固定资产的管理方式方法单一目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方式理念较为落后。
与企业不同的是,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应计的折旧额为其成本,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不用考虑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以在固定资产相关的服务潜力或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后进行确定,也可以采用年限平均法或者工作量法来确定,根据不同情况合理选择,不必拘泥于单一的方式。
(二)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较为薄弱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重视,没有设置专职资产管理人员,有些更是违反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内控制度。
浅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经管资产管理

浅析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经管资产管理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是指由政府部门直接管理,向公众提供服务的单位,如学校、医院、公安机关等。
在这些单位中,管理资产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资产管理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本文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经管资产管理的角度进行浅析。
一、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其资产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
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建筑、设备等,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存货等,无形资产包括专利、商标等。
这些资产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运行和服务质量,因此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良好的资产管理可以提高单位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通过对资产进行规范的管理,可以避免资产的浪费和滥用,提高资产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单位的综合效益。
良好的资产管理还可以降低单位的运营成本,提高单位的竞争力,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面临的问题尽管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面临着一些问题。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管理不规范、管理混乱的情况。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资产管理的信息化程度较低,存在管理手段落后、效率低下的情况。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资产管理经常受到一些特殊因素的影响,如政策制度不完善、管理制约较多等。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优化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1. 提高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
各级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要求各单位加强资产管理,加大对资产管理工作的投入,提高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
2. 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
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资产管理的智能化、集约化。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对资产的监控和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3. 完善资产管理的政策制度。
政府部门应当加强对资产管理政策制度的研究和完善,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资产管理的责任人和权限,规范资产管理的流程和程序,从制度上提高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程度。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与研究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探讨与研究沈凯宁波市市政管理处【摘要】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大量设备的添置及固定资产的增加,出现了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工作不规范,管理意识薄弱,财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如何更加有效地管理好这些固定资产成为我们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近年来,随着各地财政实力的增长,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不断地增加,而这些新添置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如何,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维护工作又是否跟上了,这些成为了我们关心的问题,也促就了我们对其进行探讨与研究。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1.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不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也不强。
有些事业单位的领导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不强,存在着重资金、轻资产或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
即对资金的使用管理监督比较严格,但对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却很宽松。
或者领导只注重了良好的办公条件及先进的设备,而对它们的管理、维护却漠不关心。
表现为:有的单位虽设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却只是挂在墙上的摆设。
有的单位领导长期把电脑笔记本等贵重物品长期放在家里当私人物品使用。
很多单位公车私用更成为家常便饭。
2.财务管理混乱,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有许多的坏账、呆账及无帐现象。
由于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核算工作繁重,对固定资产管理力不从心。
如:有些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已报废多年或已出售、转让而没有及时处理从而形成长期挂账。
有些单位有时候会以下级单位的名义进行购置固定资产,并且计入了下级单位的固定资产账户但下级单位却从未使用过该固定资产。
有些单位购入了符合标准的固定资产后,在列支费用时却没有计入固定资产账目,形成帐外资产。
还用很多单位固定资产的报废及调出不经过财务部门,造成账实不符。
种种原因造成了固定资产的大量转移与流失。
3.固定资产的监督工作形同虚设。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有大量闲置的固定资产如机动车辆、房屋建筑等,对这部分闲置的非经营性资产。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析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浅析1. 引言1.1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国家机构和公共服务机构,其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到国家和人民利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长期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单位的正常运转和公共服务的提供。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具有如下重要性: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生产要素,直接影响到单位的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
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效益,为单位的工作开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固定资产的管理涉及到单位的财务状况和资产安全。
合理管理固定资产可以避免资源浪费和资产损失,确保单位的财务稳健和资产保值增值。
固定资产管理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的形象和信誉。
规范的资产管理制度可以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和信誉度,有利于单位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声誉。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提高单位的运作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保障单位资产安全,从而更好地履行单位的职责使命,推动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2. 正文2.1 固定资产的定义和分类固定资产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时间较长,价值较高,不易转化为现金的资产。
根据其用途和性质的不同,固定资产可以分为实物固定资产和无形固定资产两大类。
实物固定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物、机器设备、交通工具、办公设备等,主要是指具体实物形态存在的资产。
这类资产通常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价值相对较高,且无法快速转换为现金。
无形固定资产则是指无形的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等。
这类资产的特点是无形、不具体,但对企业的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也是长期使用的资产。
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需要根据固定资产的具体分类和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有效使用和增值。
对不同类型的固定资产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和资产利用率。
通过科学合理地分类和管理固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才能更好地维护固定资产的价值和效益。
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的贯彻执行。 (三)逐步推行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2011 年财政部颁发了《关于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指
(三)使用缺乏监管
规章、丢失无法查、损坏难定责等混乱现象,同时可以改变
使用是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必须高度关注的关键点,如
粗放管理落后模式。
何让使用对象在工作中发挥最大效率和最好效益,对使用
(三)可以促进单位和社会形成勤俭的良好风尚
者来说,不仅要用好而且要管好。但由于缺乏严格管理和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但由于经 科学监控,致使有些资产被私自乱用、超时狂用、闲置无用
第 12 期
投资与创业
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吕建业 锦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资金结算中心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保证相关单位顺利开展各项工作的重要条件。但目前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淡薄, 管理方式粗放,管理制度不严,损失浪费较为严重等问题仍然存在,特别当前机关事业单位正在进行机构改革,人事变动 又较大,这就更需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严防交接过程中固定资产流失。本文对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提 出一些粗浅看法,借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断强化。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等重要文 严重、重复购置等各种问题。
件,为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有
(五)制度形同虚设
些单位仍然存在以下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有的还比较严重。
就制度本身而言,大多数单位都有一些规章制度,但
·172·
投资与创业
第 12 期
问题在于执行不力不严,资产坏了不能按制度检查维修, 东西丢了包括人员调动带走也不及时追查追要,长期的库 存资产不能按规定上报申请处置等,可以看出一些单位固 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摘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于提高绩效和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有助于提高管理效率,确保资产安全。
加强固定资产保护措施可以有效预防资产损失或盗窃。
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能够降低资产闲置率,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加强固定资产监管和维护则可以保证资产长期稳定运行。
明确管理责任和加强内部监督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不仅有利于提升单位整体管理水平,还可以有效降低管理风险,提升单位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支柱,有助于为单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规范流程、资产保护、利用率、监管、维护、内部监督、管理责任、绩效、竞争力。
1. 引言1.1 重要性固定资产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单位的正常运转和发展。
固定资产是单位长期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价值和使用寿命,对单位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将导致资产损失、浪费和低效利用,严重影响单位的发展和竞争力。
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固定资产是单位财产中的重要资产,管理不善将导致财产损失和浪费;固定资产的合理利用可以提高单位的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固定资产是单位实现长期发展和可持续经营的基础,管理不当将阻碍单位发展的步伐;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也关系到单位在外部环境中的信誉和形象,直接影响单位的发展前景和竞争力。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和强化管理措施,才能有效保护和利用固定资产,为单位的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2 目的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固定资产的安全、有效利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和绩效。
通过规范固定资产管理流程,加强固定资产保护措施,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加强固定资产监管和维护,可以有效减少资产损失和浪费,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和生命周期,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新模式

Sweeping over the Management | 管理纵横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04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及管理新模式贾小霞 甘肃省水文水资源局 730000摘要:对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固定资产是日常工作正常开展的物质基础,因此其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但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需求和使用都产生了一定的变化,而其管理工作往往没有及时跟上,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
为此,有必要分析固定资产的管理现状,以此为依据优化固定资产的管理措施。
如何建立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新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详细阐述了管理新模式的具体内容,通过这些方法,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使行政事业单位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固定资产;重要性及管理模式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一)管理意识方面的问题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认知过于片面,将目光集中在购置和金钱支出上,忽视了日常工作中对物品本身的管理。
这使得许多固定资产在购置后被闲置或者滥用,而且缺乏保养维护,固定资产的利用率很低,无形中造成了资源浪费。
而且管理意识的淡薄导致对管理制度的轻忽,没有合理的使用规章,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都呈混乱状态,即使想强化管理也缺乏可靠的依据,事倍功半。
(二)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目前来看, 绝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都没有针对固定资产制定明确、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
这导致了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基本凭自己的主观意识行事,管理工作漏洞频出。
举例来说,因为管理制度没有规定硬性的管理程序,所以部分人员擅自更动管理步骤,有时甚至先记账,后落实,或者干脆不记实物帐,导致账实严重不符。
还有部分单位虽然有相关管理制度,但制定时间太早,与现状脱节,反而引发管理空白。
(三)管理落实方面的问题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近几年已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也制定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但工作往往只停留在了表面,管理工作并未得到落实。
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

关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已经成为当前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固定资产管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关系到单位的发展和运作,直接影响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是非常重要和迫切的。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固定资产管理不仅仅是对财物的管理,更是对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保障和支持。
固定资产不断地更新和发展,才能够保障单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于提高单位的生产力,保障单位的正常运作是至关重要的。
固定资产是单位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
固定资产管理不严,会导致固定资产的损失和浪费,直接损害了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济效益。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有效地防止资产的浪费和损失,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
固定资产是单位的基础设施和生产设备,直接关系到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固定资产管理不善,将导致固定资产的老化和损坏,影响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单位的发展和运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面对当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我们需要对固定资产管理进行一系列的思考和措施。
我们需要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意识,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机制。
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领导,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形成科学、严格、高效的管理机制,推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我们需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和规定,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框架。
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法规和规定,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具体事项和程序,明确固定资产使用、维护、更新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我们需要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系统。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固定资产的全程追溯和准确把控,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为固定资产管理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必要性从目前固定资产管理看,单位主要是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或财务部门,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往往账物分离或账账、账物不符,没有专人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和激励机制。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报废、变相处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一是随意捐赠、随意赞助,一些单位领导法纪观念淡薄,不经集体讨论决定,不经上级部门及领导批准,不顾单位的实际情况及国家利益,听不进大家的意见,认为自己是一把手,法人代表,可以随意处置单位财产,拿国家财产送人情,从中谋取政治资本和个人利益。
二是一些单位在机构改革,换届、领导升迁调动之机,有些单位领导怕得罪人,不坚持原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贵重办公设备,通信工具,物随人走,最终国有资产变成私人财产,使国家利益受到损失。
三是一些单位不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打着合法的名义,利用特权变相乱收管理费、保护费、赞助费等,所得收入不进单位账,直接进入“账外账”,用于请客送礼,乱发补贴奖金,甚至私分。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只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而忽视日常固定资产管理,缺乏规范的购置、验收、保管和使用制度。
购置后不能及时登记固定资产的台账、卡片账,或一些单位根本没有设置固定资产台账、卡片账,有的单位缺乏内部控制,无健全的资产的领用、保管台账或记录,无定期盘点制度甚至长期不进行盘点。
对长期不能使用的固定资产、报废的固定资产没有进行及时清理,尤其是计算机等更新迅速的设备,不能使用时没有作报废处理,使不能报废的资产堆积一边无人管理,处于闲置状态。
类似情况很多,再有部分领导对于固定资产的处理过于轻率,造成资产的严重浪费。
3.家底不清,账实不符,造成国有资产潜在流失。
一是不少单位对固定资产不按规定核算,有总账,无明细账、无卡片账,存在账账不符。
二是增加资产不能及时、正确地账务处理,如新购的固定资产只作经费支出,减少现金或银行存款,不增加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使其资产直接在账外,失去控制。
三是减少的资产,该核销的账不核销,淘汰报废设备,拆除的房屋,出售的资产不办相关核销手续,长期挂在账上,名存实亡,造成有账无物,相关人员谁也说不清楚有多少资产,导致固定资产管理thldl账实严重不符。
4.暗箱操作,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当前,一些非经营性资产也随之转入经营活动,但投入的资产得不到合理的补偿,一些单位的店面,房屋出租,食堂等对外出包,不公开、不透明、不竞争,以低于市场上同期价款出租、出包,个人从中谋利,损害国家利益。
此外,单位购置大批贵重办公用品、公用设备,有法不依,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办理,不搞市场调查,不竞价、私下交易、人情交易,与高出市场同类商品、产品的价格购进,使国家利益蒙受较大损失。
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建议各级领导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落实国家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有关国资部门及执法部门要加强监管,严格财经纪律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流失的,要严肃处理,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
5.擅自处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部分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意识不强,在国有资产售出时不按规定程序处置,未委托评估机构评估,未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核备案批准,仅经单位领导同意后,擅自出售国有资产,擅自定价,随意性较大。
一些单位交通工具,房屋不做国有资产价值评估,也不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就擅自变卖,有的将国有资产变现收入转入“小金库”,变为单位小团体利益,致使资产失去监控,存在严重的资产流失隐患,易产生违纪及腐败现象。
二、强化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建议1.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
随着经济发展,对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固定资产管理不仅仅局限原先的数据统计整理,传递资料,还要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分析,为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必须建立人员素质控制制度,应对管理人员的选调、培训、考核、奖惩形成制度。
管理人员上岗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并不断更新知识,以提高业务技能。
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必须学会使用操作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还要具备资产管理等其他方面的知识。
有了先进的设备和信息管理系统,还要有合格的管理人员。
因此,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素质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
2.通过预算管理、政府采购以及政府收支分类统计手段,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管理。
一是强化预算管理约束机制,使资产配置通过部门预算逐渐趋于合理。
行政事业单位将资产购置项目列入单位部门预算,审批部门预算时应严格控制购置标准;行政事业单位有资产出租、出借收入和国有资产处置收入等,均应纳入预算管理。
二是通过政府采购实行监控审核。
监督资产购置需求是否符合履行职能的需要,采购是否按合法的程序进行,通过政府采购控制,将采购计划和预算编制结合起来,事前加强对固有资产配置计划的管理,从而避免重复和盲目购置固定资产。
三是积极推进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通过政府收支进行分类,更加细致清晰地反映资产类收入的来源和支出的具体用途,更加便于预算管理和日常核算的规范,为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奠定基础。
從目前固定資產管理看,單位主要是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或財務部門,在實際操作中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往往賬物分離或賬賬、賬物不符,沒有專人管理,缺乏有效的監督、考核和激勵機制。
一、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日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1.報廢、變相處置,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一是隨意捐贈、隨意贊助,一些單位領導法紀觀念淡薄,不經集體討論決定,不經上級部門及領導批準,不顧單位的實際情況及國傢利益,聽不進大傢的意見,認為自己是一把手,法人代表,可以隨意處置單位財產,拿國傢財產送人情,從中謀取政治資本和個人利益。
二是一些單位在機構改革,換屆、領導升遷調動之機,有些單位領導怕得罪人,不堅持原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貴重辦公設備,通信工具,物隨人走,最終國有資產變成私人財產,使國傢利益受到損失。
三是一些單位不執行國傢有關政策法規,打著合法的名義,利用特權變相亂收管理費、保護費、贊助費等,所得收入不進單位賬,直接進入“賬外賬”,用於請客送禮,亂發補貼獎金,甚至私分。
2.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
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隻重視固定資產的購置,而忽視日常固定資產管理,缺乏規范的購置、驗收、保管和使用制度。
購置後不能及時登記固定資產的臺賬、卡片賬,或一些單位根本沒有設置固定資產臺賬、卡片賬,有的單位缺乏內部控制,無健全的資產的領用、保管臺賬或記錄,無定期盤點制度甚至長期不進行盤點。
對長期不能使用的固定資產、報廢的固定資產沒有進行及時清理,尤其是計算機等更新迅速的設備,不能使用時沒有作報廢處理,使不能報廢的資產堆積一邊無人管理,處於閑置狀態。
類似情況很多,再有部分領導對於固定資產的處理過於輕率,造成資產的嚴重浪費。
3.傢底不清,賬實不符,造成國有資產潛在流失。
一是不少單位對固定資產不按規定核算,有總賬,無明細賬、無卡片賬,存在賬賬不符。
二是增加資產不能及時、正確地賬務處理,如新購的固定資產隻作經費支出,減少現金或銀行存款,不增加固定資產和固定基金,使其資產直接在賬外,失去控制。
三是減少的資產,該核銷的賬不核銷,淘汰報廢設備,拆除的房屋,出售的資產不辦相關核銷手續,長期掛在賬上,名存實亡,造成有賬無物,相關人員誰也說不清楚有多少資產,導致固定資產管理thldl賬實嚴重不符。
4.暗箱操作,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當前,一些非經營性資產也隨之轉入經營活動,但投入的資產得不到合理的補償,一些單位的店面,房屋出租,食堂等對外出包,不公開、不透明、不競爭,以低於市場上同期價款出租、出包,個人從中謀利,損害國傢利益。
此外,單位購置大批貴重辦公用品、公用設備,有法不依,不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辦理,不搞市場調查,不競價、私下交易、人情交易,與高出市場同類商品、產品的價格購進,使國傢利益蒙受較大損失。
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建議各級領導要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認真落實國傢的法律法規,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有關國資部門及執法部門要加強監管,嚴格財經紀律對造成國有資產損失流失的,要嚴肅處理,確保國有資產安全、完整。
5.擅自處置,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部分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意識不強,在國有資產售出時不按規定程序處置,未委托評估機構評估,未經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審核備案批準,僅經單位領導同意後,擅自出售國有資產,擅自定價,隨意性較大。
一些單位交通工具,房屋不做國有資產價值評估,也不報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批準,就擅自變賣,有的將國有資產變現收入轉入“小金庫”,變為單位小團體利益,致使資產失去監控,存在嚴重的資產流失隱患,易產生違紀及腐敗現象。
二、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建議1.加強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素質。
隨著經濟發展,對固定資產管理人員也提出瞭新的要求。
固定資產管理不僅僅局限原先的數據統計整理,傳遞資料,還要對固定資產的使用進行分析,為管理提供決策參考。
必須建立人員素質控制制度,應對管理人員的選調、培訓、考核、獎懲形成制度。
管理人員上崗必須接受崗前培訓,並不斷更新知識,以提高業務技能。
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必須學會使用操作固定資產管理軟件,還要具備資產管理等其他方面的知識。
有瞭先進的設備和信息管理系統,還要有合格的管理人員。
因此,加強人員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素質也是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工作。
2.通過預算管理、政府采購以及政府收支分類統計手段,強化對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的管理。
一是強化預算管理約束機制,使資產配置通過部門預算逐漸趨於合理。
行政事業單位將資產購置項目列入單位部門預算,審批部門預算時應嚴格控制購置標準;行政事業單位有資產出租、出借收入和國有資產處置收入等,均應納入預算管理。
二是通過政府采購實行監控審核。
監督資產購置需求是否符合履行職能的需要,采購是否按合法的程序進行,通過政府采購控制,將采購計劃和預算編制結合起來,事前加強對固有資產配置計劃的管理,從而避免重復和盲目購置固定資產。
三是積極推進政府收支分類改革,通過政府收支進行分類,更加細致清晰地反映資產類收入的來源和支出的具體用途,更加便於預算管理和日常核算的規范,為進一步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奠定基礎。